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时间:2019-05-12 18:3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第一篇: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入

学考试(复试)综合素质面试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综合素质面试

科目代码:

一、考试目的考察学生对建筑设计基本概念及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处理建筑设计问题的能力,从而较为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基本专业素养。建筑设计快题要求考生能系统地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建筑与环境相协调、功能组织、交通流线、空间组合、形象塑造、以及相关技术性问题的解决,同时考察学生规范(徒手)表达设计方案的能力。面试问答主要考察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对现代建筑设计原理、理论的理解,包括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地域文化中的建筑设计等问题,并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考试内容

综合素质面试由4小时建筑设计快题考试与面试问答两部分组成,快题成绩将作为综合素质的评判依据之一。

1、快题设计命题范围

中小型民用建筑设计单体设计(面积在1000至3000平方米之间),可能包含有一定量的规划和场地设计的相关内容。

涉及的建筑类型包括:(1)文化类建筑,如:俱乐部、文化馆或小型会议中心、展览或小型博物馆等;(2)旅游接待类建筑,如:中小型旅馆、大型茶社、中小型餐饮娱乐建筑等;(3)中小型改、扩建民用建筑等;(4)中小型办公、教学或商业建筑等。

2、面试问答命题方式与范围

命题方式为事先命题、当场抽题回答。命题范围涵盖建筑历史、传统建筑理论以及现代建筑思潮等方面应知应会的一般专业知识。

三、快题考试要求

1、考试时间:4小时(具体时间安排详见复试方案)

2、图幅与版面: A2图幅

3、表达方式

尺规或徒手绘图(均按指定比例),表现方法不限,以表达设计意图为宜。

4、考试工具

除图板、绘图纸外,学生自带其余工具。

四、面试问答考试要求

1、考试时间:15分钟

2、考试程序

考生按照规定顺序逐一进行面试问答。首先由考生进行2分钟自我介绍,然后抽取2道考题,经过规定的准备时间后作答。

五、参考书目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天津大学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二版彭一刚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建筑设计规范大全》 修订缩印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第二篇: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馆调研报告

建筑系馆调研报告

一、基地分析

基地位于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的北侧中央森林公园中,北侧为象山宿舍区,南侧为一个湖,西南侧为北苑食堂,西侧为镜湖,东侧为逸夫图书馆,整个地势高差达20米,山脚下为学校创始人时钧先生的石雕像,周围环以

各式花草,并且沿石阶而上,右侧有一层层叠落的叠水景观,在半路有一个休息平台和亭子,山间的道路都是以木栈道为主,沿着山间道路走便可以到达图书馆。

基地附近流线以从南侧篮球场东苑食堂以及教学楼和东侧图书馆的为主,次要流线从西侧北苑食堂来的。主要节点为南侧十字路口以及东侧图书馆门口。

为了符合地形以及周围景观,主要入口应放在南侧或东侧,主要景观面以看见西侧镜湖和南侧的湖景为主,考虑到较大高差,应采用园林分散型布局,主要建筑风格为较江南式的现代中式风格。

二、建筑系馆的基本功能

“现代建筑理论认为,功能表现为内容,空间表现为形式,二者联系不可分

割。它体现了现代主义建筑理论中,形式追随功能的思想。”不同的功能将产生

不同的空间形式,而不同的功能组合也会导致不同的空间形态和空间组织方式。

教学:建筑系馆的教学部分根据教学的需要,以课程设置为依据,主要分为教室、实验室、资料室等。教室以专业的设计教室为核心,辅以评图室、展厅、多媒体

教室、机房、美术教室等。这是学校中其他院系所不具备的空间,也是建筑系馆的独特之处。实验室包括物理(声学、力学、光等)、模型、色彩等辅助教学的实

验室。此外为了增加与外界的信息和理论等的交流活动还配有报告厅。基本上每个建筑院校的建筑系馆都配有大小不等的报告厅。

教研:与中小学不同,大学的院系除了教学的功能外还承担科研项目,且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科研成果决定了一个系在相关领域中的位置。建筑系通常以教授为

负责人,吸收青年教师加入,以共同研究的课题为中心成立工作室或由授课和研究方向相近的教师组建成教研室,兼具课题研究、工程实践、和本科以及研究生

教育的功能。

管理办公:院系都拥有独立的行政管理体系,所需用房包括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设备用房等。这是校园中各院素共同具备的功能空间。

基本功能空间

空间形态特征取决于功能需求,而基本功能空间的特征具有内向性与独立

性,它保证了学习、工作的效率,降低了与外界的干扰。基本功能空间按其特定的功能进行区域划分,这样便于管理和使用。建筑系馆与其它教学建筑的共同点是一般都将教学、教研与管理办公划分在不同的区域内。其中教学空间所占的比

重最大,是建筑的主体空间,而且建筑系馆的空间特点也主要体现在教学空间上影响教学空间形态的因素主要为教学方式和内容。

建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讲究经验的积累与创造力的培养。自古无论中外都是以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的。即使在现代,建筑教育虽然形成了一套学校教育的模式,但学习方

式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师生间面对面的指导与交流,而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又决

定了对学生的训练涵盖了艺术与技术等许多方面。

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建筑系

馆的教学空间设计,并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教学空间特点。因此以下主要针对教学空间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

Ⅰ设计教室:

设计教室为建筑系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它在使用上要满足授课、讨论、绘图、制作模型,展示等功能,此外不同院系培养方式不同而对设计教室的要求也不同。

即使是同一系馆,在不同时期教育方式的改变也会影响设计教室的空间。

因此设计教室空间需要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如作为建筑老八校之一的清华大学建筑系馆,属于国内资格较老的建筑系馆,早期的教师格局为典型的封闭式格局,各班之间交流较少。随着学科国际化的发展,清华大学建筑系馆改变了教学方式,将所有建筑教室打通,形成全开放的教学空间,使学生从保守、封闭

走向交流、开放。

设计教室常见的空间形式有两种,以班级为单位(常以25.40人左右为一个班),空间尺度较小的设计教室,这里称其为小教室。而年级共用甚至跨年级、专业共用的教室,由于空间尺度较大在这里称其为大教室。

