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年三峡(重庆)库区移民工作报告
三峡(重庆)库区移民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三峡(重庆)库区移民工作报告提请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移民工作回顾
2009年是全面完成三峡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启动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编制的关键年。过去的一年,在中共重庆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库区各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务院3号文件和国务院三峡建委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库区移民迁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社会和谐稳定,按期实现了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各项目标。
(一)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全面完成。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着力解决了万州区、开县、巫山县等地移民安置小区房屋建设受地灾影响,长寿区、渝北区城郊移民安置,巴南区中坝孤岛移民搬迁等制约性问题,促进了剩余移民搬迁安置和规划调整项目实施。全年完成移民投资计划36.2亿元,搬迁安置移民12.9万人,复建各类房屋41.96万平方米,完成孤岛功能恢复6个,建设库周交通道路2511公里,移民工程质量总体良好,移民资金管理总体规范。累计完成移民项目投资541.8亿元,搬迁安置移民113.8万人,复建各类房屋3725万平方米,调整搬迁淹没工矿企业1397户。三峡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全面完成,“搬得出”目标如期实现。
(二)三峡后续工作规划有序展开。为妥善解决三峡工程运行期的新情况、新问题,拓展三峡工程巨大综合效益,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移民安稳致富,国务院适时作出了编制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的决策。我市把配合开展后续规划编制作为库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与国家有关部委、规划编制单位和评审咨询单位全面对接,争取最大支持。市委、市人大、市政协专题听取规划编制情况汇报,研究有关重大问题。经过共同努力,国家已完成三峡后续工作总体规划和各分项规划编制,并通过咨询评估,将于近期提交国务院三峡建委第十七次全体会议审议后报国务院审批。我市的总体意图在初步规划成果中得到较好体现,移民安稳致富、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重大问题有望得到较好解决。
(三)移民稳定安置力度加大。实施移民培训就业一体化主题年活动,启动三峡库区职业教育试验区试点,持续推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建设移民培训就业基地培训用房12.4万平方米、实训标准化厂房24.5万平方米,全年免费培训移民7.65万人。着力解决移民就业,新增移民就业6万人,库区城镇调查失业率由2008年的8.5%下降到2009年的8.08%。稳步实施移民后期扶持扶助,累计兑现农村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5.1亿元、惠及25万人,兑现城镇移民困难扶助资金4亿元、惠及21.5万人。9万占地移民享受养老保险,淹地农转非移民参加养老保险已申报4.9万人。安排三峡水库库区基金3.8亿元,完成库区和移民
安置区基础设施及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项目1101个。预计农村移民人均纯收入5080元,城镇移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8230元,同比分别增长12%、11.5%。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妥善处理了119个移民信访稳定突出问题,库区社会总体稳定。
(四)库区经济稳步发展。持续开展对口支援和招商引资,全年签约经济合作项目128个,直接利用内资302亿元、外资3.95亿美元。库区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建成投产425个,实现产值843.1亿元,实现利税134.5亿元,产值收入比去年增加了52.2%,累计新增就业岗位6.3万个,解决移民就业1.8万人。预计2009年库区8个重点移民区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5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00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28%、29%。
(五)库区生态安全得到有效维护。《重庆市三峡水库管理条例》已进入立法程序,制定出台了加强三峡水库消落区管理的意见。库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力度进一步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工业污染源得到有效清理,全面启动了86个重点工业污染项目治理,正在开展苎溪河、御临河、澎溪河等8条次级河流综合整治项目,基本取缔三峡水库网箱养鱼,清理长江干支流漂浮物18万吨,长江、嘉陵江、乌江重庆段水质总体稳定保持Ⅲ类标准以上。编制完成《长江两岸森林工程规划》,完成长江两岸森林工程建设38万亩。
