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关键环节入手建立民主科学的干部
从关键环节入手建立民主科学的干部
胡锦涛同志指出:“从组织上保证选好人、用好人,对于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巩固其执政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如何做到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选人用人,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是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一直不断研究探索的重大课题。近年来,XX区从加大推荐、考察和决定等关键环节的民主监督入手,积极探索
建立民主科学的干部选拔作用工作监督机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较好防止了“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等不良现象,调动了各级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干部廉洁自律和干事创业。
一、建立民主科学的推荐机制,打牢选准用好干部的基础。民主推荐是选准用好干部的最基础性工作,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干部任用条例》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不是所在单位大多数群众认可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一般说来,民主推荐的结果基本代表了民意,也是党组织确定7考察对象的主要依据。但是,由于参加民主推荐人员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加上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拉票、请客甚至贿票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象不仅影响到民主推荐的客观性,也影响到选人用人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更会
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加强民主监督。一是严肃民主推荐工作纪律。区委组织部制定了干部民主推荐纪律,利用后备干部培训和组工刊物进行宣传;到各单位召开民主推荐会时,重点要求,同时公布举报电话,号召大家相互监督;在座谈中,对考察对象是否有拉票等活动进行询问;对在民主推荐过程中搞拉选票等非组织活动的,一经发现,坚决按照有关规定,取消其后备干部资格。二是扩大民主推荐范围。基层干部的工作和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其工作能力的强弱,服务质量的优劣,群众看得最清,感受最深,说得最准。因此,除《条例》规定参加民主推荐人员范围外,我们通过一定的形式把范围适当扩大。推荐乡镇干部,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农民群众参加;推荐区直部门干部,扩大到全系统,人员不够50人的全员参加;对共青团、妇联会等人员较少的群团组织,扩大到委员和部分代表。同时,每半年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党员、群众代表对不同层次的干部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记入干部档案,作为民主推荐的一项重要内容。对重要岗位干部的任用,我们还组织全区科级、处级干部进行“海推”。三是科学分析民主推荐结果。民主推荐结果除了受非正常因素影响外,也与干部的性格、原则性、交际能力和具体工作岗位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敢于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的,有不善言辞、埋头苦干的,他们都是党组织和群众需要的干部。因此,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辩证地看待民主推荐结果,将连续三年的民主推荐结果连贯起来,综合分析干部的一贯表现,认真听取方方面面特别是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推荐意见,科学分析得票情况,排除偶然因素干扰,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通过多种机制互相配合,多种措施综合运用,保证干部民主推荐的准确性、客观性,为准确选任干部奠定基础。
二、建立民主科学的干部考察机制,保证准确识别干部。贺国强同志指出:“干部考察工作是选准用好干部的关键。考察准确,任用才能得当;考察实真,任用必然失误。”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用是以考察环节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后所得出的结论为主要依据,在正常情况下,经考察组全面考察并认定为优秀的干部在其后的环节中一般不会被否决。因此,干部考察是否能够做到客观准确是保证准确选人用人的重要一环,加强对考察环节的民主监督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我们根据《干部任用条例》的规定,在加强考察环节的民主监督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一是加强对考察组人员的监督。在注重挑选高素质考察干部的同时,切实加强对他们的纪律教育和制度约束。制定严格的纪律规定,在每次考察前均要对参考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严格落实干部考察回避制度和考察责任追究制度,坚持谁考察谁签字谁负责;严禁考察人员接受被考察单位或个人宴请、礼物和娱乐性消费;严禁考察人员在考察工作中搞亲亲我我、讨好许愿、泄漏考察情况或对工作敷衍应付,不负责任,保证考察人主观上能够做到客观公正。二是发挥群众监督。邓小平同志讲:“干部的优劣和是非功过,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只有走好群众路线,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才能真正把人选准用好。”在考察干部中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既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认真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的内在要求,也是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保证准确选好人、用好人的有效形式。为便于群众监督,扩大群众的知情权,我们在干部调整前,首先要结合本区干部年龄、文化、知识结构和岗位空缺情况,确定干部调整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调整范围和操作程序,并向社会发布公告。在到达考察单位考察的前一天,向单位
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发布干部考察预告;研究决定任职后向社会公示,在区电视台黄金时间连续一周滚动播放,将区刊《今日XX》扩印后免费发到全区党员,并在各单位及显耀位置张贴告示,欢迎群众监督。同时,成立专门调查,对所有反映的问题,无论是署名还是匿名,也不管是多数人反映还是少数人反映,都要立即调查核实,凡发现有影响提拔的问题的,取消其资格。
