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危机下中小型装饰公司生存状况调研
经济危机下中小型装饰公司生存状况调研
经济危机一来,首当其冲的往往是非基本消费品行业,而是比较小的行业。有所不同的是,现在的家装消费更趋务实和理性,更注重节约和环保。以前所流行的浮华和雍容也会迅速地回归理性和节俭。“每次经济面临拐点的时候,正是企业创新、产业机构优化的好时机”。外围市场此起彼伏救市措施的出台,中国政府四万亿投资的拉动内需之举,又为2009年和今后的市场寄予了新的希望。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今年家居装饰行业碰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为明年家居市场的前景更添一抹阴霾,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预计明年全国家装市场将面临更为困难的局面和更为严峻的挑战。金融危机到来之后,房地产业是首当其冲的,目前仅仅是房贷发生了松动,其实房价现在还维持在高位,但是不管怎么样,老百姓持币观望的心态是很严重的。由此带来整个房地产的不景气,房地产不景气之后,带来家装和装饰行业面临困境。整个装饰行业,今年可能有四到五百家会消失,尤其是装修行业。像有的装修业务有些装饰公司现在宁愿不接,因为根本没有什么利润!”在当前的经济危机情况之下,为什么还有家装公司会放走上门的业务呢?很多中小型的家装公司也面临着严峻的市场考验。
利润摊薄市场需求变小,中小型装饰公司本身规模不大,主要还是以价格来赢得市场。而近段时间以来,有不少客户上门咨询时,都要求半包,并把其中的一些木制品也抽掉,这样的业务他们是不接的。因为对于他们公司而言,半包中如果抽掉木制品的话,就没什么钱可赚了,可能还要亏本,所以他们情愿放弃这样的业务。
家装行业不仅仅能做下去,而且比其它行业更抗风险,更富生机和活力。我们更应该在注重消费者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变化的前提下,及时调整我们的营销方向和营销定位,有的放矢,更好地把握行业的脉搏,契合经济的企动。内忧外患,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漫长的冬季及年前,家装公司更是存在着业务量紧缩,公司举步维艰的困境。而目前很多公司都准备在12月1日放假了。客观条件无法改变的话,我们只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苦连内功,把功夫做精做透。另外一方面,努力拓展营销渠道和服务领域,多几条腿走路,积极主动应对。首先一点是从自身的经营模式上找原因,目前大多的家装公司采取的经营模
式是转包制,公司只负责接单和前导,后期的时候和售后全部转包给项目经理或工长,公司只是抽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及佣金。这样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
优势主要有:
一、公司可以从繁杂的施工管理中抽身出来,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项目的开拓以及营销上,同服务外包一样,可以实现低成本扩张。
二、退出机制比较好。
三、坐收佣金,将风险甩给工长,有效降低了风险。
劣势主要有:
一、没有自己核心竞争机制,对项目和施工质量的把控能力比较差。
二、报价没有竞争优势;
三、没有培养自己的管理人员,没有有效的人力和资源积累;
四、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又增高的项目的管理风险和管理成本。
面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家装营销策略和营销定位调整。我们如何调整,怎么调整,关键要看客户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以及消费习惯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然后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相应做出调整。对于中小型的装饰企业来说,资金不像大型公司那样雄厚,所以他们在广告投入方面也会受到较大限制。相关负责人就表示,他们把营销推广的更多精力放在网络上,从网络上吸引客户的注意,并且有专门的客服在网络上为客户解答问题,另外他们还有很大一部分精力会放在老客户的回访和服务上,这是卓见成效的一种方式,很多客户因为感受到了装饰公司的诚意,都会主动地把装饰公司介绍给自己的亲戚朋友。对于需要装修的业主而言,找一些规模较小的装饰公司也不失为一种经济实惠的选择。中小型家装公司在目前市场环境下,一是要练好内功,提高服务质量水平,二也可以考虑互相联合,和同样规模的家装公司联合,或者是寻求与大型品牌公司的合作,这些都不失为应对危机的一种方式。
经济环境瞬息万变,内外需求双引擎熄火,家居装饰企业不得不打破原有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取而代之的是战略调整、危机应对。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家居装饰产业链涉及到的各行各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家居装饰产业在危机中顽强前行。
这次金融危机对我们行业的影响谁也说不清楚,而且这场危机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谁也不敢预测。包括我们国家社科院发布的关于明年经济的蓝皮书也说的是比较笼统的。说现在进入了回潮期,但是这个潮多大他不会说的,只是说这个现象是一个回潮,消费者是一个观望持币的心态,对市场信心不足。但是这程度有多深,时间有多长?这些本质性的问题都没有说清楚,谁也没有这个本事来说清
楚。但是一个客观的现象来说,已经影响到方方面面,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国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已经影响到我们的方方面面了。
