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德企业文化比较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版图上的地位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来到中国投资,建立中德合资企业。像长沙的BOSCH(目前是世界500强)、沈阳的麦德龙、西门子,北京桑达太阳能等等,中外合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遍及中国大地
当然由于双方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和管理文化的差异,加上德国企业文化具有典型的独特性,造成中德双方产生一定的文化冲突。对此 我们就就中德企业文化差异进行一下简略探讨。
费孝通曾经说过:如果一种体制在和一种文化相斗争、冲突,最后胜利的往往是文化。
所谓的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管理学概念,包含着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如进取性、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动模式的价值观。”
中国社会是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社会。中国的传统管理者以儒家文化“和”的理念维持社会的稳定、和谐,而相对将经济的发展放在次要的位置。所以,自古以来,中国的传统管理者都重在对人的管理。而德国就其特有的民族意识,国企业培训的突出特点是注重能力的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德国企业对产品质量一向最为重视。他们的许多产品都是以精取胜,德国企业精益求精的价值观已深入人心,成为员工的一种自觉行为。
那么我们呢就说一下这种差异的集中体现
(一)权力距离
权力距离即在一个组织当中,权力的集中程度和领导的独裁程度,在企业当中可以理解为员工和管理者之间的社会距离。
中国是权力距离较大的国家,在此类国家中,上级拥有特权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而在权力距离小的国家中这种特权是不被认同的,所有的员工与老板都享受同等的待遇。同时,权力距离的大小也会影响组织中不同等级之间薪酬上的差异。在德国,权力距离明显低于中国,是因为在德国组织文化中,更注重标准化的技能和专业,因此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分隔并不是特别显著。因此,中国企业组织中倾向于采用工作导向型与职业型的企业文化。
(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中国奉行的是集体主义,而德国更倾向于推崇个人主义。在集体主义中,员工们考虑的是集体的利益,这可能与个人利益不一致,因此要求人们为了集体的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而提倡个人主义的组织文化中,虽要求团队合作精神,但更重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三)男权主义和女权主义
男权主义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是男性气概,而女权主义社会则应谦逊、恭顺,注重生活质量。因此在企业组织中,男性占主导的社会关注薪酬、安全感和工作内容;而女权主义社会中强调人际关系及身体状况(Hofstede,1990)。中德两国都是男权主义的社会。
由于这种特殊的文化背景,造成两个国家家不同的文明,那么,面对这种差异,我们该怎么求同存异,争取共赢呢,对此,我也有自己的浅薄看法。
(一)取长补短以发挥文化优势首先要保留猪特色,否则我们的结合就没什么意义。全面连接中国市场,各自发挥优势,定能奏出有咩的和音。
(二)集体决策的利弊
中国企业的决策制定首先由管理者提出课题、目标和原则,然后提交相关部门听取有关意见和建议,最后由领导拍板。从形式上看,中国企业的决策制定所费时间较为合适,同时也体现了群体的智慧,但中国是权力距离较大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来说领导者独断专行,所以,应适当缩小中国企业中的权力距离,营造上下级有效沟通的良好氛围,而德国企业也应当注重决策时间,使决策成本降到最低。
我想无论是中德合作,亦或是中美,中韩,我们都必须注重企业文化的管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怎样去磨合,怎样去发挥优势,都是我们必须探索的内容。
第二篇:中德军事合作
中德军事合作
中德军事合作 1911-1941
对于中国而言,1911年至1941年间的中德两国合作在20世纪中前期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德合作在某种程度上让中华民国与德国结成了一个联盟。亲密的合作关系使中国的工业建设和军备迅速实现现代化,尤其是在第二次日中战争之前。从清王朝遗迹上站起来的中华民国,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军阀割据,列强环绕的环境下艰难的生存着。国民党通过北伐,在1928年从名义上统一了军阀动荡之中的中国。此时,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日益昭现。鉴于此,中国迫切需要实现军备和国防工业现代化以获得自卫生存的能力,而德国则需要稳定供应的原料供应。自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末期,这种关系将中德两国紧紧地维系在一起。虽然合作的蜜月期自33年纳粹当政开始到37年中日战争爆发结束只持续了不到四年时间。且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改革从36年才开始,但中德合作仍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着深远的影响;同样,中德合作也大大提高了中国抵御日本的侵略的能力。
-----------------------早期中德关系
