第一篇: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 2013-9-22 15:53:28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的灵魂。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学习积极性重视、支持、鼓励、扶持,师生关系好时,认为这种学习本身是欢乐、愉快、幸福之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要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运用此方法的前提条件是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教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
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形成了师生在课堂内外交往方式的“友好界面”。相互尊重、严格而宽容的爱使学生喜欢也敢于向教师倾吐内心深处的秘密;教育教学活动中反馈的信息量增大,可信度提高;培养出的孩子懂得尊重他人,与人相处、协调的能力增强。同时,这种“友好界面”将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往性和兴趣性产生重要的影响。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间的相互学习、交流。教师也应向学生学习,善于捕捉各种信息,适应学生信息量大、知识面宽的特点。把握新时期教育活动的特点,满足家长、社会对高质量办学的需要。从这个意义来讲,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一步提高育人质量的自我发展需求。
第二篇: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感情的接近,心灵的共鸣,知识的启发,能力的培养。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师生感情好,老师表扬,学生认为是鼓励;老师批评,学生认为是爱护。表扬和批评在融洽的师生感情中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如果师生关系紧张,表扬则被学生认为是哄人;批评则被认为是整人。在这里表扬和批评就成了教育的障碍。所以,只有注入了爱生之情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全面地关心学生。当然,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光有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除了学生之间的关系外,师生关系可说是构成了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关系。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关系,应当是一种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和谐而亲密的关系。在师生关系的相互作用中,作为老师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尊重、爱护学生;作为学生也应该有积极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作为我们学生本身,应当如何去做呢?
首先,必须尊敬老师。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尊师都是做人的一个最起码的起点。人来到世上除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就是老师的传授之德。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延续,首推老师之功。老师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毫无私心和保留。教师在培养造就人才的事业中乐于做“人梯”,让学生踩着自己的肩膀攀登科学的高峰,用自己心灵的火花去点燃学生心灵中盖起摩天大厦。这种对人类文明的无私奉献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尊敬和爱戴吗?
其次,多想想老师的困难和苦衷。的确,我们的教师当中有的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有的对教师的工作感到厌倦,有的教学质量不够理想或动辄责骂学生等等。对这种老师可以婉言指出他们的缺点,“老师,你这样做与教师身份不够符合”,“老师,你错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老师生气、发怒、批评、教训无非都是期望我们能成为好学生,取得好成绩。老师也是人,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因而作为一个学生,无论在哪一位老师面前都应该记住自己的学生角色,即使遇到老师误解了自己或对自己评价欠公正,也宜积极沟通,设法让老师了解或理解你,切不可当面顶撞,更不该背后议论,把关系弄僵。
再次,对老师应有礼貌,礼貌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每一个人心理上都有得到别人尊重的需要,学生对老师有礼貌必然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产生积极的效应,这也正是我们内心尊重老师的反映。
在和谐师生关系氛围内,教与学双方都会以积极主动而且富有创造性的热情的态度去完成和实现一定的教学过程,并且双方都能达到一种理想而满意的效果,因此师生关系的和谐协调发展,是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最后,在学习过程中多与老师交往。这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你必须对教师所教授的课程无异议,认真听课,刻苦钻研课程内容,专心去探究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认真完成作业。多去请教,多与教师在请教与讨论中学习知识,学习教师治学的方法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在请教中为教师做些教学中力所能及的工作。在这些教学交往中增进了解,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
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相处时间多,在整个学生阶段,可以说师生之间相处的时间比你跟你父母相处的时间还多。所以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和学习效果。师生感情融洽和谐了,老师的表扬,学生认为是鼓励;老师批评,学生认为是爱护和督促。这样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就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怎样才能有或什么样的才算是融洽的师生关系呢,首先,必须是尊敬老师。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尊师都是做人的一个最起码的起点。人来到世上,不管最后发展成什么样,除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外,那必须记得的就是老师的教育之恩。并不是因为我是老师所以在这里这样说,而是因为我曾经也当过学生。现在我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了,我就更能深刻体会到如果当初不是一位位老师的谆谆教诲,那现在的我会是什么样,会在什么地方我不得而知,我们都不是天才,我们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份成功都跟老师的教导分不开的。甚至我们的为人处事,我们的性格的养成,我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也都跟我们的老师息息相关,在这点上我甚至认为你们的父母都没有老师付出的多。
