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修好这颗心读后感
修好这颗心读后感
时间,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播出一节目,佛学大师星云大师做客《论道》,与龙永图先生共同探讨如何做人,以及如何看待人生的苦乐,舍得和幸福。他讲了一个故事,说一个徒弟打破了师傅种的名贵兰花。徒弟以为师傅一定很生气,所以跪地求饶。师傅说,种兰花为了美化环境和供养佛祖,而不是为了生气种兰花的。星云大师说,我们来到人间是为欢喜来做人的,不是为了烦扰,不是为了生气的。
听完这个故事,我有很深的感悟。古代有高僧曾写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人如蜉蝣,沧海一粟,我们是那么渺小,况且寄存于世的时间是如此短暂。何苦为身外之事而烦恼不快?四季流转就在我们呼吸的每一瞬间,春花秋月,夏风冬雪,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我们要以知足心、平常心和感恩心过活,不要过于执著地对待身外之物,凡事心中不计较、不分别,凡事往好处想,心境自然就豁达,也就会自得其乐,真实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一个人光是要求世间好、环境好、朋友好,是没有用的,要先求自己好。要能从心好起,才能感受到世界一切都美好。事好、人好、话好,无一不好,那便是人间好时节了!
我们来到世间,不是为生气而来,也不是为了烦恼来的。就像夫妻的因缘,儿女的教养,朋友的交往,同事的关系,能以金代禅师“我不是为了生气来种兰花”为鉴,彼此就没有误会和争执。
当我们面带笑容,看在对方眼中,那朵微笑是发光的;当我们口出赞叹,听在对方心底,那句赞美是发光的;当我们伸手扶持,受在对方身上,那温暖的一握是发光的;当我们静心倾听,在对方的感觉里,那对耳朵是发光的。因为发心,凡夫众生也可以有一个发光的人生。
我们要以知足心、平常心和感恩心过活,不要过于执著地对待身外之物,凡事心中不计较、不分别,凡事往好处想,心境自然就豁达,也就会自得其乐,真实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一个人光是要求世间好、环境好、朋友好,是没有用的,要先求自己好。要能从心好起,才能感受到世界一切都美好。事好、人好、话好,无一不好,那便是人间好时节了!
我喜欢一句话:“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我们要用心去感悟生活。流星是美丽的,而白天也有流星,但是白天的流星没有人注意;夜晚的流星,因为黑暗的来临,更突显了光芒的耀眼。所以人生的黑暗、挫折不要怕,黑暗中的光明更加可贵。时时在感觉、静心、思维里锻炼,养成了观照的生命态度,就能在车流人潮中也能有悟的一刻。
李宗盛写过一首《凡人歌》,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既然没天都在奔波,不如静下心来做一个快乐的自我。生下来就是为了高兴,快乐的做人,快乐的生活,学会感恩,学会快乐!
第二篇:《修好这颗心读后感》
《修好这颗心》读后感
《修好这颗心》是星云大师与刘长乐先生继07年合作《包容的智慧》后的又一次智慧互动。两位智者通过作答的方式交流了人生的阅历,世间的故事,生活的感知,从心治、义利、笃学、慈爱到忍辱、舍得、财富、格局。书中观点和态度更加与时俱进,也更入世、更实用、更贴进读者的生活,而故事也更幽默、更动人。
书中一些关于心境的言语让人彻悟:“心正则一切皆正,心净则一切皆净。治人先治心,心治则身治,身治则一切皆治。不是用规矩来要求人,是尊重、包容、平等,彼此立场互换,要让人“感动”后心甘情愿地奉献,是一种“无为而治”。“义者,宜也。”义可以养心,利可以养身。孔子说:“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不是你的,你拿走,就是不义。合理的分配就是“义”。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才气见于事,义气施与人。”无论怎样,人性本向善,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做一些有益社会、有益国家的事,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
“心正则一切皆正,心净则一切皆净。治人先治心,心治则身治,身治则一切皆治。”修好这颗心就是要心正。“不是有规矩来要求人,是尊重、包容、平等,彼此立场互换,要让人“感动”后心甘情愿地发心奉献,是一种“无为而治”。”这句话对我们教师很有启发,教师的工作千头万绪,但归根结底是育人,所以要尊重、包容、平等、将心比心。
修好这颗心,要学会放弃。生活并不需要无谓的执著,没有什么不能割舍。放弃过去,学会忘记,珍惜眼前的分分秒秒,让自己每天都有一份愉悦的心情。有些人总是抱着过去的是非恩怨、爱恨情仇不肯放手,沉湎于回忆之中,走不出过去生活的阴影,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这种人永远都不会幸福。跟我们教师的工作差不多,可以多多借鉴。
古代有高僧曾写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人如蜉蝣,沧海一粟,我们是那么渺小,况且寄存于世的时间是如此短暂。何苦为身外之事而烦恼不快?四季流转就在我们呼吸的每一瞬间,春花秋月,夏风冬雪,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我们要以知足心、平常心和感恩心过活,不要过于执著地对待身外之物,凡事心中不计较、不分别,凡事往好处想,心境自然就豁达,也就会自得其乐,真实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一个人光是要求世间好、环境好、朋友好,是没有用的,要先求自己好。要能从心好起,才能感受到世界一切都美好。事好、人好、话好,无一不好,那便是人间好时节了!
