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9-05-12 19:45: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结果。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经济规模的扩大,传统生

产模式带来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迫使各个国家开始探索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已在四个层面上展开。一是企业内部的循环利用。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杜邦化学公司模式,通过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减少资源的使用,达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目标;二是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网络。如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把不同的工厂集聚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让一个企业产生的废气、废热、废水、废渣在自身循环利用的同时,成为另一企业的能源和原料;三是废物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如德国大力推行固体废弃物再生回收利用,废物循环、建筑废料、玻璃瓶回收和废纸再利用率分别达到50%、72%、85%和88%;四是社会循环经济体系。如日本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用生态学原理统筹规划工农业、生产消费、城市农村的发展。多年来,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资源和环境双重压力也越来越大。对此,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列为基本文秘杂烩网方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法规,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批准设立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在全国掀起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新热潮。××作为西部欠发达市,要解决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良好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路子。

一、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问题及有利条件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 “开放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旅游活市”和“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战略,扎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节约型社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节能降耗力度加大。坚持把节能降耗列为各县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畴,严格考核。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先后关停、拆除了立窑水泥、小焦炉、火力发电等落后生产线,去年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降至35%。节能项目建设步伐加快,胜隆能源实业30万吨甲醇汽油、春光油脂20万吨生物柴油、洋县玉虎化工三废混燃炉节能改造、万邦置业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燎原航空机电综合改造等一大批节能项目开工建设或建成投用,去年38个节能项目投资达24.2亿元。节能领域不断扩大,全市建筑设计和施工阶段的节能执行率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高油耗客货车退出营运市场速度加快,节能灯具安装近20万套。据测算,去年全市能耗下降量为20.8万吨标准煤,万元gdp能耗1.589吨标准煤,同比降低4.22%。

二是清洁生产实现新突破。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为主逐步向生产过程控制转变,八一锌业、汉钢集团、振华生物、南化公司、中材水泥等6户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略阳新兴洲工贸公司荣获省级清洁生产审核先进单位称号。汉烟、略钢、陕飞集团清洁审核工作正在有序开展。清洁审核推进了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八一锌业实现经济效益7366万元,节水、节电分别达14万吨和1087万kwh,削减二氧化硫157吨,减少排渣1582吨;汉钢集团实现经济效益1894万元,节电103万kwh,削减二氧化硫269吨,回收粉尘1万余吨。

三是资源循环利用取得新进展。部分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了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如大秦汉生物公司利用薯渣生产无抗饲料养猪,用生猪粪便做沼气,用沼液养鱼,沼渣做有机肥料;南化公司利用工业废气废水提炼纯碱、八一锌业回收废气生产工业硫酸、秦吉公司利用粉煤灰加工混凝土砌块、汉钢集团从集炉煤气中提炼硫胺等,既减少了废弃物排放,又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管理逐步规范,占地75亩的交易市场及加工中心开工建设。

四是循环产业链条日渐形成。目前,我市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矿产开采—矿石—水泥建材,铁矿石—铁—钢、铅锌矿—烧结矿—锌锭,烟草种植—加工—卷烟、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中成药、铸造—机械加工—装备制造等六大循环产业链。特别是各企业、产业之间的循环配套水平也正在逐步提高,比如远东化肥、定军山水泥厂等企业,利用八一锌业、汉钢集团的硫胺、冶炼渣等资源,生产有机肥料和新型水泥等等。这些都标志着我市循环经济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五是生态农业建设稳步推进。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全市通过国家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认定面

积达110.7万亩,获得认证企业73个、认证产品107个。大力实施沼气和秸秆综合利用工程,建设新式沼气池5.86万口,秸秆综合利用率达69.1%,每口沼气池户均年节约燃料和电费300至400元。随着沼气、秸秆综合利用的广泛运用,全市广大农村初步形成了种植—养殖—沼气—猪药茶菜渔等循环农业产业链。注重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化肥使用强度同

比下降16.5%,农药使用强度同比下降8.7%。

六是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种苗培育、经济林基地建设等重大工程,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2%。大力推进生活污水、大气治理工程,汉江水质出境断面始终保持在二类水平,中心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近年来都在300多天以上,去年达到332天。扎实开展城市联创,城市环境卫生有了较大改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等称号。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已成为××扩大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一张响亮名片。

我市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看,仍处于低层次、小范围、短链条的起步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循环经济理念意识淡薄。据问卷调查,全市仅有18.3%人偶尔听说过循环经济,32%的群众没听说过这个名词。一些部门和单位狭隘地理解循环经济,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的自身行为,与政府部门无关。一些企业经营者只注重投资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对清洁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重视不够,对废弃物再生利用产生的经济效益关注也不够。一些群众由于长期养成的生产生活习惯,节约意识和绿色消费观念淡薄。

二是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偏高。我市经济粗放型发展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传统工业比重较大,能耗大的行业所占比重较高,工业技术和装备水平总体相对落后,工业能源消耗结构主要以煤为主,资源消耗量大。近几年,虽然我市加大节能降耗力度,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能耗高、浪费大仍然是经济运行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2007年,我市万元gdp能耗分别比全国、全省高出0.499吨和0.298吨标准煤。

