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呼和浩特市建筑业经济发展的思考

时间:2019-05-12 18:36: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呼和浩特市建筑业经济发展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呼和浩特市建筑业经济发展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呼和浩特市建筑业经济发展的思考

关于呼和浩特市建筑业经济发展的思考

摘要:1.建筑业为呼和浩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建筑业的发展大大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3.建筑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承担了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的重要任务4.建筑业为和浩特市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关键词:建筑企业;支柱产业;经济

引言

可以肯定的说,房地产若及时崩盘时中国经济开始回归理性 健康 良性发展的好兆头。没有哪国经济发展是完全依赖建筑业的,虚胖得太利害总难免心力衰竭而亡的。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各产业中相关性和带动作用最强 吸纳劳动力最着转化固定资产投资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国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使命。其发展不仅是顺应国民经济发展趋势的自然过程,而且是解决和缓解若干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和载体。经过多年发展,建筑业已成为我区重要的支柱产业,为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机场驶入市区的这条路,曾是内蒙古建筑企业的辉煌路。” 一位在建筑业摸爬滚打近40年的我区建筑企业资深人士的语气中充满感慨。时光向前追溯5年,在呼和浩特,从机场一路向西驶进市区,目光所及,沿途的城市标志性建筑自治区几大建筑企业参与施工建设。现在呼和浩特就像一个大工地,随便在市区走走,一幢幢崭新的、雄伟壮观的建筑物崛起之迅速,让每天生活其中的本地人都感到日新月异的变化。

目前,我区已经有近千家建筑企业,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初

步形成了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三个层次的产业组织结构但是,面对我区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和建筑市场的繁荣昌盛,我们自己建筑市场规模的增长步伐有些缓慢。有的国有企业在转制后的几年中,始终负重前行,国企遗留问题如呆死账、拖欠工程款、土地归属、社保问题、人员分流问题、处置历史遗留问题如占地工、五七工等等,仍然得有转制后的企业寻求各种渠道来解决。市场是海,要生存已非易事,而这些制约发展的因素恰恰成了这些水性还不强的建筑企业弄潮儿身上的重负。

随着我区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建筑企业纷纷抢滩我区。我们的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竞争力不强,全区前五位建筑企业年产值总计不到100亿元,与先进省区的大型建筑企业差距较大。而且产业机构不尽合理,建筑市场秩序仍需进一步整顿规范自治区政府正式出台的《关于较快全区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我区建筑业的发展注入了能量,坚定了自治区建筑业企业发展的信心。

《意见》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从区情出发,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调整优化全区建筑业产业结构,加强市场监管,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确保质量安全,推进科技进步,提升产业素质,促进全区建筑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自治区人民政府要将建筑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计划,综合协调,统筹安排,研究制定扶持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科学规划和指导建筑业发展。还有,大力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建筑业企业改革,建筑业企业应当按照“突出主业、强化管理”的原则,研究和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运营效率,调整优化企业、市场、经营机构,加强对建筑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加快建筑业

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

我区建筑业企业改革,历经放权让利、厂长负责制、承包经营、抓大放小、股份制改造等改革阶段已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多年的改革,基本上明确了企业产权关系,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的生产经营主体,转换了经营机制,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增强了企业活力。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促进了资金、技术、人才及设备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了结构调整。通过吸收经营者和职工入股,调动了经营者和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资产运营效率。总体上看企业改革促进了全区建筑业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和行业素质的提高,推动全行业步入企业数量减少、从业人员增加、产值和利税增加的良性发展轨道。

根据自治区建设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制定的有关规定,凡在自治区有关区域内参与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建筑企业和申请领建筑施工许可证的建设单位,都必须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制度。农民工工资保障金以建设工程项目为单位,工程中标价在一千万元以下的,建设单位和建筑企业分别按1.5%缴纳;一千万元以上的,建设单位和建筑企业分别按1%缴纳。工资保障金专项用于解决拖欠或无故克扣农民工及其他工资的问题。

自治区政府去年出台《关于加快全区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七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加快全区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深化改革,增强企业活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提升行业素质,增强自主创新和竞争能力;建立和完善建筑劳务分包制度,大力发展劳动分包企业;加强监管,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加强组织领导,为建筑业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条件和环境。

