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型的区域统筹格局(袁波)(合集)

时间:2019-05-12 18:13: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放型的区域统筹格局(袁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放型的区域统筹格局(袁波)》。

第一篇:开放型的区域统筹格局(袁波)

开放型的区域统筹格局——“多圈城镇群”

根据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库尔勒市围绕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建设培育一批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在我市第七次党代会中明确提出构筑“百万人口”的“大库尔勒”,是建设新疆重要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必由之路,形成两大格局,倾力打造领先优势集聚的幸福梨城。打造开放型的区域统筹格局,形成“多圈城镇群”是库尔勒市实现新疆重要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目标的有力支撑点,城镇群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体形态,有利于突破条块分割和行政区划,联动发展,整体提升。

一、打造“多圈城镇群”的重要性

自治区“十二五”规划把库尔勒市—轮台城镇群列入“一核两轴多组群”城镇发展格局,并将我市规划为自治区的几个大城市之一。打造“多圈城镇群”将完善库尔勒市综合交通体系,从而更好的拓展对外合作领域,吸引一批能够提升我市综合经济竞争实力和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好项目,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河北对口援建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石家庄是联系与沟通,推动两地行业、部门、企业深层次、宽领域合作。

二、“多圈城镇群”发展的有利条件

随着库尔勒市“十二五”规划、“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库尔勒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的编制完成,结合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及自治州第九次党代会和库尔勒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库尔勒市打造“多圈城镇群”势在必行,构建以“大库尔勒”为核心,区域特色明显,基础设施共享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指日可待。

(一)城镇化基础及实施措施提供有利保障

库尔勒市2012年坚持规划先行,留足空间,控制节点,促进“两带七组团”协调发展,城镇化率已达68%。综合交通枢纽列入国家建设规划,城镇群建设纳入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强化城市产业支撑,推进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规划建设,面向生产、生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良好。重点推进老城区改造,加快南市区建设,完成城市3条道路7座桥涵、4座地下通道建设,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28平方米、供水普及率达96%、燃气普及率达98.7%、污水处理率达85.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州市应急指挥中心,“数字化城管”投入运行。

(二)城市未来发展及综合交通能力提升提供不竭动力 库尔勒市依托乌库高速公路及其延长线建设,巩固和提升库尔勒市的南疆公路交通推进出疆门户的地位;改善国道等高等公路路面状况,强化库尔勒对南疆地区的交通辐射功

能。

依托南疆铁路复线的建设,加强库尔勒与疆内各地州的联系;依托青新铁路的建设,加强库尔勒与疆外联系;积极推进客、货运铁路枢纽建设,巩固和提升库尔勒市新疆铁路枢纽地位。

努力推进实施库尔勒机场改扩建项目及库尔勒火车站站房改扩建工程,强化库尔勒市航空及铁路的区域辐射功能。

三、构建“多圈城镇群”的发展前景

以自治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示范市为契机,加快建设公路铁路民航管道国家级枢纽。坚持“完善区域快速路网,打开对外高速通道”,促进公路、铁路、民航“三位一体”有机衔接,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技术先进、安全环保”的综合交通走廊,为构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打造重要的“引擎”。

(一)构建综合交通枢纽

1、实现十分钟上高速。

结合国道218与314围合形成的扇状布局,合理规划“环线”连接对外高速通道。延伸建国路、北环路(连接国道218与314),在城区外围新建西环路,形成“三环”城市道路骨架。梳理中心城区骨干道路网络,畅通小区路网,完善人行通道、地下停车场,优化交通出行环境。力争实现

市区内十分钟上高速。

2、完善半小时联系通道。

结合“三环”骨架,规划建设塔指西路、铁克其路、机场快速路、库尉大道、东环路(开发区东侧)五条射线道路,形成“三环五射”城市快速路网。规划新线、扩建短线、利用快线,实施索克巴格路、老218国道跨杜鹃河桥建设等重点工程,提升农村公路等级,建立纵横交错的区间主干脉络体系。打通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间、各组团间的联系通道,加快实现中心城区至外围组团半小时到达。

3、建设一小时辐射圈。

力促巴仑台—库尔勒—若羌、尉犁—库尔勒—轮台高速公路建设,配合完成孔雀河大桥新建工程,增强对尉犁县、北四县及周边团场、州直农场等地的辐射带动力,保持区域发展领先优势,形成内外兼顾、贯通一体的一小时交通体系。