在金融海啸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影响的情况下,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2008年第四季度GDP增长6.8%(全年为9%),环比逐季回落。为应对经济危机,我国调整了经济政策,从“双防”到“一防一保”到“一保一控”再到“双放松”,阻止经济下滑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国务院出台了拉动内需、保持增长的10项措施,决定在3年内投资4万亿元。各地方政府也加大了投资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措施有利于增强消费者的信心,也有利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房地产市场步入调整周期,使得作为房地产行业重要配套行业的建筑装饰行业受到较大的影响。07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5294亿元,而住宅精装修产值为8500亿元,08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0580亿元,同比增长20.9%,而住宅精装修产值为10647亿元。占房地产开发值的34%。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称,0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整将加剧,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有可能下降到10%以下。房地产交易有可能从“量跌价滞”发展为“量价齐跌”,大城市房价跌幅将超过中小城市,高档住宅价格回落幅度将超过中低档房。预计国家增加廉租房建设虽然有助于房产市场回暖,但对住宅精装修市场启动影响有限。
对公共装修市场的影响可能更为乐观一些。在国家四万亿投资政策的推动下,各地如机场、体育场馆、博物馆等公共建筑和火车站装修市场将弥补酒店等企业装修市场的下滑,同时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的举行也将拉动建筑装饰市场的需求,预计公装行业将稳步发展。在行业内高端市场和高端客户优势的公司有助于在行业周期下行时仍能保证饱和的业务量,受周期性影响较小。
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装饰行业整体发展速度会有所放缓,但市场需求仍比较旺盛。目前我国建筑装修周期普遍为8-10年,按照10年的周期计算,1998-2007年共10年的建筑装饰装修行业总收入已接近8万亿元,目前存量市场部分每年已经提供约8000亿元的市场需求。至2010年国内建筑装饰装修仅存量市场将突破10万亿,每年存量市场能提供10000亿以上的装修装饰业务。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助于增加市场需求。据专家预测,到2010、2020、203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分别达到49%、56%、65%。城市化每年将提供1200亿元以上的住宅装修市
场,带来的装饰装修市场容量将接近2000亿元。此外,国际酒店集团巨头纷纷落户中国,积极在在国内进行布点与战略扩张。
行业龙头企业将更有优势,装饰行业竞争将更为激烈,行业整合不可避免。受金融危机影响,百强企业占据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市场集中程度不断提高,以过去5年为例,百强企业收入复合增速高于行业15个百分点,预计09年行业集中度会有所提高,行业内并购整合也会增加。以行业排名第一的上市公司金螳螂为例。企业近三年乎均发展速度为30%,近三年平均利润增长率达40%。
装饰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策略
1、认真分析并正确把握国内、国际的经济形势,特别是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形势。国务院发布的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是建筑装饰企业迎接挑战和机遇的前提。什么时候能够走出金融危机,迎来经济发展的复苏阶段,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未知数,因此,必需随时关注国家出台的重大政策和出台的相关经济数据。
2、加强市场营销和应收帐款的力度。决策层应制定应对危机的新的营销策略,比如针对当前房地产商资金链紧张的状况,在保证偿债能力和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承接一些利润率相对低点的业务,保持业务的适当增长,同时在成本和费用控制上也应采取更谨慎的策略。还可以采取“抓大放小”的策略,以公共建筑装饰为重点,加强重点项目和重点客户的营销力度。业务部门应在稳定和维护好老客户的同时挖掘新的客户资源,对老客户要定期回访,随时关注他们的开工情况,不放过一丝机会。
3、苦练内功,加强企业管理。强化基础管理,加强企业人员的培训,充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相信冬天过后,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企业团队能以更昂扬的斗志直面市场的竞争。
4、开源节流,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开支。财务部门要做好财务预算工作,对今年的费用支出做出分析,各个行政部门对于各项开支必须严格掌控,加强检查。
因此,看一个企业的实力,只需要知道他如何应对危机就可以了。企业的战略眼光、经营能力、组织效率乃至公关意识都在危机中得到集中、全面而又真实的体现。
第二篇:经济危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研报告
一、研究的缘起和目的自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至今,全国高校在校学生人数达2300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与此相对应的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持续下滑,从XX年的83%降到了XX年的72.6%,下降了10个百分点。在我国长期被视为天之骄子、从来不曾被就业困扰的大学生,出现了失业问题,而且失业的范围和规模逐步攀升。大学生就业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并不能简单地用单一原因来解释和分析。因此,政府、高校和相关研究部门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也各有侧重。我们这里主要讨论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所发挥的作用。
