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东师资需求缩减 师范生就业形势严峻
广东师资需求缩减 师范生就业形势严峻
2003年12月12日 广州日报
昨日,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2004职中师资类毕业生招聘会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举行,来自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等地的近百家用人单位,为进场求职的3000多名毕业生提供了1500多个职位。与往年相比,今年进场招聘的企事业单位比往年多了一倍以上,而教育系统用人单位则有所减少。据分析,与广东今年开展的中小学教师定编工作,各地教育部门、学校不敢贸然吸纳师资有关,显示师范生今年就业形势严峻。
上午9时,寒风阵阵,与现场已人头涌涌的学生相比,用人单位显得太“懒”,不少写有招聘单位的摊位上空无一人,但是应聘的大学生却仍执着地排起近百米的长龙。
在东莞威远职业中学的摊位前,一位排在最前面的广东教育学院数学专业的学生告诉记者,他已经在这个摊位前站了两个小时了,这么执着是因为事先作过多方了解,认定这是一个不错的单位,因此才会苦苦等候。其它单位不是“专业不对口,就是开的薪酬太低”。
另一家用人单位也颇有意思,番禺区一所民办学校的摊位是少见没有排长龙的一家——原来只要一有大学生接近摊位,负责招聘的副校长劈头说一句:“我们学校是一间民办中学,学校随时会倒闭,如果你要进来,就要做好承担风险的准备!”
这句话吓跑了不少大学生,副校长却笑说,他这是为了试试大学生的“就业诚意”。“我们是一所民办中学,不能给学生转户口,没有铁饭碗,教师竞争又很残酷。往年一招到好人才,没干多久就纷纷走人。所以今年学校总结教训,只要看到学生应聘,就先把困难讲在前面,受不了的学生听到这些困难自会走人。”他说,希望以此下马威来确保前来应聘学生的诚意。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生处处长杨少锋表示,面对就业危机,师范生要积极拓开就业面。据悉,今年在该供需见面会上增加了很多企事业单位,而他们需要的多是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如果学生手持“双证”(学士学位证和专业技能证),就会比较具有竞争的优势。
第二篇: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08 级电子 3 班 20082312621 王海港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形势
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大学毕业就可以找到一个好的出路,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但是当今的社会形 势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业形势也随之变动。一方面,每年我国有近千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城市和非农领域转移,使得城市地区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另一方面,我国每年 大学生毕业人数都在不断增加。以近五年为例,2005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 338 万人,2006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 413 万人,2007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 495 万人,2008 年,全国普通 高校毕业生人数达 559 万人,2009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 611 万人,并且 2010 毕业人数预计将 达到 631 万。据有关报告显示,到 2020 年,我国将新增一亿左右的就业青年。再有,由于我国产业结构 中劳动力密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劳动力供应远远大于需求的现实在短时间内难以迅速改变。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将变得越来越严峻。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岗位要求与毕业生差距太大 大学生作为人力资源供给的一个方面,与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基本平衡,是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客 观要求。而现实中,中国大学生在数量、质量、结构上的供给均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错位,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关系失去平衡。每年毕业生的人数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业岗位数量多得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有关资料表明,从 2001 年至 2006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 114 万增加到 413 万,是扩招前的四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比例却远远小于此数目。不仅在数量上,这种差距在结构和质量 上也越来越明显,专业扎堆现象严重,热门专业人才过剩。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既然是热门专业,那 么社会上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好找。话虽如此,但所有人都如此想的话就另当别论了。就我自己的专 业而言,前几年德语专业基本上是很少为人知道的,而近几年,随着小语种热的兴起,全国开设德语专业 的高校和报考德语专业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未来就业的压力也在无形中不断增大。总之,概括为一句话就 是:供过于求。在这种形势下,大学上就业必定会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困难重重!(2)自我能力认识不足,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选材难。由于教育的发展局限性,大学里很多专业 设置脱离
