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学知识
[转] 关于应用心理学
转载自 赖荔绵转载于2010年06月26日 23:39 阅读(9)评论(2)分类: 个人日记 来源:QQ校友举报
最近很多小朋友问我关于心理学的事,俺就直接在某处偷篇文章贴上给大家看啦~!孩子们围观吧~~
一、应用心理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1、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目标
从心理学专业的整体发展来看,国内高校心理学系一般分三个专业方向: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从近年来招生情况来看,报考应用心理学的学生明显多于发展心理学和基础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要求掌握扎实的心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灵活的理论应用能力。应用心理学有几个主要的培养方向,心理咨询与测量、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测评、应用社会心理学等。
在我国,应用心理学目前主要以本科教育为主,不少学校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本科生、研究生两个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2、应用心理学专业主要学什么?
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根据培养方向的不同,课程设置也各有侧重。
(1)综合性、师范性院校
侧重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课程开设侧重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能力,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认知心理学、心理测量与统计、心理咨询与辅导、人才测评与职业指导、个性心理学、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等。在专业方向方面,北京大学偏重于临床咨询、心里治疗、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北师大则偏重心理咨询与辅导、管理心理与人力资源等。
(2)理工科院校
除重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外,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注重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知识、良好的基本技能、受到心理学科学思维、科学实验和应用技能训练的应用心理学高级人才。毕业生主要从事现代化工业生产中人机系统设计评价、企事业单位管理中设计组织管理决策、心理咨询等的研究与应用、比较侧重专业特色课程的开设:心理学导论、工程心理学、实验设计与统计、管理心理学、工业心理学、销售心理学、工商管理心理学、人才测评、职业测评等,代表性院校如浙江大学。
(3)医科院校
除重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外,医科院校主要培养的是具有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研究技能的高级人才,比较侧重心理学导论、神经生理学、生理心理学、个性心理学、团体心理咨询、临床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
3、应用心理学毕业生能做什么?
毕业生在择业时,不少心理专业的大学生往往认为自己的就业面比较窄,实际上,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相对来说存在着毕业生多、对口岗位少的特点,而应用心理学在就业方面就比较广了。从这些年学生的分配情况看,应用心理学的就业领域主要有:
(1)可以进入大中专院校、社区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2)可以到企业、医院、司法部门从事商业心理、市场预测、心理治疗、犯罪心理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3)进入各级企事业单位从事人事选拔、培训、考核和激励体系设计等工作;
(4)进入高校或研究机构进行应用心理方面的研究。
二、应用心理学主要就业行业、职位分析
1、应用心理学主要就业方向分析
(1)进学校当教师
大中专院校心理专业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教师、大学生政治辅导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生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工作)、教育机构科研工作者等。
进大学当教师,一般来说,研究生比较容易进,本科生相对较难;进小学做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咨询老师,以本科生为主,尤其是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就业。
(2)到行政事业单位当公务员
心理背景大学生目前能够进入的主要行政事业单位有公检法系统和教育政府管理部门。一些特殊的行业对心理毕业生的需求比较大,如司法厅局、公安局以及劳教所、监狱等,还有各级教育行政和研究部门每年都有一定数量进人指标。
对于“铁饭碗”的教师和政府公务员,相对来说就业的竞争也比较激烈,对毕业生的要求也比较高,学习好、学生干部、党员、研究生等都是竞争中的硬指标。进政府当公务员的,每年的考试对应届毕业生有一定的限制,而且名额有限。所以,也不容易。
(3)入伍进部队
近些年,基层连队、武警部队从地方大学招收具有心理背景的大学生专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和军人心理辅导工作等,这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新途径。
对于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进部队从事战士心理辅导或做思想政治工作,比较容易出成绩,而且待遇也较高。武警系列中,消防部队、边检、缉毒等对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有一定的需求。
(4)进企业
对于心理背景的大学生,企业的需求还是很大的。从销售人员的培训、客户消费心理分析、产品设计的人性化分析,到从事与人力资源有关的人才测评、职业评估、员工心理素质培训以及对承受心理高压群体的释压训练等,都需要专业的学过心理的人才来完成。都需要专业的学过心理的人才来完成。最近几年,在一些高压力的行业(如新闻、广播电视、保险、销售、银行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对员工进行心理援助和心理辅导(即企业EAP项目)。这也为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
(5)进社会专业服务机构
从事心理辅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家庭、婚姻指导、心理辅导(医院、社区)等专门咨询服务工作等。这些专业的服务机构,多数以私营公司或机构为主,对接受过专业咨询技术培训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从事这些专业的咨询服务具有较大的就业竞争力。在中型以上的城市,这些机构能够提供很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位。
(6)自主创业
创建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培训机构、社会调查专门机构等。开办心理诊所、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开办心理教育培训中心都是自主创业的主打项目。在上海、北京、珠江三角洲发达地区相对于内地,观念比较新,创业环境更好一些,市场需求大一些。所以,私营为主的心理咨询服务很有发展前景。相对于发达地区,内地自主创业目前比较集中的领域是心理教育培训,如华夏心理学校、郑州冯特心理学校等。
发达地区的心理咨询的薪资还是很客观的,但对心理咨询师的要求也很高,所以收入很高的心理咨询师并不多;心理培训,基本上以心理咨询师、公共营养师、育婴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为主,属于大众化创业项目,投入少,回报快,但前期投入和利润低,市场需要一定时间的培育期。
在上述的六个就业方向中,进社会专业服务机构和企业的毕业生目前来讲是最多的。
2、主要竞争专业分析
应用心理专业的毕业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相近专业的毕业生的竞争对手,对于应用心理专业的毕业生来说,主要的竞争专业主要有四个:教育学、临床医学、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1)教育学——在竞争教育咨询、家庭教育指导和教育培训等机构的职位时,虽然自身是心理学的背景,也学过一些教育学的课程,要想真正胜任教育培训与教育咨询方面的工作,教育学方面不扎实的理论基础,将是自身最大的“硬伤”,所以在竞争中,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就成为应聘教育咨询与教育服务机构时自身最大的竞争对手。
(2)临床医学、护理——对于在医院、社区所需要的心理保健咨询、心理辅导、健康咨询、康复心理咨询、有医学背景的毕业生就占了较大优势。在这个领域的竞争,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要尽量回避需要医学方面知识的职位,要重点强调自己心理应用方面的能力。
(3)人力资源——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如果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方面的工作,其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学人力资源专业的毕业生。如果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对竞聘的大学生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优先考虑学人力资源的。但在很多单位或组织的人力资源部里,都会招一些学心理的大学生,来完成人力资源专业毕业生做不好或无法胜任的工作,即主要是员工心理素质的培训、人才测评和考核等,所以希望竞聘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考虑那些人力资源专业的竞争对手做不好的或无法来做的职位进行竞争。
特别提示: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在进行职业定位时,一定要考虑到自己专业的竞争对手的优势和自己的就业时的“硬伤“,只有将自己的专业优势与自己竞聘的岗位进行充分的匹配,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才有可能将劣势变优势,在竞争中获胜。
三、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分析
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两大招聘网站,是中国最大的两家专业招聘网站,通过对这两大网站的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两大招聘网站发布的职业分析在对2007年两
大网站发布的职位信息的统计和分析后,得到下面的综合分析结论:
1、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需求很大。
在过去的2007年中,笔者分析了2、5、8、11月的人才招聘热门职位排行榜,从上面四个季度的招聘职位排行榜中,可以看到与应用心理学专业有关系的热门职位有:咨询、人力资源、房地产开发、广告、互联网/电子商务、快速消费等。
咨询服务——主要是心理咨询和教育咨询。这两个领域需求大量的专业咨询人员,而目前人员缺口很大,所以就业前景很好。
人力资源——主要从事人才测评、员工职业心理问题辅导、员工素质培训等。房地产开发——主要是从事房地产项目设计和规划中的目标客户的消费心理分析,以及对销售人员进行心理方面的培训。