-----------------------最早的中德贸易线从陆路经西伯利亚辗转到达德国。为了避免俄国政府沉重的通行税,德国早在清王朝就尝试通过海路开拓东方贸易路线,1752年8月,埃姆登普鲁士王家亚洲贸易公司(KPAC)的“普鲁士国王”号在德国船长格来史克的指挥下抵达广州,成为中德贸易史上第一艘到达中国的德国商船。1861年,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天津条约让诸如普鲁士等众多欧洲国家和中国建立了正常的贸易关系。19世纪晚期,中外贸易一直受控于英国。而奥托·冯·俾斯麦则热切希望在中国建立立足点以平衡英国的影响。俾斯麦力排众议,为德中的航线设置了奖金。给予奖金的议案于1885年最终通过。同年,俾斯麦派出第一支德国银行业和工业考察团前往中国评估投资机会,这最终促成了1890年德华银行的建立。通过这些努力,德国于1896年继英国之后成为第二大在华贸易国。在这段时期,与英法不同,德国并没有积极的表现出其对中国的帝国主义野心,而中国政府也将德国视作来帮助中国进行现代化发展的伙伴。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第一次现代化的努力也告一段落。其后,袁世凯请求德国帮助他建立“自强军”和“新建陆军”。德国的援助不仅限于军事方面,也扩大到工业和技术交流领域。比如19世纪80年代晚期,克虏伯公司作为中国的合同商负责修筑Port Arthur(威海卫?)附近的一系列防御工事。俾斯麦苦心经营的德中良好关系被威廉2世的帝国主义野心所彻底改变。在甲午战争后的三国联合干涉中,德国强迫日本让出租界汉口和天津;1897年,德国通过“巨野教案”获得了对胶州湾99年的租约。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时期,德国军队野蛮镇压义和团员的行为让中德关系走到了最低点(事实上威廉皇帝激励他的士兵们“像匈奴人般作战”,由此,“Huns”成为了德国士兵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蔑称)。[1](译者按,1900年7月27日,威廉二世的言论:Ihr sollt schweres Unrecht suenen.EinVolk,das,wiedie Chinesen,eswagt,tausend jaehrige alte Voelkerrechte umzuwerfen und der Heiligkeit der Gesandten und der Heiligkeit des Gastrechts in abscheulicher Weise Hohn spricht,das ist ein Vorfall,wie er in der Weltgeschichte noch nicht vorgekommenist.(...)"你们应该对不公正进行报复。象中国人这样,悍然置千年固有的国际法于不顾,以令人发指的方式嘲弄外国使节和客人的神圣不可侵犯性,这样的事件,在世界史上还没有过先例...你们如果遇到敌人,就把他杀死,不要留情,不要留活口。谁落到了你们手里,就由你们处置。就象数千年前埃策尔国王靡下的匈奴人在流传迄今的传说中依然声威赫赫一样,德国的声威也应当广布中国,以至于再不会有哪一个中国人敢于对德国人侧目而视。)1902年的日英同盟和1907年的三国协约实际上说明德国已被从政治上孤立,这使得一次大战前期中德关系稍有改善。基于这种孤立,1907年德国希望建立一个由“德—中—美”组成的三国协约,但这个愿望未能实现。[2]在1912年,德国提供了一笔6百万元的金马克的贷款给新的中国民主政府换得了在山东修筑铁路的权益。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德国提议将胶州湾归还中国,以避免其落入日本之手。但是日本作为协约国成员加入了战争并开始进攻德国在中国租界,继而占领了青岛和胶州湾。整个一战期间,德国困于欧洲战局而腾不出手顾及其在远东的利益。1917年8月14日,中国对德宣战,并且收回了德国在汉口和青岛的租界。虽然中国获得了国联的承诺在战后将租界归还中国,但是最终凡尔赛条约却裁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半岛的特权。强烈的被出卖感和数十年的压抑导致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有意思的是,原文用的是“the nationalistic May Fourth Movement”)。总的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德关系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特别是从贸易方面。1913年中国有近300个德国商号,但到了1919年,却只剩下2个。[3]-----------------------20年代的中德合作
-----------------------朱家骅,后来的中央研究院第二任院长,曾为最初的中德接触贡献良多。凡尔赛和约限制了德国的工业出口,军队被限制在十万人以内,军工生产被大量削减。但即使如此,条约并不能改变德国在军事创新上的领导地位,许多工业企业仍然保存着设备和技术以生产军事硬件。因此为了绕过条约的限制,这些工业企业开始与国外合作,例如苏联和阿根廷,合法地生产武器并出售给国外。在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跨台,全国陷入内战,各地军阀都企图取得优势。因此许多德国军火企业开始寻求重建与中国的商业联系,以便进入这个广阔的军火市场。马克斯·鲍尔(Max Bauer)和蒋介石(1929)
在广州的国民党政府同样在寻求德国的支援,曾在德国留学的朱家骅为此表现得极为出色,从1926年至1944年间几乎所有中德合约都经过他手。除了德国的技术外,还有其他几个原因令德国成为中国对外合作的首选。首先德国在一战以后对国外殖民地完全失去了影响力,因此对中国没有一种帝国主义式的兴趣,例如1925-26年的排外行动主要是对准英国。另外不像苏联,苏联曾经帮助国民党重组并与共产党合作,德国对中国没有政治上的兴趣,双方的政府不会有正面冲突。与此同时蒋介石认为德国历史有许多地方值得中国仿效,即德国统一可以成为蒋介石本身统一中国的范本。因此中国认为德国将是其“国际化发展”的首选支援。[5]1926年朱家骅邀请马克斯·鲍尔来华评估投资可能性,次年鲍尔抵达广州并被任命为蒋介石的顾问。1928年鲍尔返回德国并促成了一些为中国的“重建”的工业接触,同时开始为在南京的蒋介石招募一些长期顾问。不管怎么说,鲍尔的努力并非完全成功,许多德国工业企业对于中国不稳定的政治局面仍抱疑虑,另外鲍尔本身曾参与1920年的卡普政变而被放逐。除以外,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不能直接对军工企业投资也是极大的限制。鲍尔再次回到中国,七个月后罹患天花去世,葬于上海。[6] 鲍尔在中国的短时间工作为以后中德合作奠定了基础,他向国民党政府提出了对工业和军队的现代化。他同时建议裁减军队以建立一支小型但精锐的军队,并支持中国敞开市场以刺激德国的生产和出口。
-----------------------30年代的中德合作
-----------------------中国代表们正在视察一架容克-52飞机1933年,因大萧条的影响,中德贸易比30年和32年略有下降。[7]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由于各个利益集团的冲突而陷于困顿,但是德国工业,进出口商和国防军都想从发展中获得利益。直到奉天事变前,中国工业化的进展并不顺利。奉天事变让满洲里变成了日本的傀儡国,并直接导致中国的工业政策重心朝向以抵抗日本侵略为目的的军事和军备工业发展。它刺激中国经济走上一条以国防为中心的发展路线,巩固了蒋介石在中国的统治地位,加速中国的工业化进程。[8]1933年,纳粹党掌权使中德政策走向变得清晰。在此之前,德国的对华政策是充满矛盾的,魏玛政权的外交大臣极力鼓吹政府应在东亚地区保持中立,并反对国防军工业体系直接和中国政府进行合作。那些进出口商因为担心中央政府会在他们的生意中充当中间人的角色,自然也是鼎力反对。但纳粹政权推行的是战时经济政策,动员全社会扩大生产并对诸如钨、锑等重要的军需材料以及各种原材料进行战略储备。而这些原材料中国都可以大量供应。因此,从这个时代开始,对各种原材料的需求成为了德国对华政策的推动力。[9]1933年5月间,汉斯•冯•希克特将军到达上海并担任资深顾问为经济和军事发展提供建议。同年6月,他在给蒋介石的《给元帅的备忘录》(Denkschrift für Marschall, memo for marshal)中描绘了他对中国工业化和军事化规划的大纲。他摒弃中国传统的大型低素质武装力量,强调规模较小但是机动能力强、装备精良的武装力量。