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案:第2章:函数,教案,课时第 (30)

时间:2019-05-12 16:28: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案:第2章:函数,教案,课时第 (30)》,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案:第2章:函数,教案,课时第 (30)》。

第一篇: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案:第2章:函数,教案,课时第 (30)

第三十一教时

教材:单元复习之二——续单元复习之一

目的:通处理一些未了的例题(《教学与测试》备用题),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过程:

1.某产品的总成本 y万元与产量 x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y300020x0.1x2 x(0,240),若每台产品的售价为25万元,则生产者不亏本的最低产量为多少?

解:25x300020x0.1x2即:x250x300

00∴x≥150(x≤120舍去)即:最低产量为150台2.已知函数 f(x)ax2

a2

x2ba

31 当x(2,6)时,其值为正;x(,2)(6,)时,其值为负,求a, b的值及f(x)的表达式2 设F(x)k

f(x)4(k1)x2(6k1),k为何值时,函数F(x)的值恒为负值

解:1 由已知 f(2)4a2a22ba300

解得:32a8a2

0(a < 0)f(6)36a6a22ba3

∴a =  4从而 b =  8∴f(x)4x216x48

2 F(x)k4

(4x216x48)4(k1)x2(6k1)kx24x2欲 F(x)0则 

k0168k0得k <  2

3.已知 a > 0,且a

3x

a

3x

52,求 a x的值。

解:设taxax则a3xa3x(axax)(a2xaxaxa2x)t(t23)52∴t33t520(t4)(t24t13)0∵t24t13(t2)290∴t = 4即 ax

a

x

4∴(ax)2

4ax

10∴ax

22

4.已知 a > 0,a  1,x12

(an

an)2 , 求(xx21)n的值。

112211

解:x2

11(anan)211(anan

2)11(anan)244

4111(a1)(xx2

1)n

[1n11n

a2(aan)2(anan)]1

a

(0a1)

5.已知nN*,f(n)n0.9n 比较 f(n)与 f(n+1)大小,并求 f(n)的最大值。解:f(n1)f(n)(n1)0.9n1n0.9n0.9n(0.9n0.9n)

9n

0.9n10

当1n9时,f(n1)f(n)

∵0.9n0∴当n9时,f(n1)f(n)即f(10)f(9)

当n9时,f(n1)f(n)综上:f(0)< f(1)< „„< f(9)= f(10)> f(11)> f(12)>„„∴ 当 n = 9 或 n = 10时,f(n)最大,最大值为 f(9)= 9×0.9 9

6.已知 9x4y1,求 3x122y1的最大值。

解:∵

3x122y113x1(19x)1(3x1253223)9∴当3x1 即 x =  1时,3x122y153有最大值 9

7.画出函数 y|(12)|x|12|的图象,并利用图象回答:k为何值时,方程 |(1)|x|1

22|k无解?有一解?有两解? 解:当 k<0或k>1

时,无解。1

2当 k

时,方程有唯一解(x = 0)。当 k = 0时,方程有两解(x =±1)。

当 0k

时,方程有四个不同解。作业:《课课练》P76—77“例题推荐” 1、2练习:4、5、6、7、8

第二篇: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案:第2章:函数,教案,课时第 (27)

第二十八教时

教材: 函数的应用举例二

目的: 要求学生熟悉属于“增长率”、“利息”一类应用问题,并能掌握其解法。过程:

一、新授:

一、(《教学与测试》 P69 第34课)

某工厂今年1月、2月、3月生产某产品分别为1万件、1.2万件、1.3万件,为估计以后每月的产量,以这三个月的产量为依据,用一个函数模拟该产品的月产量y与月份x的关系,模拟函数可选用二次函数

或yabxc(a,b,c为常数),已知四月份该产品的产量为1.37万件,请问:用以上那个函数作模拟函数较好?说明理由。

解:设二次函数为: ypx2qxr

pqr1p0.05由已知得:4p2qr1.2

q0.35

9p3qr1.3

r0.7∴y0.05x20.35x0.7

当 x = 4时,y10.05420.3540.71.3又对于函数yabxc

abc1a0.8

由已知得:ab2c1.2

b0.5∴y0.8(1ab3c1.3c1.4

2)x1.4当 x = 4时,y1

20.8(2)41.41.35

由四月份的实际产量为1.37万件,|y21.37|0.020.07|y11.37|

∴选用函数y0.8(1)x1.4 作模拟函数较好。

二、(《教学与测试》 P69 第34课)

已知某商品的价格每上涨x%,销售的数量就减少mx%,其中m为

正常数。

1.当m

时,该商品的价格上涨多少,就能使销售的总金额最大?2.如果适当的涨价,能使销售总金额增加,求m的取值范围。

解:1.设商品现在定价a元,卖出的数量为b个。

由题设:当价格上涨x%时,销售总额为ya(1x%)b(1mx%)

