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德育教育再思考

时间:2019-05-12 19:55: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园德育教育再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园德育教育再思考》。

第一篇:校园德育教育再思考

关于校园德育教育的再思考

总的指导思想: 育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能够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拔尖创新人才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普通人、正常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建设高效课堂,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制,重视培养拔尖创新人

才,着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普通人、正常人。具体来说要做好两项工作。

一、落实德育首位,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科学化水平

1、改进方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实施全员育人。德育与智育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每一个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道德的布种者。教师不仅要以良好的形象为学生树立楷模,更要在课堂渗透爱国主义精神和遵纪守法,明理诚信的道德准则,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实施全程育人。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要与社会、家庭构建德育网络,收集每个学生的成长信息,根据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和个性特点,为他建立发展方案,指导他的成长,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实施管理育人。我们要切合时代特点,不断创新德育观念、目标、内容、途径,建立管理办法,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完善管理常规,实施管理育人。我校在学生管理这一块进行过许多有益的探索,如对寄宿生实施的自主管理教育就卓有成效。经过两年的实践,学生的卫生习惯、作息习惯基本养成,和谐共处的意识、爱护公共财物的意识、安全意识明显增强。今后在这个方面还要毫不犹豫地坚持下去。

2、规范行为,提高德育工作的系统性

德育工作应该系统设计,整体安排,各个部门要分工协作,而我们的现状是,一个专干从高一开始抓抽烟打手机,到高三还在抓抽烟打手机,高一是那几个待优生,高三还是那几个后进生,年级与年级之间更是各自为政。

德育处要制订好《德育工作计划》,每个学期依据《计划》,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一步一个脚印。

学校要制订好《德育工作规划》,一个学生从新生入校到高三毕业,第一年改变什么,第二年培养什么,第三年实现什么,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评价在哪一个学段达到哪一个水平,都有一个具体可行的内容,达到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

二、加强研究,编写一套德育校本教程

《汨罗一中学生必读》这本小册子是供学生接受入学教育时用的,它还在发挥作用。但它的容量不大,主要选编了中学生手册、班级目标管理方案、寝室管理制度等一些内容,实实在在的讲,就是只告诉学生哪些不能做,做了就会受到哪些处罚。它的作用是有限的,一些内容甚至是过时的。

我们要在《必读》的基础上,依据高中课改理念,准确把握德育规律,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组织人员编写一套既传承传统道德文化又充分涵盖现代文明精神的系统的分年级分册的德育校本教程,让德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篇: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再思考

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再思考

——教育信息化培训反思

谷城县盛康镇黄岗中心小学胡加强

20世纪末,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化革命,对教育改革提出了严峻挑战。而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实验早已起动,要在全国推广落实到位,那教育信息技术成了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成为现代化教育的基础。现以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及创新为核心,更好地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使“数字化校园”建设成为顺应时代发展,最具挑战性的一个校园建设,使“数字化校园”应用的延伸、发展和创新达到理想的程度。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数字化校园建设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一、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任务

中小学数字化校园是以校园网为背景而构建的集教学、管理、学生开放活动为一体的新型数字化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且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数字化(管理形式、纸质图书、教与学资源、科研资源等),形成一个整体、完善、可控的数字立体空间,使现实的校园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为学校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与更强的竞争力,从而提升了办学的品位。

数字化校园旨在用层次化、整体化、发展性的观点来实施校园信息化建设,将校园网上的信息更好的进行组织分类,提高用户在网上获取自己需要信息的速度,方便师生在网上进行信息交流。也便于管理人员安全、科学、规范、精细化地管理自己的数据,并能及时快捷地对数据信息进行发送和回收。数字化校园实质是:运行内容数字化,支持环境信息化。也就是说,对于学校中关于教学、学习、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将逐步由纸质管理方式转变为数字化形式,再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完成纸质到数字化转变的管理形式,建设与此相适应的信息化技术支持环境,带动学校全体人员参与的整个过程。

二、应用平台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突破口

经过几年时间,中小学基本实现“班班通”、“校校通”。普遍已建成了校园网实,现了让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已逐步