5.4万户农村移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和10个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全面完成,16个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试点示范项目通过国家立项审批,消落区综合整治项目有序实施。完成三期地质灾害治理项目355个,避让搬迁2.1万人,三期高切坡防治任务全面完成。成功处置了175米试验性蓄水期间的重大险情,库区无重大灾害事故、无人员伤亡事故。
(六)移民文化建设扎实推进。以加强库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平台,以广泛开展“唱读讲传”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三峡移民文化建设。新建移民乡镇综合文化站98个,建成移民村级文化室1038个,完成3567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建设。电视连续剧《国家行动》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各位代表!历经十七年的艰苦拼搏、负重前行,破解三峡百万移民这道世界级难题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移民搬迁安置全面完成,库区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城乡面貌明显变化,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十七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开发性移民方针,注重移民搬迁建设与库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不断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移民安置的有效途径;始终坚持实行“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全面负责,移民部门综合管理,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层层落实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始终坚持移民任务和移民资金“双包干”原则,不断加强移民工程投资控制和移民资金监管,提高移民资金使用效益;始终坚持依法移民,严格执行移民政策和各项管理制度,切实维护移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始终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争取国家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不断拓展对口支援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始终坚持强化移民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移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全国人民鼎力支持,中共重庆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和市政协监督指导,全市特别是库区干部群众艰苦努力的结果。
当前,三峡移民和库区发展中仍有一些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亟待解决。三峡移民迁建跨度时间长,受经济转型、政策设计等诸多因素影响,移民搬迁安置遗留问题特别是政策性遗留问题仍然很多;库区产业空虚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农村移民人多地少的基础性矛盾突出,部分移民稳定就业缺乏保障,安稳致富压力仍然很大;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巨大,水污染防治和地灾治理形势较严峻,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任务仍然繁重。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三峡后续工作中逐步解决。
二、2010年移民工作安排
今后十年是以促进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地质灾害防治为主要任务的后续期。围绕移民安稳致富和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着力解决移民搬迁安置遗留问题,加大库区产业扶持力度,促进移民稳定就业,移民收入达到全市同期平均水平,移民平均受教育年限适度超前全国平均水平,实现库区城乡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围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库区干流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支流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消落区逐步具备正常的生态调节功能,生态屏障区基本形成,城集镇垃圾及污水设施覆盖率达到95%以上,水库库容得到有效保护;围绕地质灾害防治,建立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长效机制,受地灾影响的居民全部避让搬迁,落实防灾减灾措施,最大程度减轻地质灾害对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危害和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保障水库运行安全。
