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需求弹性理论解释企业创新行为
从需求弹性理论解释企业创新行为
许多企业都以不断创新作为自己获取最大收益的一种必需手段,那么为什么企业的创新如此重要呢?
从经济学中的需求价格弹性来说,需求价格弹性是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需求价格弹性越大,就说明这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越大;需求价格弹性越小,就说明这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越小。而企业的创新行为,就是减小其生产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亦即减小这种产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的一种方式,通俗点讲就是要让自己的产品即使卖得很贵也会有顾客愿意购买。
需求价格弹性有一条规律是: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当一种商品在市场上有另一种商品可以将其替代时,它的需求弹性就会较大,那么生产它的厂商所获得的收益就达不到最大,于是企业需要创新,需要生产出其他厂商没有的产品。像娃哈哈和康师傅,它们都生产红茶绿茶,都生产葡萄汁苹果汁,但是娃哈哈生产营养快线而康师傅没有,于是红茶绿茶果汁的价格都一样只要三块钱左右,但是营养快线却能卖到四块一瓶,原因就是营养快线在市场没有相应的替代品,于是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变小了,企业所能获得的收益变大了。这就是企业创新带来的好处。
需求价格弹性的另一条规律是时间框架——物品的需求往往在长期内更富有弹性。那么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收益,就不得不创新,因为在短期内也许一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会较小,即厂家能获得较大的收益,但一旦时间长了,它的需求弹性便会变大,厂家的收益随之减小。还是以营养快线为例,几年前它刚被推出的时候,市场需求较大,所以即使比其他饮品贵却还是有人买。但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它的价格一直没有变,可是它的销售量在近年有所下降(没有具体数据,观察法得来的),原因就是时间框架,经过几年的时间,它的需求弹性增大了。所以厂商在去年又推出了“营养快线 幸福牵线”这一系列,使它的需求弹性减小,商家获得了更大的收益,这也是企业创新带来的。
总之,企业所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而创新行为能减小其创新产品的需求弹性,这样才能使其销售量得到提高,从而提高收益。所以,从需求弹性的理论来说,企业应该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创新。
第二篇:从行为科学的领导行为理论谈管理理论的创新
从行为科学的领导行为理论谈管理理论的创新
[摘 要]:
[关键词]::领导行为管理 管理理论 创新
领导行为理论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领导者的素质、领导行为、领导本体类型、领导方式等方面的研究。领导行为理论是研究领导有效性的理论,是管理学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影响领导有效性的因素以及如何提高领导的有效性是领导理论研究的核心。
领导理论的研究成果可分为三个方面,即领导特性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由于领导特性理论忽视下属的需要、没有指明各种特性之间的相对重要性、缺乏对因与果的区分、忽视了情境因素,导致它在解释领导行为方面的不成功。领导行为理论集中研究领导的工作作风以及行为对领导有效性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包括:K.Lewin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R.Likert的四种管理方式理论、领导四分图理论、管理方格理论、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等等。