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

时间:2019-05-12 18:11: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

第一篇: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

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

—— 重读《庄子》有感 关键词:庄子诗意自省勇气达生

摘要:庄子告诉我们要静心自省,发现本真,顺应自然规律的去生活。只有不为名利所累,平凡的生活才能获得诗意的美好。

正文:

最初开始主动的去读《庄子》是在高三的时候,经历了十年寒窗苦读,一直成绩优异的我在高三时却陷入了低谷,于是我开始感到迷茫,开始思考所有的努力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金榜题名时的荣耀,为了将来“钱”程似锦,为了实现父母望女成凤的愿望?而那之后我又将去向何方?残酷的竞争和所有的迷惑使我陷入了深深地焦虑和抑郁,于是我开始阅读《庄子》,希望以此来获得一丝心灵的慰藉。现在看来,当时的自己似乎有些幼稚,所有自以为是的思考其实只是在逃避,逃避自己的无能。而庄子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也许只是一个避难所,一个失意之时聊以自慰的地方。如今,岁月的齿轮仅仅转过了三个春秋,重读庄子,带来的确是不一样的感受。突然明白不该在失意之时才想到庄子,“逍遥游”应是一种始终伴随左右的生活态度。

庄子说:“有大物者,不可以物”,也就是说,真正拥有了这个天地世界,就不要被外物所役使、所左右。不要拘泥,顺乎自然。然而,我的心还太狭隘,无法包容整个天地,因此我也注定不能逍遥物外。虽不能及,心向往之。重读《庄子》,对于浮躁而又忙乱的我仿佛是注入一股清泉,尽管还不能遨游天外,但他告诉我——人类,可以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有人会说,如今的竞争压力这么大,为了生计,我们整天都在工作和生活的各种琐事中穿梭,哪还有心思诗情画意。其实,有如此抱怨的人往往都是把日常工作仅仅当作一个职业,而没有在工作中植入自己的愿望和梦想,没有将手中的工作变成一个载体,来实现生命与职业的沟通。而要实现这种沟通并不容易,它需要自省和勇气,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倾听自己的心声,让自己的心合乎自然。用庄子的话来讲,叫做:“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庄子的淡漠,指的是恬淡地心境,清净的行为。

当今世界纷繁复杂,充满了各种诱惑。我们身处其中,往往会迷失方向。还记得那个著名的商人和渔夫的故事:商人为渔夫规划了一个美好的前程,前提是渔夫要牺牲闲暇时间去打更多的鱼。十几年之后,他就可以带着巨款退休,搬到喜欢的小渔村住下,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可以陪孩子玩,陪老婆睡午觉,每晚到村里和朋友喝个小酒,唱唱歌,可以有个美满又充实的生活。可渔夫却告诉他,自己可以省去那十几年的时间,因为他现在正在过着那样的生活。

生活中,为了获得幸福,我们不断地向前,越走越远,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的出发点。在纷乱的世界中,我们需要静下心来,看清自己的本真。庄子说:“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水只有在安静的时候才能照到天地万物,人心亦如此,在人生的河流汹涌向

前之时,也要常常放缓流速,照见自己的内心,明白自己最真的渴望,然后将它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这样生活与工作就不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负载着梦想的生命之旅。

静心自省可以帮我们看清前方的路,可真要走上自己所愿选择的路,又需要莫大的勇气。要走一条人烟稀少的路,既要有勇气去披荆斩棘,更要有勇气去忍受世人的冷眼。《庄子》中有一篇《马蹄》,说:“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齿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庄子提倡天地万物都应顺应自然,各自回归各自的本性。在他看来,所有外在的雕琢治理,实际上都违反了自然本初之意。每一个生命都要求得到尊重,也应该得到尊重。每一个生命的本初是什么样的,就应该让它是什么样的。然而,我们往往为名声所累,趋同于社会价值,而如今社会的评判标准又太过单一,为了达到那一个标准,我们不得不折断自己的羽翼,失去了飞翔的能力。为了别人眼中的好而努力,却忽略了自己所独有的价值。追随本心,不为名利所累,让自己的心顺应自然地去发展,生活的诗意随之而生。但我们明白,生活中只有诗意是不够的,生活同样是现实的。曾经以为,庄子的思想是厌世的思想,现在看来并非如此,他只是在告诉人们,面对生活,要有一种旷达的态度,即“达生”。他的“梓庆削木”的故事就告诉我们,生活与诗意是互相交融的,人想把工作做到最好,恰恰需要一颗诗意的心。梓庆为了自己的作品达到最好的效果,连续斋戒七天,穿越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他忘记了“庆赏爵禄”,即“忘利”;第二阶段,他忘记了“非誉巧拙”,即“忘名”;第三阶段,他忘记了自己的“四肢形体”,即“忘我”。梓庆所穿越的这三个阶段也正是我们要想把事情做好所必经的三个阶段。

许多时候,我们会失败并不是因为技艺不精,只是心中牵挂太多,无法集中精力于所做之事。曾经面临高考之时,我告诉自己,努力了那么多年,这一次一定不输;我告诉自己,父母多年辛苦的付出一定要有所回报。可结果我还是输了,输给了自己。太多的顾虑让我畏手畏脚,患得患失。太想得到,最后换来的却是失去。

庄子说:“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用豁达的心态面对得失,以清净之心去面对名利,一切顺应自然,认认真真的去生活,生命必会在诗意之中绽放光彩。

如今这个世界太多功利之心,身处其中,难免耳濡目染。庄子的存在,如一轮黑夜中守护心灵的月亮,照亮我们的心灵,告诉人们:尽管“充满劳绩”,但我们依然可以“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

参考文献:

[1]崔大华《庄学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

[2]于丹《庄子心得》[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

[3]安继民,高秀昌,王守国《道家双峰——老庄思想合论》[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第二篇:作文指导-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小引]

