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村“三村建设”基本情况及经验总结(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2 18:40: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村“三村建设”基本情况及经验总结(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村“三村建设”基本情况及经验总结(本站推荐)》。

第一篇:XX村“三村建设”基本情况及经验总结(本站推荐)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内宜高速公路邱场出口处,辖8个联合社,553户,1820人,全村幅员面积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47亩,年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全年无霜期达330天。该村生态环境好,空气、土壤、水源,经过专家检测,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交通条件极方便,区位优势明显,但在2002年前该村各项工作在全乡处于下游水平,干群关系紧张。2004年被市科技局确定为科技型小康示范村建设。两年来,该村无公害茶叶、生猪生产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全村人均收入从2002年1997元增加到2987元,经济生态效益良好。

二、主要做法:

1、积极构建农业生态发展模式

以“生(猪)-沼(气)-茶(业)”为主要生态发展模式,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截止目前,全村发展标准化生猪养殖大户80户,栽植无公害名优早茶2050亩,无公害水果400亩,建设沼气池258口,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为农民增收找准了项目。

2、依托龙头企业,建立“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同叙府茶业合作,组建茶叶协会,以协会为中介,沟通企业与农户,现已有无公害早茶2050亩。

同叙府食品公司合作,成立养猪协会,大力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公司还斥资在该村进行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建设,该工程已于2004年全面完工,正式投入使用。通过这种合作模式,为企业找到了原料,为农户找到了市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产销矛盾。现全村已发展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大户148户,其中标准化养殖户57户,生猪年出栏量达到了1.2万头。

3、努力协调信用贷款,加大农业投入。

为确保该村建设顺利进行,政府加大了信用贷款协调力度,为农民建房、搞规模养殖解决资金问题,2005年,全村产业发展贷款600多万元,还款200多万元。

4、认真落实配套扶持政策。

将各项产业的项目资金捆绑投入使用,加大配套政策的扶持力度。新建标准化圈舍,一个平方米奖励10元;引进一头LY母猪奖励100元;修建一口沼气池补助1000元;茶叶垫付一半的苗木款;直接给予建房户资金补助,在规划区内建房补助3000元,规划区以外建房补助2500元,旧房改建补助1500元。据统计,以上各项共计投入资金50余万元。通过政府引导扶持,调动了村民发展标准化生产和居住环境建设的积极性。

5、大力实施川南民居建设,充分体现农房建设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

川南民居建设是科技型小康示范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XX“三村建设”,大力引导村民新建或改建川南民居,取得了较好成效。截止目前,全村已建川南民居32幢,旧房改建65幢。川南民居的建设改善了居民的起居环境,体现了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受到市区的认可。

2003年实施“三村建设”以来,乡党委、政府提出“抓产业、促发展,活思想,推进三个转变,建设美好新村”的工作思路,确定了“桥边、黄泥”一线和“水库、瓦厂”一园的建设布局,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讲求实效,发挥效益”办法的原则,采取“政府资金为引导,农户资金为主体,社会资金为推动”的办法,引导社会力量、当地群众积极投入到美好新村的建设中来。政府投入的资金流向村道、村社环境等公共项目上,农户资金向庭院、室内、饮水、改厨等微型项目上,社会资金用于产业发展,农房改建等大型项目上,实现了各个层次的互动。两年以来,整个XX共计投入550万元,其中上级财政投入50万元,乡级财政投入12万元,国家投入占总投入11.2%,拉动民间资金的资金转化数为480万元,完成沼气池建设207口,蓄水池5口,容量达2820M3;改水240户,改厨

230户,改厕230户,改建川南民居65户,新建川南民居32户,建圈150户,建园180户,建坝5300M2,入户道路累积8公里,扩建村道1公里,村培训中心及办公楼380M2。生态环境方面,新增绿化面积120亩,产业发展方面,培育标准化养猪大户50多户,新增名优果茶2000多亩,发展水果470亩,大棚蔬菜5个,建成养殖小区一个,引进龙头企业三家,业主投资达40多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安通程控电话30门,新修中心村一个。

通过有效的资金组合方式,政府以少量的引导资金吸引了大量民间资金投入产业发展,实现了资金向资本的转化,通过农房建设使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土地资源逐步向土地资本转化,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大力开展科技培训活动,掀起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潮,农户通过生产实践,掌握了新的技能技术,促进了农村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