4、畅通四小时联系圈。

着力构建以铁路、公路、航空为骨架,多种方式高效运行的对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力配合吐鲁番-库尔勒二线、库尔勒-阿克苏铁路复线在建工程,积极推进库尔勒-格尔木铁路建设和库尔勒火车站扩建,打造新疆通往内地第二条铁路大通道枢纽和出疆物流的重要节点,打通以库尔勒为中心到乌鲁木齐、伊宁、喀什、且末、格尔木、敦煌、吐鲁番“七大通道”。力促库尔勒机场改扩建,增加航线,利用飞机等

现代化交通工具促进与北京、成都等四小时能到达的国内大城市的航线通达、运载能力强的干线机场。配套建设公路、铁路、航空客运换乘中心,实施公交共网,促进人流通畅,实现四小时通达疆内外大中城市。

(二)全方面拓展对外合作领域

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只要所在,必为我优”的理念,进一步加强与全州各地的合作,共同打造网络化服务体系。要以大气、大方、大利、大美之势,全方位、多领域地建立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物流、金融、旅游等方面协作机制,完善地方与兵团、是石油、铁路互惠互利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集。

(三)积极做好对口受援工作

加强与河北省石家庄市的经贸合作、产业对接和科技文化交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积极配合实施受援项目,加快河北工业园建设力度,落实少数民族未就业大学生培养计划。全面实施援建工作,是中央新时期新疆工作总体部署和整体安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形成西部大开发的增长极、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举措。

河北省石家庄市作为对口支援库尔勒市的城市,在新一

轮援建工作中,积极围绕“突出改善民生、促进长远发展”的原则,全力以赴最好援建库尔勒市的工作。

截止目前,四个河北援建项目进展顺利,其中:库尔勒市河北社会福利院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河北医院项目主楼、裙楼主体已完成,内外装修和设备安装完成总工程量的90%;库尔勒(河北小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4#楼已封顶,1#、2#、3#、5#、7#楼已完成四层墙体,10#楼完成二层墙体;库尔勒河北梨香中学项目已完成教学楼A、C区及学生食堂主体和运动场。

袁 波

第二篇:袁延波事迹材料

教坛新秀事迹材料

记洛宁县兴华镇中教师袁延波

洛宁县兴华镇中---袁延波

2013-05-22

教坛新秀事迹材料

-----------记洛宁县兴华镇中教师袁延波

袁延波,男,1979年4月出生于洛宁县兴华乡兴华村,1997年6月毕业于洛阳市第三师范学校,1997年8月回家乡从教至今。现最高学历本科。

历尽坎坷,从教不悔

20世纪90年代的洛宁县农村,教育环境极不乐观。师资力量极其薄弱。我们刚从学校毕业回来,由于县乡财政困难,我们这些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迟迟得不到乡教育系统的接收,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以代课教师的身份从教,面对月薪只有80元的微薄收入,我没有动摇从教的念头,我相信政府一定会接收我们的。

上山下乡,服从安排

1998年8月,因工作需要,我被调到兴华乡中工作。一年后,乡辅导区鼓励青年教师到边远村寨支教,我便报名到了位于大山深处的瓦庙村小学工作。那里工作条件极端艰苦,整个学校只有包括我在内两名公办教师,其他三名教师都是村里临时雇请来的村代课教师,知识水平有限,工作稳定性不高,常常是干不了几个月便走了,我们一个人干两个人的工作也是常有的事。但好在民风淳朴,把我们当成尊贵的客人,时常邀我们到他们家里做客,这使我虽身处艰苦地,却心在幸福中。俯首奋进,勇挑重担

2000年,全乡为了优化教育资源,实行撤点并校。我又被调回乡中工作。长期以来一直担任主课教师并兼管班主任工作。初三毕业班工作繁多而复杂,升学压力大,学校领导安排我教初三语文兼班主任工作,我也不找任何理由推辞,也不提任何苛刻条件,欣然领命。为了教出好成绩,常常加班加点地工作,有些学生思想压力大,还要专门抽出时间进行心理疏导。功夫不负有心人,中招上线人数年年攀升,这从24到70的变化,不知融进了我们多少的心血,自己虽然苦点累点,但却倍感欣慰,因为我们曾经拼搏过,也曾经辉煌过。

勇斗歹徒,维护安全

2006年,我被领导提拔为学校政教工作人员。当时校园周边环境很不安定,时常有社会青年到学校作案,严重威胁到了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我们校领导结合派出所采取措施,联合出击,下大力气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2007年的一天,一名学校周边的社会痞子,突然闯入学校,扬言要找某学生的事,其状甚为嚣张,学生们都吓坏了,我接到报告迅速赶到现场,拦住了意欲不法的痞子,痞子扬言:“谁挡打谁!”我回应道:“想打我学生,绝不可能!除非从我身上踏过去!”面对一名义正言辞且绝不退让的人民教师,痞子变换了语气说:“开个玩笑,不要当真。”随后溜之大吉。