诗意,是指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诗意地栖居”是指以诗般美好的意境面对生活,投入生活。随着科学的发展,工业文明使人异化了,一些人丧失人的本性,以致“离开了神灵”(荷尔德林语),犹如游子离开自己的故乡,孩童失去了母亲一样。一个人无家可归,那该何等痛苦!所以,被异化的人需要回家,需要寻找回家之路。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荷尔德林在预感到人在不可逃避地陷入无家可归境地的同时,必将企求重返故里,重返童真,享受偎伴美好人性而激起的无尽的欢乐。因此,他呼吁人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现在,不少中学生对写作文产生了困惑。他们说老师要求“作文的内容一定要源于生活”,可学习生活实在是太枯燥乏味了——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日复一日地奔波于家门校门之间,几乎没有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甚至连春游、秋游活动都被明令取消,能谈什么生活?因此陷入了无从下笔的困境。作文中经常出现“把老人写死了,把父母写散了,把自己写残了”的编造现象。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走出这种困境,进行真实的写作,让作文充满生活的气息呢?能否从“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获得一些借鉴呢?

[认识与精彩片段之一]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来自何处?

有人以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来的,其实,在他之前德国哲理诗人荷尔德林就已提出了,请看他在19世纪初写的诗句:

„„

只要良善、纯真尚与人心同在,人便会欣喜地用神性度测自身。神莫测而不可知?神如苍天彰明较著?

我宁可信奉后者。

神本是人之尺规。

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

栖居在大地上

„„

约翰·克里斯蒂安·弗利德利希·荷尔德林1770年5月20日生于德国尼喀河畔的劳芬镇,1843年6月7日卒于杜平根。早年在杜平根学习神学,和黑格尔友善。1796年在法兰克福的银行家恭塔特家里当家庭教师,和银行家的妻子相恋,他在诗歌里称她为“狄奥蒂玛”。1798年前往法国的波尔多,1802年归国。从1806年以后发生精神错乱。荷尔德林和尼采的生活历程差不多,也有强烈的精神导师的倾向。在生活中,总是从精神上苛求自己,追求精神自由完美的巅峰状态。

[认识与精彩片段之二]

——人失去了故园,需要回家

工业革命以来,现代技术造成了人性的异化,人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荷尔德林敏感地觉察到,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不断扩展,带来的却是人的灵性的丧失。荷尔德林认为,技术、功利、实用把人引离故土,上天入地,远离了大地,遗弃了冥思。人通过百般努力所创构出来的东西,却是与人自身的神性本质相异的东西——早年席勒就已经提出在今天被称为异化的现象。技术功利的扩展,将会抽掉整个人的生存的根基,人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根据,将使人成为“无家可归的浪子”,流落异乡。

他深深感到,在德国,只看得见手艺人、思想家、教士,却看不见人。一个个体被困在一种专业范围内,而在这个范围内根本不能叫灵魂生存。“在这个民族里,没有任何神圣的东西是不被亵渎的,不被贬为可怜的随随便便使用的东西的”。现代人精神上的无家可归感,就是由于把自己从大地分离开,把神性感逐出了心房,冷冰冰的金属环境取代了天地人神的四重结构的天地。荷尔德林认为,人离开了神灵,就像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有如失去了母亲,失去了家人、情人、恋人。那是何等的痛苦!人类应该努力解读这种无家可归的痛苦,以重返故里,重返童真。

[认识与精彩片段之三]

——怎样才能回家?敢问路在何方?

要回家,要重返故里,就必须有回家的路。荷尔德林高声唱道:“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从“劳绩”到“诗意”,实际上是从物质到精神。人们生活在世界上,都在不停地寻找着自己的栖居场所,无论是现实的居所还是心灵的归宿。在享有物质生活的同时能够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地栖居”,这是一种至上的境界,是一种诗化的生活,是一种诗意的人生。

[认识与精彩片段之四]

——误入歧途的现代人,怎样寻找回家的路?

1.爱因斯坦说过:“科学只能说明是什么,而不能说明应当是什么。”科学永远不能回答人应当怎样生活,也无法回答人生的意义和目的这类重大问题。要想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就必须依赖于完备的信念体系,必须不断追问人之为人的意义,不断追问人应当所处的精神家园。

2.人类对美的感受,对快乐与幸福的感受,对自由的向往及追求,对一些重大的道德伦理价值的判断,科学都是无能为力的。信念体系的内核要素是不能直接被经验和逻辑所证实的。当今人类的很多精神问题不是由于科学不发达、科学知识不充足所导致的,而是人类的信念体系出了故障。非气质性病变的思想问题和心理精神问题是不能用科学来解决的,科学在这里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要想根本解决问题必须依赖于信念体系的调整和转换。宇宙是无限的,宇宙的真理是不可穷尽的,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世界也是无限的,理性、科学以及经验实证的方法在解决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世界的问题上是无能为力的。这就需要凭借有效的审美活动与正确的信念体系,需要宇宙观、价值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确立,需要思想方法论和认识论等超科学的信念体系的建立。这就是“诗意地栖居大地上”的现代要义。

[针刺文之一]

追求诗意的人生

梅若梅

最近在读《在北大听讲座——思想的力量》,书中有一篇文章是《追求创造的生活,追求诗意的人生》。作者把人生分成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俗务,就是柴米油盐,或者是各种应酬;第二个层面是事业;第三个层面是审美观,也可以说是诗意的层面。第三个层面是超越俗物和功利的。审美对于鉴别力、对人生是重要的,它超越功利但不超越人生。相反,它依赖于对人生的体验。

由此想到海德格尔曾通过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做出的深刻阐释:“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在海德格尔看来,人的生存在本质上是诗意的。从劳绩到诗意,实际上是从物质到精神。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在不停地寻找着自己的栖居场所,无论是现实的居所还是心灵的归宿。在享有物质生活的同时能够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地栖居”,这是一种至上的境界。我们渴望物质生活的富足,我们更渴望精神家园中美好的情愫充满张力,从而使我们的人生更丰盈、更饱满、更多姿多彩。