被教师认可。但是,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信息技术应用缺乏常态化,学校普遍感到可直接应用于教学的优质资源严重匮乏,很多资源往往只是教师自己拥有或以本学科使用为主,在共享性、互通性方面很差。其次在管理中也出现大量纸质与数字化重复的劳动,工作效率提高不了还浪费资源。究其原因是学校缺乏自己开发研制应用平台的技术力量和管理队伍,造成想用信息技术而用不起来的尴尬局面,应用平台的软环境开发建设严重制约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的进一步发展。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具体行动中是波浪式前进的,但在总体发展中又是螺旋式上升的,在建设过程中要抓住主要矛盾方面。一般建设数字化校园可从四个层面来考虑,即:建设良好的网络环境;建设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实用的应用平台;建设高效的机构队伍。其中开发应用平台是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方面,应用平台位于数字化校园的中心枢纽,建设中只要把它作为突破口,其它层面建设在它的带动下就可迎刃而解。一个经过科学规划,具有良好交互功能、自主功能、协作功能的应用平台软环境,用户依靠网络环境能快速地上送下传数字化资源,能便捷地调用资源库中的共享信息数据,并随时可对数据进行管理和进行二次开发。应用平台是集众人智慧和技术而成,一般能较好地解决学校个体或部门力所不及的问题,为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带来教学、学习和管理极大的便利,往往比较受用户喜爱。随着应用的深入,用户慢慢依赖上应用平台,信息技术成了他们日常工作中一种不可缺失的常态行为。

只有学校管理者和师生全员参与的数字化校园,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的所在。把开发实用的应用平台作为突破口,充分让管理者和教师在应用中感受到平台的优越性,最后自觉加入到共建、共管、共用数字化校园的行动策略,不失为一种高效提高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创新举措。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容

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数字化校园,消除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建立校级统一信息系统,实现部门间流程通畅,可平滑过渡到新一代技术,对校园的各项服务管理工作和广大教职工提供无所不在的一站式服务。具体目标就是实现“四个数字化”:

1、校园环境数字化

完善软硬件支撑平台,健全数字化校园环境建设,为我校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提供坚固的基石,为整个数字化校园项目保驾护航。实现信息管理标准体系(数据标准、技术标准、管理规范等);硬件网络环境平台中的网络环境和上网行为管理等;基础软件平台中的个人统一门户、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数据共享中心、公共通讯集成平台和数据报送流程管理等方面建设。实现校园的学习环境数字化、教学环境数字化及校园的生活环境数字化。

2、教学资源数字化

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处理,运用现代的、整体的、系统的、网络协作的新思维方式来指导和规划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依托校园网建设起一个系统的、规范的、开放的、高效的海量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帮助学校走出“信息孤岛”的困境,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有效提高教学资源质量,为我校师生建立一个支持教学活动的教学资源数字化平台,极大地延伸学校教育中教与学的时空,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资源支撑。使学生体验数字化学习生活,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更有成效地、更有个性地学习。教学资源数字化平台也把教师从传统的、低效的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研究教与学,发挥教师的能动性进行教学创新,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及教学效果,提升专业化水平,从而整体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3、教学数字化

校园网为教育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提供了高速通道,以我校的光纤为主干,通过网络来实现管理手段的创新,实现教育管理数字化,使各管理模块之间的运行与学校的管理模式实现一致,能够相互协作、统一调度,营造很好的数字化办公氛围。数字化管理是行政管理的最基础性工程,也是管理制度势在必行的改革,将数字化管理作为我校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政治、体制上加以确保,使学校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教育管理数字化作为传统管理模式的补充,为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利于实现上下级、部门间更迅速便捷的协调沟通,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形成充满活力的新型管理机制,提高了教育规范化管理的力度和效率,提高服务管理水平,达到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同时为学校数字化的发展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4、教学应用数字化

实现教学过程,教学管理数字化,科研管理数字化等教学应用数字化,教学应用数字化覆盖学校科研、教学管理和师生与家长生活的各项需要,依托学校基础数据库与综合信息平台所建立的辅助决策系统为学校提高科学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创造主动式、协同式、研究式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结合校内各多媒体教学设备,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运用网络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让网络进入学生的生活,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广阔自由的环境,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延学习时空的维度,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整合各种课程资源,采用图、文、音、像等多种手段对教材进行演绎,给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互,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对学习上需要帮助的个别学生进行单独指导,也可组织学生相互协作学习,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网络信息资源,主动地搜集信息,不断扩展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教师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络更方便、更轻松地互通有无,分享成果。网络辅助教学必将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三篇:三农问题 再思考

领导人不懂得农民不懂得穷人 就不懂得政治

-----温家宝

19日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回到自己的母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看望师生,参观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后,他在该校作了长达50分钟的即兴演讲。