这些理论主要是从对人的关心和对生产的关心两个维度,以及上级的控制和下属参与的角度对领导行为进行分类,在确定领导行为类型与群体工作绩效之间的一致性关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而管理理论创新是对组织内外坏境改变的适应性行为,是为了达到组织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等组织目的而进行的一种创造过程,它包括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理论,组织结构,组织方式等诸多方面的系列变革.管理理论的创新主要表现为:企业追求目标发生了巨大偏转,由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变为对整体价值最大化的追求;对员工的认识由“劳动力”转变为“人力资源”,并逐步演化成为“人力资本”;管理模式由传统的监控型管理转向授权型管理;从组织结构上看,传统的金字塔式的权力型组织结构向扁平化发展;从竞争角度讲,从传统的生产竞争转向对市场拥有能力的竞争;从企业文化角度看,从依靠严格,完备的规章制度转向以统一思想,营造组织共同的远景来集聚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激励体制来看,由短期激励转向长效激励由物质奖励为主转为情感激励为主.无疑,为适应坏境变化的要求,就要在管理上创新。
从行为科学的领导行为理论与管理理论的内容上可以看出,科学的领导行为能激发管理者对管理理论的创新。一个成功的企业既离不开科学的领导行为,也离不开管理者对管理理论的创新。毋庸置疑,行为科学的领导行为理论与管理理论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平凡的企业走向成功。
下面就领导行为理论的交流模式与管理理论创新之间的关系,我简要论述一下企业在管理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
模式一:专权独裁式。权力集中在最高一层,下属毫无发言权,管理者对其下属毫不信任。决策和组织目标都是由管理阶层做出的,然后下达一系列命令,必要时以威肋和强迫方式执行命令。上下级之间交往极少,即使有,也是在紧张和互不信任的气氛中进行。在这种管理体制下,最易形成与正式组织的目标相对立的非正式组织,领导者认识不到在管理方面的缺陷,对企业而言将产生负面影响。
模式二:温和独裁式。权力控制在最高一级,但授予中下层部分权力,管理者对其下属有一种类似主仆间的信任,有一种较谦和的态度。大致方针由最高阶层制定,但许多具体决策则由较低阶层按规定做出。管理都采用奖惩来进行激励和督促职工完成生产任务。上下之间的交往较多,但并不是以平等地位和互相信任的气氛中进行的。这种管理体制通常也会形成非正式组织,但并不一定都与正式组织的目标相对立,领导者在管理方面虽然能使企业的效益趋于稳定发展,但是没有管理的创新最终还是迎来被淘汰的危险。
模式三:协商式。重要问题的决定权在最高一级。中下层在次要问题上也有决定权。管理者对下层有相当程度的(但不是完全的)信任。上下级之间具有双向的信息沟通,通常也是在相当信任的气氛中进行的。职工大都有责任感。管理者主要采用奖惩进行激励和督促职工。在这种管理体制下,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有时会对正式组织的目标表示支持,有时也会做出轻微的对抗,管理者面对此种管理模式,可以看到企业效益在趋于上升,考虑到管理的负面作用,企业效益还是会受到相对程度上的影响。
模式四:参与式。让职工参与管理。企业领导对下属有完全的信任感。上下处理于等地位,有问题互相民主协商讨论。决策权与控制权不是集中于上层,而是分布于整个组织中,低层也能参于,不公有上下间的信息沟通,还有同事间的平行沟通,而且这种信息是在互相领带和友好的气氛中持久进行的。在激励方面,让工人参与制定经济报酬,设置目标,改进方法,评估目标的进展。在这种体制下,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通常是合而为一的,所有的力量都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同时,组织目标同职工的个人目标也是一致。可见科学的领导行为与管理的创新最终保证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以上内可以看出,能否使企业的赢得最大效益,不仅仅在于领导者的行为方式,也在于管理者拥有一套科学的管理理论,在这种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有效创新管理体制,这样才能使企业在运行中焕发青春,企业员工工作充满激情,使企业处于不败之地!
