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年自学考试《工程心理学》知识点概要
认知心理学兴起以生,迅即引起巨大的反响,许多心理学家赞同这个新的心理学思潮。在西方心理学中,甚至将认知心理学的出现看作是心理学的第二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指行为主义的兴起)。认知心理学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探讨人的心理。信息系统是与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存贮以及信息利用等有关的系统。现在各种信息系统中已经离不开现代通信与计算机技术,所以现在所说和信息系统一般均指人、机共存的系统。而信息加工系统的一般结构包括感受器、效应器、记忆和加工器组成。感受器接受外界信息,效应器作出反应。记忆可以储存和提取符号结构。而加工器械则包括基本信息过程、短时记忆和解说器。也就是说,信息加工系统的功能是输入、输出、储存和复制。
人通过自己的感受器官获得关于周围环境的各种信息。常用的信息测量单位叫比特(bit)。人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传递的信息量,叫做人的信息传递率,也称人和通道容量。人和信息传递率是一个常数。从大多数实验材料来看,人的信息传递率变化范围为每秒3—10比特。人的信息传递率不高,可能是受到效应器信息输出能力和输入与输出之间的中枢信息传递能力限制的缘故。
在现代认知心理学中,一般将记忆区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瞬时记忆是最短暂的记忆,保持时间以毫秒计。短时记忆优质时间以秒计。长时记忆是保持一分钟以上到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记忆。人的知识经验,就是保持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长时记忆是以住信息加工的结果,比较稳定,具有备用作用,对人的即时活动不会增加过多的负担。短时记忆,往往是人在即时活动中所要求的,是操作性的,因而也称为操作记忆或工作记忆。人的长时记忆力的容量很大,几乎是无限的,而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次只能保持7个左右互不关联的项目。
人的信息加工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效应器的反应。在人机系统操作中,人从外界受到的信息,经过中枢加工后,一般都要转化为操作反应。从刺激呈现至反应动作完成的时间,称为反应时。它包括潜伏反应时和运动时间两个部分。潜伏反应时指刺激呈现至以动反应的时间。运动反应时指完成动作的时间,反应时按反应的类型可分为简单反应时(A反应时间)、选择反应时(B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C反应时)三种。简单反应指只有一种刺激并只触发一种反映;辨别反应指点有若干种刺激,但只需对其中一种刺激做出反应。影响简单反应时的主要因素有:(1)感觉通道的特点。(2)效应器官的特点。
(3)反应时随着刺激强度增大而缩短,并趋向一个渐进值。(4)刺激出现时间的不确定程度越大,反应时越长。(5)通过练习可以使反应时缩短。当两个刺激在时间上十分接近时,即使接受刺激的感觉通道和做出反应的效应器官都不同,大脑信息加工机制也将暂缺时对第二个刺激不起反应,这段时间称为心理不应期。有的研究者用单通道理论来解释心理不应期。这一理论假设中枢信息加工是单通道的,即一次只能加工一个刺激,它形成了人的信息通道的狭口。因此,在完成对S1的加工以前,中枢不能开始处理S2,S2必须等候在这一通道的门外,直到门打开。
但应该指出的是,人与计算机在信息加工上,确实是有区别的,其中一点是在加工方式上有不同。认知心理学将心理过程看成是一系列连续阶段的信息加工过程,即认为信息加工方式是系列的或串行的,前一个阶段的加工完成以后,接着是下一个阶段的加工。这种现代计算机的信息加工方式是否符合人的实际心理学活动,有些心理学家持怀疑态度。
在这一部分,我们还应该掌握和注意警戒的基本概念以及警戒理论。
第五部分人的自然倾向与可靠性
人在工作繁忙的时候,常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甚至导致一时性血压升高或生理上出现其他反应。人体的生理机能有着惊人的稳定性,能在任何一个机能系统中,使失常的生理状态恢复正常。一般说来,紧张状态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警戒反应期、抵抗期、衰竭期。精神紧张的程度可以根据工作时的心率、耗氧量和能量代谢率加以衡量。过度精神紧张给人身心健康带来的威胁是明显的、严重的、那么应怎样做才能解除人的过度精神紧张而达到心理平衡呢?首先,提出合理的期望水平,俗语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每一个人都应对自我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正确地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据此提出适合自己合理期望,不要事事想成,也不要每一事都要求其完美。其次,养成乐天,宽容的习惯。古人说的好:宰相肚里能撑船。只有心胸似海的人,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特别是在挫折面前表现出大度。第三:对自己说“我行”。做任何事都不要怕失败,因为只有自信才会使你抓住成功的机会。要善于挖掘自身的潜能,改善原有的认识结构和行为模式,以提高自己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和调节能力。还有,建立支持系统:人生之路并非全是坦途,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每个在困境中的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因而这要求我们必须建立相互支持系统。最后,不妨走出自我封闭。自我封闭有两种。一是以自己为圆心,多是自卑心重或曾受到大的挫折;这只要加强自信正视现实就会逐步迈出自己编织的小圈子。二是以别人为圆心的自我封闭,完全是为别人而活着。我们不崇尚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但也不能只为别人而把自己封闭起来。
在课本中,我们应该重点关注认为差错的分类和发生的原因,这部分内容教材上有比较详尽的介绍。当前一个引人注目的课题是载人航天中人的可靠性问题。在空间飞行环境条件下,航天员机体又受到诸如失重、噪声、辐射、心血管功能失调、航天员运动并工作环境狭小以及飞行危险性等因素的影响,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相就变化,加之载人航天飞行处于微重力条件而影响到人的空间定向和运动控制能力,例如,航天员在地面重力情况下形成的习惯在航天失重的情况下会成为一种干扰,尤其在舱外无支持物的空间干扰会更大,使得航天员在运动或作业时常出现用力过度、失定向以及肌肉紧张度过高等现象。此外,人的操作往往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和随机性等特点,由于航天员自身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碍,可以出现对系统监视的操作上的误判断、误操作和误安装,导致飞行任务的失败。在空间飞行环境的影响下,航天员的操作失误具有如下特点:必然性、随机性、突然性、隐蔽性。
人的生命节律现象是本学科中历史较长的研究领域。1897年,维也纳心理学教授斯渥伯达开始探讨这个问题。1904年,他出版了《从心理学和生物学意见上谈人类生命的周期》的著作,指出人的生理、体力的变化和疾病的产生有23天的周期性、人的心理变化有28天的周期。德国科学院院长弗里斯也独立地发现人体23天、28天的生理和情绪节律。他指出,疾病抵抗力强弱的变化呈23天的周期性,他的病例材料与生日的相关分析表明,发病期、死亡期往往与出生日23天的周期节律有关。后来,奥地利科学家阿尔弗雷德•特切尔收集了斯布鲁克高中和斯布鲁克学院学生们的考试成绩和考试日期,研究学生们的智力状况,发现了33天为周期的智力活动的节律。在智力节律的高潮期,大脑思维比较开阔,记忆力较强,归纳、综合、推理能力处于最佳状态,学习新东西的效果最好。除了情绪、生理、智力同期之外,人的血压、体温、心跳、脑
电波、血液中的钙、钠离子的浓度等都有明显的周期性。此外,我们还要了解“星期一反应” 的含义
第二篇:2009年自学考试《工程心理学》知识点概要(10)
2009年自学考试《工程心理学》知识点概要(10)
第十章 人-计算机交互作用
1.与计算机有关的工程心理学的工作,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它分为硬件设计和软件界面设计两大类课题。
2.软件的一系列可用性的标准:易学性、有效性、易于记忆、低错误率、用户满意感等。易学性是指一个新的用户能学会使用系统的速度。易学性实际上就是可用性的代名词。有效性是指在用户熟悉系统后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用户的工作绩效。易记性是非常重要的,相对来讲较易测量。错误率通常是低可用性的主要标识;满意感是一个主观性较强但同样也很重要的指标。
3.诺曼提出的“活动的七阶段”模型,该模型认为不管是什么任务,用户都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完成的,这些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七个步骤或阶段:①提出目标;②形成一个意向;③确定活动顺序;④执行该活动;⑤觉察系统状态;⑥解释这种状态;⑦根据目标和意向评价这种系统状态。
4.GOMS模型:目标(Goals)、操作(Operators)、方法(Methods)、选择性原则(Selection rules)模型,简称GOMS模型。该模型假设通过方法和选择性规则,形成一些目标和子目标。
5.提高软件可用性原则有哪些?可用性是指一个系统易学、易用、有效、较少出错、容许修复错误。提高软件可用性有八大原则:①将系统和现实世界进行匹配大家都很熟悉;②使界面保持一致,包括与系统内部和任何现存的外部标准保持一致;③系统状态的可视性也是大家较为熟悉的;④用户控制和容错性的原则;⑤错误和错误的修复;⑥记忆;⑦灵活性和使用的高效性;⑧简洁性和一致性的设计目标。
6.软件界面采用的基本的对话方式包括:①菜单;②填空;③问答;④命令语言;⑤功能键;⑥直接操作;⑦有限的自然语言。
7.用户支持系统包括下列辅助机制:①软件手册;②在线帮助;③标准的自学程序;④在线的或内容敏感的自学程序;⑤派人帮助。
8.有许多关于软件界面设计的模型和规定,大部分都包括一些相同的步骤。软件界面设计模式:
阶段1:确定范围。⑴作出一个有范围和日程表的项目计划;⑵对用户的情况进行描述,给出用户的特征;⑶确定软件和硬件平台,列出这些平台支持的界面技术。
阶段2:确定功能。⑷进行任务分析;⑸设置用户的界面目标,它应包括可接受的最低的操作水平;⑹定义训练方法和各种所需文件。
阶段3:设计。⑺虚构一个用户界用。⑻开发方式指导。⑼进行详细的用户界面设计。⑽开发界面原型。⑾撰写标准的用户界面检测计划。⑿进行标准的用户界面测试,然后作改设计,再测试。
阶段4:开发。⒀进行训练和文本撰写。⒁对用户界面测试计划进行评估。
阶段5:检测/完善。⒂用户界面测试。⒃对最终的用户界面进行评价。
在设计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每一个阶段都必须有用户的积极参与。
9.软件的可用性测量指标包括:①有效性。任务完成的百分率;成功与失败的比例;特征或命令使用的数量;负荷大小。②高效性。完成任务的时间;学习时间;花在错误上的时间;错误的百分率或错误量;寻求帮助的频率;无效命令的重复量。③用户满意感。
第三篇:自学考试 00384 学前心理学
高纲1682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0384
学前心理学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2017年)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科目,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它既是心理学科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又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性和应用型课程。一方面阐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及规律,另一方面针对不同阶段儿童的生长发育,提出了科学的教养方法,指导教师针对不同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实施正确、科学的教育,进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学好学前心理学有助于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因材施教、科学施教。学前教育工作者及相关人员,掌握一定的学前心理学理论与方法,使其做好学前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必要基础。
