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实力型干部队伍 引领学校新的发展
打造实力型干部队伍 引领学校新的发展
上海市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名校,“实验创新”的校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实小人创下了不斐的成绩,名师成为学校经久的骄傲,优秀的干部队伍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六年前,由于干部调动,实验小学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当时一批青年干部刚走上中层岗位不久,党支部、团支部、工会面临改选,新到任的党政班子深感工作的压力和责任。如何快速形成发挥整体合力的骨干队伍、使学校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持续有新的发展成为党支部的首要任务。新班子本着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使命感,以“打造实力型干部队伍、创建和谐奋进的共同体”为目标,坚持“四个导向”,把形成坚强的领导集体作为党支部探索干部队伍建设的工作特色,引领学校新的发展。
一、政治素质以“坚持三项要求”为导向,保障干部整体素质的发展提高
学校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领地,干部是学校发展的领路人,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才能使学校发展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党支部坚持用“政治坚定、勇于改革、勤政自律”三项要求锤炼干部队伍,把干部队伍建设成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组织者和推动者。
一是干部要成为政治坚定的带头者。我们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依法治校、以德立教”的法规作为武装干部头脑的重点。每当国家的政策方针出台,我们就率先组织干部学习,领会文件精神,统一思想,为实现一致的目标而形成共识,使干部队伍成为具有战斗力的整体。
二是干部要成为勇于改革的创新者。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把工作重点放在以改革实验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班子人员带头在全教会上主持理论讲坛,带头领衔课题带动教师探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
三是干部要成为勤政自律的实践者。我们要求干部增强公仆意识,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作风,注重实效、真抓实干的作风,淡泊名利、敢于负责的作风,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作风”影响凝聚教工。每个干部编入教研组,组内教师有任务,干部直接给予指导;组内教师有困难,干部率先予以解决。党支部坚持以教育增强干部的自律意识,以制度规范干部的廉洁行为,以相互提醒避免干部的行为偏差,以干部年度考核制检验群众对干部的满意度。
二、业务素质以“打造坚强的实力整体”为导向,提高干部先进形象的感召力
干部队伍要成为坚强的实力整体,首先其个体必须“觉悟、能力、水平、业绩”高于群众,以先进形象影响群众,统领学校的前进方向。
党支部坚持发展的观点,创设条件,建立机制,促进干部管理能力、业务水平的提高,把干部队伍建设成具有发展潜力的整体。在干部选拔中,落实“党政工团组织改选制”,把“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成绩突出乐于奉献”的同志选进班子,保证各级组织的核心力量;在干部管理中,实行干部“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干部岗位的工作职责,放权让青年干部独立承担管理任务,指导青年干部深入群众做思想工作,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干部的管理水平;在干部培养中,安排“带教制”,一方面为青年中层干部联系名师带教、成为《名师工作室》成员,另一方面让他们带教青年教师,实践带教能力,提高青年干部的业务水平;在后备干部考察中,推进“青年干部轮岗制”,采用挑选和自荐相结合的方式,经党支部考察确定人选,让青年骨干进入学校的管理层学习管理方法、实践管理能力,优秀青年人才经过轮岗后的考察培养,为学校干部队伍的发展储备了力量„„。
各项机制的运用,使青年干部教育教学管理的学习实践领域更为宽广,从而也实现了政治上和业务上的追求,提高了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锻炼了青年干部的管理能力。现在学校中层和校级干部中青年占65%,除一名民主党派外,近年来全成为中共党员。教导处干部均为学校主学科骨干教师,他们在担任管理工作的同时,还承担了主学科的教学工作,做到教育业务和管理工作共同提高。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支配作用的影响力,既代表了学校水平的先进性,又以人格力量和学术影响力推动着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三、工作作风以“创建宽松民主的共同体”为导向,强化干部队伍的内聚力
