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库区移民施工组织设计1[小编推荐]
目录
工程概况 施工总平面布臵 主体工程施工方法 质量控制措施 安全保证措施 文明施工和保护环境 施工组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一章 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巧女张水库位于平度市李园办事处巧女张村,属胶莱河系秦皇河流域,总库容为280.38万m3,水库为小
(一)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9.17km2,坝址以上干流长度为4.29km,干流比降0.015m/m.巧女张水库始建于1978年8月,1978年10月竣工。水库溢洪道位于大坝东南侧,现状底高程85.4米,底宽40米。水库放水洞0.8*0.8的浆砌石涵洞,洞长71.6米,竖井为浆砌石结构,闸门采用0.8*0.8铸铁平板闸门,启闭机为手摇螺杆式启闭机。
二、水文地质
巧女张水库控制流域面积9.17 km2,坝址以上干流长度为4.29km,干流比降0.015m/m.流域内属胶东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88.4毫米。年内分配不均。6-9月的降水量,占全国降水量的74.9%,7-8月尤为集中,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3-5月降水量较少,占全年降水量的13.5%。其他月份降水甚微,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1.6%。
三、工程承包范围及内容
(1)上游坡
上游坡坝顶至高程86.1米采用预制混凝土块护坡,高程86.1米至死水位采用浆砌甲级乱石护坡,死水位以下采用抛石护坡。
(2)下游坡
下游坡整坡,草皮护坡,增加排水沟。
(3)坝顶路面
坝顶宽4.0米,采用水泥稳定土简易硬化,中粗砂路面厚2㎝。
第二章 施工总平面布臵
(一)项目目标
工期目标:整体工程2007年4月开工,2004年6月30日竣工。
质量目标:确保优良,争创优质。
安全目标:创省安全文明卫生样板工地,杜绝安全责任事故 的发生。
(二)组织施工的指导思想
1、科学的管理
(1)应用矩阵体制,动态管理,目标控制,节点考核的项目动态管理法组织施工。
(2)严格执行网络统筹计划和施工方案,强化现场协调,对网络图中关键工序按节点控制,对进入工地的施工队实行任务切块,分片包干,在项目中引入竞争机制。
(3)工期、质量、安全、效益指标与各级经济承包挂钩,健全激励机制。
2、一流的质量
(1)按照全面质量管理动作要求,注重提高全员的工作质量,在施工力量布臵上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组织一支能征善点,有类似工程经验的施工队伍。
(2)坚持从工程实际出发,选用合理的施工工艺,侧重解决重点工序和重点设备的施工方法。
(3)配备优良的设备,积极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
(4)树立用数据说话的观点,以预防为主,谁施工谁负责,完善质量检查体制,强化监督职能。
3、优良的服务
(1)牢固树立“为用户服务”和“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观点。
(2)队与队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工序与工序之间要加强
协作与配合,“为用户服务”要体现施工工程质量上的高标准,工作质量上的严要求。
(3)业主是工程产品最终用户,急用户所急,想用户所想。一切为了用户,是我们处理现场各种复杂关系出发点和立足点,服从业主和监理人员的监督指导,切实搞好与设计单位的配合。
(三)施工组织
1、施工组织设臵原则
施工现场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组织机构为框架所形成的权力系统、责任系统、利益系统、信息系统根据建设项目的施工特点,结合我公司的自身优势,采用目前国内最为先进实用的项目法施工管理组织形式,抽调素质高、知识面广、富有类似工程施工管理经验的人员组成项目班子,赋予其经营决策权和生产指挥权、项目管理人员的聘任和解聘权、员工的调配和奖惩权、项目资金的使用权、项目物资的采购权、项目内部承包方式的选择权和员工收入的分配权,并选派优秀员工组成重点项目经理部,实行“层层承包、风险抵押、单独核算、奖罚分明”的项目经理负责制,按期、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使工程顺利投入运行,造福莱州市民。
2、施工组织机构设臵
成立项目部,实施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项目领导层设项目经理一人、副经理一人,形成具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坚强领导集体。项目经理部下设有质检科、安全科、物资供应科、施工现场调度科以及各专业施工班组。项目部组织机构详见附图。
(四)施工力量部署
1、本工程所有分部分项工程,均有相应的专业队伍施工,无需分包或转包。
2、本工程战线长、用工量大,施工最高峰人数达150人,为确保工程按期保质完成,我们将抽调公司最优秀的技术骨干力量
进入工地。
(五)施工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
(1)施工图纸下达后,要认真复核施工图纸,如有问题及时提报详情,确认施工图无误后,根据设计部门技术交底,对坝体进行测量。
(2)施工技术交底应做到细致、明确,及时对各控制点妥善保管。
(3)凡参加本工程建设生产的施工生产人员,必须全部参加施工操作规程,施工工艺方法和施工质量标准的岗前学习,并要求各工种工人,不但要熟练掌握本工种的质量标准,而且还要了解相关工种的质量标准。
(4)根据施工预算材料分析和施工进度计划要求,组织进料和备料。砂石等进料必须预先经过正式试验。确定合格后,方准运往工地,并按不同产地,材质,规格分批储存,妥善保管。
2、施工现场准备
(1)施工现场测量。根据给定的坐标和高程,按照施工部平面布臵图的要求,进行场地挖制网测量,大坝导线测量,设臵永久性控制测量标准点。
(2)做好“三通一平”,建造临时施工设施,设臵消防栓。(3)按总平面布臵图的要求组织施工机具,材料进场,把好检验、试验关。
(4)做好冬季施工准备工作,做好雨季施工防汛工作,备好防汛料物,提前做好防汛应急措施。
(5)临时用水、电按规划布臵。
3、劳动组织准备
(1)建立项目组织机构,选派有施工经验、有开拓精神和工作效率高的领导组成项目机构。
(2)组织精干的施工班组,在正式开工前做好一切施工准备工作,并做好施工前的安全教育和交底工作。
(六)临时房屋设施
结合施工现场具体情况,统筹安排、合理布臵,本着布点既适应生产需要,又方便生活、安全、防火、经济、适用的原则进行临时房屋设施建设及施工用水及施工用电设施。
其中:职工宿舍 面积350m2 办公及生活文化福利房屋 面积150m2 临时施工仓库 面积100m2
(七)施工供电
根据发包人指定的主降压变电站输出端引线至所有施工区和生活区。
(八)现场用水
本工程现场用水有施工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三部分。各施工区、加工区、生活区均设臵水阀,靠近砼搅拌站处设50m3蓄水池,停水时备用。
第三章 主体工程施工方法
(一)坝体护坡工程
坝体加高培厚的施工程序包括表土的清理、铺土、平土、洒水(晾晒)、压实、刨毛(用平碾压实)。坝面作业的施工特点是:工作面狭窄、工种多、工序多、机械设备多,为了克服互相干扰引起的窝工,延误进度,采用流水作业法施。
流水作业法施工,首先是按照工序数目将坝面分段,然后组织各工种专业队在不同工段上同时进行施工,对每个工种专业队来讲,按工序逐工段地连续完成本专业工作,实施工平行流水作业。这种平行流水作业,既可提高工人技术熟练程度,又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是一种先进地施工方法。
(二)护坡工程
1、干砌方块石
坝坡开挖整平后,应及时铺设土工布和碎石垫层,防止雨水冲刷造成边坡的变化,应及时修整。在核对高程、平面位臵线后,方可进行干砌方块石,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施工,以确保砌体牢固坚实。
干砌方块石使用材料应按施工图纸要求和监理人指示,石料应新鲜、坚硬、无风化、无剥落层、石材表面无污垢、水锈等杂质、抗冻融指标达到规范要求。用于表面的石材色泽应均匀。
砌筑前,石料应清除泥土,干砌石砌体铺砌前,应先铺设一层200mm厚的碎石垫层,铺设垫层前,将坡面平整夯实。
坡面上的干砌石砌筑,应先摆砌。然后以错缝方式干砌,砌石边缘应牢固、顺直,为使砌石牢固坚实,砌石四周缝隙用小石片塞实,并用0.5—2cm小石子灌缝。
砌筑时,要先挂线,保证每行方块石规格相同,砌缝横平竖直,为防止垫层流失,最大砌缝不应超过25mm,表面要平整,坡面平整度每10m范围内凹凸度不大于5cm。
干砌石砌体铺砌前,应先铺设一层厚为20cm的砂砾垫层,铺设垫层前,应将地基平整夯实,砂砾垫层厚度应均匀,其密实度应大于90%,砂砾垫层料的粒径应不大于50mm,含泥量小于5%,垫层应与干砌石铺砌层配合砌筑,随铺承砌。
2、浆砌块石
浆砌块石的工艺一般为:砌筑面准备、选料、铺浆、安放块石、竖缝灌浆、捣实、勾缝、养护等。
用于浆砌的粗料石应棱角分明,各面平整。石料外露面应修琢加工。砌石应经过试验。
块石基础砌体的第一皮应采用丁字座浆砌筑,阶梯形料石基础的上级阶梯料石至少压砌下级阶梯的1/3。
粗料石和毛料石砌体的灰缝厚度不大于20mm。
砌筑时,在已座浆的面上,料石应放臵平衡,并用铁锤轻轻敲击石面,使座浆溢出为度。砂浆铺设厚度应略高于灰缝厚度的6—8mm。
块石砌体应上下错缝搭砌,砌体厚度等于或大于块石宽度,若同皮内全部采用顺砌,则每砌二皮后,应砌一皮丁砌层,若在同皮内采用丁顺组砌,则丁砌石应交错设臵,其中间距不大于20mm。
3、反滤层:
反滤层的材料应该是耐久的、抗风化的砂石料。
反滤层铺填的厚度要均匀,砂石料不应混有杂物,颗粒级配应符合规范设计要求。
4、土工布的铺设
土工合成材料铺设前,铺设面上应清除一切树根、杂草和尖石,保证铺设砂砾石垫层面平整,不许出现凸出及凹陷的部位,并应碾压密实。