三是废弃物处理任务繁重。全市工业固体废物量呈逐年增多趋势,去年达到357.5万吨,但综合利用率仅为38%。11县区中仅有污水处理厂1户、垃圾处理厂4户,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仅为40.4%。矿产资源开发不合理,乱采乱开、采“富”弃“贫”、挑“肥”捡“瘦”现象严重,尾矿库等矿石堆积量较大,矿山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农村废弃物处理滞后,环境状况堪忧。

四是科技研发能力不足。全市现有研究所大都设备陈旧老化,人才资源匮乏,研究资金短缺。信息服务渠道不畅,具有资质进行清洁生产审核服务机构仅有1户,且仅限于化工、钢铁行业。全市企业科技基础薄弱,自主研发能力较差,还没有能力开发大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

五是政策扶持亟需加强。循环经济兼具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功能,要求政府采取更多的推动措施。近年来,虽然我市组织实施了与发展循环经济相关的“55315”科技创新工程,但总体来看,尚未在领导体制、政策导向、价格机制、资金投入等方面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加快发展的合力,目前,除试点项目和示范企业外,多数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基本处于自发状态。

尽管我市在发展循环经济中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总体来看是希望多于困难、机遇大于挑战,有利因素正在增多。一是中省高度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国家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规政策,省上也出台了许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措施,这为我市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正确方向和有力指导。二是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等部委于2005年和2007年分两批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为我市借鉴试点省市成功经验,避免少走弯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是国务院作出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为我们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钢铁业、有色金属业、轻工业、物流业等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措施,只要我们努力争取,必将赢得更大的支持。四是我市已被纳入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这为我们争取项目资金,提高产业集聚度,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作为国家级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要辐射带,必将促进××在区域间的经济融合,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二、我市发展循环经济应把握的重点

发展循环经济,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社会等各个方面,既是发展理念的极大升华,又是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就我市而言,在思路确定上必须坚持纲举目张原则,扎实做好功能分区、产业发展、循环层次三项重点工作,逐步形成资源循环式利用、企业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社会循环式消费的循环经济全面发展新局面。

(一)科学确定功能分区。确定功能分区,意在彰显和提升发展优势,实现由点到面的突破。我市被确定为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必将享受政策、资金等方面的诸多优惠。如何在全市范围内整合、利用好这些优势资源,做到既突出重点又统筹兼顾,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问题。综合考虑各县区资源基础、园区分布、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等因素,应把我市产业集聚区规划为中心区和辐射区,进行分层布局,整体推进。中心区应包括汉台、勉县、城固、南郑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余县列为辐射区。确定这一功能分区定位,不仅有理论依据,而且有实践基础和现实优势。从理论依据看,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资源、人才、信息总是受利益驱动向经济相对活跃地区流动,这些地方不仅有聚集效应,也有辐射效应。通过集中力量加快发展中心五县区循环经济,必将带动辐射其他各县循环经济的发展,从而整体提升我市的产业集聚力、要素转化力和区域竞争力。从实践基础和现实优势看,中心五县区生产总值占到全市生产总值的63%左右,人口占到全市人口的53.8%,全市骨干企业、支撑产业也大都分布于此,加之交通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技术研发力量相对较强,有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壮大。

(二)加快发展循环产业。发展循环产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从我市现实基础来看,要以循环工业为龙头,全面推进循环农业的发展,加快促进现代服务业参与循环经济建设,形成循环农业、循环工业和循环服务业互动发展格局,构筑循环经济体系。

第一,拉长产业链条,发展循环工业。坚持把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工业强市的始终,以大企业、大项目为支撑,重点拉长延伸装备制造、钢铁、有色冶金、新型材料、生物医药五大产业链,优化产品结构,促进产业之间共生耦合、协调发展。装备制造方面,以汉航集团、陕飞集团、燎原航空、汉川机床、汉江工具、汉变公司等为龙头,重点发展中小型运输机及支线客机、航空起落架、数控机床、电测传感器、特种变压器和微型汽车等,打造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钢铁生产方面,以汉钢、略钢为龙头,形成铁矿石—精矿—烧结矿—铁—钢—板材/线材产业链。有色冶金方面,以八一锌业为龙头,重点推进铅锌矿—精矿—烧砖矿—电解锌/锌合金/超亚细金属锌粉和镍精矿—高冰镍—电解镍(硫酸镍)—氢氧化镍—镍氢电池两大产业链。同时积极培育矾钛磁铁矿—钛精矿—四氯化钛—海绵钛—钛材—钛合金产业链。新型材料方面,以台玻集团和市内优势非金属加工企业为龙头,重点提升硅矿石、石膏、板岩精深加工程度,向系列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打造以硅石、石膏为主体的新型材料产业基地。生物医药方面,以汉王、汉江药业为龙头,扩大天麻、杜仲、山茱萸、猪苓、西洋参等优势药源种植规模,重点开展药物中间体提取和中药饮片、胶囊、制剂等保健品的开发生产,形成以中药深加工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同时,加快镇巴特大油气田勘探工作,以本地开采、初级加工和异地精深加工相结合的模式,形成油气石化循环经济产业链,打造陕南油气化工产业基地。

