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时间:2019-05-12 19:55: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第一篇: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的中小学德育一直都是理想化的教育。小学生刚踏入校门我们便以抽象神圣的字眼为他们定下了超越了儿童能够理解的范畴崇高的德育目标,使德育教育变成简单的记忆和背诵,很难真正把德育教育落实到实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对中小学生实行有效的德育教育,构建有效的新的德育教育体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中小学;德育教育

一、前言

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是21世纪中国教育最重大的事件,小学《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以及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政治课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教学应该遵循“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在我国历来发挥着主渠道作用的思品课的这一重大变化给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什么新要求呢?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其进行道德情操、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道德教育将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非凡的意义。

二、学校德育的概念

(一)我国学术界对学校德育内容方面的不同定义

德育概念是中国大陆德育学界长期以来存在争论的一大有“中国特色”的问题。我国学术界对学校德育定义的最大分歧在于德育的内容方面。什么是德育?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而教育学上的德育,则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划分的,它的范围很广,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另外,还有更为广泛的德育界定,认为德育除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教育外,甚至还包括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85)则把德育定义为“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二)檀传宝关于学校德育的定义

我比较认同檀传宝的观点,他认为学校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这一学校德育界定强调了下面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德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道德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强调道德教育是德育的根本。道德教育在学校德育中具有基础地位和统摄作用,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和根本。其次,德育的过程是教育者的影响和学生的自我建构的双向活动,影响学生道德形成的主要方式就是控制和影响他们的环境,间接促进他们的道德生长。尽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道德环境,让其获得道德体验、培养道德行为是教育者进行德育的手段和途径。

我国学校有利用专门的德育课程进行德育的传统,小学的品德课、初中的思品课以及高中的政治课是课改以来我国中小学阶段开设的专门的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

三、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德育工作中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的观念和现象也渐渐凸现。

(一)德育目标制定主体较为单一,内容过于笼统和抽象

1、德育目标的制定主体较为单一,德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等并未真正参与。

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基本上是以国家决定和颁布的方式确定的。虽然国家作为教育主体之一有决定和颁布学校德育目标的权利和必要,但是如果国家的学校德育目标的制定没有具体德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社区等积极、实际地参与,容易导致中小学德育目标脱离学校德育工作、学生品德发展规律、社区道德需求的实际,成为华丽或颇具诱惑的词语堆积成的花瓶。另外,也容易导致具体德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社区的消极甚或是抵制的情绪,不利于他们积极的发挥。

2、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提出的目标过于理想化,没有形成循序渐进的目标序列。

目前,中小学校都以过度理想的人格标准作为德育的目标,推崇“圣人道德”和“英雄道德”,“假、大、空”抽象口号式的德育内容过多,不切实际的要求学生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只讲奉献不讲索取”,把理想与现实割裂开来了,德育显得空洞无力。德育目标的制定也脱离了学生、老师和学校的实际参与,使得德育实际效果大打折扣,成为了“空中楼阁”。而且为了追求“高大”的目标,很多教师趋向于向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造成学生基本的道德要求被忽视。这种缺乏针对性的高目标、高要求的德育造成的后果是学校德育的天平向少数学生倾斜,德育工作热衷于抓尖子、抓典型。对大多数学生的品质培养和训练重视不够。大面划一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要求还会产生另一个后果,就是容易造成学生会说不会做,知行脱离。

(二)重“智”轻“德”,应试色彩浓郁,德育评价简单

由于应试教育及升学的影响,中小学校往往把德育教育自觉或不自觉地给忽视了。虽然学校天天讲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大力抓好素质教育。而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德育教育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是以减少德育课程、挤占德育教育时间为代价。很多学校迫于社会压力,片面追求升学率,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现象。很多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者都抱有“只要让学生背诵记得就可以了”的观念,德育工作得不到落实,使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仍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都把学生的思想品德评定归在考德育知识和千人一律的操行鉴定上,以认识代替了行动,以书本知识的考试代替了对学生的全面系统品德评价,这就把德育等同于知识教育了,德育成了应付考试的一门课程。

(三)重理论灌输轻道德体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德育课的德育方法单一化,说教仍占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成是消极接受道德说教的“录音机”、没有自主和独立思想的教育对象,因而无法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我们都知道,道德认识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的灌输,但却始终忽视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还须靠不断的道德体验启发自觉才能奏效的事实。在我国目前的中小学道德教育中,往往是不顾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接受能力,不按照学生本身思想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认知规律办事,而只是一味地从外部进行强硬的灌输,谈不上启发和引导,结果是老师照本宣科,达不到德育的目的。