2008年冬天,为了抓捕几个经常骚扰住宿学生的社会青年,我们几个校领导已经蹲守了几个晚上。终于在第三天晚上,几个社会青年趁夜深人静的时候从后墙翻了进来,他们脚刚一落地,就被我们蹲守的同志抓了个正着,一顿暴揍之后扭送到了乡派出所。

2009年夏天,有一天晚上,突然一阵电话铃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有教师报告说有一社会痞子钻入我校学生宿舍,意欲对学生行凶,现已被几个教师围困在宿舍走廊,双方正在对峙。我听后迅速赶到学校,厉声怒斥被困歹徒,并迅速拨打了110,歹徒见状不妙,意欲夺路而逃,被我一把抓住,歹徒拼死挣脱,从一楼跳下,我捡起一根木棍紧紧追赶,歹徒拼命逃跑,从一处矮墙翻了出去,并扬言以后要报复我们。

此类事件接二连三发生了几起,都被我和同志们用正义的力量制止了。从此以后,社会青年骚扰学生的事件逐渐减少。学校在教师们的建议下筹措资金加高了校园围墙,配备了保安,并安装了监控设备,并制定了学生和教师凭证出入制度,教师巡逻制度,从一定程度上阻断了社会青年入侵学校的通道,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

历尽艰辛,收获掌声

经过校领导和同志们几年的努力,兴华镇中已成为了洛宁教育的一颗璀璨明星,获得了业界同仁的热烈掌声,面对此等荣誉我倍感欣慰,因为这里面也有我的一份辛劳与汗水。

近五年来获奖及荣誉:

2009年5月------所教班级被评为市级先进班集体

2009年9月------荣获洛宁县2009年农村青年教师技能竞赛二等奖 2010年5月------荣获2010县级语文学科优质课二等奖 2010年12月------荣获2010年“中华魂”(中国精神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中、小学生征文比赛教师辅导奖

2011年8月------论文《浅析洛宁县乡镇学校生源减少、教学质量逐年下滑的根本原因》荣获第七届全国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二等奖

2011年9月------在2010---2011学年教育教学工作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2012年8月------被评为洛阳市优秀班主任 2012年9月------被兴华中心校评为模范教师

2013年1月------教学论文《发挥电教优势,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整体发展》荣获市级二等奖

洛宁县兴华镇中---袁延波

2013-05-22

第三篇: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逐步形成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一)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

提升都市区和城市群功能。加强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都市区建设,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带动周边县市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杭、甬、温三大都市圈和浙中城市群。杭州要充分发挥科教文化和休闲旅游等综合优势,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打造长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宁波要发挥产业和沿海港口资源优势,推动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发展,建设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和能源原材料基地,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和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温州要发挥民营经济优势,建设以装备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国家重要枢纽港和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成为连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城市。金华—义乌要发挥特色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优势,聚合发展主轴线,建设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加快推动浙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带动浙西南乃至周边地区的发展。

做强省域中心城市。加快省域中心城市人口、要素和产业集聚,增强城市经济综合实力,优化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把区域中心城市培育成为综合服务功能完善、集聚辐射能力强的大城市,形成城市集群化发展的格局。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县级市培育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湖州要发挥临湖和生态优势,加快南太湖区域综合开发和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建设,打造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连接中部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嘉兴要发挥近沪和临湖、沿湾优势,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打造运河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绍兴要发挥历史文化和产业优势,建设长三角先进的工贸基地,打造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宜居城市。衢州要发挥对内开放门户和区域性交通枢纽作用,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和特色产业基地,打造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舟山要发挥海洋和港口资源优势,建设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打造大宗商品国际物流基地、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和群岛型花园城市。台州要发挥民营经济和沿海港口优势,建设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民营经济创新和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打造长三角南翼节点城市。丽水要发挥生态优势,建设绿色农产品、特色制造业基地和生态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打造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浙西南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提高县城集聚能力。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资源配置及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县城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和功能集成,完善“省管县”财政体制,进一步加强县(市)政府的社会和公共服务职能。全面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提高县城集聚和辐射能力,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培育中心镇和小城市。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梯度发展的原则,分类引导和培育现代小城市、都市卫星城、专业特色镇和综合小城镇。突出中心镇的片区中心作用,引导周边乡镇组团式发展,促进中心镇的人口集聚、空间拓展、产业转型,提升中心镇生产、流通和生活的综合功能。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全面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建成一批管理水平高、集聚能力强、服务功能全的现代小城市。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集约节约利用城市土地,统筹地上地下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加快建设省域城际轨道网络和综合交通枢纽,着力整治交通拥堵等“城市病”,推进“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改造,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全面推行“数字城管”和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健全城市公共服务。弘扬独具特色的城市人文精神,不断提高市民素质。

