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什么是违法设定或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为如何处分
什么是违法设定或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为?如何处分?
违法设定或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为,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设定或者实施强行带离现场、盘查、检查、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行为。这里所谓的“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强迫行政相对人履行行政法义务或行政决定,或为了达到某种行政法目的而采取的各类强制性措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主要有:强行带离现场、盘查、检查、强制戒毒、强制治疗、强制约束、强制隔离、扣留等。涉及财产权的行政强制措施主要有:查封、扣押、冻结等。设定或者实施强行带离现场、盘查、检查、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必须遵循法定权限、条件和程序。这里所谓的“查封”,是指行政机关采取的强制封存被执行人财物的一种强制措施。查封期间限制被执行人处分其财物,被执行人不能擅自处理、移动被查封的财物。查封需清点登记、加贴封条、就地封存,并应当发给封存凭单。这里所谓的“扣押”,是指行政机关采取的强制扣留被执行人的财物,限制被执行人占有和处分其财物的一种强制措施。查封和扣押的区别是:查封的财物一般是大件不易移动的,所以留在原地;扣押的财物一般是小件,可移动的,应转移地点。这里所谓的“冻结”,是指行政机关采取的强制阻止被执行人的资金流动的一种强制措施。本行为的构成:(1)本行为的主体是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公务员。行政机关作为本行为的主体,需要追究行政纪律责任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2)本行为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其设定或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为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会发生侵害国家对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工作的正常管理活动和行政强制措施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的结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3)本行为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工作的正常管理活动和行政强制措施相对人的合法权益。(4)本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设定或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为,如对公民违法实施强行带离现场、盘查、检查、强制戒毒、强制治疗、强制约束、强制隔离、扣留等强制措施的;对财物违法实施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的;擅自使用、调换、变卖或者毁损被依法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的。具体来说,只要行为人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设定或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就构成本行为,而不管本行为是否造成了损害结果。是否造成损害结果,可以在量纪时考虑。根据第二十一条规定,违法设定或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学习问答》人民出版社)
第二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定稿)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的法律法规依据
一、《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但应当
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七条第(三)项规定:检查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财物,必要时可以责令被检查的经营者说明该商品的来源和数量,暂停销售,听候检查,不得转移、隐匿、销毁该财物。
三、《产品质量法》第十八条第一款第(四)项、第二款规定: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或者有其他严重质量问题的产品,以及直接用于生产、销售该项产品的原辅材料、包装物、生产工具,予以查封或者扣押。
四、《商标法》第五十五条第(四)项规定:检查与侵权活动有关的物品,对有证据证明是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物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五、《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九条第(四)、(五)、(六)项规定: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涉嫌无照经营行为查处取缔时,可以查阅、复制、查封、扣押与无照经营行为有关的合同、票据、帐簿以及其他资料;查封、扣押专门用于从事无照经营活动的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商品)等财物;查封有证据表明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无照经营场所。
六、《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第四条第一款
(二)、(四)项、第七条第一款规定:检查投机倒把行为人的财物,其中用于投机倒把的可以扣留;查阅、复制、扣留与投机倒把活动有关的合同、发票、帐册、单据、记录、文件、业务函电和其他资料;对投机倒把行为人的托运物资,经县级以上工商局局长批
准,可以扣留。
七、《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或者擅自从事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活动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查封其从事违法经营活动的场所,扣押从事违法活动的专用工具、设备。
八、《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第(四)项规定:检查与侵权活动有关的物品,对有证据证明是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的物品,予以查封
或者扣押。
九、《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对未取得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资格认定,擅自从事报废汽车回收活动的,应当予以查封、取缔。
十、《宁夏回族自治区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三)、(四)项规定:检查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商品和财物时,可以责令被检查的经营者说明该商品和财物的来源和数量,并有权以书面形式责令其暂停销售,接受检查;发现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商品和财物可能被销售、转移、隐匿、销毁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监督检查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封存扣留;收集证据时,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可采取先行登记保存的措施。
十一、《宁夏回族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中,经检验有严重质量问题的产品,应当查封或者扣押,并依法向社会及时公布企业名称和产品名称。
第三篇:工商部门如何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工商部门如何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工商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经常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什么是行政强制措施呢,对工商部门而言,行政强制措施是工商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依法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产实施暂时性控制的措施。
