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加强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建设诸问题
浅谈如何加强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建设诸问题
佛山市工商局2007-03-27 15:55: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市场主体进一步多元化、复杂化,市场竞争、市场交易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经济违法犯罪活动花样翻新,隐蔽性越来越强,利用高科技手段的不法行为也日渐增多,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赋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也越来越重要,所有这些都给我们的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增加了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这样的形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现了日益繁重的职能任务与队伍整体素质不相适应的主要矛盾,严重妨碍了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全面发挥,出现了一些“缺位”、“越位”的现象,管理上存在一些漏洞。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相适应的、能担当重任的执法队伍,才能更好地履行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
一、目前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
从近年来的工作实践看,目前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干部缺乏一如既往的工作热情。表现在对监管对象的优质服务方面,工作不热情、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没有换位思考的意识,能推则推,不为市场主体所想所急,粗暴管理,不文明执法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工商行政管理整个队伍的形象。系统内人浮于事,不愿干、不会干、干不好的现象大有人在,对工作热情不高,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工作效率不高,缺乏一如既往的工作热情和干事创业的精神,混日子的现象比较多。
(二)部分干部的业务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表现在对法律、法规、规章掌握不全,理解不深,在相当一部分干部职工思想中,还存在着过去的监管和执法观念,习惯于传统的监管方式和执法手段,不注重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有的同志自认为在基层摸爬滚打了数十年,身经百战,经验丰富,没有必要再去学这学那了;还有一部分同志则认为“人到中年万事休”,学不学无所谓,不愿意劳心费神地去学习充实自己,特别是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据了解,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年龄在40岁以上的干部,多数不能熟练的运用信息技术办公,这种现象在基
层工商所更为突出。因而导致信息运作不畅,政令不通,效率不高,没有加强学习,更新知识的意识。
(三)干部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近年来,尽管在干部队伍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廉洁自律、人生观、党纪条规等教育活动,加强了内外监督的力度,干部职工在廉洁自律的认识上有所提高,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逐步规范,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存在的问题仍不可忽视,具体表现在:学用两张皮,受到的教育不能用于指导实践,工作中以权谋私、与民争利,“吃、拿、卡、要”,收好处费,办人情案等现象在工商系统仍不同程度地存在。
(四)没有真正树立起监管就是服务的理念。思想观念没有完全转变,在监管与被监管的认识上发生偏差,把自己凌驾于被管理者之上,说话居高临下,时刻不忘我是管理者,说什么对方就应该听什么,没有平等的姿态和真诚的心态,缺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和为市场主体服务的思想,没有积极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理念。因而在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中,态度强硬,行为粗暴,不文明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问题越来越明显,就其原因,是复杂的内外因素相互交织制约影响的结果。
(一)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少数干部职工的价值观发生扭曲。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加之工商行政管理的体制改革带来的变化,干部职工们还没有从思想上转变过来。一部分干部认为,市场监管就是收费,思想观念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监管市场的模式上,服务于市场经济发展的理念还没有完全形成;经济结构的变化,反映在干部对利益的追求、价值的取向上。可以说,市场经济和社会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对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激励竞争机制不完善,有待加强。近年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虽然建立了队伍管理长效机制,实行了多种考评、考核制度,有效地激发了队伍的积极性和整体活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目标设置,奖惩兑现、落实上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激励机制多侧重于业务工作,忽视了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着完成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这一落脚点,未能充分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这是激励竞争机制的一个盲点,也是影响队伍整体力量不能有效发挥的原因所在。
(三)干部优越感过强,缺乏忧患意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属于政府的职能机构,代表政府行使职权,由于特殊的身份,使得干部放松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忽视对专业技能的钻研,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往往以“公务员”作为资本,缺乏忧患意识,没有工作激情,没有改变现状,打破现状,突破现状的进取心,尽管这种人在队伍中只属少数,但对整个队伍的影响很大,群众对工商行政管理这支队伍的不良看法,主要来源于这部分人行为不规范,作风不严谨等行为,也是影响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主要原因。
(四)干部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建立和完善各项监督管理制度是干部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的前提。近年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逐步建立完善了干部竞争上岗、任前公示、任职试用、轮岗交流、戒勉谈话等监督管理制度,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起到了有效的监督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干部思想的变化,这些监督办法大部分仅侧重于静态和事后监督,在实际操作中逐渐表现出形式的单一性,而事前、事中的动态性预防和警示相对较为薄弱,特别是对干部“八小时”之外缺乏有效的监督,而干部的不廉洁行为往往发生在这个时间段。因此,监督的视线应从“八小时”以内延伸到“八时间”之外,更有利于纯洁干部队伍,预防不廉洁行为的发生。