修好这颗心,塑造美好的心境。幸福是一种感受,是由一个人的思想、心态决定的。心可以造天堂,也可以造地狱。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是花海还是沼泽,是光明还是黑暗,是干净还是肮脏,这一切都是由你的心灵来决定的。所以平时要培养自己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让自己远离抑郁、焦虑、悲伤、愤怒、烦躁等不良情绪。不管是狂风肆虐,还是暴雨倾盆,自己的内心永远有一轮灿烂的太阳。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浑浑噩噩是一生,乐观明媚也是一生,为什么不享受生活的美好呢? 有人的地方就有事,有事必然有是非。能在横逆来时不怨不尤,在病苦来时不惊不怖,在讥谤来时不辩不苦,在荣宠来时不骄不慢,这就是修心。
世事难料,人世间有太多的意外,是福是祸在这里都有,面对福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考,有些面对这些时,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泰然的面对,很好的处理了这些问题,然而有些人除了无尽的抱怨,别无它法,把一切都归咎于上天。最后也只是一种悲剧的结局。所以面对困难时,不急不躁,敢于接受,总有一个合适的办法去解决。
修好这颗心,成为你自己。这话听起来有些好笑,人不是自己还是谁呢?然而现实生活中“心死了”的人并不在少数。行尸走肉,没有灵魂的躯壳,人们因为环境或其他因素而迷失自我的,那是太多太多。成为你自己,能够不受任何人的影响与干扰,让自己生活在自己的人生信念与奋斗目标之中,浑然不觉物我两忘,陶醉在那种简单与自由里,活出精彩,也活得幸福。
我们要以知足心、平常心和感恩心过活,不要过于执著地对待身外之物,凡事心中不计较、不分别,凡事往好处想,心境自然就豁达,也就会自得其乐,真实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一个人光是要求世间好、环境好、朋友好,是没有用的,要先求自己好。要能从心好起,才能感受到世界一切都美好。事好、人好、话好,无一不好,那便是人间好时节了!
