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对跨国并购法律制度的完善
我国对跨国并购法律管制的完善
【摘要】当前,跨国并购现象愈演愈烈,如何规制和引导其理性发展是目前亟需研究的问题。然而,我国目前有关跨国并购方面的法律规定明显存在很大缺陷与不足。本文将具体对我国有关跨国并购法律管制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的完善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跨国并购、法律管制
一、我国对跨国并购管制的法律现状
随着我国加入WTO,跨国企业竞相进入我国市场,这些跨国企业在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契机的同时,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虽然,在我国现行法律体制中,有关外资并购的法律、法规不可谓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外资并购无法可依的状况。但是这些法律、法规主要是由一些单行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及一系列兼并政策组成,它们的不统一、缺乏权威性削弱了现有法律的效力;其次,我国外资并购法立法散乱,缺乏体系化。①当然我国现行的外资并购法中也有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所制定的法律,主要有三部,分别是《中华人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但这三部法律制度都有一定的缺陷与不足,造成了我国对跨国并构这一方面的管理不健全。比如反垄断法中就存在了一些不足:(1)市场准入制度过于宽松;(2)申报、审查制度存在缺陷;(3)对反垄断法执行机关未予明确规定等等。还有证券法中对有关收购上市公司方面的法律规制也存在很大漏洞。因此,对跨国并购法律制度的完善就变得尤为重要。
二、跨国公司并购行为的法律管制的完善
(一)构建并完善跨国并购立法体系
首先,应尽快出台一部企业跨国并购的基本法。目前中国没有一部统一的外资并购法来规制外资并购行为,现行涉及外资并购的立法比较散乱。表现在立法数量多,不系统;立法层次及机构多;大部分效力较低。因此,有必要借鉴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立法,制定统一的跨国并购法律,以对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并购① 李磊:《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法律规制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第139页。
提供指导和支持,降低垄断风险。其次,进一步完善《反垄断法》,通过完善的反垄断法对外国企业在我国的外资并购垄断行为予以严格的规制,而且也能在中
方企业海外并购时受到反托斯拉法的恶意诉讼时拿起反垄断的法律武器实施合法的报复行为。②
(二)对反垄断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完善
1、对跨国公司并购中国企业的市场准入作出严格限制
我国1995年颁布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主要是针对新建式外商投资而制定的,未能以明确的措辞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行
为纳入调整范围,而且也没用明确外资进入的程度。而且,在2008年出台的《反
垄断法》中反而对跨国并购市场准入的规定变得更加宽松了。因此,有必要对跨
国企业并购中国企业的范围和程度作出明确规定。首先,在并购范围上,对直接
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敏感行业”,禁止和严格控制跨国公司实行
并购,尤其要防止跨国公司通过增资扩股和间接并购等隐蔽的手段并购某些限制
或禁止外资控股的产业;对于鼓励性行业,应随着形势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
其次,在外资进入的程度上,发达国家一般都区分不同行业具体规定不同的出资
比例。相比之下,我国现行外资法对外商出资比例的规定并不完善。③故建议我国对不同产业制定出不同的出资比例,并对其他限制外资控股的措施具体加以明
确。同时,为防止某些跨国公司通过外商投资企业,尤其是外商控股的企业,进
入到对外资限制或禁止的领域,应当在有关法律中明确外商投资企业在并购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2、建立、健全跨国公司并购审查法律制度
跨国公司并购审查制度是保障东道国经济利益,维护东道国经济安全的重要
措施之一。目前,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发展中国家都已经建立了一套适
合本国国情的、较为完整的跨国公司并购审查制度。我国在这方面也作出了一些
规定,即上文提到的暂行规定和指导目录,但仍存在着立法层次较低等若干问题,其不足之处显而易见。对跨国公司并购审查的标准方面,我国应采取综合审查标
准,即应包含外资政策、产业政策、竞争政策以及经济效率的因素,使之既能通 尚明:《中国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相关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235页。
夏露露、赵胜:《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行为的法律规制—由跨国公司并购国企500强引起的思考》,《上饶
师范学院报》2004年第2期。②③
过并购的方式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优势,又能防止跨
国公司在国内市场上形成垄断,同时又应该促进国内相关产业的有效竞争并防止
保护落后。而且应在已有的企业法登记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企业并购的事前
申报制度。
3、建立统一、独立的反垄断执行机构
我国反垄断法对垄断执法机关未予明确,即使根据国务院制定的“三定”方
案,反垄断执行机构仍存在三驾马车(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并
存状态,这种结果必然会导致行政资源浪费,滋生执法标准不统一,执法效率不
高,执法尊严受损等各种缺陷。④从各国的普遍实践来看,对外资企业的跨国并
购进行反垄断规制一般均由独立的部门来完成,因此有必要在我国设立一个具有
高度独立性和权威性的跨部委的反垄断执行机构。
(三)进一步加强对跨国公司收购我国企业的法律监督
目前,由于跨国公司无法在A股市场上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因此协议收
购对于跨国公司来说是除收购B股外直接收购国内上市公司的唯一形式。而我国证券法在众多条文中只有两条是专门规定协议收购的,对协议收购的信息披露
更无具体要求,这就给并购双方进行“黑箱操作”的违规行为提供便利。⑤虽然
我国已经建立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里面初步建立了上市公司并购的信息披露体系,但还缺乏对外资并购的特别规定。建议针对外资并购的特殊性
增加规定,外国投资者应披露自身的资金实力、财物状况、信誉记录、转让价格的形成的方法与过程、各项登记审核情况、付款的进度安排及实际付款情况、持
股实际承诺以及并购前后高管人员的变动情况等内容。
(四)致力于加强跨国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则的双边协调
当前,国际社会对国际性的并购活动也十分关注,并试图进行规范,以维护
经济安全全球化背景下的自由竞争、经济民主和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我国应致力
于加强跨国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则的双边协调各国企业并购的反垄断规则具有浓
厚的区域性或国家性,内容上千差万别,因此建立统一的共同审查标准,以妥当
地解决各国企业并购法制的内部协调,降低互遭反垄断风险的可能性。有学者建 资料来源网站:,文章题目《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法律问题探究》。
⑤ 夏露露、赵胜:《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行为的法律规制—由跨国公司并购国企500强引起的思考》,《上饶
师范学院报》2004年第2期.④
议,可在国际组织制定规则基础,建立一个跨国性或超国家性的执行机关,负责
审查跨国并购案件,乃至于可将各国企业并购法制的最小共同点或最具一般化原
则部分,逐渐建立共同性标准。⑥
由于双边投资条约协议具有技术性强、内容明确详细,而且缔约双方易协调
一致、互惠性等特点,目前较为可行的公司跨国并购的协调方式应当是各国主管
机关采取双边合作方式,制定双边并购投资保护协议,不断对跨国性并购的管制
政策、申报程序、审查标准等议题进行双向沟通及协调。例如美国就在跨国并购的法律规制上分别与德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家制定了反托拉斯双边投资合作协议,并取得了良好的执行效果。中国也应该借鉴美国的成熟经验,我国的反
垄断主管机关应当积极与重要的经济贸易合作伙伴在跨国并购投资法律的立法
和执法中建立良好的双边互动机制,在双边的跨国并购管制政策、申报程序、审
查标准等方面达成一致。
(五)建立并购中的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机制
目前全国最大的500强跨国公司已有400多家在华投资,新批准外资投资项