(四)家庭和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协调一致,弱化了学校德育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还存在许多误区,家长“教不得法”的现象广为存在,这给学校教育设置了很大的障碍。而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支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导致了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社会教育从总体上来说显得“薄弱无序”,给我们的学校德育产生了不良的负面影响。我们都知道,我们的中小学的德育教材叙述的都是好人好事,很少涉及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学校德育似乎有意识的在回避这些矛盾。但现实生活世界是充满各种矛盾和丑恶现象的,所以学校德育为学生展现的德育世界与学生在校外实际面对的生活世界是两个不同的情景,导致学生形成两套伦理原则,学生在校内行的是一套,在校外做的又是另一套。由于家庭、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三者之间的不协调一致,削弱了学校德育的力量,使学校德育出现“一维独撑”的现状,因此出现5+2=0的教育效果也就在所难免。

(五)网络文化为学校德育提供新途径的同时也增加了德育工作的难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的普及,网络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新手段、新技术、新条件,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因为网络文化具有及时性、虚拟性、交互性、共享性、多样性、开放性等特征,再加上中小学生心理具有不成熟、不愿承担责任、又好新鲜、追求刺激、自由时髦的特征,网络文化闯入学生学习和生活之中便成了必然。社会中的个体都以虚拟的身份进行网络活动,而网络信息多种多样,学生们的行为得不到一个很好的约束,使得网络文化对学生道德的形成与发展的负面影响日趋明显。

四、思考与建议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不断深入的今天,德育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应勇于接受挑战、努力探索,并在正确把握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下对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特点、规律、思路及政策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措施。现本人针对上述问题做出以下几点意见与建议。

(一)建构多层次的中小学德育目标体系

1、扩大中小学德育目标制定的参与性与民主性

在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除了政府决策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外,还必须广泛吸纳德育专家、具体德育工作者、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社区代表、相关利益团体(如企业、群众性组织等)代言人等的合理性建议,同时在德育目标的制定体制和程序上尽可能做到科学化、民主化,要较多地采用专家起草、集体论证、多方听证、充分酝酿民主决策的方式,并经过多次论证和修订,使最后出台的德育目标越来越具有民主性、广泛性、可能性和科学性。

2、制定德育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

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循序渐进的规律,是从无律到他律、自律阶段发展的。所以在制定德育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应以人为本,改变旧的、采取外在束缚人的方法来禁锢人、谋求一时一地的社会稳定的学校德育,从个人出发,创造条件来发展人,追求内在自觉的、长期的个人和社会和谐进步的学校德育。使学校德育成为寻求个人成长优良环境的内在的、自觉的需要和保障,成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而不是让学生敬而远之或高不可攀的外在东西。

(二)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入手,充分认识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深化德育评价改革。

1、充分认识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评价体系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这充分表明德育评价目标由过去鉴别学生的优劣好坏变为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也决定了德育评价内容、主体、方式等多方面都必须改革。

2、深化德育评价改革,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学校教育长期以来没有真正解决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问题,因而在相当一部分领导观念中,认为智育是硬指标,德育是软指标,出现了重“智”轻“德”、以“智”代“德”现象。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应以全面实施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为着力点,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奠基阶段,是健康人生观的可塑时期。学校理应在学生思想品德成型阶段担当重任。有关部门应建全考核制度,扭转“唯智倾向”,构筑“道德长城”,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入手,把培育“德才兼备”的育人目标作为学校的指导思想,这是改进德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对于德育评价,评价主体除了由教师担当外,还可由学生、家长、小组等承担,实施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使评价从单向性转变为交互性,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尤其是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自我教育,增强荣誉感与责任感。

(三)创设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全面提升学校德育工作

突破以往课堂坐而论道的局限,扩大德育的空间和影响。德育作用真正发生的过程,主要不是以原则的灌输方式完成的,而是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经验为基础,在扩展新的经验的时候,或者是学生对情境的道德难题予以解决的时候,学生才获得了成长。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新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落实德育目标和要求,凸显学生的自我教育及自主活动。

一是利用各种媒体与现代传播工具,对学生进行德育,提高德育的覆盖面、渗透力。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知识竞赛、社会活动等,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吸引力,达到让学生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目的。三是通过校风建设和校园建设,发挥“无形教育”的熏陶作用。可立足学校特色,利用已有的文化成果去影学生、塑造学生的独特个性,把社会文化转化为学生内在文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自我体验,方能易被学生所接受和喜欢。

(四)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四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

父母是孩子直接的榜样,所以父母应重视家庭教育、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善于通过自身的良好言行举止影响孩子。学校是实施德育的主阵地,学校德育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主渠道。在“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的指导下,中小学德育课应把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结合,由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走向学生主动体验、由教师的单向灌输转向师生对话共享。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必须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形成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此外,学校还应注意社会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向,抵制和消除不良信息的影响,对社会环境的各种影响作出选择与调节,力求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使学生朝着社会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家校联合,正确引导中小学生合理地利用互联网络资源。有家庭和学校、社会和网络环境共同努力,相互配合,达成共识,才能给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架起一座牢不可破的桥梁。