慢慢修炼这颗心吧!让心更简单、更清明、更安宁、更智慧、更宽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住稍纵即逝的幸福,才能让这短短的两万多天的日子过得舒心,活得开心,才能在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少些遗憾和悔恨。
所以说,作为教师应做到:教书育人先育己,育己先正心。
第三篇:修好这颗心读后感
修好这颗心读后感
修好这颗心读后感
用心去矫正人生征途的航向
《修好这颗心》是星云大师与刘长乐先生继07年合作《包容的智慧》后的又一次智慧互助,两位智者通过作答的方式交流了人生的阅历,世间的故事,生活的感知,从心治、义利、笃学、慈爱,到忍辱、舍得、财富、格局,书中观点和态度更加与时俱进。也更现实、更实用、更贴近读者的生活,而故事也更幽默、更动人。
细想起来自己从戎27年,致力于国防工程,主要从事地下工程建设,面对繁重工程任务,广大官兵整年与大山为伍,溪流作伴,全年昼夜奋战阵地工程一线。面对石质破碎的山体,随时随地会发生坍塌亡人事故。军人这个称呼,本身就意味着奉献和牺牲,广大官兵发扬特别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新的精神,在苦、累、伤、残、亡的考验面前,不畏艰险,无私奉献,在条件异常艰难的情况下,积极创造条件,苦干加巧干,坚决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工作。我曾参与处理过6次阵亡战友的后续工作,其心情和情绪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可以说每个阵地工号的完成,看似光彩夺目,但它是官兵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是一座血染的丰碑。
按理说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自已都经历过、遇见过、应有所感悟。但我是一个凡人,是凡人就会有想法,只不过是多与少而已,有了想法你的心就不会平静。所以说,我自己也曾痛苦、挣扎、徘徊过,也曾自我安慰过,告诫自己要摆平心态,剔去烦恼,不要活在过去的岁月里。过了今天,相信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所以我也努力的一直在改变。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了《包容的智慧》1,今年初我读了《包容的智慧》2,修好这颗心,给了我感悟、顿悟。书中讲到人生不过几十载光阴,然而人生的差异却让人感慨万千,究其缘由,心志的不同是造成差异的首要因素,怎么磨练心志,怎么感彻生活,修好这颗心解答了我的疑惑,释缓了我的烦恼。根据书中讲的,结合自己的感悟感想,我罗列了以下33颗心:惭愧心、欢喜心、慈悲心、孝顺心、信仰心、智慧心、柔软心、平等心、自尊心、道德心、感恩心、尊敬心、包容心、诚实心、勇敢心、恒常心、惜福心、仁爱心、忠义心、利人心、专注心、结缘心、喜舍心、无我心、随喜心、诚挚心、谦虚心、公仆心、进取心、正直心、忍辱心、和谐心、敬畏心。
结合本人工作实际,围绕以下五颗心谈点体会。
体会一 修好这颗心。路径是要有一颗进取心,进取才能使人立志向前、向上。
人生是一条激流,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舵手,凡事都不是命中注定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改变自己的命运。“今日脱下鞋和袜,不知明日来不来”。弱者等待时机,强者创造机会,懂得变通、不通亦通,明白无常的道理,就会肯定自己的未来,做自己因缘的主人。人生的精彩与否完全是自己创造的,每个人必须学会做自己的生命舵手,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学习,自己创造机会,去改变命运。我感到:当前每个人要进取,最基础的事就是要多学习。学习能给人热情以待、学习能给人做事完善、学习能给人充满机会,学习能给人创造成就。如何学好?一是向书本学,多读书、读好书。二是向身边的人学,向长者、智者学。三是向社会实践学,社会实践是个大课堂,其经验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这个世界永远留给强者。李嘉诚先生曾说过一句话:“现在中国好多富人,但只富不‘贵’”。为此也得罪了一些富人。他的意思是:涵养不够,也就是书读的少,中国人富了以后干啥,首先想到的是吃,爱吃是中国人的传统。爱吃从我们的日常用语中也能看出来:谋生——糊口;工作——饭碗;靠积蓄过日子——吃老本;老本吃完了——坐吃山空;公务员——吃皇粮;混得好——吃得开;男人心怀不轨——吃“豆腐”;女人长得好看——秀色可餐;有好事——吃小灶;坏事来了——吃官司,所以国人富了以后首要的还是“吃”。
据资料显示,日本人口1.28亿,中国人口13亿多。中国平均10人一年买的书,没有一个日本人多。中国人一年人均阅读0.7本书,而韩国人一年人均阅读7本,是我们的10倍。日本人年人均阅读40本书,是我国的57倍多,当然全世界最爱学习的国家是德国,德国人读书惊人。上述可知,读书对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所以说:人要有追求,有进取精神,首要的任务是加强学习。