学校的发展需要全体成员的共同投入,人际间的相互尊重、信任、平等是凝聚人心、形成共识的前提,宽松民主的共同体有利于群体成员创造性的积极释放,从而形成内聚力。
党政主要领导是创建共同体的核心。党政班子从自身做起,不断增强民主意识,真诚依靠集体的力量
管理学校。书记本着“思考全方位、处事不越位、问题要补位”的原则,主动参与学校决策工作;校长自觉置于教代会民主管理之中,集大家的智慧实施学校发展的目标。
在党政班子的正确引导和作用下,学校形成了一系列民主管理制度:健全了以支委会、校务会、行政会、教代会及重大问题领导小组等工作制度为主的民主监督机制,为集体参与管理提供了保障;民主生活会、党内通报制度、校务公开、网上公报等措施,为信息沟通创设了条件;谈话沟通制,保持了部门与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协调和平等交流。干部中做到面对问题各抒己见、充分讨论;发现难题及时提醒、相互补台;形成决策统一认识、分工负责。使干部的思想观点在对话中碰撞、传递,在平等交流中形成共识,从而达到心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发挥了领导集体的整体功效。
四、人际环境以“形成充满活力的群体”为导向,增强干部工作的吸引力
有活力的群体是具有生命力的,生命力在于生成、在于新的发展。干部队伍的活力应体现在思想是活跃的、工作是成功的、能力是发展的、共同合作是快乐的。
党支部在培养管理干部的过程中,坚持“学校发展与干部的自我发展双赢”为目标,使干部素质的提高和学校整体的发展达到和谐的统一。我们把干部自我发展的目标与学校发展的目标结合起来,尽量在个体需求与学校发展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安排工作岗位时,充分尊重个人意愿,兼顾个人特长发挥与学校发展需要,做到责、权、利的统一,使干部在实现个体目标中体验满足能力发展的愿望。我们在工作合作中坚持做到在实现目标中求合作、在思想碰撞中求团结、在工作交流中求发展,活跃和谐的氛围,通过相互激发创新的灵感,让个体的智慧在宽松的环境中尽情地发挥,促使学校发展的一项项金点子应运而生,使干部在欢乐的交流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我们把干部服务性的付出与自我锻炼提高结合起来,创设条件让干部的才能充分的施展,如:学习进修、公开教学、外出讲学等,而当干部在教研活动中形成一定成果时,帮助其在市区教科研立项,学校投入资金给予出版科研成果。使干部的服务在付出的同时成为创造性的有意义的收获,从而获得精神愉悦和自我提升。
近年来,干部们边学习、边工作、边实践,付出是辛苦的,而工作是充实的,心情是舒畅的,提高也是最显著的。十二名中层和校级干部中,有四名中学高级教师、一名国家级骨干导师、两名国家级骨干培养对象、一名“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两名区的拔尖人才、两名区的学科带头人,有十名经过自学达到了本科以上学历。
干部队伍的建设在推动学校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干部实力的增强影响和带动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全面提高,目前学校中、高级教师占65 %;30余人次获得了区级以上荣誉称号;16人次获得了教学能力和教学成果奖;80%以上教师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学校成为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绿色学校、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创先一级党支部、红旗团支部、先进教工之家、全国红旗大队、中国创造教育先进实验基地、上海市教科研先进集体、区“创建学习型企(事)业单位”;学校综合型课题《小学开放教育实践与研究》初期成果获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学校还被命名为上海市第二期课程改革实践与研究基地、全国德育实践基地、上海市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基地、上海市评价研究所实验基地、联合国EPD项目单位等。
第二篇:沙县总工会全面打造四型工会干部队伍
总工会全面打造“四型”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
总工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打造“四型”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一是“政治坚定型”。要求工会干部丰富所学,充实自己,加强对党的政策、方针、路线的学习,时刻保持高度、敏感的政治性,在全县工会中牢固树立职工利益第一的理念。二是“作风优良型”。贯彻落实《中共沙县县委关于切实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加强政务管理,强化考勤制度,文明接待等,日常考核与定期督查通报相结合。改进工会干部纪律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规范日常行为,着力打造一支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工会干部队伍。三是“业务精通型”。结合每周一晚集中学会活动,建立、建全长效学习教育机制,强化责任意识,大力开展各类培训、学习活动,加强工会干部对职工维权的能力提升,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精通型的工会干部队伍。四是“廉洁自律型”。经常性的开展自我反省、廉政教育,加强自我监督与外部监督,认真梳理排查工会各项工作中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坚持“零容忍”强硬态度,着力打造一支廉洁型工会干部队伍。