第二,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循环农业。坚持以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以建设城市的理念建设农村,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和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在农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厉行节约,推广设施农业、节水灌溉、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将绿色理念置入土地整理、土壤改良、种子选育、作物栽培、保水施肥、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和销售各个环节,建设生态型新农村。依托骨干龙头企业和有机农业产业园,进一步发展壮大优质粮油、烟叶和猪药茶菜渔等优势农产品基地规模,发展观光农业,打造种养殖—精深加工—无公害农产品和种养殖废弃物—有机饲料—有机肥料两大循环链,提高产业化水平。完善农产品生产安全体系、检测检验体系、监督检查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扩广应用低残留、高效、无毒农药和生物防治,实行无公害、绿色生产。大力开发农村生产和生活能源,建立以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工程为核心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链条,重点实施沼气工程、秸秆气化工程、集约化畜禽养殖场能源环境工程等,减少农业生产废弃物排放,形成大农业内部良性循环。

第三,提倡生态绿色消费,发展循环型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向,也是××今后发展的潜力所在。一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我市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具备把旅游业做大做强的条件。要围绕“一心一带、两线三区”旅游空间布局,把清洁化、生态化、节约化贯穿在旅游产品生产、交换与消费过程中,构建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格局,推动旅游业向主导产业跃升,努力把××建设成为以生态和两汉三国文化为主的循环经济型旅游创新中心。二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西汉高速公路和我市连接南北、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及地缘优势,培育引进一批知名物流企业,建设一批大型专业市场,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城乡商业网点合理布局,加快建设辐射陕甘川毗邻地区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努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企业提供完善的专业配套服务,促进商品流动、资源节约和设施共享。三要大力发展会展业。我市生态环境良好,具有发展会展业的优势,我们举办的菜花节、茶叶节、柑桔节、樱桃节人气旺盛就是最明显的例证。要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发展,搞好新的会展资源开发,加快各类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最大限度地延长会展产业链。四要大力发展教育培训业。借助西北联合大学抗战时期迁驻××的历史渊源,密切加强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知名大学的交流合作,运用各种社会资源和人脉关系争取他们能在××恢复设立分校,或设立联合办学机构,借此吸引西安、成都等地高校来汉办学,全面提升我市教育培训业发展水平。同时,大力推进“放心食品工程”,倡导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推行政府绿色采购计划。

(三)建立企业、园区、城市三个循环层次。主要目的是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平台,最终实现全市范围内物质和能源的有效大循环。从我市实际来看,要以企业为主体,突出资源消耗减量化和资源利用循环化,在建设循环型企业、园区的基础上,全面构建城市循环体系。

第一,加大推进清洁生产力度,建设循环型企业。要以六大企业集团和八户明星企业为重点,从财税政策、协调服务、配套建设、项目争取等方面大力扶持,建设一批省级乃至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做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加紧制定全市企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鼓励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废气、废水、废渣、余热等资源的循环再生利用,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实行清洁生产。装备制造企业,要加强生产过程控制,加快精密技术研究开发,提高节能节料节电水平。钢铁冶金企业,要加快节能改造项目的实施,提高钢渣、尾矿渣的回收利用,推进焦炉煤气向有机肥、化工原料的转化。医药化工和非金属矿开采企业,要减少污水排放,加强中水回收利用。同时,做好产品认定工作,鼓励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和无污染产品。

第二,加快工业区改造步伐,建设循环型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第三代工业园区的主要发展形态,目前,东部沿海都在争先启动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工作。我们要抓住被确定为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机遇,加紧编制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积极向上争取试点。开发区要借助自身良好发展基础,突出航空电子、现代中药两大产业特色,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创建成为全国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铺镇航空工业园、褒河机械工业园、勉略宁冶金工业园等园区,要结合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园区内的资源流和能源流,整合园区各种要素,建立园区产业代谢和共生关系,促进园区物质、能量和信息集成,实现产业集聚循环发展。创新园区建管机制,可以按照市场导向和产业布局原则,积极探索与沿海地区在我市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飞地经济”。

第三,大力推广固定废物的再利用,建设循环型生态城市。加快发展静脉产业,在中心城区和各县建设一批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培育和发展地域性的固体废弃物分类拆解和再资源化处理基地,重点推广利用尾矿与沙石并用生产彩砖、利用钢渣和粉煤灰混合料生产高性能水泥等成熟技术。以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废旧电脑及电子废弃物、废金属及包装物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率达到50%以上,废旧家电等废物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加快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江南污水处理厂等垃圾、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争取到“十二五”末,全市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0%以上。建设城市绿色交通体系,继续推进市内出租车和机动车油改气。深入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最佳人居城市等活动,抓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作。在新建小区逐步建立水循环利用系统,推进旧住宅小区绿化改造,创建绿色社区,建设绿色××。

三、加快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体系

构建支撑体系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必须突出重点,以满足我市重点产业园区和循环经济聚集区发展需求为核心,扎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大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总体来看,我市交通不畅、成本高、运力紧,煤电气等能源供应不足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必须下大力气破解交通能源等难题,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可靠保障。一要大力破解交通瓶颈。以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打通××与周边的交通连接。特别要加快西汉蓉快速铁路客运专线、兰渝铁路武都至阳平关连接线、阳安铁路复线建设,抓好十天高速、宝鸡至巴中高速公路建设,抓紧建设××新机场。市内重点改造、完善、优化城乡道路结构,提高循环经济中心区和辐射区连接道路的等级,构建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二要大力破解能源制约。强化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坚持市内开发与市外合作相结合,统筹电、气、煤、油等能源建设。加紧××电厂、大唐略电火电项目和城乡输配电网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天然气工程、宝鸡至××天然气长输管线工程等项目,大力开发水电、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扩大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耗结构中的比例,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保障体系。三要大力争取中省在我市设立内陆口岸,建立商务、检验检疫等部门有效的联络协调机制,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更便捷、低成本的通关条件。