此外,他还提出这支军队是“统治的基础”,以及,军队的战斗力在于素质的优越,素质的优越来源于优秀的军官团[10](参见《秘密之剑——蒋介石的德国军事顾问们》)为了实现他所提出的框架,冯•希克特首先建议中国的武装力量必须统一训练,听从于蒋介石的号令,整个军事系统必须成为中央集权金字塔的基石。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冯•希克特提议仿照德国精英团队的架构成立“教导大队”,这些被严格挑选且直属于中央管辖的精英部队成员的使命是接受专业的训练,再将这种训练和职业军人的素质带到其它团队。[11]这是一架亨克尔111A,是卖给中国航空公司的11架飞机之一武器弹药不可能永远依赖于进口。在德国的帮助下,中国建立了自己的国防工业。在这期间,中德两国的工业产业被有效的组织起来,在中央集权管理下,工业化的效率大大提高。1934年1月,合步楼公司(Hapro)将资金、技术与生产设备转移到中国来投资。[12]这实际上是以私有公司的外壳来避免其它国家的异议。1934年8月,“中德原材料及农产品与工业及其他产品互换条约”签订,中国开始用战略性原料换取德国的工业产品。直到中国因内战和国际贷款出现巨大预算赤字为止,这个完全平等,双方享有相同的权利的交换条约一直为中德合作起着良好的促进。这个时期,中国向德国提供的原材料使德国几乎不用在国际原材料市场采购任何产品。这个条约不仅促进了中国的工业发展,也给中国军队的重组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在完成了这个中德合作史上里程碑式的条约后,冯•希克特将军推荐亚历山大•冯•法尔肯豪森将军担任他的继任者,并于35年3月返回德国。冯•希克特将军于1936年12月27日去世。(参见《二战德军之父——冯•西克特》)
-----------------------德国与中国的工业现代化
-----------------------驻德公使蒋作宾和随从在参观一间德国工厂,1928年派往德国学习机械的中国留学生,1934年1936年,中国铁路长度只有1万英里,远远少于孙中山先生“现代化中国”规划中的10万英里,而且其中一半位于已被日本人占领的“满洲国”。缓慢的现代化进程是由于外国对中国的影响,例如1920年的四国借款团(英法美日),这个组织的目的是规范化外国对中国的投资,而这四个国家为中国政府提供铁路建设的支援之前,必须先达成意见的一致。而其他国家的投资欲望则由于(来自其他大国的)压制而止步不前。即管如此,1934-1936年中德签订了一系列协议,大大加速了中国的铁路建设。在南京、重庆和贵州间建设了铁路干线。这些铁路建设的高速度原因在于德国需要这些铁路线运送用于出口德国的稀缺材料,同时这些铁路线有助于中国政府在长江以南的南方中心省份建设工业中心。另外这些铁路线也有重要的军事意义,例如杭州至贵阳的铁路可用于运送军队至长江三角洲,即使在上海和南京沦陷后仍然能发挥作用。另一条类似的铁路是从广州至杭州的铁路,提供了从东部海岸线之武汉地区的运输能量,这条铁路在抗战早期体现了其价值。
最重要的中德工业合作计划是1936年的三年计划,这个计划由中国政府的资源委员会与德国的合步楼公司(HAPRO,原名Handelsgesell schaft Fur Industrielle Produckte)共同负责。计划的主旨是在短期内建设一个工业基地以抗衡日本,长期目标则是建设一个工业中心以供长期的工业发展。计划有几个基本组成部分,例如对钨和锑全部有关业务的专管,在湖北、湖南和四川等地建设钢铁工业,建设发电厂和其他化工厂。正如1934年签订的以货易货协定中勾画的大纲所显示的,中国通过提供稀有矿产换取德国的技术和装备来实现这些计划。过高的成本部分地因在1932年至1936年间钨的价格翻倍而抵消。[13] 三年计划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受过高级教育的技术人员,用于建设这些国家计划。
三年计划订下了许多目标,但不幸的是大部分努力由于1937年抗战的全面爆发而遭到破坏。[14]
-----------------------德国与中国的军事现代化
-----------------------在中国的德国军人,1936年
一个德械师中的Sd.kfz.222装甲车亚历山大·冯·法尔肯豪森将军负责绝大部分军事训练计划。席克特的原始计划是将整个军队大幅缩减为60个师,全部为基于德国条例进行良好训练和良好装备的师。但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哪些派别的哪些师会被裁减等等。总体而言,由黄埔军校(1927年结束)训练出来的军官团仅仅比军阀的军官好一点,不过这些军官由于对于蒋介石的完全忠诚而被认为是有价值的。最后由8万人所编组成的8个师,最终接受了德国标准的训练,被视作是蒋介石军队中的精华。这些部队也许部分的增强了七七事变后蒋介石进行全面抗战的决心,但事实证明中国还未准备好与日本在同一个水平上交锋。蒋介石不顾他的幕僚和法尔肯豪森本人的反对,将这些精锐师投入到淞沪抗战中,这些经过多年训练的精锐师在这场战役中损失了超过三分之一。
冯·法尔肯豪森建议蒋介石与日本人打一场消耗战,他通过计算认为日本无望取得一场长期战争,他建议蒋介石应该守住黄河一线,但不应在战争的初期和中期向北出击,同时应该放弃一些北方省份,包括山东,但撤退应该是缓慢的,日本将会为他们的每一步付出代价。法尔肯豪森同时建议在矿山、海岸和江河地区等处建设一些防御设施。其他的建议还有在敌后组织一些游击队活动(共产党对此相当熟练)。这些行动有助于削弱日本的军事优势。
冯·法尔肯豪森同时认为中国军队将难以在抗战中期待装甲部队和重炮的全面支援。中国工业才刚刚开始现代化,这要花上一段时间让中国军队的装备水平达到德国国防军的风格。因此他强调培养部队基于轻武器的机动化,多多运用渗透战术,类似于德国在一战末期创制的突击群战术。德国的军事援助并不仅限于人员的训练和组织,同时包括军事硬件。基于冯·席克特的看法,中国大约百分之八十的军工生产落后于时代或并不适用于现代战争。因此规划了诸如对长江沿岸已有兵工厂的扩建升级和设立新的兵工厂和其他装备生产工厂。例如汉阳兵工厂在1935至1936年间进行了现代化改造,生产德国98k步枪的中国版:中正式步枪,以及马克沁机枪、几种82毫米迫击炮等,中正式和汉阳八八式步枪在整个战争中都是中国军队的主要步兵武器。[16] 另一个新设的工厂生产防毒面具,计划中还有建设芥子气生产的工厂,但最终计划中止。
1938年5月,在湖南的几个兵工厂已经能够生产20毫米、37毫米和75毫米火炮,在1936年下半年一个生产军事光学装备的工厂在南京完工,生产例如狙击步枪瞄准镜等设备。其他的新建或升级的军工厂的产品包括MG-34机枪,各种口径的山炮,甚至还有生产在中国服役的轻型坦克备件的厂家。一些研究所在德国的支援下设立,例如兵工署在I.G.法本公司指导下建立的理化研究所。这些研究所大多由曾留学德国的工程人员负责。1935年至1936年,中国订购了31.5万顶M35钢盔,大量的88、98型步枪,和C96型毛瑟自动手枪。其他装备进口包括少量的斯图卡、容克、亨克尔和梅塞施密特飞机,部分飞机在中国组装;莱茵金属和克虏伯公司的榴弹炮、反坦克炮和山炮,例如37毫米反坦克炮;装甲车辆,例如一号坦克。(参见《德商礼和洋行在华经营军火活动》)
-----------------------中德合作的结束
