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发展工业如何突破瓶颈

时间:2019-05-12 19:13: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欠发达地区发展工业如何突破瓶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欠发达地区发展工业如何突破瓶颈》。

第一篇:欠发达地区发展工业如何突破瓶颈

如何加快全县工业企业平稳较快发展,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强力突破。

一要在解放思想、对外开放上强力突破。当前,我们最大的县情就是发展落后,要坚决破除“缺资源、难发展”的狭隘资源观,牢固树立开放搞活的市场观。

二要在招商引资、引才引智上强力突破。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专业队伍招商和委托招商相

结合、情感招商和政策招商相结合的办法,引进一批大项目和好项目、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三要在创优环境、政策扶持上强力突破。严格实行“一站式”审批和限时办结等制度,努力实现办事效率大提速。要从税收、财政、融资、排污费收取、项目实施、环保治理资金等方面给企业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支持。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激活民间资本。建立适应中小企业贷款“短、小、急、频、快”等特点的信贷审批流程。

四要在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上强力突破,全面提升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五要在企业自主创新、挖潜增效上强力突破。研究开发新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

六要在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互动推进上强力突破。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工业增效、农民增收。

七要在节能减排、推进“蓝天碧水”工程上强力突破。绝不把别人不要的污染项目当宝贝,决不引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企业。努力确保夏县的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与自然更和谐。

第二篇:检验科发展如何突破瓶颈

检验科发展突破如何瓶颈

随着医学科枝的进步,检验医学的发展及现代医学管理模式的改变,检验医学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健康检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检验科良好的管理,对于提高和巩固检验科的地位,保持检验科在现代医院中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加强科室管理,提高检验质量;严格按照检验科“准确及时,优质服务,科学管理,持续改进”的工作质量方针,逐步建立或完善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枝术操作规程,必须实事求是地认真做好室内质控和xx市室间质控,争取参加xx省临检中心室间质评,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真实性。具体措施:

1、建立室内质控曲线图,定期分析质控失控原因,及时纠正潜在引起实验偏差的趋势,不断改进实验室的工作。

2、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保持仪器性能的稳定和正常运转。

二、组织和人员管理;把科室进行分组管理,如生化免疫组、临检组、细菌组等,不同的专业实验室在工作上有明确的分工,但又需要相互间的协作来满足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需求。仔细分析科室每一个人的优点和特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业务素质培训,不断更新新知识,更好地利用检验地带网新仪器开展好新项目,来适应医学发展,全面了解国际,国内医学检验的发展趋势,根据自身医院性质和特点及发展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检验科发展计划,这样的检验科才有后劲和潜力,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重视急诊检验工作;因“急诊检验”不及时,结果不准确而引发的医疗纠纷屡见不鲜,建立“急诊检验”绿色通道,提供“快而准”服务。快速及时分析对心肌梗死,胰腺炎等急发病症的及时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四、加强与临床的沟通和联系;定期分析检验结果,特别是新项目对临床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以及实用性的分析,保证检验质量,使临床对检验科的信任度得以提高。

五、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开展;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积极开展新项目,兼顾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充分发展前期引进的仪器设备的功能,开展临床迫切需要的检验项目,同时开展和扩充一些高精尖的项目,做到人无我有,人有

我精,从而得到临床的好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在开展新项目的同时,积极主动与临床医务人员沟通,宣传这些项目的临床意义,使他们意识到重要性,而用于临床,这样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有必要时,进行全院培训,这样可以提高全院医务人员业务水平。根据目前检验科实际情况有必要逐步开展如下项目:

1、生化类:风湿三项、载脂蛋白A和B、腺苷氨酶、转铁蛋白、铜蓝蛋白、G-6-PD等。

2、化学发光免疫类:甲功七项、性激素六项、HCG定量、肿瘤标志物如CA125、CA199、CA153、CEA、AFP、PSA、贫血三项、肌红蛋白、肌钙蛋白、糖尿病三项等。

3、建立HIV初筛实验室。

4、血库:根据输血规范血库应开展血型正反定型。

六、正确处理好中心医院检验科和社区服务站实验室的关系,首先在业务上要大力支持,帮助它们完成各种检查工作。其次灵活处理好人力和物力的支持,使它们顺利开展工作。

总之,科室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充分认识重要性、必要性、长期性、要有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要建立管理制度,确定目标,创造良好氛围,努力把科室建设成有特色,有优势的现代化科室。

第三篇:如何突破农村发展瓶颈?(定稿)

如何突破农村发展瓶颈?

