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谷歌退出中国自身因素为主 一辩稿
谷歌退出中国是自身因素为主
谷歌2006年进入中国,于今年年初宣布退出,将服务器转至香港并更换域名,停止“谷歌中国”的使用,其原因自然是方方面面的,但我方认为,是自身因素为主,所谓自身因素,是当内部与外部产生冲突,促进某个企业决定改变自己而减少冲突所考虑的决定性原因和条件。我方认为谷歌自愿退出中国,是在市场因素占优的客观条件下,出于自身考量和发展需求,做出的积极良性反应,接下来我方将围绕这一标准,进行市场自身因素两方面的论证。
【阐述问题,说明辩题的背景及我们的标准】
谷歌的市场因素占优势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用户对谷歌评价极高,实用性强。谷歌的排序合理、反应迅速、植入广告少、相关程序齐全等优点有口皆碑,用户群稳定。第二、谷歌市场竞争力强,数据显示,3年内谷歌所占中国搜索引擎市场比率不断,2010年达至35.6%,净利润达到20亿。长此以往,不难揣测,谷歌或可超越发展10年的本土搜索巨头百度。第三、谷歌的市场潜力巨大。除去其上升的业绩和稳定的用户群,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是时代趋势,信息量的膨胀使得搜索引擎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市场的扩大是必然,加之谷歌人性化的技术设置和不断创新的技术,其全球搜索引擎市场70%的比重仍有上升空间。
【阐述对我们有利的客观事实,有的辩题没有这一步。数字,数字很有说服力听上去】
我方认为谷歌是出于自身考量主要可见诸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谷歌的价值观在于“确解用户之意,切返用户之需”,这与我国市场对于某些不和谐的需求的禁止制度相违背,社会和谐是必需,我们完全认同并全力支持建设和谐的社会,但对不和谐需求的禁止不应在于对搜索工具的限制,不应以限制公民的知情权为牺牲。第二,从谷歌转移服务器至今,不但搜索引擎业务正常运行,页面设置更人性化趣味化,而且其他各项业务的使用更加便捷,可以说,谷歌只是将服务器转移,但却更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市场。第三,从未来发展考虑,谷歌退出中国是唯一既能保有自己现有市场不流失,又能坚持自己的价值观的良性选择,一系列事实足以让我们相信谷歌并没有放弃中国市场,只是自愿退出,暂时休整,等待时机。【自己方的观点是从哪里出发的,每小点之间要有前进的关系,基本都会有未来的问题,还有现实意义,辩题的产生是因为什么,那这么做是不是更有利于解决问题,化解问题呢,但到双赢的效果,还是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什么的,就是给他往现实上面扯,这个关于现实的也可以在最后一段里提到】
古语有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谷歌退出中国貌似是出师未捷,中国的市场也确实存在需要改进的因素,但从其业绩、实力、经营战略综合分析,无论对于谷歌还是中国网络市场,放弃都不是明智之举,其自愿退出的姿态只是避免当前冲突的最有效途径,是一个国际大公司从利益和社会责任两方面综合所做出的积极反应。因此我方坚持认为,谷歌退出中国,是自身因素为主。【再次重申我方的观点中的有利部分,可微抒情】
第二篇:谷歌退出中国市场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谷歌退出中国市场,我认为首先,谷歌抱怨的原因是服务器受到“攻击”,后来,演变成要让中国取消“网络审查”。从互联网安全的一个普遍问题,跳到了要要求中国改变法律。谷歌究竟是在做商业,应当限定在商业范畴。中国社会目前已经相当开放,互联网的成长不断激励着它,今后的中国只能更加开放。但是,任何开放都是有度的,而且开放要有一个进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的门该开多大,路该怎么铺,要中国人自己来设计、安排,外界怎么说,只能作为参考。