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质安[2006]956号附件-关于印发《天津市建设工程材料质量监管规定》的通知
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文件
建质安[2006]956号
关于印发《天津市建设工程材料质量
监管规定》的通知
各区县建委,各集团(总)公司,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对本市建设工程材料质量的监督管理,规范建设工程材料使用各相关主体的责任和行为,现将《天津市建设工程材料质量监管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天津市建设工程材料质量监管规定》
二〇〇六年九月二十五日
《天津市建设工程材料质量监管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对本市建设工程材料质量的监督管理,规范建设工程材料使用各相关主体的责任和行为,确保本市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依据国家和本市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进入本市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使用的建设工程材料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建设工程材料指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
第四条市和区(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按照分工,负责对施工现场建设工程材料质量的监督。
第五条进入我市的建设工程材料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产品标准及相关规范:
1、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产品,必须符合其相应标准的要求。
2、尚无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产品,可以执行本市地方标准。
3、产品尚无国家、行业标准和本市地方标准的本市建材企业,可以执行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的企业标准。
4、执行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的外埠建材企业,应提供在当地备案的企业标准或地级以上建材管理部门出具的产品鉴定证书,并需经本市建材业协会技术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审,符合本市建设工程需要的方可使用。
5、国外进口的建材产品,其执行标准在国内有与之相对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如其执行标准在国内无与之相对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应提供其产品执行标准,并需经本市建材业协会技术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审,符合本市建设工程需要的方可使用。
第六条国家和本市禁止生产和使用的建设工程材料不得在本市的各类建设工程中使用。
第七条天津市建材业协会应强化行业自律,定期公布符合第五条规定的建材企业及其产品名录,对质量检测机构检测的不合格产品予以曝光。
各有关单位可以优先选择建材业协会推荐的符合国家标准或本市地方标准的产品。
第八条按照合同约定由建设单位或项目代建单位采购的建设工程材料,建设单位或项目代建单位应当保证其符合设计文件和合同的要求并承担相应责任。
第九条建设单位或项目代建单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使用不合格的建设工程材料。
第十条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文件选用的建设工程材料,应当注明其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要求必须符合第五条的规定。
第十一条除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材料、专用设备、工艺生产线之外,设计单位对设计文件选用的建设工程材料,不得指定生产厂家和供应商。
第十二条设计文件中规定采用的新材料,可能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又没有相应国家或本市地方标准的,应当由国家认可的质量检测机构进行试验、论证、出具检测报告,并经相关主管部门审定后,方可使用。
第十三条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对进场的建设工程材料进行检验,检验应当有书面记录和专人签字,未经检测或者检测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第十四条施工单位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相关建筑材料,应按照国家和本市的规定,在工程监理单位见证下现场取样,并送具有相应资质的质量检测机构进行检测。见证取样检测项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对于未见证取样的试件、试块和相关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机构不得出具加盖见证取样标识的检测报告,工程监理单位不得验收。
第十五条施工单位不得使用不合格的建设工程材料,不得违反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偷工减料。
第十六条施工单位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要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应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培训。
第十七条承担本市建设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当在确定使用下列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后,到天津市建筑材料服务中心进行质量备案。
建筑材料:(1)建筑用钢材(2)水泥(3)预拌混凝土及其主要原材料(4)墙体及节能保温材料(5)防水材料(6)建筑门窗、型材(7)建筑用管材管件(8)外墙涂料(9)散热器(10)
电线电缆及电气设备等。
建筑构配件:(1)建筑幕墙及连接用粘结剂(2)水泥预制构件。
第十八条本规定确定应当进行质量备案的建筑材料和建筑购配件,须经监理工程师查验质量备案证并保存存档联,方可在工程上使用。
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建设工程材料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安装,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未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建设单位或项目代建单位不得拨付工程款,不得进行竣工验收。
第十九条工程监理单位不得经营建设工程材料,不得与被监理工程的建设工程材料供应商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