1小教室:

空间内使用人数相对少,空间尺度小、空间形态比较单一,容易形成并列的均质空间,其空间尺度的设定与普通小教室不同,主要取决于其设计活动的特殊

需要。小教室形式具有空间组织灵活的特点。通常情况下,一个班一个教室,这种安排优点是方便管理和教师授课,缺点是各班之间缺乏交流。如:同济建筑与规划学院的明成楼设计教室,可容纳25人的教室,为开间7.2米,进深9.6米的矩形空间。郑大建筑学院新系馆方案中的设计教室为开间15米,进深7.5米的矩形

空间,每班约35人。

2大教室:

由于使用人数多,且包括不同年级甚至专业的学生,因此其空间形式变化较

多,而大的空间尺度,决定了它在采光照明以及结构形式的设计上与小教室有很

大的区别。

它还影响了建筑整体的空间组织方式进而决定了该系馆的建筑形态特

征,同时也决定了该建筑学院的教学方式。大教室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A.大通间式:

即以一个大尺度的完整空间作为设计教室。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密斯于

1950-1956年为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的建筑与规划学院设计的克郎楼他将设计教室放在面积为120mx120m的没有柱子的大通间内,可供当时400名学生使用,仅用一人多高的活动木板来划分区域,并与评图和展示空间形成即分又连的流动的空间特征。

此外还有台湾东海大学建筑系于六十年代建成的旧馆也采用该种大通间式的设计教室,在结构上采用倒伞型薄壳顶覆盖。该设计教室为当时四个年级学

生的共用设计教室。

相对来说这样的空间适合学生人数以及专业划分不太多的院

系。另外还有一些是按照年级或教育阶段划分的,如:天津大学建筑系设计教室

就是每层有一个16mx23.7m的大教室,供一个年级90人使用,共有5层。这种空间的特点是能够强迫各级学生之间的交往与交流,促进知识的传播,有利于整个院系学术气氛的塑造。

B.阶梯型空间:

空间内地面呈阶梯状降落形成区域划分,不同专业或年级处在各自的区域

内,同时它又具有大空间的完整性。例如:美国的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设计教

室采用一个巨大的中心设计教室,供建筑、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学生共享。设计教室呈阶梯状层层下降的地面,如同舞台般每天上演着各种设计过程和成果。屋顶是巨大的倾斜钢网架玻璃顶,不仅起到了采光作用,还将室外美景尽收眼底。设计教室成为该馆最大特色。又如:台湾东海大学建筑系新系馆设计教室:绘图空间为混凝土折板屋顶,以侧向天窗采光,从三楼高度以半层高差逐渐下降,直至

落到地面层,形成五个区域,分给五个年级使用。

C.复合型空间:

在大空间内设有夹层,利用楼梯或坡道进行空间上的连接。形成既分又合的空间形式,这种教室一般都是通高两层,可利用侧立面开窗采光。空间具有丰富的层次性。如:耶鲁大学建筑系馆设计教室,中间为通高两层的大厅,两侧有夹层,空间开敞,通高的侧立面有落地玻璃采光。

Ⅱ评图室

评图活动是建筑设计学习的重要环节,一方面是由教师对学生设计成果的分

析和评价,另一方面也是学生与教师交流,并听取不同意见的机会。因此评图空间是建筑系教学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功能上应考虑满足悬挂图纸和摆放模型,许多评图空间还具有作品展示的功能。评图空间在空间设置上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作为独立空间设置,另一种是结合其它多功能空间设置。

独立空间设置其优点是安静、少干扰。但在空间形态上不同于其它独立空间具有明确的封闭性。评图空间普遍具有较为开敞、通透的空间特征,目的是鼓励交流和观摩。

结合多功能空间设置:结合多功能空间如:

多功能厅或中庭等空间,其空间形态更开敞更具公共性,适合更多人参与。这种结合方式是近年来的系馆设计中使用较多的方式,国内许多新建建筑系馆和老建筑系馆的改造都选用这种方式。

这与教学方式开放化的趋势相适应。

展示、交流等多种功能,为学生提供公共交往的场所。重庆建筑大学的中庭同时作为连接个功能空间的核心空间,评图时过往的学生驻足观望,了解其他年级的学生学习概况,听取各为指导老师的点评并能从中受益。

实验室

建筑系的实验室根据教学特色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别。有的院系倾向于技术,实

验室在建筑空间内所占比重就会很大,内容也比较复杂。有的院系倾向于人文、艺术,实验室就比较简单,且内容也会有所差别。不过建筑系所要具备的基本的实验室主要包括建筑物理实验室和模型室。

物理实验室:

主要承担声、光、热等实验和检测功能,因此需要一个大尺度空间,此外在结构上有时也有特殊的要求,所以大多位于建筑的底层或半地下层。例如:东南大学建筑系馆物理实验室就是一个以声学实验和检测为主的实验室。为了完全隔绝外界声音的干扰而达到理想的环境状态,实验室在结构上采用双层钢筋混凝土墙,且墙间留出1.5M的中空,地面下则垫有刚性弹簧减震层。这个实验室不仅用于教学,还承担科研的任务。

模型室:

制作模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三维空间概念,是将设计方案从平面构思向具体的空间形象推演的必要阶段。因此制作模型是建筑设计的重要过程。每个建筑系馆都应有自己的模型室,为学生提供制作工具和指导。模型室的空间尺度没有一定之规,主要是由教学特色决定。一般倾向于技术的院系在模型的制作过程中强

调解决结构、材料等问题。模型室就是一个工程车间。

国内大部分建筑院校的建筑系馆内没有单独的模型制作空间,都是和设计教室绘图空间在一起的,调研过程中很多学生提出了模型空间的问题,此部分的空间需求很大。

Ⅳ公共交往空间建筑系馆的“公共空间可以解释为存在于建筑内部为教师、学生所使用和感知,而不产生直接教学活动的公共性活动空间。”以往人们对公共空间的认识总是停留在交通空间或辅助空间的概念上。随着教育思想的改变,教学活动的概念宽泛了,教学的方式、方法也越来越开放、灵活。一些活动离开了教室,利用公共空间的开放性特征以达到更广泛的传播知识和交流信息的目的。

