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制条件下90后大学生干部队伍培养机制研究

时间:2019-05-12 17:06: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导师制条件下90后大学生干部队伍培养机制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导师制条件下90后大学生干部队伍培养机制研究》。

第一篇:导师制条件下90后大学生干部队伍培养机制研究

导师制条件下90后大学生干部队伍培养机制研究

导师制的开展。另一方面,导师制的推行也使班级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如导师在校时间短,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减少;班级导师对学生工作不很了解等。深入研究“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以及对其正确教育引导,构建有效的教育工作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创新工作方法和渠道,增强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1、90后大学生干部生存状态调查:自编问卷,内容涉及当选动机、工作投入、班级工作胜任力、工作满意度、干部观、干群关系、学业成绩、师生关系、团队意识、公民意识、职业规划意识、政治观等。

2、导师制实施对学生干部队伍提出的新要求:访谈导师、学生干部及辅导员3、90后大学生干部事务管理能力提升:制度建设、干部能力的指标体系建设、干部培养学徒制

(1)制度建设:选拨制度、培养制度、考核制度

(2)建立90后大学生干部胜任力模型,构建指标体系:访谈优秀学生干部,自编胜任力词条,内容涉及班级工作内容理解、班级工作目标管理、班委合作、干群关系、师生关系

(3)干部培养学徒制探索:高低年级对口支援、http:///jq/858327.aspx

第二篇:政法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与培养研究

一、政法队伍建设概述

政法机关担负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的重要任务。队伍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能否顺利实现,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政法工作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工作任务也日益繁重,工作不断遇到新问题和新挑战,特别是在保障和服务职能作用方面,越来越凸显其工作的重要性,这就给政法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大力加强政法干部队伍建设,解决政法队伍在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就显得日益重要。

如何加强政法干部队伍建设,既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带基础性的根本工作,各级党委必须将其纳入本单位工作的总体宏观思路进行安排和部署,作为一项首要的工作任务来抓。新时期新发展,我国经济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政法工作要适应现阶段的发展要求,就必须进一步明确执法指导思想,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工作人员的头脑,并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推动和加强队伍建设,要以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清正廉洁、品德高尚为目标,认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培训,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职业荣誉感,使每一位干警都知荣辱,求上进,树牢社会主义荣辱观,以适应司法改革和政法工作发展的需要。

二、政法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各级政法部门通过开展抓班子、带队伍、聚人心、强素质等教育管理措施,干警队伍整体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总体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也都能够较好地履行政法各项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法干部队伍中缺乏复合型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作的健康有效开展。在大部分基层政法部门人员队伍中,普遍存在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复合型人才不多,有的同志政治素质高,但业务能力不强,办案效果不佳;

有的同志业务能力强,但政治素质不高,办案的社会效果不够理想。有的同志大局意识不强,工作的创新方法能力不足,存在就案办案、孤立办案现象。有的在处理工作事务时,方式方法不多,思路不灵活,形式单一,协调能力不高,不能很好的做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与政治效果的三者有机统一。

二是政法干部队伍整体司法能力不高,不能适应新时期政法工作日益增长的需要。部分基层政法部门中相当一部分年龄偏大的干警,其现有学历均为后期进修所得,业务水平受限,理论提升较慢,难以应对新时期不断增多的疑难复杂案件和新类型案件工作。而且随着新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不断出台,法律知识更新较快,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涉及到法学的许多专门领域,而部分人员由于缺乏危机意识,不善于学习新知识,还是习惯于用陈旧的思维方式来处理新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政法工作的发展需求,从而导致司法能力与不断增长的司法需求不完全相适应。

三是政法干部队伍管理机制不健全,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政法工作的发展需要。新时期新发展有新要求,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一些规章制度修订不及时和健全,对政法干警的激励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够完善,落实得不够理想,内部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部门内部协调沟通机制不畅,相互配合不够默契,工作效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一些考核指标的设定不科学,考核机制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成效。一些涉诉信访工作产生的负面效应给政法干警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出现不敢办案,不愿办案的现象。

四是政法干部队伍综合能力欠缺,政治理论学习同与时俱进结合程度不够。由于受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社会矛盾因素的影响,部分干警存在理想信念模糊、责任担当感弱化、进取意识不强的问题。甚至个别干警认为业务工作是“硬”任务,理论学习是“软”指标,对理论学习抱着应付工作的态度,平时不注重加强学习,等到需要的时候才临时抱佛脚,现去翻书查询或百度搜索,没有把学习的过程变成增强党性锻炼的过程,变成开阔视野、改造思想、增长才干的过程。

三、政法队伍建设的经验和做法

加强队伍建设是提升政法工作永恒的主题。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司法能力强的干部队伍,对于提升司法公信力,提升政法工作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各级政法部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多措并举,在努力打造一支过硬的政法干部队伍上做出了亮点,取得了队伍建设的有益经验。

