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教案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17:21: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必修2教案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必修2教案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第一篇:必修2教案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2.2.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及模型,得出两平面平行的判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问题平面化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

难点:判定定理、例题的证明。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1、学法:学生借助实物,通过观察、类比、思考、探讨,教师予以启发,得出两平面平行的判定。

2、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长方体模型

四、教学思想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教材第57页的观察题,导入本节课所学主题。

(二)研探新知

1、问题:

(1)平面β内有一条直线与平面α平行,α、β平行吗?

(2)平面β内有两条直线与平面α平行,α、β平行吗?

通过长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得出结论。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教师指出:判断两平面平行的方法有三种:

(1)用定义;

(2)判定定理;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2、例2 引导学生思考后,教师讲授。

例子的给出,有利于学生掌握该定理的应用。

(三)自主学习、加深认识

练习:教材第59页1、2、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后,教师指导讲评。

(四)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1、判定定理中的线与线、线与面应具备什么条件?

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

(五)作业布置

第65页习题2.2 A组第7题。

第二篇:2.2.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导学案

任丘一中数学新授课导学案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

§2.2.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编者:顾伟

组长评价: 教师评价:

1.了解空间中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2.掌握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重点: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使用说明:(1)预习教材P56 ~ P57,用红色笔画出疑惑之处,并尝试完成下列问题,总结规律方法;

(2)用严谨认真的态度完成导学案中要求的内容;

(3)不做标记的为C级,标记★为B级,标记★★为A级。

预习案(20分钟)

一.知识链接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二.新知导学

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

探究案(30分钟)

三.新知探究

问题:三角板的一边所在直线与桌面平行,这个三角板所在平面与桌面平行吗?

三角板的两条边所在直线分别与桌面平行,这个三角板所在平面与桌面平行吗?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符号语言:

作用:

将平面与平面平行关系转化为直线与平面间平行关系。

平面平行的传递性:

如果平面α //平面β,平面β //平面γ,则平面α //平面γ。

四.新知应用

例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正确的说明理由,错误的举例说明:

(1)已知平面α,β和直线m,n,若m,n,m//,n//,则α // β;

(2)一个平面α内两条不平行的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β,则α // β。

(3)一个平面α内有无数条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β,则α // β。

(4)一个平面α内的任何直线都与β平行,则α // β。

(5)直线a // α,a // β,且直线a不在α内,也不在β内,则α // β。

(6)直线a,直线b,且a//,b//,则α // β。

规律方法

例2.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求证:平面AB1D1//平面C1BD。

变式.已知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E、F、N分别是A1B1、B1C1、C1D1、D1A1的中点。求证:

(1)E、F、B、D四点共面;

(2)平面AMN //平面EFBD。

例3.已知四棱锥V—ABCD,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E、F、G分别是AD、BC、VB的中点,求证:平面EFG //平面VDC。

规律方法: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实质就是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平行。

例4.如图,α // β,A、C,B、D,且A、B、C、D不共面,E、F分别是AB、CD的中点,求证:EF//,EF//。(可作如下辅助线)

例5.如图,S是平行四边形ABCD平面外一点,M、N分别是AD、SB上的中点,且SD=DC,SDDC求证:(1)MN//平面SDC;(2)求异面直线MN与CD所成的角.S

B

V 例6.(★)一木块如图所示,点P在平面VAC内,过点P将木块锯开,使截面平行于直线VB和VC,应该怎样画线? .P

C B

A

五.我的疑惑

(把自己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疑惑之处写在下面,先组内讨论尝试解决,能解决的划“√”,不能解决的划“×”))

随堂评价(15分钟)

※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

※ 当堂检测(时量:15分钟 满分:30分)计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它就和这个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平行

B.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C.如果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D.如果一个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B.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D.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3.在下列条件中,可判断平面与平行的是().A.、都平行于直线l

B.内存在不共线的三点到的距离相等

C.l、m是内两条直线,且l∥,m∥

D.l、m是两条异面直线,且l∥,m∥,l∥,m∥

4.已知a、b、c是三条不重合直线,、、是三个不重合的平面,下列说法中:⑴a//c,b//ca//b;⑵a//,b//a//b;⑶c//,c////;⑷//,////; ⑸a//c,c//a//;⑹a//,//a//.其中正确的说是.5.两个全等的正方形ABCD和ABEF所在平面相交于AB,MAC,NFB,且

过M作MHAB于H.AMFN,求证:(1)平面MNH//平面BCE;