第三篇:文化引领,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
文化引领 科技创新 整体推进 全力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
——大同煤矿集团王坪煤电公司安全发展
大同煤矿集团王坪煤电公司,是同煤集团子公司。至2004年参组同煤集团以来,公司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注下,全体干部员工艰苦创业,团结奋战,依靠一种撼人心魄的精神和改革创新的实践,直破坚冰,一路推进,使原来的年产不足百万吨提升到年产二百多万吨,员工收入、精神面貌,矿容矿貌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王坪煤电公司在困境中迅速崛起,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的发展之路。在企业发展过成中,全公司始终把握“安全第一,超前预防,贯穿全程,关键落实”这条主线,以全面展开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为主题,以深入开展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在“超前预防”上做文章,在“关键落实”上下工夫,坚持强化“双基建设”,着力夯实安全基础,向本质安全型矿井的目标不断迈进。
一、坚持思想先行,建设安全工作长效机制。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的高境界,就没有工作的高标准。为此,公司首先从提高广大干部员工思想认识入手,大力宣传安全质量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使广大员工真正认识到抓安全质量标准化就是促管理,保安全,是事关员工生命安全的大事,事关员工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正把安全质量标准
化工作摆上“生命工程”,“效益工程”的高度,变被动为主动,由简单完成任务到自觉提高标准,逐步形成安全质量标准化高标准,严要求,自觉运行的工作氛围。
一是把握实质,解决好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安全质量标准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高标准的要求多了,干惯了,习惯了,形成制度,才能实现矿井的本质安全。为此,要坚决杜绝为标准化而标准化,为检查而标准化的短期行为,更不能将质量标准化建成面子工程,检查工程。
二是科学推进,抓好质量标准化创新工作。在认真贯彻安全质量标准化及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工作特点,不断研究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新动向,新问题,增强工作的超前性,主动性,逐步形成自我约束,自我运行,不断改进的安全质量标准化长效机制。
三是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引领创建工作上新台阶。基于这一认识,公司先后组织人员到集团公司塔山矿,燕子山矿等兄弟单位参观学习,积极了解和借鉴同行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的先进经验,使全公司上下认清本公司在质量标准化工作方面存在的差距,牢固树立“思想有多高,工作标准有多高”的思想观念,在思想上与先进接轨,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
安全文化是安全工作的灵魂,理念引领是制度约束的升华。
在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中,我们充分发挥企业安全文化的铸魂,育人作用,用建设平安和谐高效发展的新王坪来激发广大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用“四安”要求,“人人都是通风员”核心理念来提高广大员工对安全质量标准化重要性的认知水平;用4E,6S精细化管理来培育和规范员工的行为标准,引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不断上台阶,创水平。
一是全面引深“人人都是通风员”的宣传实践。把“人人都是通风员”作为全公司干部员工安全准入的首要标准,培养了全员共同的安全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将“人人都是通风员”深化到岗位,班组,现场,从而把“三懂,三会,三做到”融入到每一项工作的过程中,落实到每个员工的行动中,进一步提高了员工识别和处置井下现场“一通三防”隐患的能力,养成了“发现隐患就报告,停电停风就撤人”的自觉行动,提高全员的安全素养。