其次,作为学生必须要理解老师,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前面我已经说过了老师的表扬,是鼓励;老师批评,爱护和督促。表扬当然都能理解也愿意接受,对,是都愿意接受,而且老师也愿意做,但问题是你得有某方面值得表扬啊。你一天上课迟到,作业不交,课堂上讲话,上网,让理个发坚决不理,这样的学生怎样让老师表扬,只有批评了啊,所以这里重点讲讲对于批评的态度,因为大多数学生对于老师的批评是不能正确理解的,会认为是故意刁难,整你,之所以有这样的误解就是因为你不理解老师和老师的职责。打个比方,你父母在家种地,总不会一把种子撒在地里,等几个月只管收割吧,那也需要浇水,施肥,除草这些工序,庄稼才能茁长成长,才能成熟啊,一样的道理,你们好比是一棵棵的小树苗,我们都是希望你们能最终长成一棵有用的有价值的大树的,可是有一天你长歪了,本来应该向上长的,可你横着长了,这时候老师出于职业道德,出于园丁的称号,我们就必须要想方设法,甚至用强硬的手段把你扳过来,让你沿正确的轨道成长。所以老师所有的批评、责骂,其目的,就是让你更好的学习,遵纪守法,端正态度的,这样的批评你为什么不能接受不能理解呢。你做了“对的事”老师会批评你吗?()
多想想老师的困难和苦衷。我们也应该看到,老师生气、发怒、批评、教训无非都是期望我们能成为好学生,取得好成绩。老师也是人,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因而作为一个学生,无论在哪一位老师面前都应该记住自己的学生角色,即使遇到老师误解了自己或对自己评价欠公正,也宜积极沟通,设法让老师了解或理解你,切不可当面顶撞,更不该背后议论,把关系弄僵。
所以一定要正确理解老师的批评,还有就是对师生角色的认识,老师和学生不是警察与小偷,也不是猫和老鼠那样天生的仇人,我认为最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四个字“良师益友”既是尊敬的老师又是真诚的朋友。现在我就比较满意我和我们班同学的这个关系,不知我们班同学怎么认为,反正我觉得挺好,见面能礼貌的跟我打声招呼问声好,课堂上严肃活泼,安排了任务能积极完成,课下也能很好的交流,有了这样的师生关系,老师和学生都可以以一种快乐的心态去教学、学习,何乐而不为呢,可有些同学非得把老师放到自己的对立面,故意跟老师对着干,在操场、楼道里本来可以不闹的,但为了让老师听见故意扯起喉咙吼,我就真的想不明白这时候你们是出于什么心态,就算你们不把他们当成是天天教育你的应该去尊重的老师吧,即使是个陌生人你也应该不会用那种心态去对待吧,对老师为什么就非得那样呢?
第三篇: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和 谐 师 生 关 系 的 重 要 性
---《关注教师的心理成长,有效师生关系的心理促进》读后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 “为人师表”则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德、师凤建设的重点,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教师。
首先,作为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如果教师和蔼可亲,师生关系则比较融洽。师爱最受公众期待。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来爱护,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从儿童到校的第一天起,教师就应该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现他身上所有好的东西。”我们要抱着这样的态度来对待每个学生,用心去唤醒孩子的心灵。魏书生说过:“教育是一种可以给人以
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会以其创造性的教育打动每个孩子的心灵,因而,他将被学多学生珍藏在记忆中。对于班主任的工作,我是在摸索中前行,失败和成功都经历过,但无论怎样,我都牢记一句话:用心才会幸福,有爱才能幸福。只有真诚地用心和孩子交流,才能唤醒他们的心灵,让他们享受幸福的人生。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这都是教师为学生着想,学生应该正确地理解教师的行为,是应该受到学生的尊重的。所以,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而应该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堪为模范的人。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孩子都会有个觉醒的过程”。从孩子们觉醒的过程中让我学会了等待,特别是等待弱视群体的觉悟。意味着能尊重生命的差异,意味着教师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2
学生,能用从容的态度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我的耐心越来越多,暴躁越来越少,我的宽容越来越多,批评越来越少。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让我的每一名学生享受到师爱,因为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督促学生成功的最强大的驱动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关注教师的心理成长,有效师生关系的心理促进》我决心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工作,积极进取,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以饱满的热情和和蔼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时刻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为让每一位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教师与学生、教与学,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最基本的一对关系。把师生关系恢复到“人的关系”上来,建立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基本任务。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师能否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能否全面、主动地发展,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良好。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师生关系和谐健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有可能被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如何积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断推动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历史性课题。