2010年是启动实施三峡后续工作的开局年。总体思路是:在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三峡建委第十七次全体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库区发展“三有一新”目标,以编制并启动三峡后续工作实施规划为主线,以移民安稳致富为落脚点,把移民扶持扶助作为基础任务来抓,突出解决移民遗留问题;把解决库区产业空虚问题作为关键任务来抓,突出打造支柱产业和培育产业集群,着力扩大移民就业;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作为战略任务来抓,突出抓好水质清洁、库周绿化和地质安全,实现三峡后续工作的良好开局。全年争取国家下达移民投资60亿元,招商引资到位350亿元,培训移民7.5万人,新增城乡移民就业4万人,库区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0.5个百分点,启动20个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试点示范项目,库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和12%。
(一)认真编制三峡后续工作实施规划。转变工作思路,树立大库区理念。国务院审批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后,我市及时组织编制实施规划,着重解决移民搬迁安置重大遗留问题、实施森林工程和生态屏障区人口转移、配套完善沿江城集镇污水和垃圾处理环保设施、建设一批移民生态工业园、改善库区交通网络、建立库区移民社会保障体系、综合整治消落区、加快库区社会事业发展和移民培训就业、解决沿江城集镇库岸防护安全问题、建立三峡水库运行管理体制,实现移民迁建与后续工作的有效对接。争取国家预安排资金,适时启动一批条件成熟的项目,不断缓解移民安稳致富、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地质灾害防治中的突出矛盾。积极争取国家对三峡库区扶持的财政性政策措施的无缝对接。
(二)加快移民安稳致富步伐。着力改善和保障移民生活,继续推进农村移民后期扶持、城镇移民困难扶助常态化管理,力争3月底前完成淹地农转非移民养老保险工作,争取
国家出台农村移民养老保险方案并启动实施。全面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切实解决移民饮水难、出行难、用电难、就医难和上学难等突出问题。认真开展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主题年活动,继续推进移民培训就业基地建设,扩大移民就业,新增移民就业4万人。
(三)加快发展库区产业。立足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提升开放引资水平,促进产业发展。结合生态农业园建设,大力发展晚熟柑橘、生态渔业和反季无公害蔬菜,推进小茶园、小桑园、小药园建设。争取国家支持启动一批移民生态工业园,指导库区因地制宜发展清洁能源工业、石油天然气、盐化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现代中药、绿色食品深加工等特色工业,鼓励优质产业向综合条件较好的库区城镇、工业园区布局。加快推进长江三峡黄金旅游带规划,着力产品打造、功能完善、市场营销。争取中央企业对库区区县实施结对帮扶,形成国家部委、兄弟省区市、重庆主城区、中央企业四位一体的对口支援格局,争取无偿援助1亿元,招商引资协议投资500亿元、到位资金350亿元。
(四)加强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加强三峡水库综合管理,完善已建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配套建设,持续开展库区工业污染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推进次级河流综合整治试点工程,启动20个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试点示范项目,完成长江两岸森林工程建设50万亩,启动开县汉丰湖、巴南桃花岛等消落区综合整治项目。以监测为主、避让为先、重点治理、多方结合,突出抓好避让搬迁和城集镇安全防护,争取国家建立试验性蓄水受损补助和地灾防治长效机制,配合完成8个重点移民区县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
(五)全力维护移民稳定。认真贯彻执行信访条例,建立科学有效的移民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深入开展干部“大走访”活动,健全市、区县、乡镇、村社四级移民信访网络,畅通移民信访渠道。积极配合外迁移民迁入地做好移民稳定工作。定期排查影响移民稳定的突出矛盾,解决影响移民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切实加强移民文化建设,不断提升移民安稳致富的“内动力”和“软实力”。
(六)深化移民工作管理。继续实行市级领导重点联系和指导库区区县的制度。加强库区干部队伍建设。搞好后续资金使用管理和移民资产管理,完成移民迁建资金结算。认真开展三峡移民搬迁安置总结性研究,探索三峡后续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各位代表,三峡库区已进入后续工作的新阶段。我们将在市委的直接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抢抓机遇,务实创新,努力建设和谐稳定的新库区。
第二篇:三峡库区移民幸福指数调查与分析
三峡库区移民幸福指数调查与分析
引言
一、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的选取和抽样方法
本次调查以万州区内三峡库区移民为主要调查对象,问卷抽样调查350户,回收有效问卷335份,有效回收率为96%,调查对象主要涉及万州五桥地区区域分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调查过程的严格监控,以及对回收问卷的逻辑检验,从总体来看问卷填写质量较高。
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以三峡库区移民聚居区为重点展开,通过现场发放和回收问卷调查表、深入周边村社随机访谈、聊天等形式展开调查。为了消除被调查者的顾虑,提高调查内容的可信度,调查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进行,同时在填写前向调查对象讲明调查目的、意义及填写要求,并强调对受试者的资料保密,打消被调查者顾虑。