目平均合同额高达300多万美元,呈规模夸大的趋势。其中电子、汽车、化工等
工业领域的外资集中度上升、大型投资数目不断增加。为防范可能产生的垄断风
险,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并购行为评价体系和标准,建立并购中的国家经济安全
预警机制。可仿照美国,一经发现危害经济安全的跨国投资和并购,立即采取相
关措施。对于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投资性公司,应借鉴日本的做法,要求其定期
报告。如反垄断主管机关认为有问题,可令其减少投资,转让股份,排除垄断的可能性。⑦
参考文献:
【1】余劲松、周成新:《国际投资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2月第3版。
【2】聂明华:《中国企业应对跨国并购投资的战略与政策研究》,上海财经
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3】杨亚沙:《跨国并购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影响》,载《国际经济合作》2004 杨光华:《竞争法与竞争政策之国际合作》,载《公平交易季刊》2002年第10卷第3期。
孔海文:《谈跨国并购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及完善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思考》,《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⑥⑦
年第1期。
【4】朱斌:《论跨国企业现行法律管制的缺陷》,《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第7期。
【5】徐明星:《浅析对跨国公司的法律管制》,《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6】尚明:《中国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相关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第二篇:我国对跨国公司法律管制的完善
我国对跨国公司法律管制的完善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我国对跨国公司进行法律管制的必要性,剖析现在跨国公司在我存在的缺陷与问题,并详谈通过反避税立法来完善法律管制,以期在已取得的成效上逐步完善法律管制。
【关键词】法律管制、反避税法
一、我国对跨国公司法律管制的必要性
跨国公司以巨额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庞大的产销和研发规模、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全球性的经营战略,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组织者,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跨国公司的规模化、全球化发展向诸多传统制度、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会来我国进行投资,跨国公司作为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一些也无可避免的负面影响,针对这种情势,我国必须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研究,并采措施对其进行法律管制。
1二、对跨国公司管制存在的缺陷
(一)逃税避税
跨国公司在我国频频利用我国税法的制定漏洞,使用关联交易、转移定价等方法,从事各种逃税避税的行为,如果不对其法律规避的行为进行法律管制,势必影响着我国税收的管理制度。
(二)进行隐性垄断
近年来,一些进入我国市场的跨国公司利用并购企业、控制国内知名品牌、技术壁垒等手段,进而取得的市场份额,得到熟悉当地市场的经营管理人员,同当地政府建立联系,从而取得政府补贴或者其他优惠待遇,逐渐显现垄断态势,许多国内企业遭到蚕食,如不加以解决,对国内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民族品牌的建立十分不利。
(三)环境污染转嫁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投资的跨境化,跨国环境侵权也接踵而至,跨国公司利用国际投资、在东道国设立子公司等投资手段,为了攫取高额利润,降低成1 沈盘中:《对跨国公司的法律管制和协调》,《职业技术》,2011年第5期。
本,利用东道国环境法的不健全,开设重污染的工厂等。在发展中国家投资设厂,进行高危工业生产,对东道国和当地居民的环境造成了侵害。
2跨国公司利用全球经营的模式将污染密集型产业跨国设立,从而将污染转嫁到我国3。我国在防范跨国公司污染产业设立的法律规定主要是设立外资企业的审查批准制度,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不予批准。但是,这是一种单一的行政审批制度,缺乏具体的审批标准,行政权从中央到地方都可以行使,在实践中,地方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往往过分强调吸引外资而对污染防范采取放任的态度,远远不能起到有效防范跨国公司污染产业设立的作用。
面对跨国公司的环境污染转嫁,如果不尽快采取针对性措施,任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我们这一国际瞩目的世界工厂,有可能成为跨国公司集中转嫁环境污染成本的集中之地。
三、进行反避税立法,完善我国税法以完善法律管制
进行专门性的针对跨国公司反避税的立法工作,而非将其笼统的概括在税法制度中。当然,在进行专门性的反避税工作之前,首先需要立法机构查漏补缺,根据实践案例对目前的税收制度进行完善,从而减少跨国公司利用漏洞的机会逃税避税。其次,客观地说,中国在反避税方面采取的是相对温和的态度。至今为止,还没有正式公布过一家因避税而被查处的跨国公司的名字。4因而,在国内进行专门性的反避税立法是迫在眉睫的。我们可以学习美国等发达国家进行的反避税立法,制定防范避税法规,严厉打击和限制避税行为,针对转让定价和利用关联交易制定了较为详细而可操作性强的法规,在国内税制中相应增加防范避税条款,并适时地进行修订和完善。严苛的反避税法则和惩罚措施确实可能对外资进入带来不利的影响,但是对于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来说,税源流失都不可以听之任之。为了我国税收制度的稳定与跨国公司的管理,现阶段制定专门性的反避税法律和加大惩罚跨国公司逃税避税的力度,还是具有可行性与建设性的。
(一)完善现行税收法律
进一步完善现行税收立法,是防范避税行为发生的前提。纳税人避税行为自身的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税收制度的不完善,为纳税人的避税行为提供了杨鸣:《跨国公司环境侵权法律责任研究》,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4页。周柯:《环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杨鸣:《跨国公司环境侵权法律责任研究》,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4页。
机会,致使避税行为不断发生。因此,需要通过对现行税法进行一系列修改、补充、废除,尽量堵塞税法漏洞以减少避税行为人可乘之机。完善现行税收法律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现行涉外税法规定外商投资企业享受着和内资企业不同的税收政策,即《企业所得税法》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这两种不同的税收设置将中国的内资企业和中国境内的外资企业严格区分开来,实际上造成境内的外国企业受到超国民待遇,其税收地位明显优于国内企业。这种税收设置,为合法避税行为提供了一个很大空间。只有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按照国民待遇的原则将所得税政策予以统一,才能够进一步完善税法和严格征管,为反避税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根本上杜绝企业选择不同的所得税政策来规避税负,为内外资企业之间公平税负、平等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完善涉外税法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纳税人由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到国有、集体、个体、私营以及“三资”企业并存的多种经济形式。我国随之出台了相应的税收法律,但由于我国处在起步较晚的经济形成调整时期,对外资企业的立法还很薄弱、很不健全,尤其目前我国还未制定相应的专门反避税法律条款。加之税收征管手段落后,致使外商投资企业逃税、避税的情况相当严重。因此,健全和完善涉外税收法律法规已成当务之急。其完善方式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制定针对转让定价的核定范围、调整方法及追溯期限等法律措施。第二,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程序,尽量堵塞内资企业假冒外资企业、老企业假冒新办企业以骗取税收优惠的漏洞。第三,进一步强化外资企业的纳税报告义务和明晰纳税申报项目及其内容。第四,明确规定对涉外税收的检查范围和处罚标准。
3、补充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