(二)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我市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型经济比重较大。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关键是要推进矿场资源综合开发和节约利用,加快形成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链条,促进矿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进步。一要加强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测管理。坚持对铁、铅锌、镍、钒钛、硅矿石、石膏、板石等热点矿产、重点矿区实行最低开采规模和开采总量控制,尤其是对从事优势矿产资源开采的中小企业,实施严格“三率”(采矿回采率、贫化率、选矿回收率)指标管理,统一纳入市级监管体系。严格执行矿产资源补偿费与采矿回采率挂钩制度,激励企业加强伴生矿和尾矿的综合利用。二要提高矿产“三废”回收利用水平。鼓励冶金企业和矿山企业对铁尾矿、矿泥石、废石、废水以及尾矿渣回收利用,实施选矿工业废水压滤处理和尾矿库外循环利用。积极开发推广钢铁、铅锌等冶炼过程中二氧化碳回收技术,变废为宝,提高“三废”资源化水平。三要建立矿山生态恢复长效机制。全面推进杨家坝铁矿等重点开采矿区环境综合治理,实施生产矿山边开采、边恢复。对停用的采矿场、尾矿库和其他工矿用地,制定生态恢复规划,进行土地整理、植被恢复。按照谁破坏、谁恢复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开辟稳定的资金渠道,切实解决生态恢复治理投入问题。四要加强自然地质灾害防治。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加快病险水库、堤坝等除险加固工程,强化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监测、治理和防范措施,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防灾减灾预案体系,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同时,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继续实施汉江、嘉陵江水资源保护、天然林保护、城市污染防治等“蓝天碧水”工程,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三)加快建立技术创新和咨询服务体系。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科技有着更高的需求。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构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依托陕西理工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工业研究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借助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外脑”,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加快开发、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的清洁循环型技术、工艺和设备。当前要围绕装备制造、有色冶金、新型材料、生物医药、有机农业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进行重点研究,尽早攻关。二要加快建设循环经济信息平台。依托××环境保护协会、环保研究所,建立全市固体废物交换中心,并尽可能与市外网络连接,定期公布企业副产品和社会废旧物资供求信息,实现固体废物动态化管理和资源化处置。积极引进循环经济技术咨询、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清洁生产中心等专业中介服务机构,推进循环技术推广应用。三要加强清洁生产管理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抓好循环经济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结合企业不同需求开展“订单式”教育培训,为企业提供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快培养一大批懂清洁生产、会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家队伍。市内大专院校可以为企业代培中高级技术管理人员,主动根据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

(四)扩大开放合作和项目包装推介。近年来,我们在加大项目招商引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如有的地方来者不拒,“捡到蓝里就是菜”,不管项目好与坏;项目布局比较分散,不利于产业集聚和资源循环利用等等。针对这些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结合我市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科学招商,合理布点,把循环经济发展落实到一个个好项目、大项目上。一要建立循环经济项目库。全市筛选的318个近期和远期循环经济项目,要实行统一策划包装、统一推广发布,建好外商信息库和外来投资企业库,增强包装推介项目的针对性。对今后新增的项目,要严把审批关,凡不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和发展要求的,不立项、不建设。二要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抓住当前东部沿海产业向内地加快转移的机遇,积极开展与东部沿海地区政府间的经贸合作,密切与沿海发达地区企业、行业协会及商会的联系,加强与国内外有实力的大财团、大公司的交流,构建与天津、省有色集团长期合作机制,吸引更多外资投向环保、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领域,投向产业园区。三要创新投资经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加快建立多元化投资、市场化经营机制,特别是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要在市上统一规划、支持和监督下,逐步建立“政府参与、企业投资、市场运作、环保监管”的管理机制,走社会化和多元化投资、市场化和企业化经营的路子。

四、努力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保障。当前,一些影响我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外围环境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必须把营造良好环境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降低成本,创造条件,让循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加强规划引导。我市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在加紧编制,今年内将出台,下一步要围绕《纲要》确定的目标、内容和重点,加快编制全市循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聚集区内各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制定更为详细、更具有操作性的行动计划。各县区要按照《纲要》的要求,抓紧做好各自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确保有机对接。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注重把企业层面的循环、工业园区的循环、产业之间的循环、区域之间的循环和社会层面的循环有机结合起来,真正解决资源节约问题,实现经济发展的大循环。规划设立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示范企业,通过重点扶持,示范引导,总结经验,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二)健全政策支持体系。要在认真贯彻落实中省扶持循环经济发展优惠政策的同时,抓紧制定我市配套激励措施,注重运用价格、财税、金融手段和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引导支持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再生资源,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和大型生态项目建设。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为示范园区、示范项目、示范产业、示范产品等进行投资配套、开发补助和贷款贴息支持。加快研究制定全市清洁生产管理办法,适时制定废旧家电、废旧轮胎、包装废弃物等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和再生资源化管理办法、城市生活废弃物分类处理和再生资源化管理办法,完善排污交易权、污水处理收费等制度。加大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形成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制氛围。