三、加强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明确要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高行政执法水平,队伍建设是根本、是保证,要坚持不懈的抓下去努力建设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工商行政管理队伍”。这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奋斗目标、指明了努力方向,是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落实如何执政为民的具体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端正执法指导思想,提高执法水平,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观念,努力实现对法律负责与对市场主体负责、对消费者负责的统一,市场监管与服务的统一,与时俱进,振奋精神,为消费者服务、为促进改革和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加强思想教育,不断增强服务为民、执法为民的服务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了正确的服务理念才会有正确的服务行为。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干部的思想教育,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干部头脑,使全体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增
强依法行政、服务为民的意识。只有对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树立公仆意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工作中才能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才能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只有树立这种意识,才能真正改变我们在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过程中粗暴管理,不规范执法等行为。因此必须下功夫在干部队伍中加强教育,坚持以民为本,强化市场监管就是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人民群众对工商行政管理的满意率才会提高,工作才会得到群众的认可。
(二)注重人员培训,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在工商行政管理中,要重视人员培训,目的是要把人力资源转化给人力资本。一是建立健全工商行政管理公务员培训施教机构资格认定、培训质量评估、培训资格证书、培训与考核、奖惩、使用挂钩等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公务员培训权威性和严肃性。二是制定各级各类工商行政管理公务员能力建设标准,加大公务员培训工作力度,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逐步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开展定期选送优秀年轻公务员赴国内重点院校和走出国门培训学习工作,培养一批高学历、高素质、复合型的行政管理和法律人才。三是大力强化教育培训,认真组织引导干部学习法律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和现代科学知识,我们应把学习重点锁定在三个方面:一学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强调研讨实践;二学工作规则、市场经济原理、WTO相关规则等,适应监管要求;三学计算机操作、办公自动化知识,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还要开展岗位技能培训、规范初任培训、加强任职培训、抓好在职进修。
在对人员进行培训时要注意“三个性”:即针对性、多样性和有效性。首先是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应该针对不同对象设计不同的课程,如业务课程、管理课程、领导艺术课程、政策课程等。其次是培训方式的多样性,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培训。再次是培训结果的有效性,要听取培训者的直接反映、调查了解受训者的主要收获、跟踪受训者回到单位后的工作成绩等。只有这样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才能全面提高广大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才能适应强化市场监管、提高执法水平的需要,增强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三)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干部队伍的管理和监督制约机制。一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该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完善干部交流等制度;建立健全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和淘汰机制,优化用人环境、保持队伍活力;对涉及一些新的领域如干部下岗、待岗、考核、交流、轮岗、双向选择、提拔任用等办法要抓紧制订,实现优者上,相形见绌者下。这样虽然给干部职工带来了“下岗危机 ”和“当官危机”,但它能促使干部职工奋发向上,竞争创业,整个系统亦会因此而活力常在,充满生机,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问题也真正得到了解决,增强干部队伍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二是要针对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发现的问题,认真查找制度上、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健全制度,加强管理,注重防范。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度、领导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制度和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强化对行政执法行为的规范和监督,加强对执法过错和错案责任的追究。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掌握发证发照、执收执罚权的部门,都要建立完善工作纪律和廉政守则,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努力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在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同时,要深入推行政务公开、首办责任制、公示制等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的现代化管理的意识和水平。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素质能否适应新的工作方式的需要,关键在于工商行政管理干部能否理解新的工作模式,掌握现代化管理技术。提高市场监管执法的科技含量,可以带动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业务建设,提升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业务能力结构,全面加强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的执法能力和素质。一是要加快推进办公自动化,进一步提高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办事效率和应变能力;二是要提高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的信息知识素质,加大对电子商务、网络交易等新兴领域的监管力度;三是要提高信息化水平,全面推进政务信息和监管信息网络传输,实现监管方式的网络化,增强快速反应能力。使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的工作技能由适应原来的传统工作模式转变为适应以网络平台、软件流程为基础的新的工作模式,信息化建设对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工商管理队伍建设能否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发展的需要,直接影响着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的履行。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重点抓