二、课程目标(评价目标)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使得考生能够:
1.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主要心理特征及发展状况; 2.了解国内外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流派、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3.学习运用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解释和分析与解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出现的有关问题,或学前教育出现的现实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管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学前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在《普通心理学》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该课程为《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奠定了相关心理学理论基础,旨在更好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及规律,解决儿童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重点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流派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难点是运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和规律解决其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Ⅱ 考核目标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学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2.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主要学派的理论观点 3.初步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4.了解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1.1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1.1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1.1.2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1.1.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1.2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2.1 观察法 1.2.2 实验法 1.2.3 问卷法 1.2.4 测验法
1.3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因素 1.3.1 生物因素 1.3.2 社会因素
1.4.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流派 1.4.1 格赛尔的成熟势力说 1.4.2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 1.4.3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1.4.4 华生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 1.4.5 斯金纳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 1.4.6 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1.4.7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1.4.8 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 1.4.9 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识记: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②学前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③XXXX。
领会:①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对象;②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内容;③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识记:①观察法;②实验法;③问卷法;④测验法。
领会:①观察法的优缺点;②实验法的优缺点;③问卷法的优缺点;④测验法的优缺点。
(三)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因素
识记:①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因素。②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领会:①生物因素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②社会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四)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流派
识记:①“双生子爬楼梯实验”;②成熟势力说;③弗洛伊德心理发展阶段理论;④埃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⑤行为主义;⑥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⑦社会学习理论;⑧图式、同化、顺应;⑨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四大因素;⑩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领会:①遗传决定论;②格赛尔有关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原则;③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④华生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⑤斯金纳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⑥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⑦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⑧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⑨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
综合应用:①运用相关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流派观点分析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问题。
四、本章关键问题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有哪些?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第二章 胎儿期的发育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胎儿发育的过程与潜在危险。2.重视遗传对胎儿发展的意义 3.用进化论的观点看儿童发展 4.掌握分娩的过程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1.1 遗传和环境 1.1.1 遗传基础 1.1.2 进化论观点
1.1.3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1.2 胎儿发育 1.2.1 胎儿发育过程 1.2.2 产前问题 1.2.3 畸胎诊断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遗传和环境 识记:①遗传基因。
领会:①高尔顿的遗传学;②进化论观点;③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二)胎儿发育
识记:①产前诊断;②羊水诊断;③超声波诊断;④妊娠早期绒毛活检;⑤经皮脐静脉穿刺取血术;⑥胎儿镜检查。
领会:①胎儿的发育;②常见畸胎原;③产前诊断方法;④孕妇年龄。
四、本章关键问题 遗传的基础是什么? 怎么理解遗传和环境的作用; 胎儿发展变化的过程有哪些?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理解学前儿童感知觉的特征与意义 2.领会感知觉规律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 3.掌握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方法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1.1 认识感知觉 1.1.1 感知觉的概念 1.1.2 感知觉的分类 1.1.3 感知觉的规律 1.2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1.2.1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1.2.2 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1.3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1.3.1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1.3.2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及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认识感知觉
识记:①感觉;②知觉;③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温度觉;痛觉);④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⑤感受性;⑥感觉阈限;⑦感觉的适应;⑧感觉的对比;⑨联觉现象;⑩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
领会:①感觉和知觉的关系;②感觉剥夺实验;③感觉的种类;④知觉的种类;⑤感觉的规律;⑥知觉的规律。
简单应用:①通过日常现象理解感知觉。
(二)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识记:①视敏度;②颜色视觉;③空间知觉(方位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④时间知觉。
领会:①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②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③学前儿童触觉的发展;④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识记:①观察。
领会:①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综合应用:①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②学前儿童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四、本章关键问题
婴幼儿感知觉的特点是什么?