一、行政强制措施的特点
一是有法定的主体。行政强制措施首先必须要依法实施强制措施,法律法规没有规定实施强制措施的,任何机关和个人不得实施强制措施;其次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必须有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只有授权的机关才能实施强制措施。作为工商部门,行政强制措施的主体是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二是行政强制措施是暂时性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是行政处罚,而是为了查明事实,保全证据,工商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在调查案件过程中,经其行政负责人批准,采取的临时性的强制手段和对证据的保全手段。它没有到达对事件最终处理完毕的状态,行政处罚是最终行政行为,它的作出,表明该行政违法案件已被处理完毕。
三是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的对象必须是涉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规章的当事人的财物。对当事人财物采取强制措施的范围限于当事人涉嫌违法的财物,不能随意变更和扩大。
四是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必须严格依据程序。实施行政强制措施适用一般程序,对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的程序、规范、时效都有严格的规定,违反程序实施的行政强制措施无效。
二、行政强制措施的内容。
国家工商总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规定的强制措施仅限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调查取证阶段对违法嫌疑人的财物采取的限制措施,包括查封、扣押、收缴、责令暂停销售等。
(一)查封。查封是指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用封条将当事人的财物就地封存,不准任何人转移和处理。就地查封的财物,行政机关可以指定当事人负责保管。保管期间,在不被查封的财产的情况下,当事人经行政机关批准可以使用该项财物。如果当事人拒绝保管或者保管不善,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责任。如果需要,行政机关也可以将查封的财物异地封存,或者指定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保管。
(二)扣押。扣押是指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把当事人的可作为必要证据的物品、文件及依法应当予以没收的财物转移至另外场所,加以扣留,防止当事人占有、使用或处置。扣押和查封不同,查封主要是就地进行,加贴封条;扣押主要是异地进行,不贴封条,扣押的物证无论谁保管,都不得任意使用该财物。
(三)收缴。收缴是没收当事人涉案的非法物品,强制使其停止违法行为,无须归还的一种措施。如《商标法实施条例》中涉及到侵权商标的,工商部门应当收缴其商标标识,商标标识与商品无法分离的,一并收缴。在操作中要准确把握好具体的法律法规条文,不能与查封扣押等相混淆,在认定违法行为后,应当予以取缔、收缴的, 予以取缔、收缴。
(四)责令停止销售。责令停止销售是工商部门案件调查过程中,对当事人涉嫌违法物品采取停止当事人支配财物行为的措施。如:《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九条: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涉嫌无照经营行为进行查处取缔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责令停止相关经营活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二条:对采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经营者以及有关单位和个人,监督检查部门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二)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有关商品。
三、行政强制措施的程序
(一)依法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法律法规及规章设定了行政强制措施方可实施。
(二)审批程序。行政强制措施必须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由2名以上执法人员实施。依法先行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的,应当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内补办查封、扣押手续。
(三)开具相关手续。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应当当场清点,开具清单,由当事人和办案人员签名或者盖章,交当事人一份,并当场交付查封、扣押财物通知书。扣押当事人托运的物品,应当制作协助扣押通知书,通知有关运输部门协助办理,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对当事人家存或者寄存的涉嫌违法物品,需要扣押的,责令当事人取出;当事人拒绝取出的,应当会同当地有关部门将其取出,并办理扣押手续。
(四)告知救济途径。采取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当事人有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五)妥善保管强制措施物品。查封、扣押的财物应当妥善保管,严禁动用、调换或者损毁。对容易腐烂、变质的物品,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直接先行处理的,或者当事人同意先行处理的,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在采取相关措施留存证据后可以先行处理。被查封的物品,应当加贴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封条,任何人不得随意动用。
(六)强制措施解除。解除强制措施的理由有三种,一是因时效届满解除;二是在规定的期限内,行政机关未作出处理决定即视为解除;三是行为解除,即因违法行为不成立,不应继续对当事人的财物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或者违法行为虽然成立,但不再需要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办案机构依法作出解除查封、扣押的决定。
四、工商部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注意的事项
(一)必须有法律法规授权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工商部门现行的法律法规及规章有很多,但是没有授予工商部门实行行政强制措施的也很多,只有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了工商部门可以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工商部门才能严格根据授权对相应的违法行为采取查封、扣押等措施。
(二)实施强制措施的主体要合法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以及现行的工商法律法规规定,只有县级以上的工商机关才能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工商执法人员不能以工商所的名义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三)严格审批手续
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之前,必须报县级以上工商局负责人批准方可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先行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但是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补办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手续。
(四)扣押的对象必须是与案件相关的物品
在日常办案中,很多人直接把现场的财物实行扣押封存,这都是不对的。办案机构只能对当事人直接或专门用于从事违法活动的财物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是制止正在发生的违法行为以及保全证据。对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对没有必要查封、扣押的财物进行查封、扣押,容易被当事人捏住手脚,影响案件的办理。