境由心造。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摒弃金钱、权力、地位的侵扰,摒弃盛名的劳累,摒弃人事的纷争,摒弃各种诱惑的侵袭,使心灵超越俗物、超越红尘,“保持自己灵魂深处牛奶般的纯净,阳光般的明媚,细草般的清丽”。始终保持一个愉快的心境,那么你就会发现,平凡的人生中处处充满着诗意。

(选自新华网1月27日,有改动)

[简评]

“灵魂深处牛奶般的纯净,阳光般的明媚,细草般的清丽”,多么动人的语句,多么美妙的画面。如此心境超越了俗物,超越了功利,它是人生的审美,是精神的家园。这正是作者所述的第三层面——诗意的层面。有诗意的生活,使人高贵,有诗意的人生,使人亮丽多彩。余光中说过:“生活里面应该有美。”人应该善于审美,善于发现,静默中感受日月星云清风,凝眸中欣赏小桥流水飞红,遐思中自由舒展自己的心灵。这一切,都会使我们的人生充满诗意,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满足。

[针刺文之二]怎样诗意地安居

姚振函

大约是80年代初期,第一次从某篇文章的引文中读到荷尔德林的一句诗,当时的惊喜劲儿现在想起来还是一种享受。

这句诗是:“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

这句诗如同魔力加于我身,使我的想象力腾空飞起,冥冥之中,看到了两种幻象。一种是人所赖以生存的各种居所,包括洞穴,土、木、砖、石搭建的造型各异的屋宇,简陋的窗户上闪动着的光亮。一种是劳动于大地上的人,持着笨重的农具,吆喝着牲畜,犁地,收割,建屋,汗流浃背,夯歌沉郁,民谣悠悠,身后的田野麦浪起伏。而自己恰好是那充满劳苦人群中的一员。

后来我得知,海德格尔非常推崇这句诗,并以此为材料来诠释、推演他的哲学玄想,就更对它加倍珍爱了。

但是一直萦绕我心的是:究竟怎样才算诗意地安居呢?或者说,人怎样安居才算是“诗意地”呢?

我想起十年前的一个初春。在农村夜里浇麦田,下弦月当空照着,远处长长的渠道尽头,机井的水泵喷吐有声。渠水流进麦田缓慢而神秘,我手拿铁锹来回查看水流,发现漏水就赶紧铲土堵上,弄得满腿都是泥水。微寒的风吹着刚刚返绿的麦苗,发出一种柔软的声音。我回望月色朦胧中的村庄,知道自己的家人正在热烘烘的土炕上熟睡。天亮时,麦地浇完了,遍地闪着白亮的水光,想那麦苗正在幸福地吸吮着甘甜的水汁。这时我扛起铁锨,迈动满沾着泥水的双腿,返回炊烟升起的村庄。路上,我想起荷尔德林的诗句:“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当时,感觉自己就是那种“诗意地安居”的人。

按照荷尔德林的诗句,我认为“诗意地安居”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广义的劳动,指人为了生存所进行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一切的生产、创造以及劳动的成果,还有在劳动中建立起来的各种联系,爱情、友谊、家庭等。二是大地。人是大地上的生物,人依附于大地并凭借大地,人在大地上的生存才是本来意义上的生存。人必须感受大地,包括对季节的感受,对风霜雨雪,花鸟虫鱼的感受。人和劳动,人和大地,应是相谐相融的关系,这才是“诗意地栖居”最基本的内涵。

(选自2001年8月31日《河北日报》,有改动)

[简评]

文章首先引出荷尔德林的一句诗,然后通过想象和联想进行形象的展示,之后通过自己的经历进行具体地诠释,最后水到渠成地推出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人和劳动,人和大地,应是相谐相融的关系,这才是‘诗意地栖居’最基本的内涵。”起承转合自然、顺畅、严密、恰切,如行云流水。

[针刺文之三]诗意地栖居江苏一考生“你选择了什么,你就成了什么。”哲人在淡淡地微笑着。于是,有了负重一生的小蜗牛,也有了逍遥一生的沙鸥。

在二战集中营里,一个叫玛莎的小女孩写了一首诗:我要节省/我没有钱可以节省/我要节省力量和勇气/使它们可以支持我很长时间/我要节省我的生命,我的灵魂,我的精神的火/我还需要它们很长时间/在这风暴肆虐的日子里/这些上帝的礼物/我将很快死去,一旦我失去了它们。

每当我想起这首诗,鼻子总忍不住发酸。当潘多拉打开罪恶的盒子,灾难向人类袭来时,一个朝不保夕的脆弱的小女孩,选择了坚强,选择了生的希望。

人生是一袭华美的长袍,上面爬满了虱子。人生的确不可能是一条坦途。悲伤与灾难的黑乌鸦时时在你头上盘旋,绝望的死水常常挡住你的去路。是躺下来哀叹命运的不公,还是选择摆渡自己的渡船?史铁生折了一只“写作”的渡船,霍金打造了一条思考的渡船,他们选择了摆渡苦难,因此他们又踏上了繁花似锦的人生大道。

有人说:“一个人不可能既侍奉金钱,又去当上帝的仆人。”这揭示了一个道理:在许多情况下,人要么选择物质上的富有,要么选择精神上的高尚,这两者不可得兼。比尔·盖茨从哈佛中途退学经商,成为世界首富,是世人顶礼膜拜的榜样,可他想参加哈佛校友聚会,却遭到了部分校友的拒绝,原因是他中途退学,不配称作哈佛人。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们更需要精神上的一块净土,供我们诗意地栖居。

既然必须得选择,那么就让我们选择一栋精神小屋,用希望、坚强、勇敢、自信„„这些人间的美德来装饰它;选择泊在小屋边那摆渡苦难的渡船,让我们的灵魂可以在这功利的世界里有一处诗意的栖息地。

[简评]

这是一篇高考作文,话题是“心灵的选择”。作者用“小屋”与“渡船”譬喻,表明人生应充满希望、坚强、勇敢、自信,这样,灵魂才能在这功利的世界里有一处诗意的栖息地。“小屋”、“渡船”、“栖息地”就是作者追求的精神家园,也是作者对人生的一种审美。