第二十条质量检测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取得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方可承担在其资质范围内的建材产品质量检测工作。
第二十一条质量检测机构不得向相关单位推荐产品,不得以对产品进行监制、监销等方式参与建材产品经营活动。
第二十二条质量检测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检测,并对出具的检测报告负责。对见证取样的检测报告,其检测项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第二十三条质量检测机构应定期将抽查和工程复试中的不合格建材产品和生产厂家上报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同时反馈市建材业协会。
第二十四条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要定期、不定期对施工现场使用的建设工程材料质量进行抽查。
第二十五条对于质量检测机构上报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抽查的不合格建材产品和生产厂家,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可依法给予退场停工和通报。
第二十六条对建设单位或项目代建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量检测机构在建设工程材料使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予以处罚。
第二十七条本规定自2006年10月1日起执行。届时原《关于建设工程材料实行交易登记管理的通知》(建材[2005]390号)自行废止。
第二篇:建质(2017)138号《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办法》
住房城乡建设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17]138号)【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17-07-05 阅读次数: 】【字号 大 大 中 小】【我要打印】【关闭】
住房城乡建设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质量
保证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建质[2017]138号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高法院,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各中央管理企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住房城乡建设厅(建委、建设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财务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切实减轻建筑业企业负担的精神,规范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对《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办法》(建质[2016]295号)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2017年6月20日
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落实工程在缺陷责任期内的维修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的通知》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则》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以下简称保证金)是指发包人与承包人在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中约定,从应付的工程款中预留,用以保证承包人在缺陷责任期内对建设工程出现的缺陷进行维修的资金。
缺陷是指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设计文件,以及承包合同的约定。
缺陷责任期一般为1年,最长不超过2年,由发、承包双方在合同中约定。
第三条 发包人应当在招标文件中明确保证金预留、返还等内容,并与承包人在合同条款中对涉及保证金的下列事项进行约定:
(一)保证金预留、返还方式;
(二)保证金预留比例、期限;
(三)保证金是否计付利息,如计付利息,利息的计算方式;
(四)缺陷责任期的期限及计算方式;
(五)保证金预留、返还及工程维修质量、费用等争议的处理程序;
(六)缺陷责任期内出现缺陷的索赔方式;
(七)逾期返还保证金的违约金支付办法及违约责任。
第四条 缺陷责任期内,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政府投资项目,保证金的管理应按国库集中支付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他政府投资项目,保证金可以预留在财政部门或发包方。缺陷责任期内,如发包方被撤销,保证金随交付使用资产一并移交使用单位管理,由使用单位代行发包人职责。
社会投资项目采用预留保证金方式的,发、承包双方可以约定将保证金交由第三方金融机构托管。
第五条 推行银行保函制度,承包人可以银行保函替代预留保证金。
第六条 在工程项目竣工前,已经缴纳履约保证金的,发包人不得同时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
采用工程质量保证担保、工程质量保险等其他保证方式的,发包人不得再预留保证金。
第七条 发包人应按照合同约定方式预留保证金,保证金总预留比例不得高于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3%。合同约定由承包人以银行保函替代预留保证金的,保函金额不得高于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3%。
第八条 缺陷责任期从工程通过竣工验收之日起计。由于承包人原因导致工程无法按规定期限进行竣工验收的,缺陷责任期从实际通过竣工验收之日起计。由于发包人原因导致工程无法按规定期限进行竣工验收的,在承包人提交竣工验收报告90天后,工程自动进入缺陷责任期。
第九条 缺陷责任期内,由承包人原因造成的缺陷,承包人应负责维修,并承担鉴定及维修费用。如承包人不维修也不承担费用,发包人可按合同约定从保证金或银行保函中扣除,费用超出保证金额的,发包人可按合同约定向承包人进行索赔。承包人维修并承担相应费用后,不免除对工程的损失赔偿责任。
由他人原因造成的缺陷,发包人负责组织维修,承包人不承担费用,且发包人不得从保证金中扣除费用。
第十条 缺陷责任期内,承包人认真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到期后,承包人向发包人申请返还保证金。
第十一条 发包人在接到承包人返还保证金申请后,应于14天内会同承包人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进行核实。如无异议,发包人应当按照约定将保证金返还给承包人。对返还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发包人应当在核实后14天内将保证金返还承包人,逾期未返还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发包人在接到承包人返还保证金申请后14天内不予答复,经催告后14天内仍不予答复,视同认可承包人的返还保证金申请。
第十二条 发包人和承包人对保证金预留、返还以及工程维修质量、费用有争议的,按承包合同约定的争议和纠纷解决程序处理。