(二)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增强农民创业增收能力。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大力发展乡村精品农业,推进特色专业村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

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构建农村生态人居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按照生产要素集中、人居环境优良的要求,培育建设2500个左右的中心村。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推进连线成片村庄整治建设,力争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和

绿化等整治建设覆盖全省村庄。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对规划保留、尚未整治的10000个左右一般行政村的环境综合整治,保护文化特色村。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提高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水平。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乡镇、中心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支持供销社、信用社等机构在中心村建立网点,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向农村地区延伸服务,加快“千村千社便民工程”建设。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和广电惠民工程,继续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广电站和邮政所建设。全省绝大多数农民能够就近享受到文化、体育、卫生、培训、幼教、养老、通讯、邮政、气象等基本公共服务。

(三)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市化格局,引导人口、经济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对影响全省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农业条件较好的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经济地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

实施差别化区域政策。根据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加快制定实施分类指导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环境等政策。进一步完善省级财政转移支付政策,逐年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等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实行按主体功能区安排与按领域安排相结合的政府投资政策,按主体功能区安排的投资主要用于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的发展,按领域安排的投资要符合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修改完善现行产业指导目录,明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鼓励、限制和禁止类产业。实行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科学确定各类用地规模,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不同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标准。

完善考核评价办法。按照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济结构、科技创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评价。重点开发区域要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质量效益、节能减排和城市化等实行综合评价。生态经济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要突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以及粮食生产能力等方面的评价。禁止开发区域要全面评价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情况。

(四)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大力发展山区特色优势产业。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山区资源,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加工和低碳环保产业。深入实施“兴林富民”工程,加快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林分升值改造和林业产业化,建设富裕的生态屏障。积极发展乡村生态工业和来料加工业,大力发展森林、观光、运动、休闲、养生、民俗等乡村旅游,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致富门路。加快建设“山上浙江”,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加大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新一轮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重点欠发达县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工程,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力度,加快欠发达地区交通、水利、能源、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优先发展教育,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欠发达地区创业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小县大城”战略,促进人口“内聚外迁”,加快生态城镇建设。重点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海岛地区和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支持景宁加快建设成为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

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和结对帮扶工程。按照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原则,进一步完善山海协作机制,加快建设山海协作共建园区,深入开展发达地区市、县、乡对欠发达地区的三级对口合作帮扶,提高结对合作帮扶成效。重点支持对口欠发达地区改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设施条件。鼓励引导产业合理转移,合作共建生态产业园区。继续办好“义博会”山海协作专区,积极利用重大展会等各种平台支持欠发达地区开拓市场。

第四篇:袁秀波《天行者》读后感

奉献教育,大爱无边

——《天行者》读后感

一直以来,我喜欢看书。特别是午后阳光穿过窗户,暖暖照在身上,喝一杯清茶或咖啡,听着轻柔的音乐,手捧自己喜欢的书静静品读。对于我来说,那时的我感到无比温馨。可是对于写读后感,我一直心存畏惧。畏惧于自己的写作水平不能够很好的把自己的所思所感充分的展现出来;畏惧于别人对于自己写的东西嗤之以鼻。所以,只看不写,成了我看书的习惯。因此看过作品之后,留给我的思考少之又少,以至于不论在阅读能力还是写作水平上停留在很低的水平上。而今天写的这篇《天行者》读后感,自己也感觉拿不出手,希望大家见谅。

《天行者》这本书,我其实看过两遍。之前刚发下书来,我就迫不及待的看完了。当时也为书中的人物和事迹感动了许久,但是时间一长,就慢慢忘记了,只记得故事大体梗概。直到最近学校要求写读后感,我才又重拾起书再次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我第二次阅读的时候,我好像领悟到了一些东西,对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界岭小学的老师们,在生活及其贫困,工作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能够坚守在那里,无怨无悔的教育山区那些可爱的孩子?为什么夏雪、骆雨两位支教大学生能离开繁华的大都市来到这么遥远而又偏僻的穷乡僻壤来给界岭小学的孩子们上课,为什么本已从界岭这座大山走出去的青年民办教师张英才和蓝飞,毕业之后又重新回到界岭小学给学生们上课?看了第二遍书之后我明白了,是

