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库区移民文化活动中心说明1
附件一:
移民文化中心设计方案及说明
方案一:本方案为两层半的框架结构建筑,建筑占地面积:195m2,建筑面积为:490m2。在这两层半建筑内合理布置各个功能房,面积紧凑,动线明确,方便库区移民群众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及时了解最新信息,利于今后的生产生活。在立面造型上以简洁大方为主,通过采用引导性明确的门厅入口和外墙颜色材质的变化使原本规整的外立面显得活泼生动,与周围新的农村住宅相得益彰。
方案二:本方案建筑占地面积:309m2,建筑面积为:483m2。平面布置以两个相互平行的矩形组成。根据文化活动中心的性质和任务,建筑内容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移民群众的需求,尽可能提高使用功能和空间组织质量,合理组织交通流线,动静分区。在立面处理上,尽量体现活动中心作为区域开放性建筑的特点,力求简洁大气。给人耳目一新感觉。
方案三:本方案建筑占地面积:260m2,建筑面积为:500m2。此方案遵循活动中心作为公共性建筑的特点,平面布局采用对称的形式,功能依流线循序展开,布局紧凑,动静分区明确,连廊的设置拉进了与移民群众的距离,增强了活动中心作为公众性建筑的气氛。简欧风格的造型,立面素身红顶,色彩清雅明亮。同时,丰富而精致的建筑细部又平添了雍容大气。
第二篇:如何做好库区移民工作
一、深入调查研究,做好前期工作是关键
1.淹没实物指标调查
水库淹没线下人口和实物数量的调查,是计算每一项补偿资金数额和总概算的依据,也是认定移民资格和确定移民搬迁与安置项目的依据,是编制移民安置规划,安排任务和资金计划的主要依据,此项工作的细致深入程度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移民和成百上千的单位、企业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关系到移民工作能否顺利、有序地进行,搬迁后库区遗留问题或多或少。总之,对这项工作必须谨慎而又细致,任何马虎或疏忽都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受到惩罚。
调查人员必须在被淹没人口和现场作测量、核对和登记工作,鉴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总的要求是项目齐全、数据准确、各方认可(户主、村小组、村委会、乡镇、县政府、设计院、业主、监理),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更重要的是调查技术人员遵循规范,地方领导亲自参加,移民亲自参加,对各项调查工作日程建档立案,对县乡认定的困难户注册在案的争取业主安排困难建设资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考虑区位优势,如房屋区位价值,街道类别等,人口调查中,长期居住无户籍人员的不确定性,考虑按一定的比例计算随迁人口等等。
2.水库淹没区和移民迁建区的地质勘察
水库库区往往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区,认真做好受水库蓄水影响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坍岸的调查、监测和治理,是关系到库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关系到枢纽工程安全和库区社会稳定的大事。因此,按照有关规范规定,进行地质调查勘察是必须的,不同的设计阶段应当达到不同的调查质量和精度,并采用多种手段勘明地质条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监测治理方案。移民迁建区首先应当避开大中型滑坡和坍岸,对于县城和集镇搬迁,要从长远安全考虑,也可远距离迁移,对于高山峡谷区移民迁建工程,应避让滑坡地段,排除移民迁建工程的“拦路虎”,确保移民安置点的安全性。3.结合库区实际,编制移民安置规划
XX县是一个多民族和有着特殊地理地质环境的边远县。2008年9月施行的《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条例》中第二章“移民安置规划”共有14条,是《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条例》中条数最多的一章,这说明移民安置规划的重要性,也确定了移民安置规划的法律地位,XX省根据省情制定的“16118”工程结合新条例,制定相应配套政策、规定、标准、措施,研究多种安置方式的产业支撑和政策保障措施,确保移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项目按照标准的规划和投资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合格,满足工程工期要求。
在实施县城、集镇迁建中,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人均占地规模、用水、用电、绿地等指标编制规划,以便彻底改变旧城镇拥挤、破旧的状况,让搬迁后的新城镇面貌跟上国家发展步伐。同时,防止山区集镇“平原化”,大挖大填,高切坡等诱发新地质灾害,工矿企业在搬迁过程中要通过技术改造、重组、争取对口支援、招商等,对产品有市场,领导班子强的,要扶优扶强发展一批,对技术落后,亏损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要实行破产,规划之前用破产关闭的资金安置下岗职工,用补偿资金来保证职工有住房。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尽快形成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农村移民生产安置历来是水库移民安置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XX县为山区,好田好地被淹没后,剩余土地资源容量小、坡度大,培肥率低,要想维护库区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主要是安置区的土地承载力问题,在坚持250以上坡度必须“退耕还林、还草”的前提下,安置区内可供开发、改造、调整的土地在可研阶段必须实事求是调查清楚,有足够的环境容量,方能规划“就地后靠”,否则只能采取“后靠”、“外迁”分开安置方针,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出现毁林开荒、陡坡种植带来的地质灾害,推荐采用“集中安置到县、乡,分散安置到村、组”的安置方案,好处是,一方面便于当地原居民在生产生活上帮扶新来移民,另一方面便于移民尽快融入社会。4.慎重确定补偿标准和总投资