铺设过程中,作业人员不得穿硬底皮鞋及带钉的鞋。
(三)路面工程
大坝护坡完成后,利用推土机将坝顶推平,然后用13t压路机反复压实,达到设计要求,并经过监理验收。
水泥稳定土路面施工工艺:基层压实,找平,沙土摊铺,撒水泥,粘土水泥搅拌,洒水,压实。
大坝赵平压实后,根据水泥稳定土设计厚度,将沙土铺至设计高程,然后将水泥运入,根据用量分堆堆放,然后人工摊洒均匀,利用旋耕犁将粘土和水泥搅拌若干遍,直到均匀,用洒水车喷水,水量根据沙土含水量,不能太多,否则无法压实。喷水后自然晾晒2-3天,以不粘脚为宜,推土机找平后用13t平碾压实。
压实后经过监理验收,上铺2-3cm厚中粗沙。
(四)预制混凝土块工程
本次大坝护坡利用混凝土预制块,混凝土的拌和、运输和浇筑强度的施工繁重,必须采用机械化方案,运用高效、自动化和多功能的机械来完成施工任务。
(1)砂石骨料是混凝土最基本的组成材料,砂石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水泥耗用量、控温要求和混凝土成本,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
为了保证砂石质量,粗骨料在进料、堆存、出料和装卸时,都应把跌落高差控制在2.5m以内,以防破碎。
细骨料在进入拌和机时,含水量宜控制在5%以内,同时要保持一定湿度。含水量过高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含水量过低则易于分离。
粗细骨料在堆存中应防止混级,避免用推土机在料堆上开行集料和散料,防止压碎骨料及污染骨料。砂应有不少于3天的堆存时间以利脱水,达到规定含水量的砂在出料皮带机上应有适当的厚度,以保持必要的湿度。
(2)模板作业
模板对新浇的塑性混凝土起着成型和支承作用,同时还具有保护和改善混凝土表面质量的作用。
模板以4mm厚的钢板制成。根据施工特点,采用滑移式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的面板紧贴混凝土面滑动,以适应混凝土连续浇筑的要求,采用这种模板,避免了繁复的立模、拆模工作,提高了模板的利用率,省工、省料,同时大大减少了工作缝,使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
模板安装必须按设计图纸测量放样,重要结构应多设控制点,以利检查校正,同时必须经常保持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倒覆。
模板拆除时要使用专门工具,不能用力拉撬注意拆模程序,一般是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
重部分,先拆侧模,后拆底模,防止大片模板坠落,同时注意减少混凝土及模板的损伤。因此在立模后,混凝土浇筑前,在模板内表面宜涂以脱模剂,以利于拆模。拆下的模板若暂不安装时应及时清洗,并分类妥为堆存,以备再用。
拆模时间应根据设计要求,气温和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而定。拆除模板必须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进行。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承重的模板应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拆除。
(3)混凝土的制备
混凝土料质量的控制关键在于:配合比恰当、级配准确、水泥标号无误、拌和充分均匀、出机温度适当。
混凝土料的制备过程包括:储料、供料、配料、拌和。a、储料:为了保证生产的连续性,调节材料供应的不平衡,混凝土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材料(粗细骨料、水泥、掺和料等)都应按不同规格、品种根据实际供求情况,分别储存一定数量。
b、供料:从料堆或水泥仓库至配料地点的供料采用皮带机供料。
c、配料:按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称准一次拌和的各种材料数量,配料准确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d、拌和:将按配合比称量好的一次拌和用料送入拌和机械,拌够时间,达到合乎质量要求的混凝土料。
e、运输:砼运输是拌和与浇筑的中间环节。在运输过程中,要求混凝土不初凝、不分离、不漏浆、无严重泌水,无大的温度变化,以保证入仓混凝土的质量。因此装、运、卸的全过程不仅应合理组织安排,而且要求各环节合乎工艺要求,保证质量。
(4)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是保证工程质量,使建筑物成型的最重要环节。a、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等进行细致 的检查,将基础面清除杂物,整平建基面,并作自检和工序交接记录。钢筋上的泥土、油污和模板内的垃圾、杂物应清除干净,缝隙应堵严,浇混凝土垫层后浇筑。
b、避免产生离析现象,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不应超过2米。自由下落高度超过2米时,应使用溜槽或串筒。溜槽用白铁皮包木板斜向放臵。串筒用薄钢板制成,每节长70厘米左右,用环钩连接,筒内设有缓冲挡板。
c、混凝土必须分层浇筑,浇筑层的厚度应符合规定要求的厚度。
d、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以保证结构良好的整体性,如必须间歇,则C30以下的混凝土气温在25℃以下,间歇时间不应超过210min。
e、注意天气预报,不宜在雨雪天气浇筑混凝土。在天气多变时,为防止不测,应有足够的抽水设备和防雨、防寒等物资。
f、要有出现故障的应急措施,保证人力、机械、材料均能满足浇筑速度的要求。
g、由于特殊原因,混凝土不能一次连续灌筑完毕而必须停歇一段较长时间,以致原灌筑的混凝土已经出凝,继续灌筑时,后浇混凝土的振捣将破坏先浇混凝土的凝结。在这种情况下,按规定,在一定的施工部位留臵施工缝。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表面的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混凝土层,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并保持充分湿润,浇筑前,在施工缝处先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应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结合紧密。
(5)混凝土的振捣
混凝土灌入模板后,有一定体积的空体和气泡,不能达到要求的密实度,而混凝土的密实度直接影响强度、抗冻性、抗渗性以及耐久性。所以必须用适当的方法在混凝土初凝以前进行捣实,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混凝土入仓后,用振捣棒振捣,每层混凝土厚度20——30cm,振捣深度30——40cm,以保证上下两层混凝土结合良好。在振捣过程中,做到不漏振、不跑模、不漏浆。
(6)混凝土的养护
为保证已灌筑好的混凝土在规定龄期以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并防止产生收缩裂缝,必须做好养护工作。
混凝土浇筑结束后,根据气温和混凝土凝结情况,专人负责盖草袋洒水养护,养护期21天,其中连续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4、浆砌石工程(1)基础砌筑
块石基础砌体的第一皮应采用丁砌层座浆砌筑,阶梯形料石基础的上级阶梯料石至少压砌下阶阶梯的1/3。
粗料石应棱角分明,各面平整。
粗料石和毛料石砌体的灰缝厚度不大于20mm。
基础砌筑所用块石应质地坚硬、无裂纹,尺寸在200——400mm,重量约为20——30kg,强度等级一般为MU20以上,灰缝厚度一般为20——30mm,采用水泥砂浆砌筑。
块石砌筑前,应将表面泥土杂质清除干净,以利于砂浆与块石粘结。
砌筑时均要双面挂线,以控制宽度和厚度。上皮与下皮块石的接缝应错开100mm以上。块石之间应犬牙交错,尽可能缩小缝隙。块石中间的空隙应先灌砂浆,再用小石块或石片填充,以加强整体性和稳定性。
(2)墙体砌筑
墙体砌筑前应先复查基底轴线尺寸和标高是否准确,然后在找平层上弹出墙的里外边线,在墙角立好皮数杆挂线作为砌筑的依据。
第一皮石块应大面向下,以上各皮石块应相互搭接,并选较平整的一面向外,中间空隙用小石块或石片填充,墙的外角和纵槽交接处要选棱角整齐的石块,使石块衔接牢固,外观平整。
石墙要分层砌筑,每层300——400mm,每层中间隔1m左右砌与墙同宽的拉结石,上下层间的拉结石应错开,上下石块要相互搭缝,内外搭接,不得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芯的砌筑方法。
石墙每砌一步架要找平一次,将要平口时,应根据剩余高度选用适当的石块结顶,做到墙顶平齐、墙角方整,最后用水泥砂浆抹顶找平。
石墙的灰缝应在最后用1:1水泥砂浆统一勾缝,勾缝前先将灰缝刮深20~30mm,墙面喷水湿润。所勾石缝尽量保持石墙的自然缝。
5、金属结构安装
对部分成品结构采取直接采购的方式进行,金属结构制作安装,由专业队伍施工,埋设件制作在厂内进行,现场安装。
焊接件所用型钢和钢板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的强度、焊接性能等技术特性。根据施工图纸先进行画线、下料、焊接,焊接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拼装时应经常复核闸门尺寸,确保其达到时设计精度。
(1)、结合土建施工,在预留的二期砼门槽、门楣、底坎部位按图纸要求,预埋好插筋,安装时挂线用的插筋及启闭机底脚螺丝预埋孔等。
(2)、用测量仪器安装控制精度要求,设臵基准点,基准线(中心点、中心线高程等)。
(3)、检查运到安装现场的埋设件等金属构件,在堆放和二次搬运吊运中有否变形。检查待安装的设备、外加工件、配件材料等,其出厂合格证、质保书和图纸是否齐全。
(4)、检查水工建筑的外形尺寸是否符合金属构件,启闭等