(五)加强学科建设的同时讲求学科渗透

1、加强学科建设,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在教学中还应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师要积极构建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以自身的品德修养去影响和带动学生。

2、讲求学科渗透,各学科通力合作进行德育

在加强学科建设的同时还应讲求学科渗透,使各门课程在结合自身的特点下,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争取改变仅靠思政课进行德育教育的孤立无援局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取向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在新课改背景下,努力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最终才能培养出适应变化、适应社会的新型人才。

五、结束语

不管是在改革开放的昨天,还是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学校德育工作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门艺术性科学。在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德育一直处于统帅地位,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勇于面对挑战,努力探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栋梁之才。

第二篇:论文—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杨立公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育工作中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的观念和现象也渐渐凸现:学生的自主、平等、法制、民主意识显著增强,传统的高压式控制性教育手段不再灵验;学生的人格需求和个性发展呼唤尊重和关注,传统的被管理受监督的地位正在动摇;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日益多元化,活动范围日益扩大,传统的一元化封闭式教育方式已被打破……面对新课程带来的挑战,德育如何应对,并采取有效措施主动适应,很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究。

现就针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

现状一:重“智”轻“德”。对于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不难,难在真正从行动上重视起来。学校天天讲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大力抓好素质教育。而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德育教育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是以减少德育课程、挤占德育教育时间为代价。有些学校迫于社会压力,片面追求升学率,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现象,德育工作得不到落实,使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仍然是一种不争的事实。

现状二:课程的育人功效被忽视。无论是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还是初高中的《思想品德》,都没有发挥出它们实施德育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现状三:德育重管理,轻人格养成。德育的本质是灵魂的教育,它不仅塑造人规范的行为,还要培养其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灵魂。现在德育工作明显的不足就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规范行为和校规校纪的教育,通过校、级、班、组层层管理,把学生置于这张无形的网中,不出乱子即可。这种满足于抓外部行为而忽视深层思想情感培养,使德育成了单纯的行为训练,长期以往,将会使德育生命力日趋萎缩。

现状四:.德育内容滞后,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脱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竞争机制的广泛引进,使得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无疑,学校德育理应作出回应。然而,由于德育和生活社会缺乏建立广泛的联系,故德育内容显得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于是德育就成了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不相干的东西,成了“来自天外的声音”,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促使其内化。

现状五:家校结合工作显得十分薄弱。大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子女,单亲家庭、隔代看管、留守、寄养等情况也较有存在,家校联系、家庭教育这一块薄弱。

现状六:网络文化对学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信息网络的迅速扩大,虽然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手段、新技术、新条件,但是也增加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网络对学校德育、对学生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正日趋明显。

针对上述存在的种种现状和问题,努力探索,并正确把握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特点、规律、思路及政策。针对上述现状做出以下几点对策研究:

一、建全考核制度,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入手,充分认识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

意大利教育家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不断深入的今天,德育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作为教育部门、学校管理者、教育工作者,要勇于接受挑战。学校教育长期以来没有真正解决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问题,因而在相当一部分领导观念中,认为智育是硬指标,德育是软指标,出现了重“智”轻“德”、以“智”代“德”现象。德育与智育虽然同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达到培养人的目的,但从完成的任务看是有所侧重的,德育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识别是非善恶,形成一定的品德与良好道德行为,它主要是解决学生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即如何做人的问题。

学校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应以全面实施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为着力点。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必然要求学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为智育和其他各育提供精神动力。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奠基阶段,是健康人生观的可塑时期。学校理应在学生思想品德成型阶段担当重任。有关部门应建全考核制度,扭转“唯智倾向”,构筑“道德长城”,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入手,把培育“德才兼备”的育人目标作为学校的指导思想,这便是改进德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二、加强中小学德育内容的相互衔接,使德育教育由近及远、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分层次推进。

首先,应根据《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的要求,中小学德育的内容主要应体现道德品质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为基本内容的横向系列。在德育内容的安排上要围绕看一项德育内容,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螺旋上升。分阶段、分年级地确定教育重点,阶梯式地、连续地实施教育,形成德育的纵向系列,从而使各项教育内容互相渗透有机结合。使各个阶段的教育相互衔接、协调统一。

其次,要结合学校实际加大校本培训力度,针对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身心发展特点和品德发展规律,落实相应的教育内容。传统的德育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与实践性。我们有不少优秀传统的教育内容如国情教育、理想教育等。这些内容不是讲多了而是讲得不够,没有针对学生的年龄层次、个性差异及道德水平的基础,以致效果不理想。随着新课程的步伐,新的教科书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针对性与实践性,通过对中小学德育内容的规划,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小学德育教育体系。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加强中小学德育内容的相互衔接工作,努力开创新世纪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新局面。