作为全国高等院校最为密集的地区,北京市海淀区更是面临着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海淀区辖内
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9所高等院校、22所各类成人高等院校和众多民办院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占北京市的79%,每年有XX0多名大学生和5000多名研究生毕业,其中有许多人就在辖区内就业。一直以来,海淀区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成绩显著,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但是在新形势下,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发展的地方。
为了更准确地把握高校大学生对政府就业服务的具体需要,更清晰地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更好地打造服务性政府,海淀团区委联合北京大学团委理论研究室,以“驻海淀区高校大学生就业需求状况”为主题组建了课题组,于XX年年7月对海淀区高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我们期望通过这一调研能够对该主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出初步的对策,以便于找准未来政府就业服务工作的着力点,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使工作举措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二、样本概况与分析
本次调查采取配额抽样的方法,共调查了300名学生。全面考虑到男女性别比例及专业和年级及学校层次等情况,主要调查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城市学院等十所高校,因此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海淀区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不过因为并非随机抽样,加上样本量的限制,因此在进行推论时应较为慎重,此数据能够为我们的就业工作提供一定的信息和建议。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驻区高校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求职意向、求职心态、求职最先考虑的因素、求职要素以及找到好工作主要依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从群体层面和个体层面找原因,分析了招聘会、基层工作、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求职渠道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海淀区政府在就业服务方面的努力工作得到了大多数高校学生的认可和肯定,无论是从宏观的服务机制、服务内容,还是从具体的服务态度、服务过程来看,都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切实的便利;同时,政府有必要加强就业政策措施的宣传工作,使客观准确的政策信息传播到更多的个体,以便于大学生更好地开展求职决策;大学生对政府的角色期望中,既有宏观的总体发展思路上的角色要求,也有微观的具体落实层面的措施期待。高校作为学生和社会之间的桥梁,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有必要进一步改进就业工作,完善育人环境,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从个体源头上缓解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加强职业意识教育,让大学生具备紧迫意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去了解相关政策。共青团作为高校开展第二课堂的支柱力量,一直以来在高校育人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学生对共青团在服务就业中的定位有很多期待,如“联系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见习活动”、“开展大学生就业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开展高校第二课堂活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服务维权,保障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利益不受侵犯”等方面,这些期待对我们共青团更好地配合好政府,培养发展人才,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结论与思考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及就业需求特点
1.当代大学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择业焦虑感普遍存在。我们仔细考察了驻海淀区高校大学生的求职心态分布,半数以上的同学有些焦虑,一成同学非常焦虑。学习阶段越高,择业焦虑感越强。伴随中国经济社会改革步入攻坚阶段,就业市场总体上表现出结构性的人力资源供过于求的矛盾。适当的焦虑可以促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危机意识和紧迫意识,在步入社会之前做好职业规划;过度的焦虑会导致大学生情绪不稳定,在重大问题面前无法保持足够的冷静,降低人的正常水平,造成择业失败,造成更强烈的焦虑。海淀区是全国高校聚集区,人才济济,竞争激烈。在这种环境下,高校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就业竞争压力,极易产生焦虑感。