几年来,先后有7名干部因群众反映而被取消考察对象或任职资格。三是实行差额考察。对拟任职务均按1:1.5比例确定考察对象,进行差额考察,拓宽识人视野,实现好中选优。四是建立干部绩效档案。组织部将每位干部每年从事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受到的批评、惩处等详细记录,存入绩效档案,在对考察对象作结论时,将其连续三年的绩效、年度考核、述职述廉和民主评议结果综合考虑,以事实为依据确定考察对象业绩大小和素质高低。五是切实搞好跟踪考察。对新提拔的干部一律实行一年试用期,在此期间,组织部每半年对其进行考察一次,并组织群众进行民主评议,详细了解社会方方面面的反映。试用期满,经考察合格的办理正式任职手续,不合格的取消其任职资格。好范文版权所有
三、建立民主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决策机制,实现决策民主化。选拔任用干部,推荐是基础,考察是关键,决策是保证。能否按照民主推荐和考察的结果任用干部,到底怎么用干部,最终要看决策机构如何决定。权力过度集中,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是导致用人腐败的根源。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民主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决策机制,把讨论决定干部始终置于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监督之下。近两年,我们围绕扩大民主这个基本方向,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基础上,围绕建立民主科学干部选拔任用决策机制进行了一些探索。一是广泛充分酝酿。广泛充分酝酿既是全面了解干部的过程,又是发扬民主,加强民主监督的过程,也是实现准确选人用人的重要保证之一。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广泛酝酿是我们建立民主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机制的重要形式,每次提交讨论决定前,都要反复同干部所在单位党组织交换意见,由组织部长和分管干部工作的副部长逐一征求四大家领导的意见,有选择地听取离退休干部和群众代表的意见,乡镇干部要听取区委政府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的意见,职能部门干部要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加强同纪检、监察、政法、信访、审计等部门联系,通过各类信访案件综合分析干部的德、能、廉表现。二是推行差额票决提名人选。提拔副科级干部,由区委委员、区级领导干部、乡镇委局党政正职、处级离退休干部等组成评委,组织经考察合格的考察对象进行演讲或答辩。在投票表决时,区委组织部将考察对象的基本情况、推荐结果、近三年公务员年度考核情况、连续三年工作绩效和受奖惩情况打印成册,发到每位评委手中。各位评委根据干部的一贯表现和演讲时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综合分析、临场应变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确定提拔人选。在这一决策过程中,区委常委会只是根据得票排名先后、个人特长、气质表现和政绩累积结果确定拟任职务,排名靠前、政绩突出的优先安排到实职岗位,相对靠后的安排为非领导职务,做到量才适用。2005年7月,按照这一机制,XX区一次从141名考察对象中择优选任了100名副科级干部,民主程度高,社会效果好。三是推行公开选拔。公开选拔是《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方式之一,也是群众比较公认的公平、公开、民主选拔干部的重要形式。近些年,全国各地都做了许多探索,也有相当多的成功经验。我们在总结各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二荐二选”公开选拔机制。“二荐”即个人自荐、党组织推荐;“二选”即单位党组织首先组织本单位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对自荐或党组织推荐的干部进行初次筛选,然后由区委组织区委委员和党员干部代表进行评选。每次评选均按广泛民主原则,选择一定数量的评委,组织被推选干部演讲和答辩,根据规定的比例进行无记名投票,按得票多少确定人选。个人自荐,保证了人人都有平等参与的机会,拓宽了识人视野和用人渠道;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参加评选,落实了群众的“四权”,体现了党在干部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有利于真正把群众拥护的干部选拔上来;党组织推荐和区委委员评选,坚持了党管干部原则,实现了组织意图。去年以来,我们采取“二荐二选”,先后公开选拔了2名重点高级中学校长和9名乡镇人武部长,经对这些干部进行跟踪考察,他们普遍素质较高,进入角色快,社会反响好。实践证明,推行差额票决、公开选拔,堵住了说情的嘴,封住了跑官的路,树立了民主选人、干净用人的新风。
第二篇:优化科学实验教学从三方面入手
优化科学实验教学从三方面入手
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部分,倡导学生以探究?橹鳎?在亲身经历中培养科学素养,并保护学生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它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观察、思维、动手等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不少科学教师受传统教学影响,认为教材里一节课就那么几句话,没什么可讲、可探究的;又有一些科学教师认为实验仪器配备无法满足要求,采用“读科学、讲科学”的方式教学。久而久之,学生感觉科学内容过于抽象,慢慢地就失去了兴趣,厌倦了科学课。对此,2017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建议,广大科学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切实可行地处理与加工教材,以此来提高科学实验的探究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期待上科学课。
一、基于学情分析,优化实验设计
小学科学教学与其他课程的重要区别在于强调通过动手操作和探究式学习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访谈、测试、绘制概念图等方式摸清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以寻求突破重点、解决难点的方法。教学过程中要多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学生之间交流互动和回答问题的情况,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向,有效地利用课堂生成资源,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进程,提高教学效率。还要做好课后的学情分析,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学习单、小测、作业分析、座谈等方式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这节课的评价如何等反馈情况,以便巩固教学。