体会二 修好这颗心,路径是要有一颗正直心,心正则一切皆正,心净则一切皆净。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同事相处要做到心正,也就是:在他人之上的时候,把别人当人,在他人之下的时候,把自己当人,一个心不正的人,其术则一定不会有长久的胜算,心灵扭曲的人,可能在短时间内会傲视群雄,但最终却会因为自我膨胀而搞砸,这样的例子,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心比身重要,义比利重要,治人先治心,心治则身治,身治则一切皆治。现代企业管理告诉我们:想事更应管事;管事不如管人;管人更要管心。因而要懂得尊重、包容、平等、彼此立场互换,要让人“感动”后心甘情愿的奉献,达到一种“无为而治”的境界。孔子说:“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不是你的你拿走,就是不义,合理的分配就是“义”。每个人要做到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才气见于事,义气施予人。平时,同事之间应以诚相待,要相互关心、相互照顾、相互爱惜、共同进步。对待工作要尽心尽职,敢于担当,严格依法办事,按章办事,创造性地完成各项任务。要弘扬正气,对一些歪风邪气,敢于抵制和作坚决的斗争。不做有损单位形象、有损单位利益的人和事。
人之初,性本善,作为一个社会人,要做到不为名、不为利,是何等地不易啊!当今社会需要每个个体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做一些有益社会,有益国家,有益单位,有益民众,有益身边人的事,这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更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本份。
体会三 修好这颗心,路径是要有一颗忍辱心。忍辱不自卑,才是至刚至强的力量。
有人的地方就有事,有事必然有是非。能在横流逆来时不怨不尤;在病苦来时不惊不恐;在讥谤来时不辩不若;在荣宠来时不骄不躁,这就是修心。一般人在受了欺侮、冤屈时,往往痛苦流涕或暴跳如雷,但是哭过了,怒过了,也就没有力量了。如能忍住眼泪,忍住暴怒,保持平和,保持镇定,这种涵养的力量,就是忍的功夫。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候,退就是进,只是路径不同而已,日常生活有这么一首诗:“手把秧苗插水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底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我理解有三层含义:一是由于路径不同,插秧后退其实是向前。二是心底清净,秧苗才插得直,有道了。三是要收获,必须耕耘,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感到“人的快乐不在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心底无私天地宽。所谓:痛到肠断能忍得过,苦到舌根能吃得消;烦到心乱能耐得住,困到绝望能行得通;屈到愤极能受得起,怒到发指能笑得出;急到燃眉能定的住,喜到意满能沉得下;话到嘴边能停的住,财到眼前能看的淡;这需要人生有多大的定力、多大的勇气啊。
我们常说世事难料,人世间有太多的意外,是福是祸都有发生,面对福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考,有些人面对这些时,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坦然的面对,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而有些人除了无尽的抱怨,别无它法,把一切都归咎于上天,最后也只能是一种悲剧的结果。所以面对困难,不急不躁,敢于接受,总会有一个合适的、可行的办法去解决,这也是忍的力量。
体会之四:修好这颗心,路径是要有一颗和谐心,和谐才能团结人心,和谐才能使单位更有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所谓家庭要和睦,朋友要和气,世界要和平,社会要和谐,都是说的‘和谐’两字,和谐与幸福是一种感受,是由一个人的思想、心态、行为决定的。心可以造天堂,也可以造地狱。我们身处在这个世界里,是花海还是沼泽;是光明还是黑暗,是干净还是肮脏,这一切都是由自己的心灵来决定的。因此平时要培养自己积极乐观的态度,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让自己远离抑郁、焦虑、悲伤、愤怒、烦躁等不良情绪。不管是狂风肆虐,还是暴雨倾盆,自己内心永远有一轮灿烂的太阳。
人生短暂犹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浑浑噩噩是一生,乐观明媚也是一生,因而更应该享受生活的美好。要成为你自己,既要让自己生活在自己的信念与奋斗目标之中,浑然不觉,物我两忘,陶醉在那种简单与自由里,活出精彩,活出幸福。又要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在各种环境中熏陶,学会做人做事、处人处事,懂得团结就是力量,明白和谐就是制胜法宝。
近年来,围绕管理、服务、保障三大职能,全局上下同心同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项工作年年上台阶,局系统先后赢得了省、市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连续六年被评为市“理论学习中心组先进集体”,连续两年全市“综合考核优胜单位”称号,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机关事务管理系统宣传信息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十一年被表彰为全市“治安保卫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之所以能取得骄人的业绩。它来自于我们有一个和谐的环境、团结的集体。集中体现了单位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她是我们每个个体拼搏向上,辛勤耕耘,共同努力的结果。体会之五:修好这颗心,路径是要有一颗敬畏心,大力倡导“三慎”慎独、慎微、慎初。不贪不腐,清正廉洁。