因此公共空间

逐渐成为了设计中被关注的重点。

近年来许多新的建筑系馆都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进行了许多新的尝试。

空间构成要素

“走廊”空间:

走廊、连廊、楼梯等形成的空间都属于线性空间具有连续性和方向感,具有

动态空间特征。廊的基本形式分为外廊和内廊,建筑内廊的形式一般于建筑所在地区的气候有关,一般北方学校的建筑廊道为内廊——如哈尔滨建筑大学,南方学校大多设外廊——如深圳大学。在这里将其归纳为“廊”空间。在使用功能上

“廊”空间主要作为交通空间将人引导到目的地,它所形成的路线是人们天天、时时通过或可能通过或观念上通过的道路;

并把多数空间要素相互统一并与更大的整体联系起来。人在空间内的进行过程中感知和使用。此外,它不仅是方向上的指引和传导,还是空间过渡的界质,能使人停留或导向两侧的功能空间,因此

它非常强调空间的渗透。

⑵庭/厅空间:

门厅、中庭、内厅、过厅等节点空间都是趋于静态的空间形式。而门厅、中

庭、内厅等在功能上起到集中或疏散人流,缓冲、过渡的功能,并具有场所的效能。因此将其归为一类。但它们也有各自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a.门厅:

门厅是建筑中出入口处的内部过渡性空间,也称进厅、前庭等,它是空间中

主要“廊”的起止点,具有通过、接待、分流、过渡等重要作用。它有人流密度

大的特点,且是人们活动的必经之地,应有足够的缓冲空间以满足人通行、停留等要求。进厅的位置分布、数量和面积均应随着人流量大小、流线的走向等实际

情况分出主次,合理配置。

b.中庭:

最早是由建筑的中心庭院演化而来,它强调一种垂直的纵深感,是建筑内部

公共性空间系统中被明确区别的,是最难忘的场所;内部公共性空间结构中最明确的要素;是空问序列的高潮。它能够提高环境系统的整体效益,是复杂功能和

空间组织的中介,它既是目标空间,又是选择空间,具有交通、交往、休憩、展示等功能,并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活动环境。

c.过厅:

是停留、过渡、展示的场所,它与中庭或主要内厅比属于次一级空间。它与

中庭/内厅的层次关系是教学建筑内部公共性空间层次的一个重要体现。

过厅是很好的组织交通的方式,它通常设置在几个方向的廊的相接处或转折处,可与竖向交通设施结合布置,起到分配人流的作用;廊与人流集中的空间的相接之处,作为缓冲空间:进厅与大厅之间,或大厅与大厅之间,起着联系和空间过渡的作用。

d.屋顶:

屋顶空间常常是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空间,很多校园建筑的屋顶都没有被充分的利用,而建筑系专业的师生充满创造力的把建筑系馆的屋顶利用起来,对有限的建筑系馆的空间环境进行充分的发掘,提高空间的可利用度,同时增强了建筑

系馆的个性特色!国内许多建筑院校的建筑系馆的屋顶空间都得到了很好的利用。重庆大学建筑系馆的屋顶规划成小型花园,设置座椅和绿化,给师生们提供了一个安静的世外桃源。

总之,建筑系馆的教学空间相对于其它专业的教学空间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许多功能可独立设置也可互相结合。因为不同院校教学特色和教学方法差异较大,因此在设计上不能照搬一般教学建筑的固定模式,要根据具体需要进行专门设计。

实例分析——郑州大学建筑系

郑大建筑系馆主入口的设计独具匠心,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四根直径一米左右的柱子,对称分布在入口两侧,上面刻有院系名称,既能起到路标的作用,同时也引导作用。入口处的巨大黄色框架起着门的作用,他就是一个边界,界定了内外空间,同时他也起到了一个框景的作用,其明亮的黄色与背后的灰色建筑对比强烈,同时呼应楼梯处的竖向黄色体块。月牙形的水池、圆形的柱子与棱角分明的主体建筑相互柔和,相得益彰。整体设计有别于其他工科系馆,却又遥相呼应。

建筑系馆内部入口设计较简单,在这里彭一刚老先生,设计了一个折线型的雨棚,对入口进行烘托,虽然简单但是和建筑主体的清水混凝土设计很协调。

郑大建筑系馆的一层是实验室,二层是多媒体教室,三层到六层为教室,办公用房位于建筑东部及连廊部分,能分区明确。为了采光的需要,在设计中引入了光庭,所有的教室等主要功能用房都围绕光庭布置。一二层的光庭南面部分是展览庭,供各年级学生学习交流和展览使用。在中庭设置了一部一跑楼梯,分散高楼层下来的人流,避免拥挤。每层设7个教室,每个教室约10m*8m大小设计上充分利用交通空间设置了一些交流休息场所,努力营造一种适合学习交流的环境。在人流组织方面,由于辅助用房较集中一二层,和其他层的东部,在东部又增加了一部楼梯,这样人流就很好的分开了。

光影的变幻莫测,空间的灵活转换是郑大建筑系馆留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走进建筑系馆的大门,首先看到的,或者说是首先吸引我的就是从天上洒落下来的阳光,这是一个呈带状的天窗,或者我们叫她光庭更合适。光庭的植入给了建筑双向的采光面,不论哪个教室都十分明亮,他就是整座建筑的视觉焦点。主入口左边是展厅,展览了一些学生作品,向左穿过展览厅,突然的,我从一个开敞的、明亮的空间进入一个狭长、低矮、昏暗的走道。沿走道向前走约莫二三十步,在走道的尽头,一个明亮宽敞的光之走廊跃入我的眼帘。明暗、大小对比之强烈,是我所见过的建筑之首。魔幻般的光影变化、神奇的空间变换使我一下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向右沿光之走廊一直往前走,又是一个狭小低矮的走廊,我一下子又从白天进入到黑夜中......这种光影和空间的变换就这样一直交替变换,看似重复但是每一个变换都独具特色。

第三篇: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生会第二届班级足球赛冠军争夺战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生会