(二)问卷的设计及研究变量 此次调查采用的问卷,参考国家对于幸福指数的设计,结合三峡库区移民实际生活状况几方面综合设计而成。问卷的主要测量维度涉及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生存状况,包括就业、收入、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和社会阶层的满意度;第二部分为生活质量,包括居住状况、医疗状况、教育状况、人身财产安全、交通出行、业余生活和家庭生活等的满意度;第三部分为身心状况包括精神紧张程度和心态满意度;第四部分为幸福感比较,包括与过去的对比、对未来的预期和地区间的比较;第五部分为人际关系及城市认同,包括对人际交往的满意度、对深圳人的身份认同,以及深圳发展与个人幸福之间的关系。这一幸福指数的构成让人们清楚了追索方向。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问卷调查的书面数据资料采用手工方式录入,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三峡
库
库
区
移
民
总
体
幸
福
状
况
移民幸福感***08
从总体来看,一、百姓幸福指数为52%调查结果显示,全区百姓感觉自生活幸福的占38%,其中非常幸福占14%,比较幸福占48%;其中不太幸福占48%,非常不幸福占8%。这说明随着全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对社会生活感觉良好,广大库区居民切身感到生活幸福,当然库区民生工程还任重而道远。目前有48%的移民普遍认为生活不太幸福,对生活现状不尽如人意。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居民的收入不够协调。
(二)三峡库区移民分项幸福指数分析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个人生存状况、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家庭生活几个方面,反映库区移民的幸福感情况。
1关于三峡库区移民生存状况满意度情况分析;生存状况,包括就业、收入、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和社会阶层的满意度,2 百分比0非常幸福比较幸福感觉一般不太幸福非常不幸福B18 就医状况***12百分比06 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说不清楚很不满意 关于三峡调查显示对库区就医持肯定态度,其中9%感觉完全有能力支付医疗费用,26%的居民能够支付起医疗费用,36%的居民对目前的医疗费用表示有一定压力,11%的居民对现阶段的医疗费用有较高的压力,不能完全担负,6%的居民经济情况较差,无法支付医疗费用。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因此改善移民库区医疗环境,加大社会医疗体制改革仍需重点推行。
就业状况***0就业环境良好就业环境有所改善一般有压力从以上图表显示可以了解有8%的居民认为就业环境很好,收入有保障,生活质量优越;有24%的居民认为就业环境较以前有所好转,没有过高的工作压力,工作舒适;34%的居民认为目前的就业情况没有较大的突破,环境一般;有21%的居民认为就业压力大,没有满意的工作岗位。虽然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尤其是在西部大开发之后,国家政府高度重视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移民库区也有了一定的好转,但是地区的就业环境形势依旧严峻,百分比103问题尖锐说不清B13 城市人际40353033262010占3%,格格不入 占2%,说不清占1%。图表显示三峡移民库区居民生活和谐程度高,人际关系处理比较恰当。其中大部分居民对目前现居生活质量及社会环境表肯定态度,并对以后的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但是仍然存在与生活以及人际交往困难的居民。民人际关系及现住城市认同情况分析,该项包括对人际交往的满意度、对库区移民身份认同,以及现住城市发展与个人幸福之间的关系。
三、结论与提升三峡库区移民幸福指数的对策分析(参考重庆移民局网、国务院三峡库区建设委员会网等)
(一)多措并举,促进增收,进一步保障和改善库区民生
以“强化社会保障”为重点,政策扶持为指导,对口支援为主线。多渠为移民提供就业平台,保障基本收入,确保群众基本生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建立灾民生活救助资金预算制度和临时救助专项资金,完善救灾物质储备体系,实现城乡低保制度应保尽保,确保困难群众有吃有穿有住,老有所养、孤有所靠、残有所助,从而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三峡库区移民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
以“建设宜居城市”为重点,提升群众居住品质。紧紧围绕移民“安得稳,逐步能致富”这一主题,把握好农村移民后期扶持、城镇移民后期扶持(城镇移民遗留问题处理)两条主线,突出确保移民稳定、城镇移民后期扶持、移民后期扶持基金项目管理三大重点,推进移民后期扶持基金项目建设、城镇移民后期扶百分比0非常融洽融洽一般3关系紧张2格格不入说不清城市人际 三峡库区移民感觉非常融洽占26%,融洽 35%,一般占33%,关系紧张 持(城镇移民遗留问题处理)、移民贫困救助及移民技能培训、库区产业基金项目实施等工作,加快三峡移民安稳致富。增设城乡敬老院、儿童福利院、乡镇街道社区托老机构设施,逐步建立起全覆盖、保基本、能结转、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加大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力度
紧跟可持续发展路线,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落实和完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相关政策,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基本职责和基本发展动向: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屏障应重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水质保障。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以“创优医疗条件”为重点,加大医疗设施建设力度,提升群众健康水平。看病难”、“看病贵”是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个问题。尽快完善医疗设施,让群众看病方便。强化医疗卫生服务,让群众治病便宜,应该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改善库区移民生活状况。