为了补偿受淹单位或自然人的损失,必须在广泛调查研究库区内、邻近地区、全国各类商品重值价格的基础上,慎重确定各类、各种受淹公、私财产的补偿标准,这是一项繁重复杂又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受淹单位和广大移民群众的切身利益。5.加强领导,明确任务,承担责任
很多地方在政府开始抓移民工作时,没有太多经验,多走弯路造成移民资金的缺失,待基本掌握移民工作,能够得心应手搞好移民工作时,移民工作任务已完成,这就需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库区县、乡干部进行培训,只有举全县之力,举全乡之力,才能真正搞好移民工作,县、乡各级、各部门干部就要明确分工,承担责任,坚持“六为主”,即农村移民以乡(镇)为主,县城移民以县政府为主,工矿企业迁建以企业法人为主,国企和专业项目以主管局为主,库底清理以乡(镇)为主,环保以环保部门为主,移民局只能是移民工作综合管理部门。从移民工作一开始就要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移民服务,保护移民合法权益的思想,加强对从事移民工作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水库移民工作提供可靠的组织和人才保证。
二、发挥政策优势,解决好库区移民问题
1.发挥政策优势,妥善安置妥善移民。
2002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转发了水利部等有关部门《关于加快解决中央直属水库移民遗留问题若干意见的通知》,决定采取设立“库区建设基金”等六项基本措施。2006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同年7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大中型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家制定了一系列解决移民遗留问题,保护移民合法权益的方针政策,使广大移民群众迎来了建国以来最好的安置环境和政策环境。实践证明,把移民的生产安置好,是把“移民安置质量”推向一个新的概念和一个更高的标准,使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超过搬迁前的水平根本保障。2.注重阳光操作,提高政策实施的工作透明度
移民工作的实践证明,凡是能够把移民政策原原本本地宜传给移民群众,尊重他们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的,移民工作就会顺利地推进,凡是对移民政策遮遮掩掩,不能把政策原原本本地宜传给移民的,库区移民就会上访不断,工作处于被动局面。对库区移民实行补偿对象、补偿内容、补偿标准、补偿金额、办事程序“五公开”,通过网络、报刊、电视媒体等渠道和方式进行公布,真正做到政策精神移民知情、政策实施移民参与、实施结果移民督促,尊重移民的知情权、生存权、申诉权、发展权、监督权、参与权等“六权”,让移民群众自已把握自已的前途和命运,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工作目标。
三、统筹兼顾,全面做好后扶工作
1.实施办法要完善
移民民生问题是当前库区矛盾多发凸显点,改善民生是移民后期工作重点,也是扩大内需的基本途径。我们要不断完善实施办法,积极为移民办实事,如启动特困移民重新安置工作,改善生存环境搬迁安置任务,加大后期遗留问题处理力度。2.扶持方式要创新
要因地制宜,对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库区,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投资方向应逐步转向产业化扶持发展。同时,也要在尊重民意的前提下确定,产业扶持争取多元化,如“定额补助、实物扶持、贷款贴息”等方式,推行移民专业协会,合作社和互助组织的资金扶持,对边远地区和山区的移民,把移民新农村建设纳入当地新农村建设范畴,整合资金加大投入,打造亮点,从根本上改善山区移民的居住环境。3.监督力度要加大
要结合移民安置监督评估和移民后期扶持监测评估工作,建立移民工作监测评估体系,加强对后扶规划实施的稽查和项目实施的监督评估,强化库区的后扶项目管理,加强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确保后扶资金运行安全有效。4.各级领导要重视
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是复杂的社会性系统工程,移民干部是组织实施移民搬迁安置的主要力量和支撑,其素质高低是推动工作的关键。在解决移民经济问题的同时,还伴随民族文化、民族风俗和生活习惯等问题,处理不当将会发生许多矛盾。特别是在当今县级移民干部队伍中,至今还没有“工程移民”专业人员从事移民工作,亟待解决的是移民专业人才。同时,着重理顺移民机构机制和编制,落实移民干部的身份待遇,增强移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移民干部队伍的稳定性,确保县级各项移民工作任务的顺利推进。
第三篇:关于XXX村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的情况说明
关于XXX村村民文化活动
中心的情况说明