(2)MN∥平面BCE.§2.2.2 课后巩固

1.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B.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C.若—个平面内至少有三个不共线的点到另—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D.若三直线a、b、c两两平行,则在过直线a的平面中,有且只有—个平面与b,c均

平行.2.已知m、n是两条直线,、是两个平面,有以下命题:

①m、n相交且都在平面、外,m//,m//,n//,n//,则//; ②若m//,m//,则//;

③若m//,n//,m//n,则//.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0B.1C.2D.33.过两平行平面、外的点P两条直线AB与CD,它们分别交于A、C两点,交于

B、D两点,若PA=6,AC=9,PB=8,则BD的长为__________.4.设m,n是两条直线,,是两个平面,则下面的推理中正确推理的序号为(1)a,b,a//,b////;

(2)//,a,ba//b;

(3)a//,la//l;

(4)a,b异面,a,b,a//,b////.5.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E、F分别是棱CC1、BB1的中点,求证:平面DEB1//平面ACF.6.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AB,BC的中点,G为DD1上一点,且

-A1

1D1G:GD1:2,ACBDO,求证:平面AGO∥平面D1EF.7.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1C1AC11,AC1A1B,M、N分别是A1B1、AB的中点,求证:平面AMC1//平面NB1C.8.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为底面ABCD的中心,P是DD1的中点,设Q是CC1上的点,问:当点Q在什么位置时,平面D1BQ//平面PAO?

第三篇: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案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教案

文昌中学数学组曾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应用; 2.加深学生对转化的思想方法的理解及应用.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难点: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证明.教学设计过程

一、复习提问

师:上节课我们研究了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两个平面平行的意义是什么?

生: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师:对,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在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具有怎样的位置关 系呢? 生:平行.师:为什么? 生:用反证法,假设不平行,则这些线中至少有一条和另一个平面有公共点或在另一个面内,而此两种情况都说明这两个平面有公共点,与两个面平行矛盾.师:证得很好.反过来,如果一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和另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由以上结论,就可以把两个平面平行的问题转化为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和另一个平面平行的问题.但要注意:两个平面平行,虽然一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但

这两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并不一定互相平行,它们可能是平行直线也可能是异面直线,但不 可能是相交直线.〔对旧知识复习,又有深入,同时又点出了“转化”的思想方法,为引入新课作铺垫〕

二、新课

师:接下来,我们共同对两个平面平行作定性研究,先来研究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具有 什么条件的两个平面是平行的呢? 生:根据两个平面平行的定义,只要能证明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就可得出两个平面平行.师:很好,实质就是由线面平行来得到面面平行.而实际上,判定两个平面平行,并不需要 一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下面我们共同研究判定两个平面平行的其它方法,请大家思考以下几个命题.(1)平面α内有一条直线与平面β平行,则α∥β,对吗?(2)平面α内有两条直线与平面β平行,则α∥β,对吗? 〔学生讨论回答,并举出反例,得(1),(2)不对,教师接着问〕(3)平面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平面β平行,则α∥β,对吗?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适当评述〕

师:以上三个命题均为假命题,那么,怎样修改一下命题的条件,就可得出正确结论? 〔学生讨论后,教师请一名同学回答〕

生:把条件改为: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师:说说你的想法.生:我想,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若它们分别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所确定的平面也 一定与这个平面平行.[此是学生的猜想,教师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进行严格论证] 师:下面我们来证明.先把命题完整的表述出来.生: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教师板书,画图,并请一位学生写出已知,求证] 已知:在平面β内,有两条相交直线a,b和平面α平行.求证:α∥β.师:欲证α∥β,而我们只知两个平面平行的定义,显然,若直接用定义证明,不很方便,大家看怎么办? 生:用反证法.〔学生并未证明,只提出方法.教师先复习反证法的步骤:(1)否定结论,(2)推出矛盾,(3)得出结论.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引导学生用反证法得出结论〕 师:问,(1)如果平面α与平面β不平行,那么它们的位置关系怎样.(2)如果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那么交线与平行于平面α的直线a和b有什么关系?(3)相交直线a和b都与交线平行合理吗?错误结论是如何产生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提出问题,同时板书该命题的证明过程] 证明:假设α∩β=c.因为a∥α,aβ,所以a∥c,同理b∥c,所以a∥b.这与题设a与b是相交直线矛盾.故α∥β.师:以上我们用反证法证明了命题的正确性.我们就把这一命题作为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 理之一.该定理是用来判定两个平面平行的,应用时关键是在一个平面内寻找两条相交直线,并证明与另外一个平面平行.也就是说:欲证面面平行,要先转化为线面平行.而转化的 思想方法是数学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立体几何中,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教师在该命题前写上: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