(五)移民后扶资金
以“支农扶农助农”为重点,推进城乡共同富裕。重视对内开放,吸引东部资金和民间资金:主要解移民群众的饮水难、出行难、用电难、就医难、上学难等“五难”问题,较好地改善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多渠道增设移民劳动就业窗口,为移民自主创业和“安得稳,能致富”奠定了较好的条件,逐步解决移民的后顾之忧。
第三篇:三峡库区移民农业技能培训方案
三峡库区移民农业技能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标
通过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使学员了解本地区蔬菜、瓜果生产基本状况,掌握蔬菜、瓜果栽培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根据蔬菜、瓜果新技术知识在蔬菜、瓜果的安全生产技术、嫁接技术、无土栽培技术方面,能基本独立操作,具备一定的工作水平和能力。
二、培训计划
第一天课程安排:上午8:30---11:30
奉贤区农田基本状况
奉贤区蔬菜品种分类(根类菜、白菜类)
下午12:30—15:30
奉贤区蔬菜品种分类(茄果类、瓜类、豆类、绿叶类、薯芋累、葱蒜累、水生蔬菜、多年生蔬菜)
第二天课程安排
上午
8:30---11:30
蔬菜识别
蔬菜育苗技术
下午12:30—15:30
瓜果的病虫害识别防治
附:教案
第四篇:如何做好库区移民工作
一、深入调查研究,做好前期工作是关键
1.淹没实物指标调查
水库淹没线下人口和实物数量的调查,是计算每一项补偿资金数额和总概算的依据,也是认定移民资格和确定移民搬迁与安置项目的依据,是编制移民安置规划,安排任务和资金计划的主要依据,此项工作的细致深入程度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移民和成百上千的单位、企业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关系到移民工作能否顺利、有序地进行,搬迁后库区遗留问题或多或少。总之,对这项工作必须谨慎而又细致,任何马虎或疏忽都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受到惩罚。
调查人员必须在被淹没人口和现场作测量、核对和登记工作,鉴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总的要求是项目齐全、数据准确、各方认可(户主、村小组、村委会、乡镇、县政府、设计院、业主、监理),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更重要的是调查技术人员遵循规范,地方领导亲自参加,移民亲自参加,对各项调查工作日程建档立案,对县乡认定的困难户注册在案的争取业主安排困难建设资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考虑区位优势,如房屋区位价值,街道类别等,人口调查中,长期居住无户籍人员的不确定性,考虑按一定的比例计算随迁人口等等。
2.水库淹没区和移民迁建区的地质勘察
水库库区往往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区,认真做好受水库蓄水影响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坍岸的调查、监测和治理,是关系到库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关系到枢纽工程安全和库区社会稳定的大事。因此,按照有关规范规定,进行地质调查勘察是必须的,不同的设计阶段应当达到不同的调查质量和精度,并采用多种手段勘明地质条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监测治理方案。移民迁建区首先应当避开大中型滑坡和坍岸,对于县城和集镇搬迁,要从长远安全考虑,也可远距离迁移,对于高山峡谷区移民迁建工程,应避让滑坡地段,排除移民迁建工程的“拦路虎”,确保移民安置点的安全性。3.结合库区实际,编制移民安置规划
XX县是一个多民族和有着特殊地理地质环境的边远县。2008年9月施行的《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条例》中第二章“移民安置规划”共有14条,是《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条例》中条数最多的一章,这说明移民安置规划的重要性,也确定了移民安置规划的法律地位,XX省根据省情制定的“16118”工程结合新条例,制定相应配套政策、规定、标准、措施,研究多种安置方式的产业支撑和政策保障措施,确保移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项目按照标准的规划和投资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合格,满足工程工期要求。
在实施县城、集镇迁建中,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人均占地规模、用水、用电、绿地等指标编制规划,以便彻底改变旧城镇拥挤、破旧的状况,让搬迁后的新城镇面貌跟上国家发展步伐。同时,防止山区集镇“平原化”,大挖大填,高切坡等诱发新地质灾害,工矿企业在搬迁过程中要通过技术改造、重组、争取对口支援、招商等,对产品有市场,领导班子强的,要扶优扶强发展一批,对技术落后,亏损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要实行破产,规划之前用破产关闭的资金安置下岗职工,用补偿资金来保证职工有住房。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尽快形成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农村移民生产安置历来是水库移民安置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XX县为山区,好田好地被淹没后,剩余土地资源容量小、坡度大,培肥率低,要想维护库区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主要是安置区的土地承载力问题,在坚持250以上坡度必须“退耕还林、还草”的前提下,安置区内可供开发、改造、调整的土地在可研阶段必须实事求是调查清楚,有足够的环境容量,方能规划“就地后靠”,否则只能采取“后靠”、“外迁”分开安置方针,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出现毁林开荒、陡坡种植带来的地质灾害,推荐采用“集中安置到县、乡,分散安置到村、组”的安置方案,好处是,一方面便于当地原居民在生产生活上帮扶新来移民,另一方面便于移民尽快融入社会。4.慎重确定补偿标准和总投资