第十三条 建设工程实行工程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有关保证金的权利与义务的约定,参照本办法关于发包人与承包人相应权利与义务的约定执行。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原《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办法》(建质[2016]295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关于印发《天津市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天津市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国土资源分局,开发区、保税区、新技术产业园区土地管理部门:
为加强建设用地批后实施的监督管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研究制订了《天津市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七日
天津市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已批准的新增建设用地利用状况、征地补偿安置和耕地占补平衡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依法经国务院和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和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的批后监管工作。
监管的对象为依法批准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单位、负责实施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以及具体实施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 监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对建设用地批后实施的监督管理,督促依法用地,确保耕地占补平衡,落实征地补偿安置和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各类工程建设“依法、科学、集约、规范”用地,实现“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管理目标。
第四条 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国土房管局)负责全市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各区县国土资源分局和开发区、保税区、新技术产业园区土地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区县土地管理部门)负责管辖范围内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和自查工作。
第五条 监管工作的依据主要有:
(一)国家和本市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国土资源部和本市有关建设用地审查报批、耕地占补平衡、征收土地补偿安置的文件规定;
(三)建设用地项目“一书四方案”等正式报批材料。
第六条 监管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一)采取书面审核与现场查勘、全面核查与重点核查、座谈汇报与深入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对新增建设用地批后情况进行监管;
(二)充分利用土地管理“一张图工程”等信息化建设成果,以搭载全市域影像图的土地网络化管理基础平台和数据中心为基础,结合建设用地预审、征转用审批管理系统对新增建设用地批前、批后用地变化情况进行核查。
第七条 对经批准的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应当逐项检查落实情况,重点监管以下内容:
(一)建设用地项目的具体情况。
1、单独选址建设项目是否按批准的土地用途、用地范围、面积使用土地;
2、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是否按批准的开发用途、用地范围及面积实施征地和使用土地,涉及的具体建设项目是否按批准的供地方式、土地用途、用地范围、面积、规定的用地条件使用土地;
3、农用地(未利用地)转用或者土地征收批准后,是否按规定时限实施征地或使用土地;
4、以征转分离方式批准征收土地后,是否按照规定管理、使用土地,是否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农用地(未利用地)转用手续。
(二)补充耕地的实施情况。
1、补充耕地位置是否与补充耕地方案所注明的地块相一致;
2、补充耕地数量是否符合要求。补充耕地责任人是否遵循“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按照补充耕地方案,补充不少于建设用地项目占用耕地的面积;
3、补充耕地质量是否达标。按照土地整理复垦的有关技术规程,补充耕地是否达到规划设计确定的道路、渠系、林网、土层厚度和地力等要求;
4、补充耕地资金是否到位。建设占用耕地的单位不能自行补充的耕地,是否按照本市规定的标准,按时、足额缴纳耕地开垦费;
5、涉及占用基本农田的,还需监管被占用基本农田补划落实情况。
(三)征地补偿安置的落实情况。
1、征收土地方案经批准后,是否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了“两公告、一登记”;
2、是否按批准的征地方案确定的补偿标准足额、及时支付征地补偿费用;
3、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补偿安置费用是否依法按分配方案实施;
4、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否将征地补偿费用的收支情况如实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告;
5、征地补偿费用的分配和支付情况是否向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备案。
(四)供地的实施情况。
1、一年以前审批的新增建设用地是否已经供应;
2、供地是否符合供地政策;
3、用地是否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了公示;
4、经营性用地是否按照招、拍、挂方式供地;
5、是否按照约定的建设用地控制标准供地;
6、是否按照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的要求完成备案。
第八条 为适应宏观调控需要,新增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实行动态监管,具体监管工作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各区县土地管理部门负责每半年对已经审批的新增建设用地批后情况进行自查;
(二)对于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区县土地管理部门应当提出具体整改意见,并通知有关部门及时整改。涉及违法违规问题的,由执法监察机构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三)各区县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对自查基本情况、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等进行总结,形成自查报告,并于每年的1月5日、7月5日前报市国土房管局;