笔者在执教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谁先迎来黎明》一课时,发现因学情不同,课堂教学情况有很大的差异。在本校教学时,前测发现通过此前的学习,大部分学生知道地球会自转,知道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地球是按照自西向东方向自转,但理由说不充分,对时差问题也不是很了解。在此基础上笔者调整教学顺序,将确认地球自转的方向作为教学重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经验――太阳、星星的东升西落,在游乐场玩旋转木马时周围事物的运动方向等,让学生感受到物体前进时周边的景物是后退的,所以根据星体东升西落判断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一次送培到一所乡村学校也是执教该课,笔者也进行了一次前测,发现学生对地球自转、时差等认识知之甚少。所以那次教学笔者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谁先迎来黎明上。教学时以学生的亲身体验为主,并改变了学生座位的排列方式。通过笔者手持探照灯模拟太阳,学生依次序绕圈走动模拟城市的方法来体验哪些城市先迎来黎明,最后教学时区部分。还有一次到厦门跟岗学习时执教此课,在与学生的交谈中知道学生对自转、时区等知识了解甚多,于是便在教学中进行了新的尝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组建自己的学习共同体搜集时区的相关内容,将科学与数学、综合实践学科有机融合。同课异构了三次,侧重点不同,但每次教学都是以学生的前概念为教学出发点,优化实验教学过程,调整科学课堂的组织形式,使课堂教学目标合理,更有针对性,使学生对课堂有期待,渐渐爱上科学课。
二、改进实验材料,优化实验方法
教材中呈现的实验材料,有时会有一些缺陷,操作起来效果不明显甚至容易失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实验教学教师要能够根据实验目标改进实验材料,化“偶然”为“必然”,提高实验成功率;化“隐性”为“显性”,使实验现象更突出;化“繁杂”为“简单”,提高实验效率,以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
笔者参加一次优质课比赛时,执教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第五课《金属热胀冷缩吗》,分析教材发现本课实验教学存在几个问题:①本课有2个实验,一节课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②在磨课中发现,“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这一环节,加热30 cm长的钢条使它变大变粗耗时长,还要通过热胀的钢条使另一端的大头针变歪,效果很不明显。③教材只选铜、钢两种金属,缺乏代表性没有说服力。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本课的实验进行改进:①设计了一种“电路金属热胀冷缩检测仪”,做一个支架将需要检测的金属固定在电路的一端,金属与开关之间仅留一点缝隙。给金属加热缝隙消失,此时通路,灯泡亮蜂鸣器响起;移除酒精灯后温度下降金属收缩,此时断路,灯泡灭蜂鸣器停止鸣叫,使实验效果更明显。②准备了铁、铝、锌、银4种金属,供同学自由选择。③钢因为加热时间长,改为在学生小组汇报这段时间里做演示实验。这样操作时间更充分,实验的结论更加丰富真实,学生也更主动参加到科学探究中。
三、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空间
虽然说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课程,但受教材限制,有些内容只是举了一些简单的例子或只给一两张图片,有些内容没有及时更新与时代脱节,有些实验因为种种限制无法实际操作。在实验教学中适当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如: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植物生长变化”这一单元,书本上的知识比较单一片面、枯燥无味,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微课视频对植物一生几个阶段进行介绍,使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直观。课外时间还可以让学生下载“形色”“花伴侣”等App来认识更多的植物。这样学习的空间就变大了,跳出书本走出校园走进森林,学生随时随地拍一拍、扫一扫,就可以学到丰富的植物学知识。又如: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和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如果只通过教材中的图片文字去教学就不够生动形象,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清晰地呈现出相应的情境。在教学中可以下载“天文馆”“3D地球仪”“谷歌星空”等App作为辅助手段,有条件的还可以用VR技术、3D建模把空洞虚幻的内容形象化。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探究空间,跳出了40分钟课堂的束缚,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更自主更有深度和实效。作为科学教师,在当今这个“互联网+”的时代,要加强学习,与时俱进,要具备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的技能,能够创建适合学生学习的专题网站,能借助教育资源平台开展“云教学”“平板教学”,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优化科学实验教学是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就像是撬动科学课堂的杠杆。教师要找准“优化点”,构建有趣、直观、高效的课堂,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科学课堂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殿堂。
(作者单位:福建省古田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黄晓夏)
第三篇:如何建立民主
如何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正一点点地发生着变化,不再是由教师来主导、学生一律听从老师的关系。学生要求平等,而师生关系也正一步一步走向平等,那么何谓平等,怎样的关系才能称为平等呢?又该如何建立好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如何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态度,教学方法。这就是我们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关于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同的教师解决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在讨论师生关系的问题前,我们先谈一下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所谓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流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心理上的关系,它是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交往需要的心理状态,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
这个定义可从三方面来理解:
1、人际关系的实质是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人们在思想、情感上的距离和相互吸引与排斥等心理状态,是反映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
2、人际关系以人们的需要为基础,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这些需要是借助与他人一起进行的活动才能得到满足,人们总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才进行交流的,所以,满足需要是形成人际关系的动因。
3、人际关系以交流为手段。交流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消除生疏、加深了解,增进感情的有效途径。人际关系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们借助交流的手段,努力消除陌生感缩短心理距离的结果。
(二)人际关系的成分
人际关系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相互联系的成分。人际关系的建立、发展和变化是这三种成分相互作用的结果。
1、认知成分
认知成分是指与认知过程相联系的一切心理活动,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认同和相互理解,人们是在交往过程中彼此通过认知活动而对对方有所了解,并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定的人际关系。它不紧是人们产生情感体验的前提也是人们确定是否进一步交往的根据。它反映个体对人际关系状态的了解,是人际认知的结果,也是人际关系的理解性因素。
2、情感成分
情感成分是指主体积极或消极的情感状态,是关系双方在情感上满意程度和亲疏关系的态度体验。它在人际关系中起着驱动、协调的作用。不同的情感往往导致不同的人际关系。一般来说,人们之间的好恶亲疏,实际就是情感成分在人际关系上的显现,它反映交往双方在心理上相互吸引或排斥的程度。因此,人们常常将情感状态作为评价和判断人际关系的主要指标,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3、行为成分
行为成分既包括能表现个性、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等各种行为要素,如语言、手势、动作、风度及相应的表情等:也包括这些行为要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的活动,如学习、劳动、游戏等都是形成人际关系的复杂行为成分,它反映双方实际交往的外在表现与结果,是形成人际关系的实际因素,只有通过活动,人们才能彼此深入了解,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系,在不同的人际关系形态中,三种成分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
(三)人际交往的含义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沟通,它是人们为了彼此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需要等目的,运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目光、姿势、体态、声调、面部表情及动作等)而实现的交流过程。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感情的联系过程
二、教育群体中人际关系的概述
(一)什么是教育群体中人际关系
教育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教与活动中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它不仅反映教育成员之间的感情疏密,而且也反映教育群体凝聚力的程度。
教育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形成式之一,它一方面具有一般的人际关系的特点,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1、教育性
教育组织是以培养人和发展精神文明为目的。因此,同教育培养目标和教育活动相联系的人际关系对于教育目的、内容和教育手段都具有重要意义。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是为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都显示出其教育性的特点。
2、广泛性和丰富性
教育的职能需要依靠多方面的力量对受教育者施加良好的影响,才能完成这项任务。在学校内要依靠全体教育人员和各种学生组织的共同努力,统一思想,密切配合,将社会的积极因素纳入教育轨道。
3、民主性、平等性
民主平等是社会主义关系质的规定,一方面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他们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把他们看做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另一方面学生要尊敬教师,谦恭有礼学而不厌,虚心聆听教师的教诲,努力学习。
(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根本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对学生施加教育的基础和手段,只有教师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教师才能充分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在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这种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团结友爱式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表现在教师对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对教师尊敬依赖。教师热爱学生主要受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观点、职业道德和事业心的支配富于理智特征。而学生的尊师是对教师热爱学生的反映,往往是根据个人的主观判断和情绪决定的,富于感情色彩。在师生关系的两个方面中,教师是主导方面,因为教师的信念、情感、需要、态度和行为,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有重要的决定性影响。
为协调师生关系,教师必须有意识的监督和调节自身的教育态度、作风和行为,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设身处地去思考和体验学生的思想感情,以便取得共同语言,并根据学生的心理水平来调整教育内容和方法。
三、怎样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在建立新型关系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理解不准确,目标不明确,心态不平和,就难免会出现“走极端”或“扭曲”“变味”的现象,如:为了体现这一时尚的理念,教师隐痛割爱放下架子一味亲近学生,一味求救学生,一味赞赏学生,以为这样就会缩小师生距离,走进学生内心,学生就会感恩戴得的接受教师对其实现的教育。但效果往往并不如此,一方面教师不但没有建立以人格为魅力为基础的威信,反而使原由靠师道尊严称起的威信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学生不但没有在在“信任”“尊重”“宽容”“赏识”的宽松氛围中变成教师想象中的样子,反而染上“焦躁”“轻浮”“冷漠”的不良情绪。那么怎样才能建立这科学的师生关系呢?