三、经验总结:

(一)必须注重调研,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

(二)必须实现上下互动,争取群众 的理解,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三)必须利用好媒体,注重对外宣传;

(四)必须做好协调,争取上级支持;

(五)必须注意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将发展的中、长、短各期均考虑进去。

四、下步工作及发展目标

(一)工作思路:以产业为支撑,以产业化经营为手段,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努力创造美好人居环境;以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依托,以产业扶贫开发为途径,以依法治村为保障,努力推进村域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的和谐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生态优先,发展第一的原则

2、农民自主,政府引导的原则

3、突出弱势,平衡发展的原则

4、依法民主,和谐共处的原则

(三)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全面达到小康标准。成为美好新村示范点、农业生产示范园、休闲度假的优良区域。其生猪、茶叶两大产业达国家绿色食品标准,人均纯收入实现8000元以上,社社通硬化道路,入户路高标准完成100%;人均住房面积达30平方米以上,生态环境优异,庭院绿化美化,森林品质提升,覆盖率保持在60%以上。科技、文化、卫生、教育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普及率和卫生户的创评达100%,全面建立健全卫生、医疗、养老保险、社会救济等保障制度,农民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

第二篇:“三村建设”汇报材料

以“三村建设”为载体

努力打造一流省级新农村示范片

中共大竹县竹北乡委员会(2010年3月4日)

“三村建设”是开启农村党建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金钥匙”。近年来,中共大竹县竹北乡委员会将“三村建设”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好载体,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好抓手,破解“三农”难题的好法宝,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在“三村建设”中,通过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了“有人办事”;通过加强农村科技知识的大普及,科技成果的大推广,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农村实用人才的大开发,实现了农村资源的优化配臵;通过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广泛宣传,特别是通过农村“四讲”教育,提高了农村的法制化水平。通过开展“三村建设”,全乡农村面貌实现了“五大变化”:变化之一,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面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组组通机耕道,完成土地整理1200余亩,完成山坪塘整治23口、渠系维修整治15km、新建沼气池500余口,改水、打井1000余口。变化之二,农业支柱产业明显壮大。新发展香椿4000亩、香葱2000亩、大棚蔬菜1000亩、常规特色蔬菜3000亩。全乡2009年蔬菜销售额占大竹蔬菜批发市场的50%以上,远销重庆、达州和北京、广东、山西等地,全年向市场供应新鲜蔬菜约400万公斤,实现销售

收入600多万元,人平增收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15元,居全县第一名。变化之三,农民人居环境明显优化。大力实施“六大工程”,全面落实“四项措施”,美化房屋13余万平方米、修建垃圾池123口。通过建立各种长效机制并严格规范执行,规范了场镇和农户集中点的管理,彻底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旧面貌,为百姓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变化之四,农村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深入开展“讲政策、讲法治、讲道德、讲恩情”的农民“四讲”教育活动,编写制作了农民教育“100问”的宣传小册,开展“十佳”新型农民评选活动。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得到提高,群众落后保守的思想意识、消费观念得到较大转变,农村陈规陋习得到很大改观。变化之五,党群干群关系明显加强。通过 “三同”党小组模式的建立和推行,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作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党员真正受教育,群众真正得实惠。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了,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宗旨意识提高了,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子更大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氛围更浓了,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了,农村社会祥和,人民安居乐业。

实干出成绩,探索出路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三村建设”为载体,努力打造一流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实现竹北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用实际的工作落实,实际的工作效果来诠释“三村建设”的真正内涵。

一、总体思路

以“三村建设”为总抓手,按照“协作联动、整体推进、完善基础、做强产业、文明和谐、富民强乡”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蔬菜基地工程、配套服务工程、优美人居工程、素质提升工程、农村党建工程”等五大工程,努力打造一流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成“达州市十强乡镇”。