(五)应该告知当事人的救济途径及期限
在实施扣押封存等强制措施之前,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有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切实维护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六)不得超过法定期限。
采取强制措施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查封、扣押(扣留)期限的,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如:《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十一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施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15日;案件情况复杂的,经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5日。法律、法规没有规定期限的,一般不得超过120日,超过120日的要由集体讨论决定。
总之,工商部门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慎之又慎,一方面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又要降低办案人员的执法风险。因此,这就要求要不断地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增强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同时还要严格审批程序,以防止和减少不当或滥用行政强制措施的情况发生。
第四篇:留置盘问是行政强制措施还是刑事侦查行为
「案情」2000年10月14日,某市公安局110接到某单位职工王某的报案,称该单位失窃800多元。某市公安局下属的派出所于当日制作了报案笔录、《受理刑事案件登记表》,填写了《继续盘问(留置)审批表》,以涉嫌盗窃为由,于当日21时40分将嫌疑人张某带至派出所继续盘问至次日20时,制作了询问笔录。第二天,派出所进行了现场勘查,制作了现场勘查笔录。2000年10月18日,该市公安局将该案作为普通刑事案件立案。2000年10月16日,张某住入某精神病医院,被诊断为急性心因性反应。后张某遂向某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认为某市公安局未依法定程序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刑讯逼供,致使其于次日突发精神病,请求撤销某市公安局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至张某起诉时,该刑事案件尚未结案。「评析」法院受理该案后,对公安机关采取的留置盘问行为是行政强制措施还是刑事侦查措施,是否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从行为的主体看,公安机关既是治安行政管理的职能部门,又是负责刑事案件的侦查机关,这种具有双重职能的国家机关作出的行为,如何认定其性质涉及到是否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问题,如果行使的是治安管理职能,则属于行政诉讼受理的范围,反之,则不属行政诉讼审查的范围。如何认定公安机关所作行为的性质,一直是行政诉讼的一个难点,而公安机关在行使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职能时,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有时会发生交叉竞合,在这种情况下,认定一个行为是司法行为还是具体行政行为,就更加困难。就本案而言,法院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本案的留置盘问行为是刑事侦查行为,不属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理由是:
1、在现实生活中,公安机关行使职权往往是将行政措施与刑事措施交织在一起,要将各个行为的性质截然分开是不现实的,也是很困难的。公安机关采取留置盘问强制措施时,由于留置盘问所处的阶段不同,其性质不能一概而论,而要区别情况对待。一般情况下,留置盘问有三种情形,一种情形是留置盘问后未作为刑事案件立案的,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第二种情形是留置盘问后,作为刑事案件立案处理的,该留置盘问则被司法行为所吸收,属于刑事措施;第三种情形是刑事案件立案以后,公安机关在刑事侦查过程中采取留置盘问措施的,也属于刑事措施。因为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也有可能发生违法行为,并不能因为刑事侦查行为违法,而将其界定为具体行政行为。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九条规定的继续盘问的适用对象是违法犯罪嫌疑人,即既可以是违法行为嫌疑人,也可以是犯罪嫌疑人。人民警察执行职务的行为既可能发生在行政执法程序中,也可能发生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因此,留置盘问既可能是行政行为,也可能是刑事侦查措施,要判断其性质,不能只看措施的形式,而要结合整个行为过程来看。从本案起因看,是因单位失窃报案;从行为的程序看,公安机关先以刑事案件受理登记,后由刑警大队以刑事案件立案侦查,公安机关是将张某作为犯罪嫌疑人对待进行留置盘问的;从行为的目的看,公安机关是为了查明案情,惩罚犯罪,并无滥用职权之嫌。从公安机关的整个行为过程看,既具有司法行为的形式,也符合司法行为的目的,因此,本案中的留置盘问是刑事侦查行为。另一种观点认为,本案的留置盘问行为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曾于1997年10月29日作出(1997)法行字第21号《关于对当事人不服公安机关采取的留置措施提起诉讼法院能否作为行政案件受理的答复》,认为留置是公安机关行政管理职权的一种行政强制措施,属于《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人民法院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笔者认为,该批复虽然是个案批复,不具有司法解释的效力,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重要的参考价值,它给留置盘问行为作了一个科学的定性。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不属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该条款规定的不属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情形,应当理解为特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没有留置盘问的相关规定。留置盘问行为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九条的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盘问、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该公安机关批准,对其继续盘问:
(一)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
(二)有现场作案嫌疑的;
(三)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
(四)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对被盘问人的留置时间自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四十八小时,并应当留有盘问记录。„„”因此,留置盘问行为不是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故不属行政诉讼法明确排除的受案范围,应当作为行政案件受理。
2、从程序上看,司法行为较之行政行为有着更为严格的程序,其中,立案是司法行为的必经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由此可见,立案是刑事案件的法定程序,刑事侦查必须经过立案这一法定程序后才能开始。本案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后,虽然制作了《受理刑事案件登记表》,但在尚未立案的情况下,对嫌疑人采取了留置盘问措施,在盘问后,公安机关才将本案作为刑事案件立案。应当说,在刑事案件立案前,司法程序尚未开始,只能将立案前的留置行为界定为行政行为。
3、留置是公安机关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一种行政强制措施,设置留置盘问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盘问,查明犯罪嫌疑人有无犯罪行为,如果没有,应予释放,如果有犯罪行为,则应作为刑事案件立案侦查。由此可见,留置是公安机关刑事立案前的一个程序,其行使的是行政管理职权,因此,留置盘问属于行政强制措施。宋德文