2.当代大学生就业需求呈现多元化、现实化特点。现代社会是一个民主自由的社会,各种思潮不断碰撞交融,价值观念趋于多元。不就业族、考研族、创业族、打工族、出国族纷纷出现,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多元化的职业选择可以使得大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充实到社会中的各种岗位上去。大学生作为具备较高文化知识、道德修养的社会群体,只要善于学习、踏实肯干,都能做出优秀的工作业绩。当前,社会转型进入固定化阶段,利益格局和制度框架均已初步形成,社会主流价值观也趋于理性,个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对事业成功的追求、经济利益的考量,都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和求职行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的形成,高校毕业生在享受大众化教育成果的同时也肩负着就业压力。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更多的是一个被选择者,而根据现实情况和个人特点的综合因素考虑择业,将有助于谋得理想职业。
第三篇:经济危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研报告
这是一篇关于调研报告的范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鉴!
一、研究的缘起和目的
自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至今,全国高校在校学生人数达2300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与此相对应的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持续下滑,从XX年的83%降到了XX年的72.6%,下降了10个百分点。在我国长期被视为天之骄子、从来不曾被就业困扰的大学生,出现了失业问题,而且失业的范围和规模逐步攀升。大学生就业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并不能简单地用单一原因来解释和分析。因此,政府、高校和相关研究部门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也各有侧重。我们这里主要讨论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所发挥的作用。
作为全国高等院校最为密集的地区,北京市海淀区更是面临着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海淀区辖内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9所高等院校、22所各类成人高等院校和众多民办院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占北京市的79%,每年有XX0多名大学生和5000多名研究生毕业,其中有许多人就在辖区内就业。一直以来,海淀区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成绩显著,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但是在新形势下,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发展的地方。
为了更准确地把握高校大学生对政府就业服务的具体需要,更清晰地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更好地打造服务性政府,海淀团区委联合北京大学团委理论研究室,以“驻海淀区高校大学生就业需求状况”为主题组建了课题组,于XX年年7月对海淀区高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我们期望通过这一调研能够对该主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出初步的对策,以便于找准未来政府就业服务工作的着力点,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使工作举措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二、样本概况与分析
本次调查采取配额抽样的方法,共调查了300名学生。全面考虑到男女性别比例及专业和年级及学校层次等情况,主要调查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城市学院等十所高校,因此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海淀区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不过因为并非随机抽样,加上样本量的限制,因此在进行推论时应较为慎重,此数据能够为我们的就业工作提供一定的信息和建议。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驻区高校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求职意向、求职心态、求职最先考虑的因素、求职要素以及找到好工作主要依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从群体层面和个体层面找原因,分析了招聘会、基层工作、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求职渠道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海淀区政府在就业服务方面的努力工作得到了大多数高校学生的认可和肯定,无论是从宏观的服务机制、服务内容,还是从具体的服务态度、服务过程来看,都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切实的便利;同时,政府有必要加强就业政策措施的宣传工作,使客观准确的政策信息传播到更多的个体,以便于大学生更好地开展求职决策;大学生对政府的角色期望中,既有宏观的总体发展思路上的角色要求,也有微观的具体落实层面的措施期待。