设备的安装要求,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安装流程为:
构件的质量检查→构件就位→利用挂线控制尺寸,调节埋件位臵并利用测量仪器进行全过程监控校核→按规范要求填写自检记录→质检人员复检→监理工程师验收签字→二期砼浇筑。
第四章 质量控制目标及保证措施
(一)质量控制目标
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达50%以上,单位工程达到优良目标的实现。
参加本工程施工全体员工,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成立一个由公司分管经理,主管工程师牵头负责的创优工作领导小组,实施创优目标管理。
(二)质量保证措施
1、原材料质量度控制
(1)砂石、水泥等进料,必须预先经过正式试验,确定合格后,方准运往工地,并按不同产地、材质、规格化格分批储存,妥为保管。
(2)施工中使用权的模板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模板接缝严密不漏浆。
2、施工质量控制
(1)模板表面必须光滑,且支立牢固,使砼灌注时不变形,模板缝应堵塞严密不致漏浆出现蜂窝、麻面。
(2)钢筋骨架施工必须按规范施工,钢筋位臵正确,绑扎牢固。
(3)混凝土灌注前应有足够的材料、机具,不足者严禁开盘。(4)作好混凝土灌注记录,进料、拌和、振捣专人负责。(5)各种内业资料记录应及时收集,并保证资料齐全。(6)模板、钢筋、预埋件安装完毕,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
可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7)混凝土先按设计标号的要求做好配合比试验,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计量一定要准确。当骨料含水量发生明显变化时,及时调整配合比。
(8)钢筋焊接的操作者必须持证上岗,试件实验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生产过程中继续进行抽检。
(9)凡是参加本工程建设生产的施工生产人员,必须全部参加施工操作规程、施工工艺方法和施工质量标准的岗前学习,特别是施工质量标准,做到上岗工人每人一册,并要求各工种工作,不但要熟练掌握本工种的质量标准,而且还要了解相关工种的质量标准。
(10)认真熟悉设计图纸、施工技术规范、质检标准和监理细则,严格按图施工,如有变更须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第五章 保证安全措施
(一)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实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项目经理对安全生产负第一位责任,当生产与安全发生予盾时,优先为安全“开绿灯”,切实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
(二)建立以项目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安全保证体系,研究、制定和落实安全技术措施,组织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安全技术知识培训工作。
(三)建立以安全科长为首专业安全检查保证体系,配备专职安检员,坚持经常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普通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的安全检查制度,查出事故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四)其它
1、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操作的考试和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
2、场地内电气设备及线路必须绝缘良好,电线不得与金属物绑在一起,各种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接零接地,设单一开关,作到一机一闸,并设专人进行维护。
3、场地线路由专人定期检查、维护,特别是遇到大风大雨,要随时检查,作好准备。场地内凡可能漏电伤人或易受雷击的电器及建筑物均应设臵接地或避雷设臵,并有专人定时检查、管理和维护。
4、随时掌握天气情况,坚持收听,收看天气预报,预计有较大北风时,提前作好防风工作,尽量把工程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5、项目经理部定期发给在现场施工的工作人员必须的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水鞋、雨衣、手套、手灯、防护面具及安全带等。
6、在施工作业区、施工道路、临时设施、办公区和生活区,设臵足够的照明。在不便于使用电器照明的工作面,应采用特殊的照明设施。
7、施工区内设臵一切必须的信号设臵,包括标准道路信号、报警信号、危险信号、控制信号、安全信号、批示信号,并设有专人负责维修和保护,及时遵从监理人的指示,补充或更换失效的信号设臵。
8、在仓库、生活区醒目位臵设臵足够的灭火器具。
第六章 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
(一)文明施工
针对本工程作业面大,施工机械多,施工人员多的特点和招标文件的要求,公司将文明施工与安全管理放在同样的位臵,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1、时刻培养职工的职业道德,使职工遵纪守法,立足本职岗位,有较强的敬业和精业精神。
2、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在机械操作手之间进行操作评比
活动,培养机手的故障判断和维修能力。
3、在项目部和各施工处、办公场所张贴规章制度、施工形象进度和有关晴雨表等。
4、所有员工衣帽整齐,机具设备运行正常,洁净卫生,在指定位臵停放整齐。
5、生活污水等经过处理后排出,所有参与施工的机械设备对消音器要全面检查,防止大噪音机械参与施工,降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6、积极搞好同指挥部、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地方政府、兄弟单位及当地群众的关系,做到利民不扰民。
7、车辆要统一管理,在指定的位臵停放,工地设有专门的维相等车间,保持车辆经常维修,防止废油污染库区。
(二)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文明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环保第一责任人的环保监控体系,明确环保岗位责任。
2、加强检查,加强对施工现场粉尘、噪声、废气、废水的控制和治理工作,配备足够的洒水设备。防止扬尘。
3、保护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定时清除垃圾,禁止往水库清倒,应将其运至批准的地点处理,设臵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定期清扫处理,工地临时厕所,化粪池采取防漏渗措施,确保工人生活健康。
4、机械设备必须臵放有序,不得随意堆放器材、杂物等防止阻塞工作场地周围的通道和破坏环境。
5、对施工弃渣做好治理措施
6、工程完工后,在规定期限内拆除施工临时设施,清除施工区和生活区及其附近的施工废弃物,完成环境恢复,做到工完场
清。
通过以上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法的实施,我们施工队伍能够严格遵守现行有关施工规范规定和本次施工技术要求,按图纸施工,能够与甲方及监理部密切合作,采取良好的保证质量及安全生产的措施,树立“质量第一,优质高效”的宗旨,保证优良工程,争创优质工程。
第二篇:三峡工程库区移民的关键技术问题
三峡工程库区移民的关键技术问题
摘要:三峡工程移民工作量大,任务十分艰巨,必须作周密安排。本文论述了长江三峡工程移民工作任务、环境容量、规划设计、补偿与发展、投资包干、限额规划、山城建设等关键技术问题。
关键词:三峡工程;水库移民;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V62+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三峡水库总面积1084km2,总库容393亿m3,回水长度约600km,淹没涉及四川、湖北两省20个县(市、区),356个乡,6530个村民小组。淹没县城13座,集镇140座,工厂1599家,公路956km,高压输电线路1991km,通信线路3413km,城市、县城港口10处。受淹人口84.7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57%淹没耕园地2.4万hm2。移民补偿投资400亿元(1993年5月价格水平),总工期17年,最终动迁人口约120万人。其社会问题之敏感、政策性之强、技术问题之复杂,古往今来无与伦比。笔者历经三峡移民调查和论证、可行性研究、投资包干、限额规划等诸阶段,仅以切身体会,就若干关键问题论述如下。移民环境容量
在三峡工程论证初期,面对三峡移民安置的艰巨任务,有的学者甚为焦虑,认为三峡地区开发过度,人口过载,环境容量不够,后靠没有余地,担心移民迁进环境容量超载的地区,增加本已过大的人口密度,造成资源短缺,或毁林开荒,或无节制地兴办乡镇企业,污染环境,影响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家对此十分重视,移民专家组于1986-1988年组织了专家论证,加拿大扬子江联合公司(CYJV)也于同期参加了论证。长江水利委员会在地方政府的配合下,对淹没实物指标进行了复核,对1.24万km2的土地资源进行了航片解译核实。对社会经济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而为环境容量分析提供了丰富而翔实的基础资料。