8月10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继减免农业税后,这一政策取向并不仅仅是另一项简单的“政策利好”,而是有着更深刻的制度含义。

能否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已经出现的好势头,当然取决于要坚持对农民实行

“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继续实行近几年行之有效的各项政策。但是,对农民减免税收和实行生产或收入补贴,毕竟是一种短期而有限的措施。要从根本上遏止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必须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机制,建立起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新体制。

我国农村的落后是长期形成的,全国人口的大多数至今仍然生活在农村。因此,扭转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必将是一个长期过程。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明显提高,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条件正日渐具备。目前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按此要求,突破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至少应在几个方面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以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机制。

一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这不仅要协调城乡经济社会的各项发展指标和建设项目,更要切实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从2004年的情况看,我国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只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6.34%,比2000年下降4个百分点;各级财政的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5.89%,比2000年提高1.06个百分点;在各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中,农业贷款占总额的5.55%,比2000年提高0.63个百分点。不难看出,近年来财政支出和信贷资金投放的结构,确已开始出现向农村倾斜的积极变化;但就总体而言,它与农业在GDP、农民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仍然是极不相称的。

二要统筹城乡市场尤其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的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统一、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1990年,在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家庭经营和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分别占75.56%和20.22%;而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上述两方面的比重,已变化为分别占59.45%和34.0%。这表明,就业结构和收入来源的变化对农民的收入增长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快速推进的城镇化,无疑应当为农民提供更多、更便利、更公平的转移就业机会。

三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总体来看,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提高受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明显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仅就生活用品而言,2004年每百户农民所拥有的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机分别比城镇居民少58.3台、72.4台、58.6台和65.1台,普通电话机和移动电话分别少41.9部和76.7部。农村基础设施不足,也是制约农民增加购置和使用这些消费品的一大因素。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具有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作用,也能为带动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

四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2003年全国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有2613.9万人,其中农村367.1万人。按户籍计算,城市纳入低保者占总人口的6.33%,农村只及0.39%。由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土地被征收和流动进城的农村人口与日俱增,农业户籍人口基本依靠农村集体组织和家庭提供保障的传统方式,已难以适应当前的新情况。因此,必须加快建立既符合国情、又统筹考虑城乡的社保体系。

最后但是极为重要的一条,是统筹城乡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城乡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更甚于城乡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差距,这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一大突出问题。2003年,农村小学毕业生占全国的67.17%,中学毕业生只占全国的40.15%,其中高中毕业生仅占全国的10.43%;而城市(不包括县镇)这三类毕业生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4.02%、21.11%和36.93%。据卫生部门统计,我国2004年平均每千人有病床2.34张,其中城市平均千人有3.67张,农村只有0.76张;城市医院平均每张病床占有8.8万元医疗设备,农村仅为1.1万元。

同时,农村的发展还必须解决自身的特殊问题。在坚持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要深化改革,加快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也必须转变生产方式,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发展道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好范文”版权所有

第四篇:如何突破我镇工业发展瓶颈制约的思考

如何突破我镇工业发展瓶颈制约的思考

我镇位于高县北部,处川云公路(206省道)中段,距宜宾市城区27公里,国营812厂江南分厂坐落境内,是宜宾市规划的工业功能区。交通便捷,(四)川云(南)路、长(宁)云(南)路在境内交汇,县上交通十二五规划的三纵四横两高速有一纵一横一高速将经过来复。辖13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98个村(居)民小组,全镇人口21200人,场镇人口常住人口20000余人(含流入人口和在校学生及八一二江南分厂生活区人口)。幅员面积5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078亩,其中田6853亩,土8225亩。

一、我镇工业发展的现状

我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有高县金剑水泥有限公司、宜宾欧圣化工有限公司、高洲酒业来复分厂、3万千瓦的来复电站、页岩砖厂3个。201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49亿元。

二、当前制约我镇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1、土地紧缺使项目引进欲上不能。这是目前严重制约我镇工业项目引进的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我镇由于地处丘陵地带,开阔地较少且大多为村民耕地,大规模征用土地创建项目并不现实,而现有的空地也不足够做一个项目,平整土地建设又成本过高手续繁琐。因此土地实实在在的制约着我镇工业经济的发展,土地的紧缺使,再好的项目也进不来,而来谈的项目也只得因此而落空。

2、融资艰难使乡镇建设发展供血枯竭。大发展需要大投入。推动我镇工业发展,有两项工作至关重要:一是做配套,二是做企业。无论哪一项工作都需要大量资金。先说设施配套,根据我镇情况这一项投入约需上亿元资金,由于市县两级财政支撑有限,因此争取银行贷款成为主要融资来