二、总体目标

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达目标”的要求,力争到2012年建成以香葱和香椿为重点的蔬菜基地1.5万亩,钢架大棚等特色高附加值蔬菜2000亩,农产品就地转化率达75%,蔬菜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园1个,以度假休闲为重点的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以仓储物流和汽车交易为重点的综合市场1个;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计划生育率达90 %,农民培训率达90%以上,村容村貌改造率达90%,治安状况满意率达95%以上,村支两委班子及村务公开满意率达97%以上,实现“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民居、塑造新风貌、创建新机制、培育新农民、建好村班子”的“五新一好”目标。

三、具体措施

(一)强班子带队伍。一是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着力提高村级领导班子五种能力:(1)自我提高的能力。重点围绕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各项工作开展培训,着力增强村级领导班子的实践能力;(2)先富领富的能力。结合村级领导班子换届,选拔部分优秀农村青年进入村级领导班子队伍,充实班子整体活力。通过培养一批村干部致富典型,树立导向;(3)民主集中的能力。充分发挥村级“两会”作用,保证决

策的科学性;(4)驾驭全局的能力。培养村干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抓总体、抓协调、抓全员的能力,促进工作落实。(5)建设队伍的能力。管好班子队伍,带领党员队伍讲团结、讲奉献、为群众谋利益。二是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以党员教育阵地建设为基础,以党课教育为主渠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教育活动。积极探索无职党员、流动党员的管理办法,进一步推行党员岗位目标管理和设岗定责活动,使每个党员都能在建设新农村示范片的岗位上发挥作用。三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深化“两发挥两促进”党建主题活动,建设“五好”村党支部。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依托产业或专业合作社建好“三同”党小组,形成独具特色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模式。各支部每年发展党员2名以上,其中35岁以下党员1名以上,不断壮大农村党员队伍。完成双马、大阳、南马村级阵地建设,加强五丰、万家村级组织阵地工程打造。

(二)育人才兴科技。一是加强农村科技知识普及。充分运用农村远程教学资源,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开设专题讲座。创办“农家书屋”,添配农村实用技术、文化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等书籍。二是加强农村乡土人才培养。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专家上门服务和巡回辅导,加快乡土人才知识更新步伐。组织乡土人才到发达地区和先进村学习,选送有发展潜力的乡土人才到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学习,全面提高素质,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三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利用。鼓励和支持乡、村干部、农技人员领办、创办、建立各类科技示范服务基地,带领农民群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剩余劳动力转移。四是加强农村专合

组织发展。培育壮大“五丰蔬菜专业合作社”和“万家专业合作社”,筹备建立“香椿、香葱、黑花生专业合作社”,吸纳会员5000人以上,带动农民18000人以上,合作社年产值1亿元以上,会员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面达88%以上,努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三)重民主讲法制。一是切实保护村民民主权利。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完善民主监督方式,变事后公开为事前告知,提高群众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二是全面抓好农村“四讲”教育。大力培育新型农民,着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强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科学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倡导崇尚科学、诚信守法、遵守公德的良好风气。三是搞好农村社会平安建设。提高处臵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巩固社会治安整体联动防范体系。加大治安防范力度,杜绝重大治安案件发生;严查细管,防止一切安全事故发生;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健全“严打”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扫黑除恶”、追逃和打击“两抢一盗”斗争,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认真贯彻落实惠农政策。深入推进“8+3”民生工程,扩大城镇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确保参保率达100%;全面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力争做到应保尽保。

四、抓产业促发展

一是全力发展蔬菜产业。以竹庞路、五郎路为轴线建成

两条蔬菜种植示范带,建成1.5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在双马村培育现代育苗中心500亩,发展钢架大棚蔬菜和新型材料设施蔬菜1000亩,设施农业面积达1500亩以上。大力发展香葱、香椿、黑花生产业,打响“中国香椿第一县”品牌,新发展香葱、香椿、黑花生共9000亩。以五丰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为核心,以五丰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积极发展满足普通市场需求的常规蔬菜3000亩。注册五丰蔬菜商标,打响“五丰”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助农增收增效。二是配套发展休闲农业。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培育休闲农家乐3户,着力打造星级农家乐1户。以万家水库为重点,发展集现代农业、绿色消费、生态旅游、假日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业。三是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力争2010年建成郎家坳至五丰至中华至郎家坳的环线公路。力争5户以上的大院落通水泥路。力争硬化入户道路30公里,建生产路42公里。建设桥梁1座、停车市场7个3600平方米。对香葱产业核心区实施坡改梯,整理土地3300亩,其中新增耕地1200亩,土地整形及改良2100亩,新建和改造蓄水池56口、渠道20公里,整治山坪塘1口;大力实施“五改”工程,公路沿线和重点村落的居民用上天燃气和自来水。新建和改造公厕8座、垃圾处理池50个、污水处理池50个、沼气池450口,生活垃圾回收率和处理率达90%以上。坚持相对集中居住原则,鼓励农民群众住房紧靠大院落建设,集中打造宜居村庄。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整合现有教育资产,巩固发展现有中小学,入学率达98%以上。及时推进村文化室和卫生站建设,2010年建成乡镇文化中心,新建休闲文化广场7