那一把陈旧的断了弦的凤凰琴所发出的并不优美的旋律;是那在一声声时而幽怨,时而欢快的笛子吹出《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的动人旋律。这笛声伴着升国旗的仪式每天清晨都会响起,给寂静的大山带来生机和活力,给界岭小学的师生带来希望和憧憬;同时,也正如万站长对初到界岭小学的张英才说的那一段话:“界岭小学就像一座会显灵的大庙,它总是让人放不下,过一阵子就想着去看一看。那地方,那些人,会让你中毒和上瘾的,就像我,这一辈子都会被缠得死死的,日夜脱不了身。。。”,“界岭小学的三位教师,孙老师是迷魂药,邓老师是还魂药,而余校长则是用迷魂药加还魂药炼成的九阴十阳膏,无论哪一种,只要吃上,就脱不开身。”万站长短短的几句话,就说出了我心中的困惑,同时也吸引着像我这样千千万万的读者或教师,走进界岭,走进界岭小学,走进余校长他们的内心世界,与他们一起欢乐,一同忧愁…….小说中每个人物都刻画的栩栩如生,有血有肉。从余校长、邓你有米、孙四海等教师身上我看到了老民办教师质朴,善良的一面,也凸显了知识分子有涵养,有大爱的一面。他们每天都盼望着万站长能给他们带来好消息——民办教师转正名额。其实这也是他们坚守界岭小学,努力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为了能转正,每个人都暗暗使劲,或努力复习,或托人找关系,或不惜牺牲自己健康的身体为代价。而当真正来了一个转正名额时,大家却把这个唯一的机会让给了献身一辈子教育事业,而被疾病缠身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余校长的妻子——明爱芬,继而让给学校里唯一的一位年轻教师——张英才。

看到这里时,我被感动的了。感动于他们那博大的胸怀,感动于是他们给界岭小学树起了一道丰碑,让我们敬仰!

而书中的另两位年轻人——张英才,蓝飞,是新型民办教师的典型代表。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为了教育事业敢作敢当的优秀品质。张英才给省报社投稿反应贫困山区教育问题,借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进修学习之后放弃城市的繁华生活,毅然回到界岭小学从教。面对村长余实嘲笑民办教师教学水品低,说他们都是水货,要不然他一定会当时县长时,张英才义正言辞的回应他:“教师职业的神圣是因为他只教学生做人,而不教学生做官,只教学生知识,而不教学生无知。”而蓝飞也不畏乡村村霸,对于教育及教师待遇等诸问题敢于质疑,敢于反抗,并积极联系,引进资金重建界岭小学新校舍。结果虽不尽如人意,但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还是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并身体力行实践者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精神。

在我看本书的过程中,我也会时时想起我的小学、初中老师们。他们大多数也民办教师,现在想起来他们那时的学识水平和教学水平都不高。记得我初中数学老师,每天早上六点多就早早来到学校,看书备课。他给我们上的课同学们都很喜欢听,每次考试都要比其他班考得好。后来才听别人说,他每天都要自学我们书本上的知识,其实他也不会,只是比我们稍微提前了几个小时学会而已。还有我们的英语老师,在教我们英语课之前,他们一个英文字母也不会。为了给我们上好英语课,两个老师轮流外出学习培训,每隔两周轮换一次,回来再把学的知识教给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英语成绩也

很不错,中考的时候,因为很多学校没有开设英语课,所以中考英语题满分只有20分。而我的英语考了18分。回想起那时老师那时兢兢业业工作时的情境,至今记忆犹新。

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唱出了我的心声,是他们把我从一个农村小妞托起来看世界的精彩,是他们让我懂得了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长大后,我也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我默默地奉献着我的青春,我的生命。无论是《天行者》中余校长、孙四海、邓有米那样在中国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还是从小教给我知识,让我懂得人生价值的小学,初中的老师们,他们在我的心中的形象都是那样的伟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都会以他们为榜样,时刻激励自己坚守自己的岗位,热爱我的学生,努力工作,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为培育祖国的栋梁之才尽我自己最大的力量。

第五篇:统筹区域发展(毛概)