第三篇:基于需求价格弹性的企业定价策略分析
基于需求价格弹性的企业定价策略分析
摘 要:定价策略是企业营销策略组合的重要构成,企业定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润,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影响了价格与企业销售额和利润的关系,这为企业观实中的定价策略和价格调整技巧的运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撇脂定价策略,需求价格弹性,单位弹性
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但是价格是影响需求的决定性因素,价格的变化,必然带动需求量的变化,进而带动企业利润的变化。而价格的制定和调整都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但是在现实中有时价格的调整不但不能带来利润的提高,反而导致利润的进一步下跌。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利润的下跌,就要考虑企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即消费者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一、企业定价的重要性和常用的定价策略
产品定价是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的一个基本策略,由于价格具有“短平快”的特点,是企业在竞争中最常用的一种营销策略,也是竞争的有力武器。而且,在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中,企业的促销、分销、产品等策略手段往往也都体现在企业的定价中。价格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如何制定一个有竞争力的价格,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成为企业营销的关键。在现实中企业常用的价格策略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企业常用定价策略
企业在新产品定价的过程中,常用的定价策略有撇脂定价策略和渗透定价策略。撇脂定价策略是在新产品上市之初,把产品价格定的较高,以迅速收回成本。这种定价策略能够创造优质优价的产品形象,具有很大的调价余地,但是如果定价过高会招致竞争者的大量涌入和消费者的抵制等。渗透定价策略是把产品价格定的很低,通过吸引大量消费者购买,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定价策略。渗透定价策略能够有效地阻止竞争者的进入,但是有的时候运用不当,会给消费者留下低质低价的印象,另外产品调价的余地较小,企业只能获取微利。差价策略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竞争者、地域等不同,对同一产品采用不同的价格,主要包括地区差价、用途差价、季节差价和分级差价等。
折扣定价策略是企业为了更多地吸引顾客,扩大销售,在价格方面给顾客优惠,主要包括现金折扣、数量折扣、功能折扣和季节折扣等。
在企业定价的过程中,需要考虑顾客需求和销量的关系。在不同的需求类型和需求程度下,企业选择的定价策略就有所不同。只有在最初选择合适的定价策略才能带动产品的销售,为企业的市场开拓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企业常用的价格调整策略
企业的产品价格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企业要随时调整产品的价格,价格调整是企业的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也是营销价格策略的重中之重。价格调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单纯的提价或者降价;另一方面是企业的送券、赠品、打折等促销活动最后会直接反映在产品的价格之中。这就需要企业在价格调整的时候,考虑企业应该提价(或降价)10%还是15%,才能打动消费者,有效地避免竞争,实现企业的预期目标。
二、需求价格弹性对企业销售额和利润的影响
一般来说,需求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一般用来反映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的敏感度。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EP代表需求价格弹性、Q代表需求量,P代表价格,△Q代表需求量的变化量,△P代表价格的变化量。
在需求价格弹性理论中,价格是自变量,需求量是因变量,表明价格变动1%时,需求量变动多少,价格变动率是分母。如Ed=0.02,说明价格变动1%时需求量变动2%。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价格变动率与需求量变动率的比率,不是△Q/△P绝对量的比。因为从绝对值来看,不同的计量单位是不能相比的,得出的分斜率也是不同的。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是反方向变动的,△Q/△P为负值,所以大部分情况下商品的需求弹性为负值,用绝对值表示。即需求弹性为2,实际上指的是-2.需求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是两回事,但有联系。需求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成反比,与P/Q成正比。所以,同一条直线上不同点的斜率是相同的,而不同点的需求价格弹性是不同的。
利润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因此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企业定价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在营销策略的4P(产品、价格、分销和促销)中,企业的利润=价格-(产品+分销+促销),因此价格的制定和调整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的多少。在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下,提价多少或者降价多少会带来总收益的增加是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