个9000平方米。

五、优机制严考核

一是优化领导机制。明确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村支两委整体联动。乡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牵头抓总,搞好统筹协调和检查督促工作,真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牵头抓总、村社共推共进的工作格局。二是优化宣传机制。乡每年提出“三村建设”分步实施意见,定期召开推进会,各村制定“三村建设”工作意见和工作计划。三是优化督查机制。进一步强化职能职责,逗硬督查考核。严格实行“一把手”责任制,真正建立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制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四是优化责任机制。“三村建设”领导小组要定期研究和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具体问题,将各项规划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建立完善责任体系,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创”,大力推行“承诺、述职、评价、追究”四位一体的党建工作责任制。五是优化考核机制。年末,乡党委、政府将对各村(社区)、各部门进行单项目标考核,按照考核结果严格兑现奖惩,对未能完成工作任务的单位和个人,乡党委将追究直接负责人的责任。

第三篇:认真探索三村建设积极实施整村推进

文章标题:认真探索三村建设积极实施整村推进

认真探索“三村”建设积极实施整村推进

**县位于豫西南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北缘,辖16个乡镇339个行政村,61万人,38万亩耕地。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限制,长期以来一直比较贫困,是全省25个深山县、7个重淹没县和44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2001年以来,我们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战略决策,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积极开展“移民新村、特色经济专业村、文明新村”创建活动,以“三村”建设为载体,强力推动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目前,全县已建成“三村”244个,其中,移民新村6个,特色经济专业村130个,文明新村108个。一是通过“三村”建设,到2004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70元,四年净增604元;GDP达到48.45亿元,人均7891元,四年净增2541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9396万元,人均154元,四年净增32元;贫困人口减至6.4万人,四年减少3.4万人。二是通过“三村”建设,催生了林果、柞蚕、地毯、矿产、畜牧、食用菌六大支柱产业,特色经济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达75以上,成为农民和县乡财政收入的主渠道,被命名为“中国辛夷之乡”、“中国柞蚕之乡”。三是通过“三村”建设,新修乡村公路8条350多公里,硬化进村入户道路310公里,实现了电力和广播电视村村通,电话普及率达到50以上,解决了4万人和1.8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有26个村达到了沼气化村的标准,有效地改变了农村落后面貌,提高了农村的文明程度。我们开展“三村”建设,实施整村推进的做法,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市的充分肯定,今年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座谈会在**召开,李省长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一、探索“三村”建设的背景

**县作为一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过去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扶贫资金,但效果不够理想,到2000年底,全县仍有9.8万贫困人口,特别是深山区、库区贫困群众,缺衣少食,生活极为困难,还有不少农户脱贫后,由于没有致富项目,容易因灾、因病返贫。对此,我们心情十分沉重,感到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在新的世纪,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开发的工作部署,尽快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带着这一问题,县委、县政府对以往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回顾,深刻地认识到上级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战略决策,是改善当前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步伐的最有效、最彻底、最根本的途径。但**是一个集深山、浅山、丘陵、平原、水库为一体,有着“一山一淹”特殊县情的贫困县,各行政村经济基础、发展条件、自然环境极不相同,千差万别。如一些村经过前些年的扶贫开发,已经实现了稳定脱贫,而且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一些村虽然已初步解决了温饱,但层次较低,极不稳定;还有部分村地处深山区和鸭河口水库淹没区,自然条件恶劣,生存环境极差,依靠自身力量实现脱贫难度很大。针对这种现状,我们通过认真的研究,认为要想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提高扶贫效果,必须积极探索,建立扶贫开发长效机制,必须从**的实际出发,坚持分类施治的原则,按照“划分类别,因村制宜,分步实施”的思路,通过创建移民新村、特色经济专业村、文明新村这三种形式,达到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目的。