一、传统的师生关系存在的弊端
传统教学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形成了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关系。其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不是教师的教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学,而是学生的学服从、服务于教师的教。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教与学本末倒臵,导致学生的亦步亦趋、囫囵吞枣,最后摧毁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甚至导致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教师对分数低、不听话、不顺眼的学生排挤、放弃。教师对成绩差的学生不是积极帮助查找原因,采取开“小灶”、结对子等措施弥补不足。师生关系紧张、矛盾尖锐,酿成教育的悲剧,使学生年级越高,教师的社会威望越低,对教师的不信任度越高。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几点看法
学生年龄小,特别需要关心和帮助。生活中教师为学生创造和睦、宽松的环境,学生才会信任教师,才会向教师敞开心扉,才会乐于向教师表达真情实感,才会把教师当作朋友。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亲师”指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这一点与现代教育观念是共同的。教育是一门艺术,对待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正确理解“民主”、“平等”的内涵,对教育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在思想上要有明确的认识,处理要适度妥当,既不小题大做,过分渲染夸大,也不简单粗暴,草草了事,这样才能促进师生关系健康、和谐地向前发展。怎样才能建立民主、平等的良好师生关系呢?对于教师而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理解学生。理解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基础,是积极行动的先导。无论什么事情,学生不理解,你硬要他去做,总不会产生好的结果。学生年龄小,与教师在认识问题、处理问题上总是有非常大的差异。为了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教师要更加深入地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处理问题时要充分理解学生,热情地关心、爱护学生,消除师生心理上存在的隔膜。其实,师生关系的一些裂痕,往往是由于彼此缺乏理解造成的。师生双方如果相互理解,就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矛盾。当然,学生对什么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理解并不深刻,有时可能还有些偏激。如,把教师对他们的批评看成是找岔儿;教师的态度稍微严厉一点,就认为是不尊重他们、不民主等等。孩子看待某些问题思
想有一些偏激是正常现象,因为他们毕竟是不成熟的孩子。社会、家庭、学校,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有责任给他们讲清道理,告诉他们什么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错误的思想行为给予适当的批评是教师的责任,老师要帮助学生区分善意的批语帮助和恶意的训斥指责。教师提出批评,学生能正确对待,虚心接受,是民主平等的表现;学生提出意见,教师能够耐心听取,给予积极响应,也是民主的表现。
2、尊重学生。如果说理解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那么,尊重就是这一关系的核心。教师不是法官,学生不是被告,双方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统一体,利益是共同的,目的是一致的,没有理由相互不尊重。一些学生对教师的不礼貌行为,究其原因,常常是由教师造成的。受旧观念影响,教师往往唯我独尊,遇事不去设身处地的替学生着想,不注意体会学生的思想感情,只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专行,滥用职权,结果造成学生心里极为不满,出现抵触行为,甚至在背后议论教师、给教师起外号等等。反过来,教师又抱怨学生品质差,戴上有色眼镜看后进生,师生关系成恶性循环,致使教师不能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学生也不能很好地学习,双方的利益都受到严重的影响。有一位刚从师范毕业的青年女教师,才华出众,能言善辩,但她在上课时总喜欢批评学生,且语言偏激、过分,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加之为了提高自己所带的这门课的成绩,经常占用学生的业余时间,为此,师生关系闹得很紧张,部分学生开始以不完成作业、上课玩耍、起外号等各种形式示以抗议,而这位教师则以学生不听话为由变本加厉,以更加偏激的语言刺激学生,以更加严厉的手段惩罚学生,一段时间,双方闹得不可开交,导致课堂教学无法正常进行,最终学校换了这位教师才平息了此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不太懂事的学生呢?学生犯了错误是正常的,这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教师如何教育引导学生认识错误,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当然,适当的批评是可以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应该明确的是尊重应该成为教师工作的出发点。教师不尊重、爱护学生,便得不到学生的尊重。因此,教师应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尽量减少失误,对因自己的疏忽或失误造成的矛盾,教师应敢于开展自我批评,勇于承认错误,及时向学生道歉,讲清原因,以弥补学生心灵上留下的伤痕。另外,作为一名教师,要心胸宽广,善于用尊重他人的行为影响学生,对学生的不礼貌行为,教师应采取宽容态度,适当加以疏导,使学生能及时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3、一视同仁。一视同仁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关键。一个班级中的几十名学生,成绩有好有差,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好学生因成绩优秀非常受宠,处处优待;差学生因成绩较低遭受冷落,处处碰壁;中间生则因成绩平平不闻不问,可有可无。教师这样做,只使少数学生受到了关怀,大部分学生则有一种失落感,这些学生不但会对少数“好学生”产生厌烦感,而且对教师也很不满意。长此以往,造成的后果,一是学生因教师的区别对待,无形的分成几个“阶层”,这几个“阶层”因教师的态度问题而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最终造成班级不团结;二是大部分学生因得不到教师对待好学生那样的关怀而对教师产生成见,最终从对老师的成见转化到对这位教师所任教课程的成见,逐渐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应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要贴近每一位学生,真正做到心里想着每一个学生,眼里看着每一个学生,爱心惠及每一位学生。要多倾听学生呼声,常听取学生建议,并不断调查研究,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努力挖掘学