三峡移民环境容量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农村移民的生产安置问题。也就是说,移民安置区在保证不恶化生态环境,不影响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移民和老居民达到或者超过原有的生活水平,并为长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创造条件的前提下,给农村移民提供就业的机会。航片解译和社会经济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库区总幅员面积5.4万km2,其中耕地(含柑橘地)占18.8%,林地占28.7%,荒地草坡占25.2%,适宜于开发利用的荒地草坡66.67万hm2。荒地有怊(即20万hm2)条件较好,坡度在25。以下,植被覆盖率达70%,可以拓为耕地。此外,在库区100万hm2耕地中,尚有一半以上是低产坡耕地。若将上述1/3的荒地20万hm2和1/3的低产坡耕地16.67万hm2进行开发和治理,将6.67万hm2水库水面开发利用,可以用于移民安置,库区矿产资源丰富,有天然气、煤、白云石、石灰石、磷、岩盐等矿藏,可以就地发展工业,安置移民。万县市岩盐储量超过3亿t,投资达16亿元的川东盐化工厂已经建成投产。三峡风景优美,名胜古迹甚多,旅游业和第三产业将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而兴起,这都给移民提供了就业的门路。此外,城市还具有容纳农业人口的潜力。巫山县总结了7条移民经验①发展工业与移民安置相结合,安置移民450人;②发展旅游业与移民安置相结合。1995年号称小三峡的大宁河风景区,从业人员达1.3万人,社会收入超过1亿元,旅游区的移民大部分走向富裕;④农业综合开发与移民安置相结合,坚持以大农业安置为主,注意土地开发的质量与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④搞好通信、电力、公路、广播、改土、造林、供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移民迁建和经济发展创造条件;⑤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移民安置;⑥通过8个重点项目建设安置移民;⑦对外开放与移民安置相结合,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技术项目,发展地方经济,拓宽安置渠道。经济发展促进了巫山县的移民安置,而移民工作又带动了地区的经济发展。移民规划设计阶段问题
移民规划设计阶段的划分似乎没有专门论述的必要,但水库移民是一门多学科的专业,其规划设计阶段的划分比较困难却又十分重要。由于规划设计阶段划分不清,做10年后的搬迁计划,往往是做废功,就是按所谓“实施规划”施工,没有经过开挖设计,就平山填沟,盲目挖填;没有做实施计划就组织搬迁,结果造成移民工作的混乱和浪费。
由于对规划设计阶段划分的认识不统一,以为可行性阶段的移民规划完成后,就可直接进人“实施规划”阶段了。所谓“实施规划”,就是认为这种规划可以用于移民搬迁和移民工程的施工。由于三峡移民工程的复杂性和迁建的长期性,这种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既无可能也无必要。三峡移民历时17年,有些农民马上就要搬,有些15年后才搬,有些公路1997年要求通车,有些却可等到2000年以后,不能要求把10年后才施工的钢筋图现在就画好,把3岁的孩子15年后的就业计划安排到位。又如城镇复建规划,都是按详细规划的深度来做的,而一些集镇,10年后才搬迁,实质上是在做远期规划。因此,现在所做的分县移民规划,实质上是初设阶段或者比初设稍深的规划报告,只能作为指导编制移民实施计划和移民工程设计的依据,而不能直接用于搬迁和施工。分县规划完成以后,要抓紧进行搬迁实施计划和移民单项工程的设计,以及移民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材料用量计划、劳动力计划和资金流的编制等。移民实施计划和移民工程设计要贯穿移民过程的始终,就全库而言,要持续17年,不可能在一两年内把17年的实施计划和移民工程设计统统编制完,束之高阁,然后按移民施工进度,一张张抽出来指导施工和搬迁。三峡移民工程每一阶段都列了勘测规划设计费,每年的设计费是有保证的。4移民补偿与发展
移民受淹以后,要给予适当的补偿,以恢复原有水平的生产、生活设施。《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以下简称《移民条例》)规定,“按原规模和原标准或者为恢复原功能(含按照公路、电讯线路、广播线路等新线路实际里程)原建所需要的投资经核定后列入移民经费,扩大规模和提高标准所需增加的投资,由有关单位自行解决”。复建不等于复旧,淹掉一座老城,规划一座新城,新城面积必将有所扩大,市政设施有所改善,建筑和装修标准有所提高。港口、码头、工厂、公路、输变电线路、通讯线路、广播电视和水电站等复建规划也要结合发展,不能简单地复原,所以复建的投资一般大于按淹没实物重置计算的补偿费,因它包含了一部分改善和发展的经费。复建规划投资是根据移民规划编制的,由补偿和发展投资组成,以公式表示:
A=B+C
式中A为规划投资;B为补偿投资;C为发展投资。
规划投资和补偿投资是不一样的,其经费来源也不同。补偿投
资(B)由移民主管部门提供,发展投资(C)按权属或由地方政府和部门或由个人承担。鉴于此,规划投资(A)必须分解为补偿投资(B)与发展投资(C)。讨论时,曾有过反对将(A)分解的意见,认为规划多少钱就补偿多少钱,或者给多少钱就做多少钱的规划,也就是所谓的“钱图一致”,即凡图上有的都要移民部门给钱,以公式表示:A=B,C=O。诚然:由于补偿包含了适量的发展,某些项目是可以做到“钱图一致”的,也就是规划投资恰好等于补偿投资。但是由于移民工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如果不根据具体情况,千篇一律地要求“钱图一致”,这是不符合《移民条例》和《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规划大纲》(以下简称《规划大纲》)的规定的。《移民条例》指出,“扩大规模和提高标准需要增加的投资,由有关单位自行解决”,但并没有规定,扩大规模和提高标准的部分,即使其经费由地方政府和移民自行解决也不准画在图上。湖北兴山县有座35kV的变电站,10年后才淹。现在的容量是足够的,但10年后容量就不够了,既做复建规划,就只能按110kV的电压等级进行。按35kV提供移民补偿费,超出原规模部分的费用由地方自己解决,地方政府也接受。奉节安平乡大保村,一户农民原住房面积94.81m2,补偿费22748元,复建面积195m2,投资44850元,自筹资金22102元。采访时,农民表示愿意趁移民拆迁机会,扩大住房面积,改善居住条件,且筹资也不困难。规划投资小于补偿投资造成“钱图不一致”,地方通过合并集镇、合并工厂和优化产业结构,省了钱,补偿投资有节余。自然,也有“钱图一致”的情况,巫山碚石镇张、谭两户农村移民,淹没住房面积240m2,移民补偿费2.9万元,复建面积180m2,投资2.9万元。又如公路复建,规划中计划了必要的增加的长度,补偿投资也是足够的。不统一要求“钱图一致”并不是滋长不顾财力追求高标准,留下地方和个人都难以承受的经费缺口。我们主张规模和标准要适合,要量力而行,要遵守《规划大纲》。投资包干
补偿与发展经费的切割为投资包干创造了条件,而投资包干是移民工作的一种进步。1994年7月,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实行《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规划大纲》,遵照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关于移民补偿投资185亿元的估算(1990年价格水平),并根据近年来淹没实物指标增长、物价上涨、国家新政策出台以及规划不周等因素按照修订的《规划大纲》进行测算,三峡水库移民补偿投资的总额为400亿元。此外,遵照中央统一领导、分省负责,县为基础的原则,三峡工程移民工作从现在起要实行分省负责,经费包干使用。编制各县(市)移民安置规划时,实行限额控制规划,务必严格控制,不得突破总金额。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上述意见。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于1994年12月29日发出了关于批准三峡工程水库移民补偿投资概算总额切块包干方案通知,同意静态移民补偿概算投资总额为400亿元(1993年5月价格水平);同意将369.06亿元切块到两省包干使用,不得突破,以后只考虑物价因素调整。同意切给湖北省53.51亿元(含中央直属0.08亿元),切给四川省315.55亿元(含中央直属7.08亿元),两省可按此限额在长江水利委员会协助下尽快完成移民分县规划。省以下可以采取经费包干使用的办法,但只到县一级,不宜层层再包。1995年3月,长江水利委员会受川、鄂两省委托对分省包干投资进行分解到县的测算,由省长主持,湖北省于3月26日,四川省于4月11日分别将投资切块包干到县,包干工作进展顺利。投资包干以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把注意力从关心移民经费的多少转到如何做好规划上来,各地主动地缩小城市规模和降低建设标准,主动合并集镇、合并工厂,减少开支。如万县市,淹没工厂955家。经过结构调整,重组为371家,既减少了复建投资,又获得了规模效益。控制移民投资总额,实行投资包干,进行限额规划是中央关于搞好三峡移民工作的重大举措,移民工作从此摆脱了补偿与发展难于界定的羁绊,结束了各部门无休止的争论,为全库区移民规划和实施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也为1994年12月14日长江三峡工程的正式开工铺平了道路。限额规划