高校作为学生和社会之间的桥梁,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有必要进一步改进就业工作,完善育人环境,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从个体源头上缓解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加强职业意识教育,让大学生具备紧迫意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去了解相关政策。共青团作为高校开展第二课堂的支柱力量,一直以来在高校育人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学生对共青团在服务就业中的定位有很多期待,如“联系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见习活动”、“开展大学生就业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开展高校第二课堂活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服务维权,保障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利益不受侵犯”等方面,这些期待对我们共青团更好地配合好政府,培养发展人才,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结论与思考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及就业需求特点
1.当代大学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择业焦虑感普遍存在。我们仔细考察了驻海淀区高校大学生的求职心态分布,半数以上的同学有些焦虑,一成同学非常焦虑。学习阶段越高,择业焦虑感越强。伴随中国经济社会改革步入攻坚阶段,就业市场总体上表现出结构性的人力资源供过于求的矛盾。适当的焦虑可以促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危机意识和紧迫意识,在步入社会之前做好职业规划;过度的焦虑会导致大学生情绪不稳定,在重大问题面前无法保持足够的冷静,降低人的正常水平,造成择业失败,造成更强烈的焦虑。海淀区是全国高校聚集区,人才济济,竞争激烈。在这种环境下,高校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就业竞争压力,极易产生焦虑感。
2.当代大学生就业需求呈现多元化、现实化特点。现代社会是一个民主自由的社会,各种思潮不断碰撞交融,价值观念趋于多元。不就业族、考研族、创业族、打工族、出国族纷纷出现,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多元化的职业选择可以使得大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充实到社会中的各种岗位上去。大学生作为具备较高文化知识、道德修养的社会群体,只要善于学习、踏实肯干,都能做出优秀的工作业绩。当前,社会转型进入固定化阶段,利益格局和制度框架均已初步形成,社会主流价值观也趋于理性,个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对事业成功的追求、经济利益的考量,都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和求职行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的形成,高校毕业生在享受大众化教育成果的同时也肩负着就业压力。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更多的是一个被选择者,而根据现实情况和个人特点的综合因素考虑择业,将有助于谋得理想职业。
3.当代大学生求职状况理性与盲目并存。海淀区高校大学生当中,相当一部分同学有比较清晰的职业规划,了解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和鼓励措施,熟悉用人单位的招聘流程,会通过各种渠道提前实习以获得就业机会,整个求职过程比较理性;但也有部分同学对政府就业政策不了解,缺乏实习见习的机会,缺乏对就业信息的了解,表现得比较盲目。理性与盲目并存的现象,有其客观、主观原因。客观上看,政府就业服务工作做得不够,在就业政策宣传、就业信息共享等方面还有待改进;主观上讲,大学生个体对就业形势、自我特点的认识程度不一样,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也存在差异,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也缺乏提前实习的机会和知晓政策的渠道。
(二)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宏观调控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普遍对政府在宏观调控、就业服务方面的作用的认识比较模糊。这与就业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大学生自身的信息渠道不畅通有一定关系。在这种条件下,政府在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职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就业市场中的社会资源也无法得到有效整合,大学生就业市场因而出现了“假性饱和”的现象。