1.当EP=1时,需求对价格为单位弹性,即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与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相等
在价格下降的情况下:
其中TR1代表总收益,△P×△Q可以认为是无限小。
在单位价格弹性的情况下,价格的变动对于企业的产品销售额几乎没有影响,企业这个时候可以考虑采用产品、分销和促销等其他的营销策略来促进产品销售量的增加,进而带动销售额的增加,总收益的增加。
2.当0 在价格下降的情况下: 在0 3.当1 在价格下降的情况下: 在EP>1时,价格下降,不仅带动了需求量的增加,也带动了总收益的增加;反之,如果进行提价,不仅会带动销售量的减少,也会带动总收益的减少。因此,总收益的变化受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和制约,企业要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价格弹性进行降价或者提价,以增加企业的总收益。 三、需求价格弹性在企业定价策略中的应用 在企业的实际营销活动中,必须根据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来选择企业的价格策略,灵活地进行价格调整,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由于单位价格弹性产品在现实生活中一般比较少见,这里只针对富有价格弹性和缺乏价格弹性的产品的定价策略进行分析。 (一)富有价格弹性的产品,适时采取降价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宜采取降价的策略,而不能采取提价的策略,比如服装、化妆品等。1条连衣裙在最开始上市的时候可以定价为1000元,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可以打9折、8折、7.5折等,甚至于到最后清仓甩卖的时候可以达到1折。在成本的分摊方面,如果企业生产了1万件,可以把成本全部分摊在前面的3000件,后面的卖一个赚一个。因此在最初一般采用撇脂定价策略,通过不断地榨取消费者剩余,赚取更多的利润。在价格调整方面,企业应该根据产品之间的差异划、来决定具体的策略。 在产品不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在消费者对产品不是很了解的时候,企业可以通过概念营销的方式推出新的产品,比如海尔防电墙热水器、排毒养颜胶囊等都是通过概念营销,带动了产品的销售,甚至是热卖。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可以采用打折、买赠、送礼等方式。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消费者发现产品之间的差异不是很大,此时消费者最在意的往往就是价格。因此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这时企业就应该撕掉概念营销的面纱,通过优质低价的产品来抢占市场。即企业可以通过价格战来不断地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而且越早发动价格战,可能获得的市场份额越大。比如“纳爱斯”在“宝洁”、“奇强”等企业通过优质优价,以高技术起步占领市场的情况下,纳爱斯公司经过广泛的市场调查以后另辟蹊径,认为要与实力强大的企业比产品、比品牌、比形象,只有先抢占市场,方能战胜对手。因此决定采用优质低价的策略去争得时间和市场,以赢得最广泛的消费者。因为,在纳爱斯香皂上市时所采取的广告语是“NICE香皂同为世界一流精品,只有50%的售价”;在雕牌洗衣粉上市时所采取的广告语是“只买对的,不选贵的”;在雕牌超能皂上所采取的推销措施是“雕牌超能皂百万元大赠送”。毫无疑问,突破心理底线,一步到位的价格与密集的央视、卫视广告轰炸,加之各种公益活动的助阵,给消费者以看得见的最大利益,符合消费者求实、求廉的心理要求,形成了雕牌对经销商、消费者巨大的推动作用,造就了在中国皂类及洗衣粉市场的第一品牌。 对于有差异的产品,比如中低档汽车、电视机等,企业可以通过广告宣传、品牌文化、概念营销等多种非价格竞争的手段在消费者的心中建立起感觉差异,通过消费者感觉差异影响消费者的心理价格,进而赚取更多的利润。随着新产品的不断推出和竞争的激烈,企业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降低产品的价格来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赚取更多的利润,但是必须与相应的产品改进相配合,以免对企业原有的高端产品产生影响,甚至于把企业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二)缺乏价格弹性的产品,适时采取提价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宜采取提价的策略,而不能采取降价的策略。比如奢侈品、药品(滋补品除外)、食盐等。 在对奢侈品、药品(滋补品除外)定价的时候,可以采用成本定价法和需求定价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产品的价格。成本定价法只是作为一个价格的参考和底线,需求定价法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心理预期来确定产品的最终价格,这个价格可以是远远高于成本。 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对于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奢侈品、高档产品等,企业可以通过撇脂定价策略,树立优质优价的品牌形象,一些有损于品牌形象的打折、促销活动尽量避免,可以通过一些树立品牌形象的广告、公关活动等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价格。比如LV(路易·威登)的产品,为了树立优质优价的高端品牌形象,在150多年的营销中始终坚持永不打折的价格理念,而且通过量身定制、口碑营销和不断创新等营销活动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品牌形象。 