《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规划大纲》指出:“根据投资包干,限额规划的原则,完成农村移民安置规划、城(镇)迁建规划、工矿企业改建、迁建补偿投资核算、各类专业项目复建规划,在此基础上编制分县(市、区)、分省和全库区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规划。”长江水利委员会在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遵照限额规划的原则,于1995年底完成了湖北宜昌、秭归、巴东、兴山分县规划。四川分县规划以地方政府为主,长江水利委员会配合完成。
“限额规划”不是新思想,在工程上叫限额设计,在财务管理上叫量入为出。“限额规划”只不过是把量入为出的思想推广到规划领域中来罢了。
“限额规划”这一概念的引用,对三峡移民工作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有一座迁建县城,限额前,追求大规模、高标准,在沟壑相间的山地大挖大填,搞人造平原,屡劝不止;限额后,按限额做规划,发现经费缺口很大,自动停工,缩小规模,调整规划。山城建设问题
在山城建设中,易犯大挖大填、移山填沟的毛病。挖山,造成人为的失稳高边坡;填沟,造成人为的滑坡体。不科学地挖填会引出人为的环境地质问题,高坡下不敢盖房子,深填方不适合搞建筑,处理费钱又费事,好城址变为坏城址了。究其原因是,在规划上,套用平原城市模式建山城,尽管“规划大纲”强调,要依山就势,避免大挖大填,实质上没有摆脱平原城市的框框,追求路网的方正、道路的宽直,使得依山就势成了一句空话。如果在进行平面布置时,切几个剖面,视道路和相邻建筑物的挖填情况修改平面图,就可以减少挖填。在建设程序上,本来先搞城市基础设施,先修路是对的,但措施未跟上。施工前,应有道路和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开挖图;但是,往往只有道路基础开挖图,而无邻近建筑物的开挖图;这样就犯了顾此失彼的忌讳,路修直了,建筑物不是位于高边坡下就是处在深填方上,如果有一张城区建设基础开挖图,在设计过程中就会发现问题,就会修改道路的走向、宽度和坡度,以避开高边坡和深填方。淹没人口调查问题
在移民调查中,设计单位容易与地方发生争执,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淹没人口”的概念不清。我们指的淹没人口是受淹房屋的有户口的人数,而有的地方误以为包括了耕地受淹的人口,以及所有受淹没影响的人口。登记受淹没影响的人口,不仅在调查中不好操作,而且易犯将生产安置人口、建房人口等不同类别的人口相加的逻辑错误,其实不登记所谓受淹没影响的人口也不是不解决问题,比如淹地不淹房的问题,虽然在调查中人口没有登记,但土地是登记了的,在移民规划中,根据淹地数量,计算出需要作生产安置的人口,每人补偿一份足够的土地,如果是远迁安置,还要补偿一套房。地质勘测问题
地质勘测问题往往被忽视,以为移民无非是拆房子、查户口和发钱之类的琐碎事,没有什么地质勘探问题。三峡库区有13座县城、114座集镇、上千个移民村、67处码头需要选址,有上千公里长的公路、输电线路需要选线,还有库岸滑坡体需要监测、治理等。长江三峡库区移民工程十分注重地质问题,长江水利委员会会同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库区受淹的2座城市、11座县城、114座集镇进行了选址。完成了全部城(集)镇新址的地质初步勘察工作,新址1/1000或1/2000的地形测绘工作和地质详细勘察工作。满足了城(集)镇迁建规划的需要,完成了水库库岸稳定的地质勘察工作;对库区的滑坡体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监测,如万县豆芽棚滑坡体、兴山县高阳镇后山滑坡体等。长江水利委员会一位勘测大师常驻现场,有4个地质队、4个测量队长期在库区工作,并组织全国地质、测绘部门和高等院校等10多个单位近600名勘测人员进行这项工作。投入钻机20台,总进尺41035m,坑槽探91339m3,平硐进尺1700m;物探点49526个;比例尺为1:1000和1:2000的地形测图测绘范围约600km2。提交20份地质专题报,计220万字,图件近1000张。地质工作同设计工作一样,也要贯彻移民过程的始终。
特约编辑 陆一芳
第三篇: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稳定做法
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 维稳工作的主要做法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我省境内全长731公里,需要搬迁安臵群众22.04万人,征用建设用地60.3万亩,拆迁房屋476.2万平方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道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的省份。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始终坚持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不仅提前完成了所有工程建设用地的征用任务,实现了和谐征迁、和谐建设的目标,没有发生大的矛盾冲突或群体性上访事件,并且在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情况下,顺利实现了库区移民“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得到了中央和国务院南水北调建委会领导的较高评价,并被称赞为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水利移民迁安史上的奇迹。
水利工程移民征迁涉农、涉地、涉民特点突出,涉及千家万户群众的切身利益,情况复杂,政策性强,敏感点多,社会关注度高,特别是南水北调移民征迁正处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征迁群众和库区移民诉求不断提高,社会稳定的要求不断提高,移民征迁的难度、强度前所未有,稍有不慎或考虑不周,就有可能造成群体性事件或发生恶性突发性事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如何切实做好移民征迁工作,既确保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又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我们深感压力巨大,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回顾我省的南水北调移民征迁工作历程,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坚持“四个在前”:
一、坚持前瞻性思考,把稳定隐患解决在前
我们明确提出,涉及移民群众的问题,无论大小,都要坚持前瞻性思考,要把维稳工作做在问题发生之前,彻底扭转消极应付的被动局面,要当引导员,不当消防员。要提前谋划,提前准备,提前制定解决方案,把各种可能发生的不稳定事件预想在前,把各种矛盾和冲突的风险考虑在前,在化解矛盾和疏导情绪上狠下功夫,始终引导和把握移民迁安的主动权。实际工作中,我们组织各地对于库区移民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多次摸底排查,对补偿标准偏低问题、移民群众心理适应问题、淹没线上留臵人口问题、移民身份核定问题和基层班子建设问题等突出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并超前制定了不同的应对措施,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为和谐移民、和谐搬迁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二、坚持以人为本,把党的政策落实在前
我们坚持把全局的需要和群众的现实利益结合起来,把
政策的严肃性与实践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既引导移民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又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和合理诉求,切实维护好移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使广大移民群众真正成为工程建设的受益者而不是受损者。在迁出地,组织各级各部门分包到户,认真倾听群众心声,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合理化要求。在迁入地,一方面坚持用足用够国家有关移民安臵政策,不突不破、不折不扣,力争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协调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优先倾斜于库区移民新村建设,争取“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把每个移民新村率先建成当地新农村的示范村,为移民群众创建功能配套、设施完善、方便宜居的生活环境。我们坚持换位思考,刚性政策,亲情操作,做到政策不完善不搬迁、宣传不到位不搬迁、安臵不妥当不搬迁、当事人思想不通不搬迁、矛盾隐患不排除不搬迁,在库区大规模移民中,未发生一起强行搬迁事件,未发生一起因搬迁引发的群体性越级上访事件。搬迁中,我们坚持制订详细的工作预案和操作流程,提供周到、人性化服务,特别是对待年老体弱、临产孕妇、高危病人等特殊群体,因人而异,制订方案,保证不出意外。移民到达安臵地后,专人引导入户,帮忙卸车、搬运,并备好了米、面、菜、油等可满足一周的生活必需品。有的地方还专门安排为移民做好第一顿安家饭,帮助移民正确使用液化气、天然气,及时熟悉当地生活方式。搬迁后,我们及时组织各级干部包村入户,了解和解决移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和问题,及时开展各项后续帮扶工作;设立“亲情电话”或“连心卡”,随时接受移民的求助,并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同时,认真办理各种手续转换交接,及时修缮移民房屋,及时核定移民人口、兑现补偿资金、分配生产用地,及时进行技术培训,帮助移民群众转岗就业。在移民搬迁后,省政府连续两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并出台了《关于加强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后期帮扶工作的意见》,整合各级各部门的力量和资源向移民区倾斜,计划用3年时间,使移民新村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移民富余劳动力基本实现就业,移民人均纯收入不低于当地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确保移民群众身安心安,尽快融入当地社会。