好制度建设,以制度管人、管事,不断加强对干部队伍的科学规范管理,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建设一支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工商队伍,锻造市场经济的坚强卫士而不懈努力。
第二篇:浅谈如何加强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建设
如何加强队伍建设之我见
《天下无贼》中有二句经典对白,就是“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现实当中也确如此。任何单位任何部门最头痛的事就是人的思想工作,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工商队伍,是我们共同关心的话题。不可否认,工商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有了很大的提高,突出表现在学历水平和业务技能的长足进步。但与时代发展的需要、与监管现实的需要、与人民群众与地方政府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如何加强队伍建设,如何提高工商干部的整体素质就尤为重要,下面我从个人的角度来谈谈本人对队伍建设的一些看法。
一、目前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
从近年来的工作实践看,目前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队伍老化是部分干部缺乏工作热情的关键。我局在职干部201人,40至50岁以的人员**名,占总人数的**%,50至60的人员**名,占总人数比例**%。队伍的老化,年龄的增长,好多同志产生倚老卖老,人浮于事现象,具体体现在不愿干事,不想干事,不会干事,工作上得过且过,学习上不求进取,思想上麻木不仁,工作缺乏激情,事业没有方向,混日子比较多。
(二)部分干部的业务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表现在对法律、法规、规章掌握不全,理解不深,在相当一部分干部职工思想中,还存在着过去的监管和执法观念,习惯于传统的监管方式和执法手段,不注重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有的同志自认为在基层摸爬滚打了数十年,身经百战,经验丰富,没有必要再去学这学那了;还有一部分同志则认为“人到中年万事休”,学不学无所谓,不愿意劳心费神地去学习充实自己,特别是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据了解,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年龄在40岁以上的干部,多数不能熟练的运用信息技术办公,这种现象在基层工商所更为突出。因而导致信息运作不畅,政令不通,效率不高,没有加强学习,更新知识的意识。
(三)部份干部责任意识不强。有些干部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履职意识不强,存在着浮、懒、散、虚等问题,任务明确了仍然等待观望,工作部署了依旧无动于衷,庸碌无为,敷衍了事,缺乏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
(四)个别名利观念严重。由于公务员的考核奖惩配套办法没有出台,给一部份同志钻了空子,不少同志出勤不出工,有事无事就请假,不是如何琢磨如何干好工作,而是想办法如何少做事,不干事。
二、存在这些原因的根源
(一)激励竞争机制不完善,有待加强。实行阳光工资以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虽然建立了队伍管理长效机制,实行了多种考评、考核制度,但做样子多,真正兑现的少,特别是对违反制度的处罚的少。这次极大的损伤了那些认真工作的同志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铁饭碗思想严重,缺乏忧患意识。部分同志认为只要我大错误不犯,你就怎么不了我。
(三)干部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建立和完善各项监督管理制度是干部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的前提。近年来,双向选择,轮岗交流、戒勉谈话等监督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至使一些同志老在一个岗位,也是缺乏工作热情的一个方面。
三、加强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干部政策,坚决纠正干部任职年龄“一刀切”的错误做法,从制度上保证老中青梯次配备的干部任职年龄结构,调动各个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干部队伍年轻化不是“低龄化”,不能将任职年龄层层递减。”从李部长的讲话不难看出,干部的年轻化不是低龄化,而是指
思想观念和领导意识是否具备与时具进的意识。周朝的姜太公,80高龄才出任周朝宰相,汉朝的公孙弘60岁前还在东海放猪,后被汉武帝拜为博士,70岁再次再次应招,后来做到了丞相。就是沛公刘邦也才是48才才决定起兵做一番大事。可见年龄不是大问题。
(二)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干部队伍的管理和监督制约机制。一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该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完善干部交流等制度;建立健全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和淘汰机制,优化用人环境、保持队伍活力;对涉及一些新的领域如干部下岗、待岗、考核、交流、轮岗、双向选择、提拔任用等办法要抓紧制订,实现优者上,相形见绌者下。这样虽然给干部职工带来了“下岗危机”和“当官危机”,但它能促使干部职工奋发向上,竞争创业,整个系统亦会因此而活力常在,充满生机,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问题也真正得到了解决,增强干部队伍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二是要针对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发现的问题,认真查找制度上、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健全制度,加强管理,注重防范。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度、领导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制度和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强化对行政执法行为的规范和监督,加强对执法过错和错案责任的追究。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掌握发证发照、执收执罚权的部门,都要建立完善工作纪律和廉政守则,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努力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在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同时,要深入推行政务公开、首办责任制、公示制等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的现代化管理的意识和水平。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素质能否适应新的工作方式的需要,关键在于工商行政管理干部能否理解新的工作模式,掌握现代化管理技术。提高市场监管执法的科技含量,可以带动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业务建设,提升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业务能力结构,全面加强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的执法能力和素质。