一个互联网公司,即便拥有最先进的技术,最丰厚的资金,就想左右这一进程,都是狂妄的。谷歌在中国经营三年多,但似乎对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了解的程度还很低。西方社会、跨国公司对中国建设性的批评和善意的主张,是有助于中国发展的。但如果背后隐藏政治企图,并想用一种威胁的方式来迫使中国就范,根本行不通。谷歌要中国取消网络审查制度,其结果只能像美国“Mashable”网站的一篇文章所说:“如果有人幻想中国会改变政策,让人无限制地接触反动、淫秽图片等内容,那纯粹是无稽之谈。”中国这些年一直在西方某些人的鞭笞和叫骂声中成长,谷歌威胁引来更多责难没什么可怕的。倒是这一次西方媒体对谷歌威胁退出一边倒地叫好,让中国民众不能不多一层警惕之心。google退出中国时间上是在中美两国因售台武器而争吵、美国受到中国指责的紧张时期,中国各网站、新闻媒体都有讨论在中国已经强大的情况下,如何对美国实施报复,有的建议减持美国国债,在这一时刻,google跳出来了,对中国“网络审查”制度大家指责,我想,其背后无非是政治操作的手段,借此掀起反华的舆论攻势,转移人们的视线,借此转移售台武器的压力,变被动为主动,大打舆论战。同时,google退出还有一个原因是为其在中国的失败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google不是国营企业,而是一家是上市公司。公司的管理阶层需要对董事会和投资人负责。由于在中国,google巨大的投入打了水漂,而且丧失一个巨大的市场,google的管理层必须给投资人一个的解释。这是西方企业管理层的基本伦理道德。不幸的是,这次中国政府做了google公司管理层的替罪羊。退出中国的影响,对大众来说应该不大,只是对一些网站有些影响,受影响最大的应该市google自己。一个公司居然用自己的文化来强迫改变其他不同人群的文化趋向,而不去深入了解他国文化。
比较百度,谷歌,雅虎等各搜索引擎针对的人群,发现使用百度的用户多为青少年学生用户,而谷歌多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与办公室白领。百度是中国的网站,是世界上最大的中文搜索,我试着在谷歌上搜索钓鱼岛,却怎么也搜索不到,但是去能搜索到尖阁列岛,原来这个说法是真的。下面讲讲百度和google。百度的优点是中文为主,对用中文搜索,效果是最好的,alexa排名第四,如果对于企业作关键字竞价排名,适合目标顾客是国内的企业;因为是中文为主,所以比较平民化,更方便,更快捷。大量的普通网民给百度带来了大量流量。缺点是:商业味太重,你搜索的关键字的首页基本都被竞价排名出价高的企业占据了,很难找到你需要的真正自然搜索的结果,百度的搜索排名技术不够权威。Google: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alexa排名第二,如果搜索国外的信息,那么它是首先,如果企业的主要目标客户在国外,那么,选择google,其左侧无限点击不收费,多平台显示.Google搜索引擎的数据和计算方式有很多搜索引擎都在采用,在Google做优化,在新浪,YAHOO,SOSO,SOHU等搜索平台的排名都有提高,但是其缺点有:操作过于复杂,偏好选择,语言选择,等等,太过于麻烦,不适于平民化使用,不适合大众。而且搜索到的东西更多,更复杂,欠缺责任感。
第三篇:“谷歌退出中国”事件影响分析报告
“谷歌退出中国”事件影响分析报告
一、事件概述:
谷歌是一个专门以提供互联网信息搜索为主业的公司,赚钱靠什么?靠点击率,靠流量。
但是中国政府去年开始进行互联网整顿,重点是黄、赌、有害信息,恰恰,谷歌在这方面被政府抓到把柄了。然后就是,谷歌公司认为自己的行业地位很高,与中央政府叫板,结果就是谈判破裂,然后,谷歌叫嚣退出中国。所以说,围绕这些内容伸展开的事件都算是“谷歌事件”。
Google是世界第一搜索引擎网站,1998年7月成立于加利福尼亚山景城,2005年7月19日,Google宣布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并任李开复为Google大中华区仲裁。