师:在现实生活中,该定理应用比较广泛,比如:木工师傅为了检查一个平面是否水平时,往往用水准器在这个平面上交叉放两次,水准器的气泡如果两次都是居中的,就可以判定这 个平面是水平的,否则就不是水平的.其理论根据就是这一判定定理.[通过实例,证明定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贴近学生生活,更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活跃思]

师:大家还能发现哪些判定两个平面平行的定理呢?(教师巡视,找一名学生回答)生:我想,如果两个平面都垂直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一定是平行的.师:想法很好,能否谈一谈如何得出的? 生:在学习习近平面几何时,曾有一个定理: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我就想,若把 其中的两条直线改为两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会不会是平行的.师:这位同学用到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类比.就是从已经学过的定理出发,对其中的某些条件作修改,得出一个新的命题.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想,正确与否,还要大家

进一步证明.这位同学的猜想简单的说就是: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下面我们就来证明这一 命题.已知:AA′⊥平面α于A,AA′⊥平面β于A′.求α∥β.师:本题要证的是两个平面平行,有哪些工具呢? 生:两个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师:应用该定理的条件是什么?

生:是其中一面中心须有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面平行.师:显然,题目中并不具备这一条件,我们是否改用其它方法?

[学生激烈讨论]

生甲:直接在平面β内作直线a∩b=O,如图2(教师画图,使O与A′不重合,突出矛盾)生乙:这样做不好,没有充分利用题目的已知条件,不妨直接在平面α内作直线a∩b=A.而 直线a与AA′确定一平面γ,设γ∩β=a′.能证:a′∥a,则a∥β,得出线面平行.同理

也可证b∥β.所以α∥β.师:不错.能够充分的利用题目中的条件,为解决问题带来大的方便.下面我们把作辅助线 的方法,稍作改进,写出证明.证明:设经过直线AA′的两个平面γ,δ分别与平面α,β交于直线a,a′和b,b′.因为 AA′⊥α,AA′⊥β,所以 AA′⊥a,AA′⊥a′, 故 a∥a′.则a′∥α.5

同理 b′∥α,又因为a′∩b′=A,所以α∥β.师:通过类比的方法,证明得到了两平面平行的又一个判定定理,它是在上一个判定定理的 基础上得到的.要注意的是,为了得到两条相交直线,并未直接在一个面内作,而是过AA′作两

个相交平面δ,γ,它们分别与α,β相交,得到相交直线.由线线平行,得线面平行,最 后证明面面平行.这一证明方法是转化的思想方法的又一体现.生:在上题的证明过程中,我发现:“如果一个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这样就可直接由线线平行证面面平行,不知对 不对? 师与生:对.[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往往能根据所研究问题,思考得到自己的想法,这是学生深入课堂,积极思维的一种体现,也是课堂上的一种反馈,教师应抓住机会,热情鼓励,同时给出肯定 或否定的答复]

师:想法很好,大家能证明吗?(学生议论)对,用第一个判定定理很快就能证明.但此命题 不易作为判定定理直接应用.不过这一命题为我们今后判定两个平面平行提供了一条思路.三、例题分析

[通过例题分析,复习巩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师:前面我们得到了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为方便,把前者叫判定定理,后者叫判定定 理二.下面通过例题来分析如何使用判定定理.例 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求证:平面AB1D1∥平面C1BD.师:欲证面面平行,由两个判定定理,必须有线面平行或是线面垂直.而题目所给的是正方 体及体内的截面,隐含较多的线面平行的位置关系.我们先来考虑应用判定定理一.6

生:因为ABCD-A1B1C1D1为正方体,所以 D1C1∥=A1B1,AB∥=A1B1,所以 D1C1∥=AB,所以 D1C1BA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D1A∥C1B,因为 C1B平面C1BD,故 D1A∥平面C1BD.同理 D1B1∥平面C1BD.又 D1A∩D1B1=D1, 所以平面AB1D1∥平面C1BD.师:大家再思考,能否用判定定理二来证明呢? [学生有的思考,有的议论]

师:若要用判定定理二,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生:条件中没有直接与面AB1D1和面BC1D垂直的直线.师:能解决吗? 生:作辅助线.连结A1C,证明它与两个面都平行.师:要证线面垂直,要先转化为线线垂直.证明线线垂直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什么? 生: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连结AC.可证A1C⊥BD.7