当晚8时34分,温家宝走进地大西区教一楼第二阶梯教室,200余学子全体起立鼓掌,掌声和欢呼声持续约半分钟。晚上约9时30分,演讲结束,温总理和前排学生握手,所有师生起立鼓掌。温家宝以祝贺地大登山队登顶珠峰为演讲开场白。温总理说:“今天的新闻联播播出了我们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珠峰登顶成功的好消息,我向他们表示祝贺。这告诉我们,不畏艰苦和挫折,一定能到达光辉的顶点;而且,这也是我们的传统。”

温家宝说:“我在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前身)学习了近8个年头,很早就想回学校看看。我本想准备演讲稿的,但想着,回家跟家人谈话不需要准备演讲稿,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温家宝说,他在担任领导工作后,还一直关注地质问题研究。他上大学的时候,就一直很关注二叠纪和三叠纪的界限问题,这是一个古生物的问题。“刚才,参观了学校的一个实验室,现在用新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我感到很高兴。”

“2008年,在接受《科学》主编布鲁斯-艾伯茨的采访时,我说过,要是我不从政,很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地质学家。” 温家宝说,地质学不是一门简单的科学,是一门深奥博大的科学,需要有志青年为它献身,需要有志青年利用地质学造福祖国,造福人民。只要有人类存在,只要有地球存在,只要人类发展,只要地球变化,地质学就不会枯竭!温家宝说,从政后,没有忘记对科学发展的关注,仍在思考地球发展方向。对于地球科学的发展,在冰岛考察火山和地热时,与学习地热的学生座谈时,讲了地质科学发展的六点方向。

一是地球科学应研究地球环境与人类的关系,还应包括天体。二是地质构造,特别是板块变化对地球带来的变化。三是矿产资源和能源,特别是需要新的实践和理论。四是地质灾害防治是涉及人类利益的重大问题,应该做到有效预报、预防和治理。五是现代科学在地质学的应用。六是地质科学要开发新领域。

温总理举例说,在内蒙古煤田勘探时,发现钼矿与煤共生,大型煤矿的成长中很少见的。煤层气的发现和开发,在我国起步较晚,开发实践比较落后。一次在巴厘岛与奥巴马总统会谈时谈到,美国的煤层气开采与使用技术成熟,煤层气开采已经到了实用的地步。我国具备煤层气开发条件,对开采技术应用和管道输送要求很高,我国在矿产和能源方面要不断探索新的实践和理论。

他说:“这告诉我们,矿产和能源上不要只局限在书本知识,要不断探索。”

温家宝说,“1960年,我在校期间,很热爱地质课程,除书本外,还曾钻研过河流走势变化和力学原理,还有北方磷矿成因。在工作之后,我还自己研究地质力学。作为科学工作者,思维应该是开放的,而不应是禁锢和封闭的,要只承认规律和真理,不屈服于任何权威”。

“一所学校最重要的,是要倡导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青年学生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这是最宝贵的。”

温家宝说,“在母校的学习,使我养成了从不迷信权威的习惯,遇事总是要问一个为什么,通过自己,探寻追求真理的脚步。热爱科学,追求真理,是母校教给我的。现在,许多老师、同学也是这样的。地球太大、宇宙更大,自然处在变化中,人类和社会存在发展,要不断地探索,这才是科学精神。” “今天,我们学校登山队登上珠峰了,相信地质工作也会登上高峰,母校又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勇气。”

温总理讲起自己的学生生涯,读大一时,他一进校就生病了,需要隔离。生病期间,不能去上课,他还是认真钻研。那一个学期,加上最难的结晶学在内,每门课程仍然得了优秀。

从那以后,他坚持锻炼,刮风下雨都没间断,从开始争取4小时上课、到后来8小时上课时间,一直到大学毕业,脱掉了病痛这顶帽子。

参加地质工作,就要跋山涉水。在祁连山工作,常常是带一个馒头,一路上遇到柴火就捡起来,在山上烤馒头吃;没有柴火,晚上回住地,吃一碗面条、一个馒头。参加工作后,生活条件艰苦,恶劣环境下,他告诫自己,人要有愿意吃苦、而毫无叫苦的精神。只要努力,不畏艰难,不怕挫折,总会进步。

温总理说,当时他从来没有测过遥控点,每一次,都是爬到设定地点,做好素描,填好图,定好点。有时,下山还要背一包石头回住地,累得不能坐下。在工作的时候,曾经有过几次危险经历:在祁连山主峰,夜遇暴雨,深夜搬了三次家,总是先转移设备和数据资料,之后才是自己的生活用品。