(三)建立协调服务机制。发展循环经济是跨县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协调行动,形成合力。市政府要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决策,定期研究解决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市经委要加强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生态工业园区、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的指导监督。市商务局要抓好废塑料、废金属、包装物等可再生资源回收系统建设指导。市城规局要加强城市中水回用工程、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及垃圾资源化建设的指导监督。市科技局要加强对循环经济技术创新项目的指导协调。市环保局要加强对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的监管,努力形成目标一致、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

(四)完善评价考核制度。要结合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的战略目标,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的统计核算,加强对循环经济主要指标的分析,研究建立以资源生产率、资源消耗降低率、资源回收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废弃物最终处置降低率等为基本框架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研究制定全市发展循环经济工作考核办法,将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任务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进行年度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尤其是循环经济发展好的企业,要予以重点奖励。建立资源与环境信息公告制度,定期在××日报、政府网站等主要媒体公布全市生态环境评估状况、资源状况、城市环境质量状况,促进社会各界参与资源循环利用与环境保护。

(五)营造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要发挥好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作用,更需要全民的共同参与。要广泛开展循环经济知识教育培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循环经济理论知识,增强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树立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观念。加强社会层面的宣传引导,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等部门和社会团体,要广泛宣传我市资源形势,宣传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宣传相关法规和方针政策,弘扬先进典型,曝光资源浪费行为,倡导节俭文明。大力开展群众性的循环经济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等活动,把节约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物等变成市民的自觉行动,逐步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第二篇: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经验交流材料

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努力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的结合,将上一个环节的废弃物变成下一个环节的原料,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并将其覆盖到生产、流通、消费、环境、社会、心理各个领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三赢”。近年来,我市在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1、以创建全国生态城市为目标,努力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我市以创建全国生态城市为目标,在获得省级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称号的基础上,正在争创全国园林城、全国绿化模范城、全国文明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环保模范城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XX年9月成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框架已基本建立。

2、以清洁生产为抓手,抓好企业的循环经济

市政府《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的实施意见》文件下发后,各地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审核,抓好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努力创建零排放企业。同时,做好了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工作,着力建设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致力建设生态工业园。丰城市工业园,针对该市煤、电支柱产业,每天排放大量的粉煤尘、煤矸石和废气、废液、废渣;针对丰矿、丰电、兰丰水泥、港源硅业等现有企业,在供应、生产链条上的相互依存和利用的特点,积极引导企业之间,在循环利用中聚变扩张,使排放的废弃物转化为几十种新型建筑材料。目前,该市15家关联企业每年可综合利用煤矸石、粉煤炭等废弃物20多万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亿元。

在推行清洁生产的同时,我市还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丰城市通过兴建专业市场和发展废旧物资精深加工企业,鼓励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投资废旧物资回收产业,不断延伸收购利用废旧物资的发展链条。目前,该市从事废旧塑料、羽毛、金属加工的企业有28家,其中的江西三维化纤有限公司、兰丰塑业、恒泰塑业等一批以废旧塑料为原料的新型塑料制造企业,带活了蛟湄村、围里村2个废品收购专业村;带活了该市200多户废旧物资经营户。

3、以生态农业模式为重点,构建农业废物循环利用体系

我市依托林果业,以沼气为纽带,把养殖业与种植业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了农业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形成了“山上育林、山腰种果、山下养猪、水中养鱼、水上养鸭”的“猪-沼-果(鱼)”等生态农业模式。各地按照“一栏猪、一片果、一口池、一户小康家”的思路,加大投入,大力推广沼肥养鱼、沼液养猪、沼肥种果、沼液防冻。目前,全市建有大、中型沼气工程30处,农村户用沼气池保有量达3.5万户,其中“猪-沼-果(鱼)”等沼气生态农业示范户1.8万户,模式面积3000公顷,直接促进农民增收超过1亿元。

同时,我市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充分发挥这一体现循环经济“减量化”原则的技术优势,XX年全市推广面积4万公顷,占全市水田面积的15%。从而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增加了粮食产量。

发展有机农产品等“三品”农业,是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我市因势利导,大力扶持,“三品”农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市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地认证56个、产品认证18个;绿色食品企业认证13家、产品认证15个,基地面积8500公顷;有机农产品基地认证3个,基地面积4万公顷。高安市成为全国无公害蔬菜基地县(市),万载县茭湖乡成为全国第一个乡域整体实施有机农业生产的乡(镇)。

二、几点建议

1、推进我市循环经济设想的建议

推进我市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议抓住“四个层面”,盯紧“五个环节”。

(1)分四个层面推进

一是农业层面的循环。继续以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为重点,大力推广“猪-沼-果(鱼)”等生态农业模式,努力建设农业废物循环利用体系。

二是工业等企业层面的小循环。选择一些企业,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采用新的设计和技术,将单位产品的各种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量,限定在先进标准许可范围之内。

三是区域层面的中循环。比如工业园区,逐步改变过去那种按产业分类布局的做法,而按照生态产业链的要求,将彼此关联的生态产业链组合在一起,通过企业和产业间的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四是社会层面的大循环。努力使全社会都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逐步实现清洁生产、干净消费;资源循环,环境净化。

(2)从五个环节推进

一是资源开发环节。我市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56种,其中钽铌储量占全国的1/3以上,硅灰石品位之高、储量之丰列全国第一,原煤、岩盐储量位居全省之省,大理石、花岗岩、瓷土分布甚广,开发价值高。同时,地热资源和水电资源也很丰富。对此,建议各级政府,统筹规划钽铌、煤炭等矿产资源开发,推广先进适用的开发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采矿回采率;做

