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文萍读后感
《保卫延安》的读后感
读过《保卫延安》这本书,我被作品中那宏大的规模和磅礴的气势征服了。从开始到结束我都被一种无形的力量鼓舞着,心情始终处于振奋与紧张的状态,激动的内心世界久久无法平静下来。说实话,看这部小说,不亚于看一部经典的战争片,着实有种身临其境之感。我想,这就是这部“英雄史诗”的魅力吧!
《保卫延安》是描写解放战争时期的长篇小说。延安保卫战是人民解放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战役,作者围绕西北战场上,我军正规军与千倍于我的国民党反动派军队浴血奋战的大背景,以我军主力纵队的一个连所参加的青化砭、蟠龙镇、榆林、沙家店等战役为主线,对这次战役作出了正面的展示。我们学过历史,应该知道延安保卫战是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关键战役。这部历史画卷通过作品真实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使读者深受感触,为这些英勇的战士们感动着,为我军高层领导者们卓越的军事才能而感到自豪。作为读者,我就简单谈谈我的感触。
作品之所以激动人心,是因为它真实,有气势。作者用一个连的英勇杀敌,视死如归,反映了我全体解放军战士的那种视死解放全中国的英雄气概。作者以点写面,通过对主线的详细描写,将作品带到了一个很高的艺术境界,让读者站到一个高点上去感受这场战役。虽说是观战,却有参战的感受。作者对各个战役的描写都发挥到了淋漓尽致,不仅写出了战役的面貌,还使读者明白了战争的进程。有高层领导的决策,连队战士的生活,大小战斗的组织和过程,以及根据地人民的游击战等等。最重要的是真实,即使是这么宏大的作品,从头到尾也是在描写真实,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读者从头到尾都被鼓舞着,感动着。我钦佩作者的表现力,为作者勾画出这样的历史画卷而叹服。
当然,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那些作者笔下的英雄人物。英勇的战士们用自己的生命去保卫党中央,每次战斗都会有许多的战士壮烈牺牲,我们是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赢得战争的胜利,我们的英雄是可爱的、可敬的。作者用高昂的笔调刻画了一批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饱满、生动、可歌可泣。各个层面的人物都有,像彭德怀这样的我军高级领导人,陈允兴、李诚、赵劲、卫毅这样有勇有谋的军官,有周大勇、王老虎这样的叱咤风云的基层指挥员,有普通的战士、炊事员,还有李振德这样的根据地的革命老英雄等等,这些人各自都有自己的性格。正如我们在文学理论课上学的,作者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把握上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是人物去服从环境。这样,每个人物都可以惟妙惟肖的表现出来。可以使作品有血有肉,富于感情。
读完作品,我最先想到的就是作者不掩饰当时严峻的斗争形势,不回避敌强我弱形势下战争的空前残酷和激烈,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真实地反映了战争,是多么崇高的创作精神啊!这部长篇小说还深刻地揭示了这场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党中央、毛主席对整个战局的正确分析和英明决策,彭德怀司令员的正确部署和指挥,以及我军将士和人民群众奋勇杀敌,与敌人浴血奋战英雄主义精神。在作者的笔下,一部气势恢宏,语言明白精炼,朴实生动,贴近群众的《保卫延安》打动了当时的中国,国人为之振奋,为之鼓舞。
作为一名《保卫延安》的读者,在感受过延安保卫战的真实之后,我体会颇多,比起解
放军战士毫无怨言的献身于革命,我们还有什么道理去抱怨我们的生活。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我想不会是昙花一现,对我,对我们这代人都是一样。这部“英雄史诗”也会随着我的进步不断激励我去奉献,去上进。
东华门小学
李文萍
第二篇:三年级前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李文萍
三年级前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38团中学 李文萍
转瞬间,半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在这半学期中,我始终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课后辅导工作,深入利用和开发教材资源,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了更好的开展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将这半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用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焕发课堂活力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小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间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 “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二、注重课内外结合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为此,后半学期,我要针对不同的知识板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30分钟,读书笔记(摘记)每周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臵,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放飞思想,大胆发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我仍将一如既往的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篇:2014李艳萍工作总结
2014-2015学年个人工作总结在平平常常中,我在双语度过了一个短暂而丰富的半学期,回
顾这一学期的工作,我感到有自己值得怀念的地方,有一点我感
到无比欣慰,就是不管社会多么纷繁,多么复杂,没有放弃我做
人的基本原则:以诚待人,以诚感人,以诚育人,在自己力所能
及的范围内,努力做好每件事,虽然不都十分成功,但我在努力。
一、在教学方面。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第一,上好每节课。作为一名教师,认真上好每节课,是一个教师价值体现的基本途径。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总结教学所得、了解和研究学生、每周教学反思、做
好日清、周清和月清考试是我平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对一些
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分析和选择,并及时解决。