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以及各项活动之中。

1、教育家徐特立说过:“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后代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人。”教育家杜威说过:“没有离开智育的德育,也没有离开德育的智育”。这些名言都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处理好学科知识与德育的关系,知识教育与德育渗透的关系,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期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观点,课改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求教学要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要强调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的观点:开发各学科的德育资源,注重学科渗透,发挥各学科课程育德优势。各学科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在备课和上课环节上,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把握好教材中学科知识与德育的结合点,注重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真正体现“教材是对生活的总结、生活是对课本的延伸”这一宗旨。让每一个教师都认真参与,真正实现每一个教育者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设想。

2、寓德育于活动之中,以活动为载体,并使活动形式科学化、系统化。各种“主题活动”往往会给学生各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活动中,学生情绪愉快,态度以及兴趣极高,乐在其中。通过各种活动渗透德育教育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让学生以积极向上、乐观的的态度来认识周围的人和事,在活动中表现出有坚韧的意志、良好的道德品德、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品质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学生长大以后才会挺起胸膛去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四、创设多样化的德育方法。

现代德育宗旨,根本上是要使学生形成主体意识和自觉主动的精神,而传统的德育往往凭借“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生硬的方法实施强制性的灌输,极大妨碍学生自觉自愿精神的形成,所以,创新德育方法势必成为德育改革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德育方法创新主要表现为突破以往课堂坐而论道的局限,扩大德育的空间和影响。一是利用各种媒体与现代传播工具,对学生进行德育,提高德育的覆盖面、渗透力。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知识竞赛、社会活动等,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吸引力,达到让学生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目的。三是通过校风建设和校园建设,发挥“无形教育”的熏陶作用。在具体的德育方法改革上,针对过去空洞枯燥的说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如采用“陶冶”、“示范”、“暗示”等方法,另外还注意借鉴国外学校德育和心理辅导的方法,把“角色扮演”、“价值澄清”、“倾听”、“体验”等方法运用到德育中来。这些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自我体验,故易被学生所接受和喜欢。

五、进一步加大家校协作的力度。

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可见,教育工作不仅需要学校,更重要的是需要家长的配合,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配合,才能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孩子的思想性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而家庭教育给孩子的影响又是时刻存在的,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起着耳闻目睹的直观影响。所以老师和家长的联系就成为了孩子德育教育特别是心理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了。我们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有些家长的一些急功近利的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方法和一些崇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做法,都会对孩子人格的养成起到副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积极与家长配合起来,通过家庭走访、电话联系、家校联系卡、开家长会等各种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思想发展、心理变化,并作好学生在校的反馈情况,让老师和父母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对孩子的德育教育做出正确的指导。可以说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最好的补充,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连接纽带。只有家校两方面共同努力,相互配合,达成共识,才能给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架起一座牢不可破的桥梁。

六、处理好网络文化对学校德育影响的问题。

二十一世纪的学生被称为“网络一代”。因为网络文化具有及时性、虚拟性、交互性、共享性、多样性、开放性等特征,再加上中小学生心理具有不成熟、不愿承担责任、又好新鲜、追求刺激、自由时髦的特征,网络文化闯入学生学习和生活之中便是历史的必然。它犹如一柄双刃剑,一方面给学校教育注入活力,带来生机;而另一方面给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道德行为带来不良效果,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如何正确引导中小学生合理地利用互联网络资源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面前的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学校的德育教育必须首当其冲,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网络对学校德育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它对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所造成的冲击是空前的,它对学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客观存在、不容忽视的。但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思想重视,引导得当,管理到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精彩的网络世界必定会给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门艺术性科学。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勇于面对挑战,努力探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祖国建设栋梁之才。

第三篇:浅议中小学德育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

浅议中小学德育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围绕加快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中小学校的德育教育改革正稳步推进,但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现状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试图找出影响中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症结,分析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定位,提出解决困惑中小学德育教育改革发展的对策,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的中小学德育教育网络,以形成德育教育齐抓共管的社会合力。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对策分析

通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国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得到持续快速发展,有效地扼制了不良风气和有害思想对中小学校园的污染和侵蚀。但是,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政治形势,面对社会改革发展进程中不断涌现的种种矛盾,面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突发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传统德育教育工作理念、方法、手段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客观需求,脱轨于时代要求,不能很好适应社会环境,导致中小学德育教育整体环境缺乏持续健康发展的后劲,主要体现在:

一是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仍然存在。中小学德育教育与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不协调,不适应社会变革的新变化,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悖,学校德育方法和手段滞后,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重课堂、轻实践,重校内、轻校外倾向严重。有些学校口头上强调素质教育、德育优先,而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德育教育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是以减少德育课程、挤占德育教育时间为代价。有些学校迫于社会压力,片面追求升学率,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现象,德育工作得不到落实,使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导致德育课程的育人功效被忽视。无论是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还是初高中的《思想品德》,都没有发挥出它们实施德育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还有的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规范日常行为和校规校纪教育方面,满足于不出乱子即可,使德育成了单纯的行为训练,使德育教育成为“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也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更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脱离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的尴尬存在。还有一点值得注

意的是,德育教育的家校结合工作普遍比较薄弱。大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子女,单亲家庭、隔代看管、留守、寄养等情况比较突出,家庭教育、家校联系较为弱化。

三是网络信息负面影响愈来愈深。信息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客观上互联网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手段、新技术、新条件,丰富了当今德育教育的素材,丰富了德育教育方式和手段,尤其是大容量的信息网络传播的多媒体手段使德育教育更具有艺术的感染力,有助于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增强自信心,也提升了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使当前的德育工作的社会化程度得到非常明显的提高。但是,网络文化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当前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网络上信息良莠不齐,可能让一些学生失去理性思维,迷失方向。网络的开放与封闭、虚拟的现实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不良网络思想文化的侵蚀,扭曲了中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网络会使中小学生的道德意识弱化,道德责任感淡化,可以说,网络文化负面效应正日趋显现。

上述存在的种种现状和问题,既有历史的陈因,也有发展中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长远目标,教育部也提出加快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作为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德育教育应准确把握形势要求,抓住特点和规律,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一、进一步探索教育评价体系改革

要充分认识中小学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意大利教育家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不断深入的今天,德育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作为教育部门、学校管理者、教育工作者,要勇于接受挑战。学校教育长期以来没有真正解决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问题,因而在相当一部分领导观念中,认为智育是硬指标,德育是软指标,出现了重“智”轻“德”、以“智”代“德”现象。德育与智育虽然同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达到培养人的目的,但从完成的任务看是有所侧重的,德育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识别是非善恶,形成一定的品德与良好道德行为,它主要是解决学生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即如何做人的问题。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奠基阶段,是健康人生观的可塑时期。学校理应在学生思想品德成型阶段担当重任,教育行政部门应改革教育评价体系,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入

手,把培育“德才兼备”的育人目标作为学校的指导思想,扭转“唯智倾向”,构筑“道德长城”,这是改进德育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二、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内容的相互衔接

根据《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的要求,中小学德育的内容主要应体现道德品质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为基本内容的横向系列。在德育内容的安排上要围绕看一项德育内容,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螺旋上升。分阶段、分年级地确定教育重点,阶梯式地、连续地实施教育,形成德育的纵向系列,从而使各项教育内容互相渗透有机结合。使各个阶段的教育相互衔接、协调统一。其次,要结合学校实际加大校本培训力度,针对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身心发展特点和品德发展规律,落实相应的教育内容。传统的德育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与实践性。反观不少优秀传统的教育内容如国情教育、理想教育等却讲得不够、不深、不具体,没有针对学生的年龄层次、个性差异及道德水平的基础,效果不够理想。随着新课程的步伐,新的教科书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针对性与实践性,通过对中小学德育内容的规划,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小学德育教育体系。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注重研究中小学各个阶段德育教育的客观规律,加强中小学德育内容相互衔接的研究工作,确保连贯一致、衔接紧密、有力有序。

三、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老先生曾说过:“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后代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人。”教育家杜威说过:“没有离开智育的德育,也没有离开德育的智育”。这些名言都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处理好学科知识与德育的关系,知识教育与德育渗透的关系,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期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观点,课改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求教学要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因此,我们要强调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的观点:开发各学科的德育资源,注重学科渗透,发挥各学科课程育德优势。各学科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在备课和上课环节上,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把握好教材中学科知识与德育的结合点,注重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真正体现“教材是对生活的总结、生活是对课本的延伸”这一宗旨。让每一个教师都认真参与,真正实现每一个教育者都

是德育工作者的设想。同时,要寓德育于教学活动之中,以活动为载体,渗透德育教育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让学生以积极向上、乐观的的态度来认识周围的人和事,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良好的道德品德、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使学生的心理品质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让学生长大后勇于挺起胸膛去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才能让他们更加适应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缤纷多彩的社会环境。