一是加强对领导班子建设,有效带动和提升政法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抓好队伍建设是基础,各级政法机关必须始终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和作风上的建设,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的司法决策和管理能力,领导班子要形成合力,团结带领干警积极进取、分工合作、争创佳绩,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局面。班子成员要率先垂范,在工作和生活中以身作则,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切实起到引领示范的带头作用。通过院班子的带领,在干警中形成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勇于奉献的氛围,推动政法队伍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使干警的司法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政法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认可和一致好评。

二是积极端正执法办案思想,不断强化司法服务群众责任和意识。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先导,必须始终坚持把对干警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工作的首位,把思想教育同工作实践相结合,坚定干警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各级政法部门结合不同岗位的职责特点,强化对干警的职业道德教育,针对行政事务和审判业务不同的工作特点,组织开展以增强党纪、廉洁勤政和执法为民等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增强干部队伍拒腐防变能力,进一步提高干警司法为民服务意识。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方式,邀请专家学者、领导干部讲党课,强化党纪党规和职业教育,使干警的执法办案能力和服务群众意识得到提升,队伍的综合能力素质全面改善和提高。

三是继续深化专题学习教育,全面增强政法干部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增强学习教育是关键。坚持以老带新的传帮带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老同志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特点,帮助和带动年青干警营造钻研业务、开展研究的浓厚氛围,在努力培养专家型人才上取得了有益经验。有的部门通过办案能手评选、技能考核、技能比武等技能展示平台,全面提高干警业务技能,切实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通过加强干警基本业务技能和综合业务能力,丰富了干警生活,提升干警文化修养与品位,引导广大干警形成服务百姓、甘于奉献的精神,增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是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建立阳光司法增强政法工作的公信力。实行阳光司法,队伍建设是关键,通过提高队伍素质,以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政法干部队伍建设要始终自觉增强接受监督意识,对于重要工作部署和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党委、人大汇报,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要认真办理,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落实。通过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工作,旁听、观摩重大典型案件审理,能有效监督队伍建设,让社会各界更加了解和理解政法部门工作,争取更大支持。通过开展系列工作,政法干部队伍建设得到提升,司法公信力得到增强。

五是严格对政法干部队伍的执法管理,从严树立政法人员新形象。按照“从严管理、从严治警”的思路,政法队伍建设重点在管理上狠下功夫,严格落实工作制度,建立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的日常巡查工作机制,不定期对政法工作人员的工作纪律进行督查,督查情况及时通报,对确实违反要求的按照规定予以处理。严格落实“五个严禁”和“十禁止”规定,鼓励当事人对违反规定的人和事进行举报,对违法违纪现象,绝不姑息一查到底。通过开展日常工作巡查,作风建设得到有效转变,执法办案形象大提升。

六是注重落实人文关怀机制,激发政法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工作激情。落实政法干部队伍激励机制,是促进队伍能力建设的有效方式,加大干部培养选拔、任用交流力度,合理调整人员力量,确保有限的司法资源向办案一线倾斜。把干事创业的人用在关键岗位上,增强干部队伍活力。建立业绩考核机制,强化案件质量责任追究机制,定期考核和通报,并作为干部考察、等级晋升和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通过落实一系列人文关怀机制,从细微之处彰显人文关怀,让干警感受到组织的关怀、集体的温暖,有效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

五、制约政法队伍建设科学发展的因素

从整体运行情况来看,当前基层政法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好的,都能够较好地履行政法各项工作。但从实际工作运行的情况来看,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政法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结合分析和深入的思考,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是政治学习抓得不细不实,理想信念有所弱化。在政法干部队伍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对政治建设的重视力度不够,使党内政治生活缺乏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政治部门对干警的思想引导、教育警示不及时,导致一些干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强,观察新动向、发现新问题的政治觉悟不高,极个别干警放松了对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致使理想信念滑坡,出现职业伦理道德丧失等问题,极大地损坏政法干警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

二是司法需求不断增长,干警职业能力有待加强。部分政法干警的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年龄稍大的干警入职时第一学历低,第一学历是本科毕业的很少,是法学专业毕业的更是少数,虽然最后都能通过学习取得了本科学历,但都是通过参加业大、函授等学习取得的毕业文凭,法学理论功底薄弱。有的干警满足于现有学识,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学习力度不够,处理问题因循守旧,工作中凭借老经验,依靠老方法,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和繁杂的行政事务,大部分同志都很难抽时间进行有效的学习,导致干警司法能力与不断增长的司法需求不相适应。

三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政法队伍人员流失严重。近年来,通过参加公务员分开招录考试的考生来自全国各地,这些外来干警中,大多在当地无房无家,无亲无故,有的与伴侣两地分居,生活中得不到关心,容易缺乏归属感,因此便通过各种方式离开所在单位回归原籍,这部分干警成为政法干部队伍人员流失的主要群体。以晴隆法院为例,从2012年至今,已有31名公开招录的在编正式干警通过公开招考、组织选调、个人申请等形式调离法院。政法干部队伍的不稳定,各种原因导致的人员流失,无疑对政法工作带来巨大的影响。

六、加强政法队伍能力建设与培养研究的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政法部门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人民群众对公正廉洁高效司法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社会各界对政法工作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政法干部队伍建设面临越来越多的考验。因此,必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的社会因素,努力打造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优秀政法干部队伍。