-----------------------全套德式装备的士兵-钢盔、防毒面具、毛瑟手枪1937年7月7日,中日战争爆发。这场战争极大的损害了近10年来一直处于密切合作中的中德两国关系。且不提工业的损害,阿道夫·希特勒的亚洲政策则是毁掉中德合作关系的罪魁祸首。由于日本军事实力的优势,希特勒选择日本作为其对抗苏联的战友。[17]另外,中苏两国于1937年8月21日签订的中苏互补侵犯条约和希特勒的战略完全向背。尽管中国政府官员和德国投资者在不断的游说纳粹政府,但希特勒一意孤行。他虽然同意合步楼公司将中国已订购的货物运往中国,但禁止任何人从中国进口货物。德国也曾经希望充当调解人促成中日和平,但是1937年12月南京失守让中日之间已不存在任何媾和的可能。德国先前的努力也化作了泡影。1938年初,德国政府承认满洲为独立的国家。同年4月,赫尔曼·戈林禁止一切战争物资发往中国。在日本的坚持下,所有德国顾问也被召回国。亲中国政策向亲日政策的调整也伤害了德国的商业利益。德国从与日、满(州)的贸易往来中获得的利益远低于德中贸易。两国人民在长期贸易往来中所结下的深厚友谊更是不可磨灭。德国人民为汉口的红十字会慷慨解囊,在这里,德国捐款比任何一个国家甚至是中国政府自己都多。军事顾问们也希望能继续完成他们在中国的使命。1938年6月末,冯·法尔肯豪斯将军最终被严令回国,但在启程之际,他向蒋介石允诺绝不会向日本人透露任何他在中国期间的工作内容。另一方面,纳粹党在中国的机构则声明日本是中国抵御共产主义的最后防线。伪南京政府首脑汪精卫于1941年会见德国外交官实际上,德国和日本友谊并未能给德国带来多少好处。日本希望垄断中国北部地区和满洲的资源,因此许多外国人在这些地区只能经营非常有限的生意。而德国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希望获得这个地区的资源。[18]虽然德日政府从1938年中就开始为解决这些经济利益问题而展开对话,但随着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协议的签署,36年签订的德日反共产主义协约实际上变成了一纸空文,并且阻断了德日通过对话解决经济问题的可能。德日同盟实际上并没有给德国带来多少好处,而中德双方都很希望能够继续来往,存在中德之间的联系一直持续到1941年。但是1940年中德国未能实施“海狮计划”让希特勒的计划偏离了轨道。[20]40年底,德国与日本和意大利签订了三国轴心协议。1941年7月,希特勒宣布承认汪精卫的南京傀儡政权,自此,德国与重庆政府继续对话的最后一星火焰也被无情熄灭。随着日本偷袭珍珠港对美宣战,1941年12月9日中国正式加入盟军并且对德宣战。蒋介石之子蒋纬国,他在德国接受了军事训练对孙中山先生而言,或许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比20世纪30年代中德合作时期更符合他“国际性协作”发展现代化中国的理想。一战让德国失去了它在中国的殖民地,德国并不关心中国的政治,它需要的是中国的原材料。那个时代中外关系大都是其他国家对中国怀有某种帝国主义野心,而中德合作则是基于平等基础上的经济合作。中国迫切的需要发展工业以便抵御日本随时可能的侵略也是促成中德合作的重要原因。此外,德国从一战失败的阴影中迅速崛起,以及他的法西斯军国主义意识形态也让一部分中国人看到了统一中国洗刷近代耻辱的希望。总的来说,虽然中德合作只存在了并不算很长的一段时间,并且中德合作的成果大多在抗战中损失殆尽。但是这段合作仍对中国的现代化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国民党在内战失败后将中央政府移到台湾。在台湾的中华民国,许多政府要员、军官、教授和研究人员都曾经在德国受训,其中也包括蒋介石自己的儿子,蒋纬国。可以这样说,战后台湾的飞速发展与1936年中德合作时期制定的3年计划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引文出处
[1] Chen, Yin-Ching, Civil Law Development: China and Taiwan page 8.Stanford Journal of East Asian Affairs, Spring 2002, Volume 2.[23] [2] Ibid., page 9.[3] Ellis, Howard S.French and German Investments in China page 12.Honolulu, 1929
[4] China Year Book, 1929–1930 page 751–53.North China Daily News & Herald, 1930.[5] Sun Yat-sen.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a page 298.China Cultural Service, Taipei, 1953.[6] L'Allemagne et la Chine, Journée Industrielle, Issue Dec.1931, Paris, 1931.[7] Chu Tzu-shuang.Kuomintang Industrial Policy Chungking, 1943.[8] Fischer, Martin.Vierzig Jahre deutsche Chinapolitik.Hamburg, 1962
[9] Ed.Wheeler-Bennet, J.Documents on International Affairs.vol.2, London, 1939
[10] Kirby, William.Germany and Republican China page 11,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ISBN 0804712093)[11] Ibid., page 9.[12] Ibid., page 61.[13] Ibid., page 78.[14] Ibid., page 106.[15] Ibid., page 120.[16] Ibid., page 211.[17] Ibid., page 242.[18] Ibid., page 244.[19] Ibid., page 250.[20] Liu, F.F.A Military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1924–1949 page 99,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6.[21] Ibid., page 94.[22] Ibid., page 101
第三篇:中德二手车市场调研报告
中德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二手车市场调研报告
中德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二 手 车 市 场 调 研 报 告
2013年9月26日
中德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二手车市场调研报告
目录
浅谈二手车市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1.引言…………………………………………………………………………(1)2.二手车交易市场主要经营模式……………………………………………(1)3.浅谈二手车交易中存在的问题………………………… ………………(2)3.1 诚信度不够……………………………………………………………(2)3.2二手车的评估体系不健全……………………………………………(2)3.3 人员素质不高…………………………………………………………(3)3.4 二手车交易市场不规范、政策不完善………………………………(4)3.5 服务功能不完善………………………………………………………(4)3.6经营管理人才少…………………… ………………………………(4)4.推进二手车市场发展的改进措施…………………………………………(5)4.1 建立完善的二手车电子商务信息平台………………………………(5)4.2 建立科学规范的鉴定评估体系………………………………………(5)4.3 简化交易手续,规范交易行为………………………………………(5)4.4 政府应支持与鼓励发展品牌二手车…………………………………(6)4.5 完善相应的服务体系…………………………………………………(6)4.6 鼓励培养全能型的二手车专业人才……… ……………………(7)5.总结评价……………………………………………………………………(7)参考文献 ……………………………………………………………………(9)