如何利用感知觉的规律促进幼儿观察力的发展? 如何利用感知觉规律组织幼儿园的课堂教学活动?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注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学前儿童注意的表现及其特点 2.理解并掌握注意的概念、分类
3.初步学会分析学前儿童活动中的注意及促进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策略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1.1 认识注意
1.1.1 注意及其外部表现 1.1.2 注意的种类 1.2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1.2.1 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 1.2.2 学前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 1.3 学前儿童注意的培养 1.3.1 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 1.3.2 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防止 1.3.3 审慎处理幼儿多动现象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认识注意
识记:①注意;②无意注意;③有意注意。
领会:①注意时的外部表现;②注意的种类;③引发无意注意的条件;④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简单应用:①结合具体实例说明注意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关系。
(二)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识记:①客体永久性;②注意的范围;③注意的稳定性。
领会:①1岁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②新生儿注意规律;③1-3岁儿童注意的发展;④皮亚杰的儿童注意发展阶段;⑤3-6岁儿童注意的发展;⑥学前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⑦学前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
综合应用:①初步学会分析学前儿童活动中的注意
(三)学前儿童注意的培养 领会:①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
简单应用:①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防止;②审慎处理儿童多动现象。综合应用:①如何对待“好动”的幼儿。
四、本章关键问题
学前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有何特点?如何根据幼儿的这些特点进行培养? 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加以防止? 如何对待“好动”的幼儿?
第五章 学前儿童的记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学前儿童记忆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2.掌握学前儿童记忆培养措施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1.1 认识记忆 1.1.1 记忆的概念 1.1.2 记忆的分类 1.1.3 保持与遗忘 1.2 学前儿童的记忆发展 1.2.1 学前儿童记忆的特点 1.2.2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1.3 学前儿童记忆的培养 1.3.1 记忆敏捷性的培养 1.3.2 记忆持久性的培养 1.3.3 记忆准确性的培养
1.3.4 记忆准备性的培养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认识记忆
识记:①记忆;②识记;③保持;④回忆;⑤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逻辑记忆;⑥外显记忆、内隐记忆;⑦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⑧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⑨保持、遗忘。
领会:①记忆的内容;②记忆保持量的变化;③遗忘的原因。简单应用:①运用记忆和遗忘的规律学习。
(二)学前儿童的记忆发展
识记:①习惯化-去习惯化;②条件反射;③再学法。
领会:①学前儿童记忆研究的方法;②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③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简单应用:①通过简单案例理解学前儿童记忆发展趋势。
(三)学前儿童记忆的培养
识记:①记忆的敏捷性;②记忆的持久性;③记忆的准确性;④记忆的准备性。领会:①学前儿童记忆敏捷性的培养;②学前儿童记忆持久性的培养;③学前儿童记忆准确性的培养;④学前儿童记忆准备性的培养。
综合应用:①运用相关理论培养学前儿童的记忆品质。
四、本章关键问题
理解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是什么? 运用相关理论促进学前儿童记忆发展。
第六章 学前儿童的想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理解并掌握想像的概念及分类 2.了解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特点
3.初步学会运用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有关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活动及促进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策略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1.1 认识想象 1.1.1 想象的概念 1.1.2 想象的分类
1.1.3 想象在学前儿童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1.2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1.2.1 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逐步发展 1.2.2 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1.2.3 学前儿童的想象与现实 1.3 学前儿童想象的培养 1.3.1 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1.3.2 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1.3.3 训练幼儿的发散思维 1.3.4 在活动中训练幼儿的想象力 1.3.5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进行想象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认识想象
识记:①想象;②无意想象;③有意想象;④再造想象;⑤创造想象。领会:①想象在幼儿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二)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领会:①学前儿童无意想象的特点;②学前儿童有意想象的萌芽和发展;③学前儿童再造想象的特点;④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特点;⑤学前儿童想象与现实的关系。
综合应用:①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特点。
(三)学前儿童想象的培养 领会:①学前儿童想象的培养。
综合应用:①结合日常生活与教育培养学前儿童的想象。
四、本章关键问题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有哪些特点? 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想象力?
第七章 学前儿童的思维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思维的含义及其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3.学会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学前儿童思维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1.1 认识思维
1.1.1 思维的概念和特点 1.1.2 思维的过程 1.1.3 思维的基本形式
1.1.4 思维水平的评定与智力测验 1.2 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
1.2.1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1.2.2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1.3 学前儿童思维的培养
1.3.1 学前儿童思维培养的原则 1.3.2 学前儿童思维培养的措施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认识思维
识记:①思维;②分析、综合;③比较、分类;④抽象,概括;⑤具体化,系统化;⑥概念;⑦判断与推理;⑧智力。
领会:①思维的概念与特点;②思维的过程;③思维的基本形式;④思维水平的评定。简单应用:①运用有关智力理论理解儿童思维发展。
(二)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
识记:①直觉行动思维;②具体形象思维;③抽象逻辑思维;④三座山试验。领会:①学前儿童直觉行动思维的产生与特点;②学前儿童具体形象思维的产生与特点;③学前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产生与特点;④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⑤学前儿童理解发展的特点。
综合应用:①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②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三)学前儿童思维的培养
领会:①学前儿童思维培养的原则;②学前儿童思维培养的措施。综合应用:①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方法培养学前儿童思维发展。
四、本章关键问题
思维发生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如何理解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是什么? 皮亚杰有关儿童思维发展的观点有哪些?