统筹区域发展的思考——以国土规划为例

摘要:统筹区域发展,分解在不同的空间层次上,就是统筹东中西三大地带、行政经济区域与跨行政区的经济区域、经济核心区与特殊类型区域、城市与乡村、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实践表明,国土规划是实现空间均衡的必要保障和有效措施,当前我国要完善国土规划体系,加强国土规划的薄弱环节,以实现区域统筹。关键词:区域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国土规划;空间结构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统筹区域发展,是针对我国当前 地区发展不协调、地区发展差距全面拉大、不合理的地区间产业趋同进一 步强化、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矛盾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问题而提出的。所谓统筹,意指统一谋划、协调兼顾、共同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就是要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区域问题和问题区域,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实现空间协调发展。那么,要准确把握统筹区域发展,至少还要考察这样两个问题,一是统筹什么样的区域? 二是怎样统筹?

一、统筹的区域

1、统筹东中西三大地带

由于历史基础、客观条件以及改革开放步伐和力度的不同,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发展差距持续扩大,东中西三大地带仍是我国未来统筹区域发展的首要层次。需要强调的是,地区差距,不仅仅指的是GDP的差距,更重要的是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差距、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可以从以下几组数据的对比来看,东、西部地区GDP增长速度的差距,“八五”时期大约5个百分点,到“九五”时期约2个百分点,2001年缩小为0 54 个百分点,GDP增长的差距是趋于缩小的。再看《2004年:中国社会形势 分析与预测》抽样调查结果,当前我国个人收入水平的地区差异极大,发达地区的个人平均月收入是欠发达地区个人平均月收入的2.5倍。从2003年全国工业增加值来看,东部占全国的比重为67.13%;中部占全国20.13%;西部仅占全国12.74%,西部总量和人均水平的相对地位仍在下降,2003年各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表明,西部比东部和中部少6个百分点。东西差距不仅表现在个人收入、产业、投资等量方面的差距,而且表现在增长质量、人民生活水平等差距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难点不在东部而在中西部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更为不利的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几年来,目前并没有出现东部向西部大规模产业转移和扩散的现象,相反,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和就业却在逐年萎缩,西部的劳动人口大量转移到东部地区,从而使东部的劳动力成本始终处于最低水平,这种要素的反向聚集进一步加剧了东西地区差距。因此,加快并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提升西部发展水平,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应是我国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统筹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另一个问题是中部经济的崛起。目前,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经济振兴的区域经济战略新形势下,中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所面临的国内与国外的压力将会加大,“经济凹地”现象已经出现,并有可能加深。如何在新的区域发展战略中真正实现东西互动、促进中部, 使中部地区不至于落在后面,是统筹区域发展中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

2、统筹行政经济区与跨行政区的经济区

2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布局总体上看是沿着两条思路展开的。一是以东中西三大地带为基础进行的,奠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骨架;二是以各省级行政区为空间单位进行的,形成了有一定特色和竞争力的省级行政经济区。两种布局的叠合交织,为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从而带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环境的区际封闭性较强、地区发展条件差异显著的国情,客观上要求经济布局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既保证全国范围地域分工的不断深化发展,又要使各地区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发挥。显然,上述两种布局是不可能充分实现的,而需要细化到更加具体、更加微观的空间。而且,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和趋势: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一批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正在形成;企业在区域经济整合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大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市场扩张、中小企业通过形成产业集群等,推动着地区间资源的重新配置和经济联合;西部大开发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一些经济隆起带和新的增长极开始在西部形成。这些新的形势要求从全局的高度来统筹协调行政区域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就是要把重点开发区、经济中心、城镇体系、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建设等,突破行政区界限和分割,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促进跨行政区经济区域的形成和发展。

3、统筹经济核心区与特殊类型地区

在空间开发的目标和模式上,我国基本上是以经济发展为目标,依托核心地区优先发展从而带动外围地区的模式。在这样目标和模式下,全国崛起了诸如沿海经济带、长江干流沿岸地带、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若干经济核心区。但同时,也出现不合理的地区间产业趋同进一步强化、地区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土地资源短缺矛盾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影响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水资源短缺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产业衰退区,已成为我国当前十分典型的问题区域。目前,我国正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国策。如果上述这些问题进一步恶化,不仅制约先发核心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将拖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甚至可能造

成社会经济的大退步,核心区与特殊类型区域的关系,已经到了要求在全局高度上来统筹的时侯了。

因此,在区域开发的空间单位上,除了强调确定重点开发地区,更要关注特殊类型区域的开发和保护,尤其要注意二者在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协调问题。