中德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二手车市场调研报告
浅谈二手车市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摘 要] 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公司及上海二手车市场的现状,主要经营模式,二手车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的简单分析,结合我公司以及上海的整体二手车流通体系概括地分析上海二手车交易市场的发展状况及方向。
[关键词]二手车市场
经营模式
发展状况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将加速提高,这就为二手车交易提供了潜在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随着汽车消费结构的变化,私人购车量占汽车销售量的比例不断扩大。由于二手车满足了人们多档次、多品种、低价位的需求,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市场需求巨大。
目前上海二手车市场发展处于后期阶段,市场起步早,发展快,前景广阔。虽然二手车市场滞后于新车市场启动,但规模会超过新车。经过几年的市场考验,消费者也开始慢慢接受二手车,二手车凭借其特有的产品优势占领着整个市场很大的份额,价格经济实惠,无购置税,让人们花更少的钱可以买到更高档次的车型。人们对于购车的观念也有所改变,从最初的买车仅仅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到现在的车子也只不过是一种代步工具。这篇文章是对上海二手车交易市场的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本人以专业文献为参考对象,结合自己在实践中得到的知识经验来整理安排这篇文章并提出二手车交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2.二手车交易市场主要经营模式分析
据统计,目前,上海共有二手车市场6家,二手车经纪、经营、置换公司达到300多家,如厂家品牌认证二手车专卖、大型超市、连锁经营、二手车品牌专营店、二手车拍卖、二手车市场交易中心、二手车网络经营等,目前上海的二手车交易市场模式主要是二手车交易中心、二手车品牌专卖店和二手车网络中介。
二手车交易中心模式:二手车交易中心是二手汽车集中起来进行销售、转换买卖的场所,市场主要由许多个人经营者组成。
二手车品牌专卖店模式:品牌二手车专卖店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品牌感召力强,经营主体整
中德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二手车市场调研报告
体素质高,并且拥有品牌化的管理操作流程,以及独家的二手车认证,质量保证。
二手车网站交易模式:网上交易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货源丰富。同时,车型多了,价格对比明显了,也使二手车的价格更加的透明。在工作的这段时间里,从网站上了解到公司电话,来电咨询的客户平均每天有10批左右,可见网络效果的明显。
3.浅谈二手车交易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二手车交易火爆,但难掩整个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上海市二手车流通行业协会会长朱师法直言不讳地指出:“交易当中,新车的交易已经非常透明,车价也好、技术状况也好,消费者可以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一目了然。但二手车的交易却令很多消费者心里没底,消费者非常想知道二手车的真实车况,例如车辆有没有发生过交通事故、有何瑕疵等。可是,二手车的卖家往往为了顺利卖车或卖出高价,或多或少可能会对此有所隐瞒。”
3.1 诚信度不够
上海二手车市场缺乏诚信,是行业公认的首要问题。由于上海二手车市场发展时间较长,行业法规、行业标准也不完善,行业结构还不完整,经常可以见到事故车卖到非事故车的价钱,把真实的里程数进行更改,或者是收了对方定金后不见踪影等等,这种因为技术的门槛和信息的不对称导致购车客户受损失的现象到目前为止还比比皆是,由于上海的二手车行业发展当中,个体经营者(黄牛)的中介行为一直是交易中的中坚力量,即所谓的“黄牛交易”,为了盈利,再加上有关法律的缺失,不懂车的消费者害怕上当受骗。同时即使是个人之间的交易也存在着很多的“非主观性欺骗”。总的来说就是二手车交易当中中介机构、评估机构、个人交易等都缺少一种“诚信”。
上海市旧机动车交易市场经常会出现个体经营者故意隐瞒车辆的质量缺陷,在行驶里程表上做文章等欺瞒现象和不规范经营行为,买车的人们也担心手续办不清楚,留下法律问题;甚至担心被骗,遇上套牌车,甚至是诈骗犯,根本没车,用非常便宜的价格来骗钱。对车况不了解,用买一辆好车的钱买到事故车,花冤枉钱不说,还不安全。
3.2二手车的评估体系不健全
在二手车交易中价格的评估是很重要的环节。有的地方为了抢旧车生意,故意低估价格,竞相压价。同时还出现“私卖公高估价,公卖私低估价”的现象。由于价格压低,使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的税收减少。因此如何建立科学、可操作的二手车评估系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目前各家二手车专营店都有一些二手车评估标准,对从业人员进行资格培训与考核,交易市场内也有专门评估机构对交易的二手车进行价格评估。但目前有关部门制定的评估标准没有向社会公开,连许多二手车销售人员也根本不知道专业评估机构是根据哪些评估标准来最终评估价格的,更不用
中德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二手车市场调研报告
说消费者了。在具体的评估过程中,评估人员不是主要根据实际车况进行价格评估,而是根据汽车的原始发票、行驶本记录、使用年限等静态的资料及“目测”车况等级,按照相关的计算程序和方式进行评估。
上海现有的二手车评估体系,每家店也不尽相同,缺乏统一规范的二手车评估标准,二手车经销商也会通过各自的经营成本调整评估价格以赚取更多的利润。即使是同一家店,不同的评估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不同车型的了解程度不同,价格上也有差异,从而会出现一车多报价的现象,这主要归结于经营公司没有一套标准化的流程与合理化的定价中心。
以路来客为例,有次培训叫四个评估师评估同一辆车子,四个人的评估结果各不相同。所以有必要对整个评估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改善与加强。