一是要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真正做到学深悟透做实、真学真信真用。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着力解决干警政治思想、纪律作风不纯的问题,把加强政法部门党的组织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努力提高干警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政法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确保党中央关于队伍建设的要求部署在政法系统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把司法为民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司法需求,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进一步改进司法作风、提高司法能力,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是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政法部门要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绝对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做到维护核心、绝对忠诚、听党指挥、勇于担当。坚持以政治教育、党性锻炼为重点,解决好广大干警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教育引导干警增强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切实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增强党组织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三是要加强教育培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推进新时代政法部门工作实现新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司法人才,要不断加强对干警的培训力度,提升履职能力。在学习培训上,既要注重提升专业技能,更要全面提升善于学习的本领、运用法治的本领、改革创新的本领、群众工作的本领和狠抓落实的本领,注重学习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达到学以致用。通过狠抓队伍建设,力求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纪律作风硬的精英队伍,为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四是要着力加强制度建设,保持政法干部队伍的纯洁。要坚持不懈的对政法干警进行廉洁自律教育,加强监督管理,确保队伍纯洁,教育干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根本性问题。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廉政建设的各项制度,堵塞管理漏洞,努力建成“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敢为”的惩戒机制、“不能为”的防范机制。要全面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起教育管理队伍的长效机制,使每一个司法环节、司法行为都有章可循,切实做到靠制度管理,靠制度监督,靠制度办事。要坚持“一岗双责”,完善党风廉政建设配套措施,建立干警警戒制度、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及个人廉政档案,加大对违法违纪人员的查处力度,对违法违纪的人和事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迁就。

第三篇:少先队小干部队伍管理和培养的重要性研究

少先队小干部队伍管理和培养的重要性研究

(诸暨市东和乡中心小学

吴建利

***)

【摘要】少先队是小学生队伍的带领者,那么少先队小干部队伍就是整个少先队最核心的力量,是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是队组织的领导者。少先队也是少年儿童最基本的组织,建设管理并培养好小干部队伍,是少先队组织教育的重要方面,是实现少先队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途径。如今这个社会,少先队小干部见识面广,自信心高,能力又强,故被寄予厚望和重用。然而,小干部们毕竟年龄尚小,还在学习阶段,在学校生活中会出现一些不良现象。所以管理和培养好少先队小干部队伍成为了我们学校老师的当务之急,因此我们要重视平时在校期间少先队小干部队伍管理和培养的重要性,于此,我对它的重要性进行了一些研究。

【关键字】少先队小干部

管理

培养

重要性

研究

少先队是学校工作中最活跃的组织,少先队小干部又是少先队组织的核心力量。实践证明,当今的少年儿童是非常愿意参加少先队活动的,小干部们担负着管理、服务、监督、组织等职责,在少先队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学校大队辅导员积极投身少先队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所以管理培养好少先队小干部队伍,对于促进少年儿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整个班级的作风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孩子的眼界也越来越开阔了。孩子们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这在少先队工作中绝对可以起到推动作用。但事情有好的一面同时也会出现不好的一面。比如,我作为三年级的班主任,在我班上也会有学生(其中也有小干部),在比较谁的衣服更好看,谁的学习用品更新奇等。私底下在与办公室同事聊天之后,我才发现“攀比”之风已盛行各班,乃至全校以及社会。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有这些现象也不足为奇,重要的是我们班主任教师去及时引导和教育他们,不要让这种现象在校园内横行。还有一些跟“明星风”的不良现象,下课时我有好几次听到一些学生在讨论某某某明星怎样怎样。由此可见,要真正发挥好少先队小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了。在此,我从它的管理和培养两方面来分析研究它的重要性。

一、少先队小干部队伍管理的重要性

少先队是少先队员们自己的组织,是小学生少年儿童教育的重要力量,是学校教育的得力帮手。所以这个强大的队伍中需要建立一个小干部队伍,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起积极带头作用,并开展少先队的各项任务。此小干部队伍一旦建设好,就要管理好他,要他发挥应有的作用。下面就说说他的重要作用。

(一)管理好少先队小干部队伍,是由小干部所处的重要地位决定的。目标任务确定之后,小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只有把各班之间的小干部队伍管理好,我们学校才能更加坚强有力,更好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始终成为培育祖国花朵的梦想花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小小力量。

(二)管理好少先队小干部队伍,是巩固学校教育地位的必然要求。学校教育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学校的知名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出名不等于现在出名、现在出名不等于永远出名,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这一论断振聋发聩、令人警醒。与管理整个国家相比,现在我们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方式与以前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管理小干部队伍总比管理整个国家要简单得多。长期任职使得一些小干部逐渐滋长了不良的思想,产生了特权观念,滋生了一些不利于学习的不良作风。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师生关系。把从严管好小干部队伍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是从巩固学校地位提出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加强学校建设、知名度的必然要求。

(三)管理好少先队小干部队伍,是加强学校的自身建设的迫切需要。坚持和搞好义务阶段教育,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意志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少先队小干部队伍。我们的小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但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干部队伍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课题,一些干部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工作作风与保持学校的知名度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一些干部在学校纪律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学校的领导能力和教学水平的发挥。管理好小干部队伍,是加强学校的自身建设,增强小干部队伍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创新、自我提高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创造力、凝聚力和办学力的重要保证。