二、主要工作做法

(一)实施“出山离库”计划,创建移民新村

针对散居、独居在海拔1000米以上深山区和鸭河口水库淹没区、占全县贫困人口80以上的特困群体,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按照“科学规划、分批实施”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出山离库”计划,实行整体搬迁,创建移民新村。为确保他们“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一是科学地选择搬迁地址。以环境容量分析、迁入地民意调查、提供宅基地和可耕地数量等方面为重点,确定最佳搬迁地址。二是制订适当的补贴政策。在资金投入上,坚持以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投入和群众自筹为主的原则,上级投入的资金实行按人补贴的办法,人均补助3000元崐左右,由政府统一组织实施,资金重点用于移民的住房建设补贴和移民新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实行专人专帐管理,做到封闭运行,专款专用,确保有限的扶持资金发挥最佳的扶贫效果。三是切实搞好公共设施建设。重点是搞好与移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路、就医、子女入学等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四是大力发展移民经济。为确保移民能够脱贫致富,我们以信贷扶贫资金和小额信贷资金为主,积极组织和引导移民新上一大批种植业、养殖业和小型加工业项目,引导移民务工经商,增加移民的收入。如城郊乡上店移民新村,投入小额信贷扶贫资金50多万元,40户移民发展网箱养鱼250多箱,预计今年产值可达200万元以上,仅此一项人均增收超千元,基本实现了当年迁出,当年脱贫。目前,全县共新建移民

新村6个,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人均年纯收入由搬迁前的不足500元增加到2000元以上,已稳定地实现了脱贫目标。

(二)突出“一村一品”模式,创建特色经济专业村

在区域优势比较明显的行政村,突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实施整村推进,形成“连片开发、一村一品”的区域格局,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一是示范引导。首先选择38个

条件较好的村作为示范点,在资金、技术、产品销售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着力进行培育,强化示范引导。如留山镇油坊养鸡专业村,群众一直有养鸡的习惯,把其确定为试点后,通过“投资金、教技术、拢大户、抢市场”等措施,使其养殖规模迅速膨胀,效益大幅度提升,带动了周边5个村600多户群众竞相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二是资金倾斜。将信贷扶贫资金、小额信贷资金、农发资金等重点向特色经济专业村倾斜。几年来,共扶持各类资金达4000多万元,有力地支持了特色经济专业村建设。三是提供服务。在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县、乡、村各级技术协会、学会、研究会的作用,发挥“农村能人”的效应,及时提供技术指导,破解产品销售难题,为群众生产解除后顾之忧,推动了特色经济专业村的健康发展。至目前,全县建成特色经济专业村130个,其中,花卉、蔬菜、经济林、食用菌等种植专业村45个,柞蚕、水产、畜禽等养殖专业村34个,地毯、石材等加工专业村30个,旅游(农家乐)专业村21个。这些特色经济专业村的特色经济产值占全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特色经济从业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均达到6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来自于特色经济。