(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热爱教育事业是教育工作者做好教育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对于学校的教师来讲,就是要热爱学生。教师的情感对于学生来说有着直接的感染力,尤其是对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这种感染力作用更为突出。教师热爱学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它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后进生来讲,教师的爱是转化他们的基础和首要条件,是开启学生心扉的有效钥匙。
(二)沉着、自制和耐心
这种品质表现在教育工作着善于控制和调节自我的能力上,也表现在沉着、冷静和耐心上。特别是教师对学生更需要这种品质。对与教育工作者来讲具有自制力,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行为,能够约束自己的言行,抑制无益的激情和冲动,这既是职业修养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也是教育技巧高低的尺度和标准。
(三)平等要有度
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师生之间的平等也不能绝对化,我认为教师如果能真正领会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这一点就足够了。而根本没有必要去刻意去创造所谓的平等,现实中,很多教师的角色转变都操之过急,猛然将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地位变为学生凌于教师之上的尴尬局面,学生偏离轨道了,不敢干脆利落的将之牵引到正确的轨道,听之、任之,时间浪费了,最后的结果就不了了之,甚至学生错了,也不敢直截了当地去否定与纠正,迂回千百度,也没敢亮出教师心知肚明的至理;为什么神圣的平等会被演绎成“委屈了老师,恩惠了学生”的“善举”了呢?要知道学生毕竟还是孩子,他们的确需要在民主平等的宽松氛围健康成长,但他们更需要师者的指导和牵引。
平等这一价值理念必然意味着能够看穿个体化原理必须强调它的普遍适用性一个真正重视享有平等的人是一个将自身价值建立在自我确认的基础上的,而不是通过对比、通过对他人的价值贬低来获得确认的,人与人之间是这样,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亦是这样。从学生角度来看,教师在人格上不歧视他们,在情感上不伤害他们,给他们以尊重和关爱,这就是平等。教师又何苦用“贬低自己价值”的代价来换取“理想中的绝对平等”呢?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自己,教师丧失自己的主见,丢弃自己的主导作用。其实打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是要求教师如何对待学生,更重要的是呼唤教师调整好心态,放下师道尊严的沉重面具,做一个性情中人,向学生打开自己的心扉,敞现自己的喜怒哀乐,让学生明白老师也有心情有感情的,更让学生感受到在学校的过程中老师不仅仅是指导者,更是一个陪伴者,这才是心灵上的平等,才是有度的平等,才是真正意义的平等,才是有度的平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四)亲密要有间
建立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是一个好教师的标志,就师生之间的情感而言,教师爱生如子,对学生进行全面关心,与学生亲密无间,值得推崇在深入贯彻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打造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更成了一种潮流,在教师还未能准确的把握“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时候,教师为 了重新定位和学生的关系,唯一能做的就是深入学生内部和学生打成一片,蹲下身子和他们聊天,和他们游戏,看上去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是新课改的一道温馨的风景。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如果师生之间真正做到了亲密无间毫无顾忌,就必然会导致教学工作中的失衡,时常可以听到这样的事例,平时老师与学生没大没小,甚至称兄道弟,结果当教师需要进行威严时,威严早已丧失,所以师生相处过分“亲密无间”必然会造成相反的教育结果。做为一名教师,教师与学生的相处应掌握尺度,做到“亲密有间”,所谓“有间”间在教师的管理意识教师要努力做到“亲而不密,距而不离”要想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必须注重学生的“个人边界”,给学生一点空间,做到“亲密有间”,这才是真正的师生关系所倡导的。
(五)赞赏要有方