二是进一步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结合本公司实际,对《4E标准体系》,《6S行为考核标准》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对现有岗位工种进行全面梳理,制订了涵盖全公司各系统,各专业,各岗位的《岗位作业标准》,真正做到了时时,处处,人人,事事有标准,有考核。大力推进准军事化管理,逐步实现由地面训练向井下生产延伸,进而养成有令必行,令行禁止的工作作风,全面提高了员工队伍的执行力。
三是强化“双基建设”,狠抓“三项管理”。以班组建设为
核心,强化基层建设,健全班组安全生产程序,规范了管理行为和操作行为;制订了“三项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将安全管理职责辐射到整个岗位工作空间,消除了管理盲区,形成了全员管理网络。进一步完成了员工“三公动态转换”考核机制,加强了干部走动时管理,设立了走动时管理网络图示,明确走动区域,走动次数,走动地点,做到事前预报,事中控制,防患于未然。
四是优化环境,促进员工的文明行为养成。优美的环境影响人,先进的文化塑造人。文明整洁的环境,既是企业文化的外在体现,也是规范员工行为的有效手段。为此,公司从优化人文环境入手,将安全教育辐射到全公司各个层面。先后对矿区硬件设施进行改造扩建,对生产区调度楼,工业广场,员工宿舍,井下巷道,机房硐室全部进行了美化亮化,制作了安全理念排板和灯箱。建成了企业文化路,安全文化长廊,精神文明建设园地,员工思想道德园地,“双基”建设园地六大教育阵地,形成了以“一路,两廊,三园地”为主要载体的特色鲜明的安全文化教育体系。对全矿绞车房,皮带机操作室,井下主排水泵房,配电室以及员工宿舍,员工澡堂,进行了进一步美化;对大巷安全硐室,密闭前全部进行了美化亮化,管线分色刷漆,吊挂整齐统一,物料码放有序,是文明主题创建与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实现了有机的结合。耳濡目染的熏陶,使员工时时处处感受到强烈的安全文化氛围,促进了规范操作的行为养成,是文明行为转化为自觉行为。
三、实施典型引路,着力提高安全装备水平
公司紧紧围绕着建设装备精良,管理科学,高产高效的本质安全性矿井为目标,不断加大安全装备投入,通过开展群众性的科技创新活动,不断提升矿井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
一是大力实施“科技兴矿”战略,不断提高矿井技术装备水平。先后完成了束管监测监控系统和综采工作面注浆系统的安装,对防煤尘及瓦斯综合监测监控系统,大屏幕工业电视监控系统,通风供电排水系统,斜井防跑车装置等一系列安全项目进行了完善改造。
二是大力开展精品创建活动,以点带面,促进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的全面提高。先后创建了掘四工作面,综采二队工作面,配电室,绞车房,压风机房,调度室等一批亮点工程,精品工程,各基层区队以此为榜样,群起直追,奋力赶超,在全公司形成了队队过硬,队队争先的良好工作氛围,安全基础全面夯实。
三是大力推进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先后完成了斜井一坡三挡阻车等防跑车装置的研究与应用,防灭尘管路系统的设施改造,巷道电缆悬挂等一系列群众性的科技创新活动,为提高矿井安全管理水平起到了显著作用。
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初步实现了采掘质量精品化,机电工程规范化,运输大巷标准化,安全管理数字化,安全装备系列化,管线吊挂艺术化,作业牌版统一化,安全监控信息化,现场环境整洁化和安全文化人本化,促进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深入开
展。
四、狠抓现场管理,促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
一是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坚持每一周的安全隐患集中排查工作,加强排查整改建档管理。做到排查隐患深入细致,整改隐患扎实有效,复查隐患安全认真,隐患知晓率,排查率,整改率必须达到100%,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督查率达到100%,创建零事故现场,打造零事故环境。
二是加强“四个会战”和地质防治水工作。“一通三防”方面,严格监测监控系统的管理,使用和维护,重点加强了上隅角等重点区域的瓦斯管理,完善了洒水灭尘设施,提高密闭质量。在顶板管理方面,做好矿压观测预报,重点开展了地质变化,顶板破碎,悬顶片帮等特殊条件下的顶板管理,保证了安全生产。在机电运输管理方面,持续开展了以优化供电系统和杜绝机电失爆为主的机电设备维护保养整治,完成了双回路供电系统改造。运输方面,重点开展了运输治乱专项会战,进一步加强了小巷运输管理。防治水方面,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放后采”的原则,对采空区积水,断层水,地表水,裂隙水,小窑水进行严密防控,确保水患得到有效防治。
五、注重安全培训,提高安全素质
“成功企业重视培训,优秀员工终身学习”,站在这一高度,我公司把安全培训纳入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当中,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员工的队伍。