辅导员没有相对完整系统的选拔方式,可能只是通过简单地了解、观察,没有做到深入地观察,仔细地分析,加之开学时间短、工作繁多等关系,未能及时将少先队小干部分配到合理的工作岗位上,使他们发挥所长。

(二)辅导员未能对少先队小干部提供规范性的培训。

少先队小干部毕竟也是孩子,他们虽然相对优秀,但是也是有迷茫、盲目的时候,所以给少先队小干部队伍进行培训是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很多时候辅导员对这些培训不够重视,认识不到位,组织活动、指导工作针对性不强,培训不够规范,随意性突出。直到出现问题,才做出相应的措施。

(三)少先队小干部的培养缺少实践锻炼的机会。

通过调查发现,在少先队小干部的培养中,很多时候有些少先队小干部根本得不到有效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很多岗位形同虚设。比如很多时候班长身兼数职,一部分小干部自动退居二线,能力得不到锻炼,久而久之,少先队小干部的能力、凝聚力就会下降。

(四)少先队小干部队伍没有实行轮换制。

少先队小干部担任时间过长,有些担任时间过短,甚至有些职务由一个人长期担任,没有轮换,这种状态会容易导致队员的积极性下降,也会使很多其他少先队员得不到表现和锻炼的机会。

(五)辅导员没有做到大胆放手,让每个小干部尽其所能。

既然已经选拔了队干部,辅导员就应该大胆放手,让小干部分充分发挥管理作用,不能越俎代庖,遇到问题也好,让他们自己去尝试着解决,培养他们的能力,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指导即可。

二、少先队小干部队伍的培养策略

(一)公平竞选,定期换选,建立完善的队干部制度

少先队小干部在少先队组织中担负着集体管理、活动组织、服务队员等职责,在少先队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团结、带动广大少先队员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自主精神,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因此,我们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推行竞争上岗制度。

1、前期准备

首先,辅导员需要向学生说明整个制度流程,使学生了解明白竞争上岗原则,更让队员们知道,当选队干部,固然是对这名队员各方面的肯定,但更多的时候,队干部需要服务大家。因此,在竞选活动之前我又组织队员们讨论,进一步明确少先队干部的职责,使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其次,让学生填写其基本信息,帮助辅导员了解情况,如之前担任过什么干部,特长,受过何种奖励,自己的参选意向,如果当选后准备怎么做等。同时,辅导员在平时要加强观察队员们的日常行为。

2、上台竞选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之后,开始全班竞选队干部,辅导员要积极鼓励学生,推动他们大胆竞选,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接着让各候选人发表竞选演说。所谓竞选,当然不是简单的投票,而是要让每个候选人讲明自己的优势,工作设想,接受其他队员的提问、了解、考察,这可以使这些未来的队干部感受到管理和服务的主体意识。最后,由全体少先队员进行民主选举,当场计票统计,产生新任干部。为了加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队干部代表要发表“就职演说”,谈谈以后的奋斗目标、具体措施。

3、加强监督管理,定时轮换

为了加强其他队员的积极性,需要定时换届。一般每届干部任期一学期或一学年,在每一学年结束之前,辅导员安排好下届队委的人选,新队委在假期就开始构想下学期的工作计划。尽可能给更多的队员提供为少先队服务的机会,帮助他们得到多方面锻炼,学会自我管理,从小学会民主生活,体验集体和个人的价值。

(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对队干部的培训管理。

少先队干部虽然是少先队员中的佼佼者,但同时他们也是孩子,孩子毕竟年龄小、自制力差、锻炼少,有可能产生盲目甚至错误的行为。所以,少先队干部的培训是做好队干部任职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少先队活动的开展,每一学年开始,都有大批干部新上岗。因此,岗前培训尤其重要,主要是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树立平等、自律、服务、互助、创新意识。学校还进行集中培训,以《少先队小干部》《少先队活动》等内容为指导,加强对干部进行队史、队章知识教育和“雏鹰行动”“雏鹰争章”等方面的培养,提高了干部的综合素质,并让队干部在模仿中学习,在模仿中创新,发挥自动化作用。

当然,单靠岗前培训还远远不够,对他们的培训主要靠平时,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这里,必须要摒弃过去的观念,把队干部当做学生的“好帮手”,协助老师工作的“配角”,从而缺乏主见,只会一味地接受和服从。所以,新时期下,应该把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激发培养出来,主张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做出抉择,为学生干部大胆工作发挥其潜能,构建广泛的空间。

1、增设干部服务岗位,各尽所能。

在根据队章规定的职务岗位上,另外设置各种类型的干部服务岗位,如节电小卫士、一日小班长、环保小能手、文明提醒员、图书管理员等。鼓励队员根据自身的优势,主动承担集体中的某一项工作,增加他们参加少先队管理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队员在集体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挖掘他们的潜力,断裂他们的能力。

