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杨武案
杨武案:弱势群体该何去何从?
10月23日晚上深圳市宝安区一联防队员杨喜利手持钢管、警棍闯进居民杨武家中,一通乱砸后对杨武(化名)妻子王娟(化名)进行长达一个小时的毒打和强奸。在此过程中,丈夫杨武则躲在几米外,不敢出声,眼看妻子遭此横祸,一小时后才悄悄报警。而此事过后,王娟几乎精神失常,不吃不喝,还数次试图割腕自杀。
此事发生后,网上热议,无数网民将矛头指向丈夫杨武,称其为“史上最窝囊的丈夫”,骂声此起彼伏,似乎怒斥之声已远远覆盖同情与怜悯之心,理性在众呼声中淹没。然而杨武作为一名受害者,试问社会在第一时间内给予他的关心与安抚又有多少?
杨武,安徽人,在深圳开了家修电器的小店过着平实的日子。杨喜利,一名深圳联防队员,每日在社区巡逻,维护治安,协助警方工作。一个是城市里的底层工作者,一个是拥有基层权利的管制者。身为弱势群体的杨武在面对杨喜利的骚扰与施暴时,本能反应必是反抗,然而在这想法的背后,他是否拥有足够的博弈能力和对基层权力滥权施暴的反制力量去做必要的抵抗呢?他没有,他脑海中根植的是对强者的不满与恐惧。而在这样不幸的事件背后社会第一时间教他的不是如何去维权,而是对他懦弱的冷嘲热讽。
此时,另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媒体出现了。在理想化的观念中,媒体在此时应该扮演一位家长的角色:去扶持这位弱者,使其坚强的走下去,并借用舆论的力量动员全社会去给予这一家庭生存的勇气,同时唤醒他们维权的意识。然而这次,媒体却走上了岔道。他们长枪短炮争相围堵那个“可怜的女人,窝囊的男人”,贩卖他们承受的痛苦,忽视新闻工作者应对弱势群体给予的最根本的关注。这一家人在无数闪光灯和话筒的面前再次遭受心灵的二度创伤。他们缺失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眼泪便成了他们唯一的倾泻与反抗。
此刻,谁来唤醒他们维权的意识?来支撑他们维权的勇气?在意识与勇气双管齐下时,是否能有这样一条制度性的渠道提供给他们用权利来制约权力?当弱势群体被剥夺了反制能力时,最容易让一个有权力的人对另一个没有权力的人产生暴力。如果弱势群体可以通过制度性的渠道,真实有效地监督、制约基层权力,那么后者应该也会尊重前者的权益,杨武案也不会这么轻易的发生了。
然而一个理性、妥协、平等对话和制度化、法律化、常态化共同搭建的社会体制何时才能真正建立并为弱势群体开放呢?
第二篇:杨德武先进事迹材料
杨德武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今年42岁的邵铁军出生在库尔勒市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自从他参加工作就在市容环卫局车队从事垃圾清运工作,他不分春夏秋冬、严寒酷暑,在环卫清运岗位默默奉献。他也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为环卫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自己的一份力量,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验证了“宁脏我一人,换来万人洁”的环卫精神。
清运工作在车上坐一天下来,就会腰酸背疼,疲惫不堪,有时下了车,路都不会走了,可遇到节假日全市卫生大扫除,垃圾量猛增,车队组织加班清运垃圾,他都主动要求加班加点,而且随叫随到,从不推托,每次都是他第一个报名,哪里最难运他就去哪里,而且在他的字典里没有“休假”这两个词,一年365天,天天在一线。由于车队人手紧,技术人员缺乏,他就利用闲暇时间,自己刻苦钻研汽车修理知识,并经常主动帮助车队修理班的同志维修环卫专用机械车辆,这样以来,由于经常加班,天天早出晚归,也就成了他的家常便饭。
2010年,杨德武同志因工作表现突出,被市容环卫局提拔为车队副队长,主管一线垃圾清运和机械修理工作。在担任基层领导期间,他认真贯彻市容环卫局的各项规定,及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在工作中肯动脑筋,想办法。他作为一名党员,更是能以身作则,亲历亲为,带头加班加点。他在主管清运工作期间几乎没睡过一天安稳觉,每天早晨7:00就要起来处理清运班的各项工作,如出现跟车人员有特殊情况没有按时上班、车辆有什么问题、垃圾箱有什么问题,清运人员就会及时给他打电话汇报,无论春夏秋冬能在电话中解决就及时在电话中解决,不能在电话中解决的他就及时赶到现场去解决。若赶上大检查需增加车辆清运垃圾或人员缺少时,他总是积极主动亲自去开垃圾车,清运生活垃圾。在主抓修理工作期间,因全市垃圾清运量大,而车队的车辆有限,车辆陈旧,且只有5名修理工,为保证全市生活垃圾的日产日清,每天必须要将产生故障的车辆及时修理出来,为了调动修理工的积极性,他经常亲自带领修理班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到深夜修理好车辆,在他主管机械修理工作期间,没有一辆垃圾清运车因维修不及时,而影响清运车辆的正常运行。他还总是无微不至的关心车队职工疾苦,车队职工无论谁家有困难他总是热心帮助,让清运人员和修理人员深受感动。杨德武同志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为环卫事业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验证了“宁脏我一人,换来万人洁”的环卫精神。通过自己简单的人生、朴实的话语、踏实的工作,验证了一个普通环卫工人的高尚的品质。