即 y

ab

10000

[mx2100(1m)x10000]取m1ab

2得:y

20000

[(x50)222500]当 x = 50时,y9

max8

ab

即该商品的价格上涨50%时,销售总金额最大。

2.∵二次函数y

ab

[mx210000100(1m)x10000]在(x,50(1m)m]上递增,在[50(1m)

m,)上递减∴适当地涨价,即 x > 0 , 即

50(1m)

m

0就是 0 < m <1 ,能使销售总金额增加。例

三、(课本91 例二)

按复利计算利息的一种储蓄,本金为a元,每期利率为r,设本利和为y,存期为x,写出本利和y 随存期x 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如果存入本金1000元,每期利率为2.25%,试计算5期后本利和是多少?“复利”:即把前一期的利息和本金加在一起算作本金,再计算下一期利息。

分析:1期后 y1aara(1r)2期后 y2a(1r)2„„

∴ x 期后,本利和为:ya(1r)x

将 a = 1000元,r = 2.25%,x = 5 代入上式:y1000(12.25%)510001.02255

由计算器算得:y = 1117.68(元)

二、如有时间多余,则可处理《课课练》 P101“例题推荐”3

三、作业:《教学与测试》 P70 第7题

《课课练》 “例题推荐” P1001,2P1017,8

第三篇: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案:第2章:函数,教案,课时第 (23)

第二十四教时

教材: 对数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

目的:要求学生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及其性质以及它与指数函数间的关

系,会求对数函数的定义域。过程:

一、复习: 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

二、从实例导入:回忆学习指数函数时用的实例。

细胞分裂问题:细胞的个数是分裂次数的指数函数y2x反之,细胞分裂的次数是细胞个数的函数

由对数定义:xlog2y即:次数y是个数x的函数 ylog2x

定义:函数 ylogax(a0且a1)叫做对数函数;它是指数函数yax

(a0且a1)的反函数。

对数函数ylogax(a0且a1)的定义域为(0,),值域为(,)。例

一、(P87例一)略

x

x21

二、求函数y1

5

2和函数y12

2(x0)的反函数。

x

解:11

y2∴f1(x)log1(5x2)(x2)

5x2

1

21

2

y2∴f1(x)2)(2x5

1(x)

2三、对数函数的图象

由于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所以对数函数的图象只须由相应的指数函数图象作关于yx的对称图形,即可获得。同样:也分a1与0a1两种情况归纳

以ylog2x与ylog1x为例

y

y

y=x y=xy=log2xo

x

o

x

y=log1x2

三、作出下列对数函数的图象:

1.ylog2x2.ylog1(x2)

y y1

1 o

x

o

x

四、对数函数的性质

由对数函数的图象,观察得出对数函数的性质。见P87 表(从略)定义域:(0,)值域:R过点(1,0)即当x1时y0 当a1时 单调递增当0a1时单调递减

由图:a1时x(0,1)时 y0x(1,)时 y00a1时 x(0,1)时y0x(1,)时y0 例

四、例五(见P88例

二、例三)

五、小结:对数函数定义、图象、性质

六、作业: P89练习2、3习题2.81、2、3

第四篇: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案:第2章:函数,教案,课时第 (21)

第二十二教时

教材: 换底公式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对数的换底公式,并能解决有关的化简、求值、证明问题。过程:

一、复习:对数的运算法则

导入新课:对数的运算的前提条件是“同底”,如果底不同怎么办?

二、换底公式:loglogmN

aN

log(a > 0 ,a  1)ma

证:设 log a N = x ,则a x

= N

两边取以m为底的对数:logmaxlogmNxlogmalogmN从而得:x

logmNlog∴ loglogmN

aN malogma

两个较为常用的推论:

1 loglognn

abba12 logambm

logab(a, b > 0且均不为1)证:1 logablogba

lgblga

lgalgb

1 n

2 lognamb

lgbnlga

m

lgbmlgan

mlogab

三、例

一、计算:1 51log0.232 log43log1 2

解:1 原式 =

55log0.23

55

5log5

115 3

2 原式 = 112log5153

232log324log2244

2例

二、已知 log 18 9 = a ,18 b = 5 ,求log 3645(用 a, b 表示)

解:∵ log 18 9 = a∴log18

182

1log182a∴log182 = 1  a∵ 18 b= 5∴ log 18 5 = b∴log9log185ab

3645

log1845log18log361log

181822a

三、设3x4y6zt1求证:111

zx2y

证:∵3x4y6zt1∴ x

lgtlg3,ylgtlgt

lg4,z

lg6

∴ 1z1xlg6lg3lg2lg41

lgtlgtlgt2lgt

2y

四、若log8 3 = p ,log3 5 = q,求 lg 5

解:∵ log8 3 = p∴log233plg33plg23p(1lg5)又∵ loglg5

35

lg3

q∴ lg5qlg33pq(1lg5)∴(13pq)lg53pq∴ lg53pq

13pq

以下例题备用:

五、计算:(log43log83)(log32log92)log1

5解:原式(log223log233)(log32log322)log12

(1115

2log233log23)(log322log32)4

53556log32log55

232444

2例

六、若 log34log48log8mlog42求m解:由题意:

lg4lg81lg3lg4lgmlg81

∴lgm2lg3∴m

四、小结:换底公式及其推论

五、作业:

1.求下列各式的值:

1 log9

2 2533561

log651log871()4(10)

13(log25log40.2)(log52log250.5)()4

254 log932(log23log49log827log1681log32243)()12

72.已知 2lg(3x2)lgxlg(3x2)求log222 的值。()4

3(1m))3.已知lg 5 = m ,lg 3 = n用 m , n表示log 30 8(1m

1a4.已知log2求log 12 3(a)a

5.设a , b , c 为不等于 1 的正数,若axbycz 且

求证:abc = 1

6.求值:lg5log

7.求值:2log491110xyz20(lg2)23log321

3)3log(2(743)102lg2(189)

第五篇: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案:第2章:函数,教案,课时第 (8)

第八教时

教材:函数的值域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利用二次函数、观察法、换元法、判别式法求函数的值域。过程:

一、复习函数的近代定义、定义域的概念及其求法。提出课题:函数的值域

二、新授:

1.直接法(观察法):

一、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 yx

x1

2 f(x)5x

解:1 yxx1x11x1111

x1∵x1

0∴y1即函数yx

x1的值域是 { y| yR且y1}

(此法亦称部分分式法)

2 f(x)5x∵x[0,)∴f(x)[5,)即函数y =f(x)5x的值域是 { y| y≥5} 2.二次函数法:

二、1若x为实数,求 y=x2+2x+3的值域解:由题设 x≥0y=x2+2x+3=(x+1)2+2当 x=0 时 ymin=3函数无最大值

∴函数 y=x2+2x+3的值域是{ y| y≥3}2求函数 y24xx2的值域

解:由 4xx2≥0 得 0≤x≤4

在此区间内(4xx2)max=4(4xx2)min=0

∴函数y24xx2的值域是{ y| 0≤y≤2}

3.判别式法(△法)

三、求函数yx25x6

x2x6的值域

解一:去分母得(y1)x2+(y+5)x6y6=0(*)

当 y1时∵xR∴△=(y+5)2+4(y1)×6(y+1)≥0

由此得(5y+1)2≥0

15

检验 y1

时x2(代入(*)求根)2(6

5)

∵2定义域 { x| x2且 x3}∴y1

5再检验 y=1 代入(*)求得 x=2∴y1

综上所述,函数yx25x6

1x2x6的值域为 { y| y1且 y5}

解二:把已知函数化为函数y

(x2)(x3)(x2)(x3)x3x316

x3

(x2)

由此可得 y1

∵x=2时y15即 y1

5∴函数yx25x6

1x2x6的值域为 { y| y1且 y5}

4.换元法

四、求函数y2x4x的值域

解:设 tx则 t≥0x=1t2

代入得 y=f(t)=2×(1t2)+4t=2t2+4t+2=2(t1)2+4∵t≥0∴y≤4

三、小结:

1.直接法:应注意基本初等函数的值域 2.二次函数法:应特别当心“定义域” 3.△法:须检验

4.换元法: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

四、练习与作业:

《课课练》P51—54中有关值域部分《教学与测试》P41—42中有关值域部分

下载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案:第2章:函数,教案,课时第 (30)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案:第2章:函数,教案,课时第 (30).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案:第2章:函数,教案,课时第 (28)[小编整理]

    第二十九教时 教材: 函数的应用举例三 目的: 结合物理等学科,利用构建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过程: 例一、 (课本 P91例三) 设海拔 x m处的大气压强是 y Pa,y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中庸》第30课时教案

    《中庸》第三十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5):其为物不贰(6),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7),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

    2012高中数学教案 2.4 等比数列(第1课时)(人教A版必修5)

    2.4等比数列教案(一) 授课类型:新授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等比数列的定义;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二) 过程与能力目标 1.明确等比数列的定义; 2.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 比大小 人教新课标

    第2课时比大小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页例题和“做一做”,练习三第3、4、6、7、8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和“<”,知道这些符号的含义,会用词语“等于”、......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案:第6章:不等式,教案,课时第 (6)

    第六教时 教材:不等式证明一(比较法) 目的:以不等式的等价命题为依据,揭示不等式的常用证明方法之一——比较法, 要求学生能教熟练地运用作差、作商比较法证明不等式。 过程: 一、......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案:第4章:三角函数,教案,课时第 (13)

    第十三教时 教材:诱导公式——综合练习 目的:通过复习与练习,要求学生能更熟练地运用诱导公式,化简三角函数式。 过程: 一、复习:诱导公式 二、例一、(《教学与测试》例一)计算:si......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案:第4章:三角函数,教案,课时第 (20)

    第二十教时 教材: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的综合练习⑶ 目的:进一步熟悉有关技巧,继续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采用《精编》例题) 过程:一、求值问题(续) 例一 若tan=3x,tan=3x......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案:第3章:数列,教案,课时第 (10)

    第十教时 教材: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求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的(公式),并了解推导公式所用的方法。 过程: 一、复习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有关性质,及等比中项等概念。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