2、放手自主开展班队活动,创设实践机会。

班队活动是少先队活动的根基所在,在这个属于少先队员的舞台上,应该尽情挥洒他们的智慧,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锻炼他们的能力。所以辅导员应该放手让他们去干,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辅导员只需要做三点:辅导员只要提供以下三点。

(1)一定的信任和鼓励。要放手让队干部去干,并注视他们干的过程。就算发现问题也没关系,不要急于指出,而应给他们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机会,引导队干部自己发现纠正差错,当实践中碰到困难和挫折时,辅导员更要给予他们信任和鼓励。这样有助于他们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继续实践。

(2)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当班队活动的实践成果出来以后,辅导员有可能觉得质量不高或者并不满意。但其实如果这时候换个角度这次活动的其他成功的地方,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委婉提出建议和希望。我相信其效果不言而喻。所以,让孩子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并且怀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不断进步才是最重要的。

(3)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大胆放手并不等于放纵不管。由于队员习惯于老师组织的活动,当队干部初次组织活动时,队员的纪律可能会出现问题。辅导员应出席队干部组织的活动,并利用目光示意队干部掌握活动的纪律,千万不能产生“任其发展,放纵不管”的思想,而应该善于把自己在组织活动中的经验、教训授传给队干部,减少他们摸索的过程。

(三)健全考核制度,落实评估工作

一个健全的队干部制度当然少不了考核制度。恰当的监督管理,规范科学的评价,不管对教师还是学生干部都具有鉴定、促进、激励作用,但它的评价方式方法,不同于学科的终结性评价,教师要以形成性评价,评估少先队小干部可以从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效果等几方面进行,可以将其分懈成一些易操作的小项,如责任感、上进心、带头作用、联系群众、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独立组织活动能力、精神面貌等等,并逐项打分,从而对少先队干部进行综合评估。促使学生平时经常进行自我调整,增强学生主体的自我教育的能力。

评价原则

1.坚持鼓励性原则。

队干部的评估的最终目的是调动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应抓住闪光点,运用激励策略,树立其信心,培养进取心。评估时,主要看队干部的优点和所做的努力,即使他们没有完满地达到预期目标,只要学生真的努力了不要专门挑剔,使少先队小干部丧失信心,情绪低落,这样就失去了评估的意义。

2.坚持民主性原则。

评估时,要让全体少先队员充分发表意见,不能单凭辅导员的个人印象来评判队干部的优劣。也可以让其他队员提出整改意见,共同探讨,以求进步,但是辅导员必须要掌控好整体情况,切忌变成“批斗大会”。

3.坚持自我教育原则。

要启发小干部主动征求队员意见,或通过自我评估、自我检查,达到自我促进、自我教育的目的。这才是评估工作中最重要的。

评价结果:干部任职期满,就做出综合鉴定,鉴定意见在队会公布,材料由大队委员会统一存档,优秀者给予一定的奖励,营造激励竞争的氛围。

新时期下的少先队小干部们,他们有强烈的自尊心、荣誉感,有为大家服务的愿望,有搞好工作的热情,他们见识广,自信高,有主见,能主动,这给少先队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但同时他们年龄小,尚属学习阶段,离不开成人的精心辅导。所以,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少先队小干部的管理和培训制度,辅导员们要处处当有心人,注意观察、分析、研究他们的心理和个性特点形成的原因,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才能有效教育各种类型的队干部。少先队小干部的队伍建设要我们辅导员协同各位老师共同努力,有恒心有方法地去做,相信有各具灵性的小干部们和踏实创新的辅导员们一起努力,新时期里我们一定会硕果累累。

总之,拥有一支精干得力的少先队小干部队伍,不仅可以为自己的工作增光添彩,而且还可以使队员的组织能力得到锻炼。培养一支优秀的少先队小干部队伍,是少先队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辅导员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生少先队小干部队伍的建设管理/《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07期/丛凌燕

2.《做好少先队干部任职工作,提高少年儿童全面素质》/《辅导员》2000年第7-8期

3.《重要的是实践过程中的体验》/《少先队小干部》2001年第6期/彭宏 4.少先队员要学习“队史”[J];江苏教育;1984年18期

第四篇: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研究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新时代的特点,法律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凸显出其功能的紧迫性。在法治、民主日益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课发展的时代急需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 D920.0文献标识码:A

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是教育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摇篮,是参与世界竞争舞台的主要参与者的来源地。高等教育是大学生群体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独立走向社会的重要准备阶段。随着社会发生巨大的变革,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能否将这一批在改革之后成长起来的青年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人才,高等教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加大法律意识的培养有助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传统的中国文化,在价值观方面强调道德的作用,尤其儒家强调道德是至高无上的。法家注重严刑峻法,否认道德教育的功能,其为道德无用论。其实,在现代社会下,这两种思想都是片面的。正如张岱年先生说“儒家思想也表现了一定的偏向,最显著地一点是儒家把德与力对立起来,看不到德与力的密切联系。孔子曾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事实上,千里马之所以为千里马,不但在其性情温良,也在于其日行千里的力量。与儒家相反,法家韩非又菲薄道德,专门强调‘气力’。道德的提高是重要的,力量的培养也是重要的。人是生物,在提高道德修养的同时,也必须充实生命力,增进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中国传统文化在儒学所表现的偏向的影响下,忽视生命力的培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欠缺。”