“还有一次是在过疏勒河时,走到水中间,突遇河水暴涨,水流很急,我紧紧抱着牦牛的脖子,半个身子已经浸泡在水里,这样过河。”

温总理说:“跟大家讲这些,我是想说,吃苦可以锻炼人,不仅磨练一个人的性格,而且能造就一个人的精神。对于任何工作,能担起来就勇敢的担起来,不怕任何困难,甘受任何打击和委屈,把工作做好,不把困难丢给别人。这种精神也是母校给我的。”

不懂得穷人 就不懂得政治

“上大学后,我开始思考社会、思考人生。除学好专业外,还大量阅读历史、哲学、经济等方面的书,一心想着为人民做点事情。”

温总理说,作为一个热血青年,想得最多的,是要和人民在一起。母校给了这样的环境和条件,1963年、1964年在湖北、河南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经常到农村参加劳动,吃在老乡家、住在老乡家。假期到农村去,和农民生活在一起,吃一样的饭、睡一样的炕,利用这样的机会了解群众,认识他们的思想、感情,学习他们的品质。

在地质队工作时,交了许多农民和牧民朋友。当时看到他们为了买瓶酱油、买点盐要跑很远的山路,拿几个鸡蛋到地质队换钱,他就下决心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人民,这是最根本的,为国家和人民献身的人生观也是在母校期间形成的。担任领导职务后,走遍了全国的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矿山、油田,住过山村、下过矿井。工作繁杂时间不多,但在周末还是下乡视察,觉得和人民在一起非常亲切。温家宝说,这些年,实行了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免除了农业税,结束了推行2000多年的皇粮国税,建立了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

他说,一个领导人不懂得农民,不懂得占全国大多数的穷人,就不懂得政治,不懂得经济。一方面推进经济发展,一方面要努力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们的目标。“同学们在学习时,一定不要忘记树立远大理想,把今天学习与今后工作结合在一起,练就本领,将来更好地为人民工作。母校培养了我,铭刻在心,牢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用自己的工作成绩回报母校。努力做一个永远让母校记得的优秀学生!”

过去政府欠农民欠的太多了-----温家宝

人民网北京3月9日电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消息,8日下午,温家宝总理看望政协经济、农业界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河南省工商联副主席、河南绿色中原现代农业集团董事长宋丰强在发言时称:“实践和事实证明,党中央、国务院果然没有让农民朋友失望,两年来农民收入保持了高增长。”宋丰强说,去年两会,他见到总理时说,当年农民的“九盼”已经变成了“九喜”。

对此,温家宝说:“这些年,我们在农村实行强农、富农和惠农的政策,农村的面貌、农业确实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对于“九喜”,温家宝坦言:“我不这样看,我认为过去政府欠农民欠的太多了。”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称,今年两会前,宋丰强根据自己的调研和追踪发现,在当前农村的好形势下,农民朋友又有了新愿望、新期盼。他把这些愿望总结为新“九盼”:一盼粮食“九连增”,二盼进城扎下根,三盼土地不强征,四盼收入再提升,五盼技术送上门,六盼有病能看成,七盼养老有保证,八盼校车放心乘,九盼乡村环境美。温家宝听后说,在朝着现代化目标迈进的时候,特别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农业现代化,“三化”不仅在口头上,而且在实践上,都要认真完成。

温家宝特别强调说:“中国经济出问题,很有可能出在农业上,对于这点不可掉以轻心。我们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扶植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在任何时候,都毫不放松的抓好三农。”

链接:宋丰强总结的“农民九盼”

2010年3月4日,温家宝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经济界别和农业界别的联组讨论会,听取八位委员的发言。宋丰强排在第五位,他发言的题目是《农民增收与“九盼”》。具体来说,“农民九盼”就是一盼党的支农惠农政策保持稳定并继续下去;二盼农业补贴标准继续提高;三盼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再提高一些;四盼农资价格跌一点;五盼学到实用的农业技术;六盼学到进城务工的一技之长;七盼创业有门路;八盼由农民合作社带领闯市场;九盼融入农业产业化链条。(中新社)

第四篇:体验式德育教育模式的若干思考

润物细无声 声声入心田

——体验式德育教育模式的若干思考

武汉市光谷第二初级中学

吴小章

【摘要】:当前许多学校德育工作还停留在单一的“传统模式”中,喜欢以“活动”的方式跟着社会热点问题开展,最大缺陷却是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教育,违背了德育工作长期性、系统性的规律,最终导致学校德育工作的低效和失败。在教育实践中我发现,让学生在实践中认知的德育活动——“体验式教育” 值得让人深思。