(三)围绕建设小康目标,创建文明新村

在经济和社会条件较好的行政村,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培育致富增收项目,提高农民精神文明程度,健全村级组织机构,分批创建“文明新村”,实施整村推进。一是制定创建标准。就是达到“五通五有六化”。“五通”即通自来水、通生活用电、通水泥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五有”即村有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支柱产业、有公共文化娱乐场所,户有致富项目、有致富明白人,“六化”即居住环境花园化、庭院经济特色化、生活能源沼气化、村级政务公开化、公民道德规范化、农民群众知识化。二是着力培育典型。在创建之初,我们挑选了18个基础较好的村进行试点建设,培育典型,树立样板,积累经验。在试点村集中培训了近百名农民骨干,确保每个创建村有3名以上农民技术人员。对沼气池建设等一些技术性较强的项目,由县创建办派出专门的技术人员,实行全程技术指导,从而保证了这些村的高标准、高品位建设,起到了典型引路的积极作用。三是创新投入机制。在资金筹措上,我们始终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的方针,完善资金投入机制,采取以奖代补的方法,把各项涉农资金捆绑起来集中使用,同时鼓励动员社会捐助,积极协调银行信贷,提倡引导农户自筹,从而形成了政府、社会、信贷、农户四方联动的投入模式。据统计,四年来“文明新村”建设累计投资达10亿元,其中政府及部门投资1.2亿元,拉动社会和群众投资达8.8亿元。四是严格规划实施。在规划上,我们始终把基础设施和发展经济作为创建的突破口,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既抓硬件,又抓软件,使农村两大文明协调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严格标准,逐项落实,确保建一个成一个,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形象工程,确确实实使群众得到了实惠,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整村推进工作的顺利开展。五是建立激励机制。为了确保“文明新村”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专门文件,对通过严格检查验收后被命名为“文明新村”的行政村,村支书、主任上浮一级工资,并授予村支书县级劳模称号。同时,对文明新村实行动态管理,每年检查验收一次,符合条件的予以命名,对已命名的村经复验不合格的,取消相应的政治荣誉和经济待遇。这样,不仅确保了建则必成,而且促进了文明新村的不断完善提高。

三、几点体会

四年来,通过开展“三村”建设,大力实施整村推进,不仅加快了我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而且取得了全县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有以下四点体会。

1、“三村”建设是推动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有效载体

“三村”建设是我县结合自身实际采取的实施整村推进的三种形式,实践印证确实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成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一个撬杆。如通过“三村”建设,催生的养鸡、大葱、石材加工等专业村,不仅实现了整村脱贫致富,而且培育壮大了支柱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领头雁”。

2、“三村”建设是贫困地区加快城镇化的快捷途径

通过移民新村建设,使深山区、库区困难群众整体搬迁到中心集镇所在地,贫民变“市民”,直接提高了城镇化率。通过文明新村、特色经济专业村建设,吸引了大量劳动力集聚,使中心村成为新的集镇。如留山镇贺庄村,是远近闻名的地毯专业村,吸纳外来务工人员2000余人,形成了一个辐射周边8个村、繁荣热闹的小集镇。通过“三村”建设,**目前城镇化率达到27,四年净增8个百分点。

3、“三村”建设是贫困地区奔小康的正确方向

“三村”建设着力于优化结构,提升产业,弘扬先进文化,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利于提高整体水平,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如崔庄乡马良村,家家比富、比美、比干净、比文明,喜丧事简办,无偷盗、赌博现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

4、“三村”建设是创新新时期农村工作的长效机制

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进,农业税的降点、取消,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再催粮派款,农村干部到底干什么?通过“三村”建设,把村两委班子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并逐步从计划经济、领导经济、强制性工作方法中解脱出来,转变到争创“三村”,教育培训群众,带领、引导农民发展经济、脱贫致富上来,两委班子战斗力、凝聚力得到加强,广大农民学文化、学法律、学科技,掌握信息,参与市场,发展经济,争做新时期新型农民已蔚然成风。

各位领导、同志们,虽然我们在开展“三村”建设、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兄弟县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将借这次会议的东风,认真学习各地的先进经验,更加努力地搞好我县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力争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认真探索三村建设积极实施整村推进》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认真探索三村建设积极实施整村推进。

第四篇:村党支部“五个基本”建设

村党支部“五个基本”建设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二、目标要求

1、村党支部建设切实加强。

2、党员干部素质明显提升。

3、党建工作阵地不断夯实。

4、各项工作得到有力促进。

5、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三、任务措施

(一)强基础,加强村班子建设、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健全基本组织。

(二)抓关键,落实主体地位、壮大党的力量,大力加强基本队伍建设。

(三)创新活动载体,促使广大党员能够经常接受教育、发挥应有作用,大力加强基本活动建设。

(四)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工作成果,大力加强基本制度建设。

(五)着眼于工作能够正常运转,活力能够长久保持,大力加强基本保障建设。

四、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二)抓好典型,以点带面。

(三)严格督查,加强指导。

创先争优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立足岗位比作为、创先争优当先锋”为活动实践载体,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体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活动内容