针对目前全区有近千家建筑企业、五十余万从业人员,接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四十余万人就业等实际情况,《意见》要求,各级政府要将建筑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计划,综合协调统筹安排,研究制定扶持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科学规划和指导建筑业发展。各盟市主要领导和分管负责本地区建筑业加快改革与发展工作,定点联系本地区重点建筑业企业,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为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呼和浩特市建筑行业农民工医疗工伤保险正式启动。据了解,呼和浩特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建委、总工会、房产管理局还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筑、矿山等高风险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建筑、矿山等高风险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实施意见》。

结论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带动了呼和浩特多年来的经济发展。为此,有实力的企业应注重科技开发投入,积极鼓励职工进行技术革新、提合理化建议。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换,大力开发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要根据企业施工的实际需要,学习、引进、消化国外的最新科技成果,尽快提高作业的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降低成本。总之,要着眼于加入WTO以后的国际竞争,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在企业重组、资本经营、人才开发、企业品牌经营、开发和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上有所突破,为呼和浩特市建筑业创名牌企业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经济与管理

[3]经济论坛

第二篇:2013年呼和浩特市建筑业运行情况

2013年呼和浩特市建筑业运行情况

2013年全市建筑企业(指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下同)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建筑业生产呈良好态势,在外省完成产值保持较快增长。

一、建筑业总产值稳步增长

截至2013年12月底,呼和浩特市193家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中,有工作量的企业为178家,较去年同期增加4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69.9亿元,同比增长10.5%。按构成分:建筑工程产值214.6亿元,同比增长9.0%;安装工程产值35.3亿元,同比增长12.4%;其它产值20.0亿元,同比增长23.6%。

二、建筑企业签约额增长较低,企业生产后劲不足

截至12月底,全市建筑企业签订的合同总价款462.5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上年结转合同额215.2亿元,同比增长10.8%。本年新签合同256.1亿元,同比下降4.2%。这也预示着企业明年总产值增速将有下降的可能性,企业发展后不足。

三、房屋施工面积稳步增长

截至12月底,全市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35.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4%。其中当年新开工面积867.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1%。截至12月底全市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44.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0%,竣工房屋价值82.5元,同比增长11.6%。

四、非国有建筑企业产值占比近七成截至12月底,我市国有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3.4亿元,同比

增长7.9%,非国有建筑企业完成产值186.5亿元,同比增长11.6%,占全部产值的比重为69.1%。

五、大型企业规模效应明显

截至12月底,全市有工作量的68家资质等级二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28.4亿元,同比增长11.9%,分别占全市有工作量建筑企业资质等级个数和总产值的87.2%和84.6%。产值超亿元的企业41户,比去年增加16户,完成产值230.0亿元,同比增长12.5%;由此可以看出,我市高资质建筑大企业的带动作用较为明显,是建筑业产值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六、在外省完成产值保持较快增长

在竞争激烈的建筑业市场中,我市建筑施工企业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积极参与全国建筑市场的竞争,努力拓展区外市场,在外省完成的产值增速加快。截至12月底,我市建筑业企业在外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4亿元,同比增长50.8%。在对外承揽工程中,我市22家国有及国有控股的高资质企业显示了较强的实力和竞争力,在外省完成产值16.3亿元,占全部外省产值的87.3%。

第三篇:呼和浩特市关于促进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

【发布单位】呼和浩特市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9-07-20 【生效日期】1999-07-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呼和浩特市关于促进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加快呼和浩特(如意)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如意开发区)开发建设的步伐,根据国家、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结合开发区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 优质服务承诺

第二条第二条 如意开发区对进区项目的审批手续从简从速办理。项目审批实行一条龙、一站式服务,招商局在接到客商提供齐全资料的情况下,协调各部门在5-10个工作日内办完工商注册等手续。

第三条第三条 如意开发区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禁止干扰、干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第三章 税收优惠

第四条第四条 对进入如意开发区且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企业按先征后返的办法给予税收优惠照顾。

第五条第五条 凡进入如意开发区企业其所得税实按15%的税率征收。

1.高新技术企业。凡经自治区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或经如意开发区认定为生产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的,“三资”性质的企业从获利起、其它性质的企业从投产之日起,前五年所得税给予全额返还,后五年给予50%的返还。

2.三资企业。从该企业获利起,前三年所得税给予全额返还,后五年给予50%的返还。

3.横联企业。凡经有关部门认定为横联企业的,从投产之日起,前三年所得税给予全额返还,后五年给予50%的返还。

4.其它企业。从投产之日起,前三年所得税给予全额返还,后三年给予50%的返还。

第六条第六条 投调税。凡在如意开发区规划区域内兴建固定资产的其投调税全额返还。

第七条第七条 增值税。凡创该税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以100万元为基数,以后五年内每多创50万元,按中央留成地方部分的10%比例递增返还企业,但最多不超过增值税留成地方部分的50%。