对于缺乏需求弹性的生活必需品,比如食盐、酱油、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一般采用习惯定价策略。比如500g装酱油,一般消费者习惯的价格区间在1元-10元之间,如果低于这个价格,消费者会认为质量可能存在问题,不敢购买;反之,高于这个价格,消费者认为太贵了,也不会购买。但是企业在定价的时候,可以通过概念营销的方式,提高消费者的心理价格,进而为产品制订较高的价格,比如金龙鱼的1:1:1,大部分消费者都不能准确地说出是什么,但是消费者知道这代表的是营养的均衡,由此“金龙鱼”才能在同类产品中制订较高的价格。 对于生活必需品来说,即使企业提价很多,消费者也不得不购买。在经济危机中,在消费者的价格指数不断下降的情况下,这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不断地提价。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防止引起消费者的反感,可以通过改进产品的方法,变相地提高价格,获取更多的利润。比如食用油根据消费者对于健康程度的需求不同,推出了非转基因的大豆油,进而提高产品的价格。 四、结论 通过对于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分析和计算,能够量化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能够很好地分析消费者对于价格策略的预期反应和企业价格策略的预期效果。因此,价格弹性系数可以很好地指导企业产品价格的制定以及产品价格的调整,是企业产品定价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参考文献: [1][美]H·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费方域,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2]杨瑞东,胡松,吴淑媛.中国彩电价格、规格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2).[3]朱波.需求价格弹性及非对称效应下的价格决策[J].中国物价,2009(3).[4]任伟秀.浅析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J].中国科技财富,2009(8).[5]董艳梅.关于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关系的一点说明[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5).[6]陈佩仪.关于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收益之间关系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8(9). 从需求理论看思想政治的有效性 孙新建 (华南理工大学政管学院,广州 510640)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教育对象思想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要从社会发展需求、特别是从教育对象主体需求来科学规范教育内容和方法,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象;需求;有效性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与出现正向结果的效能属性,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活动在实现既定教育目标上的程度,受教育者思想行为的变化符合教育者主观要求和社会发展要求的真实度。” 思想政治教育曾在中国革命年代和建国初期起过重大的作用,成为我们党制胜的法宝,这是有目共睹的。而现今,很多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却产生了怀疑和动摇,甚至者嗤之以鼻。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反差,主要是因为前者迎合了当时大多数国人希望摆脱压迫,希望脱离贫困,希望救亡中国的需求,是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主动迎合了教育对象的需求。而后者却没有根据由于社会的巨大变化而引起的教育对象需求的变化来调整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因此,前者的教育有效性就特别突出,而后者教育的有效性却受到人们的质疑。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对人的工作,而人是有思想,是有和其他动物不同需求的高级动物。马斯洛曾把人的需要分为高低不同的五个层次,这就是马斯洛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按照马斯洛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可分为:第一层次,生理需求:如衣!食!住!行等;第二层次,安全需求:如人生安全!职业安全等;第三层次,感情和归宿需求:如友谊!情感归属等;第四层次,社会需求:如尊重!权威!地位等;第五层次,自我实现需求:如胜任感!成就感等”马斯洛认为:人们一般按照以上所述从第一层次到第五层次这个需求“阶梯”,从低级到高级追求各项需求的满足"。因此,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虽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决不是任意制定的,更不是所谓心灵的“自由创造”和 “想当然”,它只能是来自于对象的内容,反映对象不同阶段的利益需求,才能为对象所接受,才能被对象所“内化”。为此,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的设计上,应坚持以人为主的原则,从教育对象的需要出发,尊重并满足教育对象的利益追求,先达到“利益认同”,再引导升华到教育实施者政治要求,最终实现“价值认同”的目标,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亲和力和感召力,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1]一以教育对象的利益需求为原则,来合理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利益需求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开展和顺利运行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建立在对教育对象利益的关心上,才有存在的依据,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是一种对实践活动有很强解释力、作用力的精神产品。