第八章 学前儿童的言语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言语的基本概念
2.理解并掌握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 3.掌握并能运用学前儿童口语培养策略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1.1 认识言语
1.1.1 语言和言语的概念 1.1.2 言语的分类 1.1.3 语言获得理论 1.2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1.2.1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生 1.2.2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1.2.3 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 1.2.4 学前儿童学习语言的特点 1.3 学前儿童口语的培养 1.3.1 学前儿童口语培养的原则 1.3.2 学前儿童口语培养的措施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认识言语
识记:①言语;②语言;③外部言语;④书面言语。领会:①言语与语言的关系;②语言获得理论。简单应用:①运用有关语言获得理论理解儿童语言发展。
(二)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识记:①咿呀作语;②电报句。
领会:①0-1岁儿童言语的准备;②1-3岁儿童言语的形成;③3-6岁儿童言语的发展;④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⑤学前儿童学习语言的特点。
综合应用:①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三)学前儿童口语的培养 识记:①早期阅读;②亲子攻读。
领会:①学前儿童口语培养的原则;②学前儿童口语培养的措施。综合应用:①在生活中培养学前儿童的口语能力。
四、本章关键问题
言语的概念及其分类是什么?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是什么? 如何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前儿童进行言语教育?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关键期都有哪些?如何对待?
第九章 学前儿童的情绪与情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理解并掌握情绪情感的概念、分类和功能 2.理解并掌握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3.探究如何培养学前儿童健康的情绪情感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1.1 认识情绪与情感 1.1.1 情绪与情感的概述 1.1.2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1.1.3 情绪的功能
1.2 学前儿童情绪与情感的发展 1.2.1 3岁前儿童情感的发生和发展
1.2.2 幼儿情绪情感的特点和发展 1.3 学前儿童情绪与情感的培养
1.3.1 学前儿童积极情绪与情感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3.2 学前儿童消极情绪的防止途径和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认识情绪与情感
识记:①情绪;②情感;③心境;④激情;⑤应激;⑥道德感;⑦理智感;⑧美感。领会:①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②情绪的维度和两极性;③情绪与情感的分类;④情绪的种类;⑤情绪的功能。
简单应用:①结合日常实例理解情绪和情感的特点、类型及功能。
(二)学前儿童情绪与情感的发展
识记:①社会性微笑;②情绪分化理论;③情绪动机化理论。
领会:①3岁前儿童情感的发生和发展;②幼儿情绪情感的特点和发展。综合应用:①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和分析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
(三)学前儿童情绪与情感的发展 识记:①转移法;②冷却法;③消退法。
领会:①学前儿童积极情绪情感的培养途径和方法;②学前儿童消极情绪情感的防止途径和方法。
综合应用:①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一定的方法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绪情感;②运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面对及调节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情感。
四、本章关键问题
情绪情感的概念、种类和功能是什么? 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规律和特点是什么?
教师和家长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绪情感?如何防止其消极情绪情感?
第十章 学前儿童的意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意志的概念、特征,意志的过程及品质 2.学前儿童意志的特点和发展 3.学前儿童意志培养的原则和措施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1.1 意志概述 1.1.1 动机与意志 1.1.2 意志行动过程 1.1.3 意志的品质 1.2 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1.2.1 学前儿童意志的特点 1.2.2 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1.3 学前儿童意志的培养 1.3.1 学前儿童意志培养的原则 1.3.2 学前儿童意志培养的措施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意志概述
识记:①动机;②意志;③双趋冲突;④双避冲突;⑤趋避冲突;⑥多重趋避冲突;⑦独立性;⑧坚定性;⑨果断性;⑩自制力。
领会:①动机的功能;②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③意志的功能;④意志行动过程;⑤意志的品质。
简单应用:①结合实例理解和分析动机与意志。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识记:①苦糖实验。
领会:①学前儿童意志的特点;②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综合应用:①结合生活具体实例理解和分析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及其特点。学前儿童意志的培养
领会:①学前儿童意志培养的原则;②学前儿童意志培养的措施。综合应用:①在生活中运用方法促进学前儿童意志发展,培养其意志品质。
四、本章关键问题
意志行动的过程及其特征是什么? 意志行动中有哪些动机斗争? 学前儿童的意志发展及其特点是什么? 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意志品质?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社会交往的基本概念 2.了解不同类型的社会交往 3.探索学前儿童社会交往的措施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1.1 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与师幼互动 1.1.1 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 1.1.2 学前儿童亲子依恋的发展 1.1.3 学前儿童的师幼交往及其发展 1.2 学前儿童的同伴关系 1.2.1 儿童社会交往的缘起 1.2.2 同伴关系的概念及特点
1.2.3 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 1.3 学前儿童社会交往的培养 1.3.1 学前儿童社会交往培养的原则 1.3.2 学前儿童社会交往培养的措施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与师幼互动
识记:①亲子交往;②权威型的教养方式;③专断型的教养方式;④放纵型的教养方式;⑤忽视型的教养方式;⑥社会生态学理论;⑦依恋;⑧爱因斯沃斯的陌生情境测验法;⑨梅因的成人依恋关系访问法;⑩师幼互动
领会:①亲子交往的形式;②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③学前儿童亲子依恋的发展;④良好的师幼互动发展。
综合应用:①运用有关亲子交往理论理解学前儿童亲子关系;②运用有关师幼互动理论理解学前儿童师幼关系。
(二)学前儿童的同伴关系
识记:①社会参照;②社会认知;③心理理论;④同伴关系。
领会:①儿童社会交往的缘起;②同伴关系的特点;③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规律。综合应用:①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和分析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
(三)学前儿童社会交往的培养