没有什么丰功伟绩,没有任何豪言壮语,有的只是辛勤的付出、无私的奉献。在荣誉面前不争不抢,在工作面前不推不让,在成绩面前不骄不躁,这就是杨德武的真实写照。由于他工作突出,多次被评为市容环卫局先进工作者。如今的他依然坚守在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上,依旧每天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行,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汗水,拭去城市的尘埃,擦亮清晨的太阳,为城市的美丽奉献着一切。
第三篇:个人工作总结报杨武
个人工作总结报告
我于1993年1月到桂花树煤矿工作,2011年1月公司接收桂花树煤矿,接收后从事井下技术管理工作;在此期间,通过自身的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能吃苦耐劳,工作踏踏实实,为人诚恳、正直、老实。各级领导在工作上给予了我极大的支持,在生活上给予了我极大的关心,在工作期间,我能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领导的安排下,2011年1月组织+1290水平与1320水平通风人行上山贯通,并形成我矿目前的通风系统;3月-4月份组织+1290水平水仓施工,现已投入使用;5月至9月组织暗斜井延伸及改扩,暗斜井延伸作为我矿专用风井;9月至12月组织1320东翼运输巷施工、1370西翼回风巷施工、+1320甩车场与1320西翼贯通并形成运输系统,解决了1320运料、行人的困难,为今后1320水平以上工作打下了基础,在工作中本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本质,虚心向领导及周边同事学习,汲取他人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
在一年的工作中,自己的技术管理水平工作有进一步的提高,但综合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和同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在此,我希望公司领导对我个人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给予批评和引导。
杨 武 2011年12月20日
第四篇:杨武周实习总结
第二周总结
在本周的工作中,我的收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对电气原理图有了基本的认识。2.看到了电子产品开发后续部分(比如PCB板检测、老化试验)实现过程,大致的知道了这些东西如何实现。3.开始学习Auto CAD软件,以前只会画PCB板相关的软件,到这里后,发现Auto CAD 也很重要,需要掌握。我觉得这些是我本周主要的收获。
在这周我也发现了一些我需要去改进的地方:1.要多问,由于我个人性格偏内向,不怎么喜欢说话,这样的话就将失去许多提高自身的机会,每一个师傅其实都是一座宝库,他们的经验和对元器件的了解正是自己目前所欠缺的部分。2.要带着大脑要去做事,很多时候做事只是按照师傅的吩咐去做事,没有去思考为什么这样做或者有时候有疑问但没有去解决和落实。
最后,这周结束,我上班两周了,在车间实习期间,我希望领导能够另外安排一个工程师(最好是弱电,嵌入式、电源方面)带我,最好他能告诉我以后我什么以及需要做那些准备,这样我可以提前抽一些时间弥补相关方面的不足。
二次线杨武周2013年1月28日
第五篇:杨绳武评传读后感
杨绳武是一个基督徒,他小的时候曾经立志要做传教士的,杨绳武和基督教。
基督教对他的影响贯穿了他的一生,这一点在《评传》上落墨不多,可以说是《评传》的一个弱点。
世界上的人,不分性别、年龄、种族、民族、信仰、学历、职务,都是平等的。
过去我们被教育说,某些人因为信仰了某个主义而成为伟大、光荣、正确的个体或群体。这样的说法无疑是错误的。
我们不会因为杨绳武先生信仰基督教而影响我们对杨先生的评价。孙中山先生也是基督徒,先生也是基督徒。
对一个人的评价还是要看他一生做了什么。
杨绳武先生的贡献在于他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我觉得杨先生当年将同仁学校在直隶省教育厅立案,是从一个教育家的立场做出的决定,读后感《杨绳武和基督教——杨绳武评传读后感之三》。
假如杨先生只是办了一所教会学校,那他不过是上帝的一位信徒;但是他把教会学校办成了一所面向社会大众的学校,那他就不仅仅是上帝的信徒,而且是华夏的一代宗师了。
杨先生的做法,采用“非正式的宗教教育”,于信仰自由及办学原则都很符合(陶行知语),实际上是想超越人们对于宗教的认识,就教育论教育,而不是想离经叛道。
这是杨先生的伟大之处。
顺便讲一个胡本德先生的小故事。
当年胡本德在保定地区传教的时候,一位农民对他说:“我是信佛的,怎么可能再信上帝呢?”胡本德说:“你说的佛和我说的上帝可能就是一个人呀。”那位农民大喜:“那就好,我信佛,你信上帝,咱们可以携手上天堂啊。”
信仰就是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