一是严格执行资格准入考核制度,做到持证上岗。根据国家七部委《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的相关精神,对全公司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了培训,全部做到持证上岗。按照省煤监局的要求,在全矿范围内按工种及时组织了从业人员发证工作。
二是以提高岗位技能和培养创新意识为主,大力开展应知应会和技术技能培训。全年共举办采煤工,支架工,开掘工,皮带司机,采煤司机等岗位的应知应会培训班,结业达百分的占培训人数的98% 三是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提出的“人人都是通风员”安全理念,深入扎实地开展“人人都使通风员”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形式,对全公司科队级干部,技术员,班长组,采掘工人,群防群治人员进行了“人人都是通风员”理念的详细阐述和“一通三防”基础知识的全面教育,使他们掌握通风知识的基础上,确立了“三懂,三会,三做到”的岗位标准,强化了安全意识,形成了“人人懂通风,人人管通风,人人抓通风”的良好氛围。四是规范劳动用工制度,严格新工人岗前就业培训。在加强新工人岗前就业培训的基础上,坚持“先培训,后就业,有资格,再上岗”的宗旨,严把培训教学质量关,采取分层次与有侧重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对井下直辅区队新招员工全部进行了岗前就业培训,使他们懂得了有关安全知识,增强了安全意识,规范了安全行为,为我公司安全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篇:打造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
创新形式多管齐下
打造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
当前,XXX城市建设“三湖时代”大幕已全面开启,建设“精美城市、渝西高地、幸福XXX”必须要以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作保障。作为XXX新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区新城建管委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紧扣建设“精美城市”、“宜居新城”的核心目标,不断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多管齐下,围绕培养选准用好干部,走出了一条选拔培养干部的新路径。
一、创新学习教育方式,日常教育培养干部
努力创新干部职工教育培训方式,进一步健全学习培训机制,着力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实施“三定”规范学。按照定时间、定内容、定方式要求,制定了周密详实的学习培训计划,把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重庆及XXX的决议决策、城市建设相关知识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实行领导班子讲、理论专家谈、部门人员议、联系岗位说、实地考察看,拓宽了学习方式。突出“三讲”严格学。即讲方法、讲质量、讲效果。要求干部职工在工作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妥善处理工学矛盾,从提高学习质量和增强学习效果出发,按照有准备、有计划、有方法、有时间、有笔记、有体会“六有”要求,保证学习时间,讲求学习质量,增强学习效果。建立“三制”激励学。即建立评学制、奖学制和诫免制。班子成员为干部职工学习情况评价打分,同时采取 1
党员互评、领导与一般党员之间联评的方式,实现全员“评学”;对获得区级以上奖励的,给予通报表扬,并记入个人学习档案,作为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对学习不重视、不认真、敷衍了事的个别人员,进行通报批评,并由分管领导进行诫勉谈话,督促其整改。
二、强化重点工作带动,一线实践锤炼干部
复杂局势考验。把干部推到矛盾纠纷化解、遗留问题处理等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风口浪尖”,经受艰苦复杂环境的锻炼和考验,使干部在处理复杂人际关系中学会做人的工作,在错综复杂情况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和敏锐眼光,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阔见识、长才干,不断增强干部处理复杂棘手问题能力、驾驭复杂局面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重点工作培养。围绕中心工作,突出重点工作,把年纪轻、能力强、素质高、作风正等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干部推到“保增长”的发展主战场,让干部挂职企业、入驻项目当服务员、协调员,为项目排解建设难题,替企业破解发展瓶颈,既为干部提供“施展拳脚”的广阔空间,又为项目搭建“优质高效”的服务平台,把干部培养成有信心、有能力、有魄力、有经验的“四有”干部。焦点项目磨砺。焦点项目是培养出类拔萃干部的重要载体。我委坚持把“潜力型干部”推向事关发展全局的重点工程建设、重大项目引进等焦点工作,先由经验丰富的干部“传、帮、带”,再逐步过渡到干部自己独自“操锅掌勺”,委实行优胜劣汰,动态管理,在焦点项目推进中不断磨砺干部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攻坚克难的能力。