第八条第八条 营业税,比照第七条执行。

第九条第九条 企业在享受优惠政策期间为开发区实现可用财力超过800万元,其所得税减半优惠的政策可再延续两年。

第四章 土地及其它优惠

第十条第十条 进如意开发区的企业,一律免征土地使用费。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土地出让价格。对进入如意开发区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土地出让价格按标定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50%优惠,一次性付款可按标定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40%收取。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对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及国内外知名大公司、大财团进区投资的工业项目、新技术项目,可给予更大的优惠,也可以采取其他灵活的办法,一事一议。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土地出让金一般情况下应一次性付清,确有特殊情况者可以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工业项目也可以土地租赁的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开发区也可以土地折价的办法与投资者共同开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对进入如意开发区的企业所需的水、电、汽、暖等按要求保障供给,其中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的水和汽的贴费一律减半征收。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也可以采取其他灵活的办法,一事一议。

第五章 奖励办法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如意开发区设立专项经费并成立相应机构,奖励招商引资有功人员。对所有帮助如意开发区引进项目的中介人,按该项目在如意开发区建设当年形成的固定资产总值的5‰给予奖励,跨项目可分奖励,直至项目全部竣工投产为止。也可以在项目投产后的三年内,由受奖人选择其中任意一年内该项目为如意开发区形成的可用财力的20%给予一次性奖励。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本规定解释权属呼和浩特(如意)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思考

1基本思路

贵州山地面积大,山地资源丰富,森林植被覆盖度大,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且农业劳动力充裕、劳动力成本低廉,适于发展山区型立体生态农业。全省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已进行了几年,在特色农业产业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生态农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如:人地矛盾突出,资源利用率低,农产品加工层次低,农业整体效益还较低;资金、人才、技术紧缺,严重制约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市场服务体系亟待健全,利益关系亟待调整等问题。贵州山区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应按照生态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中心,以企业公司为龙头,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名牌产品为重点,最大限度地转化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再生资源,促进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努力实现生产布局合理、经济结构优化、服务体系健全、运行机制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农业经济体系。

2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

2.1农田生态工程

即按照推广农田优化模式,适应市场变化需求,积极调整结构,稳定粮田面积,强化用养轮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品,增加物质投入,努力提高单产,扩大复种面积,推广高产高效种植模式,适当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保持生态、经济系统的动态平衡。具体来看,其一,调整作物布局。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形成作物种植区域化、专业化、商品化;在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和城镇郊区适当调减粮食面积,增加蔬菜、瓜果生产面积;逐步将不宜种粮或经济作物的土地,退耕还林、还牧、还渔,对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坚决停止耕作。其二,调整作物结构。在稳定粮产前提下,扩大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改变单

一、僵化的种植模式,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提高经济作物和饲料粮面积在种植业面积中的比重,使种植业与养殖业、加工业衔接配套,协调发展。其三,调整品种结构。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种植业作物单产和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农田生态工程的重点是实施中低产田土改良工程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2.2林果生态工程

这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的重点工程,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长期利益与近期利益的结合。实施林果生态工程,其一要完善山林承包责任制,加强技术服务,提高林农生产积极性。其二要调整林业布局,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大力发展以集体林场为主的商品林生产基地。其三是在林果生态系统中,除抓好林果的品种改良和标准化栽培外,还要搞好畜禽养殖配套,形成林果立体种养生态系统,以增加效益,改善环境,提高品质。林果生态工程的重点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四大建设项目。

2.3养殖生态工程

养殖生态工程就是要突破原有的单一养殖传统模式,将畜、禽、渔等养殖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多物种搭配,连接种植业,配套沼气,巧用食物链,循环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并且,通过调整优化草山草坡草场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培育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创立名牌,经过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经转变,逐步建设区域性重要畜产品生产基地。根据“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副则副、宜工则工”的原则,适合山区型养殖生态工程的发展模式主要有“种养加”、“共生型”、“立体型”、“庭院型”、“节能型”、“微生物再生模式”等几种类型。

2.4生态能源建设工程

在农村能源建设中遵循“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和“节约与开发并重”的方针,解决农村能源短缺,促进和保护生态平衡,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是一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的建设工程。在贵州山区,生态能源建设工程主要是普及沼气池。应以点带面的形式,以沼气为纽带,与种养相结合,抓规模化推广与抓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相结合,工程技术实施与组织管理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多种模式,推广扩大示范成果,寓生态环境建设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之中,推动山区农村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的发展。另外,科学利用秸秆,也是山区型生态能源利用的有效方式。