3.3 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现在上海二手车出现的一种普遍的现象车主将车辆交给二手车市场里的车商收购,这样往往担心价格不合理,卖亏了,而人们去市场买呢,也有这个担心,通常会认为买的价格高了,也亏了。在行业内,特别是汽车城二手车私人经销商往往会利用车主不了解二手车市场行情故意压低收购价,一车多报价,错误的引导车主对车子的价值衡量,让车主蒙受经济损失。汽车城个体二手车经销商常用的手段是他们会想法设法的留住你车子的一个手续,而后电话通知车主手续忘记拿了让车主折返,而再一次的对车主洗脑收购。同时汽车城个体经销商在销售二手车过程中经常是看人报价,对于不懂车的消费者,经常会出现第一次高报价,压低最终成交收购价格的现象。
根据下图1可以清晰的看出二手车行业从事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存在。
图 1 路来客二手车连锁人员结构
3.4 二手车交易市场不规范、政策不完善
二手车市场是汽车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汽车流通业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的培育和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个汽车市场的发展。目前二手车市场很不规范,由于市场经营公司多,竞争激烈,一些公司恶性压价,搅乱了交易双方的视线。另有一些公司故意隐瞒车况或相关手续不齐,使买主感觉上当受骗,而这种情况一旦蔓延就容易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使买卖双方对整个
中德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二手车市场调研报告
二手车市场形成一种不信任感,隐瞒车辆真实情况的事时有发生。然而,出现上述情况后,消费者也无能为力,有关部门也没有很好的办法抑制这些情况的发生,没有制定出规范完善的的法律法规政策。
3.5 服务功能不完善
目前新车的销售基本上建立了信息咨询、配件供应、维修、汽车保险等一条龙服务。而二手车的售后服务还没有建立,特别是与其它城市成熟的二手车市场相比差距较大。
上海很多二手车经销商都不提供售后的质量保证,作为消费者大都靠碰运气,万一买到事故车或者其它问题车辆,只能自认倒霉,找卖方也不会认账。即使有些二手车专营店会提供质保,但是也还是相对不是很完善,在售后方面很容易出现问题,买方认为质保的部件,卖方却予以否认。同时,作为二手车,多多少少会有点瑕疵,有时在销售交车过程中消费者可能没有仔细检查发现,导致售后的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与争论。这些都是二手车服务体系不健全的表现。
以路来客二手车为例,我们虽然是保证7天包退,15天包换以及3个月6000公里的质量保证,但是有的时候卖出去的车子多少也是会有点质量问题的,这时我们也是只能等客户来找我们也没有做到主动联系客户询问是否有质量问题。
3.6经营管理人才少
人才也是二手车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上海乃至全国也面临人才匮乏的问题。一名优秀的二手车业务人员不但应具备汽车营销知识,还应掌握车辆的技术性能,熟知二手车市场行情,了解汽车配件、汽车维修的价格信息等,知识面要求较宽。二手车行业发展较晚,这类人才的培养需要较长时间,直接造成有技术、懂行情、会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以路来客二手车为例,由于开店到现在才2年多,公司里即使有些已经考取了二手车鉴定资格评估师,但大部分还是未能取得此项资格的,只是通过简单的培训以及自学更别说管理人才了。评估师也基本凭借自己的经验收购车辆,对于某些偏门的车型或者没有遇到过的车型,也是比较难报价。同时,销售人员大都刚刚从事二手车这一行业,没有深入的了解过二手车。人才的流动性大,劳动纠纷多,公司规模难以正常扩大,尤其是在人员能力和忠诚度方面,可以说德才兼备的好员工缺口非常大。
4.推进二手车市场发展的改进措施
4.1 建立完善的二手车电子商务信息平台
将电子商务应用与二手车交易中,建立二手车交易信息平台,提供市场交易信息,信息网络体系可提供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的基础信息查询,如车辆事故记录、维修保养记录和实际行驶里程
中德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二手车市场调研报告
等。可以让消费者在购买前就可以查询到车辆的“身世”,进行放心消费。所以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要多注意车况和手续,最好找一位懂车的朋友,挑一挑车况,看哪儿有毛病,主要是看下车体的左右大梁是否重新矫正、发动机变速箱是否有大修的痕迹、车身ABC柱是否有伤过等一些关键部位,手续不要有缺失,登记证是否有银行抵押等,而且手续一定要看原件,不能只看复印件。
对车辆进行车号注册,行业人员登记等手段来加以限制的话可以有效缓解上述问题,当然事故车进入市场还是难以避免,对价格的控制并不是市场管理者应该规范的责任。少了问题车辆的存在,和对从业人员管理的不管加强提高,诚信问题才能逐渐解决,我们看到目前在4S店二手车置换业务,或者是经纪公司的不断涌现,这就是多种经营主体不断完善的过程,越来越多的行业人士已经认识到诚信是留住客户,开拓市场的法宝,也是二手车市场经营最主要的一个方面
4.2 建立科学规范的鉴定评估体系
二手车鉴定评估是二手车交易中的核心环节。目前,由于没有一套完整、严谨、科学的二手车鉴定评估标准、造成评估随意性大、手段不科学、评估结果偏离车辆的实际价值等问题。建立科学规范的鉴定评估体系是促进杭州二手车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在多数购车者并不懂行的情况下,二手车交易应建立科学规范的鉴定评估体系,实行评估机构准入机制,由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鉴定评估标准、流程,引入第三方鉴定评估机构,培养一批专业的二手车专业评估人才,对现有评估师进行严格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新的鉴定评估体系建立在买卖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评估机构对车辆的车况,品牌、使用年限、行驶里程、部件性能等不同方面的指数对其价值做出全面综合的评估。实行评估收入与评估价格脱钩,保证评估鉴定工作的公平、公开和公正。
4.3 简化交易手续,规范交易行为
二手车交易过程中,为避免价格的不合理性,二手车管理部门应简化交易手续,规范交易行为。使手续透明化,避免经销商以手续为由而压低车子评估价格。同时,车主在卖自己二手车的时候,建议在卖车之前先去媒体、网站、市场了解同型号品牌、同年代车辆的大致价格区间和车况。同时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将车开到二手车市场与多家店先行让对方做价格评估,对收购价格心中有底,也可在置换过程中与经销商讨价,多咨询多比较寻找合理价位
针对同一辆车,由于企业实力的差别,不同经销商的收购价格会有所差别,车主在售车时,应“商比三家”,多咨询多比较,以取得车辆的最高售价及最大收益。当然前提一定要按规定办理相关的买卖合同和手续。规范的交易行为也将有效消除很多买家的疑虑,有力促进二手车市场的发展。
4.4 政府应支持与鼓励发展品牌二手车