第二届班级足球赛冠军争夺战

“挥洒阳光,激情足球”,经过24天赛程的淘汰赛,2011年12月15日,建院学生会第二届班级足球赛终于迎来了最后一战,比赛双方分别是09建2和09城规。这天,他们在这片绿荫草地上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冠军争夺之战,最后的生死搏斗,我院党委副书记罗胜京和林智鹏、周新林辅导员也前来观看了这次的比赛。寒冬似乎在阳光照射下褪去寒冷,还是说对比赛的期待热血了人心。在呐喊助威声的轰击下,刺耳的哨声终于响起,比赛正式拉开了帷幕。

上半场,一开始双方似乎都是先试探性的触碰了对方的防线,是先热热身,还是策略技能,这时场上是尴尬的安逸,场下则是殷切的呐喊。经过几个回合的你来我往,终于有些许比赛的火药味冒出,画面一转,双方都已经是卯足了劲,全身肌肉紧绷,不敢丝毫怠慢。一边的传球,另一边的抢球都可圈可点。这个回合,一方猛烈进攻,另一方严防死守,下个回合,一方抽射不断,另一方扑球无误......直到哨声响起,上半场结束,比分仍为0:0。下半场,双方攻势依旧猛烈,比赛开始不久,建2创造了一次绝佳的射门,抽射,此时呐喊声早已升高几分贝,随后又降下,球被对方门将扑出。在7分钟时,城规班终于打破胶着已久的僵局,将比分改写为1:0,暂时领先。这一球使得城规班士气大增,乘胜追击,在5分钟后再续一球,再次改写比分,以2:0继续领先。城规班以这股气势继续打压着对方,在第15分钟的时,局势稍稍回转,建2球员的默契配合为他们扳回一城,以2:1稍落后的比分紧追着城规班。此时场上气氛越发紧张,球员们咬紧牙关,丝毫不敢松懈,直到比赛结束都是势均力敌的角斗。哨声再次响起,虽然疲倦,但球员都带着满意的笑容,比赛最终09城规班以3:1的比分胜出。

随后是颁奖环节,冠亚季分别为09城规班,09建2,09建1,最佳射手尼奥LEO由获得。“1,2,3咔嚓!”时间在这一秒定格,我院第二届班级足球赛完美落幕。运动健儿们在二十多天的比赛充分展现出了他们各自为班集体拼搏的精神,让我们期待着他们明年更出色的表现。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生会

2011年12月15日

写的还不赖吧,参考参考

第四篇: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毕业设计任务说明书

附件4 07届建筑专业毕业设计用

深圳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方案设计任务说明书

一、简述

深圳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是深圳大学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重点基地,深圳大学十分重视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合作,与国外、香港30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教育合作关系,与国内近百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合作关系,每年来校讲学、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海内外专家、学者达千余人。爱尔兰现任总统玛丽·麦卡利斯,原日本总理大臣海部俊树,著名学者池田大作、饶宗颐、吴家玮、杨振宁、李远哲、牛满江等受聘为学校名誉教授。

为了创造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为了使深圳大学逐步迈向国内名校营造更优越的条件,学校计划在北校门从东靠近高校科技园南区的一块市政府备用地(面积约21143.5㎡)修建深圳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二、设计依据:

1、深圳市法定图则(南山区高新科技园南区)(附件1)

2、用地红线图(附件2)

3、深圳大学校园总平面图(附件3)

4、国家有关规范及深圳有关法规和章程。

三、项目概况:

深圳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项目往于深圳大学校园东北角紧邻现有深大高尔夫练习场,北靠深南路,东、南与高新科技园南区相邻。

规划设计要求如下:

1、用地位置:高新科技园南区

06-01-04地块

2、用地性质:学校用地

3、总用地面积:21143.5㎡

4、建筑容积率:≤1.3

5、建筑覆盖率:≤30%

6、绿化率:≥40%

7、建筑高度:≤50m

8、建筑面积:27486㎡

9、退红线要求:ab:6m

bc:12m

cd:12m

ad:20m

10、机动车停车位:150辆(地面约30辆)

11、机动车开口:深南路(加油部以东100m至迎道以西50m范围内

与深大校园内道路通过现高尔夫球场接驳)

四、设计要求:

1、设计定位:功能上要求能接待来深圳大学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国内外专家和团体,以及来校短期合作研究的学者;在形象上体现学术交流机构和校园建筑的特点,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摒弃商业化的形象。

2、建筑功能:会议、会议接待、住宿、培训、饮食辅助。

3、交通要求:处理好与深南路、地铁站的接驳,处理好地铁与校园交通之间的关系。

4、环境设计要求:营造安静和接近自然的环境,注意降低噪声和交通对交流中心的不利影响。

5、各功能房间一览表:

(1)标准客房

160间,其中二间套房6套,残疾人客房1套。(2)大堂

不小于300㎡

(3)餐厅 大餐厅1间300㎡,包房10间,各25-35㎡(4)商务中心 40㎡(5)书店 100㎡(6)商店 100㎡

(7)多功能会议厅(可举行会议、展示、联欢活动)1间 400㎡(8)中会议室 2间 各100㎡(9)小会议室 8间 各60㎡(10)培训教室 6间 各70㎡(11)资料信息室 1间 120㎡(12)贵宾接待室 1间 80㎡(13)管理办公室 8间 各60㎡(14)交流休息廊 约250㎡(15)健身房 120㎡(16)乒乓球室 2台、120㎡(17)咖啡厅 1间 约150㎡(18)厨房 约250㎡(19)储藏室 约350㎡

(20)车库 停车150-170辆(约6800㎡)(21)设备用房 约1500㎡

(22)走廊、楼梯、电梯、过厅、厕所等辅助面积若干。

二○○七年一月十五日

第五篇: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设计讲义

1.城市设计基本概念

1.1 城市设计学科定位:

与城市规划、建筑学、景观建筑学、市政工程学的学科关系 1.2 城市设计基本概念:

规划论、建筑论、形体环境论、管理论、全过程论(1)注重三维空间的城市设计

沙里宁:“城市设计是三维空间的组织艺术”,“基本上是一个建筑问题”。

丹下健三:“城市设计是当建筑进一步城市化,城市空间更加多样化时对人类的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