广告——主要从事客户心理分析工作、广告公司要发展,就必须有客户,并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如何才能真正实现让客户满意呢?就要经常了解客户的心理需求,不断完善和优化与客户的关系。
互联网/电子商务——主要从事网络编辑、分析广告客户对网站的需求心理以及分析网民在网站点击的习惯,浏览网页的心理。
快速消费品消费——主要从事消费者购买心理分析,对比和分析本企业的产品在同类产品中的不同消费群体的选择心理,为在不同区域建立销售渠道和网络进行地区性文化差异性的心理分析等。
结论:只要能真正学好应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学习将理论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去的思路和方法。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就业面还是很广的。
(1)适合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的职业分析
(2)经过对两大网站的统计数字和招聘职位需求分析,找到了一批适合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职位,供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参考。
心理咨询方向——心理咨询、心理测评、青少年团体训练游戏治疗。心理教育方向——大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方面的教师 智力开发与培训方向——幼婴儿智力开发、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幼儿园英语潜能开发。
人力资源方向——人才测评、心理辅导、人力培训专员、人力资源专员、招聘专员等。
职业咨询与就业指导——职业指导、职业问题咨询、职业生涯规划等。心理与其他方面的交叉——电台节目主持、网站、报社编辑、警察、职业军人。
2、最具发展前景的行业、职位分析
(1)企业EAP项目
EAP直译为员工帮助计划。它是由企业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通过装业人员对组织诊断、建议和对员工及其直属亲人提供的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旨在帮助员工解决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绩效。
随着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企业在员工人力资源开发方面投入越来越大、关注员工、关心员工成为很多的企业留住人才的共识。这位在企业推广EAP项目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广和实施企业EAP项目、则为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企业EAP项目一般有多数由社会专门管理咨询公司专业操作、也有企业人力
资源部具体实施。所以,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加入社会专业的管理顾问公司、管理咨询公司、也可以应聘倒企业人力资源部来组织、实施EAP项目。由于中国中小企业众多、所以EAP项目的发展前景很好。
(2)专业的心理咨询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职业人的工作节奏日趋加升,工作、生活、家庭压力越来越大,这就为心理咨询业务的开展培育了市场需求,社会上需要一大批专业的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专业的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要接受专业教育和经常性的专业培训才能胜任。应用心理专业毕业生如果有志于从事心理咨询事业,就一定要做好长期学习、积累的思想准备,因为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最少也要经过5-10年的不断学习、经验积累以及长期接受专业心理咨询督导的指导。
(3)专业的自我探索技术的培训和推广
了解自己,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而专业的自我探索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可以为众多希望真正了解自己的职业人提供专业的思路、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更清楚自己喜欢什么、适合做什么、能够做什么以及最看重什么?
了解一个人,对其外在的行为、知识和技能,很容易就能看到和感觉到,但对一个人内在的价值观、态度、性格、品质、内驱力、社会动机等的了解一般人是无法真正能清楚的。要想真正帮助职业人对内在的这些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就需要心理专业背景的专业人员通过专业的自我探索技术帮助职业人实现对自己的真正了解。
(4)社区心理辅导、职业指导服务
为了建设和谐社会,我国对城市社区的建设力度越来越大,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就成为构建和谐社区的关键。而为社区居民提供不同层次需求的心理辅导、家庭教育指导、职业指导等方面的服务就显的非常的重要。所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不断建立和发展,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就需要大量的懂心理应用专业和懂教育的毕业生。
(5)团体咨询专业人员
如何建立一支稳定的颇具凝聚力和团队精神的企业员工队伍?如何实现大学生一对多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这两个问题可以说是企业员工和大学生就业两大领域的两个难题。而解决这两个难题的期中一种有效方法,就是借助团体咨询的方式、方法、通过建立多个员工或大学生小团队,通过团队中全体成员的分享和心理场动力的推动,而最终起到对员工、大学生进行心理、职业、就业等多方面的有效指导。
由于企业员工和大学生都同属于数量巨大的群体,对通过团体咨询来解决自身问题的需求也是非常强烈的,所以,从事专业的团体咨询指导,来解决职业人和大学生心理、职业发展等问题,应该说职业前景也是很好的。
作者简介:
张威,郑州大学职业生涯规划知名学者,河南省素质教育资深专家,全球职业规划师、河南省教育厅特聘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专家、中华英才网职业规划特聘专家。从事大学生素质教育教学与研究12年,从事职业规划、职业咨询近6年,擅长解决大学生职业定位和职业人职业转换等问题。
第二篇:心理学知识题库(范文模版)
心理学题库
1.下列选项中,哪一项完整地表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A心理过程及其规律
B情绪人格及其规律 C生理现象及其规律
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科学。
A心理过程
B心理现象
C个性心理
D认识过程 3.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4.心理学属于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科学
D哲学 5.心理现象分为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6.以下哪种活动属于认知过程
A情绪
B兴趣
C性格
D思维 7.个性心理包括
A个性心理特征
B意识
C个性心理倾向性
D情绪、情感 8.个性心理特征包括
A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注意过程
B能力、气质和性格
C感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
D心理过程、心理状态、能力倾向 9.以下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意识
B信念
C性格
D理想 10.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基本单位是
A突触
B神经元
C反射
D反射弧 1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是
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本能
12.吃过梅子的人一见到它的外形,闻到香味,就有望梅止渴的反应。这是一种 A非条件反射
B无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
D生来的 13.以下表示条件反射的成语是
A望梅止渴
B乐不思蜀
C谈虎色变
D耳濡目染 14以下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是()
A望而生畏
B望梅止渴
C睹物思人
D见风流泪 15“谈梅生津”是()的表现形式。
A无条件反射
B第一信号系统
C第二信号系统
D非条件反射
16司机见到红灯就会停车,见到“减速慢行”的标志,就会慢行。这属于 A操作性行为
B无条件反射
C第一信号系统
D第二信号系统 1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心理是
A脑的机能
B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C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D在实践中发生发展
18“印度狼孩”的事实告诉我们,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除了先天遗传素质外,还有
A教育因素 B居住条件因素 C后天的环境因素
D后天的饮食因素 19_______________在心理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20.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事件
A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B俄国学者巴甫洛夫提出条件反射学说
C瑞士学者皮亚杰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规律 D美国学者詹姆士发表经典心理学著作《心理学教师》 21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建立的 A桑代克
B杜威
C华生
D冯特
22.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_______年
23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这些基本元素构成的心理学派是
A机能主义心理学
B构造主义心理学
C格式塔心理学
D认知心理学 24主张“意识流”的是哪个学派
A格式塔
B精神分析
C构造主义
D机能主义 25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杜威和______ 26下列选项中体现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的是
A人的心理具有整体性
B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C学习就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 D人的心理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 27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
A桑代克
B埃里克森
C巴甫洛夫
D斯金纳 28格式塔用英文表示是“gestalt”,以G开头,它的意思是 A行为
B整体
C精神
D人本主义 29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
B弗洛伊德和华生 C弗洛伊德和斯金纳
D弗洛伊德和康德 30以下心理学派与代表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A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B人本主义——艾利斯 C行为矫正——华生
D理性情绪疗法——罗杰斯
31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应以正常健康人为对象,人是最重要的,其本性是善良的,并蕴藏着巨大、无限的潜力的心理学派是
A人本主义心理学
B机能主义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学