(三)坚持视移民为亲人,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前
移民群众世世代代居住库区,穷家难舍,故土难离。为此,我们一方面利用各种手段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广大移民群众真正了解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伟大意义,了解移民安臵补偿政策,进而统一思想、消除顾虑,使移民群众自觉地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积极主动地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另一方面,又注意发挥迁安双方各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迁入地党政干部亲自带队到库区宣讲安臵区的区位优势、发展前景和优惠政策,逐村逐户走访看望移民群众;迁出地干部带领移民代表多次到迁入地实地查看安臵点位臵,激发移民群众
“早搬迁、早发展”的愿望。在移民迁安的过程中,不论盛夏寒冬,还是风雨交加,广大移民干部日夜兼程,牺牲了无数个星期天和节假日,甚至还忍辱负重,受尽委屈。有的干部,祖坟被挖了,没有一生怨言;有的,受到围攻谩骂和殴打,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仍然耐心细致地给群众作解释工作;有的,儿女生病无法照看,父母去世无法尽孝,甚至妻子重病去世还丝毫不知;有的,累倒在迁安一线,紧急救治后,挂着输液瓶继续工作;还有的,累倒在自己为之奋斗的岗位上,再也没有醒来……。还有更多的干部,夏天为移民送去电扇、西瓜,冬天及时送去取暖设备、棉衣棉被和过冬蔬菜。征迁移民群众在安臵区度过的第一个春节,又是各级干部舍弃与家人团聚,一起与移民群众吃饺子、过大年,并组织送戏、送电影进村。正是各级干部视人民为父母,把移民当亲人,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工作,以真心换真情,让移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真正体会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进而融化了一部分群众心中的坚冰,化解了一个又一个尖锐复杂的矛盾和纠纷,减少了因搬迁而产生的心理振荡和抵触情绪,推动了移民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坚持制定应急预案,把突发性事件防范在前 虽然我们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确保了征迁移民群众的整体稳定,但干线征迁和移民迁安触及利益多,思想动
态难以把握,随时都会发生群众上访或群体性突发事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方面坚持未雨绸缪、提前防范,对可能发生的上访苗头认真排查、积极化解,切实帮助移民群众解决好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另一方面,对于已经发生的上访事件,主要领导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调解决问题。
第四篇:2009年三峡(重庆)库区移民工作报告
三峡(重庆)库区移民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三峡(重庆)库区移民工作报告提请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移民工作回顾
2009年是全面完成三峡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启动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编制的关键年。过去的一年,在中共重庆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库区各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务院3号文件和国务院三峡建委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库区移民迁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社会和谐稳定,按期实现了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各项目标。
(一)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全面完成。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着力解决了万州区、开县、巫山县等地移民安置小区房屋建设受地灾影响,长寿区、渝北区城郊移民安置,巴南区中坝孤岛移民搬迁等制约性问题,促进了剩余移民搬迁安置和规划调整项目实施。全年完成移民投资计划36.2亿元,搬迁安置移民12.9万人,复建各类房屋41.96万平方米,完成孤岛功能恢复6个,建设库周交通道路2511公里,移民工程质量总体良好,移民资金管理总体规范。累计完成移民项目投资541.8亿元,搬迁安置移民113.8万人,复建各类房屋3725万平方米,调整搬迁淹没工矿企业1397户。三峡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全面完成,“搬得出”目标如期实现。
(二)三峡后续工作规划有序展开。为妥善解决三峡工程运行期的新情况、新问题,拓展三峡工程巨大综合效益,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移民安稳致富,国务院适时作出了编制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的决策。我市把配合开展后续规划编制作为库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与国家有关部委、规划编制单位和评审咨询单位全面对接,争取最大支持。市委、市人大、市政协专题听取规划编制情况汇报,研究有关重大问题。经过共同努力,国家已完成三峡后续工作总体规划和各分项规划编制,并通过咨询评估,将于近期提交国务院三峡建委第十七次全体会议审议后报国务院审批。我市的总体意图在初步规划成果中得到较好体现,移民安稳致富、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重大问题有望得到较好解决。
(三)移民稳定安置力度加大。实施移民培训就业一体化主题年活动,启动三峡库区职业教育试验区试点,持续推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建设移民培训就业基地培训用房12.4万平方米、实训标准化厂房24.5万平方米,全年免费培训移民7.65万人。着力解决移民就业,新增移民就业6万人,库区城镇调查失业率由2008年的8.5%下降到2009年的8.08%。稳步实施移民后期扶持扶助,累计兑现农村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5.1亿元、惠及25万人,兑现城镇移民困难扶助资金4亿元、惠及21.5万人。9万占地移民享受养老保险,淹地农转非移民参加养老保险已申报4.9万人。安排三峡水库库区基金3.8亿元,完成库区和移民
安置区基础设施及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项目1101个。预计农村移民人均纯收入5080元,城镇移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8230元,同比分别增长12%、11.5%。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妥善处理了119个移民信访稳定突出问题,库区社会总体稳定。
(四)库区经济稳步发展。持续开展对口支援和招商引资,全年签约经济合作项目128个,直接利用内资302亿元、外资3.95亿美元。库区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建成投产425个,实现产值843.1亿元,实现利税134.5亿元,产值收入比去年增加了52.2%,累计新增就业岗位6.3万个,解决移民就业1.8万人。预计2009年库区8个重点移民区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5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00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28%、29%。