领会:①学前儿童社会交往培养的原则;②学前儿童社会交往培养的措施。综合应用:①运用有关理论和方法促进学前儿童社会交往发展。
四、本章关键问题
运用社会生态理论分析学前儿童社会交往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依据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如何促进学前儿童亲子交往和师幼交往? 如何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
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学前儿童个性结构中自我意识、能力、气质、性格发展的基本特点
3.初步运用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幼儿各种个性特征体现的行为特征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1.1 认识个性 1.1.1 个性的概念 1.1.2 个性的心理结构 1.1.3 个性的特征 1.2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 1.2.1 自我意识的概念 1.2.2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萌发 1.2.3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1.3 学前儿童的能力 1.3.1 认识能力
1.3.2 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 1.3.3 学前儿童能力的培养 1.4 学前儿童的气质 1.4.1 认识气质 1.4.2 学前儿童的气质 1.4.3 学前儿童的气质和教育 1.5 学前儿童的性格 1.5.1 认识性格
1.5.2 学前儿童的性格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认识个性
识记:①个性;②个性倾向性;③个性心理特征;④自我意识。领会:①个性的心理结构;②个性的特征;③。简单应用:①结合具体实例认识并理解个性。
(二)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
识记:①自我意识;②自我认识;③自我体验;④自我调节。
领会:①自我意识的层次;②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萌生;③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④学前儿童自我认识发展的趋势;⑤学前儿童自我体验的发展;⑥学前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年龄特点和性别差异。
简单应用:①从三个层次理解自我意识的内涵。
综合应用:①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和分析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萌生和发展。
(三)学前儿童的能力
识记:①能力;②一般能力;③特殊能力。
领会:①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区别;②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③学前儿童能力的培养。综合应用:①运用具体实例理解和分析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②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培养学前儿童的能力。
(四)学前儿童的气质 识记:①气质。
领会:①气质的生理基础;②气质类型的典型特征及表现;③婴儿的气质类型;④幼儿气质发展的特点。
简单应用:①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和分析幼儿的气质发展和特点。综合应用:①针对学前儿童的气质特点,对儿童进行适宜的教育。
(五)学前儿童的性格 识记:①性格。
领会:①性格的特点;②性格与能力、气质的关系;③婴儿性格的萌芽;④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⑤影响学前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简单应用:①举例说明婴幼儿性格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综合应用:①运用具体实例分析学前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四、本章关键问题
什么是个性?学前儿童个性发展的具体表现如何? 什么是自我意识?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表现出何种趋势? 什么是能力?学前儿童能力的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例说明。什么是气质?学前儿童的气质发展特点是什么?
什么是性格?学前儿童性格发展有何特点?影响学前儿童性格的因素有哪些?
第十三章 学前儿童的游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游戏的概念
2.掌握学前儿童基本的游戏理论 3.了解儿童游戏的年龄特点 4.了解学前儿童游戏课程的设计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1.1 认识游戏 1.1.1 游戏的概念 1.1.2 游戏理论 1.1.3 游戏的分类
1.2 学前儿童游戏心理的发展
1.2.1 学前儿童游戏心理的特点 1.2.2 学前儿童游戏心理的发展 1.3 学前儿童游戏课程设计 1.3.1 学前儿童游戏的原则 1.3.2 学前儿童游戏课程设计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认识游戏 识记:①游戏。
领会:①游戏的特性;②古典游戏理论;③现代游戏理论;④游戏的分类。简单应用:①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理解游戏的不同类型。
(二)学前儿童游戏心理的发展
领会:①学前儿童游戏心理的特点;②游戏对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作用;③游戏理论的发展观点;④游戏作用的时效性。
综合应用:①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和分析学前儿童游戏心理的特点,以及游戏所起的发展作用。
(三)学前儿童游戏课程设计
领会:①学前儿童游戏的原则;②学前儿童游戏课程的设计。综合应用:①根据学前儿童的实际情况,创设适宜其发展的游戏。
四、本章关键问题
简述学前儿童游戏理论有哪些?
理论联系实际,理解和分析幼儿游戏心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根据学前儿童发展特点和需要,创设游戏课程。
第十四章 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性别的生物与社会差异 2.学习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1.1 认识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 1.1.1 性别角色的概念 1.1.2 性别角色的获得
1.1.3 学前儿童性别行为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1.1.4 性别差异的理论 1.2 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差异 1.2.1 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理论 1.2.2 学前儿童性别概念的发展差异 1.2.3 学前儿童的性别刻板印象
1.2.4 影响学前儿童性别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素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认识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
识记:①性别角色;②基因性别;③染色体性别;④性腺性别;⑤生殖器性别;⑥心理性别;⑦社会性别。
领会:①性别角色的获得;②儿童社会性别角色标准的获得;③学前儿童性别发展的阶段与特点;④性别差异的理论。
综合应用:①举例说明学前儿童性别发展的阶段及特点。②运用性别差异理论理解和分析学前儿童的性别发展。
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差异
领会:①社会学习理论;②社会学理论;③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④布洛克的认知发展理论;⑤性别图式理论;⑥社会结构假说;⑦群体社会化理论;⑧学前儿童性别概念的 24
发展差异;⑨学前儿童的性别刻板印象;⑩影响学前儿童性别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素。
简单应用:①结合具体实例理解不同的性别理论。
综合应用:①举例说明学前儿童性别概念的发展差异;②举例说明学前儿童的性别刻板印象;③举例说明影响学前儿童性别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素。
四、本章关键问题
性别的生物和社会差异是什么? 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有哪些?
如何理解学前儿童性别概念的发展差异,及其社会文化影响因素?