2.5环境生态工程

充分利用天然资源优势,大力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突出生态特色。在山区,重点实施四大环境生态建设项目。一是城市生态形象塑造工程。运用现代园艺技术对城镇进行规划实施,重点突出“特色”与“园林”,绿化率达到人居环境指标,改变脏、乱、差现象,对街道、楼群院落、屋顶、墙面等城市绿化体系进行生态建设。二是生态家园建设工程。每个县重点抓好几个生态家园示范点建设,每个乡镇分别抓好一个村的生态家园示范点建设,生态家园示范村要实现农田林网化、水渠洁净化、村庄花园化、庭院立体化的目标。三是生态走廊建设工程。发展带状生态经济,沿主要公路、主要河流建设生态经济走廊。四是生态观光农业工程。广泛利用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现代科学为支撑,金融资本为基础,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建立具有农业生产、生态、生活合一的区域,在实现高科技、高效益、集约化、市场化的现代经营活动的同时,达到美化景观,保护环境,提供观光旅游。

保障措施

3.1建立统一高效的管理体系

成立生态农业发展的领导机构,制定实施详规,办好试点,强化目标责任制,全面促进生态农业建设。

3.2建立多渠道的融资体系

一是山区农业县应立足优势,积极申报国家级生态农业县、农业综合开发县,争取专项资金、技术支持及政策保证。二是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村能源开发、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等项目结合起来,形成投入合力。三是大力开展非耕地拍卖和招商引资,集中拍卖资金投入生态农业建设。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引进、联营、集资入股、盘活存量资产等多种途径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3.3建立技术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即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技术培训体系、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和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二是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服务体系,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关键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利用水平。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生态农业建设的专门人才,形成一批懂得贸易知识、市场经济和科技知识的干部职工队伍。

3.4建立高效有序的营销网络

建立畅通的信息发布体系,通过抓营销、造舆论、做广告等方式,将农副产品推向全国,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3.5形成生态治理机制

其一,明确生态环境治理目标,进一步建立和规范管理森林、湿地、农田和自然野生动物保护区,严格执法,依法治山治林、治水治田,形成有利于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行为规范、经营约束、成果保护机制。其二,建立制度,防治土壤和水源污染,保护森林资源和草场、渔业生态,关停、禁办和严禁引进严重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其三,严格农副加工产品的清洁管理,加强对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进出口、农产品销售等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安全。

3.6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

建立以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制等为主要形式的合理的利益机制,切实维护生产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董岚.生态产业系统构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2] 冯伟,甄真.加快生态农业发展,推进贵州新农村建设的对策研究[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1).[3] 王冰,陆旭蕾.生态农业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由之路[J].现代农业科技,2007(9).

第五篇:农村经济发展思考

一、转变思想观念,用市场经济发展观引导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决定出路,乡党委、政府要带头转变思想观念,用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来引导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加强对农村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要抽出时间下村进行调查研究,到周围县市调查了解农村市场,充分利用互联网掌握农村市场信息需求,经过分析研究后用来指导农村农业的结构调整。要充分利用现代的传媒网络,加强对农民教育,使其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观转变为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市场经济观,为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奠定基础。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交通、通讯、信息大通畅,农产品大流通。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了解家底是乡党委、政府必须提前做好的工作,要派人提前做好乡项目库的建立,做好5年或10年乡项目建设规划,平时做好群众的思想宣传,鼓励群众投工投劳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同时要积极向上级政府部门争取项目支持,充分发挥了当前“一事一议”项目的作用,做到施实一个,高质量完成一个,管理好一个,使其长期发挥经济、社会效益。特别是在农村道路交通、水利基础设施的后期管护上要引导村、组建立管护的制度,形成管护长效机制。要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未来旅游业的开发联系起来,为将来旅游业发展奠定好基础。

三、加大农业先进技术培训力度,创建典型示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农业技术水平,是其农业增产,经济增收的重要途径。乡党委、政府一要多方面引进农业先进技术人才,为农民提供技术报务;二要花钱聘请农业技术专家到乡村,分期分批的对农民进行农业先进技术培训;三要培养领头雁,在技术、资金、市场信息上帮助示范户发展壮大,通过示范户带动周围的群众共同致富。四是要结合实际,发展市场需求的商品。如利用马溪茶元、塘头村高海拔气候特点,在夏季大量种植冷凉蔬菜。