D格式塔心理学 3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A马斯洛
B詹姆士
C弗洛伊德
D皮亚杰 33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A加涅
B托尔曼
C布鲁纳和奥苏贝尔
D苛勒和布鲁纳
34心理学可以从()和个性心理两方面进行研究 A心理问题
B心理过程 D心理规律 D心理障碍 35下列活动中,不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写字
B弹琴
C咳嗽
D做体操 36小学生的个性倾向性主要表现在
A需要、动机、世界观
B理想、信念、世界观 C兴趣、动机、世界观
D兴趣、爱好、理想 37一个人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 A能力
B性格
C气质
D个性心理 38最早对无意识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的是
A精神分析学派B机能主义学派 C人本主义学派 D构造主义学派 39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包括 A潜意识理论
B梦的解析
C泛性论 D本能学说 40“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何论魏晋”说明人的心理 A来源于自然现实 B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C来源于社会现实 D有社会制约性
41______是抽象逻辑思维和言语中枢的优势半球
42感觉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 所有心理活动最重要的开端。有了感觉,人们才能知道周围世界的明暗、色彩、声响、味道等,也才知道自己身体变化引起的饥渴、眩晕、胃痛等,感觉反映了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A典型属性
B整体属性
C个别属性
D外显属性
43根据刺激来源于有机体外部还是内部,可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下列属于内部感觉的是
A平衡觉
B运动觉
C内脏感觉
D视觉 44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是
A绝对感觉阈限
B差别阈限
C最小可觉差
D感受性 45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就是
A差别感受性
B最小可觉差
C绝对感觉阈限
D绝对感受性 46能够觉察出两个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的能力,叫做感觉的
A绝对感受性
B差别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绝对感觉阈限 47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关系是成________ 48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A晕轮现象
B首因现象
C近因现象
D社会刻板现象
49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做出相似判断。这是 A社会刻板印象
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投射效应 50“一俊遮百丑”属于印象形成效应中的
A晕轮效应
B首因效应
C近因效应
D刻板印象 51“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心理学上指的是
A首因效应
B同体效应
C成功效应
D瓦拉赫效应
52一位教师在刚刚接手一个班级时,发现某学生乱扔废纸。后来,每当班级中出现乱扔废纸的情况,这位教师就怀疑是这个学生做的。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 A投射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53离开电影院在强光下反而什么也看不清,属于感觉的 A对比
B暗适应
C明适应
D疲劳 54“月明星稀,月暗星密”是感觉的 A对比
B适应
C相互作用
D联觉
55吃糖之后再吃药,就觉得要特别苦;而吃完药再吃糖,觉得糖特别甜。这是哪一种感觉规律
A感觉适应
B同时对比
C继时对比
D感觉转换 56电影中活动的画面主要利用了人的
A感觉对比
B知觉选择
C感觉适应
D视觉后像 57电灯灭了,眼睛力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这是 A感觉后像
B视觉后像
C负后像
D正后像
58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反而使听觉比正常人更敏锐。这是 A感觉对比
B感觉适应
C联觉
D感觉补偿 59“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的名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段描写所反映的心理现象为
A错觉
B联觉
C感觉补偿
D感觉对比
60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是 A感觉对比
B感觉后像
C感觉适应
D联觉 61知觉的特性包括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间接性
62人在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点阅读。这是利用知觉的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63知觉时把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这是知觉的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64地理老师讲到地形时,使用彩色图片的效果往往比使用黑白色图片的效果更好。这主要体现了知觉的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65“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说明了
A知觉的理解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整体性
D知觉的恒常性
66在对事物的知觉中将以往经验作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作出说明。这一特性叫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恒常性
D知觉的整体性
67一个人换了衣服和发型,但是我们仍能够认出他。这体现了知觉的什么特性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68运动会团体操变换队形博得喝彩,是基于观众知觉的 A集中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69在小学生识字教学阶段,学生对一些字形相近的字常常出现书写错误的现象,这是由于受___________的影响
70一个人的照片比本人小很多,但我们还是能够认出他,这说明人的知觉具有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71在教室里,面对着你的一个窗户是方形,其他几个窗户看起来不是方形的,可你仍感知到它们是方形的,这是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恒常性
D知觉的整体性 72下列哪项不属于知觉的恒常性表现
A大小的恒常性
B重量的恒常性
C形状的恒常性
D颜色的恒常性 73学生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知觉活动,这是 A观察
B记忆
C想象
D思维 74达尔文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这说明 A观察是理解知识的重要阶段
B学习和科学研究在本质上都是认识过程,离不开观察 C通过观察获得大量感性认识,才有可能获得真知灼见 D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75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首先,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其次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第三,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第四,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第五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76“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什么记忆
A情绪记忆
B动作记忆
C逻辑记忆
D形象记忆 77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运动记忆
D语词逻辑记忆 78下列属于陈述性记忆的是
A端午节的日期
B雾的成因 C骑车的技能
D跳舞
79教师通过语言传授向学生讲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种知识的记忆是 A陈述性记忆
B感性记忆
C整体记忆
D程序性记忆 80学生在使用知识时能迅速地回忆起来,体现了记忆的 A准备性
B稳定性
C广泛性
D遗忘性 81记忆的三个过程
A识记
B保持
C再现
D编码
82素未谋面的朋友出现在人群中,能够一眼把他辨认出来。这种现象属于 A识记
B学习法
C再认
D编码 83信息加工过程中记忆的三个过程是指
A转换、编码和存储
B编码、存储和提取 C识记、保持和遗忘
D识记、保持和再现 84下列选项中,属于意义识记的行为的是 A小明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
B小明利用课间时间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九位数字 C小明采用历史的先后顺序记住了历史事件的年月日 D小明通过诵读法记忆并掌握了英语单词
85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过程与()的关系 A学习程度
B记忆方法
C时间
D记忆材料 8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是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两头快中间慢
D中间快两头慢
87一个学生20分钟可以掌握10个英语单词,学习这些单词多长时间的效果最好 A20分钟
B25分钟
C30分钟
D40分钟
88当我们按照顺序识记一系列外语单词时,发现首尾部分的单词容易记住,而中间部分的单词不易记住。这种现象叫
A遗忘
B首因效应
C近因效应
D系列位置效应 89哪些识记材料容易被学生忘记
A不重要的 B无意义的C识记次数和时间较少的D系列材料的中间部分 90先前学习的材料对以后的材料产生的影响,称为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 单一抑制
D双向抑制
91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称为
A高原现象
B遗忘现象
C舌尖现象
D回忆现象
92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证实了遗忘的 A动机说
B痕迹衰退说
C提取失败说
D干扰说
93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人的记忆规律绘制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是想告诉我们()的重要性
A及时复习
B爱好兴趣
C知识遗忘
D记忆 94及时复习是指
A在学习结束后立即复习B一周之后复习C考试前复习D当天复习95长而复杂的材料应主要采用以下哪种记忆方式
A整体识记 B部分识记 C集中识记
D分散复习96永久性遗忘是因消退而引起的
A生理性障碍 B心理性障碍 C提取性障碍 D存储性障碍
97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与画家,苏轼评价他的诗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这一思维过程属于