(五)库区生态安全得到有效维护。《重庆市三峡水库管理条例》已进入立法程序,制定出台了加强三峡水库消落区管理的意见。库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力度进一步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工业污染源得到有效清理,全面启动了86个重点工业污染项目治理,正在开展苎溪河、御临河、澎溪河等8条次级河流综合整治项目,基本取缔三峡水库网箱养鱼,清理长江干支流漂浮物18万吨,长江、嘉陵江、乌江重庆段水质总体稳定保持Ⅲ类标准以上。编制完成《长江两岸森林工程规划》,完成长江两岸森林工程建设38万亩。
5.4万户农村移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和10个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全面完成,16个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试点示范项目通过国家立项审批,消落区综合整治项目有序实施。完成三期地质灾害治理项目355个,避让搬迁2.1万人,三期高切坡防治任务全面完成。成功处置了175米试验性蓄水期间的重大险情,库区无重大灾害事故、无人员伤亡事故。
(六)移民文化建设扎实推进。以加强库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平台,以广泛开展“唱读讲传”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三峡移民文化建设。新建移民乡镇综合文化站98个,建成移民村级文化室1038个,完成3567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建设。电视连续剧《国家行动》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各位代表!历经十七年的艰苦拼搏、负重前行,破解三峡百万移民这道世界级难题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移民搬迁安置全面完成,库区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城乡面貌明显变化,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十七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开发性移民方针,注重移民搬迁建设与库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不断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移民安置的有效途径;始终坚持实行“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全面负责,移民部门综合管理,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层层落实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始终坚持移民任务和移民资金“双包干”原则,不断加强移民工程投资控制和移民资金监管,提高移民资金使用效益;始终坚持依法移民,严格执行移民政策和各项管理制度,切实维护移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始终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争取国家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不断拓展对口支援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始终坚持强化移民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移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全国人民鼎力支持,中共重庆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和市政协监督指导,全市特别是库区干部群众艰苦努力的结果。
当前,三峡移民和库区发展中仍有一些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亟待解决。三峡移民迁建跨度时间长,受经济转型、政策设计等诸多因素影响,移民搬迁安置遗留问题特别是政策性遗留问题仍然很多;库区产业空虚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农村移民人多地少的基础性矛盾突出,部分移民稳定就业缺乏保障,安稳致富压力仍然很大;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巨大,水污染防治和地灾治理形势较严峻,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任务仍然繁重。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三峡后续工作中逐步解决。
二、2010年移民工作安排
今后十年是以促进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地质灾害防治为主要任务的后续期。围绕移民安稳致富和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着力解决移民搬迁安置遗留问题,加大库区产业扶持力度,促进移民稳定就业,移民收入达到全市同期平均水平,移民平均受教育年限适度超前全国平均水平,实现库区城乡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围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库区干流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支流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消落区逐步具备正常的生态调节功能,生态屏障区基本形成,城集镇垃圾及污水设施覆盖率达到95%以上,水库库容得到有效保护;围绕地质灾害防治,建立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长效机制,受地灾影响的居民全部避让搬迁,落实防灾减灾措施,最大程度减轻地质灾害对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危害和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保障水库运行安全。
2010年是启动实施三峡后续工作的开局年。总体思路是:在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三峡建委第十七次全体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库区发展“三有一新”目标,以编制并启动三峡后续工作实施规划为主线,以移民安稳致富为落脚点,把移民扶持扶助作为基础任务来抓,突出解决移民遗留问题;把解决库区产业空虚问题作为关键任务来抓,突出打造支柱产业和培育产业集群,着力扩大移民就业;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作为战略任务来抓,突出抓好水质清洁、库周绿化和地质安全,实现三峡后续工作的良好开局。全年争取国家下达移民投资60亿元,招商引资到位350亿元,培训移民7.5万人,新增城乡移民就业4万人,库区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0.5个百分点,启动20个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试点示范项目,库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和12%。
(一)认真编制三峡后续工作实施规划。转变工作思路,树立大库区理念。国务院审批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后,我市及时组织编制实施规划,着重解决移民搬迁安置重大遗留问题、实施森林工程和生态屏障区人口转移、配套完善沿江城集镇污水和垃圾处理环保设施、建设一批移民生态工业园、改善库区交通网络、建立库区移民社会保障体系、综合整治消落区、加快库区社会事业发展和移民培训就业、解决沿江城集镇库岸防护安全问题、建立三峡水库运行管理体制,实现移民迁建与后续工作的有效对接。争取国家预安排资金,适时启动一批条件成熟的项目,不断缓解移民安稳致富、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地质灾害防治中的突出矛盾。积极争取国家对三峡库区扶持的财政性政策措施的无缝对接。
(二)加快移民安稳致富步伐。着力改善和保障移民生活,继续推进农村移民后期扶持、城镇移民困难扶助常态化管理,力争3月底前完成淹地农转非移民养老保险工作,争取
国家出台农村移民养老保险方案并启动实施。全面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切实解决移民饮水难、出行难、用电难、就医难和上学难等突出问题。认真开展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主题年活动,继续推进移民培训就业基地建设,扩大移民就业,新增移民就业4万人。
(三)加快发展库区产业。立足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提升开放引资水平,促进产业发展。结合生态农业园建设,大力发展晚熟柑橘、生态渔业和反季无公害蔬菜,推进小茶园、小桑园、小药园建设。争取国家支持启动一批移民生态工业园,指导库区因地制宜发展清洁能源工业、石油天然气、盐化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现代中药、绿色食品深加工等特色工业,鼓励优质产业向综合条件较好的库区城镇、工业园区布局。加快推进长江三峡黄金旅游带规划,着力产品打造、功能完善、市场营销。争取中央企业对库区区县实施结对帮扶,形成国家部委、兄弟省区市、重庆主城区、中央企业四位一体的对口支援格局,争取无偿援助1亿元,招商引资协议投资500亿元、到位资金350亿元。