全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先锋党员干部为主要内容。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要求,具体体现在“五个好”:一是领导班子好。二是党员队伍好。三是工作机制好。四是工作业绩好。五是群众反映好。先锋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具体体现在“五带头”:一是带头学习提高。二是带头争创佳绩。三是带头服务群众。四是带头遵纪守法。五是带头弘扬正气。村: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争做“带富先锋”。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深化农村“三级联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大力推广村务大事村民公决制度,深入实施党员“素质提升工程”,广泛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户、设岗定责、“双建双带”、结对帮扶等活动,激励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富裕。

三、方法步聚

全镇以“立足岗位比作为、创先争优当先锋”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具体分四个环节进行:

(一)广泛发动、安排部署阶段(2010年7月上旬—2010年8月上旬)。主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动员部署。二是公开承诺。三是组织学习。

(二)全面争创、扎实推进阶段(2010年8月中旬—2011年6月底)。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分类设置先锋岗。二是立足岗位定目标。三是积极作为创佳绩。四是完善制度建机制。

2010年“七一”前,镇委对开展“立足岗位比作为、创先争优当先锋”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先锋党员干部,以及抓创先争优活动成绩显著的单位进行表彰。

(三)学习先进、全面提升阶段(2011年7月—2012年6月底)。主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标树典型。二是找准定位。三是全面提升。

(四)系统总结、完善机制阶段(2012年7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围绕向党的十八大献礼,这一阶段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展示成果。二是搞好总结。三是考核评议。四是完善机制。

四、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三)突出特色,探索创新。

(四)严格督查,狠抓落实。

社区: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争做“和谐先锋”。要把落实以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构建荡然无存化党建格局为主要内容的“三有一化”机制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党建网络化,创新党建服务品牌,探索建立“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多岗位”的党员管理新机制,组织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志愿服务、党员分片包户联系居民等活动,推动文明和谐社区建设。

第五篇:X村“三村四化”总体规划

X村委会紧接曲靖城乡结合部,曲鸡路穿村而过,辖6个村民小组,耕地总面积2554亩,其中水田0.51亩,有农户1226户,总人口5001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39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01元。村党总支下设6个党支部,有党员121人。产业结构主要以种植、养殖、加工、铸造、建筑、塑钢、猪鬃和个体私营企业为主。建有滇东北畜产品交易市场一个,每周日交易大牲畜1500头(匹),仔猪1200余头。为了进一步推进区委、区政府“三村四化”战略的实施,加快X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结合我村具体实际,现提出2006年X“三村四化”建设总体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以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建设为目标,坚持面向市场调结构,增收富民建新村,积极探索依托城区,服务城市,发展自我的新路子,大力推进“三村四化”战略,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把我村建设成为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使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村级集体经济、村容村貌、村民素质、村风民风、社会秩序、村组干部公认程度在全乡领先,全面推进全村小康社会进程。

二、工作目标:

到2007年全村初步建立起以现代工业为支柱,以现代装备为手段,以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以现代管理方法为保证的农村经济现代化。农村社会总产值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对辖区内的规划布局统筹考虑,合理安排,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彻底改变其落后面貌,逐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住房新型化、社会和谐化。

三、总体规划:

(一)农村工业化:

1、投资3000—5000万元,计划4、5小组建设占地110亩的非工业园区,采取租赁和合资筹建,努力创造良好外部条件,大力实行招商引资,引进外来有志之士来投资办厂,搞活地方经济,增加人均收入。项目建成后将为非公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规范的经营场所。

2、投资1700万元,计划在曲鸡路以南、滇东牲畜市场旁5、6村民小组规划建设占地50亩的废旧物资交易市场。市场建成后,可容纳废旧物资交易摊位100余个,同时,将极大地拓宽X集镇现已初具规模的铸造、机械配件、塑料加工产品的销售渠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发展民营经济,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个体工商户现有 266户,2006年递增40户,达306户。私营企业现有21户,2006年新增9户,达30户。

4、招商引资。2006年新引进投资500万元的工业企业3户。

(二)农业产业化

1、大力发展蔬菜产业。计划新建露地蔬菜基地300亩,以种植黄瓜、番茄等果菜类蔬菜为主。

2、在水稻种植上,积极引进和推广良种,适时提纯复壮、更新品种、推广科学施肥、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效;认真做好病虫害综合防治,推广省时、省工、省费用、高效的农药、除草剂等,减少损失。