(2)作为艺术处理的城市设计

早期的城市设计主要是被看作是艺术的处理。“是创造性的活动。在社会、经济、技术和政治变化的环境中,通过创造性的活动,设计、修改和控制城市环境的形式和特征,体现地方特色”。

戈斯林:“从人类的角度来说,城市设计是针对视觉环境满足任何城市社区居民的需求和愿望的尝试”。

(3)针对公共领域的城市设计

拉艾:“城市设计是建筑形式与开放空间在社区环境中的合成”。林奇: 城市设计要处理“可能的城市环境的形式”,“为聚居地或其重要部分的使用、管理和形成创造可能性的艺术”。(4)强调功能组织的城市设计

美国建筑师协会:“城市是由建筑和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劳动、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所组成。把这些内容按功能和美学原则组织在一起,就是城市设计的本质”。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处理和艺术安排”。

(5)关注环境与行为互动的城市设计

十人小组:“城市设计必须首先处理人与环境之间的视觉联系和其他感知关系,重视人们对时间及场所的感受,创造舒适与安宁的感觉”。(6)强调过程的城市设计

巴奈特:“一个良好的城市设计绝非是设计者笔下浪漫花哨的图表与模型,而是一连串都市行政的过程,城市形体必须通过这个连续决策的过程来塑造。

城市设计概论讲义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1 “城市设计”的多种理解 1.1.1 注重三维空间的城市设计 1.1.2 作为艺术处理的城市设计 1.1.3 针对公共领域的城市设计 1.1.4 强调功能组织的城市设计

1.1.5 关注环境与行为互动的的城市设计 1.1.6 强调过程的城市设计

巴奈特 “一个良好的城市设计绝非是设计者笔下浪漫花哨的图表与模型,而是一连串都市行政的过程,城市形体必须通过这个连续决策的过程来塑造。因此城市设计是一种公共政策的连续决策过程,这才是现代城市设计的真正含义”。“设计城市而非设计建筑”

1.1.7 广义综合的城市设计

1.1.8 我国学者对城市设计的认识 郭恩章 金广君 “现代城市设计是以提高环境质量为目标的综合性城市环境设计”。“城市设计也是一种社会干预手段,政策性较强,其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表现为公共性的行政管理过程,如制定公共政策,进行建设管理等”。1.2 城市设计学科定位

城市规划中的形体环境规划结合建筑学、景观建筑学、市政工程学的相关知识。1.3城市设计的目的

3.3.1改善公共环境质量 3.3.2为市场经济服务 1.4城市设计的特征 空间向度 时间向度 多学科 多主顾 指导性 人与环境

参考书目

凯文 · 林奇(美)《城市的印象》 项秉仁译 E · N · 培根(美)《城市设计》 黄富厢译 F · 吉伯德(英)《市镇设计》程里尧译 徐思淑等 《城市设计导论》 金广君 《图解城市设计》《国外现代城市设计精选》 王建国 《城市设计》

第二章 城市设计简史 一部城市建设史,也可以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写,即写成了一步城市设计史。1.西方城市设计简史 1.1 古希腊的城市设计 1.1.1城市文化特征

——城邦、公民与民主精神 ——人本主义与纯粹理性精神 ——开放、学习、交流、思考 ——广场、圣地、公共建筑 1.1.2雅典卫城

古希腊人建筑群建设的杰作 与城市生活相结合

与地形和自然景观相结合 与城市整体景观相结合 1.1.3希波丹姆的城市设计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波丹姆 苏格拉底:城邦和城市生活自然发展 柏拉图:《理想国》“社会几何学”亚里士多德:城市的规模和范围应加以限制,城市居民自由而有节制的享受生活

希波丹姆:米利都城,几何形、方格网城市结构 柏拉图:《理想国》

城市中心是卫城,并在周围建立一圈城墙,城市其他部分从这个中心成辐射状分布,并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地块并相互取平,占地好的面积稍小一些,占地次的面积稍大一些。全城共含5040个地块,居民5040个(主要指武士阶层的成员),城市中心的庙宇应摆放在广场四周,整个城市应当建立在城邦圆周中心的高地上,以利防守和清洁,城市中心还布置体育场、剧场和讲习地。希波丹姆——公元前5世纪的规划建筑师,“城市规划之父”。遵循古希腊哲理,追求几何和数的和谐,以取得秩序和美。城市分为三个部分:圣地、主要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米利都城是体现其规划思想的代表。1.2 古罗马的城市设计 1.2.1 城市空间特征 城市设计精神

—源自希腊时期希波丹姆的城市设计原则

—拿来主义,适合表现帝国沉着、威严和权利的皆为可用 —直接实用为目的,并非单纯追求审美 整体壮观的空间秩序

—改造古希腊自由、不规则、有些凌乱的广场空间 —塑造整齐、典雅,规模巨大的开敞空间 —善于运用轴线和透视手法 以建筑体量凝聚城市空间

—不强调和突出个体建筑的形象,使建筑实体从属于广场空间,相邻建筑之间的协调

—体形庞大的纪念碑式建筑物紧密布局,依靠体量的惯性联系,起到对广场的控制作用 共和国时期——共和广场群,城市社会、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 帝国时期——帝国广场群,皇帝们树碑立传的纪念场地 1.2.2 维特鲁威 《建筑十书》

—总结了希腊、依达拉里亚和罗马的建筑设计和城市建设经验 —城市选址、城市形态、城市布局

—城市选址须占据高爽地段,有良好水源供应、农产资源和水、陆交通条件 —建筑性质同城市的关系,地段周边的现状、道路、地形、朝向、风向、阳光、水质、污染等

—街道与风向和公共建筑位置的关系 理想城市模式

—继承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 —延续希波丹姆的城市规划理论

—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有重要影响 1.3 中世纪的城市设计 1.3.1城市空间特征 自然形成 教堂为中心

道路弯曲、宽度自由

广场封闭式构图,平面不规则 建筑实体界定公共空间

如画的城镇,适合步行的体验空间 1.3.2 城市广场

—利用建筑的围合形成连续的、整体的和丰富多样的界面,造成封闭空间 —广场形式和大小根据公共生活的需求确定,也取决于主体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视觉要求