四、进一步创新德育教育形式,丰富德育教育方法

现代德育宗旨,根本上是要使学生形成主体意识和自觉主动的精神,而传统的德育往往凭借“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生硬的方法实施强制性的灌输,极大妨碍学生自觉自愿精神的形成,所以,创新德育方法势必成为德育改革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德育方法创新主要表现为突破以往课堂坐而论道的局限,扩大德育的空间和影响。一是利用各种媒体与现代传播工具,对学生进行德育,提高德育的覆盖面、渗透力。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知识竞赛、社会活动等,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吸引力,达到让学生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目的。三是通过校风建设和校园建设,发挥“无形教育”的熏陶作用。在具体的德育方法改革上,针对过去空洞枯燥的说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如采用“陶冶”、“示范”、“暗示”等方法,另外还注意借鉴国外学校德育和心理辅导的方法,把“角色扮演”、“价值澄清”、“倾听”、“体验”等方法运用到德育中来。这些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自我体验,故易被学生所接受和喜欢。四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三贴近”的原则,用辨证唯物的目光去闪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培育中小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性和浓郁地方特色并被学生喜闻乐见的有效模式,使育人工作更加具有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

五、进一步加大家校协作力度

《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会对孩子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可见,教育工作不仅需要学校,更重要的是需要家长的配合。因此,家长要成为中小学生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担当起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重任。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想所思,给予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要重视在说理教育同时,还要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成为道德上的表率,这样就能保持对孩子在道德上的正方向的影响力。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有些家长的一些急功近利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方法和一些崇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做法,都会对孩子人格的养成起到副作用。老师和家长的联系是孩子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积极与家长配合起来,通过家庭走访、电话联系、家校联系卡、开家长会等各种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思想发展、心理变化,并作好学生在校的反馈情况,让老师和父母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对孩子的德育教育做出正确的指导,只有家校双方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才能筑起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稳固桥梁。

六、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监管和引导

二十一世纪的学生被称为“网络一代”。因为网络文化具有及时性、虚拟性、交互性、共享性、多样性、开放性等特征,再加上中小学生心理具有不成熟、不愿承担责任、又好新鲜、追求刺激、自由时髦的特点,正确引导中小学生合理地利用互联网络资源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面前的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学校的德育教育必须首当其冲,一方面要认真做好上网学生的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远离舆论垃圾,明辨网络是非;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管控,对网络站点、节点、网页实现全过程的动态监控,通过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通过主旋律和正能量的宣传占领中小学思想道德主阵地。

中小学德育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门艺术性科学。笔者认为,好的教育要能启发人的自信心、梦想、知识、勇气等,让人思考以前未思考到的问题,想象曾经未曾想象的事情,启迪人们转变观念,改变思考模式。基于这个目标,在中小学德育教育方面,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对具备更敏锐的感知能力,增强面对挑战和探索创新勇气,这样才能汇聚德育教育的最大合力。

参考文献:

[1] 张付莉.浅谈德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0(07)

[2] 郑明友,卢光荣.新时期的德育建设[J].青年思想家.1999(03)

[3] 孙斯鸿.学校德育工作缺失、症结及对策[J].基础教育参考.2005(09)

第四篇:中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如何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造就一大批德、智、体、音、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乃是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中心任务。如何保证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真正使学生获得政

治上的责任感、集体的荣誉感、民族的自豪感、无私的正义感、追求真理的理智感和圣洁的美感,这就需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心理的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实施德育

系统工程,造就有优良综合素质的一代新人,这是我国当前的使命。

当前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心里、和政治常识有以下几个特:

1. 广大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的主流是好的,是健康向上的1.1 学生基本道德素质水平不断提高,形成良好道德风尚。近几年,尤其是 2002 年《公

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国颁布、实施以来,在学生中讲文明、讲礼貌、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拾金不昧、扶贫帮困、为社会献爱心活动蔚然成风。据调查统计,学生认

为乘车遇到怀抱婴儿应主动让座的占 76.75%;80.20%的学生遇到老人被车撞倒在地

时,认为应主动提供帮助;认为讲粗话,不文明,有损自己形象的占 85.70%,与前

几年同类调查相比,上升了 15.07 个百分点;认为吐痰应吐在餐巾纸或废纸里,扔

到废纸箱的占 90.08%,与1992 年相比,上升了 39 个百分点;与 1992 年相比,在拾金不昧、不贪小便宜方面上升了 3.6 个百分点;84.93%的学生认为考试不应作

弊,与 1992 年相比,提高了 14.7 个百分点。

1.2 当前中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总体呈积极向上的趋势。中小学生在义利观、集体观、人际观等方面的价值取向正逐步向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调查表明,把金钱作为人生

追求最重要目标的,初中生占 2.4%,高中生占 3.15%,高中生与 1992 年的同类调

查相比,下降了近9 个百分点。在人际关系的价值取向上,主张“坦诚相处,互帮

互助”的占 66.3%,比 1992 年同类调查上升了 3.9 个百分点;反映当前中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以“等价交换”为原则的实用主义价值取向占 15.97%,从 92 年至今,降低了 16.4%个百分点;在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上,主张“宁可牺牲一点