要改变过去被过浓的理想色彩包裹的有“完人化”倾向的“应然”式教育,在教育内容设置上尊重、关心教育对象的利益需要,并满足教育对象合理的个人需要。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一方面要体现教育对象的价值认同,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是一种道德行为和道德境界,这是价值认同最崇高的阶段。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又不能走上另一个极端,一味强调教育对象的“ 利益认同”,那就会使教育内容失去先进性、方向性、指导性,最终导致惟利是图、享乐主义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设置上要以“ 价值认同”制约“ 利益认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落实到价值的实现上来。因此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时要以义导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只有由利益认同走向价值认同,才能实现良好动机和完美效果的统一,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 统一。 2以教育对象的利益需求为原则,来合理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过去我们往往只从社会的需要、党和国家的需要来理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很少考虑如何满足教育对象的需要,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 外在的东西”,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远没有成为教育对象的自觉需求。其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与教育对象的需要的发展规律是相吻合的,所关注的重点应是教育对象的需要、教育对象的完善与发展,以体现特殊的人本关怀价值。近几年来,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进行了许多改进,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从本质上认识教育对象主体性需要方面的方式方法改进还不太明显。西方德育大师涂尔干曾强调:“强迫学生去接受道德实事、道德价值和行为确实不好,但是我们别无选择。因为,我们要成为的那种是未来社会所要求的人,而由社会所需要的这种人与我们与生俱来的那些潜能之间存在的距离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不按社会的要求去限制、规范我们行为、欲望,我们就不能形成一种社会人格,甚至不能成为真正的人。所以,这一过程虽然痛苦,却是必要的,如果说这就是灌输,那么灌输就是不可避免的。”灌输方式仍是最明显的代表。“ 灌输” 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源自列宁的观点:“ 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 [2]。列宁所说的“ 灌输”是基于当时工人和革命知识分子的需要而言的。工人有对社会主义意识的需要,但他们没有文化和理论基础,自己不能产生社会主义意识,因此,需要先进知识分子从外部进行灌输。当时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此,教育者就形成了“ 灌输万能”、“ 只要灌输,总有收获”的思维定势。我认为给婴儿喂奶是灌输,但给婴儿灌酒、灌醋就绝不是列宁所讲的“ 灌输”,灌输绝不是想灌什么就能灌进什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研究教育对象的需要,灌输教育对象需要的东西,只有建立在受教育者需要基础上的灌输才能收到实效。 “人是社会的主体,但人的主体地位不能只作认识论的理解,而应作存在论的理解,即应把社会理解为人的社会,是人为的社会和为人的社会,社会的一切都与人的存在和活动内在相关联。” [3]人是社会的主体,但人的主体地位不能只作认识论的理解,而应作存在论的理解,即应把社会理解为人的社会,是人为的社会和为人的社会,社会的一切都与人的存在和活动内在相关联。因此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关怀价值,教育者人本关怀的一个重要前提与基本要求就是承认、尊重、理解“ 每个受教育者都是人”,“ 要把教育对象当人看”,教育对象都有人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要在人人都有自己的需要这个基础上来合理地理解和解决受教育者的各种思想问题,以文明方式来对待每个教育对象,从根本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3正确理解和处理个人需要满足和社会需要满足之间的关系 个体需要满足和社会需要满足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表现的两个方面,其中个体需要满足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获得的起点和关键,社会需要满足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获得的归宿。当教育对象以社会地位的确立、个人能力的发挥、个人贡献得到承认和个体价值的实现为表征的个人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有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人的基础”。