但我常常感到非常的迷茫: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不很难理解的问题,为什么学生就是不能接受,不能理解呢?或者是当时表面
上理解了、接受了,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又是一个空白点?究
其深层次的原因,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的良
好愿望,没有能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没有能内化到学
生的身心结构中去,也就不能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
如何处理好教与学这一对关系,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我认
为建立一种新颖师生关系、摆正教与学的地位是开创教育新天地的关键,而其中的核心是一个 “爱”字。有人说,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比母爱更伟大的爱,因为它不带任何的前提条件。热爱教育教学工作,爱班级中的每个学生,用关爱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件作品、每项活动。这种爱,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生活的关心、学业的帮助,也包括积极的鼓励,远大理想的引导,更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如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模式的选择、具体问题的提出,新知识的导入等等。我坚信,加强以爱为核心的师德修养,不仅是教育教学的客观需要,也是教师个人品德的具体体现,更是维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保护学生基本人权的根本保证。很难想象,一个对祖国的花朵都不热爱、不能倾注满腔爱心的人,怎么有资格谈得上爱祖国、爱人民?当然,有实际工作中,我有时做到并不十分圆满,但从我主观上来说,我是努力朝一方向前进的,我也就感到问心无愧。
二、个人学习方面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周期在缩短。不加强学习,紧跟时代步伐,就会被社会所淘汰,甚至成为现代社会的科盲。在日常生活中,我能不断主动学习,第一是学科学知识,了解当今科学发展的一些动态,纳米技术、器官移殖、网络、沙尘暴等等,都是我学习的源泉。因为我深深的知道,只有把自己的思维经常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才能不断接受新知识、新观点、新理念,也才能去发现问题,进而去研究问题,不致成为笼中鸟,井
底蛙,新知识的不断输入,对自身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有莫大的帮助;第二是学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其中的精髓,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需要。来到双语学校了解并尝试了李校长的七步教学法以及语文课堂上的五读法,让我的教学方法有所改变,教起来更得心应手。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教育改革,才能克服盲目性、随意性才能取得积极的效果。在这一学期,我主要通过电子书学习了《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等一些书刊,并从中学到一些教学与管理的方法。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不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工,这一职业的特点决定了除了必须具备一般的知识、技能之外,更要有做好这一工作的热情、信心和激情。前几年,江主席就很明确地提出,要在国人特别是青年中进行历史知识的教育,一部屈辱的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生动的爱国教育题材,可以设想,缺乏对过去的了解,哪来对现实的满腔热爱,又从何谈得上对未来的憧憬。一个麻木不仁的人,哪来创作的灵感?哪来教育的创新?走进一些伟人的世界,他们高尚的人格魅力吸引着我;通过了解历史,过去和现在的强烈对比,使我激动不已。激动之后,我常常告诫自己,不能在生活的冲刷中,变成一个麻木不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人。人是自然的造化,更是社会的产物,我可以放弃其它一切,但我不能不成为一个我心中的好人,我在努力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营造一个属于我自己的美好世界。一颗充满活力的心脏、一颗纯洁的心灵,一种开放进取的思维方式,是完成教书育人工作的保证。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性。认真工作、努力提高个人思想觉悟,做一个幸福的人。
第四篇:2010—2011学工作总结 李建萍
个 人 总 结
一学年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下面对一学年来的工作做一总结: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拥护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同志,热心帮助同志;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教育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
二、教育工作方面:
一个工作者有什么样的工作思想和教育理念,会直接体现在一切工作之中,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接受新观念,充实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才能有不竭的动力和创新的源泉。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
(1)、课前准备:备好课。
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2、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3、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的资源,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三、德育工作方面:
德育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德育工作的秘诀就是“爱”。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师爱是“超凡脱俗”的爱。这种爱没有血源和亲情,没有私利与目的,然而这种爱却有一种巨大的力量。我班上的一个学生一直表现很好,爱学习守纪律成绩也比较优异,多次受到表扬,也是同学们推荐的课代表。可不知为什么,第二学期中,他上课总是捣乱、爱说话、不听讲,学习浮躁。我注意到了他这个不正常现象,通过跟他的好朋友、同村的学生家长了解后知道是因为他父母感情问题影响到了这个孩子。针对这种情况,我找到他,但是没有跟他提他家庭的事情,而是跟他聊我们班同学一起走过的日子,一起回忆我们的欢乐时光,教他懂得自己不要放弃你自己,让他知道老师和同学们都会帮助他,相信他一定能够找回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不断地跟他沟通,做他的思想工作,让他感觉老师和同学给他的温暖,看到他眼中噙着的泪水,从他的话语中,能体会到他内心已被深深地触动了。慢慢的他改变了,不但遵守课堂纪律,同时也爱学习了。期末考试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四、个人学习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事业,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我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电脑知识,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同时也帮助其他同志制作课件,上网查找资料等等。课余时间,我积极参加教委和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培训,取得了教师“十一五”继续教育结业证书。
2010年5月,撰写的《蛰咬伤的处理》教学设计获北京市中小学“健康专题教育”教学设计一等奖;并发表在《北京市中小学专题教育课优秀教学设计案例选集四》
2010年9月,在“北京市中小学生《我和我的老师》征文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2010年12月撰写的《关注生活 贴近生活》获得北京市品德与社会学科2010教学随笔三等奖;
2011年1月,教学课件《民族团结一家亲》在大兴区第十届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环境下“三优”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作出自己奉献。
第五篇:李小萍工作总结
大学生工作总结
横水镇红桥村村主任助理李小萍
我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村官”,近两年的基层工作经历使我感慨万千,体会颇深。我发现农村工作需要做的太多太多,也感到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责任重大。以下是我工作两年来的一些浅知拙见。
一、摆正位置,对待群众亲如一家
步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需要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做为大学生“村官”的我们也要给自己一个定位。首先,我已经是一名村官,应该担当起这个重任;其次,我是名村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为群众服务意识;最后,我是名在农村工作的学生,要虚心的向人民群众学习、向基层干部学习、向同行同事学习。我认为摆正位置应该做好两个方面:
一方面,入乡随俗,正确看待问题
入乡随俗不是要我们放弃自己已养成的好习惯,而是我们应该积极的去融入、理解、尊重他们已有的方式方法。农村的工作本就千头万绪,在工作中会看到很多不合理却合情的处事方式,但在农村特殊的环境下却是解决问题很有效的办法,应该学会在尊重他们习惯的基础上开展工作,这是进行工作的前提,关键是要做到真诚,用心以及换位思考。
另一方面,以身作则,当好学生。在农村工作,对于很多农业知识、农村的工作方法不很了解。常言道:“学无先后,达者为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主动向领导、群众学习。只有虚心学习才能使自己更
快的了解。农村、掌握农村工作的方法。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思想也是单纯的,做为“村官”,群众眼中对我们的要求或许会更高,这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应该积极、主动、热情的深入群众,培养“自家事”、“自家人”的工作作风。“多听”、“多想”站在带头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事后对比、总结。
二、善于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
农村的日常工作是烦琐的,在如此空旷的大舞台上会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无力,就像一个人使劲向前挥舞着拳头却无法找到着力点,在如此繁杂的事务中有些许迷失。说到底,这就是工作切入点的问题。两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要做好日常工作关键在于一个“勤”字:勤写、勤记、勤反思。对平时的会议记录、走访记录、工作安排等要及时记录,并加以整理归类,以便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区分轻重缓急。同时要及时记录发现的新问题,以便及时研究新对策。工作的收获也要及时的归纳总结出来,形成文字的东西,以便总结经验。
我积极做好村的日常工作外,负责县、乡对农村工作信息的收集和传达,同时对农村工作情况及时向上级党委、政府汇报,成为县、乡、村的 “邮递员”,并且是双向的“邮递员”。
重点有:
1、做好平常工作笔记的记录尤其是会议记录。
2、认真与村委干部对上级要求的事宜进行调查填表上报。
3、创先争优工作中,根据本村的实际和村干部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共计十多项,并以文字材料进行整理归档。
4、进行文明村材料的编写申报以及对市文明办验收文明和谐村的材料进行归纳整理。
5、代表村里进行用水户
协会的申请并及时准备材料。
6、引导村民办理合作社的同时,进行文字材料的加工。
7、做到远程教育的播放引导。
8、配合村委进行全村吃水管网的测量、绘图工作。
工作上我努力做到最好,思想上我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灿烂的阳光下,为党献上我们这一特殊群体对党的厚礼,另外积极参加三月份市委党校的培训,使我对党的新农村建设中的方针、政策以及涉农法律法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工作之余,我除了每天工作日志的记录外,更加注重对农村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土地、计划生育以及选举等法律的学习。通过实际的行动,今年7月我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农村苦一些,但能锻炼人;农村累一些,却能考验人。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既是大学生村官施展才华的舞台,又是历练人生的学校。相信今日在基层一线经风雨,明日必定绚烂见彩虹。
大学生“村官”朋友们,我们携起手来,让小康之花盛开在这片广阔的田野上,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重托,同时也为自己的人生写下富有意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