1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1 民主法治进程不断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正在步入法治社会,其民主、法治的理念正在不断的深入人心,时代的潮流对置于其身的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无法脱离法律、民主的环境生存下去。当代大学生是最具活跃和最具接受新知识的群体,对于他们民主、法治的教育和接受力将对未来中国社会整体法律意识和法治中国的建设起到决定性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不断完善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所有市场参与主体都要遵行统一的规则或制度,市场经济的自主、平等、竞争、法治等基本精神对高校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不断加强。因此,现代大学生参与社会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先进意识形态,也需要的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的法律意识以及法律技能。

1.2 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快速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必须要面对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负面影响。互联网日益在普及,它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和交往,也改变了他们的思维和价值取向。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获取新知识,也可以自由地发表观点。“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是人类新闻传播史上一场深刻的革命,它正以传统媒体无法相比的优势,给社会带来重大影响。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它在给社会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很多困扰与问题。就高校而言,在开放的网络中,任何个体都可以成为信息接受者和发布者。作为具有较高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的大学生,在网络上表现尤为活跃和突出,网络正逐渐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网上各类信息混杂,增加了大学生辩别真伪的难度,容易使他们产生思想混乱。”不良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将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这个时候,对大学生加强法律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3 大学生就业、奖、助学金,评优评先等矛盾不断增加,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

隋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加快,就业困难不断的凸显,有些非正规公司、企业和不法招聘单位利用这个机会侵夺学生的合法权益,学生在校受到的正面教育与现实社会遭到的不公平待遇使他们怀疑教育的真实性。学生也没有维权意识,遇到法律问题仍停留在校内解决思维模式,不会也不懂运用法律的武器去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严重的侵夺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严重的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和社会的公平、正义。这几年,国家加大对高校资助力度以及荣誉的授予,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学生没有得到公平的解决,学校主管单位和老师遇到这样的问题,仅仅是简单的说教,或者用空洞的道德、伦理代替了法律的公平、正义,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没有把这些问题提高到通过法律的途径来商谈和解决。这些都是有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的养成,不利于他们今后在社会中的发展,也不利于他们守法、护法和传法的意识养成。

2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现实意义

英格尔斯说:“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组织原则如果没有其得以运营的社会根基和缺少赋予这些制度与组织原则以真实生命的现在心里基础,也会变成一堆废纸或导致畸形发展”。随着中国社会民主、法治步伐的加快,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应当是社会对每一个中国公民的要求也是中国社会加速法治进程的重要根基,大学生作为整体文明程度较高的群体,理应是法治和民主实践的先锋也是法治实践的倡导者,但是,纵观当代大学生的整体法律意识,并不乐观。

一是维权、守法意识不强。大学生缺乏权利观念,不关心国家政治和社会的正义,只关心自己的学习,只是想着怎样考好的成绩,所谓的好学生只不过是“规规矩矩听老师话”的学生而已,实际这不是的一种好的现象。法治社会的实现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和践行,尤其高校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很多学生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去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或者去找关系,或者放弃法律武器,或者采用报复的手段来讨回“公道”。缺乏像“秋菊打官司”一样的讨个公开、合理说法的精神追求。“当今社会大学生犯罪问题已呈现上升趋势,据中国犯罪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1965年,大学生犯罪占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的1%,“文革”期间占整个刑事犯罪的2.5%,而近几年占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的17%。广州市司法局的吴云南等同志对广东全省4 9所普通高校进行了调查,结果令人震惊,1981 ~1998

年,这49所普通高校曾有违法和犯罪的学生 626人,约占同期在校学生总数的千分之二”。

二是学校、教师在处理学生纠纷时简单的道德说教,缺乏法治精神向导。对于学生发生的纠纷,运用道德和思想教育的方法来处理也是一种好的方法,但是,随着社会民主和法治的不断深化,学校作为文明和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学生的工作要做到与时俱进,只有学校和老师在学校里处理问题能够尽可能的利用法律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才能加强对法律和法治的信仰。道德和法律具有不同的价值追求和信仰标准,道德不能完全代替法律,法律也绝非道德。在高的院校要大力倡导法治精神,这是未来社会的要求,大学生理应在高校学好这一课。因此,加强运用法律的手段处理师生以及学生和学校的矛盾、纠纷是刻不容缓。

3 新时期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路径选择

依法办校、治校是新时期高校办校理念的重大转变,政府依法管理高校的高校依法自主办学被提上前所未有的高度。是新的时代,高校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实现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的必然要求。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办学过程中自觉依照法律的规定去培养合格的大学生,承担培养具备法律素质的新一代大学生,应成为高校重要的历史使命和价值所向。