源,而目前除国家开发银行外,其它各大银行很难贷到款,即使贷款成功也不足够全面解决工程用度,后期随着还贷压力的增加和国家紧缩银根将使贷款难上加难。再说企业扩大再生产融资问题,企业的前期开发需要大量资金,一般中小型企业无法支撑,而我国对融资的要求非常严格,因此也非常艰难,中小型企业如果进入将面对资金的瓶颈很难迅速做强。

3、乡镇配套滞后使乡镇工业发展成本巨额增加。基础设施配套滞后。我镇虽然有部分企业在此生根多年,但多为本土企业或国家企业,这些企业并不担心水电、人才、交通等问题,而要大力发展我镇工业,则无可避免的要引入外来的私人企业投资,而我镇能提供的开发用地多在场镇外围或村级地域,因此不得不解决道路交通、生活工业用水等问题,使成本大幅上升。

三、解决上述瓶颈问题的几点思考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是增强经济实力、增加财政收入的首要途径,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有力推手,是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强力支撑。我镇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加快工业化进程。来复镇经济实力相对基础较好,但工业化水平低,当前工业发展受土地、资金等瓶颈制约问题突出,着力破解这些瓶颈的制约,是促进我镇工业跨越发展需要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

1、统筹规划,集约利用,破解土地瓶颈制约。来复镇尚处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发展工业首先要实现量的扩张,大量上项目,这就要求有足够的土地作保障,为此,必须破解土地瓶颈对项目建设的制约。一是加强对土地工业用地的统筹规划,做到通盘考虑,统一调度。全力配合高县正在实施的“工业强县”战略,对未来5-10年工业的发展趋势、产

业布局、用地规模进行统筹规划,加强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二是拓宽渠道,增加储备,为工业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三是集约利用,引导工业企业向规划地集中。四是灵活用地,采取集体土地作价入股、成立集体土地经营公司、租赁集体建设用地等方式,为工业项目“落地”提供载体,大力发展村级工业。

2、创新方式,多渠融资,破解资金瓶颈制约。企业运转与发展、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都离不开资金,资金是推动工业发展的关键和保障。为此,要创新方式,破解资金瓶颈的制约。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加大对项目启动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等改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的投入,带动社会资金和激活民间资本投入,形成良性互动局面。二是加强银企合作,完善信用体系建设,促进金融信贷投入。三是加强市场运作,利用土地抵押融资,将土地资本转化为资金资本。四是利用好国家政策,千方百计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破解项目瓶颈制约。项目是欠发达地区做大做强工业的强力支撑。来复镇要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加大力度招商引资,大建项目,打破项目的瓶颈制约,实现工业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一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配合高县县政府出台的相关措施办法。二是配合县政府“工业强县”战略大力打造良好的发展平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三是不断创新对外招商方式,采取网络招商、上门招商、专业队招商、企业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4、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破解人才瓶颈制约。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工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企业竞争力必须依靠人才来提升和保障。来复镇由于经济实力不强,财力薄弱,生活环境不尽完善,对人才的吸引力不

强,人才外流的问题比较严重,人才瓶颈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壮大,要从以下方面着手破除:一是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人才支撑。二是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善决策、能创新的优秀企业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三是围绕产业升级,引进和培养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三是通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建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人才储备基地。

5、加大扶持力度,破解自主创新能力瓶颈制约。来复镇现有工业企业多是劳动密集型,以初级加工为主,处于价值链末端,企业产品技术含量水平不高,科研开发创新能力不足,必须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壮大工业的重要抓手。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促使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力军。二是大力保护知识产权。对企业而言,创新不仅意味着大量投入,而且要承受巨大风险。鼓励企业创新就要使企业获得收益和补偿。因此,要加快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三是建立政府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政府对科技投入力度,完善政府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

第五篇:浅析粤东欠发达地区县办技校突破

浅析粤东欠发达地区县办技校突破

发展“瓶颈”的对策

摘要: 本文分析了制约粤东欠发达地区县办技工学校发展的“瓶颈”,并探讨在“双转移”的机遇和挑战之下,县办技工学校的发展策略问题。

关键词:县办技校;粤东地区;瓶颈;对策

2005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考察粤东地区后,作出重要指示:“粤东地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特别是要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在其后的四年多时间里,粤东地区各地党委、政府将创办和发展职业教育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基本实现了县县拥有自己的职业技术学校或技工学校的目标。2007年底,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提出“双转移”的发展理念,省委、省政府相继配套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为粤东地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县办技工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情况下,深刻分析制约粤东欠发达地区县办技工学校发展的“瓶颈”,探索相应的研究对策,已成为当地职业教育界人士的共识。