XXX村位于XXX市XXX县XXX镇,村庄紧邻县城,省道XXX从村南穿过,地理位置优越。目前,全村现有居民XXX户,XXX口人,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党员53名,村民代表12人,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以种殖、畜产品加工业为主。近年来,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发展,村庄基础设施不断上档升级,路平了、水通了、灯亮了、百姓之间更加和谐了,村民对业余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2012年,村“两委”本着服务群众、成果惠民的工作理念,为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营造文明和谐的村庄发展氛围,多方筹措建设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具体情况如下:
一、设施完备,功能齐全。
XXX村民文化活动中心位于村主路西侧,总投资150万元,占地约4500平方米,其中文化广场总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绿化面积200平方米。该活动中心利用原村小学闲置空地及用房,改造修建一个集村内办公议事、教育培训、党员活动、便民服务、文化娱乐等五大功能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活动中心划分成四块文体活动区域:第一区为健身活动区,沿广场四周 设置了健身器材21套,满足村民劳动之余的健身活动需要。第二区域为体育活动区,设置标准篮球场1处、羽毛球场1处、乒乓球案2个,为村民提供了体育锻炼场所。第三块区域为群众文化活动区,建有一高0.4米、宽7米、长14米共计100余平方米的文艺表演舞台一个,购置了全套的舞台演出音响和影像录制设备。第四区域为室内活动区,共设有支部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计生办公室、农家书屋、妇女之家。在农家书屋中,拥有各类图书3000多册,满足了群众对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及致富信息共享的需求,党员活动室设有电脑投影仪一套,可供100位村民同时室内观看各种电影和其他视频节目。广场各项设施齐全,为方便村民夜间娱乐锻炼,广场照明由一组大功率射灯及10杆太阳能路灯组成。在广场西北角,设有公开栏和文化宣传栏,形成了一道内容丰富的文化长廊,乡村文化氛围浓厚。
二、建设广场,成果惠民。
一直以来,XXX村“两委”深刻认识到,文化广场活动开展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提高,而且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社会主义新风尚、新道德的树立,关系到整个村党员、群众的精神面貌的改变和不断提高,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虽然近年来霍各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长期以来,霍各庄村村党支部、村委会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各类活动 也苦于没有合适的场所,群众文化活动没有真正的开展过,百姓健身锻炼也没有场地,同时也制约着全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有效改变这种现状,村“两委”把建设文化活动中心作为造福全村百姓的民心工程来抓,多方筹措资金,2012年5月20日全村村民期盼已久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正式启动,经过55天紧张施工,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正式建成使用。投入使用后,村两委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文化广场活动领导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XXX直接兼任组长,成员由一名村委委员、一名村广场舞负责人和两名妇女干部共五人组成,同时研究制定了文化广场活动管理办法,对各种设施的维护、使用、管理及活动的安全保障等,进行了责任到人的分工落实,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可靠的领导组织基础。
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XXX村文化广场活动分两部分,一是常年固定活动;二是阶段主题演出。常年固定活动,就是一方面组织全村百姓,一年365天,天天晚上进行广场文化活动,活动的内容有教授和演练各类健身秧歌、广场舞等;另一方面开展各项体育建设活动,定期组织篮球赛、乒乓球赛等。阶段主题演出,全年共八次,年初做计划,分阶段、分主题组织节目的创作和排练、表演。2012年7月15日上午,举行了文化活动中心落成典礼,群众自编自演的节目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党员大合唱》、《诗 3 朗诵:喜看我村新变化》、《欢乐农家》等节目将庆典活动一次次推向高潮,受到了现场群众的热烈欢迎。
通过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带动了村风、民风的好转,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受到党员群众的一直好评。
四、规范管理,健康安全。
为了搞好广场文化活动,村“两委”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如:农家书屋借阅制度、远程教育管理制度、健身器材使用制度、广场文明活动制度、排练管理制度、音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公开,各项制度责任到人,权责分明,违者必究。由于制度严格,管理到位,广场活动开展以来,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各活动区域的活动一直保持正常状态,使广场已经成为群众茶余饭后离不开的文化活动场所,真正发挥出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作用。