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地区、重点开发地区和优化整合地区等,应纳入国家统筹的范围,明确各种类型地区的主体功能和发展原则。对于不同类型的地区,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对重点开发区,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尽快完善发展环境,形成新的增长极;对生态脆弱地区,不要盲目追求GDP增长目标,而把社会发展、教育、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根本原则,在继续加强交通、通讯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时,把教育、卫生、文化等“软件”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重要地位,并逐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型;对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要控制高耗水产业,避免地下水超采导致环境恶化;对贫困地区,要以脱贫致富为目标,把开发扶贫与异地扶贫结合起来。

另一方面,从国土资源有效配置的全局高度,加强跨行政区经济区的空间指导,处理好重点开发区与特殊类型区域、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在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利益协调关系。

4、统筹城市与乡村

如果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两种基本的空间类型,那么,统筹城乡发展是统筹区域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五个统筹”之首,目前已有相当多的论述,本文仅就城乡统筹的实质、关键和内容作简要说明。

统筹城乡发展,实质是给城乡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通过城乡布局规划、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等手段,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不断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促进城乡分割的传统“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一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要解决长期以来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机制。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大举措。

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内容包括,一是统筹城乡发展思路。从城乡分割、差别发展转向城乡互通、协调发展,把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紧密结合起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二是统筹城乡产业,推进农业产

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第二,统筹城镇与农村发展,积极转移农村人口;三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搞好城乡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第三,统筹城乡市场发展,合理配置城乡资源;四是统筹城乡配套改革;五是统筹国民收入分配;六是统筹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城乡发展政策,适当向农村倾斜。

5、统筹城市与城市、城市与所在区域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已形成了以城镇密集带和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都市经济圈为特征的城市化现象,城市化和城市建设正在迈入一个崭新时代。但是,行政封锁、诸侯割据却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建设中一个突出障碍,城市化进程与区域发展不是协调推进的。在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地区,一方面土地的供求矛盾比较突出,但另一方面,在这些地区,国土资源浪费的现象却比较严重。土地利用的结构不合理,空间功能划分模糊,城市间产业结构雷同,城市建设各自为政,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特别是城市连绵区的基础设施难以实现统一规划和建设等等。城市自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同时与其周围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各种关系,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与周围城市和区域的协调发展,城市发展绝不应该局限在系统内部考虑。但是,单纯的城市规划只能解决系统内部的问题,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城市与所在区域之间的关系问题,需要纳入更高、更宏观的视野来通盘考虑,这就需要统筹的思想和方法。国外很重视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德国在城市规划中有一条专门讨论城市与周边城市、区域规划和国土规划的联系,还讨论机制上的联系,值得我们借鉴。

二、统筹的方法

统筹区域发展,就是把以上各种层次的区域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通过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生产力布局、城乡布局等手段,促进各种资源要素的空间流动,优化空间结构,最终实现空间协调发展。从国外区域发展的实践经验来看,国土规划是协调空间关系问题的有效手段和必要保障。

1、国外国土规划的目的和做法

国土规划起源于德国20世纪30年代实施的“空间秩序计划”,其目的在于促进落后地区的开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重建城市的需要,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性国土规划在英国和德国首先兴起。日本则是在经历较长时期的高速增长后,为应对地区差距扩大、国土利用失衡、大城市人口过密和山村地区人口过疏等问题而展开了大规模的国土规划,并成为亚洲国家学习的榜样。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英国、法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对国土规划的制度和体系进行调整

和改革,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重视公众参与等新理念的要求。

纵观发达国家的国土规划,其目的主要为了消除市场经济体制造成的空间不平衡,减少由此产生的外部不经济现象,从而协调整体与局部、近期与远期、城市与乡村、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利益冲突。发达国家市场失灵空间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在市场竞争中出现了经济落后地区和人口萧条地区,如,欧洲除金三角工业中心以外的欧洲沿海半岛以及边远山区和乡村地区,美国田纳西流域;二是受经济波动和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影响,区域发展由盛而衰,出现失业严重和经济萧条的老工业地区。

各国国土规划的出发点虽不尽相同,但可以看出他们共同的经验或做法。首先,各国都把国土规划作为国家空间调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对国土规划工作十分重视,日本迄今为止已经制定了五个“全国综合开发规划”。其次, 国土规划的内容和任务根据空间层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宏观层次的规划着重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大的经济区域协调的总体思路、原则方针等内容, 微观层次的规划则以具体的开发和整治项目布局、土地利用规划等具体内容为主。如德国国土规划分为联邦、州、专区、市(县)四个层次,日本国土规划体系也分为四级:第一级,全国综合开发规划,第二级,三大都市圈建设规划、七大地区开发规划、特殊地区规划等,第三级,都道府县综合发展规划,第四级是市村町综合发展规划。第三,国土规划的理念和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相应的变化。