A联想 B幻想
C理想 D想象 98小学生记忆的特点是
A有意识记占优势
B小学中年级学生有意识记占优势 C小学高年级有意识记占优势
D主要靠视觉记忆 99研究表明,青少年记忆的高峰时期为
A小学高年级
B初中
C高中 D大学 100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有
A分散复习B及时复习C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记忆 D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 E增强学习动机,明确记忆目的1D 2B 3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4C 5A 6D 7AC 8B 9C 10B 11B 12C 13AC 14B 15C 16D 17C 18C 19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条件 20A 21D 22 1879 23B 24D 25安吉尔 26C 27ACD 28B 29A 30AC 31A 32A 33C 33B 34 B 35C 36D 37D 38A 39ABC 40BCD 41大脑左半球 42C 43ABC 44A 45B 46B 47反比 48A 49B 50A 51A 52D 53C 54A 55C 56D 57ABD 58D 59B 60D 61ABC 62B 63B 64B 65A 66B 67A 68B 69整体性 70D 71C 72B 73A 74B 76A 77C 78AB 79A 80A 81ABC 82C 83B 84A 85C 86A 88D 89ABCD 90A 91C 92D 93A 94A 95BD 96D 97A 98C 99C
100BCDE
1当事物不在面前时,存在于人脑中的关于事物的形象是 A知觉 B感觉 C表象 D后像
2表象的可操作性可以通过实验加以证明,如库珀和谢帕德所做的
A表象操作实验 B心理操作实验 C心理旋转实验 D表象运动实验 3想象需要处理的信息是
A符号 B概念
C命题
D表象
4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 A记忆
B想象
C注意
D思维 5想象与表象的区别就在于
A想象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B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 C表象并没有创造出新的形象,因此它属于记忆的范畴 D想象是新形象的创造,所以属于思维的范畴
6创作“美人鱼”运用的是想象的()加工方式 A黏合B夸张
C拟人化
D典型化 7想象主要借助于黏合、()、拟人化、典型化等方式进行 A分解 B夸张
C理解
D感觉 8下列属于再造想象的是
A樱桃小嘴
B白日做梦
C发明家设计将要发明的工具
D根据描写,头脑中呈现阿Q形象
9当我们读《祝福》时,头脑中出现的祥林嫂形象是()想象 A有意
B无意
C再造
D创造 10再造想象的条件有 A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B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 C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
D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11阿凡达的创造是()类型的想象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12“础润而知雨,月晕而知风”体现了思维的 A概括性
B灵活性
C深刻性
D间接性 1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反映,所以它能
A认识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
B认识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 C认识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
D对没有发生的事情做出预测
14早上起来,推开窗子发现地面全都湿了,你推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这是思维的___________ 15学生对于新问题不经过逐步地分析,就能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方式是 A逻辑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
16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答案可能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A发散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 17“一题多解”旨在培养学生的
A逻辑思维
B辐合思维
C发散思维
D求异思维
18人们根据已知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律解决问题,从给予的信息得出逻辑的结论。这反映的是哪种思维方式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D创造性思维 19思维的过程有
A分析与综合 B比较与分类
C抽象与概括
D系统化与具体化 20归纳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称之为 A综合B分析
C概括
D抽象
21分析事物抓住其本质特征,舍弃其非本质特征的过程是 A抽象
B概括
C分析
D综合
22学生运用学习过的原理,解答教师布置的作业或解决生活中的某一个问题的思维过程是
A具体化 B抽象
C概括
D综合
23所有科学概念,关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都是人对事物本质规律的()反映
A概括
B抽象
C直接
D具体 24概念是反映()的思维形式
A事物表象
B事物本质属性
C事物一般属性
D事物特殊属性 25概念一半都涉及以下哪些要素
A符号
B名称
C内涵
D外延 26概念掌握的行为指标是
A学会概念的概念 B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 C运用概念 D以上都不是 27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集中思维
B聚合思维
C发散思维
D抽象思维
28一个人面对同一个问题,能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他的思维具有 A 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29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有
A流畅性
B发散性
C独创性
D灵活性
30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准备、酝酿、豁朗和()A启发
B批判
C验证
D变通
31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碰撞,迸出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这属于 A头脑风暴法 B发展思维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
D推测与假设训练 32“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发散思维训练中的()A用途扩散
B结构扩散
C形态扩散
D方法扩散 33思维品质的中心环节是
A逻辑性与严谨性 B独立性与批判性 C灵活性与敏捷性 D广阔性与深刻性 34能严格而惊喜地思考问题,冷静而客观地评价和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思维,不受到自己的情绪和偏爱的影响的思维品质是
A广阔性
B深刻性
C独立性
D批判性 35“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哪种品质的表现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36注意的的集中性的前提和基础是
A注意的分心
B注意的起伏
C注意的指向性
D注意的分配 37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______ 38“侧耳倾听”“举目凝视”“屏息”等现象反映的都是注意的 A转移
B内在C广度
D外在
39通常情况下,当个体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是
A适应性动作的出现 B无关运动的停止 C生理状态的变化 D发散思维 40注意的功能有
A调节策略
B保持功能
C抑制功能
D选择功能 E启动功能
41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的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共鸣
42学生们正在教师上课,突然一只小麻雀从窗边飞过,大家不约而同地转过头去看。这种现象叫做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集中注意 43有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的注意叫做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随意前注意 D随意后注意 44熟练地骑车、打毛衣是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45大学生在课堂上记笔记时发现错别字,这是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
46某学生对数学很感兴趣,因而对该学科学习的注意力保持时间较长,这种注意被称为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无意后注意 D有意后注意 47下列哪些属于注意的品质特征
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敏捷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 48“一目十行”体现了注意的()特征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
49即使集中注意力,感觉的清晰程度也会发生周期性、有节律的变化。这种现象叫
A注意的起伏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散
D注意的分配
50在感觉事物时,人们即使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也会发生感觉强度忽强忽弱的周期性变化。这一现象被称为
A注意的起伏
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动摇
51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这种现象属于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广度
D注意的分散 52课堂上有的学生开小差,这属于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注意的分散
D注意的转移 53教师一边讲题,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属于()特征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分散 54以下反映注意的分配是
A边听讲边做笔记 B吃完饭看书 C自言自语
D自拉自唱 55注意的两个特点是
A指向性与集中性 B指向性与选择性 C选择性与整合性 D整合性与集中性 56一名教师走到安静的课室门口故意咳嗽,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便注意
57小学生的注意广度存在着性别差异,无论低年级或高年级,女生的注意广度()男生
A低于 B等于
C高于
D无法确定
58比较固执、爱钻牛角尖是思维缺乏()的表现 A深刻性 B灵活性
C广阔性
D批判性
59人们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60一名熟练的汽车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一面观察道路的情况,同时操纵方向盘。这种现象属于注意的
A预定
B转移
C分配