开展反避税,税务机关除依靠纳税人的纳税申报书、财务会计报表以及向纳税人取得资料外,还必须通过税务调查掌握必要的资料。由于我国目前税收征管效率较低,开展税务调查有一定困难,因而可试行在征管法实施细则中补充规定“双轨制”来征收管理,即对财务制度不健全,有偷税记录、避税嫌疑的企业,在实行查帐时,实行相辅的定额征收办法,具体是指核定企业全年各月的最低纳税
额,查帐征收时,超过此限额的按查帐额征收,否则按最低额征收。另外,针对纳税义务人的税务资料收集十分困难,可考虑在实施细则中补充规定设立税务情报收集的专门机构,专门负责国内外有关纳税义务人的税收信息、资料的收集。此外,还可制定税务情报交换制度的条款,要求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如工商、金融、海关、商务等部门,与税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交换有关纳税义务人应缴税额的信息,逐步形成信息网络,便于税务机关核实征收应纳税额。
(二)与国际反避税立法接轨
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跨国公司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的主角,其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各种资源的规模越来越大。由于各国法律、制度不尽统一等方面的因素,跨国公司利用有关国家税法、国际税收协定的差别、漏洞、特例和缺陷,规避自己的纳税义务,不纳税或少纳税,从而对许多国家的财政收入、外汇收支平衡都产生了消极影响,也扰乱了许多国家的经济秩序、造成了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因此,各国政府对其监管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为了减少和消除国际避税行为的发生,必须切实加强国际协调和合作,因而我国应与国际反避税立法接轨。实践上我国已与二十多个国家订立了双边或多边税收协定。在我国签订税收协定的实践基础上,我国应参照经合组织协定范本和联合国协定范本,制定我国的有关反避税协定范本。该范本可规定为防止跨国纳税义务人从事转让定价等各种形式的避税行为,缔约国的税务机关之间有相互协助的义务,如提供有关关联企业的背景资料,利息、特许权使用费计算标准,常设机构、办事处的经营状况等。并且缔约国双方在互惠前提下,避税事实发生国可允许对方的税务人员入境进行税务调查,并提供工作便利。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与缔约国展开跨区域的多边合作,以联合规制跨越多国的避税行为。
另外,国家之间通过协定建立税收情报联系交换机制。这有利于相关国家及时了解、掌握跨国纳税人缴纳税额或避税的情况,并为有关国家及时采取反避税措施提供信息保证。因而加强反避税的国际协调,就要规范反避税的税收情报交换。
四、践行完善的意义
在看到上述立法成效,取得进步的同时,仔细看来,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我国对跨国公司的具体法律条文并不明确,分散在各个法中,过于零散。司
法,行政机关内部腐败,各种受贿现象屡禁不止。执法司法力度不够,对于跨国公司的法律管制还不够完善。因而,我国对于跨国公司的法律管制势在必行,一方面应当不断的完善现行法律的立法体系,另一方面制定相关的纲领,与国外的其他国家合作监督,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因为其关乎到我国的经济的安全;关乎我国的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关乎到我国的政治国家安全。
参考文献:
【1】余劲松:《国际经济法问题专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蔡守秋:《新编环境资源法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
【3】樊静:《中国税制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146页。
【4】周松青:《中国强化对外企反避税措施,税法漏洞将进一步被弥补》
第三篇:跨国并购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
跨国并购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
摘要:结合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以及“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方向,对经济安全的定义做了一定的总结归纳.并分析了外资在华的并购情况,尤其是跨国企业的大规模并购已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安全隐患,对中国经济安全产生潜在威胁。针对上述情况,指出要在保证经济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利用外资,必须构筑经济安全防御体系,而这可以通过出台《反垄断法》及建立审查跨国并购的机构等方式提高政府制度供给能力、改变以GDP及外资并购为指标的地方政绩考核模式、加强自主创新以争夺国际技术话语权等方式实现
关键词:跨国并购;经济安全
背景:
20O6年3月,两会”期间,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提出要谨慎对待垄断性跨国并购”,他认为外国企业不受约束地并购中国企业可能威胁到中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主权。李德水对外资并购提出如此强烈的意见,立即引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紧接着全国工商联也在 两会”期间提交一份提案,指出“对待外资并购要有底线”。而温家宝总理也在记者招待会上强调了国家对银行业的绝对控股地位。这些都使得外资并购问题成为新的热点,同时也引起了不少人对中国的外资并购的反思.一. 跨国并购与国家经济安全
跨国并购是利用外资的一种形式,其特征主要是通过外商注入资金,获得被并购企业资产的部分和全部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从理论上说,作为全球跨国投资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都是出
于其全球性竞争战略的需要,基础在于其技术、产品、管理、品牌等所有权优势,这也就决定了其对投资的控制要求,并且越是所有权优势明显,其控制经营的趋向也越明显。近年跨国投资的发展状况,已验证了这一理论,即跨国收购、兼并成为国际投资的主导形式。跨国并购的外资进入后对国家经济安全,尤其是产业安全问题提出了挑战。
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国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受伤害,包括:一国经济在整体上主权独立、基础稳固、运行键康、增长稳定、发展持续;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防卫力和竞争力:不至于因为局部问题的演化、影响而使整个国民经济受到过大的打击和遭受过多的损失;能够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危机。
二. 外资在华并购现状
从1979年至2005年底,我国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224亿美元。在利用外资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进了先进的管理和技术 大大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并受1995年以来国际新一轮跨国并购浪潮影响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方式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自上世纪8O年代以来,企业并购重组就已经开始发生了战略性转变。
2O世纪8O年代的并购重组主要是为了降低和分散经营风险 90年代的并购重组主要是为了扩大企业规模和实现一体化经营,而进入21世纪后的并购重组则主要是以提高核心竞争优势为基础的战略并购。这种并购突出以市场为导向 以高新技术为重点 以增强竞争能力为目标 以强势企业联合为特征,加剧了资源向优势企业的集中进一步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也改变了国际投资方式。一些跨国公司认为 现在是收购中国企业的最好时机.收购价格比欧美低得太多;还可以利用中国企业原有的销售网络原材料和能源供给渠道以及品牌,再加上外商的资本和技术,就可以逐步实现垄断中国市场的目标。而且,一些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时提出:必须绝对控股、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预期收益必须超过15%。随着一系列并购法
规的陆续出台,外资开始在中国市场展开全面收购。其在华并购特点主要表现为:其一,从合资到独资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外商独资全面超过中外合资合作。比如,宝洁在中国的公司除上海沙宣是合资企业外,其余9家已全部独资;欧莱雅只用50天就整合了中国护肤品牌“小护士”;我国大型超市的80% 以上已被跨国公司纳入囊中 ;其二,近年来,跨国公司大举进军我国大型制造业,并购重点直奔我国工程机械业、电器业等领域的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其三,众多的投资基金而非产业资本纷纷涌入,乐凯胶卷、南孚电池、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大连电机厂等等国内品牌企业都被外资“收编”,而不少投资基金获利退出后便把控股公司倒手他人,其间不乏转卖给原公司的外国竞争对手的现象。如南孚电池被摩根控股后便被卖给了其竞争对手吉列公司,后者生产金霸王电池。