2.大学生就业信息与交流平台不完善。就业信息与交流平台不完善会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一方面,大学生对就业市场的运行缺乏了解,对相关单位的人才期望情况反映滞后,不能有针对性地主动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另一方面,大学生很难通过多方渠道全面展示自身的知识技术能力等深层次的优势,人力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虽然政府提出要建设大学生就业信息与交流平台在,但实际上依然是被动的等待毕业生和企事业单位来向自己获取信息,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对于就业市场多样化的适应能力。
3.对大学生到普通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农村工作的保障不足。五分之一的同学有意去基层锻炼、服务农村、支援西部,这个数据虽然乐观的,但是目前这方面的教育宣传、组织动员工作还不得力,对服务基层的同学的财力支持还不到位,对普通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农村工作的待遇保障还不完善,这主要体现在目前大学生就业还是偏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4.对大学生创业工作支持不够。随着高校持续扩招带来大学毕业生总量的持续增长,社会将难以提供足够多的合适就业岗位,这就要求毕业生必须转变旧有的就业观念,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大学生需要有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不能满足于做求职者,还要有成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的准备。大学生创业也存在很多局限,比如知识积累不够、缺乏社会经验、心智不够成熟、缺少运作资金、创新能力较弱等等,因而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海淀区高校大学生认为政府在创业教育、政策支持等方面做得不够,创业所需要的各种服务还不够完善。
(三)对策分析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是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因素,要把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作为政府就业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并存的现象,突出反映了毕业生就业观念方面的问题,政府应积极引导高校及相关组织机构,着重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做工作。一是引导学生树立“适应”的观念。学生之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要根据性格、爱好以及其他自身情况选择与自己的个人特点相“适应”的工作,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客观看待自身条件,调整好心理状态,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要正确评价自己,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有“流动”意识,不要认为“一次就业、终生不变”;要开阔视野,拓宽就业面,不要自缚手脚;要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竞争能力。二是引导学生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成才发展观。政府应该通过开展创业沙龙、创业者座谈会、“创业者风采”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帮助毕业生转变计划经济下陈旧的就业观念,鼓励他们抓住西部大开发、小城镇和城市社区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契机,到西部就业,到中小城市和社区就业,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到各行各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贡献。
经济危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研报告的延伸阅读——调研报告的写作内容
1.题页 题页点明报告的主题。包括委托客户的单位名称、市场调查的单位名称和报告日期。调查报告的题目应尽可能贴切,而又概括地表明调查项目的性质。
2.目录表
3.调查结果和有关建议的概要 这是整个报告的核心,匝简短,切中要害。使阅读者既可以从中大致了解调查的结果,又可从后面的本文中获取更多的信息。有关建议的概要部分则包括必要的背景、信息、重要发现和结论,有时根据阅读者之需要,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4.本文主体部分 包括整个市场调查的详细内容,含调查使用方法,调查程序,调查结果。对调查方法的描述要尽量讲清是使用何种方法,并提供选择此种方法的原因。在本文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应是数字、表格,以及对这些的解释、分析,要用最准确、恰当的语句对分析作出描述,结构要严谨,推理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在本文部分,一般必不可少地要对自己在调查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说明清楚,不能含糊其辞。必要的情况下,还需将不足之处对调查报告的准确性有多大程度的影响分析清楚,以提高整个市场调查活动的可信度。
第四篇:外来工生存状况调研报告
汕头市外来工生存状况调研报告
为配合市委办、市府办做好 “幸福汕头” 指标评价体系及民生 “十 二五”规划建议编制工作,我局就我市外来工生存状况进行了调研。调研通过印制含有“个人基本情况、就业情况、居住情况、子女义务 教育情况、工资情况”等基本信息的《汕头市外来工生存现状调查问 卷》,向全市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53 家企业的外来工进行问卷调查,共 发放调查问卷 530 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 349 份。根据问卷调查结果 和座谈会了解的情况,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外来工的生存状况