一是要加快推进办公自动化,进一步提高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办事效率和应变能力;二是要提高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的信息知识素质,加大对电子商务、网络交易等新兴领域的监管力度;三是要提高信息化水平,全面推进政务信息和监管信息网络传输,实现监管方式的网络化,增强快速反应能力。使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的工作技能由适应原来的传统工作模式转变为适应以网络平台、软件流程为基础的新的工作模式,信息化建设对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工商管理队伍建设能否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发展的需要,直接影响着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的履行。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重点抓好制度建设,以制度管人、管事,不断加强对干部队伍的科学规范管理,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建设一支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工商队伍,锻造市场经济的坚强卫士而不懈努力。
一个人,不可以没有自我约束意识。自我约束是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最基本的一种思想素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自我约束,不然就无异于兽类。一个人如果缺乏自我约束意识,至少这个人的人格是不健全的。一个群体没有自我约束意识,这个群体必然是懒懒散散,缺乏战斗力的,什么事情都难以办成;一个社会如果没有自我约束意识,那么这个社会必然是群魔乱舞四分五裂局面。自我约束是每个人道德修养层次的体现。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必须具有很强的自我约束意识。自我约束意识是构建和谐团体、和谐人际关系必要的思想基础。法律和制度不可能管得住每个人生活的每个层面,有些行为不可能用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只能是凭道德、凭良心、凭自我约束,如果不这样,每时每刻都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孔夫子讲“吾日三省吾身”说的就是自我约束。
第三篇:浅谈新形势下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建设
浅谈新形势下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建设
发布日期:2002-09-28
随着中国加入WT0,这给国内工商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面临新形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能否担当起市场监管执法的繁重任务,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目前,工商系统这支队伍从总体上看是好的,但离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差距。具体表现为一些人员政绩平平、不思进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或工作漂浮,不学习、不看报,不关心政治,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由于各种原因,工商行政管理队伍人员构成复杂,大部分没有经过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培训,导致一些人员知识面狭窄。另外一些基层工商部门缺少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造成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同时由于国家还没有制定和公布《国家公务员法》,只有一些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队伍建设还没有完全走上法制化的轨道,所以,人员的晋升、奖惩、辞退、退休等,随意性较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加强队伍建设,使其适应社会主义大市场统一执法的需要,是今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绕不过的一个话题。
一、加强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是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人是最积极、最活跃、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人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一切事情都要由人去做。在新形势下,面对改革开放的时代,面对许多复杂的问题和挑战,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形象和威信,关系到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发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秩序,关系到与企业、人民群众的融洽等等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活动出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少,这样,就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懂得各种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此外,经济发展也带来一些负面的东西,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一些丑恶现象也时刻在腐蚀人们的意志。因此,加强队伍建设不仅是工商部门本身职能的需要,而且是国家职能的需要,是社会、时代发展、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加强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制定完善的队伍建设制度。
经过多年的规范化创建,工商系统在行政决策、工作程序、执法规范、廉政纪律、督查制约等方面己经形成了一整套规章制度。但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不是制度建立得不够,而是执行不够,落实不够。为此,我们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过去制定的所有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对已经不适用或不完善的,重新进行修改,使之适用和完善;对涉及一些新的领域如干部下岗、待岗、考核、交流、轮岗、双向选择、提拔任用等办法要抓紧制订。特别要健全干部的诫勉、交流、考核与管理制度,看谁干得了,干得好,实现优者上,相形见绌者下。这样才能给干部职工带来了“下岗危机”和“当官危机”,让这种“危机”,能促使干部职工奋发向上,竞争创业。整个系统亦会因此而活力常在,充满生机,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问题也就会真正得到解决。制度建设是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问题。无规矩不成方圆,队伍建设不能离开制度建设。完善制度是要建立公务员管理的法制法规体系,杜绝随意性,对公务员的“进、管、出”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二是加强对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的宣传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促进文明执法、严格执法、依法行政。