为政清廉,是每个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必备素质。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微小之处不警惕,必失大节,今天的社会,虽然是追求物质、金钱、地位的社会。但拥有精神上的快乐,心理上的富有,才是真正富有的人生。而日常工作生活中人们往往迷失方向,迷失自我。细想一些人腐败的轨迹,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渐变到突变的过程,大量案例表明,一些人之所以蜕变为腐败分子,大多有着共同的心路历程,在走上重要或关键岗位之初,还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但随着时间推移和环境变化,便逐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一些细节、小节上出现问题,对别人的贿赂,从心怀忐忑,到半推半就,再到欣然接受,最终欲罢不能,直至滑入违法违纪的深渊。所以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强化廉洁自律、真正做到: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常言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在平时工作中,我们应始终紧绷为政清廉这根弦,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人民的公仆。急人民群众所急,想人民群众所需,时刻把人民群众的温暖系在心上。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坚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坚持立党为公,勤政为民,始终做到慎独、慎微、慎初。正确把握自己,正确看待自己,不以物惑,不为情移;洁身自好,守住底线,守住清廉。)
第四篇:《修好这颗心》的读后感
《修好这颗心》的读后感
《修好这颗心》是星云大师与刘长乐先生继07年合作《包容的智慧》后的又一次智慧互动。平易之处与我们交流人生的阅历,世间的故事,生活的感知,从心治、义利、笃学、慈爱到忍辱、舍得、财富、格局。书中观点和态度更加与时俱进,也更入世、更实用、更贴进读者的生活,而故事也更幽默、更动人。一粒种子,你把它放到地毯上、桌子上,它不会生长,因为地毯、桌面都不是它的缘分。它的缘分是土地、阳光、水分。
一个人也会有自己的缘分,世界上没有单独存在的东西,每个人都要依靠很多条件、缘分来帮助才能成功。所以,有时候,朋友一句话就决定了对方的命运。一块钱、一个念头就决定了人一生的命运。
人生是一条激流,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舵手。凡事都不是命定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改变自己的命运。今日脱下袜和鞋,不知明日来不来!弱者等待时机,强者创造时机。懂得变通,不通亦通。明白无常的道理,就会肯定自己的未来,做自己因缘的主人。心正则一切皆正,心净则一切皆净。治人先治心,心治则身治,身治则一切皆治。不是用规矩来要求人,是尊重、包容、平等,彼此立场互换,要让人“感动”后心甘情愿地奉献,是一种“无为而治”。“义者,宜也。”义可以养心,利可以养身。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孔子说:“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不是你的,你拿走,就是不义。合理的分配就是“义”。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才气见于事,义气施与人。
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格局是一种志向。格局有多大,未来才可能有多大;格局越大,得到的助力越大。愿意为人做一件事,你就是一个菩萨。当你微笑着面对世界时,世界会陪着你一起微笑。
我命在我,成事在人。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度。梦,一定是天马行空,但决不能空虚缥缈。谁有选择,谁就有痛苦。没有永远的舍,也没有永远的得。
有人的地方就有事,有事必然有是非。能在横逆来时不怨不尤,在病苦来时不惊不怖,在讥谤来时不辩不苦,在荣宠来时不骄不慢,这就是修心。
修好这颗心,学会放弃,活在当下。生活并不需要无谓的执著,没有什么不能割舍。放弃过去,学会忘记,珍惜眼前的分分秒秒,让自己每天都有一份愉悦的心情。有些人总是抱着过去的是非恩怨、爱恨情仇不肯放手,沉湎于回忆之中,走不出过去生活的阴影,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这种人永远都不会幸福。
修好这颗心,塑造美好的心境。幸福是一种感受,是由一个人的思想、心态决定的。心可以造天堂,也可以造地狱。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是花海还是沼泽,是光明还是黑暗,是干净还是肮脏,这一切都是由你的心灵来决定的。所以平时要培养自己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让自己远离抑郁、焦虑、悲伤、愤怒、烦躁等不良情绪。不管是狂风肆虐,还是暴雨倾盆,自己的内心永远有一轮灿烂的太阳。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浑浑噩噩是一生,乐观明媚也是一生,为什么不享受生活的美好呢?