3.1 突出法律基础课法律意识培养的功能

法律基础课的教育思想定位要改变。法律基础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可能承担法律技术和法律技能的功能,也不可能是纯粹的思想理论教育课。法律基础课要承担培养学生法律思维意识的特殊功能。在有限的时间和课程安排中要让学生去掌握法律各个具体部门法德具体规则和法律制度是不现实的。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将法律基础课等同于法律知识教育课的现象较多,这就背离了法律基础课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必然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专业法律课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法律专业人才,这种法律教育专业性要求高,知识要求全面、系统。法律基础课虽然也向学生传授必要的法律基本知识,但它的教学目的价值在于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法律基础课应当把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作为教学的首要和最终目标,把传授法律技术功能转向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通过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使大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法律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以及个人行为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到以法治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及重要性,使大学生树立“法律就是国王”、有权利就有义务,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办事、追求法治的公平和正义等等法律价值观念,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认可性。通过这样一种教学目标的设定,才能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法治认知,并能积极主动地学法、用法、守法、护法和传法。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法律基础课的功能定位。

3.2 在高校中开展广泛、扎实的法律信仰教育

虽然依法治国得到各界的热烈回应,但法治的实践并不理想,其主要因素是缺乏对法律的信仰,“伯尔曼也认为,法律不仅渊源于立法者的意志,也包括公众的理性、良心、习惯和惯例。”法治的实现需要良好的法治土壤和民众的认同,高校大学生在高校能够树立良好的法治理念将对法治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是重要的,高校大学生在高校养成对法律的信仰对他们未来走向社会至关重要,他们是社会未来的主打力量。

3.2.1 树立法律基础课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课的重要思想

法律意识是社会诸多意识形式中的一种,“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伯尔曼也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法律基础课要发挥培养学生法律信仰的重要功能,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能积极推动公民积极守法传法。每个人具有了坚定的法律意识,才能使法律有纸上走到现实社会中,才能把理想变为现实公民的法律行为。只有对法律的信仰,人们才会尊重他人合法权益、合理的权利和自由界限,才能积极利用法律途径去解决纠纷和争议,才能自觉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才能主动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法律基础课要完成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历史使命而不是简单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法律具体功能的课。

3.2.2 法律基础课教师的定位选择

法制教育是一项政治性、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教育,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规范的内容和相对稳定的教育渠道,而且必须有受过正规培训、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法律教师队伍。所以,对教授法律基础课的老师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懂得法律,也要求有很深的文化功底和人生哲学。事实上,法律不是简单的制度、规则,更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作为教法律基础课的老师选择要求要高,必须是“复合型”的法律人才才能胜

任。法律基础课老师自己首先要有法律信仰才能产生教学应有的效果,因此,在选拔法律基础课教师的时候要严把质量关,只有老师选好了,才能把这门基础课上好,也才能实现法律基础课的法律信仰培养这一目标。另外,对法律基础课老师的培训也是比较重要的,对法律基础课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措施培训,使他们既掌握法律专业知识,又具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通过他们创新性的教学活动去实现法律基础课的功能。

3.2.3 加强依法办校、治校的力度,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法治理念的落实,高等院校的管理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要在新时代下,做到“依法治校”,“以法育人”,以实际法律行为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首先,高校要遵循党和国家的方针教育、尊重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位,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和权益,积极培养学生的法律权利意识,鼓励大学生追求自己合理合法的权利,努力推进大学生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救济权的实现。高校自身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要在国家规定的框架之下制订自己的规章制度,并对学生的管理更应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其次,程序上要公开、公正,证据要科学充分,依据准确明确,定性合理和情和法。高校应成立学生不服处理意见申诉办公室,让不满意自己被处分的学生有被处分前的解释和申辩的机会,确保程序正当,实体正义,要符合国家和学校的制度、规章。如:给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以充分、有效地表达自己合理的见解和反映自身的利益的合适渠道,学生和高校之间利益通过公平程序得到尽可能平等对待,以此增添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和学生可接受性。通过这些措施使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有利于表达学生的意见,达到学生和学校利益最大化的结合,减少规章制度实行的不可接受和粗暴性。学校在作出涉及学生权益的管理行为时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比如:权限、条件、时限以及告知、送达等程序法的规定,以有效的方式杜绝校方恣意地滥用管理权,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高等教育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体现对学生的价值尊重与人文关怀,坚持权利义务相结合的思想,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要树立民主法治意识,以法管校、依法治校的思维,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更加真实地纳入到科学规范,民主法治的轨道上。

“法律教育的目标不外乎有两个,一是为法律行业培育新人,二是为更为广泛的社会成员提供法律知识与法律意识上的训练。”高等教育肩负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理想、精神文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在法治和民主日益深入人心的时代下,法律信仰的培养是法治得以实现的根本精神动力和文化土壤,做好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也将对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根本上为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文化与哲学[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葛晨光.做好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探索与实践[J].河南教育,2009(12).

[3] [美]英格尔斯.走向现代化,见世纪档案—影响 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的100篇文献

[Z].北京:中国文献史出版社,1996.

[4] 赵丽.高校法律教育的改革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5).

[5] 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和法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 刘旺洪.法律意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7] 贺卫方.法律教育散论[A].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6.