(二)广辟途径,全面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形成一个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精神是立身之本,是行动之柱。我们干事业、做工作,需要一股劲,需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精神状态好,容易发挥人的全部素质和潜力,更有成效地工作和创造,所以我们要强调全面地提高人的素质,学习并熟悉世贸组织基本原则和有关规则、掌握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工商干部的政治素质、理论修养,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市场监管执法水平。这同时还能感染和鼓舞别人,实现既定目标。干部职工只有形成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才能以更大的热情,更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工作中去。提高队伍素质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一是选送素质较好、有发展潜质的人员到大专院校深造,系统学习有关业务知识;二是选送有关人员到市、省、国家级培训中心或大专院校进行短期培训;三是鼓励人员通过自学、函授等形式,系统学习有关专业知识;四是鼓励人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根据本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自己缺什么、想学什么就补什么。
(三)任人唯贤,建立各种激励机制,激发队伍的能动性。
首先是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竞争有序的择优录用制度,保证新进人员的素质。二是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任人唯贤,能者上、庸者下,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对那些有能力、有政绩的干部,要大胆使用,提拔到领导岗位,而那些政绩平平、不思进取的人要坚决撤换下来。三是加强日常管理,建立正常的考核制度,使干好干坏都在考核中客观反映,而不是凭个人好恶随意决定。四是在奖励惩戒、职级晋升、工资增长等管理环节中引入竞争机制,奖勤罚懒,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使人始终处在一个公正的竞争环境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中,不断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队伍的士气。
(四)岗位轮换、合理流动,建立一支廉洁高效的执法队伍。
实践证明,实行岗位轮换、人员合理交流是提高队伍士气、保证队伍纯洁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五)建立廉政约束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抓廉政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决不是集中一个阶段就能彻底解决的问题。现阶段,不正之风更多的只是得到了遏制,还没有根治。其反弹性是非常大的,稍一放松就会回潮。搞好廉政建设,领导班子是关键,中层干部是榜样,普通干部是基础。“严下先严上”,只有建设一流的班子,才能带出一流的队伍,干出一流的工作。这就要求党委要率先示范,廉洁自律,完善民主议事规则,加强自身建设,广大中层干部要廉洁从政、严以律己,以求真务实、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走在全系统干部职工前面。凡要求干部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干部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全体干部职工一定要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利,崇尚理想,淡泊名利,拒绝诱惑,防微杜渐,自律并勤加检点,自觉在思想上筑起阻止不正之风的防线。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对人员的义务、纪律、录用、考核、任免、交流、回避、工资、奖惩、辞退等各个管理环节作出明确的规定,规范人员的执法和行政行为,增加人事管理的透明度,提高人事管理的民主化程度。实行行政性收费收缴分离、由银行代收,有利于贯彻中央加强廉政建设、制止腐败,加强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建
设。此外,要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民主党派监督作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忠于职守、勇于负责、清正廉洁、执法如山”的工商行政管理队伍。
第四篇:浅谈新时期加强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建设
浅谈新时期加强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任务越来越艰巨,对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高素质工商队伍,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需要去探索。根据目前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干部队伍现状,本人认为: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在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抓住了薄弱环节就等于抓住了纲,从而也就能纲举目张。对此,想就加强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谈谈个人肤浅的看法。
一、目前工商队伍存在的倾向性问题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由原来的收费型向执法型转变,新的监管体系无意给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队伍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思想观念、执法理念已逐步适应了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但就整个队伍来看,还存在一些带倾向性问题。
1、部分干部缺乏一如既往的工作热情。表现在对监管对象的优质服务方面,工作不热情、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没有换位思考的意识,能推则推,不为市场主体所想所急,甚至有时在不明情况,不知根源的情况下,指责在先,办事在后,不讲方法,态度粗暴,监管对象对此比较反感,导致在工作中群众不愿意配合,因而粗暴管理,不文明执法的现象也就由此产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工商行政管理整个队伍的形象。据了解,在服务态度、执法水平等方面,群众的意见和想法比较多,尽管广大干部职工通过各种努力,形象有所改观,印象日趋好转,群众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总体满意率呈上升趋势,但老百姓对工商“霸道”的印象依然存在。系统内人浮于事,不愿干、不会干、干不好的现象大有人在,对工作热情不高,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人在心不在,我急他不急,推一下动一下,工作效率不高,缺乏一如既往的工作热情和干事创业的精神,混日子的现象比较多。
2、部分干部的业务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表现在对法律法规、内部规章掌握不全,理解不深,在相当一部分干部职工思想中,还存在着过去的监管和执法观念,习惯于传统的监管方式和执法手段,不注重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有的同志自认为在基层摸爬滚打了数十年,身经百战,经验丰富,没有必要再去学这学那了;还有一部分同志则认为“人到中年万事休”,学不学无所谓,不愿意劳心费神地去学习充实自己,特别是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据了解,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年龄在40岁以上的干部,多数不能熟练的运用信息技术办公,30-40岁的干部也占一定比率,对新知识一片茫然,“老革命”面对新问题无所适从,这种现象在基层工商所更为突出。因而导致信息运作不畅,政令不通,效率不高,没有加强学习,更新知识的意识。