生的潜在能力,给所有的学生创造表现才能的机会,这样才能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4、信任学生。学生年龄小,好胜心强,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总喜欢能得到老师的肯定,也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师的信任。因此信任是开启学生心灵窗户的一把钥匙,只有相互信任,学生才会向教师坦吐自己的心声,及时反映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教师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师对学生的心理伤害往往是不信任学生造成的。一次,一位教师发现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连续几天的作业都完成得不错,便怀疑是抄袭他人的,调查询问时,这位教师直言不讳地问道:“你是不是抄袭了别人的作业?”谁知,这句话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心灵。这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为什么老师不相信我呢?是不是我天生就是一个差学生?”原来,这个学生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刻苦用功,发愤学习,想用实际行动向老师和同学证明自己并不笨,自己天生不是差学生。在老师看来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却在学生的心灵上造成了巨大的震动。原因何在?就在于学生觉得老师不信任他,一切辛苦都是徒劳的。因此,对于教师而言,一方面要信任全体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全班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并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积极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当在教学中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时,教师千万不要“一刀切”,凭个人主观办事,要细心询问当事学生,做耐心细致的调查,在找出产生问题的思想根源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提高认识,改正错误。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正如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所讲的:“同学能管的事,班委不管;班委能管的事,班长不管;班长能管的事,老师不管。”①老师把权力下放到各个班干部的手中,让班干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让他们放手、放胆地处理班中的一般性事务,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这样做不但调动起班干部管理的积极性,获得了参与管理的机会,增长了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由于班干部整天和其他同学一起生活,很容易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于维护班级的团结稳定有重大的作用。另外,又能把教师从繁琐的班级事务中解脱出来,省下时间,对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进行更深层次的观察与思考。
三、不断完善机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需要师生共同构筑,精心维护,还需要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完善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及高素质的教师做保障。
1、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学校、社会要积极创造条件,拓宽思路,大力宣传尊师重教、关爱学生的重要性,不断采取各种办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在全校乃至全社会掀起尊师爱生的高潮,努力形成“人人关心教育、人人尊重教师、人人关爱学生”的良好社会风气。学校要以转变教育观念为突破口,以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条例》,大力倡导“依法治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求实、团结、乐学、善问”的良好学习风气,努力形成科学严谨的学风、校风和教风,为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不断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坚持依法治教。学校要以“一纲四法”为依据,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不断健全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教师的遵纪守法观念,加大对教师的管理力度,努力把教育管理纳入法治轨道。学校要
采取有力措施,把学生对教师的公开评价纳入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之中,逐步实现学生选择教师的良好发展格局,实行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教的有机结合。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素质。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和“营造发展环境年”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认识和师德水平,增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发展的积极性。积极创新思路,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硬、素质高、作风正、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4、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要积极和学生探索,结合实际,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监督办法,师生共同遵守,互相监督,把师生的各种行为都臵于制度的约束之下,避免因教师的冲动影响良好师生关系的保持。此外,教师要时刻接受群众监督,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用改革的精神完善自己,积极开阔眼界,创新思路,转变作风,切实做到与时俱进。