3、充分发挥X牲畜市场作用,巩固提升“三高母猪”产业,发展“三高”母猪养殖户150户,建设圈舍3000平方米,引进优质“三高母猪种”300头,带动农户养殖“三高母猪”的积极性。

4、应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和其它生产要素的适度规模经营。通过拍卖、租赁、合同等形式实现种养区域化,经营规模化。力争使农村种植业的规模经营面积占种植面积的比重达到60%以上,畜牧业的规模经营达到70%以上。

(三)住房新型化

(1)结合金江路二期工程的推进,重点对涉及到的龙骨村、下X村和以及曲鸡路葫芦口涉及到的李家村三个村民小组,按照农民小区标准和先拆旧房,后建新房,不占用耕地的原则,调整布局、全面规划,进行新村的规划、安置和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统一住房样式,改善居住环境,促进农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农民居住环境舒适、安全、方便,打造花园式现代化新村。建设户不少于250户,为其余村民小组新村建设树立典型和样板。

(2)对其他村民小组加大旧村改造力度,以整治脏、乱、差为切入点,重点放在搞好村内硬化、绿化、美化、净化的“四化”上,消除私厕,建盖灭害化公厕,规范“三堆”,使农村人居环境朝着文明、卫生、舒适的方向发展。

(四)社会和谐化

(1)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标语、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三村四化”建设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小康步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社会各界能人志仕参与、支持投入到这项系统工程上来。

(2)做好各方面的管理工作。扩大广大党员群众对“三务公开”、新村规划安置、旧村改造、卫生管理、绿化美化、公共设施建设等工作的知情权,增强工作的透明度,(3)以“平安村组”的创建为契机,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强化村组群防群治体系的建设、巩固和完善,加强村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矛盾排查、纠纷调处工作,有效降低社会不稳定因素和上访事件的发生,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定有序的良好环境。

(4)严格控制无计划超生二胎,加大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办证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出生率,把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

(5)搞好教育事业,继续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贯彻为契机,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党的知识,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学习好普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切实搞好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法律意识,提高村民的文明程度,养成健康向上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使全村精神文明健康发展。

(6)经常了解掌握群众的疾苦,关心他们生活、生产,把农村社会低保、救灾救济落实好。

下载XX村“三村建设”基本情况及经验总结(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村“三村建设”基本情况及经验总结(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地处红色老区的四川达州市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结合农村基层党组织“三级联创”活动,大力推进以“班子队伍带村、人才科技兴村、民主法治管村”为内容的“三村建设”党建......

    2005年“三村四化”建设方案[精选合集]

    关于葵山镇“三村四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按照师发[2005]2号文件精神和县委、政府的总体部署要求,结合葵山实际,切实抓好“三农”工作,推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葵山全面建......

    村2006年三村四化总体规划(写写帮整理)

    文章标题:村2006年三村四化总体规划x村委会紧接__城乡结合部,曲鸡路穿村而过,辖6个村民小组,耕地总面积2554亩,其中水田0.51亩,有农户1226户,总人口5001人。2005年经济总收入3918万......

    城关区上坪村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总结

    省级试点上坪村新农村建设 典 型 经 验 总 结 上坪村自2006年被确定为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以来,在省市新农办的正确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过三年的建设,村庄......

    市财政局支持三村建设纪实

    “三村建设”新亮点实现“四变”展新貌——市财政局支持达县大堰乡双井、卢岗村“三村建设”纪实达县大堰乡双井、卢岗村距达州中心城市仅22公里,但由于铁山相隔,经济相对落后......

    沿江乡“三村四化”建设工作总结

    沿江乡“三村四化”建设工作总结 沿江乡2006年“三村四化”建设工作总结2006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全力构建和谐社会、加快“三村四化”建设的关键之年......

    来自马岭村等三村民情日记

    4月1日星期五多云转小雨 向省国土厅巡视组汇报完工作后,已是上午九点半了。我迅即走出局办公楼,驱车直奔竹山县楼台乡。 这次开展“三万”活动,我局联系的4个村,要数楼台乡马岭......

    村党组织党建经验总结

    房道村党支部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支两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