3、干部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近年来,尽管在干部队伍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廉洁自律、人生观、党纪条规等教育活动,加强了内外监督的力度,干部职工在廉洁自律的认识上有所提高,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逐步规范,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存在的问题仍不可忽视,具体表现在:学用两张皮,受到的教育不能用于指导实践,工作中以权谋私、与民争利,“吃、拿、卡、要”,收好处费,办人情案等现象在工商系统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干部职工经不起金钱的诱惑,没有自我约束和防腐防变的意识,见钱眼开,只要有利可图,则先为个人考虑,认为吃一点、拿一点、喝一点、要一点不足为怪,甚至以工作之便损害群众的利益,中饱私囊。这些现象基层比机关要多,条件差的地区比条件好的地区要多,监管力度差的单位比监管力度大的部门要多。
4、没有真正树立起监管就是服务的理念。思想观念没有完全转变,在监管与被监管的认识上发生偏差,把自己凌驾于被管理者之上,说话居高临下,时刻不忘我是管理者,说什么对方就应该听什么,没有平等的姿态和真诚的心态,缺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和为市场主体服务的思想,没有积极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理念。因而在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中,态度强硬,行为粗暴,不文明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也是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多年来不能根治的老大难问题。
5、干部对政治理论学习的认识还不到位。由于业务工作是硬指标,上级要求紧,考核多,容易立功受奖,因而,大家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业务工作上,这样就导致队伍中普遍存在重业务工作,轻思想教育的倾向。从实际情况看,考核一个单位的成绩,一个干部的政绩,主要看个人的工作能力,完成任务数量和指标,理论学习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不好量化。所以,无意中也就形成了,政治思想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想法,重形式、轻内容,开始时轰轰烈烈,面面俱到,但实际效果没有一个科学的分析手段和量化的考核标准去衡量,结果是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走过场,导致教育活动布置多,结合实际解决问题少,活动搞了不少,干部职工的思想没有多大的提高,相互比待遇叫困难的多,比贡献求进取的少,政治学习,思想教育没有真正入脑、入心。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问题越来越明显,就其原因,是复杂的内外因素相互交织制约影响的结果。
1、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少数干部职工的价值观发生扭曲。日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正发生着多方面的变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走向,加之工商行政管理的体制改革带来的变化,干部职工们还没有从思想上转变过来。一部分干部认为,市场监管就是收费,思想观念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监管市场的模式上,服务于市场经济发展的理念还没有完全形成;经济结构的变化,反映在干部对利益的追求、价值的取向上。因而,干部职工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向。可以说,市场经济和社会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对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2、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单一,针对性不强,缺乏规范和指导。市场经济在不停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针对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目前仍是说的多,做的少。客观上,从上至下业务工作任务太重,主要领导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很好的抓思想政治工作,即使开展了,也只是强调得多,落实还有跟不上要求的地方。主观上,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单一,没有突破传统的动员、布置的教育模式,针对性不强,新办法、新招数不多。如开展经常性谈心活动,领导与个别干部随心交流等形式较少,缺乏渗透性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没有把握好重点人群和重点问题,哪一部分人的思想在变化,变化的根源在哪里,主管领导和主管部门还没有做到心中有数,不能有的放矢。同时,上级对下级,领导对干部指导的力度还不够,往往基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感到无所适从,如何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普遍感到困惑。因而,在缺乏点缀的基层上,只能用传统的方式,其收效如何,成效有多大不得而知,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不好做,做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3、激励竞争机制不完善,有待加强。近年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虽然建立了队伍管理长效机制,实行了多种考评、考核制度,有效地激发了队伍的积极性和整体活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目标设置,奖惩兑现、落实上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激励机制多侧重于业务工作,忽视了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着完成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这一落脚点,未能充分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这是激励竞争机制的一个盲点,也是影响队伍整体力量不能有效发挥的原因所在。同时,在宣传典型的力度上还不够,只注重发现,在宣传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导向性和激励作用方面做的还不够。因此,应进一步完善激励竞争机制,把激励的视角扩展到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工商行政管理队伍整体建设的稳步
提高。
4、干部优越感过强,缺乏忧患意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属于政府的职能机构,代表政府行使职权,由于特殊的身份,使得干部放松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忽视对专业技能的钻研,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往往以“公务员”作为资本,坐吃山空,缺乏忧患意识,没有工作激情,没有改变现状,打破现状,突破现状的进取心,总有“吃皇粮”的优越感,尽管这种人在队伍中只属少数,但对整个队伍的影响很大,群众对工商行政管理这支队伍的不良看法,主要来源于这部分人行为不规范,作风不严谨等行为,也是影响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主要原因。