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共性部分)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共性部分)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课程内容在教材中可以体现一定的深度或难度,但在大纲中对考核的要求一定要适当。
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应基本一致;大纲里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教材里一般也要有。反过来教材里有的内容,大纲里就不一定体现。(注:如果教材是推荐选用的,其中有的内容与大纲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应以大纲规定为准。)
三、关于自学教材
《学前心理学》,刘学新、唐雪梅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章节的基本要求中一般也指明了章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五、应考指导 1.如何学习
很好的计划和组织是你学习成功的法宝。如果你正在接受培训学习,一定要跟紧课程并完成作业为了在考试中作出满意的回答,你必须对所学课程内容有很好的理解。使用“行动计划表”来监控你的学习进展。你阅读课本时可以做读书笔记。如有需要重点注意的内容,可以用彩笔来标注。如:红色代表重点;绿色代表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黄色代表可以运用在工作之中。可以在空白处记录相关网站,文章。
2.如何考试
卷面整洁非常重要。书写工整,段落与间距合理,卷面赏心悦目有助于教师评分,教师只能为他能看懂的内容打分。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要回答所问的问题,而不是回答你自己乐意回答的问题!避免超过问题的范围
3.如何处理紧张情绪
正确处理对失败的惧怕,要正面思考。如果可能,请教已经通过该科目考试的人,问他们一些问题。做深呼吸放松,这有助于使头脑清醒,缓解紧张情绪。考试前合理膳食,保持旺盛精力,保持冷静。
4.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这是一个普遍问题!如果你在考试中出现这种情况,试试下列方法:使用“线索”纸条。26
进入考场之前,将记忆“线索”记在纸条上,但你不能将纸条带进考场,因此当你阅读考卷时,一旦有了思路就快速记下。按自己的步调进行答卷。为每个考题或部分分配合理时间,并按此时间安排进行。
六、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要针对重点章、次重点章和一般章节分别提出自学或助学的基本学时建议和要求(如在章节后面已有,这里也可不再阐述),在助学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要强调注意正确引导、把握好助学方向,正确处理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关系。
七、对考核内容的说明
1.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四个认知(或叫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2.在考试之日起6个月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颁布或修订的法律、法规都将列入相应课程的考试范围。凡大纲、教材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不符的,应以现行法律法规为准。命题时也会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文化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变化予以体现。(注:一般会涉及到公共政治课、公共管理类、经济管理类、法律等社会科学有关专业的相关课程,其内容所占比例约为10%—15%。涉及这方面内容的课程大纲,要在本大纲里提醒个人自学者、社会助学组织在学习过程中关注此事。)
3.按照重要性程度不同,考核内容分为重点内容、次重点内容、一般内容,在本课程试卷中对不同考核内容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重点内容占60%,次重点内容占30%,一般内容占10%。
八、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指出考试的方法,考试时间的长度。对本课程考试要携带必要的工具等,应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2、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课程的重点、章节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
3、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命题应着重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不应出与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题或怪题。
4、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注:不同专业、不同课程在具体规定上可有所区别)。
5、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不是等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对于不同的考生都存在着不同的难度。在大纲中要特别强调这个问题,应告诫考生切勿混淆。
6、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计算题、应用题、论述题、案例分析等题型(一般不使用判断题)。请作者确定好本课程所适用的题型,并注意留有余地。
在命题工作中必须按照本课程大纲中所规定的题型命制,考试试卷使用的题型可以略少,但不能超出本课程对题型规定。
第四篇:心理学知识点
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人和动物的心理现象。
个性倾向性:关于人行为活动动力方面的心理特征,包括兴趣和爱好、需要和动机、理想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人们在个性倾向性、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差异的统称。个性心理差异与知、情、意三大心理过程合起来就构成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脑是心理的器官,而心里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
感觉:个体对直接作用于其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的反映。
绝对感受阈限: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个体对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
知觉: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应。
记忆:个体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或再认)三个环节。记忆表象:个体感知过的客观事物一旦成为记忆的内容,是以某种具体的形象保存在脑中的,这种形象就是记忆表象。
识记:记忆过程的第一步,是获得事物映像并成为经验的过程。
遗忘: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或回忆。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先快后慢
再认:重新感知已感知过的事物时能够辨认出来。
重现:又称再现、回忆,指经验过的事物又一次在头脑中浮现或在行动上再做的过程。
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想象:人脑在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思维能力:人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思维品质:是衡量思维能力强弱的标志。
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一个人所能清楚地觉察到的对象的数量。
情绪与情感: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其中与生理需要(安全、饮食)相联系的内心体验为情绪;与社会需要(教育、道德、交往)相联系为情感。
意志: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组织、调节自己的行为,客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挫折感:个人动机性活动收到阻碍后所引起的情绪反应。
需要: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动机: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信念:激励人按照自己所确信的观点、原则和理论去行动的个性倾向。
世界观:人生观、社会观、自然观
气质: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性格: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稳定的心理特征。1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四种气质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气质的特性:稳定性和可变性
心理学分支学科:
1、研究动物和人类心理的发生发展的心理学分支。主要有动物心理学、种族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等。发展心理学可分为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
2、研究不同实践领域中人的心理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其中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3、研究心理学方法和技术的心理学分支。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建立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心理学研究的实验室。
心理学遵循的基本原则:
1、可观性原则(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根据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客观条件和外部表现来进行分析研究。)
2、系统性原则(把某一心理现象放在多层次、多因素和多维度的系统中进行分析。)
3、发展性原则(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去认识人的心理活动。)
心理学研究的步骤:
1、确定心理对象
2、积累证据
3、发现其中模式或规律
4、提出假设
5、预测
6、检验预测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优点:生动自然,获得的材料真实可靠;缺点:被动性)
2、实验法(优点:严密、能重复,研究者比较主动,能做出因果性的判断;缺点:人为性太强)
3、调查法(包括:面谈法、电话调查、问卷调查)
4、测验法(又称心理测验。信度: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效度: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要测的心理品质。)
5、个案法(要求对个体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调查)感觉分类:外部感觉、内部感觉
知觉分类:根据事物的时间、空间和运动特性,分为时间知觉、空间知觉、运动知觉。
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条件: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注意的选择作用;知觉者本身的主观因素)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知觉特性:
1、向学生明确地提出知觉的目的和任务;
2、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积极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
4、教师提供充分的直观材料,注意运用变式;
5、教师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
记忆的三要素:
1、感知过的、思考过的、体验过的事物都是记忆的内容
2、只是记住经验中的一部分
3、记忆不是一下子完成的,有三个基本环节: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保持是识记的结果,再现是保持效果的体现,也是对保持的检验。记忆表象的特征:直观性、概括性
记忆的种类:根据储存信息的久暂分类:
1、瞬时记忆(仅3秒,特点:形象鲜明,时间短暂,量大,记忆痕迹容易衰退)
2、短时记忆(1分钟以内,特点:容量有限:7+2个项目或称“组块”,保存时间短,通过复述保持信息)
3、长时记忆
识记分类:
1、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2、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影响识记效果的条件:
1、目的任务
2、活动的任务、性质
3、材料的数量和质量
4、识记方法
如何在教学中应用记忆规律?
一、提高记忆效果的条件
二、运用记忆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1、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识记任务
2、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
3、重视复述训练
4、注意知识的归纳和系统化)
三、运用记忆规律组织学生复习或练习(1、复习要适量
2、适度的超额学习
3、进行多样化的复习指导)
良好的记忆品质:
1、识记的敏捷性
2、保持的持久性
3、记忆的精确性
4、记忆的准备性
中学生记忆的特点:
1、中学阶段是记忆的黄金时代
2、识记的有意性随目的性增加而发展
3、意义识记方法占主导地位
4、抽象识记能力有较大发展
5、记忆广度增大
如何培养良好的记忆力?