四、建立农村稳定的信贷体系、互助组织,带动农村全面富裕,鼓励土地流转,为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打好基础。在鼓励现有农村信贷服务的同时,政府要教育好农民,要学会用明天的钱、用别人的钱做自己想做的事,只要看准一个项目就应当大胆的把握时机尝试一个项目;要拿出一定的资金作为农业发展基金,并且每年以百分之几的递增资金投入,为农民提供低息或贴息贷款服务,为暂时存在困难且又是好项目的农户解决燃眉之急,渡过难关。要调动农民自身的潜力,指导其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如养猪专业合作社、养羊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等,或者是农民专业协会,让这些农民合作组织发挥它的协作、互助作用,同时在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合理进行土地留转,一是解决土地荒芜问题,二是为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经营提供土地,真正实现农产品商品化。

五、提高农业服务水平做好农业服务,确保农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一个地方农业服务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其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作为基层政府,一要做好国家政策落实服务工作,要将上级党委、政府制定的“三农”政策切切实实逐一兑现给农民,要调动全体基层力量,将上级党委、政府“三农”政策向农民宣传到位,实施到位,使农民得到实惠,共同分享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二要为农村建立和培育农产品市场,使其最终实现农产品规模化、产业化、商品化、集约化。要排除地方政府保护主义,鼓励农产品流通、交易,要培养乡土物流人才,发展壮大物流业,要筹资为农村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农产品贮藏设施、有条件时还要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三要培养一支技术过硬、思想过硬、能吃苦耐劳的农业专业技术队伍,做好对农民技术培训和服务。四要建立农村信息技术服务网络。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上搭建一个农村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利用广播电视传媒,利用现代交通枢纽将农民的农产品变成商品,将农村的自然资源变成商品,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

六、朝旅游业方向发展,在特种养殖、种植上下功夫。要长期保护马溪的青山绿水和野生生态资源,必须走旅游业和特种养殖、种植发展道路。马溪地处三地四县五乡镇交汇处,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优势潜力,要充分利用施秉县北环路打通后的机遇,把马溪未来发展融入施秉、镇远、石阡、余庆旅游发展圈,逐步开发佛顶山、九龙山健身游、探险游、观光游、乡

村避暑游和乡村特色食品小吃游。要与石阡的窑上景区、施秉的杉木河、黑冲、云台山景区连成一遍,通过发展旅游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保护青山绿水的目的。石螃、野蜂、野猪、野山羊、五步蛇、乌梢蛇、古妮虫草是马溪的野生自然资源特色,但现在人们仍在非法猎取,除了继续打击不法行为外,政府应鼓励部分农户从事石螃、野蜂、野猪、野山羊、乌梢蛇、古妮虫草等野生动植物的人工养殖种植,用来满足市场需要,减少对野生资源的破坏,实现保护野生生态资源目的。

下载关于呼和浩特市建筑业经济发展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呼和浩特市建筑业经济发展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5篇)

    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摘要:可持续建筑已成为新世纪发展的重点,它不仅使建筑业具有可持续性,而且注重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我国地域广阔、......

    加强建筑业税收征管的思考

    加强建筑业税收征管的思考 熊敏 摘要:建筑业税收征管中存在税源控管缺位、征纳秩序混乱、税收管理手段不足等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建筑企业组织形式复杂,施工环节多、生产周......

    2021年建设局建筑业产业经济发展半年总结

    2021年建设局建筑业产业经济发展半年总结撰写人: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2021年建设局建筑业产业经济发展半年总结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莆田市会展经济发展思考

    莆田市会展经济发展思考 会展业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拉动消费增长的形象产业和朝阳产业,成为城市经济的“助推器”和区域经济的“领头羊”。莆田市作为海峡西岸沿海城市,加......

    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县域经济是以县域为中心,以产业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为重点,以县域行政范围为基础,以实现生产要素充分流动和产业高度聚合为途径的、既相对独立而又......

    县域经济发展之思考

    县域经济发展之思考——以新型工业化推动科学发展邵东县位于邵阳市东,属湘中丘陵地带,总面积1768平方公里,耕地61.23万亩。地势南北崛起向中部倾斜,中部抬升向东西两向成阶梯式......

    路桥经济发展的思考

    路桥经济发展的思考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指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

    三门海洋经济发展思考

    三门海洋经济发展思考 发布时间:2011-10-22信息来源:三门新闻网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给广褒无垠的中华大地吹来了和煦的春风,迅速地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