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美国微软占有中国电脑操作系统市场的95%,瑞典利乐公司占有中国软包装产品市场的95%,美国柯达占有中国感光材料市场至少50%的份额,法国米其林占有中国子午线轮胎市场的70%,米其林以及旗下品牌在各自细分市场上处于主导地
位,富士公司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25%。此外,在手机、电脑服务器、网络设备业、计算机处理器等行业,跨国公司均在中国市场上占有绝对垄断地位。在我国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跨国公司子公司的产品已占据我国1/3以上的市场份额。
三. 跨国并购给国家经济带来的安全隐患
跨国并购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它可能带来产业结构扭曲、民族工业遭损、国有资产流失、资本大量外流和宏观调控乏力等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具体表现在:
1.跨国公司谋求行业控制。不仅导致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也削弱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危及我民族工业跨国公司并购企业时,总是力求绝对控股,取得对合营企业的支配权,以便实施其全球战略。跨国公司并购的首选目标是我国有发展前景行业的龙头企业,以便迅速抢占市场和制高点。他们凭借技术、资金、规模等优势,利用我国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排挤我产业内现有企业,使得国内企业无法与之抗衡倒闭或者陷入困境。国内手机市场洋品牌一统天下,胶片市场上柯达、富士两巨头的低价倾销,以及饮料市场上两家“可乐”的称霸,无一不体现了跨国公司对当地企业的压制与排斥,结果造成我国相应领域经济长期发展动力不昆跨国公司还以其技术、规模、资金等优势高筑进入壁垒,阻止我潜在进入者,以达到霸占市场、获取超额利润的目的。目前跨国公司已掌握了我国某些行业的经济支配权,形成对这些行业的垄断。如我国轻工、机电、化工等行业都不同程度存在被其控制的局面,尤其是电子产业更为突出。如果我们对跨国并购不加以控制,让跨国公司控股的企业取得市场支配地位,就可能挤垮我国一大批民族工业企业,对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造成损害;跨国公司对我国重点行业企业尤其是对涉及到国计民生的主导产品的企业进行并购,使国家对产业和市场的调控受到影响和牵制,也使我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难度增加。
2.跨国公司谋求技术控制。窒息了我国企
业的技术进步
首先,跨国公司虽然具有先进的技术,但是,产品生命周期表明,跨国公司只有在产品的成熟阶段才有动机把生产技术转移到发展中国
家,而此时的技术已不是最先进的。所以我国引进的技术并不是最先进的,有时甚至是已淘汰的技术,对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跨国公司总是严加封锁的其次,跨国公司不可能通过提高中方的自主技术能力来培植自己的竞争对手。他们为了保持技术优势,大多以给我提供技术为由,取消我企业技术开发机构,使我方处于技术依赖状态。
3.跨国并购中的不正当竞争,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干扰和破坏了我国政府财政金融政策。
目前,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产权交易立法及监管尚不完善,加上地方政府和企业引资心切等因素,并购中经常出现资产评估不严格和股权转让价格偏低等现象,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另外,跨国公司还通过共谋、商业贿赂、欺诈舞弊、非法融资等不正当竞争手段达到并购目的。如跨国公司利用其设在全球的生产销售网络,采用“高价进低价出”等手段,从事转移利润、逃避纳税、抽逃资金、逃避我金融管制等活动,干扰和破坏了我国政府财政金融政策
4.跨国并购中的结构失衡,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状况,并对我国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跨国并购方面的结构失衡问题非常突出,主要是外资大都集中于加工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这些产业资金回收周期短、见效快,能够保证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但是从我国自身的产业结构发展看,产业结构低度化、趋同化的问题日益严重,即加工工业存在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导致结构性供给过剩,这也是近年来我国发生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原因;跨国公司在其本土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而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转移,加重了我国的环境污染,影响到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5.跨国公司在我国获得的巨额利润,可能成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目前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利润每年有1000多亿人民币,其中只有l0%左右兑换成外汇汇出,其余都留在我国内再投资。数年之后,其利润总
额将积累到20000亿人民币,相当于2000多亿美元,等于我国外汇储备。如果在突发事件下跨国公司集中要求兑换,就可能出现外汇危机,并进一步诱发金融危机。尽管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极小,但我们仍应预作绸缪。
四. 降低隐患的措施
第一、构建国家产业安全体系。这个体系必须包含以下内容:适度保护,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一国经济实力从弱小变为强大,重要的是长期发展的保障 具体说,发展经济务求以内需为主;外资比重适度,外资不可控制~国的经济命脉和支柱产业;对本国战略性幼稚产业给予保护,防止中国的支柱产业被势力强大的跨国公司垄断和控制;对跨国公司兼并和收购国有企业的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制定防范跨国公司在中国子公司的价格转移行为的措施,保证产业利益的不流失或少流失。
第二、构建国家经济安全预警体系。市场经济自身能够提供反映经济不安全隐患的预警信号,而国家安全预警体系就是一个完善地收集和分析这些预警信号、及时反馈到经济决策中心的机制。构建国家经济安全预警体系有助于政府及时掌握国家经济安全的态势,避免经济决策的失误,减少市场开放可能带来的利益损失。
第三、对我国引资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我国调整外资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设法利用国际通行的并购方式引进外资。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则需要国内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如证券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企业拍卖市场如何对外资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市场适度开放的问题、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问题,以及与国有资产重组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衔接等问题。
第四、对国有资产的兼并重组应给予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平等的待遇,鼓励其积极参与。第五,尽快制定外商来华并购企业的法律法规,与国际通用做法接轨。要尽快制定和完善旨在规范外资来华并购行为的法律或条例,特别对以垄断我国市场为目标的恶意并购行为,要有严厉的制裁手段。
第六,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政策。过去我们实行对外资优惠的政策是必要的,但在新形势下应与时俱进。要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一视同仁地给予国内外企业国民待遇。公平竞争的环境比“超
国民待遇”更能吸引跨国公司。
第四篇:我国房地产法律制度的完善浅议
我国房地产法律制度的完善浅议