D集中 61平时人们常说“一心不能二用”,从注意品质来看“一心二用”是 A不可能的 B不良品质
C无条件的D有条件的
62具有明确的目的任务,运用一定的方法,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识记是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机械识记
D意义识记 63教师用红笔批改作业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利用刺激物的 A强度
B对比关系
C运动关系
D新异性 64概念的()是不同情境的各种变化 A变式 B内涵
C外延
D形式 65下列有关感受性规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感受性指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
B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或刺激强度 C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 D对于不同的感觉来说,韦伯常数K值不同
66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用可食用的,又可以选择不可食用的(如棉籽),这样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果实”概念。这运用了 A正例与反例
B变式
C比较
D直观性
67通过检查日光灯零件故障并做修理的思维种类是()思维 A具体形象
B抽象
C语词逻辑
D动作 68厨师做饭越做越咸是因为()的作用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后效
D联觉
69在注视发光的灯泡几秒钟之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一个同灯泡差不多的光源出现在黑暗的背景中,这是感觉的()A对比
B适应
C后像
D联觉
70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A感觉
B反应
C知觉
D阈限
71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感觉性的发展具有()A互补性
B个别差异性
C阶段性
D不平衡性 72看到事物会综合分析,这体现了知觉的()A选择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整体性
73在概念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提供的概念例证(),可以有效地防止学生获得错误的概念内涵和概念外延。
A变本质属性,不变非本质属性
B不变本质属性,变非本质属性 C变本质属性,也变非本质属性
D不变本质属性,也不变非本质属性 74具有容易保持和恢复特点的记忆是()记忆。A语词
B形象
C情绪
D动作 75著名的“遗忘曲线”最早是由()
A冯特
B华生
C杜威
D艾宾浩斯 76学习新信息对已有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77许多人利用早晚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抑制是()
A双重抑制
B单一抑制
C消退抑制
D倒摄抑制
78当天识记的外语材料,最好在()内进行第一次复习,保持效果更好。A24小时内
B第二天
C第三天
D第二周
79小孩子生病时去过医院,以后看见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这种心理活动是()A记忆
B想象
C思维
D感觉
80范老师看到了“长城”一词便想起了他曾经参观过的长城。这种现象属于()A想象
B表象
C回忆
D再现 81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之上再过度学习(),效果最好。A100%
B150%
C50%
D80% 82人们在阅读《西游记》时,脑海中呈现出孙悟空的形象。这是()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幻想
8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体现了思维的()A间接性
B直观性
C概括性
D功能性
84学生总结出鸽子、老鹰、鸡鸭的共同特征是“有羽毛的”“是动物”,而舍弃其“会不会飞”“大小”“颜色”等非本质特征。这是思维过程的()环节。A抽象
B概括
C具体化
D综合
85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借助于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这种思维形式是()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动作思维
D语词逻辑思维 86“心理旋转实验”证明了表象的()
A可操作性
B直观性
C概括性
D观察性 87“鹤立鸡群”现象反映的是()
A感觉对比
B无意注意
C注意的选择性
D兴趣 88表象的特征有()
A直观形象性
B概括性
C生动性
D兴趣
89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A复习
B回忆
C再认
D遗忘 90下面属于创造想象的是()
A作家塑造出小说人物
B工程师创造出现新的机器
C舞蹈者编排出新的舞蹈
D设计者根据设计图想象建设的楼房 91作家构思文艺作品的想象()
A再造想象
B有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无意想象
92我们在课堂上通过语言传授可以学习各种课本知识和常识,并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加以运用。对这种知识的记忆是()
A语义记忆
B程序记忆
C陈述性知识
D长时记忆 93按照心理学的观点,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A概括的B间接的 C直接的 D具体的 94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
A用途扩散
B结构扩散
C方法扩散
D思维扩散 95概念的结构包括()
A概念名称
B概念概念
C概念实例
D概念特征
96注意的功能包括:选择功能、____________、调节和监督功能。
97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98红橙黄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使人产生冷的感觉。这种现象是_________。99教师边讲课,边留意开小差的学生是运用了注意的____________。100在形象记忆中,一般人以____________记忆和___________记忆为主。101遗忘的进程是_____________,防止遗忘最根本的方法是____________。102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___________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___________思维为主要形式。
103上完汉语拼音课后,接着上英语字母课,英语字母对汉语拼音学习的干扰成为____________抑制。
104在学完一系列词汇后,马上进行测验,开始和结尾的几个词一般要比中间的词记得牢。这就是所谓__________效应和__________效应。
105想象需要借助一定的方式形成,如李白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运用__________的方式形成的想象;古代神话中“雷公”“电母”“风婆”的形象,则是采用___________的方式创造出来的。
106渴求知识的人得到一本好书会感到满意,无端遭到攻击会感到愤怒。这说明情绪的产生是以个体的愿望或()为中介的 A认知
B意志
C思维
D需要 107人们常说“知之深,爱之切”。这种说法表明()A认识是情感的基础
B情感是认识的基础 C认识是意志的基础
D意志是情感的基础
107古人苏秦受辱而悬梁刺股,终成学业,恰好印证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名言。这说明人的情绪的两极()
A是对立而不可调和的B是可以寻找到一个平衡点的 C是具有社会性的,可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
D因一定条件而互相转化 108以下关于情绪和情感的说法中,正确的油()
A以人的需要为中介,反映的是客观世界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B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内心体验
C有其外部表现形式,包括面部表情、身体表情和动作表情
D都会产生生理上的激活水平,不同的情绪情感的生理反应模式是不同的。109“见花落泪,见月伤心。”这种情绪状态属于()A激情
B挫折
C热情
D心境
110新教师上讲台表现慌乱,这种现象属于()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111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其特点是()A激动性
B弥散性
C渲染性
D冲动性
112“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此诗句中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操是()
A美感
B理智感
C道德感
D激情
113小学生在做数学题时,解出了正确答案,兴奋地拍手,这是()的体现。A美感
B道德感
C理智感
D热爱感 114“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这说明情绪具有的功能是()A信号功能
B调控功能
C激励功能
D健康功能
115中等程度的愉快刺激有利于任务完成的效果,消极情绪不利于任务完成的效果。这体现了情绪的()功能
A适应
B动机
C组织
D信号
116当一个人听到亲人去世的消息时,拒绝相信此事,以减少心灵上的痛苦,这是()防御机制
A压抑
B否认
C文饰
D代偿
117自我将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或观念归因于客观或别人的心理防御机制是()A投射
B退行
C压抑
D移置
118某学生成绩较差,却常在同学面前夸耀自己家中有钱,父母经常给他买高档衣物,以此求得心理的满足。这体现了()心理防御机制。A升华
B退行
C代偿
D转移
119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这种心理防御机制被称为()A否认
B文饰
C投射
D幻想
120个人同时面临两种有意义的活动目标,二选一的冲突是()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
121许多学生上课时既想玩手机,又想专心听课,这种内心冲突属于()A趋避冲突
B双避冲突
C双趋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122“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是__________冲突。
123小明既不想考试不及格,又不想付出努力,这属于()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124下列选项体现趋避冲突的是()
A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B人心不足蛇吞象 C前怕狼后怕虎
D想吃药治病又怕苦 125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弊,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时的矛盾心理就是()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126做事没有明确目的,也不做周密的计划,而且缺乏主见,人云亦云。这是由于缺乏意志的()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定性
D自制性
127“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教师经常用这首诗鼓励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这种行为属于意志品质的()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128“有志者事竟成”是意志品质的()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129意志的品质包括()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130下列不属于情绪和情感的组成部分的是()