【关键词】体验式教育 高耗低效 基本条件 实践探索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由此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根本变化,出现了青少年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性,但学校的德育工作却显得滞后,不与时代合拍,德育工作还定位在“高、大、空”上,学校固有的德育模式已露弊端,造成德育机器高效低能,甚至无能。如何抓住机遇,深化德育改革,提高德育效能以适应培养现代人的需要,是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最大课题。

学校思想道德体验式教育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产生主观性的感觉、情感和意识的过程,是把外求和内求有机结合的德育形态。其重视外部自然界和人际之间道德信息的传递,追求体验者内外全面的感悟;其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追求外在的教育与学生内在的道德成长需要的和谐;其实现了知、情、意、行的整合,凸现了道德教育的渗透性、实践性、主动性和内在性。通过创设有效的德育实践活动,触发学生对思想道德的切身体验,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德育的效能。

一、造成学校德育高耗低效的原因

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事物的变化是由其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不少学生在学校德育情境的表现与非学校德育情景下的表现迥异,表现出知行不

一、知情不一等矛盾的双重人格。调查结果显示,有相当数量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正确与错误并存,普遍缺乏自觉纪律、缺乏自我负责精神,缺乏责任感、使命感等现象。造成德育这一现象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有内外两方面:

(1)内因:随着社会经济全面深入的发展,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当今多为独生子女的学生,个性心理品德上普遍存在着不善于协调人际关系,不善克服学习焦虑、缺乏经受挫折、保持进取的意志力和克服自己欲望自制力,环境适应能力不强,无法自我消除心理紧张和障碍„„这些问题,使传统型的德育模式无力解决,迫切需要新型的德育途径加以引导和调节。

(2)外因: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未建立“德育整体工程”,教育内容脱离学生实际而欠务实,形式枯燥单调,对学生未建立科学的德育工作评估制度,评优工作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情感性;家庭教育、社会现实中的消极因素无情地冲击着学校德育为学生们苦心构筑的道育之堤。而现代社会各种通讯技术与交际媒介已成为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来源,导致了学校德育工作难度的加大。

因此,充分发挥教育整体的效能,变单渠道的封闭式教育为多渠道的开放式教育,发挥学校在多渠道教育中的作用,形成教育一致性的良好氛围,是学生思想道德、道德行为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大量事实也表明:一个人理想、信念的确立,思想品德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在实践中完成。“体验式教育模式”正是适应了学校道德教育的合力,引导学生进行健康、积极向上的行为心理体验,且上个世纪50年代,布鲁纳发现的认知结构理论已为体验式教育找到了心理学的依据。

二、体验式教育模式开展的基本条件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体验过程是建立在个体自我意识的基础之上,必须依赖外界的刺激进行个体内心的体悟。即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和观念,以致反思、再生产新经验的反复循环的心智活动。

1、活动: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启发诱导,在于创设特定的环境,让受教育者自己“进入角色“去感悟、去体会,从而自觉地接受教育。在指导思想上始终把学生看作是教育过程的主体,在实际工作中,把学生当作选择、决策、行动的主体和责任主体对待,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满足学生心理的需要,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实践中来。让我们把丰富的、生动的社会生活纳入德育的教育视野,让学生亲身接触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中增长才干,领悟人生。如从活动空间看,有校园活动、家庭活动、社会活动等;从活动内容看,有学习活动、体育活动、艺术活动、科技活动、社交活动、家务活动、旅游活动等。

2、情境: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广义上讲,任何学习都是一种体验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提供充分的从事体验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人文素质,增强实践能力。学校教育还必须向现实生活领域不断扩张,引导学生在学习德育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

3、体悟:体悟能力作为体验的内部条件,需要依靠实践活动和具体的情境等外在条件的激发,并在此过程中得到训练,逐步形成学生内在的素质,成为有效进行道德体验的一个支点。体悟,作为一种个人的心理活动,是别人所无法代替的,是一种由教育对象亲身经历,自我作用的过程,它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教育者完全没有机会“说教”、“灌输”或“包办代替”。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会使其在教育教程中产生以“我“为中心的自主意识,从而奠定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