所谓商品房预售,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正在建设中的房屋预先出售给承购人,由承购人支付定金或房价款的行为。我国的商品房预售制度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逐步建立的。十多年的发展表明,这项制度对培育我国房地产市场、推动房地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历史性作用。然而,商品房预售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道德风险和市场风险。2005年8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04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称:“很多市场风险和交易问题都源于商品房的预售制度。目前经营良好的房地产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可以考虑取消现行的房屋预售制度,改期房销售为现房销售。”8月19日,最早在是否取消预售制度方面存在争议的深圳市马上表态,目前不会取消房地产的预售制度。8月24日,建设部新闻发言人又明确指出,国家近期内不会取消商品房的预售制度。中国商品房预售制度的存与废一时成为实务界和学术界所热烈讨论的焦点话题。
我们认为,实现商品房预售制度的调整在客观上需要三个条件:首先,现行法律文本与社会秩序有难以克服的缺位和缺陷;其次,为制度的调整找到足以令人信服的理论依据;再次,在现实社会资源中能够寻找到足以替代该制度发挥作用的新的调整手段。而这三者的现实基础是否具备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商品房预售制度考察:文本与实践
房产预售制度起源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当时香港住房严重不足,需求庞大。霍英东成立的立信置业有限公司,一改当时的现楼销售政策,提出“预售楼花”,并提倡分期付款。随后其他地产商纷纷效尤,成为香港房地产市场的一大经营特色。从1955年到1965年十年间,香港地产业蓬勃发展。炒楼花也因此被国外部分媒体称为“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并波及东南亚地区。而我国大陆房地产法律制度的复兴从1979年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奥斯丁认为,法律最重要的目的是研究有关实际存在的由人制定的法(positive law)。1988年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转让。从此,土地有偿、有期限使用制度得以建立。同年全国人大通过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此后,我国房地产立法地位不仅提高,房地产法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也不断扩大,从开始时的房地产产权、私房买卖、租赁扩展到房地产开发、建设、房地产交易、抵押以及房地产使用、消费等新的领域。但是由于商品房需求的普遍性和生产周期的长期性,处于起步阶段的房地产企业普遍面临开发资金短缺的问题。为解决房地产开发商先期工程建设资金不足、降低房地产业门槛、增加商品房供应以活跃房地产市场, 1994年7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这部全面规范城市房地产开发的法律借鉴了香港的房地产开发模式,正式确立了商品房预售制度。此后国务院《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建设部《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规定》等,均对这一制度做了相应具体的规定。由于这些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中关于预售制度的规定较为零散,我们对其进行归纳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商品房预售制度的文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商品房预售归口管理制度。2004年7月20日建设部修正的《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第4条规定: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全国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省、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归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市、县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房地产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
(二)商品房预售条件法定制度。出于对《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44条的细化, 2004年修正的《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第5条规定商品房预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是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二是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三是按提供预售的商品房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并已经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
(三)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制度。房地产开发企业要进行商品房预售,应当向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预售许可,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不得进行商品房预售。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办理商品房预售登记,应当提交土地使用权证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营业执照和资质等级证书、工程施工合同、预售商品房分层平面图、商品房预售方案。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商品房预售申请之日起10日内,作出同意预售或者不同意预售的答复。同意预售的,应当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不同意预售的,应当说明理由。
(四)商品房预售广告限制制度。《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26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进行虚假广告宣传,商品房预售广告中应当载明《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文号。此外,《城市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23、42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之前向买受人明示《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和《商品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否则处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五)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制度。《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第10条规定:商品房预售,开发企业应当与承购人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开发企业应当自签约之日起30日内,向房地产管理部门和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手续。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积极应用网络信息技术,逐步推行商品房预售合同网上登记备案。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手续可以委托代理人办理。委托代理人办理的,应当有书面委托书。
(六)商品房预售款专用制度。《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44条第2款规定:商品房预售所得款项,必须用于有关的工程建设。《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第11条进一步进行授权性规定:商品房预售款监管的具体办法,由房地产管理部门制定。也就是说在工程竣工前,预售款必须用于相应楼盘的工程建设。