中德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二手车市场调研报告
针对现如今鱼龙混杂的二手车市场,政府应进一步整顿、改善二手车消费市场环境,加大打击力度,取缔一些非法经营商家,提高市场准入许可标准,不断规范市场管理法规。同时大力鼓励一些有实力和经验的二手车企业进入,借此提高二手车交易的集中度,相信品牌二手车的进入将有助于二手车评价体系的建立、认同和使用。让二手车在几大企业之下进行管理和交易,这将非常有利于价格评估体系的形成和完善。虽然,杭州二手车市场上现已出现几套不同的价格体系和标准,但是,最终各自的方案还是能形成广泛的认知和使用。
据了解,上海现已形成多家专业的品牌二手车,有多品牌联合,完善的4S店服务体系的路来客二手车连锁、集二手车评估、收购、置换、拍卖等为一体的元通二手车、专业的品牌二手车企业百优卡二手车、品牌企业厂家设立的诚新二手车,加强行业内的沟通与学习,政府可通过对品牌二手车企业的管理来改善二手车的交易环境。政府有关部门应抓紧研究相关政策和规定,以支持和鼓励品牌二手车发展,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二手车市场的监管和整治,为品牌二手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另外,还要引导品牌经销商进一步加强品牌管理,更好地发挥品牌优势和效益。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品牌经营水平的日益提升,汽车消费更加趋于理性,品牌二手车将成为杭州乃至全国二手车市场发展的趋势和主流,品牌二手车的发展充满希望。
4.5 完善相应的服务体系
目前上海二手车交易售后服务严重滞后于新车售后服务,二手车交易市场除了负责提供建议价、买卖场所、向买卖双方收取2.5%的过户费,其他售后服务和担保措施还很少,与火爆的二手车市场反差太大,目前我国新车售后服务已经做得有声有色,但二手车售后服务能带动许多汽车相关待业的发展,如汽配、维修、美容等配套服务行业。故此,旧机动车售后服务有待开发,大有可为。
必须完善二手车交易的服务体系,使消费者放心。我们今后能不能在二手车交易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最重要的就是看我们的服务体系是否完善。二手车市场的发展还呼唤相应服务体系的完善,如推出贷款购车,以旧车换新车等多种方式,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有能力的销售公司应当对旧车进行跟踪式的定期检验、帮助维修等售后服务,形成“一条龙”服务到家的完整市场,这种做法在国外非常流行。
4.6 鼓励培养全能型的二手车专业人才
一名合格的专业评估师不但要对各种品牌的不同车型了如指掌,还要对汽车的基本构造知根知底,包括新车市场价、车辆年限折旧、里程折旧、车况折旧、价格波动、当地牌照费用及其他因素等。要练就好的眼力,同时还要对新车市场的一举一动保持高度敏感。政府应鼓励二手车品牌企业对人才的培养,将培养人才提到日程上,品牌二手车专营店在人才培养上应起到带头作用。
中德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二手车市场调研报告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仅仅是传统的购销人才还不够,营销、服务等多方面人才的储备和培养都存在巨大的缺口,我认为公司应该从员工培训、培养和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入手,逐渐提高公司的整体素质。
现在公司的培养新人的主要模式是老人带新人,属于一对一式的教育,这个在很多公司人才培养中最常见了。二手车要求培养的是全能型人才,各个都要是多面手,所有的业务都要精通,因为二手车涉及到的东西很多,每个工作岗位都有紧密的联系。也有很多公司的工作人员岗位责任非常明确,一个人只需要熟悉自己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即可,这样的模式与4S店非常相似,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二手车讲究的是一个人要创造三个人的价值,同样一个人可以拿三个人的薪酬。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最后能让公司留住最优秀的人才。这样的方式有很多好处,人才不会流失,大家长时间在一起配合都有了默契,上级和下级之间能更好的合作,更是游刃有余,最后受益的还是公司集体。
路来客在面对大部分是学校刚出来的实习生员工,公司也制定了包括岗前知识、评估、销售、售后等一系列的新员工培训来提升每一位实习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谈判水平。主要存在的问题方面是对于二手车的每个车型不是很了解,这也是刚出校门的实习生所面对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我认为,作为一名二手车从业人员,最基本的必须掌握车型知识、行情、价格,能够独立判断一款车的车况。
5.总结评价
汽车市场保有量迅速提高,为二手车市场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同时上海出台的对新车限购的政策,无疑对二手车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要想在二手车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做好品牌的诚信经营,规范交易流程,培养一批全能的二手车专业人才,完善二手车服务体系,能够得到消费群体的认可。同时,市场有关部门也应提高二手车行业准入许可,提升二手车经营者的整体素质与专业水平,有效促进二手车健康发展。
中德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二手车市场调研报告
参 考 文 献
[1] 马晓威.全国二手车交易分析及预测[J]中国汽车界, 2009 [2] 谭德荣、董恩国.汽车服务工程 [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09 [3] 郭莉娜.中国汽车市场营销现状分析[J].郑州交通职业学院, 2009 [4] 周兴.二手车鉴定、评估与交易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5] 鲁植雄.二手车鉴定评估实用手册 [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0 [6] 殷光远.二手车交易300问 [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08 [7] 丁礼灯,席敏.我国二手车市场现状分析[J]法制与社会, 2008 [8] 邹惠萍.玩过汽车售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科教论坛,2010.05 [9] 陈建飞.顾客心理学[M].科学出版社.2009.03 [10]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09年全年二手车市场形势分析终稿[DB/OL]
第四篇:发展中德学术交流
发展中德学术交流,共创绿色知识文明----在中德学术交流四十周年庆祝会的致辞
路甬祥 2012/06/01