[至此,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已基本解决问题,把证明过程规范化]

证明:连结A1C,AC,因为 ABCD-A1B1C1D1为正方体,所以 A1A⊥平面ABCD.所以 AC为A1C在面ABCD上的射影.又因为 BD⊥AC,且BD面ABCD,所以 A1C⊥BD.同理: A1C⊥BC1.又因为 BD∩BC1=B,所以 A1C⊥面C1BD.同理:A1C⊥平面AB1D1,所以平面AB1D1∥平面C1BD.[通过一题多解,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小结

1.由学生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两种形式表述面面平行的两个判定定理.教师指出,两个判 定定理是判定面面平行的两个基本的理论工具.2.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直线与平面平行,以及两个平面平行,三类平行关系的联系十分密切,它们相互依赖,相互转化.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可以通过线线平行,或线面平行来推论平面与平面平行.3.转化的思想方法,是数学思维的重要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转化的过程,同学们要认真掌握.布置作业

课本p.38习题五1,3.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指导思想

这节课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本为主线”的原则进行设计.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精心设计,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引导学生步入 问题情境,同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共同推进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有一个积极的 态度接受新知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讨论、学生发言,使得学生参加到数学教学活 动中,使得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发展学生 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活动,同时给于肯定及鼓励.2.教学实施

(1)复习提问,不仅是旧知识的复习,而是有所深入、提高,同时在思维方法明确转化的思 想方法.(2)在讲解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时,教师不要急于得出结论,而是设计三个问题,逐 步深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结论,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又考虑到:反证法是高一立 体几何中的一个重要而又难掌握的方法,虽然前几节课有所接触,然而对于同学而言仍属难 点,为了分解难点,在学生提出用反证法之后,仍根据反证法的步骤,依次提出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证明,使证明方法容易接受.对于定理二,突出类比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及证明过程中的转化思想.(3)在选择例题时,讲求不要多,而要精,精心选择例题,使它确实能够起到复习、巩固本 节课所学知识的作用.本节课所选的例题,比较简单.特别是两种证明方法中,第一种容易

想到.但在引导学生得出第一种证明方法后,不能满足,而应启发学生,运用其它知识想更 多的方法进行证明.当然,第二种方法比较难,特别是辅助线不易想到,教师在讲解时要慢 慢启发.一题多解,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一个较好的方式.

第四篇:2.2.1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公开课教案(必修2)

§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教案(3课时)

§2.2.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1课时)

四川泸县二中吴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借助已有知识,通过探索得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并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其灵活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2)让学生了解空间与平面互相转换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应用。

难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探索及应用。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学生借助实例,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讨论等,理解判定定理。教学用具:投影仪(片)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知识准备、新课引入

提问1:根据公共点的情况,空间中直线a和平面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并

为a

提问2:根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没有公共点)来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你认为方便吗?谈谈你的看法,并指出是否有别的判定途径。

(二)判定定理的探求过程

1、直观感知

提问:根据同学们日常生活的观察,你们能感知到并举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具体事例吗? 我们把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位置关系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用符号表示

生1:例举日光灯与天花板,树立的电线杆与墙面。

生2:门转动到离开门框的任何位置时,门的边缘线始终与门框所在的平面平行(由学生到教室门前作演示),然后教师用多媒体动画演示。

2、动手实践

教师取出预先准备好的直角梯形泡沫板演示:当把互相平行的一边放在讲台桌面上并转动,观察另一边与桌面的位置给人以平行的感觉,而当把直角腰放在桌面上并转动,观察另一边与桌面给人的印象就不平行。

3、探究思考

(1)上述演示的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为何有如此的不同?关键是什么因素起了作用呢?通过观察感知发现直线与平面平行,关键是三个要素:①平面外一条线②平面内一条直线③这两条直线平行

(2)如果平面外的直线a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b平行,那么直线a与平面平行吗?进行证明

4、归纳确认:(多媒体幻灯片演示)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简单概括:(内外)线线平行线面平行

a

符号表示:ba||

a||b

温馨提示:

作用:判定或证明线面平行。

关键:在平面内找(或作)出一条直线与面外的直线平行。思想: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

(三)归纳形成定理

先由学生口头总结,然后教师归纳总结(由多媒体幻灯片展示):

1、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

a

2、定理的符号表示:ba||

a||b

简述:(内外)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3、定理运用的关键是找(作)面内的线与面外的线平行,途径有:取中点

利用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等。

【练习1】(师生共做):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①与AB平行的平面是_______________

②与AA1平行的平面是________________ ③与AD平行的平面是__________________

B

1(四)应用定理,巩固与提高

例1: 空间四边形相邻两边中点的连线,平行于经过另外两边的平面.