好尾矿、废石综合利用和矿区沉陷治理工作,提高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和改善矿区生态环境。

二是资源消耗环节。围绕我市电力能源、建材、医药、食品、机械电子五大支柱产业,加强对电力、建材、煤炭及农业等重点行业,它们消耗能源、矿石、原材料、水等资源的管理,努力降低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是废物产品环节。实行预防污染和全过程控制,推动不同行业合理延长产业链、不同区域拓宽发展;加强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争取实现零排放;加快城市垃圾等的减量化和再利用,降低废物最终处理量。

四是再生资源产生环节。继续发挥我市丰城江南最大的废旧物品集散地的优势,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逐步做到所有垃圾分类收集,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五是社会消费环节。大力倡导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鼓励使用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提倡食用绿色标志食品和有机标志食品。

2、发展我市循环经济保障措施的建议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进一步提高认识,相互配合,积极行动,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

(1)加大发展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

发展循环经济,既需要政府的倡导和企业的自律,又需要广大社会公众的参与。只有增强全民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循环经济意识,才能在全社会树立起科学消费、保护环境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的良好风尚。

(2)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

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对新建项目,要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清洁生产的要求,加强调控和引导,努力促进我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项目核准、财政支持和信贷供应及价格调控等经济杠杆,引进和鼓励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低消耗、轻污染,有利于我市资源综合开发的行业。

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经营的税收、信贷优惠政策;引导社会投入,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同时,继续严厉查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

(3)建立发展循环经济资金保障制度

事实表明:初期的生态循环经济中的投入,应当政府补贴,进行鼓励,而不应强迫企业或个人做。现在很多企业都明白发展循环经济所带来的好处,可发展循环经济,有些前期投入会相对大些,这时就要政府在政策上、资金上提供帮助。因此,建议市、县(市、区)政府设立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专项资金,采取贴息、有偿使用等形式,支持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开展循环经济。同时,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重点支持循环经济型项目;发改委、经贸委、科技、农业、环保、国土、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做到认真研究,紧密配合,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城镇、农村和基地及循环经济型项目,在技术研究上、在各类专项基金安排上给予重点支持。

第三篇:我市林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6年5月11日)

林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产业,肩负着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林业在涵养水源、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对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具有重

要意义。

一、我市林业发展现状

全市林业用地面积691万亩,活立木总蓄积62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8,已建成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3个县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70万亩,保护区野生动物370余种,野生植物1100余种。“十五”期间,造林绿化取得突破性进展,森林资源管理有了长足进步,林业产业体系框架初步形成,森林预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林权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实现了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同步增长。

二、目前在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市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生态脆弱问题仍然存在。森林资源结构不尽合理,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及土壤沙化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控制。在东部山区,柞蚕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现有的190万亩柞蚕场中有70万亩已经严重沙化,柞蚕场的生态改造及发展柞蚕的替代产业任务十分艰巨。此外,绒山羊产业发展较快,但随之而来的过度放牧问题日益突出,造成植被破坏的现象比较严重。在台安西部,林农争地矛盾比较突出,有7个乡镇不同程度的存在土壤沙化问题,总面积近10万亩,占台安耕地面积的10,西部土壤沙化治理问题亟待解决。

(二)林业改革的配套措施尚需及时跟进。随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开展,明晰了林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充分调动了农民经营林业的积极性。林权制度改革后,现有的管理体制不适应林地、林木合理经营和流转的需要,缺少森林资源评估、林权登记管理、林业科技法律信息咨询等机构,不利于对林业资源的规范化、法制化管理。

(三)林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资源基础薄弱,林业产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主导产业的优势不明显,名牌产品少,市场竞争力不强。林业产业现在仍以粗放式分散经营为主,缺少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力水平较低,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低,对农民增收贡献不大。

(四)矿山复垦速度缓慢。矿山开采对林地破坏较大,造成水土流失,粉尘扬沙,严重影响周边生态环境。采矿后的林地恢复十分困难,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部分业主只管采矿、赚钱,不愿复垦、绿化植树。据统计全市尚有矿山开采破损的11.8万亩林地亟须恢复治理。

(五)村屯绿化工程尚待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尚未得到彻底改善,乡镇特别是村屯周围的林网缺少统一的发展规划,城建、农业、水利、林业整体协调不够;绿化品种单一,适于绿化、美化的品种较少,远不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三、建议与对策

建议各级政府把林业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科学谋划,努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维护农民利益,为农民谋福祉,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加快林业资金投入,推进生态建设步伐。农村税费改革后,部分地区集体经济薄弱,对林业发展投入能力不足。由于林业投入大、见效慢、回收期长、比较效益低,农民对林业发展的认识不足,不愿意在林业发展上增加投入。特别是林业有较强的公益性质,需要建立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以社会力量、农民投入为辅的融资机制。“十一五”期间,全市实施林业六大工程,需要资金近10亿元,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林业的投入,确保生态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二)全面推开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深入贯彻市政府《关于推进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将这项改革推向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逐步建立起“产权清晰、主体落实、责任明确、保障严格、流转规范、监督到位”的林业产权制度,真正使广大林农耕者有其山、耕山有其责、务林有其利、致富有其道,实现森林增量、农民增收。在推进改革的同时,积极探索山林权属承包到户后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模式,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三)继续实施和完善林业重点工程,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把林业重点工程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推进。一是绿色走廊建设工程。以千山区为重点在城市周边建设绿色走廊,提高沈大高速公路两翼绿化及环境治理水平。二是百万亩优质林基地建设工程。以国家荒山荒地工程、人工促进封育造林工程和省东部果材林富民工程为载体,在岫岩和海城东部山区建设100万亩优质林基地。三是防风固沙林网建设工程。以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为载体,在台安西部加强防沙林网建设,加速生态恢复。