(七)预售商品房权属登记制度。《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第12条规定:预售的商品房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内,承购人应当依法到房地产管理部门和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办理权属登记手续。开发企业应当予以协助,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由于开发企业的原因,承购人未能在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内取得房屋权属证书的,除开发企业和承购人有特殊约定外,开发企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以上七项具体制度共同构成了我国现行商品房预售的法律规则和行为模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各大主要城市的商品房预售比例普遍都在80%左右,部分城市甚至高达90%以上。预售已经成为商品房销售的主要方式。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4年房地产开发资金共筹措17168.8亿元,定金和预收款达到7395.3亿元,比上年增长44.4%,占房地产开发资金的43.1%,成为房地产开发的第一大资金来源。企业自筹资金占房地产开发资金的30.8%,其中大约有70%是来自于个人按揭贷款,房屋定金和预收款中也有
30%的资金是来自于银行贷款,加上开发贷款也占到总开发资金的18.4%,房地产开发中使用银行贷款的总比重实际已经达到了52%以上。”①我国房地产业也仰仗预售这一扶持性政策,迅速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
同时我们也观察到:房地产商在房产预售中的经验法则是把预售作为融资和转移风险的重要手段。一方面由于商品房贷款规模过于庞大,使银行存在的隐性金融风险逐年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商品房预售及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健全,整个社会还缺乏行之有效的诚信约束机制,实践中开发商滥用其优势地位损害购房者利益进行重复买卖和抵押的情况屡见不鲜,严重损害预购人的合法权益,破坏房地产市场的正常交易秩序;作为房地产开发的管理主体———政府,则为了规范房产预售行为、遏制房价过快增长,采用政府规章的形式,严格商品房预售许可管理,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提高房产交易成本,以期打击投机需求、维护房价稳定;作为预售商品房的购买者的经验法则则是在神秘、紧张的市场氛围下,要么排队购房,要么持币观望。市场参与各方的经验法则,引发了学界对预售制度的探讨和反思。
二、商品房预售制度存与废:两种对立的观点
通过前文对我国商品房预售制度的法律文本和实施现状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预售制度是我国商品房销售的法定方式之一,随意废止是不行的。同时预售在实际操作中也是问题多多。因此商品房预售制度的存与废,不仅是一个严肃的立法问题,而且也是事关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国民生活质量改善的宏观、中观、微观的问题。我们必须谨慎地参照现有的学术资源,进行横向的比较分析: 首先,商品房预售制度保留论:认为目前应当保持商品房预售政策的稳定和连续。因为一是目前国家为商品房预售所设置的门槛并不低。要取得房产预售证,需投入人力、物力。并且开始预售只是获取现金流的开始,离投资目标的实现还相差很远,开发商还要防范和控制各种风险,协调各方利益;二是取消预售、筑高门槛,把中小开发商清出市场,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三是目前的房产纠纷不能都算在预售制度头上,主要是预售制度的相关配套制度没有跟进,应该进一步加强对预售的有效监管。
其次,商品房预售制度废除论:②政府制定和调整房地产政策是由房地产业发展状况和主要矛盾决定的,任何政策的稳定和连续都是相对的。房地产起步阶段为培育市场,制定宽松的预售政策,有利于扩大投资规模、缩短生产周期、增加市场供应。但当市场出现供过于求就要适当调整政策,提高准入条件,控制投资规模。在目前商品房空置率连年上升的背景下,取消预售制度是必要的。因为:商品房预售制的基本特点是为开发商卖期房。其正常运转需要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其一,商品住宅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现象;其二,社会信用体系完备而有效。③但是,由于国内对商品房预售制缺乏相应的管制而导致许多法律纠纷。同时,它不仅大大降低了房地产行业的入市门槛,也使国家行政的、经济的制约手段相形见绌,削弱了政府行政的和经济的宏观调控措施的影响力度。
“法律三度说”认为,法律必须具备时间度(Dimension ofTime)、空间度(the Scope ofValidity)和事实度(Dimension ofPoint)。④这是研究法律的三个非常基本的维度,我们同样可以用它来衡量商品房预售法律制度。我们应当正视社会分化导致共识分野对法律的影响。虽然目前少有从法律角度分析商品房预售制度存与废的文章,但现有的无论是商品房预售制度保留论还是商品房预售制度废除论都是值得我们正视和思考的。从“事实度”上讲: 2005年是我国房地产业的政策调整年,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组合拳”式的政策来遏制投机,防止房价过快增长。然而事实是, 2005年中国各大城市的房价仍然以较高速度增长,同时房屋空置率加大。通过前文对预售制度运行实践的梳理,也可以看出:现行房地产法律秩序有难以克服的缺陷。这些不可以不说是对现行房地产法律行为模式需要修改发出的一个明确信号。我们认为房地产销售模式的构建直接影响到整个房地产业的制度安排和战略规划。面对目前房地产业浪费严重,快速制造卖期房,供求结构不合理,质量不能保证的自杀式经营、自杀式增长态势,必须重新从法制角度审视商品房预售法律制度本身的“事实”:
(一)预售制度“先天不足”
1.监管的单一:我国立法确立的是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地方各级建设、房产管理部门归口管理全国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的内容是以行政许可的方式审查预售的条件,颁发许可证。然而对未建成房屋销售行政许可的书面审查在房地产会计、审计信用机制尚未建立的条件下几乎没有发挥应有的把关作用。并且政府主管部门在预售过程中对预售合同的强制登记、预售广告的发布监管、资金的监管都是行政静态的、事后的管理,缺乏动态的、事前的防范,也没有引入金融监管、房产律师监管等市场条件下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
2.性质的混淆:预售合同成立时标的物尚不存在,房地产商转让的是即将在约定日期交付的房地产所有权还是按照合同要求进行修建的房屋及相应的土地所有权,现行法律并没有明确,那么预售合同是买卖合同还是加工承揽合同的性质混淆。⑤而对预售合同性质的混淆,又直接导致了预售合同登记备案的性质不清。合同登记是物权登记还是债权登记,其法律效力如何?可否对抗后来的购买者或者银行、建筑商行使的抵押权等等问题,都成了法律文本本身无法明确的问题。
3.诸法的冲突:预售合同性质的不明确,也使得在预售商品房的再次转让在法律的适用上面临冲突。预售商品房是尚未竣工的期待物。《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45条规定:“商品房预售的,商品房预购人将未竣工的预售商品房再行转让的问题,由国务院规定。”但至今为止,国务院关于该问题的规定一直未出台。各地就此问题的规定也各异,有的地方未作任何规定,有的地方允许再转让,有的地方禁止转让。有的地方还对预售对象细分:预售商品住房应当在竣工取得房产证后才能转让,而商品住房之外的其他商品房预购人则可以再转让。⑥于法无据的预售商品房的转让在适用《民法通则》、《合同法》以及最高院相关司法解释时,面临是适用物权法还是适用债权法的冲突。而预售合同的登记是只有行政意义还是兼具民商法上的意义这一根本问题上的模糊不清,也使商品房预售备案登记在法律适用上面临冲突。4.叠架的无状:预售商品房的具体运行中,从预售人资格的申请、房屋的设计、建材的供应,到房屋的建造、竣工交付、房屋产权登记的办理等一系列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误差,都可能导致预售行为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相对于其他买卖来说,预售商品房涉及的法律关系更为复杂。然而以《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4章“房地产交易”第2节“房地产转让”中两条关于预售商品房的规定为依据,行政法规、相关部委规章、各地方法规、规章共同构建的房地产预售法律制度,是作为房地产现售法律制度的补充而规定的。没有系统的制度统筹,预售的“重条件与轻程序”⑦进一步使预售法律文本支零破碎,缺乏确实的操作性和明确的预期。
(二)预售制度“后天异化”
商品房预售法律制度在“监管单
一、性质混淆、诸法冲突、叠架无状”等四个方面的固有缺陷,导致该项制度异化: 1.竞争不充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市场的竞争状态可以分为竞争不足、竞争均衡和竞争过渡。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采取挂牌交易制度,没有市场化。而房产进入市场则由政府职能部门通过行政许可进行资源分配。由此导致开发商不惜高成本购买土地,然后快速制造,通过预售制度卖期房,提前回笼资金,把高房价抛给购房者。加之房地产特有的空间固定性、异质性、需求普遍性,使得在商品房销售领域竞争并不充分。质次价高的商品房仍然有市场,我国房地产业呈现不平等竞争和低效率竞争态势。