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

求证:EF∥平面BCD.

1.分析:根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要证明EF∥平面BCD,只要在平面BCD内 找一直线与EF平行即可,很明显原平面BCD 内的直线BD∥EF.

2.师生共做:证明:连结BD.

性,这三个条件

是证明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条件,缺一不可.

变式(学生活动):空间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 1

1AB、AD上的点,且AE=AB,AF=AD

33求证:EF∥平面BCD.

F

小结:通过证明线线平行来证明线面平行,蕴含数学转化思想,关键在于找平行线,故又要用到中位线定理等;判定定理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例2是平行四边形ABCD外一点同M,N分别是

PC,AB的中点。求证:MN//平面PAD 1.分析:取PD中点。

2.学生活动:思考并书写证明过程。3.教师点评:指出可能的典型错误。

P

C

【练习2】(独立完成,再交流)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有为DD1的中点,试判断

BD1与平面AE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C

(五)课堂活动(探索思考题):

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 D1中,E、F分别是棱BC、C1D1上的中点.求证:EF∥平面BB1D1D.D

AD

1F 1

C1

C

学生利用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分组指导;总结、交流。

(六)归纳整理

1、同学们在运用该判定定理时应注意什么?

2、在解决空间几何问题时,常将之转换为平面几何问题。

(七)作业布置

§2.2.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B28)题单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第五篇:平面与平面平行教案2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简案

主题:§1.2.2空间中的平行关系——平面与平面平行

____课时 课型:发现生成课和问题解决课 主备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定理。(2)能把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关系转化为线面或线线平行关系进行问题解决,进一步体会数学化归的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2)了解空间与平面互相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3)在体验数学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不断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体会获得知识的愉悦,提高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教学难点: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应用。

二、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1创设情境,回顾知识:

回顾上节内容,导入下一环节。2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教师:⑴发放《问题生成单》。⑵关注学生情况。⑶指导解决问题。学生:⑴浏览《问题生成单》。⑵走进文本读、划、写、记、练、思。⑶组织语言,准备交流。3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教师:⑴走进小组倾听交流。⑵有效指导,解决问题。⑶组织全班交流。⑷科学引导,使问题条理化。

4展示疑难,合作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交流并加以总结提炼,并提出新问题加以解决。学生:⑴展示问题。⑵讲解交流问题。5问题训练,提升能力: 教师:⑴发《问题训练单》。⑵巡视,批阅,搜集做题信息。⑷纠正共性问题。学生:⑴自主完成《问题训练单》。⑵全班展示交流。⑶针对问题反思。6全面总结,反思提高。

教师:⑴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总结、反思。⑵总结规律提炼数学思想。⑶巡视、获取信息。

学生;⑴结合自身体会反思。⑵展示反思,全班交流。

拓展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本节课最遗憾的地方: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

我对本节课持有的看法:

下载必修2教案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必修2教案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说课稿

    直线与平面平行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人教版数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主要学习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以及初步应用。它与前面所学习的平面几......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的教学反思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学反思本周教育局领导来我校听“生本大课堂”教学模式的课,我成为被听课的老师之一,能够得到局领导和校领导的评课、指点,我感到非常荣幸。对我自身......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教案2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定义. 2.直线和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及相应的图形画法与记法. 3.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 (二)能力训......

    必修2教案2.1.1平面

    §2.1.1平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利用生活中的实物对平面进行描述; (2)掌握平面的表示法及水平放置的直观图; (3)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及作用; (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教学设计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谢永福)一、教学目标 1.会找出平行的直线和平面 2.会应用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平行 3.逐步学会逆向思维 4.归纳证明线线平行的方法:中位线,相似,平行四边形 二......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的教学反思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的教学反思本人于2008学年第一学期第十一周周五下午代表市89中高一数学备课组在113中学上了一节区内研讨课,课后老师们进行了评议。本人非常感谢各......

    2.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教案2

    《2.2.4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新教材 高二数学 第二册 第二章 第二节 第4课 二、教材分析: 直线与平面问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求解的关键是......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教案

    5.1平行关系的判定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高一朱丽珍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2. 把线面平行关系(空间问题)转化为线线平行关系(平面问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