社会需求,学生往往书本知识充足,实际能力稀缺,更少有人能将自生的能力与实际就业形势相 联系,从而在就业竞争中失势。还有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不够重视,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制定 职业目标。就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的盲目求职,因而使得就业率变低。在选择就业的过程中,正确的认识自 己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自己喜欢什么,自己想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在就业之前自己应该有 个清醒的自我认识。没有金刚钻,哪能随便揽瓷器活啊。所以,选择好职业,正确定位是关键!(3)高不成,低不就 从我们自身的心理特征来看,大学生处于从依赖向独立,从学生向社会角色过渡的时期,们对社会生 活显示出较强的热情与好奇,缺少理性思考与合理规划。在这种氛围下,大学生择业的心态趋于 “现实化”,这种“现实化”表现在工资的高低,待遇的好坏成为择业的首要准则,而很少考虑自己的理想、兴趣、特 长、优势、潜力等自身条件。还有不少大学生择业时只关注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因此往往不能遂愿,失去就业机会。对于刚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缺乏社会经验,不够 了解社会,在没有完全武装自己的时候就想进入高端的作战领域是不现实的。社会是复杂的,社会上有成 就的人大多数是从简单枯燥的工作做起的,经验是一点点慢慢积累起来的,并不是一踏上社会就能正确的 处理好各种社会问题。作为大学生也一样,在我们真正的进入社会之前,必须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我们 要从小事做起,甘于平凡,在磨练中成长。不能把自己定位太高,自己是大学毕业,但是,在刚进入社会 的时候,大学生就是一个文盲,要想从一个文盲变成一个有能力的社会人,就必须经过各种考验,包括从
事一些无味的工作,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活学活用,最终武装自己,这样自己才能在社会中有所 发展。我们应该积极应对这些问题: 大学生是国家栋梁,是国家的巨大财富。大学毕业生不能实现就业,是对人力资源和财富的巨大浪费,会给社会和劳动力市场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可以说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 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关系到社会的繁荣和稳定。首先,政府应该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劳动力市场机制,加强监督,健全机制,完善劳动力市场体 系,建立以公益性为主的社会服务机制。如建立毕业生信息共享网络,健全信息化就业系统,健全社会化 的就业中介组织,建立政策保障机制,改革就业机制
第三篇:2014年就业形势严峻
2014年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如何解决就业难问题?
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7日在京召开。我们可以得知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27万人,较去年增加28万。28万不容小嘘,这意味着竞争越来越大。就业压力大的形式下,大学生能否找出一条捷径,解决就业问题呢?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各高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教育规划纲要和《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充分认清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努力实现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就业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600余所高校迫切转型职业教育,为当下就业形势所需。职业教育的优势在于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学生毕业找工作,刚具竞争力。相比之下,高校在文化与理论上,略高于职业院校,但实际技能操作可能达不到专业。
大学生如何解决就业难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自我的需求。如果,你只想简单的在社会上混口饭,那么这个问题不值得你思考。如果,你对温饱问题有极高的要求,对工作有一定的自我态度,对家人有给予幸福力的欲望,大学毕业工作难找,那就请积极的寻求突破困境的方法!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妨选择再学一门技术,弥补求职中优势欠缺的弊端。厨师,作为餐饮行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职业。它的价值体现,越来越重。学厨师,好就业,薪酬高,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再说,大学生选择学厨师的,他们看中的并非眼前的利益,而是往后积累资本后,直接可以创业。
创业,对于年轻人来说,绝对以一种挑战。但是,挑战一旦有了牢靠的技术做支撑,那么就顺利得多了。大学毕业就业难得情况下,选择长沙新东方这样极具教学实力的厨师学校,学技术、学厨师,实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关键词:长沙新东方厨师学校大学生毕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毕业找工作 简略标题:大学毕业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文章摘要: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7日在京召开。我们可以得知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27万人,较去年增加28万。28万不容小嘘,这意味着竞争越来越大。就业压力大的形式下,大学生能否找出一条捷径,解决就业问题呢?