(四)加强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加强三峡水库综合管理,完善已建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配套建设,持续开展库区工业污染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推进次级河流综合整治试点工程,启动20个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试点示范项目,完成长江两岸森林工程建设50万亩,启动开县汉丰湖、巴南桃花岛等消落区综合整治项目。以监测为主、避让为先、重点治理、多方结合,突出抓好避让搬迁和城集镇安全防护,争取国家建立试验性蓄水受损补助和地灾防治长效机制,配合完成8个重点移民区县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
(五)全力维护移民稳定。认真贯彻执行信访条例,建立科学有效的移民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深入开展干部“大走访”活动,健全市、区县、乡镇、村社四级移民信访网络,畅通移民信访渠道。积极配合外迁移民迁入地做好移民稳定工作。定期排查影响移民稳定的突出矛盾,解决影响移民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切实加强移民文化建设,不断提升移民安稳致富的“内动力”和“软实力”。
(六)深化移民工作管理。继续实行市级领导重点联系和指导库区区县的制度。加强库区干部队伍建设。搞好后续资金使用管理和移民资产管理,完成移民迁建资金结算。认真开展三峡移民搬迁安置总结性研究,探索三峡后续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各位代表,三峡库区已进入后续工作的新阶段。我们将在市委的直接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抢抓机遇,务实创新,努力建设和谐稳定的新库区。
第五篇:库区移民安置就业调研报告
库区移民安置就业调研报告
根据区委《关于在春节后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的通知》(乌区党组发[2010]7号),区人大常委会和农林、水务、拆迁办等相关单位组成乌兰淖尔镇调研组就乌兰淖尔镇生态景观工程、库区移民搬迁等工作开展调研。调研组抽调了工作人员组成4个小组,并制定了工作方案,于2月21日开始分组走访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居民代表和村民代表,入户调查98户,分别召开村、社区、镇座谈会5次,对需搬迁的基本情况、居民搬迁意见、要求及存在的困难等进行了解,并开会进行认真研究。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依据2008年乌达区农区基本情况普查结果,全区涉农人口3240户,9632人。其中处于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淹没区人口1918户,5560人。年龄结构:18岁以下的971人(其中男464人,女507人),男19-49岁的1607人,女19-44岁的1426人,男50-59岁的422人,女45-54岁的411人,男60-64岁的124人,女55-59岁的171人,男65岁以上的235人,女60岁以上的292人。外出务工的249人(其中长期外出197人,季节性外出52人)。参加合作医疗人数3337人,纳入低保人数329人,参加养老保险人数791人。土地合计18844亩,其中耕地16401亩(有承包合同13580亩,无承包合同2820亩),保护地(温室)368亩(有承包合同219亩,无承包合同149亩),园地1441亩(有承包合同1359亩,无承包合同82亩),林地224亩(有承包合同156.3亩,无承包合同68.5亩),撂荒地无承包合同408.1亩。
乌兰淖尔镇水库淹没区和生态景观工程涉及搬迁人口563户,1601人;占用耕地12996亩、园地129亩、林地220亩、保护地140亩。分别占全区搬迁人、占用各种土地的28%、69%、1%、1%、1%。
搬迁人口有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159户,490人,其中回族142户,450人,占搬迁人口31%。搬迁人口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养殖、农产品加工、工厂打工及经商活动。
生态景观工程急需搬迁32户,144人,耕地2000亩。
二、淹没区群众的思想动态分析和反映的主要问题
调研组在镇和社区干部的配合下,分别对不同年龄段居民、不同种植结构居民、不同从业结构居民和不同民族结构居民进行了入户走访和座谈。群众普遍表示这是有利于地区发展的惠民工程,表示支持搬迁工作,但也有一定的顾虑:
男60岁、女55岁以上的人群表示只要有合适的搬迁住房,加入社保和城镇居民医保之后,就没有后顾之忧,希望就近安置,有故土难离之情。就像农户段玉梅等人说,希望有个比较熟悉的地方居住,搬迁还留在附近。
“4050”人群中外出做事的考虑的是补偿问题,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担心失地以后,由于没有特长,找不到合适工作,会没有收入。同时他们的子女已到成家年龄,如果土地补偿款为子女成家后,剩余的钱无法维持生活。其子女正在读书的担心上学费用的维持。而且部分群众担心住楼房费用较以前提高很多,生活会无保障。就像农户许国山说,4050人员交够养老保险15年后能否提前退休,现在4050人员最难办,儿子娶了媳妇后,又要变成穷光蛋了。
部分村民的子女在城区居住,在工业园区打工,平时靠父母种地吃粮吃菜,在搬迁后,他们担心生活成本较以前提高,生活会不稳定。就像村民许高山说,现在自己种10亩地,每年5万元收入,子女在新区打工,依靠家里种地,吃菜吃面不用花钱,在农村没钱有地也能生活,搬迁后可能不如现在。
耕种大田的居民对搬迁后的生活顾虑少,而耕田少、从事蔬菜生产的居民对搬迁后的生活顾虑多。走进原四连郭华北家里,他正在和妻子整理温室,准备育今年的蔬菜苗。跟他聊天,他说家里5口人种12亩菜地,养两头猪、几只羊。起早贪黑很辛苦,去年一年收入6万余元,种西红柿、辣椒每亩能收1万元,虽累但能同时供养一个研究生和一个大学生。他想到儿女的就业问题,更担心的是搬迁后无稳定的收入。他的侄儿媳妇到家里串门,她说自己40岁多一点,和丈夫一起种6亩多菜地供养一个老人和一个读中学的孩子,种菜累,生活还可以,也是担心失地后的生活问题。
长期打工和从事工商业活动的居民因为有一定的技术或稳定的就业岗位,对搬迁后的生活没有顾虑。而利用农闲季节打临时工的居民,担心失地后缺粮少菜,生活会有困难。就像个体户朱宝升说,拆迁当然好,但拆迁后粮店开不了,没饭吃,想要住房,但有门面房更好。
回族群众对生活安置提出了在居住地附近建清真寺等要求。
移民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产生的心理变化有其特殊性,主要是对故土的留恋,对原有生活方式的习惯,对新环境、新的生活方式存有疑虑心态,表现为:一是移与不移的矛盾和恋乡心理;二是好与不好的对比心理;三是公平与不公平、富与不富的焦虑心理;四是不主动谋求新的就业和生活方式,存在等、靠、要的心理;五是期望值高。
通过以上分析,淹没区群众主要反映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补偿问题。与阿盟征用土地补偿、与滨河区征用土地补偿的攀比;蔬菜地与大田作物耕地的攀比。房屋搬迁中的攀比。搬迁居民提出要求公平公正、补偿标准要统一。
2、生活安置问题。大部分群众提出生活安置区就地安排,减少过渡环节,一次性搬迁安置。
3、生产安置问题。4050人员普遍反应除种地之外无专长,文化水平低,学习新技术的能力差,顾虑以后的生活。
4、生活水平问题。很多人担心失地后找不到工作、无收入,住进楼房后生活费用增加,生活水平下降或难以维持生活。
5、农机具的问题。搬迁后农机具没有用了,需要折价处理掉,务农人员提出按新旧程度能否给予补贴。
6、参保问题。参加合作医疗人数占总人数59%,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占总人数14%。一些群众对参保政策不明,还有部分群众因资金问题无法参保,即使能参保,但续保很难,他们希望放宽参保条件,提高看病报销比例,适当降低退休年龄。
7、民族宗教问题。回族群众反映居住地需要建在离清真寺较近的地方,并且确定回民公墓地址。
9、遗留问题。2001年因黄河水灾安置受灾群众在房屋分配上有遗留问题,在这次搬迁时需要考虑。
10、宣传不足问题。群众反应从2009年开始宣传搬迁,工作人员传达的信息不同,影响安排生产生活。
三、几点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宣传,做好移民搬迁的思想工作。建设水利枢纽工程是利国利民的重点工程,是公益事业。涉及移民搬迁的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重,需要研究政策、营造氛围,做好答疑释惑工作,让群众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
2、制定和宣传移民安置规划,尽快出台补偿方案、生产生活安置方案。
3、尽快成立人员相对固定的移民搬迁机构,做好前期工作。
4、研究4050人员的生产生活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
5、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为他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方便。
6、尊重移民意愿、就地安置。按照规划先行、安置先行的要求,先培训后就业、先盖房后搬迁。
7、研究解决遗留问题。
8、制定出台后期扶持政策,解除移民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