(一)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 企业所属产 业 户籍情况 第二 产业 样本数量 31(家、人)所占比例 58.5(%)第三 产业 户籍性质 户籍地址 非农 农业 本省 外省 业 221 128 88 261 调查样本个体情况汇总 性别 男 女 婚姻状 况 已 婚 未 婚 年龄 30 岁 30 岁 以下 以上 148 42.4 201 57.6
22 41.5
185 164 192 157 53 47 55 45
63.3 36.7 25.2 74.8
(二)调研反映出来的外来工生存状况
1
收入普遍较 普遍较低 1、收入 普遍较 低,生活压 力大。力大。被调查企业外来工月收入 在 1500 元以下的占 23.8%,月收 入在 2500 元以下的占 84.5%。由 于调查的 53 家企业都是生产经 营正常、效益较好的企业,外来 工的收入相对比较高,因此,我 市的外来工的平均月收入水平应 该在 1500-1800 元之间。由于近年来物价水平持续攀升,外来工 的收入绝大部分用于支付基本生活费、医疗费和房租,生活压力大。文化程度低,技能工人所占比例小。
2、文化程度低,技能工人所占比例小。被调查企业外来工中高 中(中专、中技)以下占 78.3%(其中:初中及以下的有 149 人,占 42.7%;高中、职业高中、技校、中专的有 124 人,占 35.6%);无职 业资格的 263 人,占 75.4%,拥有技能资格的也主要是初级工和中级 工,高级工以上的才 15 人,仅占 4.3%。
由于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较低,外来工所从事的岗位和工种都是
2
较低层次的,不但岗位稳定性低,收入水平也比较低。外来工子女在汕接受义务教育的愿望未能得到更好地满足。
3、外来工子女在汕接受义务教育的愿望未能得到更好地满足。外来工子女在本市公办学校就读的仅占 18.07%,在本市民办学校就学 的为 11.9%。从调查情况看,希望子女能在本市公办学校入学的外来 工占 55.3%,但由于我市公办教育机构学位供应有限,无法大量安排 外来工子女免费就读。而外来工子弟学校的教学条件参差不齐,经费 投入不足,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因此,58.51%的外来工选择将子女留 在家乡读书,成为留守儿童。
外来工子女接受教育情况 120 100 80 60 40 20 0 人数 所占比例 25.00% 本市公办学校 47 25.00% 47 31 16.49% 本市民办学校 31 16.49% 58.51% 家乡入学 110 58.51% 110
4、属婚育年龄的比例偏大,对住房需求比较强烈。外来工中 30 属婚育年龄的比例偏大,对住房需求比较强烈。岁以上的占 57.6%,有住房需求的占 85.4%。绝大多数外来工在汕没 有房子,57%的外来工在城中村或城郊租房居住在,28.36%的外来工 由单位提供集体宿舍,没有人享受到政府的廉租房。外来工对居住环 境的满意度低,76.8%的外来工感觉一般或不满意。近年来,随着房 地产市场火热,我市的住房租金一路攀高,外来工居住成本逐年增加,44.9%的受访者表示房租占了工资支出的很大部分。
3
外来工居住情况 250 200 150 100 50 0 所占比例 调查人数 14.60% 51 自有住房 14.60% 51 28.40% 99 单位宿舍 28.40% 99 0 廉租房 0 0 自己租房 57% 199 199 57%
大部分外来工对入户汕头兴趣不高 社保参保率低 入户汕头兴趣不高,参保率低。
5、大部分外来工对入户汕头兴趣不高,社保参保率低。由于外 来工对入户政策存在疑虑和观望心态,加上对土地的依赖,大部分外 来工对入户汕头积极性不高。349 名外来工中只有 8 名通过积分制入 户,占 2.2%。此外,由于目前职工社会保险缴费率偏高,转移接续困 难,很多企业为减少成本,不愿意为外来工投保;而外来工也由于缺 乏法律意识和工作不稳定不愿意投保,导致大部分外来工游离于社保 制度之外。问卷反映参加职工社会保险的外来工 173 人,占 49.6%。此外,目前我市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还未覆盖到外来工,大部分灵活 就业的外来工缺乏医疗保障。据调查,外来工生病时,37.79%会自己 根据病情到药店买点药吃,20.45%去个体诊所看病,只有 32.01%去正 规医院看病。16.61%的外来工反映,每月看病花费了相当一部分收入。
二、改善我市外来工生活现状的几点建议
(一)将公共就业服务政策覆盖到在汕工作的外来工。外来工的 公共就业服务政策覆盖到在汕工作的外来工。工作的外来工 生存状况较差的主要原因是文化程度低、技能水平低、收入不高。目 前我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政策特别是五补一贷(社保补贴、岗位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培训补贴、鉴定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的主要对象是 汕头户籍劳动力。根据《广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 第(一)款“流动人口按规定享受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的 规定,学习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先进经验,扩大我市公共就业服务政 策的覆盖面,将在汕工作并达到一定条件(可规定“居住、工作、参
4
加社保的年