(四)市国土房管局根据各区县土地管理部门报送的自查报告,每半年组织有关部门对各区县进行抽查,形成抽查报告,对各区县批后监管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对有关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五)对新增建设用地的批后监管结果,由市国土房管局每年在全市范围内予以通报。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通报表扬,并在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分配上给予适当倾斜:
(一)已经批准的新增建设用地,按照规定履行征地程序、落实征地补偿和耕地占补平衡、缴纳各项税费、实施项目供地,正确率达到100%;
(二)确需整改的项目,当年整改率达到100%;
(三)新增建设用地批后抽查中,发现问题的批次比上下降50%以上;
(四)一年以前已经审批但尚未供应的新增建设用地,本盘活量达到总数80%以上,且盘活绝对量超过80公顷。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通报批评,并适当核减该区县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暂缓受理报批新增建设用地:
(一)新增建设用地批后抽查中,发现问题的批次较上一居高不下;
(二)对群众反映新增建设用地批后问题监管处理不力,形成群访或者引起诉讼;
(三)新增建设用地批后问题被新闻媒体曝光,经查证属实;
(四)履行监管职责不到位、对新增建设用地批后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或者发现后不能督促及时整改,造成恶劣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
(五)一年以前已经审批但尚未供应的新增建设用地,本盘活量不足总数的50%。
连续两年受到批评的,由区县土地管理部门向市国土房管局做出书面检查,并严肃整改。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至2014年5月31日失效。
第四篇:关于印发《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的通知(定稿)
关于印发《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11-10-27 浏览次数:1243
各区县建委,各集团、总公司,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
为了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现将《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已取得资质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不符合本规定要求的,应尽快整改,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将在2010年9月1日后对资质情况进行检查。
二O一O年六月三日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进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负责对本市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以下简称质量检测)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并负责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机构)的资质审批。
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其监督工程的质量检测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 资质管理
第四条 从事工程质量专项检测及见证取样检测业务的检测机构应取得相应的检测资质,并在资质范围内开展检测工作。
第五条 检测机构设立分支机构的,分支机构的人员、设备、工作场所、技术管理等应当符合《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及本规定的要求,并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备案。
第六条 检测机构管理制度及质量控制措施应当符合《建设工程检测试验管理规程》(DB11/T386)的要求。
第七条 检测机构的检测人员应经过相关检测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不得同时受聘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
检测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有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
技术负责人应具有相关专业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并从事工程质量检测工作3年以上。
第八条 检测机构应建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检测管理系统),并具备将检测数据上传到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信息网的条件,涉及力值的检测设备应实现数据自动采集。
第九条 检测机构的工作场所及仪器设备的配置应与所申请检测资质范围相对应,仪器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要求,并符合本规定附录的有关要求。
第十条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应在规定时间内对检测机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必要时可到检测机构现场进行核查。
第十一条 专项检测业务内容包括:
(一)地基基础工程检测;
(二)主体结构工程现场检测;
(三)建筑幕墙工程检测;
(四)钢结构工程检测;
(五)国家及地方标准、规范规定的其它专项检测项目。
第十二条 见证取样检测业务内容包括:
(一)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
(二)钢筋(含焊接与机械连接)力学性能检验;
(三)砂、石常规检验;
(四)混凝土、砂浆强度检验;
(五)简易土工试验;
(六)混凝土掺加剂检验;
(七)预应力钢绞线、锚夹具检验;
(八)沥青、沥青混合料检验。
(九)国家及地方标准、规范规定的其它见证取样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
1.用于承重墙的砖和混凝土小型砌块;
2.防水材料;
3.道路工程用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4.建筑节能工程用保温材料、绝热材料、粘结材料、增强网、幕墙玻璃、隔热型材、建筑外窗(含现场检测)、散热器、风机盘管机组、低压配电系统选择的电缆、电线等。
第三章 检测机构、人员质量行为管理
第十三条 检测机构应遵守国家和本市有关质量检测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及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检测工作质量。
第十四条 检测机构应与委托方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应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检测费用、支付方式等内容。