谷歌进入中国市场之后麻烦争议不断,谷歌在中国的故事的开始似乎就已经暗伏着最后的结局。进入中国之初,谷歌就被曝无照经营。身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公司,竟然“偷渡”中国,引起巨大非议,是为“牌照门”。2007年年初,网友发现沈阳市卫星照片的标注竟然沿用日军侵华地图,此举无疑是在往国人伤口上撒盐。一石激起千层浪,民怨沸腾,是为“地图门”。2007年4月,谷歌高调推出谷歌拼音输入法,涉嫌抄袭搜狗输入法词库却拒不承认,后见证据确凿方才道歉,是为“词库门”。2008年初,前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本人也涉嫌偷税,金额高达500万元,谷歌中国对此解释为“延迟缴税”。曝光后,李开复补缴了巨额税款,但事件仍构成了“纳税门”。2009年6月18日,谷歌中国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曝光,称其搜索结果包含“大量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同日,李开复被来自中国互联网监管相关部门的官员约谈,民间戏称为“色情门”。至此谷歌中国四年之内就走了“五扇门”。
2010年1月13日,谷歌高级副总裁和首席法律顾问大卫〃多姆德在官方博客中表示,公司已经决定不愿再对谷歌中国上的搜索结果进行内容审查。谷歌表示,如果不能达成协议,将会关闭谷歌中国,甚至是谷歌中国办事处。1月14日,中国外交部对此事作出回应称:中国的互联网是开放的,中国政府鼓励互联网的发展,中国欢迎国际互联网企业在中国依法开展业务。1月17日,谷歌否认媒体报道关闭谷歌中国网站和办公室的新闻。谷歌CEO施密特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与中国政府协商取得一致后继续留在中国。谷歌在中国的前景又一度出现转机。
但到了3月11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谷歌可能最终停止在中国对搜索结果进行审查。3月12日,工信部部长李毅中表示,如果谷歌非要做出违反中国法律法规的事,就是不友好、不负责任,后果谷歌自己负责。经过了数番波折,谷歌搜索引擎最终在中国内地走到了尽头。
二、谷歌入华盘点
(1)2000年,谷歌开发其主站Google.com的中文界面。
(2)2005年7月,微软前高管李开复加盟谷歌,主管中国业务。微软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谷歌,双方于当年12月庭外和解。
(3)2005年8月,谷歌在中国推Adwords服务
(4)2006年1月,谷歌推出中国搜索引擎Google.cn
(5)2006年4月Google中文名“谷歌”发布
(6)2007年1月谷歌与中国移动合作,开始移动搜索本地化
(7)2007年3月谷歌与互联网协会主办”Internet+互联网世纪论坛”,进入中国首次业界大会
(8)2007年4月谷歌推出首款输入法——谷歌拼音
(9)2007年5月谷歌发布生活搜索
(10)2007年6月谷歌组建中国工程院
(11)2007年8月谷歌首次与合作伙伴共同发布“天涯问答”和“天涯来吧”
(12)2007年9月谷歌取得ICP牌照
(13)2007年10月谷歌推出中国版手机地图
(14)2007年10月谷歌简网址G.cn上线
(15)2008年3月谷歌中国主页首次改版
(16)2008年5月谷歌收购256.com
(17)2008年8月,谷歌与巨鲸音乐合作推音乐搜索推出在中国的免费音乐下载服务,与市场占有率领先的竞争对手百度抗衡。
(18)2008年9月谷歌发布浏览器Chrome支持中文
(19)2008年11月谷歌中国正式发布iGoogle个性首页
(20)2009年6月,央视连续曝光谷歌涉黄
(21)2009年9月,李开复从谷歌中国辞职,创办自己的风险投资公司。谷歌委任刘允接管李开复的商业和运营职责。
(22)2009年10月,一些中国作家与行业组织指责谷歌数字图书馆收录其作品为侵权行为,并表示可能起诉谷歌,持续至今谈判无果。
(23)2010年1月,谷歌宣布不再接受对其中国搜索引擎的审查,有可能撤出中国市场。
三、事件对谷歌自身影响分析