三、体验式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

《学会生存》一书在谈到学校教育时指出,儿童人格被分裂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世界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因此,德育必须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世界。学校思想道德体验教育的核心是走进生活世界,实现体验、内化和外化的道德培养过程,所侧重培养的是生活中最基础的道德认识、道德能力和道德智慧。

1、捕捉道德表现,进行随机教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态度具有定向作用,不断积累的情感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对人的行为有调节作用。要多积累体验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得到及时和正确的强化。生物课上,教师要求观察蚯蚓的特征,一位同学用嘴品尝后告诉老师蚯蚓是咸的。老师说,“在科学面前,我不如你”。一位班主任老师,对新报到的七年级学生需要家长陪同的现象若有所思,第二天便作了题为“不要为父亲弯腰”的演讲,在她充满激情的演讲中不少同学羞愧地低下了头,还有同学流下了泪,大家相约“在漫漫的人生历程中,要给父亲捶背,不要让父亲弯腰”。根据学生的日常道德表现随机教学,及时强化,会使良好道德行为者备受鼓舞,使有不良道德行为者及时醒悟。

2、营造德育氛围,进行渗透教育

英国哲学家威尔逊曾在分析家庭满足学生道德教育外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学校应参照家庭模式进行教育。这种做法不现实却并非毫无道理;“岳母刺字”、“孔融让梨”等故事启发我们去寻求社会、家庭道德情境与学校道德情境的共同之处,创设一个既有校园特色又有社会生活气息的德育氛围,使学生喜爱在这种氛围中获得道德生活体验,同化和凝聚情境中的道德规范。在心灵震撼中,在被激发的内心冲突中,自觉地调整道德认识,积淀情感体验。

(1)走进学习生活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之一,因此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道德体验成为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学习生活中引导他们把为教师、同学服务作为“岗位”,如把当“一天班主任”、“一日班长”等作为扮演的角色,体验组织活动、备课、讲课、组织教学、维护秩序、后勤服务等项工作的重要性,获得为人师表的真实感受,明白尊师的道理,养成热爱学习的品质,学会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本领。最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到成功和失败,体验分歧和争论,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坚强的毅力,以及合作态度和竞争能力;在学习的内容中体验优良文化和传统的熏陶,从而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案例:我在班级中组织了“学会感恩”为主题的系列教学活动。其中在《我的一家人》教学活动中,通过亲子共同参加健康的活动,使孩子体验到家庭的欢乐和幸福,学会尊敬、关心父母; 让孩子和父母更多地接触,更好地沟通,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本次活动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①“向你介绍我的家”: 展示“全家福”,旨在让学生从自己生活中找到“全家福”。把反映生活中家庭温暖的点滴资料收集起来,通过自编自唱歌曲、讲故事、演小品、群组舞蹈、照片集锦版等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共同体验家人的关爱,从中更进一步领悟了感性知识、本领和做人的道理;

② “讲讲家中的趣事”:让学生自己把感受到的快乐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家长们听得笑眯眯的,还不时帮自己的孩子补充完整;

③ “亲子活动”环节中安排了游戏一:“爸爸妈妈的小秘密”; 游戏二:“抱气球比赛 ”,游戏气氛非常热烈。通过游戏使学生体验到游戏时的感受,感悟到要与父母多沟通,更能享受家的幸福,游戏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体验,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流露真我,轻松地体验到某种道德认识。

④ “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活动:“假如我来做父母”,让学生演一演:如果孩子努力学着做了一件事,作为父母会是怎样的心情,会对孩子说什么?如果孩子晚上迟迟没回家,父母会是怎样的心情,孩子回来后会说什么?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环节中得到心灵的交汇,情感的共鸣。

课后感悟:表演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对七年级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不但喜欢看,而且乐于表演。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组织学生表演,让学生担当教材中的角色,体悟文中所描绘的情景,使台上台下的学生情不自禁地融于直接体验中。尤其通过转换角色表演,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父母那融融的的爱。

反思: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灌输性、接受性学习只会教给学生一些死的规范、条文,把这些所学的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行为是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把品德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以学生的生活情境为切入点,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从学生的生活取材,设计一系列学生感兴趣、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悟出道理。

(2)、走进交往生活

当代独生子女多,加上紧张的学习和生活节奏,人际关系问题日益突出,在他们中间出现了不会交往、不敢交往、畸形交往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多元化的生活世界要求学生具备主体性道德人格,为此学校体验教育要积极创导学生的交往生活,另外,我们更要增强活动和交往的探索性,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稳定发展做好人际储备。