当前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新课改提倡多给学生表扬和鼓励,于是老师们就改弦更张,一反常态,不在批评学生,就是发现了缺点,发现了毛病,也不指出,而是采取一味的表扬的教育方法,其实实践证明只是一味的批评学生,从不肯定表扬学生,的确不是教育学生的好办法,然而反其道而行之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的一个极端,一味的夸奖学生,表扬学生,也不是教育学生的最好的灵丹妙药,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并不会起到鼓励作用,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引导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不应只是一味的给学生廉价的表扬,而是要赏识学生,不断的唤醒鼓励,激励学生,面对学生的不同见解,教师应该有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准确的答案,做到传统与现代的完全结合,只有寻求平等、亲密、赞赏的尺度的中庸之道,才能真正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总之,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之前教师应该注重搞好本身的人际关系,正确的理解平等、民主的师生间人际关系,教育工作者凭借良好的社会认知,不仅能做到有自知之明完善自我建立好的人际关系,对提高教育成果,实现教育目标有一定的作用,而且通过社会认知能正确对待是非成败和功名利禄等社会事件,不为自己的权利,报酬而焦虑,这样他们就能保持平衡心理,情感调试就能排除忧虑不安等消极情绪的困扰,教育这要不断的端正自己的思想路线,切忌主观片面性。其次要深入实际,做认真的调查研究,对人做全面的观察和了解,如果只凭道听途说,就容易造成不正确的人际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带情绪,对特别的学生另眼看待,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态度这样会使教师在学生面前失去威信,教师只有用平等的眼光态度去对待所有的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感受到教师对所有事情的处理都是平等的,在这种条件下才能真正的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第四篇:从素材入手打造简约科学课堂
从素材入手打造简约科学课堂
简约的课堂,更要有高效的教学观念和高超的教学手段与之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科学课堂的简约,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挖掘有关教学内容的实物、模型、照片、图片、录像、纪录片、地图、地形图、航拍图等。让孩子在实验、观察中有“抓手”,从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现以《食物链和食物网》为例,具体阐述如何从素材人手,打造简约的科学课堂。
一、巧用素材为“新课导入”添精彩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科学课堂需要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所以要创设有意思的、与本课教学任务有关的情境就显得非常重要。为达到“课伊始,趣欲生”的效果,本课中应用麻雀的图片和消灭四害的运动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1.课件出示麻雀的图片
师:这是一只什么鸟。谁知道?它喜欢吃什么?
生1:它是麻雀,爱吃虫。
生2:它也爱吃稻谷。
师:对呀!麻雀它爱吃虫,也爱吃稻谷
2.出示课件隋境
师:因为麻雀会偷吃粮食,我国农村曾把麻雀作为四害来消灭。在麻雀被大量捕杀一年之后,没有麻雀糟蹋粮食了,粮食反而大量减产。农民伯伯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你知道吗?
生1:知道,让学生说。
生2:不知道,看来稻谷、害虫、麻雀,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关系,3.揭题
师:它们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呢?上完这节课你就明白了。
板书课题:食物链和食物网
我巧用麻雀图片、情境这样简单的素材,打造了简约的科学课堂。从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以现实生活中的典型问题引课,更好地在学生头脑产生风暴后,思维发生冲突迷惘时,抛出问题揭示课题。让孩子尝试着去解释,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二、精选素材为“探究新知”当载体
观察素材是探究科学新知的重要载体,采用简单而又直观的图片也可以得出准确的科学概念,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本课食物网概念教学中我为每一小组的同学准备一张彩色的田野生物图,让学生在图中找出多条食物链,从而轻而易举地构建食物网的概念。
1.介绍田野里的各种生物
师:同学们很喜欢大自然,喜欢和大自然亲近,那么在田野里生活了哪些生物呢?(水草、虾和鱼、白鹭、水稻、田鼠、黄鼠狼、稻螟虫、小鸟、蝗虫、青蛙、蛇、老鹰、猫头鹰)
2.让学生自主寻找食物链
师:田野里有这么多的生物,你能找出几条食物链?能用箭头表示出来吗?
师:为了能够快速找出、明显地看出各条食物链情况,老师还有几点要提醒同学们的。(出示温馨提示)
(1)一条食物链用一种颜色的彩色笔画。
(2)箭头指向捕食者,如果两种生物间已经有箭头了,画第二条食物链就不重复了。
(3)画出所有的食物链后,数数共画出了几条食物链。
(4)小组进行分工,确定谁记录,谁汇报,谁观察。
3.小组汇报交流
展示一个小组画的食物链情况,让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评价。
师:第×小组同学刚才讨论得最热烈,请这组的汇报员进行汇报。
请你来说说你们组共画出了几条生物链,它们分别是什么?请读出来。
小组成员还有补充的吗?其他小组对这小组同学观察记录情况有什么看法呢?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一双敏锐的眼睛,画出了这么多条食物链。真是太棒了!
然后课件出示比较理想的连线情况。
4.建构食物网概念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哪些生物在很多条食物链中重复出现?它们都和谁有食物关系?