(1)在中国搜索市场,谷歌在中国的份额约30%,甚至有些研究表明已达到40%,只居百度之下,在中国行业地位非常高;据CNNIC发布的报告,截至2009年12月30日底我国网民达3.84亿,手机网民达2.33亿,此外不断尝试“线上”战略进行网络营销的企业数目也在不断增长,所以中国市场潜力巨大;若谷歌放弃已经占领的搜索市场份额十分可惜,若退出后再进入,相对难度系数就会提高。
(2)谷歌产品涉及浏览器、操作系统等多种,若谷歌其他业务继续进行,退出中国的搜索市场后其他业务会受一定影响。除非谷歌已经找到创新并能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或新方式以及比较成熟的推广方案,不然谷歌在中国退出搜索市场而布局其他领域,不论从现在市场份额、潜力以及整个互联网行业竞争度,其优势不如已经比较领先的搜索领域。
(3)谷歌若退出中国的“退出方案”相对比较棘手,可能会面临诉讼等,直接或间接对其他国家客户可能也会产生“心理阴影”。
(4)“谷歌考虑退出中国”消息发布后,谷歌在盘后交易中股价挫跌,直接影响谷歌目前的海外市值,但谷歌目前的举动受到全世界关注,展示其全世界IT互联网巨头地位以及重大影响力。
四、谷歌退出中国的原因
谷歌退出事件背后的真相,显然远不止商业文化对垒或政策价值分歧那么简单。该公司先是突然在其官方博客上宣布或将全面撤离中国市场,理由是不愿再遵守中国对信息的监管制度;随后是美国政府的质疑和西方少数媒体的炒作,使其与中国政府陷入谈判困局。每次谷歌表态之后,美国政府必有相关动作,譬如发出外交照会、甚至要帮谷歌上诉至WTO。在谷歌乖戾多变的时间节点,我们不能忘记了为其撑腰的政府行为:美国政府接见**、要求人民币再次升值、诽谤中国是货币操纵国等等。
认清互联网背后的谷歌,是了解这次退出事件真相的关键。谷歌高层与美国官方的关系可谓千丝万缕。据美国《环球政客》网站报道,谷歌是奥巴马竞选阵营的第四大赞助者,目前已有四名谷歌高管服务于美国政府,其中包括将任美国国防部副助理的前谷歌无线产品管理主管阿加瓦尔,而五角大楼还有一些安全专家来自谷歌也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当一个商业品牌正在被政治化、且与国家安全发生着若隐若现的关联,对于其他主权国家来说,即便无须保持起码的敏感与警惕,也不能在事关管辖权等大事上对其网开一面。正如那家披露谷歌与美国政府关系的美国网站所评论的:“当想到谷歌的管理层不断跑往白宫的路上,人们有理由担心谷歌送来的东西,夹杂了多少美国政治的私货。”
五、谷歌事件的幕后
纵观“谷歌事件”始末,先是谷歌毫无证据地控诉遭到中国政府支持的黑客攻击,后来谷歌又以“最后通牒”的蛮横姿态威胁要求中国取消依法管理否则退出网络搜索市场,继而又是美国政客们和一些政府机构纷纷跳上台面,为其“撑腰打气”,共同演出了一场闹剧。
至此,一个以拥有雄厚高科技和创新精神而著称的全球最大搜索引擎公司——谷歌,终于不再“遵守”在商言商的普世之道,露出一张“政治脸孔”。这不能不让人们质疑谷歌作为一个“商业公司”的独立性,及其背后支持者的真正目的。
按道理,已经在中国经营了4年并为自己起了一个好听的中国名字的“谷歌”,不应该不知道,无论在哪个国家经商都应该尊重遵守所在国法律、制度的国际商业通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入乡随俗”,赢得丰厚的客户市场与商业利益。
网络空间也存在着主权和边疆,必须受到各国法律法规的管制。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允许互联网传播色情、暴力、赌博和封建迷信,发表有关颠覆政权、民族分裂、宗教极端、种族主义、恐怖主义、仇恨排外情绪的信息,甚至煽动“颜色革命”。可从“谷歌事件”可以看出,谷歌来华的真正目的似乎并非“拓展商务”,而是充当了借助互联网输出思想,进行文化渗透、价值观渗透的工具。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披露,谷歌创始人之一布林,因曾“在原苏联度过童年”,所以对于与政府内容审查合作的道德困境更显突出,他多次向同事和朋友吐露其在华经营的矛盾心理。
既然互联网是自由的,那么谷歌又凭什么打着“信息自由”的旗号处心积虑地将美国的价值观和评判标准强加于中国,并通过改变中国的社会制度建立美国的“思想霸权”“文化霸权”?!