一、制约县办技工学校发展的“瓶颈”

1.生源严重不足且质量较差。粤东欠发达地区的人们多数认为,孩子读大学才有出息,读技校只能当打工仔。大部分家长即使送孩子读技校,也是选择办学历史悠久的县外或省城的技校。所以,留给县办技工学校的学生数量有限,质量也不高,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从小受家庭宠爱的孩子,家长担心孩子年纪小远离家乡没人照顾才就近送入县技工学校;二是初中一、二年级就辍学的孩子,家长怕他们过早到社会上“混”会学坏才无奈地选择送往县技工学校;三是县里为了保证学校的在校生规模,采取了层层下达招生任务的措施,基层干部为了“凑人头”,将一些品行较差的社会青年也送到学校凑数。上述诸多因素让县技工学校陷入了生源严重不足且质量较差的窘境。

2.办学经费匮乏。

随着在校生逐年增加,技工学校教学所需的硬件设备短缺矛盾日渐凸显出来。一般来说,职业技术教育生均教学设备投入标准为4000~6000元,开设工科类专业越多则教学设备所需资金投入就越大。据笔者了解,粤东地区已办几年的大部分县办技工学校常设专业的实训设备都难以满足在校生的技能培养需要,办学经费的匮乏直接影响了学校的生源,在校生难以突破千人大关,像揭东县技工学校那样办得上规模、上档次的县办技校在粤东地区是屈指可数的。

3.专业教师缺乏,教师队伍结构难以优化。

粤东地区大部分县办技工学校的专业教师无论学历还是技能,都难以达标,其中“一体化”教师就更少。这主要因为粤东大部分地区县域经济比较薄弱,技工学校教师的工资待遇明显低于珠三角等发达地区,难以吸引“双师” “双高”人才。这就造成专业课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只能是“矮子里面选高佬”,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与学校教学质量提高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

4.校企联合办学“舍近求远”,难以向深层次发展。粤东地区的县办技工学校无论是开设校企订单的“工学结合”班,还是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都是与珠三角的企业对接,这样做虽然有利于提高学校在珠三角的知名度,但从另一角度来看,这种“舍近求远”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也制约了学校的发展。由于珠三角企业距离太远,学生见习、企业开专业讲座、“企业文化进校园”、专业教师暑期到企业进修学习等深层的互动形式都难以进行,校企合作难以向深层次发展。

二、县办技工学校发展对策

1.抓住“双转移”政策契机,做大做强县技工学校。广东省委、省政府推行“双转移”政策的坚强决心,以及众多国家级重大项目在粤东地区的布局、落户和投产,为粤东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同时也让县办技工学校的发展随之升温。当地政府要将落实“双转移”政策与县办技工学校的办学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作用,加大对县技工学校的投入,并充分发挥侨乡优势,鼓励华侨回乡融资和国内民营企业家联合办学,把技工学校做大做强。

县办技工学校也要树立信心,抓住“双转移”政策的良机促进自身发展。县办技工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除担负起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重任外,还要树立市场意识,主动出击,与企业合作举办上岗工人培训班,让学校成为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

2.合理制定技工学校发展规划。

相关政府部门要把职业教育摆到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把加快技能人才的培养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政府应牵头组织由当地教育劳动保障部门领导和外聘职业教育专家组成的职业教育督导机构,对技工学校的发展进行宏观指导,帮助学校转变办学理念,应对“双转移”政策和县内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变化,充分利用珠三角产业转移和国内大项目落户本地的优势,并结合周边县职业教育发展,及时调整、制定本县的技工学校发展规划。

3.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粤东各地政府职能部门要协同学校进一步做好招生宣传工作,让“读技校也是成才之路”的观念深入人心。技工学校要主动与县内企业或周边县市知名企业对接,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如开设“企业岗位订单班”、零学费入学的“工学结合班”,与企业联合招收高中文化层次的社会青年,开设一年制的技能培训速成班等。通过创新“校企联合、订单教育”的办学模式,力争达到“学校有生源,企业有骨干,学生有收入”的三赢目标。在这方面,揭阳市揭西职业技术学校已有成功尝试。

另外,技工学校要树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意识,确立“以质量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的办学思想,形成“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职业技能为重点”的办学特色,对每年入学的新生和毕业生实行“承诺制、门槛制、跟踪服务制”,以提高招生透明度,确保在校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4.正确把握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