[综合针刺]

上述三篇针刺文,都是由荷尔德林“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诗句派生出来的,都主张现代人应该追求“诗意地生活”。《追求诗意的人生》和《怎样诗意地安居》从正面阐述人们应该学会审美,学会发现,努力与现实生活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高考满分作文《诗意地栖居》则强调在人生遭遇挫折或苦难之时,应该选择希望、坚强与自信。

现在,可以回答“小引”中提出的问题了。中学生要解决学习节奏紧张,学习生活单调而没啥可写的困惑,应致力于追求“诗意的生活”,致力于追寻人生的精神家园。

1.追求“诗意的生活”,需要充满真情。真情所至,嬉笑怒骂皆可为诗,不是有“愤怒出诗人”的说法吗?想一想古今中外,哪一位文学家,哪一位诗人不是性情中人。只要我们用感性的视觉去观察生活,用理性的头脑去思考生活,用灵性的笔触去抒写生活;做到眼到、心到、手到,那么便会把平淡生活中的那些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东西写出来。

2.追求“诗意的生活”,需要用心观察。我们曾无数次地描写春天,但在春天,你是否观察过河水的融化是先中心还是先两边?柳枝的发芽是先底部还是先顶部?如果缺少这种细致的观察,你就不可能做到真实写作。母爱是永恒不变的话题,但你注意过母亲喜怒哀乐时的眼神吗?你知道母亲的习惯动作吗?你能说出母亲个性化的语言吗?若是缺少这种用心的观察,你也不可能进行细腻描写。洗衣服是家务劳动经常涉及的内容,但先洗衣服的哪

一个部位最为合理,你留意过吗?假若缺少这种有序的观察,你的文章不可能做到条理清晰。因此,细致的观察是写作的前提。

3.追求“诗意的生活”,需要体悟与感受。“生活如网,人生如戏”,五彩缤纷的生活,绚丽多姿的人生,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源泉。但写文章如果只靠眼睛去观察,那么就与摄影完全画等号了。其实写作的灵感更多的是源于心灵的感受。社会是个大舞台,家庭、校园便是个小舞台;从饭桌中、装饰上、娱乐时,便能发现生活质量的改变;从课堂上的趣事、同学间的谈资、校园里的时尚,就不难看出身边发生的事其实很多很多,只不过你没有用心灵去“透视”而已。生活的底蕴仿佛是沙里的金子,山石中的白玉,等待你的发掘。比如,网络似乎已成了当今这个信息化社会的代言人,围绕这个话题引出的故事也层出不穷:家里为买电脑而意见不一;买了电脑又因上网总是争吵不休;老师、家长去网吧获取“第一手”材料,而你们也是声东击西,把“阵地战”改为了“游击战”;没想到学校的网页设计大赛,又正让你们这些网迷大显身手„„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只要有意识地去发现、去感受,写作的素材就会滚滚而来。

4.追求“诗意的生活”,需要不断积累。制造产品都需要原材料,写作也不例外,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有意识地积累一些材料,或是写日记、或是做素材卡片、或是摘抄名言警句,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或许这种积累有些零乱,但说不定什么时候,当你看到某一个文题,某些积累就会一触即发,像发酵一样膨胀起来,经过你的丰富、补充、深化、提高,便轻而易举地成为了佳作。若是把这些“纯粹”的生活再加上联想的翅膀,那么每一滴水便都能折射出生命的光彩。

文章是生活的加工品,作文需要我们去诗意地体味生活,用心灵触摸,用思想辨析,用情感浸泡,这样才能使作品有滋有味,有情有趣。

试着诗意地生活,你的人生和文章都会更加精彩。(《天津日报·名师家教周刊》)[强化练习设计]中学语文教材中70%以上的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些课文都是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这些课文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激发我们的情趣,启发我们的思维;能够导引我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中,找到“诗意地栖居”的处所。请选读一篇课文,以“诗意地栖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的读后感。

第三篇:诗意栖居

诗意栖居

党委工作部 赵瑞昕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18—19世纪德国抒情诗人荷尔德林的著名诗句。在彼时这只是诗人自己的浅斟低唱,而在德国大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的阐释之下,这句诗所蕴含的意义已经变成了对现代社会商业发达、技术先进却弊端丛生的深刻反思。

天生万物,各有各世界。然而,在技术方式的统治之下,一切自然物都失去了自身的存在和权利,只成了人类资源和能源的提供者。人们习惯以对人的有用性来看待自然万物。譬如一棵树,以木匠或者樵夫的眼光去看,它仅仅是一块家具的原料或者炉中的火炭。人,如果时时事事都以这样实用的眼光看待眼前的事物,生活的乐趣就会停留在感官的享受和生理的满足,诗意栖居当然更无从谈起了。诗意栖居,首先是有栖居之所,要有独立的生活空间,然后才能在生活上追求诗意。在现代中国,栖居已是一大难题,大部分民众在为生活而忙忙碌碌,无暇顾及诗意的追求;而那些生活富足的人,浸染在商业文明的漩涡里享受着灯红酒绿的生活,诗意栖居似乎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其实不然,虽然商业文明和技术统治的弊端在现代中国已经显露无疑,但是诗意栖居恰恰可以作为社会转型之后人们在精神上的皈依。诗意栖居绝不是诗人和艺术家们的顾影自怜,它的魅力就在于它在“众生喧哗”的社会中能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精神的栖息地和灵魂的寄居之所。

人,无论是在底层挣扎着生存还是富家子弟裘马轻狂地享受,只要不想槁木死灰地活着,就不能无知无觉,就应该在现实的世界之外开辟出一块精神家园来耕耘自己的理想和趣味。一个人最大的财富莫过于他们审美的能力,有了审美能力,就会发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就会在生活中享受无穷无尽的乐趣,就能感受生命的真谛、洞悉人生的方向,就能真正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几千年的诗歌传统。诗意是一种心境,是在复杂世界里感悟美、享受美的一种能力。作为在现代社会浸染商业文明的我们,应该激活内在的灵性,凸显生命本真的意义,在点滴的生活中感受诗意、领悟诗意。