第四篇:是就业形势严峻
是就业形势严峻,不是就业难于上青天
本报讯赵嘉馨廖正敏
当今社会,各高校如雨后春笋,大面积覆盖全国。大学数量在增加,毕业生的数量也不断呈现上升趋势。大学生已不再是炙手可热的名称,大学生文凭也不再是响当当的敲门砖。如今,大学毕业后的方向在哪里成为每个大学生必须思索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异常严峻,让许多高校毕业生发出“读大学还有什么用?”的感慨,提出“读完四年大学,为何还是觉得我的出路一片迷茫?”的疑问。其实,大学生不必过于忧虑,好好利用大学时光,就业并不是想象中的难于上青天。
谈到大学生就业,我校招生就业处副处长胡清华说:“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五点。第一,大学生就业需要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通用能力有机结合。这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原因。第二,社会上存在的就业结构问题。现在,普遍存在工科生的就业几率大于理科生,理科生的就业几率大于文科生,文科生的就业几率大于边缘学科学生这一现象。第三,大学生就业心态和就业观念也是一大因素。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该端正态度,摆正心态,不要消极就业。毕竟,我国就业的整体环境还是宽松的。但大学生也必须明确:社会不缺人,缺的只是人才!所以,大学生首先要做的是把自己的专业知识牢固掌握,并且培养全方面的能力,做应用型人才。第四,我校积极开展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规划》这门课程没有根本落实,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有一定的缺失。学校开这门课程,目的是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的学习,提升大学生的能力。大学相对初中、高中,是一个更为注重自主学习的环境。因此,每个大学生从升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就应该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和未来有一个详细清晰的规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重点的学习。第五,就是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个人形象、个人能力、个人修养等也是用人单位招聘时看重的。”他告诉记者,我校近几年的就业率在逐步提高。而且,就业率分为初次就业率和就业率两种。初次就业率是截止到6月30日毕业生离校后计算统计的,就业率则是截止到12月30日计算统计。从我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来看,前景良好。社会的结构性调整,就业人数的增加和经济社会的转型为毕业生就业增加了一定难度,但不意味大学生就业是一道无法攻克的难题。只要大学生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升能
力,就业对于我校毕业生而言并不是一大难题。
中文系党总支委员,08级辅导员罗斌老师表示,近两年中文系学生就业比较稳定,就业率也大致稳定在90%上下。就业形势的严峻,主要是社会这个大环境严峻,就业人数多,毕业生的流动性大。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想一步到位考公务员或者考研,从而出现了有也不就这种看似不正常的现象。他们宁可在毕业后的三个月不外出求职,专心复习,去报考9月份的公务员考试或是其他考试。为帮助学生就业,罗老师表示中文系领导在这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听说训练、计算机技能培训、职业技能考试等。对就业困难的学生,领导、老师还会帮他们在沿海地区寻找就业岗位。
夏汉伟老师也说,学校会安排实习单位,把毕业生就业的工作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我系很注重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目前正在尝试实行专业应用能力测评,希望通过测试来提高中文系人才质量。与其他专科学院相比,本科院校会把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一手抓,不会只重基础或只重专业实践。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才是适应社会的全面型人才。夏老师还解释说,之所以大一大二不开设专业课,是要求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而且,我系领导正打算不给大四学生安排课程,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找工作,去实践。
学校领导对毕业生的就业出路充满信心,相信我校学生在四年大学学习后,基本上会不存在找不到工作的现象。那么,我校学生又是怎样看待就业问题的呢?