第四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主,建造居委会五个一”工程(即有一个图书阅览室、一个综合活动室、一个健身点、一个宣传阅报栏、一套电教设备)形成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社区居民受益,人人参与文化,人人享受文化。
为辖区居民提供文化娱乐设施和文艺演出、培训、辅导、讲座、展览、电影、图书、文博等公益性文化服务。
街道设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由政府主办的,各社区设立文化站,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体育、教育、科普、信息等服务的公益性、多功能设施。
一建设项目:
1、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社区居民集中活动的场所。应坚持以人为本,向社区居民提供书报阅读、展示展览、团队活动、党员服务、健身锻炼、科普教育、心理辅导、娱乐休闲、网络信息、慈善互助等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尤其应注重设置适合社区老年人、青少年、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外来建设者等群体的服务项目。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基层宣传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2、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基层宣传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开展社区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弘扬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二、要求
面积:300平方米设立图书阅览室、文艺表演室、宣传室、信息共享教育室、健身室布局按照功能分区域,动态文化活动、静态文化活动区域。
项目:多功能活动厅:报告讲座、小型集会、联谊活动、数码电影放映。配置内容座位在200席以上,配置灯光、音响、数码放映设备、大屏幕、投影机、活动桌椅等
项目:书法展示 展览厅:作品展示、形势宣传、科普展览、藏品陈列的展示陈列室 项目:图书室不少于80平方米。年入藏新书不少于1000种
项目:排练厅供文艺团队和培训专用活动室如音乐室、排练室、绘画室、工艺室等
第五篇:水库库区移民安置及扶持调查报告
水库库区移民安置及扶持调查报告
水库库区移民安置及扶持调查报告 水库库区移民安置及扶持调查报告县信访局水利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相应配套的移民安置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移民安置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制约因素,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水库库区移民上访频繁出现,居高不下,呈现出越发激励的趋势。为全面把握水库库区移民上访维权活动的新动向,正确分析当前水库移民频繁上访的根本原因,按照省、地信访局关于做好水库移民及后期扶持问题的指示,我局组成调研组,对全县水库库区移民安置及扶持情况进行了调研,为切实解决移民信访问题提供了可靠的现实依据。
一、移民及安置的现状与分析1984
年以来,我县共修建大型水库4座,中小型山塘水库53座,水库储水总量达亿立方米,水面覆盖约万公顷。水库主要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高坡地带,用途为灌溉农田。由于水库水面覆盖面广,导致在修建水库的过程中,移民462户,1532人。从移民安置情况来看,水库移民原地安置262户,占移民搬迁总户数的%,异地安置187户,占移民搬迁总数的%,全家外出13户,占移民搬迁总数的%。水库移民原地安置户中成为养殖户的8户;异地移民搬迁户中,城镇人口比率达26%;大部分移民户生活处于贫困阶段,有305人是全县今年要解决温饱问题的对象。从群众来信来访情况来看,1992年以来,涉及水库移民的信访问题为63件,占信访总量的8%,其中:反映意见的13件,占21%,要求兑现水库淹地补偿的20件,占32%,要求妥善安置移民的30件,占47%。从调研情况来看,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呈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生存条件恶劣。由于
当时重工程建设,轻安置,库区移民仓促搬迁,没有得到妥善安置。目前,库区尚有6多个村只通简易公路,1个移民组不通闭路电视,13个组不通移动电话,没有完全解决人畜自来水供应,行路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受交通、信息等因素长期制约,库区移民就业岗位和就业区域难于拓展,就业基础较为薄弱。二是人地矛盾突出。库区蓄水后,留给库区移民的尽是山地陡坡,30度以上的山地占陆地面积的60%,有12%的地表是无法开垦的石灰岩地和陡坡,人地矛盾较为突出,大量劳动力闲置无事,移民迫切需求寻找新的就业门路,寻找新的经济收入来源。三是产业发展滞后。没有强劲、稳固的产业优势,辐射的范围比较窄,占有的市场份额比较少。四是主观因素制约。除外部条件外,库区移民就业也受到自身素质的制约。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陈旧,局限并满足于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敢、不愿面向并投入新的就业。技术素质较低,适合的就