第十五条 检测机构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应对检测机构各项管理制度及质量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负责。
第十六条 检测机构的检测人员应按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开展检测工作,做到方法正确、操作规范、记录真实、结论准确。
第十七条 检测机构的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工作时,应当登录检测管理系统。
第十八条 见证取样检测机构对涉及结构安全的钢筋、混凝土试件等材料的自动采集检测数据应实时上传。
第十九条 检测机构应对样品和见证记录进行确认,并按规定留置试样。检测机构应向监理单位提供查询检测数据的方式。
第二十条 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时,对于检测管理系统包括的检测项目,应通过该系统出具检测报告。
第二十一条 检测机构所出具的检测报告应加盖检测机构公章或者检测专用章,并加盖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统一样式的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标识。
第二十二条 检测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应在其资质证书规定的工作场所开展检测工作。
第二十三条 检测机构不得与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有隶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
检测机构不得承担与其有隶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委托的质量检测业务。
检测机构违反上款规定出具的检测报告不得作为该工程的技术资料。
第二十四条 检测机构应当将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和下列行为,以及涉及结构安全检测结果的不合格情况,在3个工作日内报告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机构:
(一)未按规定和技术标准进行取样、制作和送检试样的;
(二)弄虚作假送检试样的;
(三)明示或暗示检测机构伪造检测数据的;
(四)明示或暗示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
(五)篡改或伪造检测报告的;
(六)未按要求实施旁站见证的。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对检测机构的资质条件实施动态监督管理与核查。
第二十六条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和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其所监督工程的检测、建设、监理、施工等各方与检测相关的质量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采取检测能力验证或抽检复核的方式对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实施监督检查,取得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必须参加。
第二十八条 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在对检测机构和相关责任人做出处罚后5个工作日内,将处罚情况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工作人员在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颁发资质证书的;
(二)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不予颁发资质证书的;
(三)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未在法定期限内颁发资质证书的。
(四)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
(五)发现违法行为不予制止或查处的;
(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的;
(七)明示、暗示、推荐或指定检测机构的。
第三十条 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有违反本规定第二十四条第(一)项至第(六)项行为之一的,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要求责任单位将相关责任人调离工作岗位。对施工单位的建造师、监理单位的监理工程师等取得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记入信用档案。
第三十一条 检测机构取得资质后,人员、设备、工作场所、技术管理等方面不再符合相应检测资质标准的,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责令改正,整改期不超过3个月,整改期内不得承揽新的检测业务。逾期不改正或整改不合格的,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撤回相应的资质证书。
第三十二条 检测机构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或者鉴定结论的,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依法进行处罚,并依法撤回其资质证书。
第三十三条 检测机构违反有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依照本规定第三十一条进行资质条件核查及处理:
(一)超出资质范围从事检测活动的;
(二)涂改、倒卖、出租、出借、转让资质证书的;
(三)使用不符合条件的检测人员的;
(四)未按规定上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和涉及结构安全检测结果的不合格事项的;
(五)未按规定在检测报告上签字盖章的;
(六)未按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检测的;
(七)档案资料管理混乱,造成检测数据无法追溯的;
(八)转包检测业务的。
第三十四条 检测机构违反有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责令改正;整改期1~3个月,整改期内检测机构不得承担相关项目的检测工作:
(一)使用不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测的;
(二)检测环境条件不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
(三)未按规定上传检测数据的;
(四)未按有关技术标准及规定进行检测的;
(五)未按有关规定对样品和见证记录进行确认的;
(六)未按有关技术标准及规定留置试样的;
(七)检测能力验证或抽检复核结果离群的。
第三十五条 检测机构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记入个人诚信记录,要求检测机构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调离岗位,5年内不得从事工程质量检测工作:
(一)对检测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运行有严重失查行为的;