2.权利不对等:商品房建设过程就是商品的制造过程,市场的参与方的权利应该是对等的。然而预售过程中开发商利用政策、信息、资金、技术等优势,混淆房地产领域中投资与消费的界限,通过预售中隐瞒期房本身的合法性与质量风险、模糊售楼承诺与售楼广告的法律效力、单方对房屋设计作出重大调整、单方对预售房屋土地设定抵押等方法,将自己投资的风险转嫁到普通购房者身上。而购房者权利的实现则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法律给予的救济又由于前文所谈及的“预售制度性质的混淆”,而显得苍白无力。3.信息不公开:房产预售中参与方有开发商、政府、银行、保险公司、预购人。预售关系也十分复杂,包括预售合同关系,预售贷款关系,预售转让关系,预售行政管理关系。在预售制度安排下,交易双方的“标的物”(商品房)并不存在。消费者在一无实物可视,二无证据可查的条件下参与交易,一切都由开发商说了算。加上我们的信息公开机制建设严重滞后,预售制度下的商品房交易是在完全的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发生的。虽然从2005年开始着手建立房地产市场信息网,但仍然不能满足市场透明交易的需求。加之政府监管缺乏联动,助长了开发商种种违法、违规、欺诈行为的发生,也为开发商囤积土地、哄抬房价、制造市场紧张气氛创造了条件。
4.融资不主动: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性产业。预售制度从香港引进的初衷之一就是为开发商新开融资渠道,缓解资金瓶颈,扶持房地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然而,目前预售已经被开发商作为融资和转移风险的重要手段。施工建设风险和资金成本被过渡转嫁给购房者,同时借助抵押贷款、按揭、流动资金贷款,把开发项目庞大的债务负担最终都落在银行身上,使商品房的开发风险几乎全部转嫁给了银行。⑧而真正通过给予房产企业长远、可持续支撑的房产证券、债券等融资方式,则被认为资金成本过高而放弃。
预售制度“先天不足”注定了该制度“后天异化”。预售中诚信缺乏,广大购房者群体利益的被漠视以及我国金融风险的加大是竞争不充分、权利不对等、信息不公开、融资不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商品房预售制度基本上是消费者利益随时受到侵害、房地产开发商获得暴利、银行承担金融风险的症结之所在。它作为一项法律制度,缺陷和缺位并存,并且自身难以克服。
三、商品房销售制度未来:均衡与和谐
既然预售制度先天不足,后天异化,那么进行制度的调整能找到足以令人信服的理论依据吗?并且在现实社会资源中能够寻找到足以替代商品房预售机制发挥作用的新的调整手段吗?对此我们还必须从价值理性的高度,重新审视现有的房地产销售模式,尤其是商品房预售制度。如果说预售制度是市场萧条时期的灵丹妙药,那么在市场繁荣时期它则是引发高烧的催化剂。中国房地产业要决胜未来,必须从利益平衡和社会和谐的角度探讨均衡与和谐机制的建立。
其一,从国家的政治诉求上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国家主席胡锦涛具体阐述了“以人为本”的含义: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200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再次强调,要继续解决部分城市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和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着力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从政治上讲,人们对房地产发展和商品房买卖有稳定的预期在社会变迁中具有重大意义。在政府正式出台预售制度去留的文件之前,各方基于维护既得利益的格局而有不同的声音是正常的。开发商在近几年来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面前与中央政府逆向预期,恶意炒作,不断拉高房价也是国家规则体系没有给开发商、银行以及购房者一个明确预期的必然结果。其实,商品房预售制度的存与废实质上讲就是确立新理念、构建新有序的关键性抉择。社会财富的分配形式与结构的变更是蕴含在该项制度去留背后的真谛。政策决策者和房产立法者必须找到这根风险链条的卡口,把政策的支撑点从倾向于开发商转向处于严重弱势的普通购房人,从而回应国家力求建设和谐社会的信号。
其二,从国家的法治诉求上看:经济法律应该能够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变化作出积极回应。⑨房地产法作为“回应性”更敏锐、与政治的联系更紧密的单行法,应该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同步,有时甚至超前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当我们对房屋买卖法律关系模式进行构建时,涉及对当事人各自合法利益的考量、对第三人合法利益的考量以及公共政策的考量,○10经济法的实质正义价值观及其以社会为本位,决定了它不能只强调经济的、局部的效益,而应该是“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的法。”○11因此,作为经济法部门法的房地产法不能囿于特定行业、特定事件或特定当事人的公平、公正或效率,而必须在立法中体现维护公平竞争原则、责权利相统一原则、平衡协调原则,从大系统的角度来考虑公平、公正和效率的实现。房地产法制所确立的经济秩序应是全方位地兼顾政治、经济、人口、资源、文化等的协调和共同发展的秩序。而现行商品房预售
制度的构建,显然不能“形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全面提高居民居住质量”二者兼顾。公正的法律机制在预售制度中的体现是有限的。
因此,从价值理性的高度看,基于房地产销售制度对国家政治愿望和法治愿望的回应性,失衡的预售制度与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不一致,与国家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目标也不一致。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是回应国家政治诉求和法治诉求的“必须”。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资金链是房地产业的命脉,房地产企业以预售资金、银行贷款、自有资金进行开发建设,其中预收资金所占比重近40%。如果取消预售制度,无异于切断了开发企业重要的资金来源。我们认为取消预售制度决不是矫枉过正,而是制度规则回归正轨的所有进程中的一个步骤。在平衡开发商、购房人、银行、保险公司利益的同时,我国的房地产业仍然要发展。在预售制度融资功能的替代上,我们认为可以在以下两方面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一)房地产资本市场市场化。市场化是资本市场的灵魂和其功能得以发挥的前提条件。房地产资本市场市场化,不仅能够实现房产公司资产的整体流动性,而且能够优化股权结构、改善公司治理。虽然短期会造成开发商资金成本的增加,但从长远上看,则为房地产行业“纳优汰劣”、提供旺盛经营动力提供了市场化的动态调整。我国日益深化的金融体制改革,为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后的开发商提供了各种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房地产项目开发将会面临多种可供选择的融资模式。商品房预售制度取消后所带来的项目融资的困难,也必将由新兴的房地产金融体系予以解决。
(二)商品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央行《2004年房地产金融报告》中统计,截至2005年一季度中国内地的房地产贷款余额已经达到了27650.6亿元,而预售商品房按揭贷款所占比重较大。这一方面加大了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也限制了贷款机构发放更多的资金以满足房地产领域的融资需要。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可以把银行的住房信贷业务与证券市场联系起来,由专门的机构在证券市场上发行特种债券筹措资金,收购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专门机构可用借款人的还本付息款偿付债券的本息。抵押贷款证券化不仅降低了房地产市场风险向金融体系聚积的风险,保证银行稳健经营,而且也能通过扩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资金来源,平抑部分因高房价而折损的民众福祉。
总而言之,我国商品房销售制度中关于预售法律制度的构建,是基于房地产市场化早期房地产行业幼稚和开发商资金链脆弱而进行的制度倾斜,是过渡时期的特殊做法。从本文对法律文本的梳理与实施现状的分析来看,商品房预售制度“先天不足”、“后天异化”。从均衡与和谐的价值理性角度来看,商品房预售制度与我国当前的“政治诉求”、“法治诉求”相违背。从制度功能的替代性上看,商品房预售制度的融资功能完全能够通过“房地产资本市场市场化”和“商品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来替代。因此我们认为,当前全国范围内,以立法的形式采取统一步骤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的时机已基本成熟。
注释
①杨丽媪:《商品房预售:取消还是保留》,载《中国房地产信息》2005年第10期。
②关于商品房预售制度存与废的争论,几年前就开始了:从交易角度,主张预售制度应存在;而从公平和金融安全角度,主张预售制度应取消。相关的文章可参见:沈正超、赵德和:《对调整商品房预售制度的思考和建议》,载《上海住宅》2000年第4期。张水荣:《应保持商品房预售制度的稳定与连续》,载《上海住宅》2000年第12期。刘继峰:《取消商品房预售,动了谁的奶酪》,载《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5年第9期。
③参见张梦:《商品房预售制度使命终结》,载《中国房地产信息》2005年第10期。
④参见蔡志方:《行政救济与行政法学》,台湾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8页。