业岗位和领域十分有限。导致大部分移民生活贫困,频繁上访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受耕地资源的制约,移民安置点过于分散。水库工程一般位于山区,因山高坡陡,加之盲目开垦,水土流失严重,移民环境容量过分透支。为了分得“口粮田”,移民安置点不得不“大分散小集中”,不利于产生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限制了移民产业的发展和移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是受移民资金投入不足的限制。水库工程建设征地移民投资大,已成为影响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为此,往往强调移民为国家建设作贡献,仍实行前期补偿补助,后期扶持的“持久战”,而不是采用更偏重于移民利益的赔偿标准。由于前期移民资金投入不够,后期扶持的力度和管理不到位,规划用以安置移民的资源配置与移民实际需求差距大,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恢复和提高存在诸多困难,长时间得不到彻底解决。三是受移民掌握先进工农业技术的限制,移民生产水平落后。
水库移民中绝大多数为没有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农民,仍采用落后的耕作方式,迫切需要进行技术培训,而移民安置规划往往不具备相应的手段,移民二、三产业规划难以付诸实施,移民工业化水平滞后,降低了移民收入。四是受前期工作深度与精度的限制,移民规划与实施矛盾仍然存在。五是受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不健全的限制,加大了对移民政策理解和把握的难度。
二、对解决移民信访问题的几点思考解决好库区移民的就业问题,既是增加移民收入的前提,也是维护库区稳定的关键所在。可以从三个方面下功夫,逐步解决好库区移民的就业问题。开发山水资源,靠提高农业的承载能力实现就地安置库区山林、草地、水面资源丰富,生产木材、茶叶、水果,发展鸡、牛、羊、鱼、生猪养殖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只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就能形成新的就业岗位,产生新的效益。要用先进的生产要素改造传统农业,带动和促进库区移民推广和运用农
业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发展精细农业、规模农业,发展种养专业户、重点户。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效益,调动移民在现有土地上投资、投劳的积极性,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提高农业的承载能力。同时,要大搞山地开发、水面开发,提高荒山、荒地和水面的利用率,确保生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二三产业,靠产业升级吸纳剩余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流通服务业,加快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库区移民的非农就业。一是扶持龙头企业,造就“职员”式移民。要依托库区丰富的资源优势,扶植和发展竹木、茶叶、水果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订单农业”的合作生产模式和风险共担、利益均分的联接机制,按照企业的生产要求和方向,指导和管理移民,发展专业生产、合作生产、规模生产,促使移民转换角色,成为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员工。二是搞活商贸流通,造就“商人”式移民。任何一个产业的发
展,都离不开活跃的商贸流通,离不开活跃的营销队伍。库区要抓住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消费政策,逐步建立农副产品的专业批发中心,形成商品流通网点、农资供给网点、技术服务网点、信息咨询网点,扩大流通规模,为更多的移民加入商贸流通和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创造条件。三是发展旅游经济,造就“服务员”式移民。旅游业是一个带动性强的综合产业,是一个“一业兴,百业旺”的朝阳产业。江口库区是省级风景区,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一方面要进一步搞好对外宣传,提升知名度,吸引观光、旅游人员;另一方面要以旅游业搭桥,加快发展配套服务业,并开发生态农业观光园,开辟服务领域,帮助移民由农业生产转为旅游服务。四是实施城镇化战略,造就“居民”式移民。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建设,是加快农村城市化,减少移民、致富移民的重要举措。要结合实施《江口水库库区移民遗留问题处理规划及总
体规划》,积极做好库区无地少地移民的异地重新安置,消除移民进入城镇就业、创业和发展的各种政策壁垒,促进、鼓励和帮助移民向城镇适度转移并在城镇安居创业。、搞活劳务输出,靠外地就业转移劳动力在目前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本地转移和安置能力受到限制的背景下,积极发展劳务输出,是解决库区移民就业、增加移民收入特别是现金收入的有效途径。为此:一要组织移民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拓展就业领域。二要建立健全劳务中介组织,稳妥有序地指导劳动力转移。三要加强外出人员的联系和交流,为外出人员提供法律援助,维护他们的正当利益;同时,通过外出人员的介绍、引荐,帮助更多的劳动力外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