个人利益,也要维护集体利益”的占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

1.3 学生关心时事形势、政治热情正在上升。广大学生关心时事政治,在社会实践中表现

出高涨的政治热情。近几年来已在高中生中发展了 800 多名党员,培养了 7149 名

入党积极分子,中小学生社会志愿者服务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公民道德建设

实施纲要》颁布、实施前夕形成了高潮。

1.4 在自我认识和与同伴交往方面大多学生具有良好的心态。有89.7%的学生认为对自己

性格是了解的,91.45%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特长和能力是了解的,有 93.71%的学生

对自己的不足之处是了解的。大多数学生有自控能力,能正确处理学习与娱乐的关系,这类学生占中小学生总数的 67.12%。

2.加强德育教育实效的基本要求

2.1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工作的总设计师和总指挥。校长有无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德育的认识是否到位,措施是否正确得

力,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教育的开展和成效。党和国家把学校教育的重任交给校长,是希望

校长严格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办事,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带领全体教师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尊定坚实的基

础。校长如果只抓成绩,不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没有把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德育

素质教育好、培养好,那是校长的失职。目前,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之所以迟迟没有把德育列

入考核范围,不是因为德育不重要,学校不要抓,而是因为到现在还拿不出一套即便于操作

又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案。因为不考核,所以我不抓。这是一种非常功利和狭义的思想,非常

要不得。因此,作为校长一定要有对国家、对民族、对未来高度负责的社会感,要有正确的政绩观,真正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之首,积极而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培养德智体全面

发展的人,思想和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校长的认识到位了,观念正确了,那么德育的春天就来了。

2.2 提高思想认识,重视内部协作

任何事情,只有分工而没有协作是不行的,德育就是一项需要各方面大力协作的系统工程。因为教师、部门锻炼的是同一件产品,要把这件产品打造成合格的甚至优秀的产品,教师、部门不合作,目标与要求不一致,行吗?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各位教

师、各个部门共同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国家、社会、家庭共同教育的结果,而绝不是某一个教师或某一个部门的独立成果。有人说;没有协作就没德育,没有协作的德育是一种低效的甚至失败的德育。这话是很有道理的。所以,以校长要充分认识加强内部协作对推行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要采取灵活多样、切实有效的措施,教育、引导、促进各部门、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即重学科教学,更重德育教育,在自己的学科和实际工作中充分挖掘、着力渗透德育教育,互相之间也能及时进行情况交流,相互探究和研究,相互配合与协调,做到步调一致,使学生受到正确的、全面的、有效的教育和培养。要使教师懂得,只会教书抓学科文化成绩的教师不是一个好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孤军奋战,不愿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教师也不是一位称职的教师;如果心里只有教学,根本不重视甚至是蔑视德育的教师,则是一个不合格的教师。

2.3 完善考核机制,营造浓厚的协作气氛

考核机制具有很强的领导和控制功能,考核制度合理与否对学校的德育及其成效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目前,许多学校的考核评判制度都存在严重缺陷,造成教师重学科成绩轻德育教育,不愿意在德育花时间和精力,使德育教育,成为悬在半空中的花架子。要改变这种情况,新的考核制度应该融入并加大德育考核的权重,根据德育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结合各学科和各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各教师各部门在德育教育中的地位、任务和要求,并通过观察、座谈、民意测验等方法经常组织检查。看看每个教师和各个部门是否严格按照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积极开展工作,有没有允许挖掘本学科本部门的德育教育因 素,平时的言行是否符合德育的要求,是否积极配合其他教师和部门共同开展德育教育,等等,努力从制度上营造团结协作、共育新人的良好气氛,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德育效率。

第五篇:新课改背景下(范文)

新课改背景下

摘要:本文从教学资源、师资水平、教学观念和方式等几个方面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作了再次思考,并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农村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强调:要进一步强化教育改革发展的保障措施。特别是继续增加教育投入,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到2012年达到4%。要完善体制和政策,不断扩大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改善教师地位待遇,提高教师素质,倡导教育家办学,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到艰苦贫困地区从教,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说明国家高度重视国民的教育以及农村教育问题,笔者深感欣慰,同时也很忧虑,目前农村的教育教学依然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笔者从事的是小学语文教学,现就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作出以下分析。

一、教学资源不足问题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一本教材、教参,一只粉笔,除了这些根本没有其他的辅助教学设备。学生除了课本就是几张简陋的课桌,有些学校这些桌椅还是城镇用了几年更换赠送过来的,说起教学设施,农村的小孩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教育是怎么一回事?什么远程教室,图书馆更是离他们很远。尽管近些年来国家投入的大量教育资金,遗憾的是却不能面面俱到,真正落实下来。

二、师资水平问题

据调查和了解,发现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都没有具备:

第一,很多小学语文老师都不太会讲普通话,我们大家都知道,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标准语言,更是学校的基本教学语言,是我们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现在是我们很多老师怕讲不好,他们就索性用方言,而且认为反正学生也听得懂,很难想象一篇文笔优美的文章在老师一口家乡话的教学下是什么样的情景?更不知道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从何而来?又怎么身临其境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语文兴趣的培养又从何开始?