为了补偿受淹单位或自然人的损失,必须在广泛调查研究库区内、邻近地区、全国各类商品重值价格的基础上,慎重确定各类、各种受淹公、私财产的补偿标准,这是一项繁重复杂又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受淹单位和广大移民群众的切身利益。5.加强领导,明确任务,承担责任
很多地方在政府开始抓移民工作时,没有太多经验,多走弯路造成移民资金的缺失,待基本掌握移民工作,能够得心应手搞好移民工作时,移民工作任务已完成,这就需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库区县、乡干部进行培训,只有举全县之力,举全乡之力,才能真正搞好移民工作,县、乡各级、各部门干部就要明确分工,承担责任,坚持“六为主”,即农村移民以乡(镇)为主,县城移民以县政府为主,工矿企业迁建以企业法人为主,国企和专业项目以主管局为主,库底清理以乡(镇)为主,环保以环保部门为主,移民局只能是移民工作综合管理部门。从移民工作一开始就要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移民服务,保护移民合法权益的思想,加强对从事移民工作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水库移民工作提供可靠的组织和人才保证。
二、发挥政策优势,解决好库区移民问题
1.发挥政策优势,妥善安置妥善移民。
2002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转发了水利部等有关部门《关于加快解决中央直属水库移民遗留问题若干意见的通知》,决定采取设立“库区建设基金”等六项基本措施。2006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同年7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大中型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家制定了一系列解决移民遗留问题,保护移民合法权益的方针政策,使广大移民群众迎来了建国以来最好的安置环境和政策环境。实践证明,把移民的生产安置好,是把“移民安置质量”推向一个新的概念和一个更高的标准,使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超过搬迁前的水平根本保障。2.注重阳光操作,提高政策实施的工作透明度
移民工作的实践证明,凡是能够把移民政策原原本本地宜传给移民群众,尊重他们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的,移民工作就会顺利地推进,凡是对移民政策遮遮掩掩,不能把政策原原本本地宜传给移民的,库区移民就会上访不断,工作处于被动局面。对库区移民实行补偿对象、补偿内容、补偿标准、补偿金额、办事程序“五公开”,通过网络、报刊、电视媒体等渠道和方式进行公布,真正做到政策精神移民知情、政策实施移民参与、实施结果移民督促,尊重移民的知情权、生存权、申诉权、发展权、监督权、参与权等“六权”,让移民群众自已把握自已的前途和命运,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工作目标。
三、统筹兼顾,全面做好后扶工作
1.实施办法要完善
移民民生问题是当前库区矛盾多发凸显点,改善民生是移民后期工作重点,也是扩大内需的基本途径。我们要不断完善实施办法,积极为移民办实事,如启动特困移民重新安置工作,改善生存环境搬迁安置任务,加大后期遗留问题处理力度。2.扶持方式要创新
要因地制宜,对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库区,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投资方向应逐步转向产业化扶持发展。同时,也要在尊重民意的前提下确定,产业扶持争取多元化,如“定额补助、实物扶持、贷款贴息”等方式,推行移民专业协会,合作社和互助组织的资金扶持,对边远地区和山区的移民,把移民新农村建设纳入当地新农村建设范畴,整合资金加大投入,打造亮点,从根本上改善山区移民的居住环境。3.监督力度要加大
要结合移民安置监督评估和移民后期扶持监测评估工作,建立移民工作监测评估体系,加强对后扶规划实施的稽查和项目实施的监督评估,强化库区的后扶项目管理,加强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确保后扶资金运行安全有效。4.各级领导要重视
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是复杂的社会性系统工程,移民干部是组织实施移民搬迁安置的主要力量和支撑,其素质高低是推动工作的关键。在解决移民经济问题的同时,还伴随民族文化、民族风俗和生活习惯等问题,处理不当将会发生许多矛盾。特别是在当今县级移民干部队伍中,至今还没有“工程移民”专业人员从事移民工作,亟待解决的是移民专业人才。同时,着重理顺移民机构机制和编制,落实移民干部的身份待遇,增强移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移民干部队伍的稳定性,确保县级各项移民工作任务的顺利推进。
第五篇:三峡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财企〔2003〕258号
三峡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筹集三峡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所需资金,促进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从三峡电站售电收入中提取一定资金设立三峡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基金(以下简称“扶持基金”)。