(二)明示或暗示检测人员伪造检测数据的;
(三)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
第三十六条 检测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记入个人诚信记录,要求检测机构将相关责任人调离岗位,5年内不得从事工程质量检测工作:
(一)伪造检测数据的;
(二)未按有关技术标准及规定实施检测的。
第三十七条 检测机构被撤回资质证书的,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检测机构1年内发生二次以上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从重处罚。
给予检测机构罚款处罚的,对检测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5%以上10%以下罚款。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0年7月1日起实施。原《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若干规定》(京建质[2007]1137号)同时废止。
附录:
检测机构应配置的主要仪器设备及检测用房建筑面积要求
检测业务
检测方法
仪器设备
配置要求
房
静载荷试验仪、千斤顶(并
地基及复联不少于5000kN)、力传感器,合地基承载力
静载 位移传感器或百分表,多种边长
静载检测 或直径并具有一定厚度和刚度的承压板,基准梁 地基
静载荷试验仪、千斤顶(并
桩的承载
静载(抗压、基础联不少于10000kN)、力传感器,力检测 抗拔、横向)
工程位移传感器或百分表,基准梁
检测
低应变法
低应变动测仪
至少具备
桩身完整
一种检测方法性检测
声波透射法
声波透射仪 的能力
锚杆锁定
现场锚杆抗
锚锁测力系统、位移测量装
力检测 拔 置
混凝土强度回弹仪(不少于
回弹法
至少具备
3台)
一种检测方法
混凝土强
混凝土超声仪、回弹仪(不
超声回弹法 的能力
度现场检测 少于3台)
钻芯机、压力试验机(不小
钻芯法
主体于2000kN)结构
回弹法
砂浆强度回弹仪 工程
射钉器、射钉、射钉弹、游
射钉法
现场标卡尺
至少具备检测
砂浆强度
推出法
推出仪
一种检测方法现场检测
承压筒、1000kN压力试验的能力
筒压法 机、砂摇筛机、干燥箱、标准筛、水泥跳桌、天平
点荷法
小吨位压力试验机、加荷装
置
原位轴压法
原位压力机
加荷设备、手持式应变仪、扁顶法
千分表
至少具备
砌体强度
千斤顶、传感器、数字荷载
原位单剪法 一种检测方法现场检测 表 的能力
原位单砖双
原位剪切仪
剪法
现场取样法
压力试验机
钢筋保护
电磁感应法
磁感扫描仪(不少于2台)
层厚度检测
后置埋件
拉力计(300kN)、拉拔仪的力学性能检
抗拔
及不同直径的锚件
测
检测业务
检测方法
仪器设备
配置要求
房
建筑幕墙的气密性、水
试验室取样建筑密性、风压变
建筑幕墙动风压分析系统
检测或模拟
幕墙形、层间变位
工程性能检测
检测
硅酮结构
紫外辐照箱、足量的紫外线
试验室检测
胶相容性检测 荧光灯、恒温恒湿箱
超声波法检
金属超声波探伤仪
至少具备
钢结构焊测
一种检测方法接质量无损检
射线法检测
射线探伤仪 的能力
测
磁粉法检测
磁粉探伤仪等
渗透法检测
——
钢结构防
防火(防锈、涂层厚度测量仪(不同测量腐及防火涂装防腐)涂层厚度检
范围)检测 测 钢结
钢网架节点
钢网架节点承载力检验用
构工
钢结构节承载力检验 试验设备
程检点、机械连接
机械连接用
测 用紧固标准件紧固标准件及高
轴力计、扭矩扳手、拉力试及高强度螺栓强度螺栓力学性验机(精度1级)及专用卡具等
力学性能检测
能检测
钢网架结构
钢网架结支承面顶板位置、经纬仪或全站仪、水准仪、构的变形检测标高、水平度及支水平尺和钢尺等
座锚栓位置现场检测
钢网架结构
钢尺、水准仪或全站仪
挠度值检验
钢网架结构
钢尺、水准仪和经纬仪及辅
安装偏差检验 助检测设施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
见证取样
钢筋(含 检测 焊接与机械连接)力学性能检验
砂、石常规检验
检测业务
混凝土、砂浆强度检验 见
简易土工试验
证
混凝土掺 加剂检验
取
预应力钢
绞线、锚夹具样 检验
沥青、沥检 青混合料检验
砖和混凝测 土小型砌块
防水材料
无机结合水泥压力试验机,抗折试验机、水泥安定性检测仪及沸煮
箱、水泥凝结时间检测仪、水泥净浆稠度搅拌机、天平、恒温恒
湿试验养护箱、恒温水泥养护
池、振实台 试验室检测
万能试验机(300kN或
600kN、1000kN)
天平、振击式振筛机、电热
鼓风干燥箱、标准套筛、针片状
规准仪、压碎指标测定仪等 检测方法
仪器设备
压力试验机(300kN、2000kN或
3000kN)
击实仪(轻型或重型)、电热鼓风干燥箱,天平
钢筋锈蚀检测仪、pH酸度 计、密度计、混凝土抗渗仪(不少于6台)、混凝土贯入阻力仪、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压力泌水仪、电热鼓风干燥箱等 试验室检测
万能试验机、引伸仪、专用
夹具、洛氏硬度计等设备
针入度仪、软化点检测设
备、延度仪、电动击实仪、恒温 水浴(、马歇尔仪等设备
压力试验机
拉力试验机、低温箱、透水
仪、电热鼓风干燥箱
路强仪或压力试验机、天 必须具备配置要求必须具备
不少于800m
2房
料稳定材料平、脱模器、击实仪、滴定管
保温材料、绝热材料、导热系数测定仪、万能试验粘结材料、增机、电热鼓风干燥箱、恒温恒湿强网、建筑外箱、门窗三性检测仪、门窗传热窗、幕墙玻璃、系数测定仪、可见光透射系数测
试验室检测
隔热型材、散定仪、露点仪、幕墙玻璃传热系热器、风机盘数测定仪、散热量检测仪、风机管机组、低压盘管检测装置、电阻测定仪、截配电系统选择的电缆、电线
建筑外窗
现场检测
面积测量装置 外窗现场检测装置
第五篇: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的通知》
【发布单位】建设部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0-04-09 【生效日期】1990-04-0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的通知》
(1990年4月9日)
为了加强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管理,充分发挥监督机构的作用,确保工程质量,我们在有关部门已颁发的法规的基础上,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制订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情况,研究贯彻执行。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确保工程质量,维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国家有关行政法规,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是指由政府授权的专门机构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的监督。其主要依据是国家颁发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设计文件。
第三条 各类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业、交通和民用、市政公用工程及建筑构件,均应按照本规定接受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其中,国务院工业、交通各部门委托监理单位实施监理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可暂不实行质量监督。
第四条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主管部门,在国家为建设部,在地方为各级人民政府的建设主管部门。国务院工业、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所属的和相应的国家专业投资公司投资的大中型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工作。