一、掌握良好的识记方法
二、根据遗忘的规律,防止遗忘(1、应“趁热打铁”,及时复习
2、制定复习计划要有科学性
3、复习要经常性和多样性
4、经常运用识记过的材料)
三、正确地再认和回忆
思维的特征:概括性、间接性、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思维的分类:
1、根据抽象水平可分为:直接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语词逻辑思维
2、根据思维探求问题解决方案有无确定的方向可分:聚合思维(根据已知信息产生逻辑的结论)与发散思维(不用方向思考)
概念的获得途径:概念形成、概念同化
概念获得的条件:
1、正确对待已有经验
2、正确使用变式
3、恰当使用概念的否定例子
4、适时给概念下定义
5、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提出问题
2、分析问题
3、提出假设
4、验证假设 拉斯将创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培养青少年的思维能力是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
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培养思维能力的根本途径。
良好的思维品质主要包括:四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注意的基本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的分类:
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2、有一注意(随意注意)
3、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一直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
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秩序:
1、保持教室安静
2、减少学生迟到
3、维持课堂秩序
4、教态得体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
基本的情绪:快乐、悲哀、愤怒、恐惧;情绪三种状态:心境、激情、应激 情感分三种: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生的情绪与情感有关。
情感的品质:倾向性、深刻性、稳定性、效果性
意志品质的基本特征:自觉性、坚定性、果断性、自制力
中学生意志品质特点:
1、有一定的自觉性,但并不完善,具有较大的受暗示性
2、果断性水平不高,需引导发展
3、坚持性比较稳定,但具明显的个体差异
4、自制力组建发展,经过一个困难期而趋于成熟
如何培养中学生意志品质?
1、加强其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增强其责任感
2、增强其克服困难的毅力
3、充分发挥班集体和榜样的教育作用
4、启发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增强自制力
需要的分类:
1、从需要产生的角度: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2、从需要对象的角度: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五种需要: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归属于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学习动机的主要类型:交往动机、成就动机、求知欲
如何培养学习动机?
1、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
2、创设问题情境
3、利用反馈
4、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
5、竞赛
影响兴趣形成的因素:能力、年龄与性别、个人的认识和价值观念、家庭和环境的影响
群体的心理效应:归属感、认同感、群体的支持力量
心理学家舒兹的三类人际关系:
1、包容的需要
2、控制的需求
3、感情的需求 学校人际关系的总特点、主流:道德规范性强
学校人际关系的三种心理倾向:
1、向心倾向
2、同化倾向
3、稳定倾向
班集体的特点:
1、组织结构的同质性
2、活动目标的统一性
3、行为规范的法定性
4、人际交往的平等性
5、教师指导的权威性
6、教育活动的双边性
德赛克的基本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入门行为—教学方法—教学实施—成绩评价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模式:
学习程度=f(学习所用的时间/学习所需的时间)
学习时间=f(能力*教学质量)
受建构主义理论影响,比较成熟的三种教学模式:随即通达教学、情景性教学、支架式教学
课堂教学中促进知识理解的途径:丰富有关的感性材料;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学生知识巩固的基本途径:复习、提高对学习材料的加工水平、过度学习
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1、学生对教学产生厌烦情绪
2、学生学习过于紧张
3、个别学生因成绩较差
4、社会、家庭因素
5、教师教育、教学方法上存在缺陷 过错行为矫正的基本过程:醒悟阶段、转变阶段、稳固阶段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心理健康教育
2、中学生认知与学习的心理辅导
3、中学生情绪的心理辅导
4、中学生意志品质的教育
5、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辅导
6、中学生性心理的健康教育
7、中学生休闲、消费与生涯发展的辅导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个性化与社会化相协调原则、渗透性原则、任职教育与行为训练相结合的原则、石英钟学生年龄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5、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教育的原则
第五篇:自学心理学笔记。
`
第一章心理学的性质
心理学是研究人脑对外界信息的整合诸形式及其内隐,外显行为反应的一门科学。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发生的反映。心理现象的本质属性
心理现象作为脑的机能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它以脑的神经活动为物质基础。脑的神经活动是生理的,生化的过程,而心理活动则是在这些过程中发生的对现实外界刺激的反应活动,是对外界信息的加工。
环境刺激事件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神经过程对他们的加工和处理就是心理活动。心理的反映有几个重要的特点:
首先:心理是观念的反映。
其次: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管映像。
第三:心里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着。
感觉:对物体的个别属性
知觉:对物体的整体属性
感觉和知觉是关于事物的外部属性的反映,他们是以映像的形式发生。
记忆:在一定的条件下,储存的映像可在观念中再现。
表象:在记忆中储存和再现的映像。
想象:孬种映像在人经验中的积累和丰富,在另外的条件下映像的重新组合而呈现与原来不同或全新的映像。
思维过程:对于某些事物,那些不能直接感知的属性,可通过对他们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届时他们的内在属性和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想象和思维活动过程统称认识过程
认识是人的基本心理活动,也是首要的心理功能。
意志活动是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情绪活动是伴随认知与意志过程而生的独特体验。
认知,情绪和意志是组成人心理活动或心理过程的主要形式。
个性的心理特征包括智慧与才能和气质与性格两个方面。
智慧与才能主要是由人的认识能力所组成。
气质与性格所涉及的心理特性比才能更加广泛,他们不仅包括认识特性,而且包括意志和情绪特性。
心理学的分类:从研究所涉及的对象和性质看,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从涉及研究领域分:分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
心理学研究客观现实通过人脑而产生的反映活动的规律。
心理学基础研究的3个领域: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发展的一般规律;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神经生理机制;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社会化、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规律。
社会实践的多样性对心理活动的不同影响,可分为两大范畴:其一,人自身处于某种具体的、特定的状态下的心理活动规律。其二,人出于某种具体的特定实践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心理学服务于了解人、揭示人的心理能量和发挥人的精神作用。这将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和发挥人的潜在力量,用以改善人的生活和人类生命的质量,这以论断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认识人的心理健康,提高人的心理潜能。