生:水稻。它被田鼠、稻螟虫、蝗虫、小鸟吃。
生:老鹰。它的食物有蛇、田鼠、白鹭、小鸟。
生:田鼠。它被蛇、猫头鹰、黄鼠狼吃
师:像这样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会吃很多种生物,甚至同一种动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生物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作食物网。
这里精选的素材,只是一张生物图,而让学生花了整整20分钟去研究,达到了简约高效的目的,从而引出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让学生充分利用生物图,先自己观察思考,然后进行计划,接着小组分工合作,最后再全班交流。这样的探究层层递进,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每一位都能独立思考,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又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从而对食物网的概念有更直观的理解。
三、提炼素材为“体会关系”找依据
《食物链和实物网》这节课的教学需要让学生体会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如果只单单让学生说说这些生物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就会显得比较抽象,如果借助课件中的网络图,就会具体形象些。
1.师出示一张食物网让生观察。
2.师:在上面的食物链中,如果小鸟被大量扑杀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3.师:小鸟的捕杀会影响直接青蛙、蛇、老鹰、稻螟虫,又间接影响到水稻等其他生物。蛇被大量扑杀了会怎样呢?蝗虫没了,又会怎样呢?在这张食物网中谁可以减少?为什么?(一种生物的生存会影响多种生物的生存)
4.师:你的想法很有创见,请在大声、自信地说一遍。说得多好呀!掌声鼓励!
5.观察思考:依据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你觉得生物和生物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6.归纳: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保护一种生物,就是保护多种生物。
?@样的设计让学生在讨论中感受到,任何一种生物的生存都会影响到其他生物,保护一种生物就是保护很多种生物。让学生意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本节课的教学素材选择得非常简单,教师准备得很轻松,很有效。充分利用图片,自主建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文章中所用的几个词语巧用、精选、提炼,主要就是为了追求简约而不简单的科学课堂。当然,今天的观点还不够成熟,需要我往后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去完善。
[作者单位:霞浦县实验小学 福建]
第五篇:班主任自我减负,从培养小干部入手
班主任自我减负,从培养小干部入手
大姚县金碧中心学校教师:张
艳
大姚县仓街中心学校教师:邓宗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班主任要担当的角色也越来越多,我们是老师,要授业、解惑;我们是保姆,要知冷知热;我们是保健医生,学生身体不适,我得忙碌„„班主任必须从繁重的工作中寻找一条自我减负的捷径。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深深地感受到,班主任要自我减负可以从培养小干部入手:
在班级工作中,小干部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班的干部能力强、有威信,班主任工作则得心应手;反之干部能力差,同学不服从干部的领导,班主任则疲于奔命,班级工作难以开展。所以在班级管理中应注重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管理班级的积极性,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又能让班主任在以后的工作中省心、省力。在日常工作中,如果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任务,就可以把班中绝大部分的工作放手让小干部们去做,班主任也就心有余力地、创造性地去开展好班级的全面管理工作。
一、根据具体情况,选拔小干部。
新接手一个班级必然要了解学生情况,而选拔小干部就更需要了解哪些同学在以前担任过什么样的职务,同学、老师评价如何等,有了这手资料,选拔时方向就比较准确,可以少走些弯路。当然,情况不太了解的,就要靠老师在平常与学生的接触中去分析、去发现哪些同学适合担任班干部。
二、注重培养班干部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首先小干部要管理好班级,自身素质一定要高,这就是说: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到。要达到这个标准,我就激发小干部首先主动接受学校各类行为规范教育,让他们能够自觉地经常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树立长久的威信。其次,班主任还要丢弃一些传统的陈旧观念,如家长观念,要能考虑到每一个班干部的个人特长,让他们有自由发挥的空间,积极培养他们的自主性,而班主任最好扮演一个知心朋友的角色,起帮助和监督作用就可以了。第三,在学校安排的活动和班级自己组织的活动中,班主任要能够多听取意见,提出综合性的、合理化建议,尽量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不过小干部开展
工作并不是一开始就能一帆风顺的,只要班主任能为他们掌好舵,再大的风浪也能挺过来。在各项工作开展中,班主任的个别指导非常重要。
三、培养小干部树立四种意识
1、平等意识