被问及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经管系杨海燕同学笑着说:“我们这个系,找工作还是挺容易的,通常是往国贸、国企这些单位靠拢。不过,到底是刚刚毕业,工作经验不够,所以工资会比较低。”已经在零陵区环卫处实习的大三学生曹万松坦言只要把专业知识学好,把口才文笔练好,中文系学生就业不是很难。他说,大家都觉得枯燥无味的《写作学》没有用,其实这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学好了,对以后中文系学生求职会有意想不到的帮助。作为学长,他真心希望大一大二的学弟学妹多看点书籍,尤其是老师指定的必读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因为书读多了,自然而然在竞争中就会有优势。毕竟,中文系毕业生是靠笔杆子和嘴皮子吃饭的。
相比较电工、经管这些吃香的系别,体育系则是一个偏冷门的专业。那么,他们毕业后的求职方向是不是很不明朗?白同学谈及毕业后的打算,说道:“确实,体育生就业是比较困难。就我自己,有三种想法。一是去考自己家乡那边的公务员,有一份稳定的职业。二是继续深造,考其他学校的研究生。如果两样都没有考上,就只有第三条出路了。因为是学体育的,自己创业,开个健身房还是不错的。当然,成为一名体育老师也是不错的选择。”在大多数人眼中,体育系的学生只重身体素质,其实不然。大三网球班的游国栋同学在节假日之余,也会摆点地摊,为自己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他说:“学体育并不代表在其他方面,我就一定比不上其他人。只要肯努力,肯付出,我相信,体育生不会比任何人差。”
正处于大一适应期和大二磨合期的同学,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又是什么想法呢?心理部副部长彭丽丽同学认为,“其实,我个人觉得就业还是有困难的。现在中国的就业形势严峻,每个就业岗位都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人去争。况且,就业岗位还是比较缺乏的,要不然怎么会有大学生毕业几年还待业在家?读大学就是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可是那又谈何容易!”计算机系汪敏同学在大一就有了创业的想法。现在,他在校门外和同学合伙开了一家精品店。对于毕业后的就业,他说:“我是学计算机的,可能的话希望往这个方向发展。当然,除此之外,我也会为自己做其他的考虑,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嘛。”作为学习标兵的大二学生肖俊说他觉得就业还是不那么轻松的。因为在当代,用人单位要求过高,工资却过低。自然,大部分毕业生不愿意到这样的单位工作。还有就是毕业生的择业要求也过高,不会从实际出发,只想找一份不累不苦但工资又高休息时间又多的工作。刘丹凤同学也认为找工作是比较难的的,尤其是薪水高的工作。像文秘这种专业,在二十一世纪已经不是热门职业了。而且,相对在高中文秘班毕业的学生,我们大学生并没有什么优势。但如果在大学里把专业知识和其他方面的能力都掌握好,还是可以找到工作的。
如今就业形势的严峻,让大学生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观念:既然读书后依然没有出路,不如不读。但从我校领导和师生的讲述中,可以知道就业形势固然严峻,但就业还不至于比登天还难。大学生只需在三四年的大学生活里用心学习,培养能力,提高素养,将来的就业道路还是畅通的。不论是热门的电工专业,还是冷门的体育专业,社会都需要人才。所以,每个大学生都应对前途怀抱希望,在大学里打好基础,为将来就业做好铺垫,也要相信就业不是难于上青天。
第五篇:2013年就业形势严峻(本站推荐)
今年毕业大学生逼近700万 再创新高就业形势严峻
来源:人民网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前天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上表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就业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
用工需求整体下降
杜玉波称,由于我国宏观就业形势面临经济放缓、就业总量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矛盾突出三重压力,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有效用人需求呈下降趋势。据2月初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这些单位2013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
从行业情况看,医疗卫生、咨询、电子商务、旅游、文化体育等行业用人需求略有增加,但钢铁、机械、采矿、能源、建筑等行业,用工需求不同程度减少。在调研的200多所高校中,约有60%的高校认为就业形势严峻,特别是很多地方高校反映用人需求下降或明显下降。部分毕业生也对就业前景感到担忧,少数毕业生甚至感到焦虑。
多个举措鼓励创业
针对此种形式,教育部要求落实“一把手”工程,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主要负责同志确保本地本校毕业生就业率水平基本稳定,有条件的地方要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经费,加强保底就业服务,完善企业吸纳毕业生的扶持政策等。抓好税收、贷款、贴息、落户、场地等政策落实,进一步简化毕业生创立企业、办理小额担保贷款的手续;设立省级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建设创业项目资源库,推动每个地市至少设立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园。部际合作促进就业
此外,教育部将与国资委、工信部等合作,举办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等方面招聘活动,积极动员国有企业扩大招聘规模、增加人才储备,同时启动“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
2009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首次突破600万人,达611万。2010年达630万,2011年达660万,2012年增至68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