第五篇:工商部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注意事项
工商部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注意事项
行政强制措施作为工商部门查处经济违法违章行为的一个有力法律武器,目前被基层执法人员广泛运用。工商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主要有_种:扣押、查封、责令暂停销售、责令暂停有关经营活动。执法人员在具体实施时需要注意把握以下_个问题:
一、从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规范看,一般情况下
由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设定行政强制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三审草案)》也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才有权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二、先行登记保存证据、暂扣许可证或者执照均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首先,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中,第三十二条至第三十四条专门针对先行登记保存证据措施,第三十五条至第四十条专门针对扣押、查封措施,从中可以看出先行登记保存证据与行政强制措施存在区别。且工商总局法规司编著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文书使用手册》(____年版)第__页也提出:“在使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通知书》时不要与《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相混淆。先行登记保存证据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所采取的证据保存措施,一般不视为行政强制措施,而行政强制措施必须有其他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才能实施。”其次,《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
(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因此,暂扣许可证或者执照也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而是行政处罚的一个罚种。
三、责令暂停销售不等同于责令停止销售,责令暂停有关经营活动不等同于责令停止有关经营活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文书使用手册》第__页指出:“《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五条、第九条中的‘责令停止销售’是否属于行政强制措施尚有争议,因而不宜使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通知书》。”同样地,笔者认为工商部门依照《产品质量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畜牧法》、《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销售,或者依照《禁止传销条例》、《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个体工商户验照办法》等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有关经营活动时,也不宜使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通知书》。
四、在《行政处罚案件有关事项审批表》和《实施行政强制措施通知书》中,必须写明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法规依据,包括条、款、项,而不能笼统地写为“依据《xx法》的有关规定”。
五、对于“扣押”、“查封”的提法,有的法律法规表述为“扣留”、“封存”,两种不同的提法导致一些办案人员在适用时产生困惑。为此,工商总局在《关于行政强制文书使用有关事项问题的答复》(工商法字[____]第___号)中指出:“扣留(封存)与扣押(查封),都是行政执法机关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违法行为嫌疑人的财物所采取的一种行政强制措施,并无区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三十四条第一款第(四)项关于“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查封、扣押(包括封存、扣留,下同)的,决定查封、扣押”的规定,也对此予以确认。
六、有的法律法规规定扣押、查封有一定的期限,如对无照经营行为的扣押、查封期限不得超过__日,案情复杂的,经县级以上工商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__日;对传销活动的扣押、查封期限不得超过__日,可以延长__日。扣押、查封需要延期的,应当在到期之前办理延期审批手续。
七、按照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在《食品安全法》施行后,工商部门不能再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对违法从事食品、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财物和场所实施扣押、查封措施,而应当依据《食品安全法》。《特别规定》所规定的扣押、查封措施仅适用于药品等与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关的产品。
为了让广大执法办案人员系统地掌握工商部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主要法律法规依据,笔者进行了分类归纳,供大家参考。
一、责令暂停销售: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七条第(三)项。
二、责令暂停有关经营活动:
《直销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
三、扣押物品: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
四、扣押、查封财物:
(一)《产品质量法》第十八条第二款;
(二)《商标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第(四)项;
(三)《反垄断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第(四)项;
(四)《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第(四)项;
(五)《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第(四)项;
(六)《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九条第(五)项;
(七)《世界博览会标志保护条例》第十条第一款第(四)项;
(八)《工业产品生产 许可证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二款;
(九)《直销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第(四)项;
(十)《禁止传销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第(四)、(五)项;
(十一)《国务院关于加[:http://www.xiexiebang.com]强
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十五条第(三)项;
(十二)《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第(四)项。
五、查封场所:
(一)《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五)项;
(二)《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第十八条;
(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
(四)《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九条第(六)项;
(五)《禁止传销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第(六)项;
(六)《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十五条第(四)项;
(七)《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第(五)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