—尽可能不规则,教堂、钟塔、市政厅或雕塑不放在几何中心

—建筑物、纪念性雕塑和广场之间应有紧密的功能上、视觉上和意义上的联系 1.4 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设计 1.4.1 城市改造

罗马市政广场的改建:

——米开朗基罗最精美之作

——对古罗马广场和建筑群设计经验的借鉴和改进 1.4.2 巴洛克:戏剧化的城市设计

—16世纪以后的巴洛克城市设计,真正影响并改变了西方城市格局 —有明确的设计目标和规划体系 —集中反映当时的几何美学

—轴线系统,放射道路,强烈的秩序感和恢弘的气势 —符合君主和教皇的心理需求

1.4.3 巴洛克城市设计对后世的影响 2.中国城市设计简史 2.1 《周礼.考工记》

—服从礼制营建制度的需要和人伦秩序的体现 —由外而内,控制式和封闭式 2.2 《管子》与《理想国》

—城市分布、城市选址、城市规模、城市形制、城市分区 —打破“先王之制”,城市选址因地制宜

—城市布局上按职业组织聚居“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商近市”

第三章 现代城市设计理论

1.集中与分散:关于城市理想模式的探索 1.1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明日的田园城市》 结合城乡优点 改善城市环境 消除贫富差异

建立新型社会经济关系 新城市运动

1.2 莱特的广亩城市 《消失中的城市》 自然主义者

每人一英亩土地 高速交通连接

抛弃城市结构,真正融入自然 中产阶级郊区化

1.3 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 《明日城市》 城市集中主义

空间、人口和各种资源的集中 提高城市运做效率

反对传统城市空间模式 体现现代艺术观

光明城,300万人口,中心24栋摩天楼,60万人居住在周边的板式豪华公寓内。巴黎伏瓦生规划

2.空间和秩序:城市设计的形式论

2.1 卡米罗·西特:城市空间的美学研究 卡米罗·西特(1843—1903)《城市建设艺术》

建筑物、纪念物及公共广场之间的关系 中心空敞的公共广场 公共广场的封闭特征 公共广场的形式和大小 古代公共广场的不规则性 公共广场群

北欧公共广场的布局

现代城市规划的艺术贫乏和平庸无奇的特征 现代体系

城市规划艺术的现代限制因素 改进了的现代体系

城市规划中的艺术原则 结论

2.2培根: 城市空间的运动学研究 《城市设计》 同一运动系统

找出“同路人”的“城市经历” 费城城市中心设计 时代周刊封面人物

3.场所与文脉:城市设计的涵义论 3.1 场所·场所精神

空间 容纳人们日常生活的三维整体

场所 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相结合的、有意义的整体 场所=实体空间+精神意义 场所精神 场所的总体氛围 3.2 文脉·城市文脉

文脉 就城市设计领域而言,文脉就是人、建筑、城市及其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城市文脉 包括显性文脉和隐性文脉

显性文脉 包括人在城市中的社会活动,人的活动领域和领域的构成要素

隐性文脉 对城市有潜在影响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以及社会习俗、心理行为等

建筑师的任务就是创造有意味的场所,帮助人们栖居。——诺伯格·舒尔茨

4.生命与活力:城市设计的活力论 简·雅各布其人,记者、自由撰稿人,《建筑论坛》助理编辑,赞赏城市原有街道的欢乐与祥和。

“城市规划这一伪科学及其伙伴——城市设计的艺术,至今还未突破那些似是而非、以愿望代替现实,却又为人们所习以为常的迷信,过分的简单化和象征手法,使城市设计至今还没有走向真实的世界。”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Diversity is nature to big cities 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

——对传统空间的综合利用和进行小尺度的、有弹性的改造 ——保留老房子从而为传统的中小企业提供场所 ——保持较高的居住密度,产生复杂性 ——增加沿街小店铺以增加街道的活动

——减小街区的尺度,从而增加居民的接触 《纽约时报》:《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或许是城镇规划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一部力作。《城非树形》(1965)《俄勒冈实验》(1975)C·亚历山大 《倡导规划与多元社会》(1965)P·达维多夫 《城市设计宣言》(1987)A·雅各布 D·阿普尔亚德

5.环境与意象:城市设计的意象论 凯文·林奇(1918—1984)《城市意象》

条件:识别性 物体的外形特征

结构 物体所处的空间关系和视觉条件

意义 在使用上对观察者的重要性 元素:路径 Path 区域 District 边缘 Edge 节点 Node 地标 Landmark

6.生长与衰败:城市设计的有机论 6.1 有机疏散 伊利尔·沙里宁

—1918年为缓解城市机能过于集中,提出有机疏散理论

—城市是有机体,符合生命体的内部秩序,不能任其凝成一片 —把城市人口和工作岗位分散到离开中心的地域 —工业不应占据市中心,空出的面积开辟绿地

—大赫尔辛基规划,建立半独立城镇,控制城市的扩张

第四章 城市设计基本要素

土地使用

建筑形态及其组合 公共空间 使用活动 交通与停车 保护与改造 步行街/区 标志与标牌

1.建筑形态及其组合 1.1 目的

城市设计研究的建筑包括建筑物和桥梁、水塔、护堤、电视通讯塔,乃至烟囱等构筑物。

建筑设计:通过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把建筑蓝图变为真实的建筑物。

城市设计:通过控制相关建筑元素,使建筑师的建成作品对城市整体环境起到建设性而非破坏性的作用。城市设计师的“二次订单”

1.2 城市建筑:建筑·城市建筑 反映地理特征:气候、日照、风向、地形地貌 支持城市运转:符合城市的规模、尺度

表达特定环境和历史文化特点的美学涵义:尊重建成环境的意义,尊重历史文化特征在城市空间形态上的反映

反映人们的社会、生活活动行为:同样功能的建筑物,在城市不同区位,其形态会有所差异

具有文化的延续性和空间关系的相对稳定性:对地方文化特色的考虑、对城市既有空间肌理的考虑

1.3 控制要素 高低 大小 形状 风格 色彩 材料 质感 容积率 空地率 建筑高度 体量

沿街退后 质地 色彩

环境影响

1.4 控制原则

1.4.1保护城市地形和天际线的美观和特色

1.4.2保证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有合理的日照和良好的视觉感受 1.4.3保护历史建筑的景观条件与周围建筑物的协调关系 1.4.4保护建筑物之间的文脉关系及空间比例