5、干部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建立和完善各项监督管理制度是干部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的前提。近年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逐步建立完善了干部竞争上岗、任前公示、任职试用、轮岗交流、戒勉谈话等监督管理制度,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起到了有效的监督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干部思想的变化,这些监督办法大部分仅侧重于静态和事后监督,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实际操作中逐渐表现出形式的单一性,而事前、事中的动态性预防和警示相对较为薄弱,特别是对干部“八小时”之外缺乏有效的监督,而干部的不廉洁行为往往发生在这个时间段。因此,监督的视线应从“八小时”以内延伸到“八时间”之外,更有利于纯洁干部队伍,预防不廉洁行为的发生。
三、加强工商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思想教育,不断增强服务为民、执法为民的服务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了正确的服务理念才会有正确的服务行为。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干部的思想教育,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干部头脑,使全体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增强依法行政、服务为民的意识。坚持思想教育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最基本的、经常性的教育来抓,夯实服务为民、执法为民的根基。不解决与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就无法解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为谁执法、为谁服务,如何执法、如何服务的问题。只有对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树立公仆意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工作中才能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才能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只有树立这种意识,才能真正改变我们在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过程中粗暴管理,不规范执法等行为。类似的提法很多,要求也不少,但要真正使干部树立这种观念,落到实处,做到让政府放心,让群众满意,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且任务艰巨,必须下功夫在干部队伍中加强教育,坚持以民为本,强化市场监管就是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人民群众对工商行政管理的满意率才会提高,工作才会得到群众的认可。
2、严格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当前,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是制约队伍建设和工作发展的“瓶颈”。干部在监管市场和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大多数都是由于素质不高造成的,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抓好领导班子的培训,领导班子是排头兵,是领头雁,在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的作用是不能替代的,要形成制度,有计划、分层次,开展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素质培训、技能培训,切实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增强驾驭各项工作的能力,提高领导艺术。其次,强化全员岗位培训,聘请上级领导、业务骨干、专业教师授课,提高培训的品位和层次。培训要着眼于工作需要,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要在干部中大力倡导“终生学习”的理念,鼓励干部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书本中学,在实践中学,通过理论学习指导工作实践。把干部的业余精力引导到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和自觉学习上来,运用多种手段,营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建设学习型队伍、学习型机关。同时,要根据实际工作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岗位干部的不同需求,积
极探索干部教育培训的新方法、新路子,拓宽视野,不能追求培训次数,力求做到参学人员学得懂,记得牢,会运用,真正提高队伍综合素质。
3、强化廉政措施的落实,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气。廉政建设是提高队伍素质,规范从政行为,改变行业风气的有效手段,抓廉政建设主要应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起,只有把各级领导班子抓好了,才能真正带出一支清正廉洁、作风过硬的队伍。当前,有关工商系统廉政建设的规章、制度应有尽有,关键是抓落实的力度不够。对此,一要加强对干部的廉政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利观、地位观和利益观,逐步增强法律意识、党纪意识、政纪意识、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干部职工在思想上自觉形成拒腐防变的能力。二要加大责任制的落实。量化、细化责任目标,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形成反腐倡廉的整体合力,特别要强化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使领导干部不但有责任,而且时刻感到有压力,在干部队伍中树立危机意识,形成“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奋勇争上游”的良好氛围。三要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从根本上解决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在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中占便宜,贪钱财,搞“吃、拿、卡、要”,利用工作之便收好处费,办人情案,不给好处不办事等不廉洁行为。四要建立健全科学的预警机制。一手抓预防,一手抓惩治,把预防的关口前移,做到防范在先;把惩治的力度加大,不让腐败现象有滋生的土壤,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提醒、早解决,防止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对违规违纪的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决不姑息,以增强廉政建设的威慑力,达到“挽救个别人,触动一批人,教育一片人”的目的。
4、进一步完善激励竞争机制。在目标设置,奖惩兑现的落实上要从多角度激发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避免重业务轻教育,对学习、工作成绩特别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或有特别贡献的要给予重奖,不能吃大锅饭,你好、他好、大家都好,这样达不到鼓舞先进,激励后进的目的。在奖励的形式上应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变化。个人认为,可以加大物质奖励的力度,理由是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变化,不能墨守成规。总之,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是最终目的。
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工商系统队伍建设能否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牢记“两个务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对干部队伍的科学管理,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建设一支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工商干部队伍而不懈努力。