(四)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充分发挥林业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直接

带动作用。要大力培育林业新兴产业,拓展产业发展领域,重点扶持发展有农村特色、有市场潜力的林业产业。立足于我市资源条件优势,着力抓好“板栗、榛子、山野菜、食用菌、中药材、养鹿、养狐、养林蛙”八大产业基地建设。特别是紧紧抓住举办“第六届森林旅游博览会”的有利时机,开发林业旅游资源,力争把我市建成省内知名的林业旅游名市,夯实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的经济基础。此外,要大力推广绒山羊圈养技术,控制野外放牧,保护生态环境。

(五)启动乡村绿化网络体系建设,创造农村优美大环境。改变过去绿化美化工作中“重城区、轻乡村”做法,将乡村绿化美化作为今后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治工作之中,努力改善人居环境。要重点实施好“千村绿化百村示范”工程,对全市近千个村普遍绿化的基础上,重点做好300个高标准示范村建设。村屯绿化要纳入到村庄规划中,发展经济树种、美化树种,实现农家庭院绿化特色化、效益化的目标。

(六)建立参与式集体林资源管理体制,促进农村民主管理。改革和完善现行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要采取政府引导、农民参与的方式,让农民参与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使他们在作业设计、树种选择、种苗选择、抚育采伐方式、采伐数量和时间的确定等各个环节拥有充分的发言权,真正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加林业建设、绿化家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第四篇: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共赢”的一项重大举措。主要从以下三个层次、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展开了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

一是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动脉产业。在企业的层次上推行清洁生产,促进产品生态设计,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企业努力实现废物的最小化、资源的最大化、终极处置的无害化。目前中国的化工、轻工、电力、煤炭、机械、建材等行业、有近4000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

二是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推动企业间的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产业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建设和改造的新型工业园区。推动同区内的企业在清洁生产的基础上,不断延长原材料的加工链条,使上游企业排放的废物转化为下游企业生产的原料。实现区域范围或企业群之间的资源最佳利用和废物最少产生的目标,甚至做到污染“零排放”。在企业相对集中的一些地区,如广西贵港、山东鲁北、辽宁鞍钢与抚顺、内蒙古包头等工业区建立生态工业园,对传统的工业区开始进行初步的生态化改造。

2003年以来,中国又进一步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区等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天津、烟台、大连、苏州等国家重点开发区,相继开展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工作、提升了开发区的水平和档次。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16个各种类型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一些园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三是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用生态产业的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行业与行业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发展“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实行可持续生产和绿色消费,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中国先后在辽宁、江苏两省和贵州贵阳、山东日照、河南义马、陕西省韩城等市开展了循环经济省市建设试点工作。如贵阳市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突破口,市人大通过了中国第一部发展循环经济的地方性法规。该市依托当地磷、煤等资源,以区域环境容量为前提,以循环经济为发展思路,优化工业布局,对现有工业区进行整合和生态化改造,促进资源型的传统加工业向生态化的发展方向和方式转型,逐步构建生态经济市。海南、黑龙江、吉林、福建、山东、安徽也都结合当地特点,以循环经济为理念,编制了生态省建设规划,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近年来,中国还创建了48个环保模范城市(区)、88个生态示范区、603家绿色社区、79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1.7万多所绿色学校。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在不同层次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这些试点示范活动都是以转变发展方式为出发点,成为中国现阶段各行各业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典范。

虽然中国在循环经济的探索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这些进展还仅仅是初步的,从全国来看,仍处于试点示范的初级阶段。在推进循环经济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一些地方政府尚未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推进循环经济认识不足;二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尚未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长效机制;三是环保科技和环保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缺乏科技支撑;四是环境意识不强,消费方式不合理等。

第五篇:对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

循环经济背景下我市工业发展的思考

钱喜讯

进入21世纪以来,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经济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任何时代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职能都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让人民安居乐业,任何政府都会面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产生的矛盾。由于我市经济尚处于起步初期的快速增长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就是以资源的巨大消耗来换取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政府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着两难选择,一边是经济发展,一边是环境保护。随着群众环保观念的日益完善,我们基层政府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施政理念,“绿化”政绩观,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将生态文明植入施政理念之中,把环境保护与推动经济调结构、转方式结合起来。政府在发展工业过程中,根据实际制定奖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环境产业政策,将企业作为推动循环经济的主体,把握好奖励政策。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提供良好的地方政策环境

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公共政策是最重要的保障。现阶段,我国资源已不能满足原来粗放型经济发展形式的要求,两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合理配置资源,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所以迫切需要政府发挥阶段性地主导作用,牵头制定符合国情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作为我们东阳这种基层地方政府来说,在制定社会发展规划、国民经济计划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立项等各方面,要逐步形成环境与