⑤对预售合同性质的界定是明确开发商、预购方以及其他预售关系参与人权利与义务的关键。相关观点可参见陈耀东:《商品房买卖法律问题专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金俭:《析商品房预售合同》,载《现代法学》1996年第1期;薛成有:《论商品房预售法律关系》,载《行政与法》2004年第1期。⑥参见沪发[2004]16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预售商品房转让问题的决定》。
⑦参见符启林:《房地产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53、154页。
⑧参见易宪容:《预售制度背后的风险链条》,载《南风窗》2005年10月1日出版。
⑨参见刘普生:《论经济法的回应性》,载《法商研究》1999年第2期。
○10参见刘武元:《权属登记与房地产买卖合同———对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37条立法的检讨》,载《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5年第1期。
○11孙国华:《法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08-109页。
第五篇: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联想牵手IBM打造世界PC巨头
案例简介: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和IBM历经13个月的谈判之后,双方签署了一项重要协议,根据此项协议,联想集团通过现金、股票支付以及偿债方式,收购了IBM个人电脑事业部(PCD),其中包括IBM在全球范围的笔记本及台式机业务,并获得Think系列品牌,从而诞生了世界PC行业第三大企业。中方股东、联想控股将拥有新联想集团45%左右的股份,IBM公司将拥有18.5%左右的股份。新联想集团将会成为一家拥有强大品牌、丰富产品组合和领先研发能力的国际化大型企业。作为国内知名的IT企业,联想正在走出国门,向着国际化的宏伟目标稳步前进。
一、并购动因分析
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背景下,身处激烈动荡的商业经营环境之中的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只有掌握并购这一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利器,及时做出理性明智的并购抉择,尽快通过并购扩大企业规模和提高竞争力,才能经受无情竞争的洗礼和冲击,达到增强企业实力的目的。全球已经进入了第五次跨国并购的浪潮,而中国在这次浪潮中将占据重要位置。跨国并购将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联想公司,并购的动因分析如下:
(一)两公司通过合作,扩大PC制造销售的规模,获得竞争优势
联想虽然是国内PC界的老大,国内市场份额远高于戴尔、惠普等公司。但是戴尔通过广泛采用行业标准技术和高效率的直销方式获得了低成本的优势,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给联想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联想在全球市场中份额却远远不及戴尔和惠普。作为个人电脑的创造者IBM在PC市场的份额虽然排在第三位,但该公司同前两名的差距却越来越大。规模不大就降低不了成本,得不到竞争的优势,所以此次并购联想和IBM可以达到共同的目的—扩大PC制造销售的规模,获得规模经济,从而降低成本,以应对戴尔、惠普等同行的竞争。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周伟焜也曾直言不讳地说:“我们两边的目标是共同的,我们希望把领先产品跟品牌,世界一流的服务跟知识立足全球,让大家有新的成长机会,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行业里有足够的经济规模。
(二)联想与IBM具有很大的互补性,能产生强大的协同效应
首先,联想和IBM在地域、产品和客户群这三个方面都是非常互补的,联想公司是中国第一的PC品牌,在中国知名度很高,市场占有率最高,它具有在个人消费者跟小型企业领域装专业技能,与有一个效率很高的营运团队,拥有非常完善的国内销售网络是其优势所在。而IBM公司拥有全球顶级品牌,作为IT领域的缔造者,其品牌就是产品质量和潮流的保证。IBM主要面向大型客户、中型客户,尤其是在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支持方面有强大的优势。同时,IBM公司拥有完善的全球销售与服务网络,有利于产品的推广,正因为联想和IBM有这些独特的优势,所以两者联合就可以覆盖所有的客户群,进一步扩大生产销售规模。
(三)联想做强核心业务,实现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联想收购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收缩战线,回归PC核心业务,并且实现自身的国际化发展。自中国加入WTO后,国外具有竞争力的企业纷纷进入中国,联想虽然在国内个人电脑市场排名首位,但并不具备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而且除PC制造外其他业务刚刚起步,这就必然决定了联想将要重新考虑调整战略。在确认了以PC制造销售为核心业务后,联想在国内份额已经接近饱和,消费者的认可度也已经很高,而且面对国际知名度企业的强大竞争,开拓国内市场的难度非常大,联想做大做强PC业务唯有拓展海外市场,走国际化发展道路。
二、并购结果分析
并购之后,IBM的品牌及面向企业客户的全球销售、服务和客户的融资能力都将为新公司提供支持。新联想将获得许多独特优势。联想将拥有“Think”品牌,同时根据合约在5年内有权使用IBM品牌。更多元化的客户基础,全球最大的商业和技术服务提供商IGS将成为联想首选保修和维修服务提供商,全球最大的IT融资公司IGF将成为联想首选的客户租赁、渠道融资和资产处理服务提供商。联想成为IBM首选的PC供应商,并且可以利用IBM的商业伙伴、分销商和在线网络等其他渠道实现全球市场覆盖。同时获得世界级的领先科技,提高核心竞争力,拥有更丰富的产品组合,并且结合双方在台式机及笔记本的优势,为全球个人客户及企业客户提供更多种类的产品。
此外,跨国并购是FDI流动的主导方式,而联想并购IBM之PC 业务可以算得上是我国企业创造性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典型。在这次我国IT 业史无前例的并购中,联想得到的创造性资产是IBM的品牌价值、PC业务核心技术、海外市场、极具竞争力的人力资源。当然,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同样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联想将面临资产负债率的升高,此次并购联想的资产负债率达到了27%, 资产负债率较高会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性, 从而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和管理, 增加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文化整合也是最具挑战的并购问题,虽然并购双方都认为两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内核存在某些共性,比如创新精神、客户至上、讲究诚信等,但双方毕竟是两个背景完全不同的企业,联想是东方文化的代表,IBM是西方文化的代表,在具体的执行和操作层面上,在具体的流程设置和组织结构上,以及在具体考核方法上两家公司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联想雷厉风行的执行力与IBM制度化、标准化的行事风格等等在客观上存在差异,是联想与IBM在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IBM个人电脑业务部门有近万名员工,分别来自160个国家和地区,如何管理这些海外员工,对联想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启示
跨国并购是FDI流动的主导方式,各行业大量的海外投资为我国企业以寻求创造性资产为目的的对外直接投资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联想集团对IBM PC 分部的巨额收购对我国企业的创造性资产寻求型FDI 产生了新的启示:
(1)寻求高附加值的创造性资产
(2)创造性资产寻求型FDI发挥我国企业的后发优势
(3)并购适合我国的创造性资产寻求模式。
以并购的方式寻求创造性资产有利于我国企业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和进入国际化经营的轨道, 以规模效应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以寻求到的创造性资产发挥企业的后发优势, 增加我国企业与大型跨国公司竞争的能力。
总之,通过对联想并购IBM的案例分析我们得知,毋庸置疑,海外并购可以让企业利用对方原有的市场、人力、技术、资金,更快地熟悉当地的市场环境,进入到对方的市场。如果企业取得并成功保留了目标企业的人才,可以加速掌握想要的技术,同时可以学习管理经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是个很好的全球化方式。因此跨国并购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中国企业必须学习联想并购IBM的成功经验,走向世
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