第五篇:《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读书笔记
《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读书笔记
《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张静教授的关于乡村治理的专著。书是2007年出版。全书十章,以基层政权为核心,介绍了乡村社会权力运行的相关主题,例如农村最简单的公共服务、村庄自治、财务、人事、承包、选举等。
《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的中心主题在于说明乡村社会的权力结构及其性质,并用此解释乡村冲突的结构和制度性来源。作者表示,在著书的时候,曾试图表达基层政权与社会利益的分离不断再造紧张的社会关系,但更多的社会建制仍将权力分配给基层政权,从而使它仍然位于控制并整合基层利益的中心地位。这种制度安排,允许其与社会力量的对比处于严重的不平衡中,由此不断“生产”出不稳定的关系结构,可是由于国家治理对它的依赖,基层政权总体上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权力方面保持控制优势。但是基层政权在实际的运行中是一个双面的角色:一方面基层道德权威、管辖的合法性不断的受到质疑,其所承载的整合功能变得困难;另一方面在要求日益参与的自治的政治环境下,基层政权离间国家与社会联系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作者在再版此书之前曾为书中的相关主题在安徽进行过田野调查,大量的实际数据也证明作者的观察是正确的。
该书的另一个重点是对地方权威性质和作用的分析,作者希望通过对乡村的治理原则与现代治理原则的相悖事实,阐明基层治理与现代公共治理的制度距离。在作者的个人理念中,作为做个研究领域基本前提的“国家政权建设”理念,即,以国家权威为中心的动员体系、权利界定体系、组织体系、法律责任和整合地位的现代性“建设”是否能解释地方社会变迁的争论,并没有实质性的结论。因为作者认为,尽管这种国家吸收资源促进发展有极强能力,但是这并不必然导致基层政权的现代化,而实际上也没有出现所谓的现代化。所以在现实中,这种理念并没有成功的解决国家管辖权的实质扩张问题,也没有发展出制度化的方法,使国家权力的象征地位稳定地转为实际意义的管治地位。
作者在这个理念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治理原则上,现代化公共组织的行为规则并未普及;在治理结构上,统一而直接的管辖结构也没有通过“国家政权建设”而确立。所有的一切,持续了利益分离和权利分布的结构不平衡,从而制造着政治整合困难。
由于研究本身的倾斜,人们将更多的关注点“冲突”和“秩序”放到了制度和组织建制相对完整,文化影响相对更大的城市生活中去,而对乡村的关注是如何脱贫。在这种视角下,基层政权被误读,被看成是一种经济上的角色,就是实现基层农业资源的配置。而农村冲突的增加,这种经济角色似乎并没有起到多大的调节作用,相反,使人们将利益不能得到调整的“黑手”归罪于经济发展水平,得此结论,不难得出解决基层秩序的出路在于经济发展和收入的增加。
作者列举了一些田野调查的研究结果,结果都指向了基层政权面临的困难:它与其治理的对象——社会之一致性和关联性正在减弱。用通俗的话来解释这个现象:经济发展了,村民富裕了,但是对基层政权的不满反而增加,这是一种预计相反。如果经济是长期的、基础性的重要因素,但是“贫”并不能完全解释冲突现象,即基层政权的稳定并不能由“经济致富”保证。如果深入分析,加上调查的结果,就需要将基层政权作一个重要的因素来阐释冲突与秩序问题。
在传统的研究中,对基层政权政治角色的状态及其后果研究——它的授权来源、它同社会利益关系的关联方式、它的政治杠杆机能等等,应当说存在相当的忽略。
在整本书的结构体系上,第一章关注的是基本问题,是基层权威的来源,以及授权变化对地方社会结构的影响。作者试图从线条式的梳理中,呈现一个清晰的关于近代历史中基层政权权威来源的变迁图景。作者做了这样的努力,借用前面已有的研究以及自己的田野研究,呈现了关于基层政权的清晰轮廓。这种轮廓成为后面各章节的基础。在描绘出这种基层政权变迁的图景之后,作者在第二章分析了基层政权角色的复杂性、多变性和矛盾性,作者将重点的笔墨放在了经济角色与政治角色的内在紧张关系上。但是前两章有一个核心在贯穿:基层政权和地方利益联系的分裂及其所导致的不稳定关系。作者这里提出另一个核心观点,基层权威与社会利益的分离是基层冲突与秩序的结构原因。
前两章理论基础的研究,在后面的章节中,作者借助实地调研的案例来对前面的观点进行细致的解读,并非逐一解读,而是选取了其中重要的几点。第三章开始,作者介绍的是基层政权中的权力集中问题、若干对基层权威“支持性”因素,比如财税制度,如何结算、以支定收、非法律性的方式强化基层政权的定税地位;比如乡村政治,如何围绕基层政权重要人物的权力竞争展开;比如干部更替的程序,如何刺激了继承干部利益集团的产生,这个集团相互支持和举荐保持其未来利益的延续和安全;比如各种成文、不成文的“乡规民约”,如何被基层权威用来强化局部政权等。
在整个的体系中,作者用实际的证据或者案例支持着最初的观点。书中最具吸引力的不是体系的完整,而是充实的案例,以及深入的分析。这种分析不但让缺乏对基层政权关注者能从阅读中了解到基层政权运行机制,以及当前基层实际状况,更让读者看到了整个国家权力运行体系中,基层政权的作用、地位,在乡村治理中,国家政权能力的缺陷。实际上为那些未曾经历乡村生活的读者们清晰的描绘了一副基层生活画卷。这种图景是有血有肉的,真实鲜明的。同时,这本书尽管是一本学术著作,但是更是一部治理的政策参考。书中所阐述的问题,揭露了基层治理的大量问题,不但是基层实际掌权者,也是国家治理者应该重视的。
当然,一本好的著述并不都是以实际问题研究为基点的,但是本书在研究实际问题的同时,运用的研究方法,也是值得深入学习的。作者在前言中,对本书内容、问题的介绍都不如作者对整个研究方法详细。作者在方法论上的精益求精,见证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
这里谈一下作者说的“过程——制度”。争论的核心问题是,对于解释社会现象而言,结构(或制度)与行动(或个体行动者)何者更为基本,实际上也就是它们中何者更为深入地理解人类群体生活的基本秩序问题。这个问题,曾以各种方式于社会学、人类学、史学和政治学领域中展开。但是作者不是以“过程——事件”为批判对象。过程/制度分析重视行为的社会规则,但规则不是规律,它们的不同在于前者的不断变化,且是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
抽象的方法论之争显然不是作者要做的,作者只是吸收过程/事件与过程/制度相同的部分,作为一种分析方法来研究基层政权的问题。这也是方法论的所归之处,毕竟方法是为研究服务的。其中作者对于过程/制度研究的较为晦涩,一时难以参悟,在此也不多做细述。
就全书所讲的基层政权问题,我结合自身的所观阐述一点自己的看法。我觉得作者的田野调查是深入的,对现实的乡村治理现状的研究也是较为详实的。一直以来乡村治理是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投入最少的,至少没有占据过中心位置。但是这是矛盾的,在实际的国家权力运行中,真正将政策落实到实处的则是依赖于基层政权。因为它们把持着基层政权,控制着基层的资源。很难说,它们到底是谁的授权,也很难说究竟是为了谁的利益在掌控着体系,但是确实他们是必不可少的。
在不少地方,尽管在形式上存在着一些自治组织,但是这些组织受传统观念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影响,仅仅为少数人所控制,类似于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能人治理。尽管我们在有限的影响因素中能找到诸如:传统观念、个人能力、家族、财产等不少影响控制基层政权者的决定因素,但是未来的走向似乎并不与这些绝对相关。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村民政治素质。
这里的政治素质是一个综合概念,在物质不断丰富的条件下,文化素质、政治觉悟等则会实际影响未来基层政权的走向。作者谈到的是基层政权与冲突、秩序,认为是基层政权影响着这些。确实如此。在现代社会的环境下,在乡村治理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显然不是个案,而是一种现象。究其原因,我的理解是政治素质的影响。整个治理体系的良性,当然包含了基层政权。但是仅仅少数人的基层政权显然是与民主政治所违背的,而这却是国家治理者追求的政治理想。这种现实的矛盾不是朝夕就能化解的,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乃至整个国家民族素质的提升,政治参与度离不开民主的深化,也离不开个人素质的进步。随着社会的进步,个人素质是越来越高的,依照此思维,将来的乡村治理也会实现民主治理。但是这还要依赖于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这与作者所说的制度有某种程度的吻合。那么在未来的治理中,着重解决的大事就是:制度完善、民主深化。这是一个国家保持长久的政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