1.5 弹性控制概念 1.5.1高度奖励

私人地块修建城市公共福利设施或为历史建筑及环境保护提供资金 1.5.2城市环境日照条件评价

鱼眼镜头结合日照天穹图某点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日照条件,为周围体量控制提供依据

1.5.3高层建筑的分段控制

对建筑底部、中部、顶部及屋顶形式的控制 2.土地使用 2.1 研究内容 城市设计:

开发强度和土地使用的经济性 保护自然与生态环境

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及人口密度的控制 2.2 土地使用的原则

2.2.1土地综合使用,提高使用效率,保持城市空间的全天候活力 2.2.2 保护自然形体要素和生态资源

作为城市设计师应当利用地形地貌等自然形体要素突出城市整体景观特色 2.2.3 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狭义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城市交通及电力、电讯设施 广义基础设施:公路、铁路,城市服务事业、文教事业 基础设施的建设决定城市的发展和容量 基础设施耗资大,建设周期长,先行建设 土地使用计划中:

为基础设施的建设安排物质空间,提供方便条件 有效协调基础设施与其他用地之间的关系 3.公共空间 3.1 概念

也称开放空间或开敞空间,指城市中向全体市民开放使用的空间。街道、广场、公共绿地、河流、建筑物之间的公共外部空间

新型公共空间:公共建筑物的大厅、中庭、室内街道、室内广场、建筑灰空间 3.2 特性 开放性 可达性 大众性 功能性

3.3 中西城市公共空间演变比较

西方:广场为主要形式,承载大量城市公共生活 中国:“街”为主要形式,承载的城市公共生活有限,以商业贸易为主 西方:近代,公共空间成为城市环境的附属品,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20世纪50年代,城市美化运动,公共空间建设考虑景观、艺术效果,对人的活动需求考虑很少

60年代,简·雅各布的著作发表后,开始关注人的行为心理和需求心理

中国:近代,外来文化的影响和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城市公共空间模式也发生转变,也开始承载更多的公共活动

近十几年,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量很大,也出现了种种误区,甚至重蹈西方失败的覆辙

问题一:尺度失当,难以积聚人气,缺乏活力

问题二:一味追求形式,不注重实效,缺乏对人的关怀 3.4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理想目标

尽量消除城市消极空间,尽量增加城市积极空间

消极空间:无人问津、无法使用的城市空间。大面积的停车场、废弃土地、闲置的河岸、倒闭的工厂、铁路两侧的棚户区、建筑物之间的三不管空地„„

城市轮廓低沉、水平,建筑物内部生活与街道活动紧密结合,户外空间尺度人性化 现代城市脱离街道生活,充斥着高层建筑,户外空间尺度非人性化,产生消极空间。

消除消极空间,“缝合”城市空间的创伤,创造积极空间 设计控制要点

1、边界明确,形成积极空间

2、注重重点空间的步行区化和设施建设

3、强调公共空间使用及视觉联系

4、强调公共空间活动的多样化及人情味 4.使用活动

4.1人的活动类型

必要活动:构成城市活力的基本要素 选择活动:激发城市活力的重要因素 社交活动:激发城市活力的重要因素

增加后两种活动,就能提高城市运转的活力,增加城市的魅力 选择活动和社交活动与城市物质环境质量好坏有很大关系。4.2 使用活动与环境质量的互动关系

符合人行为心理的环境,可诱发使用活动,反之则抑制

使用活动可改变空间的性质,使之变得有意义,甚至促使其环境品质的提升 4.3 城市设计策略

策略一:设计活动以增强环境对人的吸引力

策略二:环境设计中,为使用者提供多种选择,考虑到使用者利用环境设施的能动性。

策略三:为使用者提供安全的空间环境

策略四:运用适当的设计手段,激发使用活动的产生

策略五:重视环境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以积极的环境塑造积极的使用活动

5.交通与停车 5.1 重要性

汽车改变城市结构,带来城市问题

解决交通与停车问题,维持城市正常运转 5.2 关注的内容

侧重于定性研究,确立一种模式,以此解决交通与停车问题,根本目的是如何减少大量车行交通与停车空间对城市环境和景观的不利影响,使城市不至于沦为“汽车的城市”,仍然是以人为主体的城市,最大限度维护步行者利益。5.3 模式研究

多种停车方式相结合:地下、多层、路边 停车与景观的结合:林荫停车场 中心区边缘停车 发展公交捷运系统 建设步行街、区

6.步行街\区

6.1 步行街\区的意义 以人为本

社会效益:增加城市积极空间,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 经济效益:带动相关商业活动

环境效益:减少污染,提高环境品质 交通效益:减少汽车交通对城市的压力 6.2 建立步行街\区的必要条件 交通可达性,人车分离的可能性

街道界面(硬质、软质)在美学意义上的和谐、连续 必要的环境设施

活动支持(商业活动、特色人文活动)6.3 步行区

步行网络所连接的城市元素在功能上应有紧密的联系 范围过大反而造成不便(德方斯)

适应人的步行心理,提供多种选择,不能强迫人的流线 7.保护与改造

7.1 保护与改造的涵义

保护:保护城市的地方文化、景观特色和保护城市演变的历史连续性,除了保护历史建筑和历史名城外,还包括保护不同时期的优秀建筑、历史街道环境、历史性景观特色和地方性风俗民情。

改造:采取适当措施,将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城市建设结合起来,使保护活动体现经济价值,利用经济收益更有效的保护历史文化资源。7.2 保护与改造的必要性 马丘比丘宪章

经济理性与文化理性

柯布西耶与国际化 空间与心理的归属感

历史:城市生长的印记;

文化:城市环境中人的行为活动模式

多样性与地方特色 保护与改造的收益

经济、社会和文化收益 7.3 保护与改造的类型

个体历史建筑或遗存的保护及环境整治

索非亚教堂、革新街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 群体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改造