2、我国新一轮国土规划的任务

我国正在启动新一轮国土规划,通过加强国土规划的薄弱环节、完善国土规划体系、规范国土规划的法律措施,从而有效实施国土规划,既是新的历史时期统筹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区域统筹发展的必要措施。综上, 新时期我国国土规划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西部国土规划。西部大开发不是短期的突击性任务,而是长期坚持的经济发展战略,为了深化西部大开发,应制定相应的国土规划,同时,中部地区的优势再造和资源整合问题、东北产业振兴问题,也应抓紧进入新一轮国土规划的议题之中。近期,西部大开发规划主要应包括:

1、西部重点地区的国土开发规划,如西陇海—兰新产业带规划,长江上游地区规划、南贵昆经济带规划、呼包-包兰-兰青线经济带规划等;

2、西部国土资源优化配置规划,包括土地利用、优势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等;

3、西部特殊地区国土环境保护规划,如江河源头的保护、生态脆弱地区的保护等。

二是跨行政区的大经济区域规划,在国家层面上协调区际间资源共享、利益平衡、责任共担的问题。主要包括:

1、跨行政区的重点地区规划,如成渝经济区规划;

2、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在跨行政区的合作和协调问题,如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为核心的流域综合开发问题,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与长江产业带建设的利益协调机制问题等,应在新一轮国土规划中引起高度重视;

3、城镇密集带和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都市经济圈规划,编制京津冀首都经济圈规划、长江三角洲规划等。新一轮国土规划,应把大都市地区作为一种重要的类型区域,打破行政区界限, 以国土高效利用为目的,综合考虑,统筹规划土地利用、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等,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平衡。

三是特殊类型地区规划,特别是要研究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地区以及优化整合地区的主体功能和发展原则,为编制区域规划和制定区域政策提供依据。

四是以城乡为单位的空间规划。协调国土规划与城乡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的关系。

五是衔接协调各种规划,完善国土规划编制体系。衔接各类规划,包括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资源开发保护规划、环境规划等,形成以国土规划为骨干的规划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振光,宋平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发展与协调[M] 国外城市规划,2002,(5)

[2]邓玲,张红伟 中国七大经济区产业结构研究[M]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3]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中国地区经济分析系列课题组”,2003.中国区域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M]

[4]潘文灿,郝寿义等主编 新时期国土规划探索———天津、深圳国土规划理论与实践[M] 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

[5]吴传钧,侯峰 国土开发整治与规划[M]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6 叶裕民 中国区域开发论[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下载开放型的区域统筹格局(袁波)(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放型的区域统筹格局(袁波)(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叙事演讲稿(袁艳波)范文大全

    以学生需求为基点,构建愉悦课堂氛围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你们好!我叫袁艳波,本学期担任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我演讲的主题是《以学生需求为基点,构建愉悦课堂氛围》。信......

    2011-2012工作年度总结 袁红波

    尊敬的领导您好: 我是检测公司地铁监测的一名普通职员,准确的来说是一名实习生。转眼间,我来这个单位实习已经大半年了,以下就是我这大半年来在该单位所学所感。 我记得很清楚那......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五篇范例)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2010-03-25 10:20:12新闻来源: 新华网近两三年来,中国政府先后批复涉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天津滨海新区、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包括陕西、甘肃......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环卫一体化大格局(合集)

    统筹城乡发展 构建城乡环卫一体化大格局 夏庄镇党委政府近年来,夏庄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探索实施了“村集、镇运、市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

    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思考(本站推荐)

    ××年党中央提出了振兴东北,构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发展战略,以中央政府的决心和东北地区良好的发展条件,东北腾飞应指日可待。同时,大家都在思考,东北起飞后,下一个开发重点在......

    统筹区域发展 实现共同繁荣[推荐]

    统筹区域发展 实现共同繁荣 进入新世纪以来,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问题,如何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成为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科学发展......

    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思考

    ××年党中央提出了振兴东北,构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发展战略,以中央政府的决心和东北地区良好的发展条件,东北腾飞应指日可待。同时,大家都在思考,东北起飞后,下一个开发重点在......

    《“十二五”区域发展格局和政策展望》试卷

    一、判断题 (10 道) 1. 在东部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和京津冀的格局差别不大。错误 2. 功能区划分的是一个虚拟范畴。正确 3.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科学开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