柯尔伯格认为,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促进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创设一些有探索性的内容丰富的活动,允许学生在探索中出现一些并非有意的失误,引导他去总结,有利于提高理性选择能力和行为实践能力。其次,增强学生对活动与交往的参与性,培养道德实践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杜威提出的“做中学”的方法,陶行知也强调“做即是学,学即是做”。这些提法对我们很有教益。这种实践活动,使学生成为“责、权、利”的完整统一体。

(3)、走进日常生活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应该怎样养成生活习惯,是摆在学生面前的新问题。学校思想德育教育应该抓住这一主题,创设情景或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让他们得到真实体验和感悟。

〈1〉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体验。

家庭生活是学生最多的体验场所,要引导学生把家庭生活服务作为“岗位”,扮演一天爸爸、妈妈的角色,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服、照顾老人、邻里沟通等具体事务,根据父母的工作情况跟父母一天的工作劳动量,体验父母的辛苦和紧张,获得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提倡回报感恩活动,如:每周至少给长辈通一次电话,为父母做一次早餐„„特别是我班一位男生的“寒假生活ABC”中记载了“我为外婆写春联”、“我的自理小天地”、“生活五味瓶”等精彩的照片和主人公的旁白,受到了到会采访记者的一致赞赏。在班上交流的“亲情日记”中,使我亲切地感受到,学生从中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养成热爱劳动的品质,学会为父母分忧、生活自理的本领。到残疾人、孤寡老人、生活贫困家庭帮困助残,体验他们生活的艰辛,学习他们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培养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操。

〈2〉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

案例:学校组织围绕环保为主题的“绿色地球,我的家”的班会活动,分给我们班级的是“超级变变变”这一项目,要求进行环保制作。我让学生在自由组合的基础上畅所欲言,提出制作的一些设想,学生们兴趣盎然,讨论和发言劲头十足。第二天,学生的作品相继展示在大家的面前,我首先用赞赏的语言鼓励爱动脑筋的同学,同时,让合作组的同学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大家逐步明白了任何事的成功都需要付出自己的汗水,不断地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发挥最佳潜能,争取做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现实作品。经过大家的努力,一系列的环保作品诞生了:家用电器系列有“电冰箱”、“微波炉”、“电视机”“洗衣机”“节能净水器”、“联想电脑”、“洗碗机”、“消毒柜”等;生活用品系列有“鞋架”、“三门大衣橱柜”、“水果盆”、“电脑桌”、“太阳灶”;美化家庭系列有“环保型别墅”、“农家小园”、“避暑山庄”、“摩天高楼群”等,除此之外,还有服装系列、装饰材料系列等,在大队活动表演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反思:教师要善于创造学生参与活动与交往的机会,将活动的自主权交给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们根据根据自我选择目标,自我调控,自我发展,懂得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对生活负责。由此可见,体验教育是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经验、新认识,从中发展学生适应自然与社会的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促使个性成长的一种教育方式。

〈3〉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体验,每个人都要接触社会,进入社会生活。因此,我根据本地具体的社会参与实践,把为社会服务作为“岗位”,把体验一天父母的工作岗位如:“销售员”、“装配工”、“售货员”、“送水工”等作为扮演的角色,体验面对工作时的心情和责任、工作过程中的辛劳和情感、工作完成后的情绪和收获,获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实现价值的真实感受。如:布置的“寒假生活ABC体验大行动”中,学生纷纷以“体验日记”、“DV光盘制作”“群组照片”等形式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其中有“我当唐鹰小老板”、“今天,我是环卫工人”、“我是车间主任”、“我是楼长”、“我当出色的邮递员”等等。在活动中,学生明白了做一个合格小公民的道理,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学会适应不同生活环境,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本领。

〈4〉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体验。我结合学生所学的自然知识、生物知识,引导学生开展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探秘、远足、野营、旅游等活动,鼓励他们多接触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感受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形成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操。同时,懂得在大自然生存实践活动中体验生命的宝贵,学会自我保护、互相救助的本领。

体验教育是一个道德认识的过程、道德情感升华的过程、道德实践的过程和人的社会化过程。体验教育是活的教育,它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在社会生活中体验、成长。因此,我们只有必须摆脱传统框架的束缚,走进生活,去构建以“体验教育”为载体,“以人为本”为全新教育理念的新的德育模式,才能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知识技能刻苦铭心,才能加速他们的社会化进程,使他们早日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教育目标才能化为学生的基本素质,真正引领学校德育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①《构建德育的立交桥》 ——《班主任之友》2001 年 第4期

②《促进学生体验的教育策略》——《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4期

③《从概念界定看“实践性知识”》——《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4期

④《师生关系与教学资源》——《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第8期

第五篇:对德育教育的一点思考-德育

对德育教育的一点思考

从1957年毛泽东提出的教育目的“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到现阶段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无不把德育放在首位。建国以来到现在,德育教育的效果如何呢?大家都有目共睹,国民的德育品质和国民修养不是在进步,而是停滞不前,甚至是在倒退。那原因何在呢?