谷歌正在成为一个被政治化的品牌,这或许是政客们乐于见到的,但无疑也是这个已经凭借互联网技术创新赢得竞争优势的知名跨国公司的悲剧。当一个商业公司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商业道德准则,人们又凭什么相信其提供的搜索内容不带任何偏见?正如那家披露谷歌与美国政府关系的美国网站所评论的:“当想到谷歌的管理层不断跑往白宫的路上,人们有理由担心谷歌送来的东西,加上了多少美国政治的私货。”
了解谷歌历史的人知道,谷歌创始人相信谷歌有能力“通过信息自由传播民主”,并奉行一个信条“不作恶”——DON’T BE EVIL。但善恶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它不是由谷歌公司来单方界定的,更不是由美国一个国家说了算,否则对美国有利的就是所谓“善”,对美国不利的就一概冠以“恶”名。而且,也不是看它说了什么,而应该看它做了什么。
更不用说,谷歌地图上清晰地展示着各国军事及其他敏感设施,惟独将美国同类设施打上马赛克进行掩护。一些喜欢使用谷歌的中国网民也许还不知道,鉴于谷歌与美国情报部门的密切联系,谷歌用户的搜索记录都将被永久保留,以供美国情报部门掌控。据《华盛顿邮报》报道,谷歌寻求美国国家安全局支持,帮助其分析据称来源于中国的网络攻击,并已与美国国家安全局达成合作协议。有报道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今年1月7日邀请包括谷歌CEO在内的信息与网络经营者参加的小型晚宴,讨论如何利用高科技推动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干预行动,鼓励民间运动等,称21世纪的工具诸如微博网站TWITTER、谷歌以及视频网站YOUTUBE将是关键。还有报道说,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网络战士”也已得到广泛运用。据悉,一贯以网络攻击受害者示人的美国,目前拥有“网军”近9万人,专业黑客达5000多名。或许谷歌正在做最后撤出的准备,或许谷歌仍在犹豫。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中国不会因为一家商业公司提出要挟,而允许它破坏市场的规则和法治准则。一家美国的互联网公司企图改变中国社会和法律制度的行径是狂妄和可笑的。中国不欢迎“政治的谷歌”和“谷歌的政治”。
中国这些年向世界开放的心态和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中国也会按照自己的步骤和意愿逐步完善互联网的管理,这是中国的内政。更何况,作为现实世界的延伸,互联网是不可能做到毫无障碍的绝对自由,即使在美国也是如此,也未允许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放任自流。“9〃11”事件后,美国为了反恐需要,规定警方有权搜索公民的电子邮件通讯,甚至可在不经允许的情况下监视公民通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德国、瑞典等西方国家也有同样的法案和规定。
在信息主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的今日,鼓噪绝对自由与绝对民主文化价值观的谷歌,实质不过是披着商业外衣的西方反华势力打手和网络霸权工具。放眼全球,美国、英国、加拿大、瑞典、德国、新西兰等国,都有法律明确规定对电子邮件、互联网内容、电话记录、互联网地址等信息的监管和审查;韩国3月11日甚至警告谷歌称,如果其手机游戏内容不遵守法规,该公司将受到处罚。事实上,谷歌对我国互联网政策出尔反尔的歪曲攻击和无理指责已经引发民意强烈反弹,随着事件的推演跌进,谷歌以人权卫士自居、企图凌驾我国法律之上的狂妄、霸道行径,已经令其丧失了最宝贵的潜在市场——而在谷歌退出事件中,美国等西方国家鼓吹的“互联网自由”、“信息自由流动”等论调,不过是又一次不成功的意识形态倾销罢了。
第四篇:硬件为主一辩开篇立论
(1)(3)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以及亲爱的对方辩友,大家好。对于今天辩论赛的主题,我方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应以硬件为重。
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它可以细分为校园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课程活动文化等。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载体。由今天的辩题出发,校园物质文化即为硬件文化建设。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硬件设施的解释,我们知道它指的是关系到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的基础设施项目,是所有发展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所以在硬件与软件之中,我们认为应以硬件为重。下面从三个方面陈述我方观点。
一、首先,从哲学方面来看,物质是本源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是意识的基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决定意识,所以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也就是说硬件第一,软件第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是同样的道理。