A主观体验
B内部需要
C外部表现
D生理唤醒
131人在出乎意料的情况下,为应付紧急情况做出果断决定。此时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心情
132“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13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描述的是()A道德感
B美感
C义务感
D理智感
134人们对科学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产生好奇感,这种情感属于()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认识
135张三在商场买东西,既喜欢好的商品,又嫌价格太贵。这种心理冲突属于 A趋避冲突
B双趋冲突
C双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13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所体现的自我防御机制是 A文饰
B投射
C代偿
D升华
137做该做的哪怕不想做,不做不该做的哪怕想做。这是意志的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138“前怕狼后怕虎”是意志品质()差的表现。A自觉性
B自制性
C果断性
D坚韧性
139袁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级(3)班的班主任,有几个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袁老师经过了解,发现只要题目难一点或计算量大一点,这几个学生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仅如此,在各项活动中也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如果你是班主任的话,会在全班进行()
A积极的情感教育
B意志品质的培养
C人际交往教育
D良好性格教育 140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
A是超我活动机制
B是一种压抑或克制能力
C绝大部分防御机制有积极意义
D是后天训练出来的 141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
A情境性
B持久性
C外显性
D表浅性
E弥散性 14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有
A适应功能
B动机功能
C组织功能
D信号功能
E感染功能 143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有
A任性
B优柔寡断
C动摇性
D盲从
E怯懦 144意志行动的准备阶段包括
A动机斗争
B确定目的 C选择行动方法
D制定行动计划
E执行决定 145下列属于自我防御机制的有
A压抑
B否认
C投射
D升华
E文饰
146动机斗争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
14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体现了意志的____________。
148()是人的活动、行为的基本动力和个性积极性的源泉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信念
149以下对需要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需求 B需要不一定具有对象
C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D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150按指向对象的不同,可以将需要分为
A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B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C合理需要和不合理需要
D学习需要和生活需要
151“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反映了人的需要具有 A整体性
B选择性
C层次性
D动力性 152下列是一些学生的需要,试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哪项体现的需要层次最高
A舒适的学习环境
B结交正直诚实的朋友
C在社会上受人尊重
D搞小发明、小创造 153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最重要的是
A安全需要
B归属与爱的需要
C生理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154马斯洛认为()被称为生长需要,它虽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但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来说却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能够使个体生活得更美好。
A认知需要
B审美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15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A生理和安全需要
B求知的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156通过激发和鼓励,使人们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并朝着目标前进的心理倾向是 A动机
B需要
C兴趣
D积极性源泉 157动机产生的条件包括
A性格
B需要
C诱因
D情绪 158兴趣属于
A社会性动机
B习惯动机
C有意识的动机
D内在动机 159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哪几种功能
A选择功能
B激活功能
C指向功能
D调节和维持功能 160一个人积极主动地研究某个事物,是由于 A需要
B兴趣
C性格
D意志
161教师给学生讲努力学习以后能够过上好生活,是培养学生的 A直接兴趣
B个性兴趣
C间接兴趣
D情境兴趣
162个体成功地完成某一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气质
B性格
C兴趣
D能力 163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兴趣
164能力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65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语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属于 A认识能力
B创造能力
C一般能力
D特殊能力
1C 2C 3D 4B 5ABCD 6A 7B 8AD 9C 10ABD 11BD 12A 13CD 14间接性
15D 16A 17CD 18A 19ABCD 20A 21A 22A 23A 24B 25CD26C 27C 28B 29ACD 30C 31A 32C 33A
34D 35 36C 37集中
38D 39ABC 40ABD 41B 42B 43B 44D 45D 46D 47ACD48A 49A 50AD 51D 52C 53C 54AD 55A 56A 57C 58B 59D 60C 61D 62A 63B 64A 65A 66B 67D 68A 69C 70C 71A 72D 73D 74D 75D 76B 77B 78A 79A 80B 81C 82B 83A 84A 85A 86A 87ABC 88ABD 89BC 90ABC 91BC 92ACD 93AB 94ABC 95ABCD 96保持功能
97同时对比
继时对比
98联觉
99分配
100视觉
听觉
101先快后慢
先多后少
及时复习
102具体形象
抽象逻辑
103倒摄
104首因
近因
105夸张
拟人化
106A 107D 108ABD 109D 110B
111AD 112C 113C 114D 115C 116B 117D 118C 119B 120A 121C 122双趋
123B 124D 125D 126A 127D 128C 129ABCD 130B 131C 132A 133A 134C 135A 136C 137D 138C 139B 140C 141ACD 142ABCDE 143AE 144ABCD 145ABCDE 146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
双重趋避冲突
147坚韧性
148A 149B 150A 151C 152D 153D 154ABE 155ACD 156A 157BC 158A 159BCD 160B 161C 162D 163B 164掌握知识和技能
165
第三篇:设计心理学——知识
设计心理学—柳沙
黄金分割比1:0.618
研究显示电动工具是男子汉的象征,代表了他们的技巧和能力;而烘烤代表了女性和母性的表达,唤起愉悦的、童年的温馨感受。
设计师在迎合客户的需求同时,必须考虑人的三重性格的需要。
格雷夫斯1951年出版的《为人民设计》一书,介绍了设计流程、材料、制造、分销以及科学中的艺术。例如针对老年人设计电话时要考虑他们难以阅读细小的数字;或者当设计飞机场座椅时,应适应不同人身形的需要;除了可用性外,他还提出设计师应该考虑时尚对与设计的影响,一个最有趣的观点就是所谓的“残余”(survival form),即设计师应将“旧”与“新混”合起来,所谓新就是新的和改进的。
传统研究中的调查法、问卷法、实验法、访谈法仍然是主要方法。
可用性的一个综合指标,他即使考虑商品实用和适用方面的属性,也考虑用户在使用中的心理感受。
诺曼在《日用品的设计》一书中将提高产品的可用性归纳为七条;
1)应用储存于外部世界和头脑中的知识
2)简化任务的结构
3)重视可视性,消除执行阶段和评估阶段的鸿沟
4)建立正确的匹配关系
5)利用自然和人为的限制性因素
6)考虑可能出现的人为差错
7)标准化
1997年洛泽等人使用先进的眼动仪器对阅读电话号码薄上的广告进行眼动研究,发现读者更喜欢阅读色彩的、图像的、面积较大的广告,并且喜欢看标题部分的广告,而末尾的广告几乎无人注意。
绝对*限与差别*限
比如人的视觉能感受380-780毫米的色光(可见光),闪光频率*限值为50Hz,能听到的频率为每秒20-2000赫的声音,人的手指尖能感受大于3(克/平方毫米)的压力,能闻到一米以内的气味,等这些都是设计师创意的依据。
当额外的刺激强度不能引起个体的感受,这是一种感觉上的适应,即“习惯于”一定水平上的刺激,也就是俗语所说的“久闻不知其臭”、“闹事读书”等,在这些情况下,人的感觉适应了一定水平的刺激,标准刺激(不发生较大的变化)的刺激不能引起人的注意,只有当再次超出差别*限的刺激时才能会使其注意,也就是受到干扰。首先有时我们要提高*限水平,从而达到吸引消费者或观众的目的。比如,消费者在商场里选购产品时,如果各类产品的造型、包装设计类似,相差不大,顾客编队他们视而不见,但凭借购买习惯或经验选者对象、而其中之一的包装、造型或其他方面呈现出与其他物品具有较大差异的时候,对于人的感觉刺激达到差别*限以上时,顾客便能注意该产品这其实时设计师追求设计独特的重要原因之一,创新固然是功能的增加、效能提高的固然结果,而在市场竞争中,特异性和陌生感则主要源于促销的要求。
差别*限常被用到设计当中,商家担心过大规模的换型可能会影响以往产品在消费者的心中的形象,因此往往将型号的变化控制在差别*限之内。
情绪:例如商场里放的舒缓的音乐,虽然主体不会很准一,但可以平静主体的心情,缓解拥挤、嘈杂对消费者的不利影响。
格塔式心理学加邓克尔还发现人们倾向把小的物体看作是运动的,将大的物体看作是静止的,例如一个光点在投射幕上,幕布移动,而人们会感觉光点在移动。当画面24帧每秒以上时人们就会感觉画面是连续的动作(每帧实际闪烁3次)
在设计中有时需要明确区分图与底这样通常的目的是为了明确传递信息和意义。视觉矫正
法国国旗最初是按蓝、白、红三色等宽的尺寸做成的,人们后来发现,由于中间的白色较两旁颜色明亮,使人产生错觉,觉得两旁的红色带没有蓝色带宽,后来把蓝色缩窄,把红色带加宽蓝红白比为30:33:37
如果瓶子两侧设计为垂直感则会感觉到向内凹陷,因而设计中两侧的曲线应该微向外凸出。各种汽车的设计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将车身各个平面设计为集合面,则视觉上就有凹陷感,并且面与面的相交的棱角分明,使人感觉车身过于尖锐,材料过薄,各侧车身和顶部都设计为略微凸,给人以饱满和平滑的感觉。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也吸收了类似的技巧,碑的中部微凸,下面的平台也不是水平的,而是中部处理略高。