第三条
扶持基金提取标准为每千瓦时4.5厘钱。
第四条
扶持基金从三峡电站投产发电时开始计提,每台机组提取期限为10年。若10年内按照本办法规定已提足扶持基金,提足之日不再继续提取;若10年期满,按照本办法规定没有提足扶持基金,可由财政部报国务院批准后,适当延长提取期限。
第五条
扶持基金扶持范围包括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含坝区移民)及未享受到“低保”和再就业等政策的城镇移民。
第六条
扶持基金属于政府性基金,纳入中央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七条
扶持基金由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和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缴纳。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和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在三峡电站发电后按月计提扶持基金,并于下月初的3日内就地将扶持基金全额缴入中央金库。缴库时使用“一般缴库书”,并填列政府预算收支科目8406款“库区维护建设基金收入”第840605项“三峡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收入”科目。同时,在缴款书的“收款单位”栏填写“财政部”,“预算级次”栏填写“中央级”等内容。
第八条
扶持基金免征企业所得税。
第九条
扶持基金专项用于扶持三峡库区移民生产、生活,改善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具体使用范围包括:
(一)重点扶持库区农村移民发展生产,用于有市场前景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乡镇企业及旅游业项目;
(二)库区农村道路、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三)用于特困户生活救济和对移民进行技术培训;
(四)解决三峡移民搬迁安置后的遗留问题;
(五)经财政部批准的用于移民后期扶持的其他支出。
第十条
扶持基金由财政部会同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三峡办”),按照三峡库区享受后期扶持政策的移民人口比例,分配到湖北省、重庆市以及接收外迁移民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年终结余可结转下继续使用。
第十一条
扶持基金按项目安排使用,具体由湖北省、重庆市以及接收外迁移民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结合国家及当地政府对三峡库区移民的其他扶持资金按项目统筹安排。
第十二条
扶持基金按规定实行预算管理,具体由湖北省、重庆市以及接收外迁移民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会同移民主管部门编制支出预算,于每年9月底报送财政部和国务院三峡办,由财政部会同国务院三峡办审批。
第十三条
扶持基金支出预算经批准后,由湖北省、重庆市以及接收外迁移民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按月向财政部提出拨款申请,财政部根据扶持基金缴库存情况和批复的支出预算拨付资金。扶持基金支出时,填列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第8406款“库存区维护建设基金支出”第840605“三峡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支出”科目。
第十四条
每年终了60日内,湖北省、重庆市以及接收外迁移民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应当编制上扶持基金财务决算,并于3月底前报送财政部和国务院三峡办,由财政部会同国务院三峡办审批。
第十五条
扶持基金由财政部驻湖北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负责监缴入库。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和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规定,及时足额地将扶持基金上缴中央国库,不得截留或挪作他用。
第十六条
湖北省、重庆市以及接收外迁移民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扶持基金的财务管理,确保扶持基金按照规定用途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十七条
扶持基金的使用单位应接受财政、审计,移民和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挠或逃避。
第十八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规定截留、挪用扶持基金的单位和个人,除按照《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国发〔1987〕58号)进行处罚外,还要按照《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281号)的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财政部驻湖北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可根据本办法制订扶持基金征收管理实施细则;湖北省、重庆市以及接收外迁移民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应根据本办法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扶持基金使用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扶持基金征收管理实施细则和使用管理的具体办法应报财政部备案。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