第一、德育教育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幼儿园、小学开始,教导孩子“做共产主义或者是社会主义接班人”等大而空的东西。幼儿园、小学学生能理解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吗?应该教育他们的是“讲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等生活中看得到摸得着的感性的东西。而到了高中,反而不讲做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接班人,却天天在讲“要讲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遵循人的认知规律,甚至完全倒置,这不令人可笑吗?

第二、德育教育具有太强的政治目的。

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满足人的需要,德育教育也应如此。建国以来各个时期无不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那么德育真的是人的首要需要吗?德育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毫无疑问,精神需要不是人的第一需要。人的第一需要一定是生理和物质需要。满足人的生理和物质需要首先应有健康的体魄和对自然世界的认知,因此体育和智育应先于德育。再退一步说,充其量三者并重或同步,绝不是德育为首。那为什么国家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呢?

我个人认为:第一、国家设定的德育目标是为国家服务的,为统治者服务的。站在国家和统治者角度来看,这可以理解。但现在我们主张教育应以人为本,教育应为人服务的,国家是人们的国家,而非统治者的国家,国家是为人们服务的,统治者也应为人们服务。因此教育应考虑人的需求和需求层次,德育教育也应如此。不应首先就上升到国家层次,不应太早打上政治目的的烙印,使得人们不愿接受或甚至反感。第二、为什么国家强调把德育放在首位?是因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并非真正把德育放在首位,忽视德育或甚至缺失。因为德育不是高考科目,德育也难以或者说无法用分数来量化。

第三、德育教育流于形式,说教重于体验。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一直处于探索中,没有教材,没有课时,没有专职的德育教师,更没有检测衡量的标准。充其量就是利用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开展,而且大多是说教的方式,教育效果不佳。也有强调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育当中,事实上也是不太切合实际的。

第四、德育教育和整个社会德育环境不协调。

即便学校德育教育很成功,学生在校表现非常优秀。然而一走出校门,看到其他人甚至自己的父母亲闯红灯,乱扔垃圾等,他们就迷惑了,甚至也走入了他们的队伍而导致学校教育功亏一篑。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单单是学校教育能解决的。既要国家制定合理切合人的真实需要的教育目标,也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协调一致,共同来完成。

下载校园德育教育再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园德育教育再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英语教学再思考

     大学英语教学再思考“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是近年来为广大英语教师广泛关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任何语言教学都应把学习者个人看作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分......

    校园安全值再加强

    肥乡县第二中学近期校园安全值再加强 新学期开学以来,我校根据形势需要,实行校级领导与中层干部二级值班制度,切实加强学校安保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学校制定了校领导值班表......

    贫困地区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思考

    贫困地区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思考 甘肃省舟曲县职业中学尹点巴 从事职业教育20多年来,每天面对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双差生”,才真正体会到面向弱势群体教育的辛酸。有的学生学......

    关于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思考五篇范文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思考 作者:宋阳阳 工作单位:沈阳市旅游学校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80号 邮编:110032 联系电话:*** 关键词:思想道德问题 原因 措施 摘要:中......

    对小学德育教育的一些思考-德育

    对小学德育教育的一些思考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以及性格形成方......

    知识产权作用的再思考

    知识产权作用的再思考 高瑞(Francis Gurry) ,1951年5月生于澳大利亚,为第四届和现任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总干事,并同时担任国际保护植物多样性联合会 (UPOV)的秘书长。2013......

    酒店财务管理再思考(合集五篇)

    酒店财务管理再思考 目前,酒店行业的财务机构设置一般根据不同的规模、等级和内部管理的需要而制定,没有固定一成不变的模式。财务部共由四部分组成:会计核算、收银、采购和供......

    饭店减员增效问题再思考

    饭店减员增效问题再思考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社会失业保险、救济等再就业制度比较完善,裁减冗员以提高效率、保证自身的盈利和发展成为企业惯用的技术之一。本文将对现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