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并从制度、程序上予以促进和保证。

二、转变思维方式,加强宣传教育

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对这种经济观念进行积极宣传,从而使这种好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要引导公众参与到循环经济的构建中,既对政府献计献策,又对企业生产监督,并从我做起,人人参与,建立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把培育环保意识和生态理念作为重要内容来抓, 在文化教育方面进行渗透宣传, 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一方面要加强生态教育, 提高全民生态道德素质。只有大力培育生态道德意识,人们自觉行动起来保护生态环境, 才能奠定发展循环经济的坚实基础。同时,地方政府要运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的影响作用, 广泛宣传科普知识, 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抓好学校教育, 加强对青少年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才是宣传工作的关键,我们社会有义务帮助学生树立环境道德观念、环境生态观念、环境资源观念,这样子才能使生态文明观念源远流长。二要及时转变居民的消费观念, 倡导环保消费模式。政府应该鼓励家庭或个人购买环保型产品, 减少和避免奢侈型消费, 倡导节水节电、废物利用和垃圾分类等。倡导绿色消费的理念,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建立和倡导新的先进的消费模式,是防止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的首要重点。

三、明确角色定位,履行服务职责

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 政府必须首先明白自己的职责,明确自

身的定位,政府行为的前提必须要考虑保护和合理利用公共资源,从单纯的发展GDP转向可持续发展。具体看,向循环经济的转型要求地方政府在管理职能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当前政府治理的首要前提是创建服务型政府,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在给企业放权的同时,进行有限的监管,监管是有限的,而服务却是无限的。联系东阳的现状,上具体可以先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一是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各产业优惠政策,同时抓好重点发展的领域、项目及产品等产业目录导向推荐工作;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鼓励和引导企业发展生产,加快实施项目技术改造;实现优惠税收政策,鼓励和引导经营户兴办工业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二是转型时期政策扶持方面对重点企业进行倾斜。围绕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加强产品配套,拉长产业链,完美产业链,通过产业招商和环境招商等途径,有重点、有选择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和企业服务工作。三是对产业布局进行合理规划。针对产业现状,进行合理规划,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指导,引进环保生态工业。四是改善产业生态。对战略产业给予重点扶持,确定一批骨干企业进行培育、转型,以骨干企业的培育示范来带动和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升级。在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循环经济发展、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引导和推动企业发展升级。

四、确立多元化主体参与机制

一是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政府在进行环境决策时,要重视建立和健全公众参与环境决策制度,逐步做到科学化、民主化和公开化的社会、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综合行政决策,以避免出现重大的环

境决策失误。要提升环保信息的公开度,探索搭建民间环保组织参与环保的交流平台,让民间组织更多地参与进来,增加决策的透明度,扩大公众的知情权。二是健全监督机制。构建阳光审批,主动接受监督。成立技术评估机构,实现了技术评估与行政审批相分离,健全技术评估机构评审、地方环保部门初审、审批部门集体决策的环评审批机制,以及环评单位自律、第三方评估、社会监督、行政部门监管的环评单位社会监督机制。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及时发布环境信息,为公众参与创造条件。积极发挥社会团体作用,鼓励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三是加强环保宣传。通过广播、电视和移动网络等媒体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等环保节日,联合相关单位开展环保法律法规宣传咨询,积极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及环保科普知识。全方位抓好环保政策法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

五、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行为

如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的因素,不仅仅单纯依靠市场的制约,更需要进一点转变政府职能。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新形势新问题的产生将考验地方政府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完善政府管理体制,提高政府治理水平,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这样子才能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首先,要在政府部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加强绿色执政能力建设。传统的政绩观总是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唯发展论,政府的决策单纯只为经济发展服务。在现阶段,这种传统的政绩观弊端越来越明显,因此,下

一步,我们地方政府必须在发展中牢固树立环境优化兼顾发展的原则,在制定干部考核机制时,废除原先以GDP增长论发展的理念,更考量结合发展能力,既考核经济增长,又考核社会发展;第二,执行政务公开,创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政府行为让全社会来进行监督,拓宽民意渠道,创造全民化管理的社会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人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加强民众的环保参与意识,让民众对政府行为进行有效监督,这样子才能保证政府行为的积极有效;第三,地方政府要以服务型政府建设理念为指导,明确定位和职责权限,依法行政,努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循环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庞大过程,我市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积极转变思维方式和治理模式,不断调整完善管理职能,不断提高加强自身建设,最终建设循环经济服务型政府、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然而, 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治理不仅仅局限于以上方面, 它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发展、不断调整和不断完善的过程。这就需要社会各届的共同参与, 以更好地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共存。

下载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调研报告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

    关于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调研报告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

    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思考

    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思考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优选模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

    发展循环经济

    摘要:由于世界各国对可持续 发展 的日益重视,发展循环 经济 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一股潮流,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解决当前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我国应从国外吸取那......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人均资源占有不足、环境恶化趋势未得到根本性扭转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项带......

    发展循环经济5篇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是历史的选择 张方涛(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专业,工程试验班(交运)1501,1101150120) 摘要:党的十八大宣示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编辑:admin 时间:2010-12-30 12:30:00 日前,广西新型工业化道路与贺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研讨会在贺州市举行,来自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广西市场经济研究会......

    发展循环经济经验交流材料

    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努力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的结合,将上一个环节的废弃物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