既要让小干部摆正自己和同学的关系,使他们意识到不管是自己还是其他同学,都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都是一同求学的朋友,大家都处于平等的地位,切不可以“小干部”自居,要让他们懂得,想做好班级工作,不能只靠几个小干部,要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团结同学,广泛征求同学们的意见,采纳同学们的合理建议,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做好班级工作。
2、自律意识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要求小干部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处处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因为班干部不仅是指令的发布者,更是行动的带头者,应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取得全班同学的信任,班主任要和班干部讲清道理,培养其树立自律意识,但班干部也是普通学生,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工作中都可能犯错误,此时,他们的自律意识就被动摇了,班主任要抓紧时机教育班干部犯了错误不要逃避,要像要求其他同学那样来要求自己,要以诚恳的态度向老师及同学们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只有这样才能给其他同学做出表率,真正做到以身作则。
3、职责意识
即要让小干部明确自己的职责。既然是小干部,对班里的各项工作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班主任要对班干部有明确的分工,让他们各负其责,要经常和班干部一起分析班级情况,指导他们制定班级计划,选择工作方法,同时班干部工作的着眼点是整个班集体,要教育班干部无论是老师交给的任务,还是班里的日常事务以及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班干部都应该当作自己的事情做好并及时和班主任沟通汇报,力争做到全心全意,尽职尽责,绝不能做“甩手干部”。另外,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是班干部的共同职责,因此班干部必须形成一个团结的整体,要让他们明白,单枪匹马不能干事业,所有班干部都要同心协力,互帮互助,为共同搞好整个班集体而努力。
4、竞争意识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因此必须培养班干部树立竞争意识,为了让所有班干部都有锻炼的机会,我采用了职务轮换制,让班干部轮流担任
班内各种职务,在学生干部职务轮换时,鼓励能者为先,竞争“上岗”,从管理方法和管理内容两方面来考核班干部,使其能在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大胆工作,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其综合素质,使班级核心力量更加坚强。
四、运用合理的方法做好小干部的思想工作
比起一般的同学来说,班干部的经历、见识要丰富一些,他们的思想也要复杂一点,自尊心更强。因此给班干部做思想工作切忌简单、粗暴。必须主意以下几点:
1、选择好时机。
要维护班级干部的威信,调整他们的情绪,对他们的思想工作不能不讲究时机,抓住好时机可得到事半功倍之效。(1)事发之前,班主任要预测到事情的发展。在事情还未发展之前控制局面,就需要做“地下工作”。例如:在一次期末的评选三好学生中,由于名额的限制,竞争非常激烈。根据我的经验,有一位平时对同学要求很严格,能力很强,自尊心也很强的小干部可能会落选,于是在评选之前我找她谈话,询问她对自己的评价,同时指出她在工作中某些粗暴的做法,强调三好学生要求中的“工作好”这一方面还须改进。果然,评选的结果正如我所料。由于事先做了工作,她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工作的热情并没有因此而减退。(2)事发之后的“地下工作”则须讲究技巧。例如:班上一位副班长,平时工作很负责,学习成绩也很优秀,但有一天因为在数学课上违反纪律,被老师处罚带到了我的办公室,她觉得自己很委屈,由于同时受罚的是三个人,按常规处理以后,让另外两人回班上课,只留下了这个副班长。我没有再批评她,只是让她想一想为什么还留下她,她终于说出了一句话:“因为我是班干部。”之后我再细致地与她讨论班干部犯错误在同学中的影响,让她牢固地树立“以身作则”的观念。
2、选择好对象。
班主任做思想工作除了一对一,面对面地进行之外,有时还要面对全体,为了肯定班干部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让班级工作顺利地进行下去,选好对象做工作也是很关键的。(1)给大家做工作时要旁敲侧击,善于疏导,以理服人。(2)利用班干部做提拔班干部的工作,可避开矛盾,善用人才。
五、随时提醒班干部注意工作方法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班主任除了要求
班干部事事带头,以身作则外,还要提醒班干部讲究工作方法,教给他们一些工作技巧,比如,我向我班的班干部传授了“六少六多”真经,即:少向老师告状,多和同学商量;少用大声语,多说悄悄话;少出口伤人,多以理服人;少凭权压人,多用权理事;少以权谋私,多公道处事;少自以为是,多和气待人。当然要做到这“六少六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班主任还要在平时工作中对班干部言传身教。
在班主任老师的悉心指点和耐心教导下,小干部们的工作能力和团队的凝聚力越来越强,班主任的工作也越来越轻松,担任的角色也越来越少,他们不再是保姆、保健医生等多重角色的综合体。不管是学校布置的重任还是班级中的突发事件或是班中要搞的活动,班主任再也不用劳神费力、亲力亲为,只要作一下“垂帘听政”——“指手划脚”一下即可得到理想的结果;班主任也不用再担心自己因故请假使班级事务无人代理而心神不宁,这不是有小干部们为你顶着吗?
我的工作实践证明,班主任注重培养得力的班级小干部,不仅能使班级各项工作顺利地开展,更重要的是班主任能从繁重的工作压力中解脱出来。让我们一起从培养小干部入手,进行自我减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