总之,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应该从教师做起。教师有热爱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才会热爱教师;师生之间关系协调,两者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有时教师的一句平常话,一个普通的动作都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波动,对师生关系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用爱心去对待学生,并不断创新思路,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培养孩子在快乐的心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我做过这样的一个小实验:带班上的孩子来到操场,把孩子分成两群,我告诉其中的一群孩子:我一发出口令你们在操场上跑两圈,然后跑到教学楼三楼去,那里正在举行游戏活动,参加者有可能得到小奖品。另一群孩子我则告诉他们:你们在操场上跑两圈,然后尽快跑到教学楼三楼,越快越好,谁落后我就惩罚谁。随着一声令下,两群孩子都飞快跑起来。结果呢,知道三楼有游戏做并有奖品的孩子,先跑到的很多,到了以后,还很兴奋。而另一群孩子,有的掉队,有的还停下来休息。
从这个实验中看出,一群孩子把“跑到三楼”这件事当成一件快乐的事,因此跑起来就轻松得多,而另一群孩子则把这件事当成了一个命令,只是被动地去执行,尽管有惩罚,但仍然作用不大。
这个实验告示诉我这样的一个道理:培养孩子在快乐的心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因此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势在必行。
第五篇:和谐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和谐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内容摘要]:
在世纪之交,我国进行了第八次教材改革,新课程提出新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一切为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新课程改革呼唤和谐教育。因此,王敏勤教授提出的“和谐教学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表现出了极旺盛的生命力。在和谐教学法的基本原理中有一关键环节,就是只有师生之间相互依赖和尊重,同学之间和睦相处,才能使学生乐学和善学,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和谐教学 师生关系 重要性
记得冰心奶奶说过:请记住并不是所有的江河都能入海。如果不流动,就成了死湖,并不是所有的种子都能成树,如果不生长,就成了空壳。教育也是如此,新课程提出新理论,引导教师旧观念的迅速更新。笔者在“和谐教学法”实践中,收获颇大,以下是笔者关于和谐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重要性的几点浅略的探讨。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积极学习的重要因素。因为这种关系是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为指导,以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等为特征的师生关系,它的建立和发展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实现的,使教书和育人的过程真正统一,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优化师生的心理环境,为教书育人形成良好的情感氛围。那么就需要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注意声情并茂,严肃幽默并存,庄重与活泼同步,使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处理课堂回答问题时,正确要加以肯定,并给予表扬,更加激起他们认真听讲,动脑思考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回答不正确或答不出来,应耐心启发,切忌训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给学生造成一种回答问题时带有胆怯感的不良心理状态,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提高教学质量极为重要。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爱是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根本。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使学生心情舒畅,促进他们奋发上进,健康成长的推动力,也是教学过程中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对性格各异,气质、能力各不相同的所有学生要有清楚的了解,要热爱,尊重他们,想方设法赢得学生的信赖,使学生从感情上知道,教师的要求是对他们的爱护和帮助,从内心乐于接受教诲,学生就能把老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反之,从感情上产生对立,认为教师与自己过不去,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一颗火热的心对待学生,和蔼教育,融洽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转化后进生的重要性
教师与其它职业所不同的是,他的活动产品是有着独立人格和自尊心的活生生的人。学生同常人一样需要平等的人格和尊重,要想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绝不能偏心,尤其要注意与差生的关系。
差生多数自卑感强,要使他们变得有生气,就必须让他们时时处处得到老师、同学的关心和爱护;让差生振作起来,老师就必须向他们倾注更多的爱,尊重、信任他们,找出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有力时机表扬鼓励他们,让他们发现自己并不比别人笨,从而树立信心,消除自卑感,而而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不断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在愉快中生活。因此,对于差生千方百计使之能与其他同学和睦相处,与老师相互信赖和尊重,最终在乐学和善学中提高成绩,不断进步,这是搞好师生关系的结晶。
总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文汇报》
2、《中国教育报》
3、《小学教育科研论坛》
4、《王敏勤与和谐教育》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6、袁振国·《教育新理念》
7、王敏勤·《和谐教学的原理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