限以及其他因素”作为条件)的外来工纳入到政策范围中 来,为外工来提高职业技能,提升就业能力,增加收入提供实实在在 的帮助和服务。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失业保险基金的主要功能已逐步由原来保障 失业者基本生活转变为促进就业,学习深圳的经验,利用特区立法权 的优势,制订《汕头经济特区失业保险条例》,以法规的形式,确保 在失业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的基础上,按照上结余额的 一定比例用于补充“五补一贷”等再就业专项资金,以及市政府同意 的其他用于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支出,有效解决当前市及各区县 的资金不足难题。以农民工积分制入户为手段,(二)农民工积分制入户为手段,积分制入户为手段 加快推进外来工市民化进程。加快推进外来工市民化进程。加大农民工积分制入户有关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实施农民工积分制 入户、优秀农民工入户等政策,加快在汕工作外来工的市民化进程。加快推进《农民工城市居住证》的发放,认真贯彻《广东省流动人口 服务管理条例》,落实持有《广东省居住证》人员应享有的待遇,增 强外来工对汕头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三)扩大社保覆盖面,健全外来工社会保障体系。以实施《社 扩大社保覆盖面,健全外来工社会保障体系。会保险法》为契机,扩大社保覆盖面,将外来工纳入相应的城乡社会 保障体系。借“特区扩围”之东风,利用特区立法权,向深圳学习,建立适合外来工的养老、工伤、医疗保险制度。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实现外来工全部参加工伤保险和外来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目 标,确实维护外来工社会保险的权益,提高他们的幸福水平。
(四)将外来工纳入廉租房保障体系,多渠道解决外来工的居住 将外来工纳入廉租房保障体系,问题。一是 问题。一是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外来工群体,若缴交了公 积金,政府应允许其可以采取公积金或公积金贷款支付房租,以改善 居住条件。二是 二是通过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策支持(特别是国土和 二是 规划部门要制定把原来工业用地变为集体宿舍用地的扶持政策)等手 段,鼓励支持企业在外来工集中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集中建设外来
5
工集体宿舍,提供廉租住房。在城中村改造时,要考虑外来工的居住 需要,在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集中建设向外 来工出租的集体宿舍。三是 三是鼓励用工单位给予外来工每月必要的住房 三是 租金补贴(税务部门要出台“房租补贴”可免税的政策),提升外来 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四是积极
推进政府廉租房建设,将符合条件的外 四 来工纳入廉租房适用范围。
(五)切实保障外来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根据《广东省 切实保障外来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 “居住证持证人在同一居住地 连续居住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满五年、有稳定职业、符合计划生育 政策的,其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应当与常住户口学生同等对 待。具体办法由居住地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定,出台外来 工子女积分入学的办法,对达到一定积分值的外来工,其子女可入读 当地公办学校。同时,根据外来工子女流入的数量、分布和变化趋势 等情况,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和发展。在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参照公 办义务教育标准免除学杂费,享受补助,坚决纠正向外来工子女收取 借读费、赞助费等各种费用的歧视性做法,探索将学籍和户籍分离办 法,让外来工子女在就读地享有中考、高考的权利,力争到“十二五” 期末将符合条件的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全部纳入公共教育体系。切实维护外来工的合法权益。全面贯彻落实 《劳动合同法》,(六)切实维护外来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对用人单位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指导和监督。强化工资支付监 控,确保外来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合理确定并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 准,制定相关岗位劳动定额的行业参考标准。完善劳资谈判、工资集 体协商制度,加快建立保障外来工工资及时支付和正常增长的长效机 制,加大对拖欠工资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外来工合理分享经济发展 成果。(市人社局就业中心)
6
第五篇: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状况调研
**省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状况调研
为了给假期社会实践做好准备,对你所在省市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情况进行网络调研,并撰写一篇名为《______省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字数要求为3 000~5 000字。PS:
1、表5-11只是参考的调研步骤,不是必须填写的。
2、调研报告是本学期期末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请下学期开学的时候交打印稿2份,并在指定时间参加答辩。
3、在调研过程中碰到问题随时跟老师保持联系,电话:***
表5-11省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状况调查
调调查时间:调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