修好这颗心,成为你自己。这话听起来有些好笑,人不是自己还是谁呢?然而现实生活中“心死了”的人并不在少数。行尸走肉,没有灵魂的躯壳,人们因为环境或其他因素而迷失自我的,那是太多太多。成为你自己,能够不受任何人的影响与干扰,让自己生活在自己的人生信念与奋斗目标之中,浑然不觉物我两忘,陶醉在那种简单与自由里,活出精彩,也活得幸福。
在茫茫人世,在形形色色之中,我们能够依靠什么呢?一切有形的都会消逝,只有一种东西属于你自己,并且超越于有形无形,那就是我们自己的心灵。慢慢修炼这颗心吧!让心更简单、更清明、更安宁、更智慧、更宽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住稍纵即逝的幸福,才能让这短短的两万多天的日子过得舒心,活得开心,才能在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少些遗憾和悔恨。
第五篇:修好这颗心心得体会
读过《修好这颗心》这本书后,使我感受很深,从中也使我受益匪浅。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如一盘棋局。无论是将军或小卒,无论站在哪个位置上,都不要小看自己,应尽力发挥所长、用心去做”。
当我读到这句时,我想了很多。人的一生会扮演很多的角色,比如说我是爷爷、奶奶的孙女,是父母的女儿,是儿子的妈妈,是丈夫的妻子,更是孩子们的老师。无论我们扮演的是哪个角色,我们都要用心去做好我们的工作,尽心尽力。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我们担任的任务都是教书育人这份职责,那么我们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份工作当中去,用我们的热情,用我们的智慧去教育我们孩子,让我们的孩子将来能够成为有用的人。
在习惯控制命运这一节里刘长乐先生说了这样一句“人的习气不容易更改。就好像戒烟,世界上完全依靠自己的毅力成功戒烟的不到百分之三十。如何去除坏习惯?需要意志力,或者说,需要一个坚定的目标。”
习气决定细节,细节决定命运。以前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年轻人去一家跨国公司应聘经理一职务,当时应聘的人很多,竞争非常的大,每个人都精心的为这个职务做充分的准备。然而这家公司却用了一个非常老套的办法考验了这群年轻人,那就是在应聘室门口横放了一把笤帚,结果每一名面试的年轻人都在这把笤帚上跨了过去,只有唯一的一名年轻人顺手将笤帚捡起,放在了旁边,结果可想而知,他拥有了这份工作。从这个小故事中也可以看出来,这位年轻
人平时定是一名非常细心,做事特别认真的人。他的细心、认真成为一个举止,重复的举止会变成习惯,定型的习惯会变成个性,个性的所向会决定命运,命运的好坏会决定一生。
在我们学生的身上有很多恶习,他们也许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对是错,那么就需要我们老师及时的给予评价,并及时的对他们的做法给予肯定。久而久之,我想他们的缺点就会越来越少的,看着我们孩子每天一点一滴的进步,我们也会很欣慰、觉得很成功、很幸福。
幸福是一种感受,是由一个人的思想、心态决定的。心可以塑造天堂,也可以塑造地狱。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是花海还是沼泽,是光明还是黑暗,是干净还是肮脏,这一切都是有我们的心灵来决定的。所以平时要培养自己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每天多微笑些,不仅给自己放松,也给他人带来愉悦,让我们用微笑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让自己远离抑郁、焦虑、悲伤、愤怒、烦躁等不良的情绪。不管是狂风肆虐,还是暴雨倾盆,自己的内心永远是一轮灿烂的太阳。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浑浑噩噩是一生,乐观明媚也是一生,为什么不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呢?
以上是我对这本书读后的一点感悟,书中有种种大道理因自身原因,未能全部领悟,以后我会多多阅读,认真揣摩,增加认识。最后,送大家几句话:
你不能改变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选择表情;
你不能支配他人,但你可以控制自己;
你不能预支明天,但你必须用好今天;
你不能件件成功,但你可以事事尽心;
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拓展它的宽度。
读《修好这颗心》有感
张军
201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