第二,语文教师不会学习目前流行的“知识折旧律”是: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因此,适应变化是知识时代对人类提出的挑战。美国知识管理学家德鲁克(Drucker)说,知识社会要求其所有成员学会如何学习,因为知识的本质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在知识社会中,“有教养的人”是学会了学习的人。在知识时代,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需。据我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除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之外,就是在忙自己的家务事情。据我了解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没有看过相关教育方面的著作与论文或者报刊杂志等等,对一些教育改革和教学理念也关注极少,作为一位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如果平时不利用各种方式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每天都不刷新自己的信息,不更新知识结构,不及时的补充学术养就很难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以及适应当代教育改革的发展和需要,无法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课堂环境和帮助他们建构知识以及改变他们的认知方式。

三、教学观念及方式问题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都比较滞后,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认字、学会写字以及学习一些基础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的语文相关能力的培养,比如听说读写能力,还有更重要的是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方式方法、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引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思路公式化。很多老师不与时俱进,依然在原地踏步,语文教学中仍然是按“熟悉生字―给课文划分段落―归纳总结中心思想”这三个步骤进行教学。并且认为一篇课文的教学只要是完成了这个三步骤,自己的教学任务便是达标了。

2、教学方法的模式化。调查发现,在语文教学的语文课中,“通常只是读课本,听老师讲解词语、概念,而很少有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或进行有意思的讨论。”这种教学方式,无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所谓的教学活动是单向的、独断专行的活动。

3、教学手段原始化。农村很多学校依然还是黑板、粉笔这样的简单教学手段,一些相关电教设备和辅助教学的教学仪器基本是没有。

四、学生的阅读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有这样一段话:“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书籍是传承文明的桥梁,是延续文化的中介。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读书而发展。农村的学生除了几本干巴巴的教科书,学生几乎没有或不再读其他的书籍,很少学校有相应的图书馆,可想而知,他们的知识视野有多么的狭窄,在语文课上,老师的导语知识背景又不够,我都不知道他们怎么去理解中国灿烂的文化,看着他们的精神世界逐渐枯萎,他们的人生色彩逐渐暗淡,想想都令人心痛,发人深省。

五、评估标准问题

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所倡导的是多样化的评价观,主张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的、切实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初步精神和物质的能力的评价,是一种以评价促进发展的积极评价观。素质教育的呼唤,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标准。面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上述的种种问题与现状,应该引起广大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足够重视。然而,怎样改变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当前的状态?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考虑:

首先,通过教师培训,提高整体师资水平。针对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主管教育部门应加强农村教师的相关能力的培训力度,最好能通过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来提高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其次,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根据多元智能理论(Multi-Intelligence)认为,人的智力包括一系列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及创造新成果的潜力。每个人至少有八种能力,但每个人的优势智力各部相同。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加以认同和激励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来促进教学。所以教学评价的准则不应该是一维的,而应该是多元化的。第一、教学评价应该强调个性化。对学生的评价应根据他们各自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从而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个性,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促进条件。第二、教学评价应该体现全面性。不仅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以学生的其他各个方面(德、体、美、劳等)为评价对象。所以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意志等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最后,教学教法千篇一律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教法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作为祖国未来的培育者,要勤于思考,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学习和总结,虚心听取学生、家长、领导的意见,可以请别的老师观察和点评,在互相学习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紧跟科研步伐,从中吸取改善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据素质教育主体性特征,一切的教育或教学活动都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创设外部条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致,引导学生朝预定的教学目标前进,时刻不忘一切都是为了学生。

总之,在小学语文新教材的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处处渗透新的教学理念,灵活使用新的教材,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真正地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使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成功体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

下载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改背景下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对策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对策研究【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绝大多数小学生还存在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本文从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分析,提出......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接受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效果好坏与否可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兴......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当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开,在本次高中化学课程改革中,实验的改革力度尤为突出,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小编推荐)

    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目前由于经济危机的余温尚存,欧洲债务危机对于全球经济又是雪上加霜,在全球经济萧条的背景下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无疑又是一大......

    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摘要】我国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下,大......

    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音乐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音乐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影响着农村人才的培养。然而农村当前的形势并不是很乐观,有......

    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性研究

    “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克山县西城中学课题组 姜文广 “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新课改背景下......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初探 灵台一中史志红 地理教学中的“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模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组成若干学习小组,通过自由组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