比如街道上残缺的招牌,虽然影响整洁和美观,但一般不会影响我们对文字内容的辨别,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将其运用到字体设计当中,成为一种创意的方式。
实际情况下不少设计会同时使用两种策略,一方面刺激人的感官,另一方面也提供基于潜在的消费者目的的诉求内容。
设计师在进行创意时,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考虑:如果希望节省用户学习或认知的时间,需尽可能近十余原型及符合常规图式;而如果希望能较为吸引人的注意,并有所突破,则应主动摆脱原型的束缚。
低愉快度、唤醒度和高拒绝度使人感觉厌恶:高愉快度、高唤醒度和注意度则可能产生焦虑:高愉快度、高唤醒度和高注意度则使人兴奋:高愉快度、低唤醒度使人平静安宁;
中等愉快水平比过高或过低的情绪状态更易于使问题求解工作达到最优效果。
中国家电的两大类(黑电和白电都是中国的分类方法,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黑电和白电也是有明显区别的:黑电产品是带给人们娱乐、休闲,而白电产品则是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比如洗衣机、干衣机、洗碗机、微波炉、烤箱等部分厨房电器;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物质生活水平,比如空调器、热水器、电冰箱、酒柜等。从其工作原理和核心零部件来区分黑白电也是可以的,黑电更多的是通过电子元器件、电路板等,而白电更多的是通过电机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动能进行工作的。)国外家电分类(在国外通常把家电分为4类: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和新兴的绿色家电。白色家电指可以替代人们进行家务劳动的产品包括洗衣机、冰箱等,或者是为人们提供更高生活环境质量的产品,像空调、电暖器;黑色家电是指可提供娱乐的产品,像彩电、音响、游戏机等;米色家电指电脑信息产品;绿色家电,指在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可以高效使用且节约能源的产品,绿色家电在使用过程中不对人体和周围环境造成伤害,在报废后还可以回收利用的家电产品。)
心理学表明,快乐常为紧张后的放松情绪
调查表明亲自拉开窗帘,看到外面的风景一点点映入眼帘,这会带给人们一种别样的情趣,远比按个电钮有趣得多。
如果我们稍微留心就会发现“赋予名称”是艺术设计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许多经典的艺术设计作品都被赋予了一个意味深长或者诙谐幽默、或者生动刺激的名字。作为符号或象征有隐蔽的也有意与破解的。
后现代主义设计推崇文脉主义、引喻主义和象征主义。
情感设计就是设计师通过设计有意识、有目的的激发人的某种情感,使之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从而达到或强化某种目的的设计
发展心理学研究婴儿的笑,发现引起婴儿的笑有两种;一种是亲人的鬼脸,另一种是将他抛弃在接住,从而学者们认为:被驱出生活常规的经验是幽默的必要属性。可见,脱离常规常常能带给人们快感,这种情绪使人们暂时性的从自身设定的常态中解放出来,从而感觉到愉悦和压力被缓解。
设计中超常规的方式有很多,常用的包括形式极端夸张、强烈对比、意外情节以及童稚化等。童稚化表达出来的童趣的设计突破了成年世界的常规,是人们能暂时的逃离现实的压力,回归无忧无虑的天地。
阿莱西的设计师似乎根本不怎么考虑如何提高产品的使用效能,其核心理念似乎便是唤起观众的好奇心,或放松他们的情趣,或使他们兴奋,从形式的体验和符号的解读中获得快乐。
恐惧产生的要素:
黑暗
陌生环境、神秘的事物
大面积留白,如贡布里希提及的,人天生又对空白的恐惧,因此野蛮人会在所有表面涂满图腾符号;
超常规的形式、配色或光线(特别是绿色、红色等高纯度的色光)
大面积纯色和支离破碎的部件要素:
不对称、模糊、无规律:
局部人体和暴露的复杂机构:
设计师应该避免用户长期从事同一过简单或复杂的操作,而可以考虑采用工作轮换或令内容有所变化的方式是用户张弛有度。
另外,在长期工作期间,添加一些悦耳、强度不高的音乐也不失为一种降低厌烦的好方法。
瓦伦丁曾提出并研究发现,人们喜欢线条的顺序依次是;圆形、直线、波浪线、椭圆形最后是圆弧线。
造型情感赋予人的情感有三层;
第一层次造型要素以及这下要素的组合成的结构能直接作用人的感官而引起人们相应的情趣。
第二层次在于这些造型的要素以及他们的结构使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联想到具有某种关联的事物的态度而产生的连带反应
第三个层次在于形式的象征意义,观看者通过对形式的意义的理解和体验相应的情感,这是最高层次的情感激发与体验。
独立点在形式中起到唤醒注意力的作用,它给人以独立、停顿、游离,是人么感觉兴奋。
水平线是人们想到站立的地面,具有冷感的基线:
垂直线挺拔、高扬表示无限的暖和运动的最简形态,给人以生长,生命力的情感体验,给人以威仪和肃穆:
锐角的折线最紧张,并且也是最温暖的角,表现积极和主动:超过直角以后,他向前推进的紧张程度逐渐缓和而趋向平稳、安逸、并伴随着一种慵懒、被动,以及一种走向结束的不满和踌躇:
左右力量不均衡会产生强烈的运动感,康定斯基认为;左侧强于右侧象征着朝着远方运动,而反之则是一种“寻求束缚,回家的运动”这样的运动似乎是为了休息。
儿童偏好纯度和明度较高的色彩,因此在设计中也常使用纯色和补色搭配。
高科技产品常使用铝、钛、镁等轻金属及其合金作为材料,这些材料轻巧坚固特别适合科技含量较高、并要求便携的现代数字设备,例如电脑、机箱及手机等。这些金属所能激发的最典型的情感体验就是科技感、时代感和未来感。
苹果G4则是走上了一种简约、高雅的路线,仍是漫射,半透明,时而呈现雾蒙蒙的乳白效果,给人以高压简洁的体验。
塑料制品等同于通俗廉价物。
最珍贵的木材往往是那些生长缓慢、纹理优美、质地坚硬的树种,例如胡桃木、橡木、檀木等。
竹梅兰菊合称花中四君子,所谓疾风知劲竹,其姿态可类比中国文人所崇尚的节操和傲岸。
美国设计师伊萨姆诺古基开创了纸质灯具的先河。
逻辑思维主要借助推理的认知方式,通过已掌握的条件和信息,逐步做出判断和识别,最终达到目标。推理主要包括演绎和归类两类。
联想、想象以及抽象是形象思维的基本特点。
抽象思维是运用语言、符号、理论、概念、数字等抽象材料就行的思维活动,形象思维则是用形象材料进行的思维活动:
代表性启发式是指人们根据代表性或类似的线索来做选择和判断,比如设计师设计某款产品,首先联想到代表性的、经典性的知名度高的产品,突破代表性则为标新立异:
可得性启发式是指人们倾向根据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相对频率容易回想起客观或事件判定为更长出现。例如设计师在设计产品之前经常翻阅大量的设计图片资料,这可能会出现所谓的灵感或直觉:
瞄定调整启发式,打破瞄定效应,比如设计一只水杯,和设计一款能盛水的东西:
创造力的影响因素
1)年龄,科学家莱曼通过对244名化学家的993件作品的统计,发现科学家创作力的最鼎盛时期是30-40岁之间。
2)动机;动机是驱使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性的动力,他影响着人们从事创造的积极性和执行力
3)人格:个性,即比较稳定的对个体的特征性行为模式有影响的心理品质
4)兴趣:兴趣是一种人是趋向,可以激发人们进行的创作的内在动机,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5)意志:包括自制力、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等品质
6)情绪:多数性天才人物都具有忧郁气质,由于情绪的发泄是艺术创作的一大动力
美国心理家布鲁姆的研究发现能在不同领域获得成就得人通常具有三方面的特征;
1)性感情愿的花费大量时间努力2)很强的好胜心3)在相应的领域能迅速的掌握新技术、新观念和新程序
如何能增进个人从事艺术设计活动的能力,取决于1)通过学习和训练进行设计思维的培养2)个人性格的培养和塑造,通过对性格的磨练提高动方面的因素
创造力的组织培养方法
比较著名的方式有头脑风暴、检查单法、类比模拟法明法、综合移植法、希望点列举法等。
生态学设计就是从动物身上寻找设计灵感
创造性集体既能较好地处理成员内部的冲突,并激发全部成员的活力,全力以赴的功课目标的团队。德国学者海纳特提出要提高及团体创造力需要具备以下因素:社
会动机、交流、接受、目标一致、培养角色、群体规范、自定型和他定型的突破与发展、集体气氛。
根据个体差异在设计中扮演的角色,制定公正、公开的团体规范、协调矛盾,以克服内在的恶性竞争或内耗。
例如以创造力非凡的IDEO设计公司,他们谈及秘籍时写到,IDEO制胜的不二法门—团队的合作,我们让员工自行决定想要参与的工作室,从不硬性指派:
如何能减轻设计师工作的压力,而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制定科学的、规范化的设计流程,适当的设计方法设计,这样虽然不见得能造就天才设计师以及传世的产品,但却保证以创造为职业的职业设计师在任何条件下,比较顺利、稳定的做出适合的设计,类似于西蒙所说的“最满意的设计”。
设计师应该开拓视野,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综合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以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协调发展,留心身边的刺激、信息。不断更新新知识和技能,提高个人的感受能力。
第四篇:心理学知识总结
心理学知识总结的心理现象加以研究。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第一章心理学: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心理学是一门有关人,特别是有关于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学问,它对人
根据心理现象独特性程度,可以将心理区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方面。心理过程是人们共有的心理现象,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由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构成;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可以从能力、气质和性格体现出来。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根据理现象为人所觉察的程度,可将心理现象区分为意识与无意识。意识与无意识在特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心理的实质:①心理是人脑的机能;②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③心理是在实践中发展。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根据注意有无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通常把注意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如:同学们学习新的知识,专心听讲时的注意,便是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无需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如上课时窗外响起了悦耳的歌声,学生们不约而同的把视线转向窗外,这就是无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一种有明确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如同学们熟练的解答习题、运动员随心所欲的做翻、转、腾等各动作,其中都是有意后注意,无意注意的产生和发展,受以下因素影响:
1、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①刺激物的强度;②刺激物的新异性;③刺激物的活动变化;④刺激物的对比差异性。
2、人的主观状态;①对事物的需要、兴趣和态度;②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有意注意的产生和保持,受以下因素影响:
1、对活动目的的理解程度;
2、对活动的间接兴趣;
3、活动的组织化程度;
4、内外刺激的干扰;
5、以往的知识经验;
6、人格特点‘
教学中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
⑴优化教学环境,防止学生分心;
⑵改进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有益的无意注意;
(3)关注学生的主观状态;