三、发挥目标激励作用,科学考核甄别干部
健全激励机制。科学设置目标考评体系,根据区委区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头进行考核。不断完善综合目标考核管理办法,遵循突出重点、科学量化、积极创新、便于操作的原则,各部门目标分为“共同目标”和“职能目标”两部分,每部分目标又细化为若干目标项,每个单项由部门明确专人负责,做到层层有压力,个个有方向,人人有动力。强化过程考核。过程考核注重月自查、季抽查、半年考核等平时考核以及共性目标考核资料的收集,建立了目标责任考核日常工作载录台帐,过程考核占目标总分值的20%。对未按时完成任务、增长幅度较慢或在全区综合排名靠后的指标,目标办通过《警示单》的形式提醒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重点督查,重点跟踪,督促其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及早解决目标运行中的问题。对重视不够、导致工作进展不理想的,由责任人在季度一次的目标督查督办会上“深刻检讨”,分析原因及拟定下步整改措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期保质完成。正确使用结果。科学应用考评结果论实绩、用干部、治庸才,用“育英治庸”的强力举措考核干部、激励干部、使用干部。坚持注重实绩,利用目标考核这只“火眼金睛”辨别“千里马”,通过“赛马”选拔人才,正确甄别干部,把目标考核结果同干部经济利益和任免挂钩,形成“有才有为才有位、无才无为就让位”的良性机制和良好的用人导向,保护并着力激发干部工作热情,增强干部创造一流工作业绩的主动性和紧迫性。
四、建立阳光用人机制,严格标准选拔干部
从建立阳光选人用人机制入手,不断完善二级班子的推荐、确定和
监督,使选拔出的干部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严格推荐程序。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按照推荐程序,充分发扬民主,把干部推荐真正放权予全委干部职工,在全委上下实行海选,委严把质量关,坚持好中选优,着力把那些党性原则强、工作业绩优、作风纪律正、群众反映好的优秀分子推荐为领导干部初步人选。创新确定方式。在考察对象确定方面,把民主推荐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实行民主推荐、班子成员个人推荐、后备干部推荐“三点合一”,当三方面推荐意见一致时,可确定为考察人选;当任意两方面推荐意见一致时,可根据工作需要及个人实际情况,研究是否列为考察人选;当只得到一方面推荐意见时,一般不列入考察人选。完善监督渠道。为了发挥阳光用人机制的作用,着眼完善干部监督新机制。一是设立了干部监督举报热线电话,实行全天候值班收集群众的举报信息;二是通过扩大党内民主和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意见的途径加大对干部选拔任用过程的监督;三是由纪检组牵头,坚持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按照“从严、从重、唯实”原则,严格查处在竞争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
第五篇:谈如何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谈如何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一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用活用好“三项机制”,牢固树立“重一线、重实绩、重公论”用人导向,注重从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信访维稳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真正把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旗帜鲜明地保护担当者、支持干事者、宽容失误者、问责不为者、惩戒违纪者,以良好的政治生态汇聚脱贫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二要注重优秀年轻干部培养使用,组织部门认真做好对年轻干部进行分类研判,根据个人特点和专长,量体裁衣,定向培养,为年轻干部搭建实践锻炼平台,让他们各尽其能、释放潜力、施展才华,努力使优秀年轻干部源源不断地脱颖而出、接续奋斗。
三要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实施重点引才育才工程,认真落实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柔性引才政策措施,坚持用事业吸引人才,用机制留住人才,用待遇回报人才,聚各方英才为汉阴发展所用。加强各类本土人才教育培训,加大苏陕扶贫协作人才交流,搭建人才学习锻炼平台,提高创新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