二、其次,对于学校本身的发展来说,硬件设施是否齐全、优秀往往是决定一所学校是否优秀的重要因素。优秀的学校都有一流的硬件设施,譬如一草一木皆美的清华园,譬如北大标志性的未名湖博雅塔,譬如浩如烟海的哈佛大学图书馆,譬如具有数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2)的华北电力大学,都是具备优秀硬件设施的名校典范。
三、再次,从校园中老师和同学们的角度出发:一所学校如果没有好的硬件设施,怎么能吸引并且留住优秀的人才任教呢?有了好的硬件设施,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人才自然就会聚集。而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良好的校园环境更是会给他们带来温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古色古香而又富有现代气息的图书馆内畅游于书海,漫步在林荫大道上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在设备一流的专业实验室内激活思维、动手实验是多么美好而又让每个人收获颇丰的事情。
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可以让师生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启迪和教育。
综上所述,我方坚决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应以硬件为主。我的陈词完毕,谢谢大家。
(4)
第五篇:大学生职业规划应以兴趣为主 一辩稿
大学生职业规划应以兴趣为主
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方的观点是大学生职业规划应以兴趣为主。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定义,职业规划,它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简称,指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它涉及的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具有可行性、适时性、适应性、持续性的特点。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意识倾向。以兴趣为主,就是说在比较收入和兴趣两个因素对于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时,就个人与社会长期发展而言,兴趣是相对主要的,收入是相对次要的。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阐述我方观点:
第一,从大学生职业规划特点的角度来看,以兴趣为主更符合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特点。大学生群体即将步入社会,又尚未步入社会,对于社会的运作模式并不了解。兴趣能够使大学生以一种积极热情的倾向去投身工作,使之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提高工作满意度,对于个人前期发展更加有利。职业规划是持续的长期的,兴趣可以使我们在实现既定目标的长远征程里坚持不懈,不因暂时的行业不景气就放弃,从而走到最后实现职业发展目标目标。
第二,从实现个人价值的角度来看,大学生职业规划以兴趣为主能够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一方面,相对于收入这样的外因驱动,兴趣能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创造力,使大学生在自己从事的领域内开拓创新作出最大成就,肯定了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另一方面,以收入为主的职业规划往往导致人才向着某一高收入行业的聚集,这样势必会极大地增加该行业就业压力,不利于个人的发展,同时也会打击大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产生挫败感甚至自我价值的怀疑和否定。第三,从社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学生职业规划以兴趣为主更能推动社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现代社会的浮躁表现在功利心太重,攀比心太重等方面。兴趣可以让人以最饱满的热情投身工作,同时又能让人静下心来坚守规划目标,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少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另外,兴趣能够大大提高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个人对社会创造的财富会更大。所以以兴趣为主更能推动社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大学生职业规划应以兴趣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