冰心说过“只要你是简单的,这个世界就是简单的”,也只有简单地生活,才能诗意地栖居。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面对生活恬然自若、悠然自得……

第四篇:诗意的栖居

作业:分析你的教学行为,针对存在的问题,思考和研究一些改进的办法。

诗意的栖居

——导向自我心灵的诗词教学改革探究

一堂诗歌鉴赏课的启发

临海市大田中学

郑 俊

课堂实录:

诗歌鉴赏

——一次与诗人的心灵沟通

一、教学目标:

1、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2、感受诗歌真实的情感和诗人高贵的人格

3、培养对诗歌的美感体验

二、教学重点:

体会感情,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

1、导语:同学们,中国是诗的海洋,五千年的文明不仅仅造就了众多的诗人,更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诗歌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棵珍珠,时光流逝,但诗歌的光芒却更加璀璨这中生命力,这种精神将是我们宝贵的精神食粮,但是要走进诗人,了解诗人就必须要亲力阅读,用心去感受,才能真正的与诗人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心灵沟通。

2、课前准备:

选择自己喜欢的诗人或诗歌 指导如何鉴赏评价

写出自己的审美评价、内心感受,并和同学们交流

3、课堂实施过程:

(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指导鉴赏,教师作为主持人参与组织)基本步骤:

1、展示所鉴赏的诗作

2、朗读诗作

3、评价诗作(谈谈你喜欢它的理由)

4、整理评价内容

5、编辑成册 学生一:

《月夜》

叶柯辰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赏析:这首诗是安禄山叛军占领长安后,杜甫被叛军送到长安软禁时写下的名篇。首联从妻子怀念自己着笔,其实更能传达其本人对妻子的怀念。颔联沿着上文”只独”的意绪,进一步体察妻子处境的艰难:她肩上负担着整个家庭生活的重担。颈联忽用丽词写妻子。杜甫在其他场合是从不这样做的。这是患难中的特殊心态,不在眼前的妻子,在想像中变得特别妩媚。其中”湿””寒”两字,表现力特别强,既写出妻子忘形思念的形神,更写出对风露中的妻子的关切。末联”何时””双照”的字眼,照应着开头的”今夜””独看”,既表达了团圆的渴望,更表达了未知何日得团圆的迷惘。说”泪痕干”,使人悟到在团圆之前,特别是在这一夜里,泪不得干。整首诗着重写夫妻感情之深厚,是要让人读出乱离时代心底的悲哀,更是代表着所有惨遭荼毒的家庭声讨安禄山的叛乱。

请大家带着这种感情一起朗读这首诗 学生大声齐读(鼓掌)

师:同学们,通过你们的掌声我听出了你们是发自内心地被这首诗中的感情所感动,叶柯辰同学不愧是我们班的班长,开了一个好头,我相信接下来的作品会更加精彩,下一个谁来。学生二:

《竹枝词》赏析

吴婷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东边日出”是“有晴”,“西边雨”是“无晴”。天晴的“晴”与多情的“晴”正好同音,由于借用这种双关隐语,使这首诗显得特别有情致。

也许这也是一首爱情诗,但我最喜欢诗中平淡的语言和恬淡的境界,也许这就是一种感觉吧,谢谢。

(掌声)

师:是啊,有什么比得上诗的语言更凝练,更让人惊叹呢?让我们继续吧。学生三:

《乌衣巷》赏析

彭飞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诗也许更俗共赏。桥边的衣,野草野花映照着夕阳,燕子在普通百姓家里飞出飞近,这是人人都能看到眼前实景,说不上有什么新奇的,但第三句诗突然一跌,运实入。睁开幻想的,看到了几百看到了几百年前显赫赫一时的王谢两大家话的烟消云散。其实也是提醒当时那些炙手可热的官不要得意忘形:历史无情,何必那么不可一世!当年疯狂地弹劾刘禹锡的那些官僚,都像枯叶一样凋落了。然而,“人间要好诗”,一千多年来刘禹锡的诗却永远滋润着后人的审美快感。师:请下一位同学。学生四:刚才几位同学都选择了名人的诗作,但我认为有些平凡的诗作同样蕴涵了丰富的感情和意蕴,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位诗人的作品。

赏析陈亮

贺新郎

何优飞

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二十五弦多少根,算世间、那有平分月。

胡妇弄,汉宫瑟。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大家先跟我一起来读一便)

赏析:背景: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冬,作者曾至上饶与友人辛弃疾相叙十日。别后两人互有唱和,本词即其中的一首,题为“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上片慨叹世事。“看几番”三句,控诉了南宋朝廷的是非不分。作者不胜感慨地指出:“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身经靖康之难的中原遗老已所剩无几,年青人已不知复仇雪耻。

下片重叙友谊。由于作者与辛弃疾之间的友谊有着共同的基础,因此词人写道:“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只要双方不变初衷,即使各自一方也不须挂念。最后,词人以“九转丹砂”与辛弃疾共勉,希望能经得起锻炼,使“寻常铁”炼成“精金”,为国家干一番事业。

学生五:

我个人很喜欢刘禹锡,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他的一首诗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

官军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唱一曲,暂凭樽酒长精神。

在巴上楚水这样的凄凉地区被弃置二十三年,回来后成了出土文物一样的老古董,许多朋友都死了。但他却把悲痛凝聚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中。尽管把自己比作“沉舟”,“病树”,内心悲苦,但他把这种悲苦摆到时光流逝的广阔背景上来关照。使悲苦化为透彻的哲理。

刘禹锡不仅心胸比较开阔,遇事能想得开,而且有一股不服气的倔劲儿。他被贬到湖南长德,呆了十年。召回长安后,因到玄都观去赏桃花,又写了一首惹祸的诗。

四、总结阶段

一堂课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从大家的叹息声中我感受到同学们一定是意犹未尽,还有很多精彩的作品无法在课堂上展示,那么怎么办呢?不能让同学们的心血白费啊,老师有一个想法,也许能弥补这个遗憾那就是:

1、从刚才五位同学中选出一位最具慧眼的,最有分析能力的同学。

2、收集同学们的准备材料进行编辑。

3、结集形成本班的诗评集(最好能用电脑打字)

4、给这个集子起一个好名字

5、在所选的作品中再增加写作背景、作者生平等。课后感言: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的时代,是一个高科技的时代,人们的生活空间几乎都被电脑、手机、咖啡、玫瑰所占据,作为民族瑰宝的诗歌成为了某些人装点门面的奇货,然而,作为一个诗的国度,又怎么能让诗歌静静地躺在博物馆里供人们的瞻仰;又怎么能让诗的精神成为历史的尘封呢?“诗比历史更久远”——诗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华和民族精神,已经成为民族品格的一部分,诗见证了汉民族由蒙昧到强盛,由自闭到革新的全部历程。一首诗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就是一段浓缩的历史,因此诗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形式,它凝聚了是人文精神和民族灵魂。因此学习诗歌已经不再是启蒙教育的一种方式,而是传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途径。二十一世纪的诗歌教学更应该以“人文精神”作为教学的根本和宗旨,而培养和造就具有“人文精神”和“民族品格”的青年更是新时期教育的目标,也是时代的需要,《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的教学目标。新课标课程目标中也指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神,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因此,诗歌作为民族文化的精华必然承载着这一时代重任,然而“往者不可谏”,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回到历史,作为文化传播者的我们又将如何面对这一内涵和外延同样丰厚的文化遗产,又将如何引导学生走进诗的世界,艺术的世界、文化的世界。这正是中学诗词教学的困惑,也是众多语文教师正在不懈探索,共同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从诗词教学的现状与探讨解决方法两方面对中学诗词教学作一定的研究。

一、中学诗词教学面临的问题

新颁布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中学诗词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培养鉴赏诗歌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内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同时还要求:“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并尝试诗歌的创作”。新课标充分体现了“人文性”的宗旨,实质上就是要求注重对诗歌的“阅读领悟”,培养“审美鉴赏能力”,并通过自己的理解,思考丰富个体的情感世界,同时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它明确了诗词教学的宗旨,也确立了诗词教学的新思路,从而突破了传统教学“读、析”的老路,在理念上为诗词教学改革作了充分的准备。

然而,任何的革新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在新理念、新教材刚刚出炉,而老观念、老教法又根深蒂固的情况下,诗词教学之路更漫长、更艰辛,作为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内涵,中学诗词教学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诗词的人文意义何在?诗词教学的人文意义又何在?诗词教改应如何体现新课标的理念?目前的诗词教学又存在着哪些困惑?诗词教学的出路何在?这些问题一直困挠着我们一线教师。因此希望通过众多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使我们的国粹重新焕发生机,使中国的诗词文化和精神能在青年学生中一代一代的传承和延续。“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我们更不能让诗歌在我们这一代消亡,中国诗歌的复兴之路任重而道远。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三册中安排了几个单元的诗歌教学内容,而且与之配套的语文读本也安排了一定数量的诗歌阅读内容,这表明诗歌已经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阵地,这也对诗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参加了各种级别的教研会和新课改活动后,我深深地感觉到中学诗词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教学理念严重滞后,新课标形同虚设

新课标、新理念是在语文教改的大好形势下应运而生,它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 4 具性”的特点,具有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它将“人”这一学科主体突现于最前沿,一切都围绕着“人”设计,强调人的创造性的自主性,可以说这是教育理念上的一次质的飞跃。而诗词教学作为体现“人文性”的一个重要载体和途径承担着 “人文底蕴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的教育任务而尤显重要。从教材编写者的编排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他们的用意,安排的诗词教学内容实质上是希望将诗词教学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始终。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积累,学习只是手段,而真正的目的是通过诗词丰厚学生的文学内涵与文化底蕴,然而事实在又是怎样呢?教师依然以传统教育观念为理论指导,注重诗歌的意象分析,注重对词句的挖掘,注重对诗歌思想内涵的揭示,而恰恰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感悟,忽视了学生的个人阅读、鉴赏体验,学生将永远咀嚼着老师的“渣滓”。导致诗词教学本末倒置。

㈡ “新瓶装旧酒”式的教学方法改革

上文已经提到,教材编写者用意是注重学生对诗歌意象,意境的整体感悟,是希望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体会品味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感受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象、美的意境。强调的是一种感受即“直觉”。第一单元中无论是《沁园春·长沙》、《乡愁》,还是《再别康桥》、《错误》,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能够充分感受到来自《沁园春·长沙》的阔大的境界,来自《乡愁》的凄美的梦境,来自《再别康桥》的眷婉的离情。这些都不需要老师的讲解,而老师一旦将它具体化则会破坏学生对诗的整体感受,破坏诗在学生阅读思维中的整体意境,这就得不偿失了。而这个过程也正是学生的文化素养的主动积累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几何参数值,学生读懂了一篇《沁园春·长沙》实质上他们对毛泽东的诗歌便已经具备一个感性认识的基础,给他们以相应的资料,我相信他们一定会读懂第二首、第三首以及更多的诗作。

然而在目前的诗词教学和教改中,许多教师仍然只对诗歌作“分解式”的意象分析和“叠加式”的意境重组,这种“抽刀断水式”的教学方式,完全破坏了诗的整体性和整体美感,以及学生对诗的整体感悟。“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一诗首如果不能令人当作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不能算是好诗。”(克罗齐《美学》)古典派学者向来主张艺术须有“整一”。实在有一个深理在里面,就是要使诗在读者心中能成为一种完整独立自足的境界。读一首诗和作一首一样都需经过思考,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地突然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灵感”。诗的境界的实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无若何神秘,它就是直觉,就是“想象”,也就是禅家所谓的“悟”。由此我们说“直觉”是灵感的基础,任何对诗的理解都源于“直觉”,任何对诗的境界的感悟也离不开“直觉”,因此更不能“肢解诗境,剥离意象“,读诗可以淡化诗的社会和思想意义,但不能忽视整体性的直觉感悟,因此基于诗的独特性与整体性的特点,我们应该探索与研究一种全新的诗歌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和发挥诗的“人文性”的特征。