尊敬的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教授,尊敬的德国驻华大使Dr.Michael Schaefer阁下,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同志们,人类文明源于全人类的共同创造。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思想、文化和创造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最重要的是思想文化的交流、学术交流和创新,它们往往成为相互理解的基础,相互吸引的要素,交流合作的纽带,共同繁荣发展的动力。中国与德国分处欧亚大陆的东西两端,但两国人民各具特色的灿烂思想文化和创造力始终彼此欣赏和相互吸引。
德国哲学大师黑格尔(1770—1831)曾经在《历史哲学》中说:“中国人承认的基本原则是理性——称之为'道’”;“道为天地之本、万物之源。„„。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
中国知识界也普遍认为德意志民族是一个严谨敬业、勤劳智慧、富于理性的伟大民族。在德国这片土地上,曾经诞生了许多哲学、科技、文化、艺术的巨人,他们以自己的杰出智慧和创造,为近现代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几个世纪以來中德两国人民相互吸引,展开了持续交流合作的历史画卷。湯诺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1591-1666)、莱布尼兹、蔡元培、李国豪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自1972年中德建交四十年來,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两国不仅成为最富成效、最具持续增长潜力的经贸合作伙伴,而且已经成为最富成效、最具发展潜力的科技、文化交流合作伙伴。交流领域不断拓展、合作不断深化、方式更加丰富,机制更加稳定而充满活力。促进了相互了解,孕育了累累硕果,不仅给两国人民的今天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还为中德世代合作共同创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德经济、文化、科技合作如扬子江和萊茵河之水源远流长、奔腾不息,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更世无前例。人类已进入知识文明时代,知识已成为人类文明持续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和动力,而知识比较传统物质资源更具共创共享的特点。展望未来,人类将走一条绿色、智能、可创共享、可持续发展之路。时代需要我们更紧密地携手合作,我们,尤其是今天的中德青年学人将承担起共创绿色知识文明的历史重任。中德学术交流合作前景必将更加美好。
第五篇:中德文化交流会
中德文化交流会
活动背景:由中国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益处不仅仅局限在文化发展层面,它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从广义点来说,加强中外交流,是一项近期也是长远的投资,是关系到全人类共同发展的必然举措。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是两大主题,和谐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理想。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势必对世界各国都将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
活动目的和意义:引导德国友人走向中西文化差异的源头,启发德国友人思索中西文化的特质和精髓,促使德国友人相互借鉴、彼此“扬弃”。使“娴静”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跃动”的西方文化相映,使东方的责任意识和西方的权利思想相辅,从而生成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图画。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文化,让更多的外国友人学习使用中国的筷子,特此邀请了20对德国有人来石家庄文化交流。接待时间:2013年8月11日
接站地点:北京国际机场转高速至石家庄(54座奔驰豪华大巴)接待人数:20对德国友人
活动时间:8月12日—14日(13日为七夕)
活动地点:主会场:石家庄市人民会堂;分会场:藁城国大御温泉度假小镇、正定大佛寺和荣国府。
入住地点:石家庄市燕春大酒店
活动安排:
一、8月11日入住燕春大酒店,晚上六点半安排聚餐,为国际友人接风。
二、①8月12日上午九点在人民会堂举行中德文化交流会开幕式,领导发言。进行传统文化艺术表演,双方互相了解各国以及部分地区的民族风情。参观河北省博物馆。
②8月12日下午2:30在人民会堂进行游戏互动:1.以情侣为单位分成二十个小组进行2人3足游戏,比赛以淘汰制进行,每轮淘汰五组,确定前三名并分发奖品,以达到暖场目的;2.以两人为单位分成二十个小组进行用筷子吃面条比赛:每组两小碗面条,小组两人一前一后吃面条并计算累加时间,前三名分发奖品。
三、8月13日早八点,驱车前往藁城国大御温泉度假小镇,让国际友人享受温泉;并进行吃饺子大赛:以情侣为单位分成二十个小组,互相喂对方吃饺子,每组一盘饺子,用时短的小组获胜。规则:喂对方吃饺子不许用筷子插饺子吃和弄烂饺子,违者加罚俩个饺子:取三名胜利者,获赠藁城宫灯一个。而后吃农家饭,喝农家自酿白酒。住豪华情侣套间,感受中国情人节的特色。
四、8月14日早晨八点,驱车前往正定荣国府,参观荣国府,感受红楼梦中人,体验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参观完以后进行游戏互动,以情侣为单位分成二十个小组进行夹花生豆比赛,从一个盘子里夹到另一个盘子里(每盘有定量花生),先夹完者获胜,并赠送德译版《红楼梦》一本,每位参与者赠送青花瓷筷子一双。下午3点前往正定机场,送走国际友人。
预算:燕春酒店大标间(贵宾楼层):498元/天*20人=39840元
国大御温泉:186元/位*50人=9300元
荣国府门票:30元/位*50=1500元
奔驰豪华大巴:1000元/天*4=4000元
比赛所用道具:100元
藁城宫灯:80元/个*3=240元
红楼梦:100元/本*3=300元
青花瓷筷子:30元/个*40=1200元
共计: 56480元
注意事项:1.注意德国文化禁忌;
2.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出现意外能迅速果断的做出处理措施; 3.活动物资需要在活动开展之前1天准备好,以便提前检查活动物资是否齐全和可用,包括准备备用物资;
4.人员分工需提前,如有任务安排,需要主动了解进度及可能遇到的困难;
5.活动开展提前1个小时,集合工作人员,确保工作分工,讲解注意事项;
6.多拍照,多记录,以便活动后宣传。
7.活动后要与工作人员及时总结记录,如问题及建议、较好的地方、目标完成情况等等。
1101181105 许云轻
1101181113 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