旧金山吉拉德广场 历史性街区的保护与改造

上海新天地 历史性区片的保护与改造

北京菊儿胡同、哈尔滨道外传统商市 设计与实施中应当考虑的基本问题 修复或整饬 功能定位 室外空间 视觉条件 交通组织 功能调整 开发

建筑风格

7.4 保护与改造的城市设计控制技术 保护区划 设计导则

视线控制

建筑风格与形式控制

建筑高度 管理手段

空中开发权转让

建筑立面转让

减免税收

8.标志与标牌 8.1 类型 交通标志 公共性标牌 商业性标牌 8.2 作用 标识性

区域识别手段 8.3 管理 台北市

美国查尔罗特市 深圳

哈尔滨中央大街

第五章 城市设计基本原则

5.1 服从城市总体规划

应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前提,保持城市总体目标的连续性和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城市设计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并通过形体环境规划反映出来。

如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布局,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利用,建筑体量、形式和风格,开放空间和绿地系统,道路与交通,城市主要景观控制等。5.2 满足人的需求

1943年,美人文主义心理学家 马斯洛《人类动机理论》 生理需求——城市环境的微气候条件

安全需求——交通安全、设施安全、可识别性 社交需求——城市公共空间 自尊需求——空间的私密性、归属感

自我实现需求——城市特色、社区特色、建筑特色、公众参与 5.3 突出地方特色

城市的特色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形态特征

城市的特色不仅包括形体环境形态,还包括居民的行为活动、生活形态和文化形态

5.4 考虑不同的时空效果

5.4.1 开发建设实施的时序性

5.4.2 人与环境空间的关系随时间的变化,人的运动所展开的空间序列 5.4.3 四季变化对景观的影响、日景及夜景的不同效果 5.5 遵照美学原则组织设计元素 创造格局清晰的景观秩序 保证空间界面的连续与变化 提供轴线和景观条件

注意室内外空间的交融和渗透

第六章 空间与景观

1.城市空间

1.1 城市空间的构成 底界面 侧界面 顶界面

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

第一层次轮廓线:建筑本身的外观形态

第二层次轮廓线:建筑外墙的凸出物和临时附加物构成的形态 一次街廓 H/D1—1.5 二次街廓 H/D 2—3 1.2 城市空间的领域性 公共空间 半公共空间 半私密空间 私密空间

2.城市景观

2.1 概念与构成 2.1.1 概念

(城市形体环境+城市生活)物质形态的的视觉形式 2.1.2 要素

景物、景感与主、客观 2.1.3 构成 自然景观

山水、地形、地貌 和气候条件影响下的城市环境表征 人工景观

新旧建筑、建筑群形成的城市轮廓线、公共空间、环境艺术品等。活动景观

能够反映市民日常生活、反映地方风俗民情的活动。2.2 城市景观建设的策略

2.2.1 加强对城市景观问题的研究,制定长远与近期的景观建设计划。包括城市风貌特色、建筑风格、历史文脉等。2.2.2 建构景观体系 城市天际线形式; 高层建筑的分布; 城市形象标志系统; 主要公共空间的布局; 主要景点的分布;

视线、视角、视廊的形成与保护; 城市建筑在城市环境中的景观地位; 城市广告招牌的设置与设计;

城市公共艺术的布局与构想等等。

2.2.3 建立景观管理条例,实行景观质量在内的设计评审制度

2.2.4在城市设计领域加强与景观建筑学和公共环境艺术学科的联系

第七章 开发与管理

1.开 发

城市开发是以土地为载体,开发利用空间的经济活动,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各种城市活动对空间的需求,如居住、商业、工业和娱乐等。1.1开发的类型

1.1.1 新开发与再开发

城市的生长期到成熟期:新开发递减、再开发递增

城市的中心区到边缘区:新开发递增、再开发递减 1.1.2 公共开发与非公共开发

1.1.3 商业性开发与非商业性开发 1.2 与开发相关的基本概念 1.2.1 城市区位与地价 1.2.2 开发强度与收益 1.2.3 使用功能与层数 1.2 城市设计与开发

环境品质 环境的经济价值

空间形态 密度、功能、界定、尺度、领域的 划分、环境特色 对开发商的再认识

2.管 理

城市设计是一连串的设计与实施管理的决策过程 管理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环节 法制化是实施管理的根本保证 2.1 开发前----预先设计 2.2 开发中----区划法 特殊区划: 历史区、混合使用区、特殊使用区 2 弹性原则:奖励区划、空中开发权转让、计划单元联合开发 3 运作模式:设计评审、公众参与 公众艺术:公共艺术品的购置和陈设 2.3 开发后——维护与管理

下载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复试参考书目

    【一】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第二版) 东、同济、天津大学三校合编,2002。 【二】 钢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夏志斌主编,建工出版社,2004; 【三】 土力学与地......

    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5篇范文)

    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研究生 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研究生 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其前身可追溯到中央大......

    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工作简报[共5篇]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工作简报(2011年第1期,总第1期)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2011年6月26日【学院动态】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成立仪式顺利举行2010年10月30日,......

    南京工业见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为了更好的实践和了解专业知识,拓展实际的知识面,2011年4月上旬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南京桑力电子设备厂、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河海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建筑施工认识实习报告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管理系 建筑施工认识实习报告 专班学姓业 : 级 : 号 : 名 : 指导教师 :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管理系 2012 年 6 月 22 日 工程管理专业建筑施工认识实习......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素描加试篇

    建筑学院学术部攻略系列 素描加试篇基本信息(参考自往年情况,请根据实际安排确认) 时长:150分钟 工具:八开纸(学院提供,需要写姓名、高考成绩、班级等信息)、铅笔(不可使用碳笔)、橡皮......

    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

    附件一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财税专业本科自学考试特色班招生简章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02年起开考财税专业(独立本科段),我校(院)为主考学校。为帮助应考者提高学业水平......

    大学建筑与人文关怀

    关键词:人文主义;大学建筑;有形空间文化;人文教育;现代主义 摘要:人文主义在中世纪后期进入大学,它不仅融入到大学课堂,也融入到大学建筑之中。此后,大学建筑成为大学校园有形空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