㈢ “探究式、自主式”在诗歌教学中的误区

有些教师认为诗歌短小精练,意蕴丰厚,探究式、自主式的学习方式可以开展,但却不知该如何实施,怎样的探究才有意义。这的确是目前困挠众多的教师的一个难题。我觉得关键在于“什么东西”值得我们探究,这里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探究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艰难,而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这样才既能让学生有信心完成探究,又能不断体验探究的成功与乐趣,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的自主探究的学习目标,例如,在教授柳永的《雨霖铃》一文时,对于诗中“情”的探究是我设计探究学习的一个核心。“诗作描写的是什么情?”“你觉得作品中还流露出哪些情?”(辅以相关资料)让学生探究。探究的过程往往是一个深入的过程,是一个由对诗的“感性直觉”到“深入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是对诗境的提炼与升华,因此在诗歌教学更应注重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㈣注重简单的文学知识的积累和文字意义的分析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知识层面的文学知识、文化素养的素质;一是实践层面的能力,思维的素质。诗词教学也必须体现出素质的这两个层面,然而现实并不乐观,近几年高考卷将诗歌鉴赏题由客观题改为主观题后,更突现了诗词教学对能力素质、思维素质的注重,而这一改革恰恰触痛了目前诗词教学的致命处。学生在考试中的失分十分普遍。学生不是不会做,而是不知该怎么做,无从下手,因为他们从未自己思考过,这难道不是诗词教学悲哀吗?

二、导向自我心灵的诗词教学改革

那么面对问题重重的诗词教学的现状与举步维艰的诗词教改,我们又该怎么办呢?也许我们的尝试只是无数次失败中的一次,但我相信每一次失败预示着我们离成功越来越近。在新课标的教育理念的支持下,中学诗词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之路同样具有了开放性与思辩性的特征,它的生命、它的活力、它精神将在新一代学生的心中得到全新的诠释。

苏联著名教育家洛扎诺夫在对教育的研究和探索中提出了著名的“教育三原则”即:个性原则、完整性原则、类型统一原则

个性原则要求无论是受教育者(学生)还是施教物(教材)尽可能地保留个性,因为这是人及其创造中最珍贵的东西,是其中最美好的东西。正是通过它们的互相影响,教育才得以实施。作为个人,作为这某一个人,而不是“一般的人”,才能在思想和感情上有所建树,才能坚持不懈地追求。如果只把学生看成毫无个性的人,那么就只能培养出一些一事无成,不学无术,毫无特色的人。因此诗歌教学也是如此,个性化教学,指向自我心灵的教学是实现诗词“人文性”、实现“文与人”的结合的唯一途径。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诗词个性化教学方向:

㈠从诗歌的审美特征出发,注重诗的直觉感受,境界感悟及审美情趣的熏陶

“诗既是知识,又是艺术,诗即是直觉的艺术,又是思维的艺术,诗必有本、本于自然,亦必有所创造,创为艺术,自然与艺术的媾合,结果乃在实际人生世相上另建一个宇宙,所以诗歌即是真实的,又是虚幻的,而这真实与虚幻的空间正需要诗人与读者对诗的审美体验来填补和充实。”

1、诗是“直觉”的艺术,因此“阅读”是诗歌审美的第一要义,在诵读中不能忽略阅读主体的直觉感受

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的“见”字最要紧,“见”就是“直觉”或“知觉”,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能否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克罗齐在他的《美学》中将“直觉”分为“直觉得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直觉的知;”和“知觉得对于事物中关系的知——名理的知。”例如“梅花香自苦寒来”,在直觉注视诗中的“梅花”时,你可以全神贯注它本身的形象,如凝视一幅梅花图一样,无暇思索它本身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知觉,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体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

诗歌的境界是由“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明理的知“的内容。例如读王维的《山居秋冥》一文时,就必须让学生把诗中的所写的情景看成是一幅幅新鲜的画面,让它笼罩他们的全部意识,使学生聚精会神的观赏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记,这时你不能同时向学生说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向往田园,鄙弃功名的思想感情,这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等知识性语言。这些联想或语言一旦发生,诗的境界便会从“直觉的知”的感性世界落入“名理的知”的实际世界。

这里并非否认联想、想象,以及思考对于诗的重要性,亦或读诗都必用联想、想象,必然会有思考,而且思考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歌的境界也就愈完美。但在运用联想和想象时,你的心思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读诗,诵诗。教师宁可少讲,甚至不讲,只要学生通过读、诵能有所感受,无论这种感受是深刻的还是肤浅的,便已经预示着对诗的审美的开始。

2、诗是思维的艺术,因此对诗的“再造式”阅读与感悟是诗境的必要手段,要善于激发学生的 想象、联想等多种思维方式,激发“移情”的思维心理,达到对诗的深层解读,并形成学生独特的审美情趣

从学生的审美心理过程来看,它包括“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再创造性审美”等过程。学生通过“直觉的知”感受美,欣赏美,然而要评价美,再创造性的审美则必须对诗歌作深入的解读,这必然涉及到个体的思维活动。而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诗的境界,又是一个难以操作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一切诗的境界都必有所依托,“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因此把握诗境就必须从“意象”入手,从“情境”入手。阿米尔说的好:“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景是各人性格与情趣的返照。诗的境界是情与景的契合,宇宙中的事物常在变动生长中,无绝对相同的情趣,也无绝对相同的景象。譬如李白的“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飘逸;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怆;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阔达;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悼,表面上意象(景)皆是“江、河”,而实际上却因所贯注的情趣不同,各有一种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诗歌的“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色;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这里所谓的“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就是“移情作用”,在感悟诗境的审美过程中应重视“移情作用”,“移情作用”就是凝神注视,物我两忘的结果,我个人认为“有我之境”就是客观地品评诗人创造的意境,感受诗人情感体验的审美过程;“无我之境”则是将诗人的境界内化为个体的情感体验,从而再造性地感悟诗境的审美过程,无论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都必须由景入诗,通过移情作用——想像与联想的思维过程,深层地挖掘诗意,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强调想像与联想,同时也应该给学生营造更为广阔的想像与联想的思维空间。