第二章 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 建设部对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国家有关建设工程质量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的有关规定和办法。
(二)负责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和检测工作的规划及管理。
(三)掌握全国建设工程质量动态,组织交流质量监督工作经验。
(四)负责协调解决跨地区、跨部门重大工程质量问题的争端。
第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和国务院工业、交通各部门对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国家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订本地区、本部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的实施细则。
(二)负责本地区、本部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和检测工作的规划及管理,审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资质,考核监督人员的业务水平,核发监督员证书。
(三)掌握本地区、本部门建设工程质量动态,组织交流工作经验,组织对监督人员的培训。
(四)组织、协调和督促处理本地区或本部门重大工程质量问题争端。
第七条 市、县建委(建设局)应负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规定。
第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和国务院工业、交通各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可设置从事管理工作的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第九条 市、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和国务院各工业交通部门所设的专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以下均简称监督站)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实施机构。其主要职责是:
(一)核查受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的建筑构件厂的资质等级和营业范围。
(二)监督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和建筑构件厂严格执行技术标准,检查其工程(产品)质量。
(三)核验工程的质量等级和建筑构件质量,参与评定本地区、本部门的优质工程。
(四)参与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
(五)总结质量监督工作经验,掌握工程质量状况,定期向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条 大中型工业、交通项目质量的监督,按隶属关系由其建设主管部门或由它授权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其它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由工程所在地质量监督站负责。
第三章 监督站的管理及人员资质
第十一条 监督站实行站长负责制,站长对监督站的工作全面负责。监督员对受监工程负责。
监督站的人员专业结构要合理、配套,其中,技术人员不得少于该站人员总数的70%。
第十二条 监督站站长、监督员资质条件:
(一)监督站站长应由取得建筑类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担任。其中,特大城市和负责大中型工业、交通项目监督的监督站站长应由高级工程师担任;技术力量薄弱的县监督站站长可以由助理工程师担任。
(二)监督员应由具备相应建筑类中专以上学历并从事设计或施工5年以上的技术人员担任;技术力量薄弱的县也可以由具备相当于高中毕业文化程度且具有5年以上施工经验的人员担任。
第十三条 监督员必须经过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国务院工业、交通各部门的建设司考核合格并领得证书后,方可从事质量监督工作。
第十四条 监督站的监督人员数量按监督工作量配备。房屋建筑工程按施工面积每3~5万平方米配备一人;工业、交通及市政公用工程监督人员的配备由有关建设主管部门根据各自的特点确定。
第十五条 为保证监督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权威性,监督员必须做到:
(一)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的政策和法规,严格按国家技术标准监督、检测工程质量。
(二)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实事求是地反映质量情况,及时妥善地处理质量问题。
(三)努力提高业务水平,虚心听取有关单位意见,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认真改进监督工作。
(四)遵守监督、检测人员守则。
第四章 监督工作程序与内容
第十六条 建设单位在工程开工前一个月,应到监督站办理监督手续,提交勘察设计资料等有关文件。监督站应在接到文件、资料的二周内,确定该工程的监督员,通知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并提出监督设计。
第十七条 监督工作的内容:
(一)工程开工前,监督员应对受监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单位的资质等级及营业范围进行核查,凡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得开工。
施工图设计质量监督,主要审查建筑结构、安全、防火和卫生等,使之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
(二)工程施工中,监督员必须按照监督计划对工程质量进行抽查。房屋建筑和构筑物工程的抽查重点是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决定使用功能、安全性能的重要部位;其它工程的监督重点视工程性质确定。
建设构件质量的监督,重点是核查生产许可证、检测手段和构件质量。
(三)工程完工后,监督站在施工单位验收的基础上对工程质量等级进行核验。
第十八条 对委托监理的工程,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或由它授权的质量监督站主要是核查其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的资质和核定工程质量等级。
第五章 权限与责任
第十九条 监督站有以下权限:
(一)对工程质量优良的单位,提请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给予奖励。
(二)对不按技术标准和有关文件要求设计和施工的单位,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
(三)对发生严重工程质量问题的单位令其及时妥善处理,对情节严重的,按有关规定进行罚款,在施工程应令其停工整顿。
(四)对于核验不合格的工程,作出返修加固的决定,直至到达合格方准交付使用。