其次:从心理上了解他人,有助于协调人际关系,增进人之间深层次的相互了解和相互帮助。
第三,按照个体心理功能各方面的差别,把人放置在最适合的位置,有助于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人的效用。
第四,提高人的心理素质。
心理学的分类: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劳动心理学,文艺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航空航天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学,临床或医学心理学,司法与犯罪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一般规律性学科,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
生理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特定社会、群体条件下,心理动机人际关系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学科
学校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劳动心理学研究人在劳动过程中所需要的心理能力和心理品质,研究操作程序、操作条件和操作者的心理特点相适应等问题。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认为,人不是被动的刺激物接收者,人脑中进行积极的、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这个加工的过程就是认知的过程。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在充分发展自我的潜力时,力争实现自我的各种需求,从而建立完善的自我,并追求建立理想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实验法的价值在于它对变量的精确控制以得出可
靠的量化结果,而不在于它是用多少或多么昂贵的仪器设备。即使只用纸、笔进行的实验也可能揭示重要的心理规律。同时,也有缺陷:一方面,有些问题可能涉及伦理、道德或难于直接控制,无法使用实验法,如:离婚对子女的心理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实验法中严格控制变量和条件,与现实生活总不免有一定的差距,在推广使用试验结论是受到一定的限制。观察法。优点在于保持了心理表现得自然性而不附加人为的影响。测验法。模拟法。
第二章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一节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功能
神经细胞由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
传入神经元,组织器官。
传出神经元,肌肉纤体。
联络神经元,脊髓、脑。分析综合的作用。
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相结合。突触后电位有两种类型,即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和抑制突触后电位(IPSP)。
外周神经系统就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机构,它包括从外周感觉器官内导到中枢的神经组织和从中枢外导到效应器官的神经组织。从结构上看,外周神经系统包括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和由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组成的自主神经系统。
从脑神经的机能来看,可分为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与混合神经。12对脑神经给予确定的编号:
(1)嗅神经:嗅神经自脑的前下部出发,分布于鼻粘膜,主管嗅觉。
(2)视神经:视神经由间脑底部出发,其末端分布而成为眼睛的视网膜,主管视觉。
(3)动眼神经:动眼神经由中脑出发,分布于眼球的肌肉内,控制眼球的运动。
(4)滑车神经:滑车神经也有中脑出发,分布于眼球周围的肌肉中,也负责控制眼球周围的运动。
(5)三叉神经:三叉神经有脑桥发出,因每侧都有三个分支而得名,它分布于颜面、颌
等部位,主管面部,牙齿,鼻腔,角膜,头发,口唇和咀嚼肌的运动和感觉。
(6)外展神经:外展神经发自于桥脑,分布于眼球的肌肉中,主管眼球向外侧的旋转运
动。
(7)面神经:面神经分布于面部肌肉、舌部和泪腺、唾液腺,主管面部肌肉运动和部分
味觉,并支配眼泪和唾液的分泌。
(8)位听神经:位听神经也叫听神经,发自于脑桥和延髓之间,分布于内耳,主管听觉
和身体平衡觉。
(9)舌咽神经:舌咽神经子延髓发出,分布于舌、咽等处味觉、咽头肌肉运动,也支配
唾液腺的分泌。
(10)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发自延髓,分布于头、颈、胸、腹等广大部位,它有调节内脏、血管及腺体等机能的作用。
(11)副神经:副神经发自延髓,分布于颈部、胸部肌肉中,主管咽部和肩部的运动。
(12)舌下神经:舌下神经从延髓发出,分布于舌的肌肉中,主管舌肌运动。
上述12对脑神经中,第128对是感觉神经,主管感觉活动;第3,4,11,12,对是运动神经,主管有关的运动活动;第5,7,9,10,对则是混合神经,兼有感觉、运动两类机能。上列12对脑神经的分布给人以清晰的印象,即由脑
整合的心理活动,其来自感觉的和发至运动器官和腺体的信息,是经过外周神经系统,尤其是经过脑神经的通路输送的,它们为人的高级思维的产生和发出指令传递信息。
脊神经:是自脊髓通过脊椎椎管发出的神经,共31对。主管颈部以下的身体感觉和运动。
脊神经按脊椎的分段可分为: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自脊椎两侧椎间孔发出的每根脊神经又分为前、后两支。前支分布到身体腹面、两侧和四肢的肌肉和皮肤;后支分布到身体背面的肌肉与皮肤,分别 主管有关部位的感觉和运动。
脊神经自脊髓发出后总是向下行。因此,任何一节脊髓受损伤,这节脊髓和这一节以后的神经组织将丧失其功能,但是只有这一节一下的神经所引起的感觉和运动能力将受到损害,而受损的这一节本身所支配的感觉和运动能力仍然保存。因此这些能力是来自上面的神经承担的。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的神经冲动起源于下丘脑,其种树级神经元分别位于中脑、延髓和脊髓。
分布于心脏、呼吸器官、血管、未尝平滑肌和腺体等,不受意识支配,特殊情况下,一定程度上意识或意念可以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
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这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两部分。
1,交感神经系统。中枢级神经元位于脊椎胸、腰段。主要功能是激活这些器官(心脏、血管、气管和肺、胃肠消化器官以及肾和肾上腺、生殖器官),引起诸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糖浓度上升、骨骼肌血管和心脏动脉舒张、皮肤和消化器官血管收缩、胃肠活动减慢、汗腺 和 肾上腺分泌增加等反应。提高有机体的唤醒水平,发动体内储存的能量,为有机体应付紧急事件做准备,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2,副交感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在脊髓以上的部位,可看作在进化的不同时期由内向外、有老到新发展起来的3个同心层的结构,他们是(1)以脑干和小脑为主要的中央核心-----原始的维持生命活动的低级中枢:(2)丘脑系统和边缘系统——维持基本生物需要和情绪动机的中枢;(3)大脑皮层——高级心理活动中枢。
脑干包括延髓、脑桥和中脑。
第三章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感觉是客观的。
2,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与感官的客体的反映。
3,感觉是脑的机能,是客观作用于人的感觉、作用于神经系统而最终在大脑产生的。4,感觉还只是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错觉的特点是绝大多数人在同样人认知环境下都产生同样的错觉。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错觉是正常的错觉是人们对客体不正确 的反映,可以产生在感觉水平,也可以产生在知觉水平。幻觉是错误 的知觉,通常并没有任何真实的客观刺激,只是主观的虚幻反应。
感觉是认识的源泉,是客观通向主观的通道,是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成分。感觉的意义还反映在为适应生存提供重要的线索或依据。
感觉的种类】
1,按照刺激物与感觉器官的接触方式:距离感觉和接触感觉。
2,根据医学临床需要:体表感觉和深部感觉和内脏感觉。
3,根据内外感受器及其所反映的内外环境刺激的不同:内感觉和外感觉和本体感觉。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是通过感觉阈限(临界值)的大小来度量。
感觉绝对阈限:能可靠的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