然而简单的直觉(诵读)与牵强的联想、思考都不是正确的读诗、品诗、学诗的方法。“诗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可见诗歌的产生是由于内心为外物所感,“在心则动而为情,在口则发而为诗”。诗歌最本质的特证就是“情”与“韵”。情是内在的,韵是外在的,韵依附于情,诗人表情的主要手段就是创造或选取与“情”相吻合的“意象”,并且找到与之相吻合的韵,因此,就中学诗歌教学而言,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任务就是:感受诗歌的韵律,鉴赏诗歌的意象,体验诗人的情思,内化个人情境。对于诗歌关键之“象”来说机械,简单的诵读只会适得其返地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在吟诵的过程中注意体会“情”与“韵”交融吟诵时,以情带声,自然成韵。另外,由于学生的理解力尚未健全,不容易发觉“象”背后所蕴涵的“意”或“境”,教师就必须教会学生正确理解意象,把握“象”与“意”之间的统一关系,再有就情感而言,诗歌的情感表达通常是含蓄朦胧的,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学生来说,由于人生阅历的限制和时代、环境的局限,他们不容易理解诗的情感,因此,教师应教会他们“同情”(即设身处地)的解读诗歌的方法。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品评人物和时代,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再造性的审美过程,学生不但领悟了诗的内涵,更主要的是逐渐形成了个体独特的审美情趣,使诗歌由浅层阅读逐渐向深层阅读发展,只有这样,诗歌才能最终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才会跨越时空的关注它、欣赏它,使诗词教学导向自我心灵,成为心灵诗意的栖居,实现新课标对“人”的培养目标。

参考书目:

1、《美学》 克罗齐 陕西教育出版社 1999.2

4、《诗论》 朱光潜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6.4

5、《人间词话》 王国维 商务出版社 1998.7

6、《诗歌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初探》 陶福兴 2003.3

7、《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1

第五篇:诗意地栖居(推荐)

诗意地栖居

文 | 木之欲

你想象过自己如诗人一样在春的草坡上打滚放歌吗?这无关年龄、地位、财富、智慧、才华,但一定要有趣,要有一双发现情趣的慧眼!

俺们蠢蠢地存在,柔柔地裹胁在岁月的河流里,如一条软肿的虫。也许,你忙碌而辉煌,自我感觉真的很好;也许,你悠闲而平淡,一眼望过去直接可以看到生命的尽头。这并不妨碍你存在的本质——相对伟大的自然,你质朴得和空气、水、砂石无异,再怎么特别伟岸,终究会以坠落的姿态卑微地滑向大地的怀抱。

当你的骨肉和土壤大气融合,重归尘土,你会成为一枝花?一棵草?总之可以永生了,这才是生命的循环!

所以,栖居地对待人生的过程吧!不是定居,没有不朽,你坐过的凳,睡过的床又会换上不同的角色!睡一觉,住一段,临走了发现那呆过的旅馆客舍只是栖居的道具。难道住到水晶做的房子真的就可不朽?就可以拒绝腐烂循环的命运?

花在春天里开,也在春天里败。有春天就有花开花败,有花开花败,差不多就有春天,这真是不错的逻辑!

那么,你欢笑或痛苦,以什么样的表象坦露在那一望无垠的原野,如云飘在天,似风从田土掠过,你的感觉确实改变不了这里的丁点。

于是,你向往飞翔,但你能做到的是:诗意地栖居!

下载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文诗意地栖居

    诗意地栖居,方能诗意地写作 董艳丽 论文摘要: 身处纷繁的社会,我们要学会诗意地栖居,并且能从纷纭质朴的生活琐屑里发现美和感受美,然后流畅而惬意地抒写自己的感受。论文从观察......

    诗意地栖居着

    诗意地栖居着 十月末的北京,接连几天都是大雾,灰蒙蒙的天空里铺满雾水,阻隔着人们的视线,看不透的东西太多太多,身后的,前方的.....我只是停在那里,闭上双眼向天空仰望,一瞬间,好像所......

    优美诗集:诗意栖居

    《七绝.咏松》悬崖矗立苍翠松,寂寞深山伴清风。霜欺雪疏色不改,四季常青自从容。《七律.淡看笑平生》红尘淡看笑平生,风雨春秋伴君行。研墨铺笺强凑韵,添香舒袖自然情。悠思缕缕......

    【诗意栖居】唐诗宋词话秋意

    【诗意栖居】唐诗宋词话秋意 【诗意栖居】唐诗宋词话秋意暑假马上就要结束了,转眼已经要进入秋天。秋季的含义是很丰富的。从季节上说“秋”就是指暑去凉来;从文字角度来看,“......

    诗意的栖居(五篇范例)

    诗意的栖居 ——读《诗意语文课谱》有感 第一次看见“诗意”这一个词是在一个老师的公开课上,当时只是将“诗意”课堂纯粹地理解为有诗一般的意境,诗一般的语言的语文课堂。而......

    让德育诗意地栖居

    让德育诗意地栖居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生存,就是那种在生活里到处都能感觉到愉悦和美的存在的生存。教育是崇高的职业,触摸的是灵敏的心弦,......

    诗意的栖居(800字)作文

    精选作文:诗意的栖居(800字)作文 无意间想起了海德格尔,那位充满诗情画意的老人说:生命里充满了劳绩,但还要诗意的栖居在这块土地上。那守着瓦尔登湖的梭罗,那采菊东篱下的陶......

    教育中的诗意栖居

    教育中的诗意栖居——谈教师的幸福之道【摘要】幸福是一门学问。而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其自身的幸福对学生、学校乃至社会都有其非常重要的价值所在。若能诗意的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