(五)对造成重大质量事故的单位,按建设部颁发的《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办理。
第二十条 监督站及其监督员对受监工程承担监督责任。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由其主管部门追究监督责任:
(一)监督站只收费不监督的;
(二)监督员在监督工作中,因不坚持技术标准或严重失职而出现重大质量事故的;
(三)监督员核验工程质量弄虚作假的。
第二十一条 监督站只收费不监督的,要退还收取的监督费。监督人员因失职、失误,渎职发生第二十条
(二)、(三)款所述情况,主管部门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警告、记过直至撤职处分,触及刑律的由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监督站及监督员在工程质量监督中作出突出成绩的,主管部门应视情况给予表扬、嘉奖等奖励。
第六章 费用与管理
第二十三条 建设单位和建筑构件生产厂应按有关规定向监督站交纳监督费。
第二十四条 监督站收取的监督费应在当地建设银行开户,并单独立帐。
第二十五条 监督费主要用于监督工作的正常经费支出(如:办公费、职工工资、财政部文件规定的有关开支等),购置检测议器、设备及交通工具等。
任何单位不得挪用监督费。
第二十六条 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工作岗位主要在施工现场,其劳保福利待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参照当地施工现场质量检查人员的标准确定。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原则适用于外资、中外合资和国外贷款以及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商人或社团组织在大陆投资建设的工程。
第二十八条 有关部门颁发的工程质量监督文件,凡内容与本规定不一致的,均以本规定为准。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由建设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规定自颁发之日起施行。
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及人员考核办法。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及人员考核办法
一、考核内容
(一)监督站
1.机构、人员和经济,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材料设备供应单位无隶属关系。
2.人员专业结构要合理配套。其中,技术人员(不含兼职人员)不少于全站工作人员的70%。
3.站长应由取得工程师以上职称的相应工程类的技术人员担任。其中,特大城市和国务院工业、交通各部的监督站站长应由高级工程师担任,技术力量薄弱县的监督站站长可由助理工程师担任。
4.必须具有下列制度:
(1)岗位责任制和技术责任制度;
(2)监督员工作手册制度(包括记录、保管和检查);
(3)原始记录、检验报告、图纸和其它技术资料的存档制度;
(4)质量事故的报告、处理制度;
(5)检测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修制度;
(6)财务管理制度。
5.具备必要的检测手段。
(二)监督员
1.监督员应具有相应工程类中专以上学历并有从事设计或施工5年以上工作经历;技术力量薄弱县的监督员应具备相当于高中毕业文化程度或具有5年以上施工经验。
2.具有质量管理、质量监督、标准和计量工作的基本知识。
3.经过岗位培训、考试,取得合格证书。
二、考核等级划分
(一)监督站
1.合格:有关考核内容全部合格,即上述所列一项
(一)款中1至5条全部合格。
2.基本合格:有关考核内容的主要方面合格,即上述所列一项
(一)款中1至3条合格,4至5条基本合格。
(二)监督员
监督员符合上述一项
(二)款中1至3条为合格。
三、考核及程序
(一)所有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和监督员均按本办法进行考核。
(二)考核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和国务院工业、交通各部建设司(基建司)负责,并制订考核实施计划。
四、考核结果处理
(一)经考核合格的监督站的监督员,颁发按建设部统一格式印制的证件。基本合格的监督站限三至六个月整改复查;不合格的监督站要停止工作,进行改组或重建;不合格的监督员要调离。
(二)考核结果报建设部建设监理司备案(表式附后)
附表一: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登记表
┌──────┬──────────────┬───────────────┐
│ 站 名 │ │ │
│(全 称)│ │ 建设时间 │
├──────┼─────┬─────┬──┴───┬─────┬─────┤
│ │ │ │ │ │ │
│ 地 址 │ │ 电 话 │ │邮政编码 │ │
│ │ │ │ │ │ │
├──────┼─────┼─────┼──────┼─────┼─────┤
│ │ │ │ │ │ │
│ 站长姓名 │ │人员总数 │ │ 有职称 │ ││ │ │ │ │ 人员数 │ │
├──────┼─────┼─────┼──────┼─────┼─────┤
│ 人均监督 │ │ │ │ 年平均 │ │
│ 面积 │ │覆盖率 │ │ 收 入 │ │
│(万平方米)│ │(%)│ │(万元)│ ├────┬─┴─────┴─────┴──────┴─────┴─────┤
│ 监 │ │
│ 督 │ │
│ 站 │ │
│ 简 │ │
│ 况 │ │
│ │ │
├────┼───────────────┬────┬───────────┤
│ 市部 │ │ 省部 │ │
│、│ │、│ │
│ 县门 │ │ 部门 │ │
│ 建 │ │ 建 │
│ │
│ 设意 │ │ 设意 │ │
│ 主 │ │ 主 │ │
│ 管见 │ 年 月 日 │ 管见 │ 年 月 日│
└────┴───────────────┴────┴───────────┘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附表二: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人员登记表
┌────────┬────────────────────────────┐
│ │ │
│ 单 位 │ │
├────────┼─────┬───┬──────┬─────┬─────┤
│ │ │ │ │ │ │
│ 姓 名 │ │年龄 │ │ 性 别 │ │
├────────┼─────┼───┼──────┼─────┼─────┤
│ │ │ │ │参加工作 │ │
│ 职 务 │ │职称 │ │时 间 │ │
├────────┼─────┼───┼──────┼─────┼─────┤
│ │ │ │ │从事本职 │ │
│ 文化程度 │ │专业 │ │工作时间 │ │
├─────┬──┴─────┴───┴──────┴─────┴─────┤
│ │ │
│ 工 │ │
│ 作 │ │
│ 简 │ │
│ 历 │ │
│ │ │ ├─────┼─────────────┬───┬─────────────┤
│ 市部 │ │省部 │ │
│、│ │、│ │
│ 县门 │ │部门 │ │
│ 建 │ │建 │ │
│ 设意 │ │设意 │ │
│ 主 │ │主 │ │
│ 管见 │ │管见 │ │
│ │ 年 月 日 │ │ 日│
└─────┴─────────────┴───┴─────────────┘
填表时间: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年 年 月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