粤东地区面临着珠三角产业转移、粤东四市传统产业升级和国家石化能源大项目落户等历史机遇,这些都为县级技工学校的专业调整和设置提供了“商机”。作为县办技工学校,设置专业时要注意体现办学特色,要考虑到自身的资源是有限的,不能贪图大而全,因为大而全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会造成财力分散、管理难度增加和师资的浪费。

县办技工学校在设置主干专业时,要考虑到既能对接县内和周边县外企业,又能对接珠三角部分知名企业;在设置新增专业时,要考虑到产业升级带动当地其他产业链升级的因素,设置一些既有利于教学设备的综合利用,又有利于整合师资资源的,可以为现代物流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提供所需人才的专业。县办技工学校的专业设置最好为2~3个大类,办学规模保持在在校全日制学生2000~3000之间,这样才可能保证学校办出特色、办出品牌专业。

5.多管齐下,优化师资结构。粤东地区各地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优化技工学校师资结构,建立引进和培养技工学校专业师资的长效机制,尽量留住那些有发展潜力的专业教师,并从根本上解决外县籍专业教师的家属就业问题,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真正让这些“外来雁”成为“本地郎”。

同时,为培养一部分“扎根”本县技工教育的专业教师,县里也要考虑制定“定向培养”政策,有计划地培养本土专业教师。可以从本县籍的技工学校毕业生中挑选部分优秀生,由县出资送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训,规定其毕业后为家乡的技工教育服务。

对于专业实训教师的组合,则要注重从企业、生产部门引进一些有实践经验的中高级技术人才,让他们通过教师培训取得认证资格后,成为县技工学校的“一体化”教师,还可以从县内企业的生产一线选聘有丰富经验的技术骨干作为技工学校的兼职实训指导教师。

6.立足县内企业,实现校企资源共享。

校企合作是技工学校办学的基本模式,政府职能部门要为学校和企业合作牵线搭桥,使技工学校朝着“企业出单、学校排单、学生点单、政府买单”的方向发展。技工学校本身也要主动出击,多深入企业调研,及时了解用工企业技术岗位要求,这样才能在文化课程的编制、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实训教学与企业技术岗位无缝对接等方面做到更有针对性。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技工学校还可以在学制上实行“弹性”管理,充分利用县内企业的设备资源,让学生走进车间,边上岗,边补课,早一点适应车间化的工作氛围,在学校期间就被训练成“准工人” “小师傅”,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以提前适应未来的技术岗位。

总之,技工教育有其自身的办学规律,在办学过程中必须遵循。作为粤东欠发达地区的县办技工学校,更要注意因地制宜与因校制宜,将学校的教学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使学校的办学模式多样化、规范化和特色化,从而更好地发展。

下载欠发达地区发展工业如何突破瓶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欠发达地区发展工业如何突破瓶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容院如何突破发展瓶颈(精选5篇)

    美容院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目前,在各个城市美容院的数量都是在与日俱增,行业外的人士总以为美容院是个聚宝盆,但是有谁知道这些美容院经营者的苦衷呢。 很多美容院已经经营有多年......

    休闲农业发展突破发展瓶颈

    休闲农业发展要突破发展瓶颈 休闲农业旨在利用乡村良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风俗习惯等来吸引顾客,让游客“吃农家饭、观乡村景、住农家院”。由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差,农民生态......

    *县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县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情况汇 报一、基本情况在省市二级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欠发达地区立足自身实际,进一步加大产业开发力度,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2004......

    *县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镇比例的70%,全县人均收入低于2366元的低收入人口还有20多万人,要完成这些低收入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难度较大。二是投入不足,资金短缺。我县目前财政较困难,乡镇财政赤字达2亿元......

    欠发达地区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考

    欠发达地区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考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县域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市的经济。而城镇建设的速度、质量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又紧密相关。所以,发展县域经济......

    突破人才培养瓶颈

    突破人才培养瓶颈----如何高效低成本开展全员培训第一讲突破人才培养瓶颈(上)1、前言2、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用数学坐标来描述人才,横坐标为工作态度,纵坐标为工作能力。形成的......

    “如何突破瓶颈”学习心得

    《解决自己的工作瓶颈》学习心得 我有幸参加了余世维博士主讲的《解决自己的工作瓶颈》课程,通过听课学习我发现了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受益非浅。余博士在课程中讲到我们可......

    突破三大瓶颈 谋求教育发展

    突破三大瓶颈 谋求教育发展 摘要:用全球视野、时代准则和批判性思维审视当今中国人才人力资源,人多而才少,缺失创新创造能力、实践实干精神以及探究探索素养,是我国人才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