第五篇:创新优秀干部培养选拔机制研究

创新优秀干部培养选拔机制研究

xx镇武装部长xxx近几年来,我市在优秀干部选培养拔任用工作中,不断扩大民主,立足机制创新,从建立制度和健全机制入手,把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对干部的考察、提拔、使用和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进行严格把关,使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工作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但是,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干部选拔培养选拔工作的难度不断加大、工作效力不高和效果不明显等成为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我市党政干部队伍结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市党政干部队伍结构现状

一是党政干部队伍素质有所改善。近年来,随着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我市党政干部整体文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在党政干部队伍中普遍形成了梯次年龄结构,专业技术领导干部有所增强,妇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的配备得到加强,干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二是党政干部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科学发展创新业、为民办事树风范”主题实践活动,突出干部队伍的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 1

观的教育,有效提高我市党政干部队伍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以及为民、务实、清廉的意识。三是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发挥得比较好。各机关单位领导班子执政意识较强,能够做到既总揽全局,又协调各方。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问题

一是部分领导干部对政治理论学习意识淡薄,综合知识面较窄,运用水平较低。二是部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不高、能力不强,思想不够解放,对我市发展缺乏信心。三是干部人事制度健全完善与形势发展仍有不少差距。

二、干部选拔培养的现状、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干部选拔培养的现状、做法

一是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有所加大。近年来,我市积极贯彻中央和省有关精神,加强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对优秀年轻干部教育培训和锻炼的力度,及时将优秀年轻干部提拔派遗到条件艰苦的山区乡镇和重点工程一线去锻炼。二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扎实有效推进。为了创造一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我市扎实有序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和党政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机关全员聘任制度。三是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情况较好。健全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差额考察、考察预告、任

前公示和试用期制等制度,实践中摸索出了以“主体专业化、范围立体化、内容具体化、方法科学化、监督全程化”为主要内容的干部“五化”考察法,切实提升干部考察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用人观念方面,仍然部分存在着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思想认识,过分强调“台阶”,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年轻干部,往往以瑕掩玉;在干部队伍结构方面,相当一部分领导班子未形成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两头小、中间大”,45岁以上干部总量偏少,30岁以下干部较少。在领导干部知识和专业结构上,缺少熟悉现代经济、城建、外经外贸及法律的干部。在用人机制方面,主要是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不活,特别是干部能下的出口难以疏通。加之领导职位数额的严格限制,使得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渠道受到阻滞。

三、进一步创新干部培养选拔机制

(一)实行人才储备制,畅通“选”的渠道

积极探索实施“双推双考”(干部群众推荐和组织推荐;组织考察和知识考试)的推荐方式,严格按照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知识考试、确定人选、结果公示等程序,将一批80后出生、全日制大学文化程度、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思想进步的干部充实到优秀年轻干部库中。

(二)实行教育培训制,畅通“学”的渠道

针对年轻干部理论水平、党性修养、工作阅历等相对比较欠缺的实际,举办专题培训班对优秀年轻干部进行“充电”。通过培训,使优秀年轻干部的党性修养、责任意识、进取精神和综合能力将得到较大幅度地提高。

(三)实行岗位锻炼制,畅通“育”的渠道

采取定岗压担子、换岗拓思路、挂职增能力等多种渠道对优秀年轻干部进行培养锻炼。通过培养锻炼,进一步丰富优秀年轻干部的阅历,增强了其驾驭全局、果断决策和组织协调能力。

(四)实行领导帮带制,畅通“教”的渠道

选择政治素质高、工作经验丰富、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领导干部,对优秀年轻干部实行“一对一”结对培养。在具体工作中要求做到“三定”,即:定人员,定时间,定内容。

(五)实行干部更替制,畅通“用”的渠道

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根据工作需要,优先提拔使用,使优秀年轻干部能在更高层次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锻炼提高自己。

2012年8月28日

下载导师制条件下90后大学生干部队伍培养机制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导师制条件下90后大学生干部队伍培养机制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党员质量监控机制研究

    大学生党员质量监控机制研究 近年来,学生党员逐渐增多,大学生作为学生党员的主力,其质量代表着学生党员的素质。所以,对大学生党员质量监控是非常必要的。作为一名积极分子,对入......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策略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策略研究摘要: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是整个国家民族文化自信的关键。结合剖析培养大学生......

    高校转型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本文在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结合社会就业需求,以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为重点,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

    关于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机制的调查(合集)

    关于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机制的调查调查人: 工业设计: 王特 即人类在社会层次的规则,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的规范。它以正义为其存在的基础,以国家的强制力的保证实施为手......

    浅论新农村文化建设下大学生村官作用机制

    浅论新农村文化建设下大学生村官作用机制 摘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新农村文化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大学......

    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发掘、宣传机制研究

    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发掘、宣传机制研究 摘 要:以广东海洋大学“榜样之星”的教育实践为实证,对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发掘、宣传机制进行研究。介绍了广东海洋大?W“榜样之星......

    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的机制研究[精选合集]

    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的机制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团委内容摘要大学生作为拥有较高科技文化知识、富有朝气活力和创造性的群体,应该成为创业者的主体。当前,大学生的创业热情逐......

    青年大学生优秀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

    青年大学生优秀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内容摘要当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的提出,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产生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也给共青团工作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