社会需要的满足更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终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正是在于追求以整个社会需要满足为表现的社会的发展。单单致力于教育对象个体需要满足而摒弃社会需要满足的思想政治教育,称不上是“思想政治教育”。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就是灌输社会需要的工作,要科学灌输社会需要,要求灌输的内容要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灌输的动力要充满责任感,体现主动性;灌输的形式要具有贴身感,体现渗透性,乐于让人接受;灌输的范围要占领制高点,体现层次性。” [4]要努力追求在教育对象个体需要满足基 础上的以开放性、多边性、上升性为表述特征的社会需要的满足,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满足教育对象合理的需要,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际效果,就必须从满足教育对象的合理需要入手,通过开展大量细致入微,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说服教育,言传身教实践活动,以满足教育对象合理的需要来刺激其产生合理的动机,并在动机支配下,产生符合思想教育者预期的言行,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内涵及评价依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5).[2] 列宁 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7.[3] 刘远传 社会本体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60.[4] 陈敏 科学认识大学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6).Approaches to Strengthe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ory of Requirement Sun Xin Jian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Abstract:Ideological and the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obey the law of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alteration of person’ mental.Content and method of education should be on the basis of requirement of society, especially requirement of person, in order to strength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object of the education;requirement;effectiveness 从苹果看企业创新 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到了想像。 ————————雨果 乔布斯和沃兹两人决定成立公司,他们想了好几个名字,乔布斯一次旅行回来后,向沃茨建议把公司命名为苹果。 从苹果的第一个标志可以看出,这个苹果就是进400年前落在牛顿头顶上的那一个。 现在已经没有人去追问问什么这是一个苹果公司,而不是一个香蕉公司,但是事实上,不论这个公司叫什么,他所传承的是一个创新的理念和与时俱进的想法,正是这个落在牛顿头上的苹果,给人类真正揭示了天文的奥秘和万物的平衡和深沉的哲理,同样也正是这个苹果,发起了一场IT领域的新革命。苹果公司每一个新产品发布,都会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和期待,因为苹果的设计和产品为客户带来的不是满意而是惊喜,不是满足需求而是创造需求!苹果每次推出的新产品,都会有意无意的改变一个产业的格局和商业模式。有人这样评价乔布斯,“他拥有令人吃惊的能力,总是能发现那些应该存在而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东西,找到合适的技术,将其和无法想象的美学元素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巨大的魅力。”苹果每一款新产品消费者可能做梦都没有想过,但是一拿到手里,消费者会惊喜地说,我想要。这就是苹果公司所达到的营销境界。 2007年,苹果首次发布了第一款iPhone手机。短短两三年后,“大屏幕无键盘”已经成为只能手机的标志性脸孔。短短三年,苹果从一个外行,到引领手机潮流。然而,昔日手机巨人诺基亚在iPhone面试2年多的时间里,依旧沉浸在对过去辉煌的回忆中,没有推出一款足以接近iPhone的产品。即便现在NOKIA试图与微软联手,在时间上已经落后了三年。 从表面看,颠覆性的创新往往出自外行之手。这句话的实质是,没有辉煌历史的公司同样能抓住商业的本质,过去十来年,苹果推出的音乐播放器和新型手机产品,成为其业绩重要增长点,苹果在这些领域都并非先行者,但却后来居上其原因在于该企业注重创新且“不按常理出牌”。苹果从一开始,就没有简单的把手机当成通话工具,而是创造性的将其定位为无限可能的个人终端平台。诺基亚并非不想做好,仅其芬兰奥卢研究中心就有2000名工程师。但问题是,如果心智模式十分陈旧,找错了努力的方向,再多的投入也是白搭。现在看看诺基亚的经典口号“Connecting People(直译:连接每个人)”,也显得一成不变。这其实把诺基亚限制在通讯的狭小世界里,一直把手机仅仅当做手机,而忽视对用户需求未来的把握。对比iPhone喊出的那句“再一次改变世界”,乔布斯的野心也并非大的不可能实现,他想做的,也不过就是想把电脑装在口袋里罢了。 最后再说一句我想说的,如果比尔盖茨让微软成为传奇,那么乔布斯本人就是传奇。 赵西强 2011626第四篇:从需求理论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第五篇:从iphone看企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