(4)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5)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
(6)把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7)加强意志锻炼;
(8)运用两种相互转化的规律进行教学。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逐渐呈现出五种不同的历史形态,即常识心理学、宗教心理学、哲学心理学类科学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
科学心理学存在着自然科学心理学于人文心理学的区分,它们在研究对象、任务、方法及目标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由冯特在德国创立。
第二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部分属性的整体反映。
知觉具有的规律:①整体性;②选择性;③理解性;④恒常性。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当我们在知觉的客观事物,由不同的部分或不同的结构组成时,我们并不把它们知觉为个别孤立的部分或结构,而是倾向于其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征。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知觉客观事物时有选择的刺激环境中以少数事物为知觉对象加以优先知觉,而把其它部分当成知觉的背景。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要因素有:
⒈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差别越大,就越容易把对象从背景中选择出来;差别越小越难把对象从背景中选择出来。
2.知觉对象的运动状态。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更容易被知觉。
3.知觉对象各部分的组合特点。刺激物固有的组合特点常常是区分知觉背景与对象道德重要条件,凡是空间距离上比较近的或形态上比较相似的更容易当成知觉对象。
4.人的主观状态。知觉者的需要、兴趣和爱好,当时的心理状态,一般的知识经验,以及刺激物对人的意义是否重要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们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理解与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并用词语加以标志的特征。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知觉的映像并没有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而是表现出相对稳定性,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地、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过程,不同于一般的知觉,是一个有语言和思维积极参与的智力活动过程,被称为“思维的知觉”。
观察力的培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观察目的与任务;
2.做好观察准备;
3.学会观察的方法;
4.培养成观察的习惯;
5.学会记录和整理观察结果;
6.针对不同观察类型,有的放矢的进行训练。
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词语-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根据记忆的识别类型,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记忆、程序性知识记忆。
现代认识心理学从新的角度对记忆过程进行了解释;认为记忆尤三个过程:信息的摄入——编码,信息的存储——保持,信息的提取——提取。
编码是记忆的第一个基本过程,它把来自感官的信息变成记忆系统能够接受和使用的形式,即信息的提取。
心理表征就是指客观事物的物理特征在大脑中的储存方式。
当客观事物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的,这就是感觉记忆,也叫感觉登记或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保持在一分钟以上的乃至终生的记忆。
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有两种方式,即再认和回忆。
再认是否准确,受到主观方面的许多因素影响,主要有:
1、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2、时间间隔;
3、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4、个体的期待;
5、人格特征。
回忆是过去经历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联想是回忆的基础。
空间或时间上接近的事物容易形成接近联想。
形式相似和性质相似的事物容易形成相似联想。
事物见相反地特征容易形成对比联想。
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容易形成因果联想。
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
遗忘有四种情况:
1、能再认不能回忆叫不完全遗忘;
2、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的叫完全遗忘;
3、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的叫临时性遗忘;
4、永久不能再认或永久不能回忆的叫永久性遗忘。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 识记的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2. 学习的程度;
3. 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4. 识记者的态度。
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做到有效的组织复习。因为通过复习,不仅可以巩固学过的知识,而且可以加深理解。复习是防止遗忘的最有效方法,有效的复习应做到以下几点:
1.合理的安排复习时间:(1)及时复习。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复习必须及时,要赶在还没有遗忘的时候就开始复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分布复习.根据复习在时间分配上的不同,可以将复习分为两种,一种是集中复习,即集中在一个时间内,对所要识记的材料进行连续的、反复的复习;另一种是分布复习,即把所要识记的材料分散在若干相间隔的时间内进行复习。研究结果表明,在一般的情况下,分布复习的效果比集中复习的效果好。
2.恰当的安排复习材料,首先复习要适量,不要搞题海战术,其次要防止复习材料的干扰,类似的材
料不要安排在一起复习。
3.反复阅读与 试图回忆相结合,对材料的复习,可以通过一遍遍的反复阅读来进行,也可以通过在阅读的过程中结合试图回忆来进行。研究表明,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比单纯通过反复阅读来复习效果更好。
4.复习方法的多样化,复习方法的单调容易使人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感到疲劳。多样化的复习使人感到新颖,容易激起人们进行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使复习材料与原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以便牢固地保持。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来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特点。
思维的种类: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根据思维活动探索目标的不同方向,可以将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所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也就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储存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的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
想象是对人脑中已有的表象(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该事物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
根据有无目的,可以将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的想象,叫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也叫随意想象,它是根据一定目的,自觉努力的进行想象。
根据想象的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水平的不同,可将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根据语言或非语言的描绘,在人脑中形成相应新行的过程,称为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必须是别人的描述或提示为前提,再造别人想象过的事物。
创造想象是不依赖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与个人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想象还可以概括为对记忆表象的加工、改造。
想象的心智操作有:
1、黏合;
2、夸张;
3、典型化;
4、联想。
所谓的问题,是指个人在有目的的追求而尚未找到适当手段时所感到的心理困境。
问题解决是指由一定的情境引起、按照一定的目标,运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则认为,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建立问题表征、确认认知操作、实施认知操作、评价解决结果等四个基本阶段。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很多,主要有:
1.动机强度;
2.定式作用。
定式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表现为一种易于常用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的倾向。
3.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很难看到它的其它方面的功能的现象。
4.原型启发;
启发是指从其它事物或现象中受到启迪,进而发现解决当前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解决问题起启发作用的事物就原型。
5.个性。
情绪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行为反应。
情绪状态分类:心境、激情、应激。
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影响下,人在一定时间里表现出的一定情绪。
心境是一种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人逢喜事精神爽,便是心境的表现。心境具有渲染性和弥散性的特点。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是一种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情绪的作用:
1、适应功能
2、动机功能
3、信号功能
如何帮助学生有效调节情绪:
1、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理需要,抑制不合理需要;
3、通过实践活动培育情感;
4、教会学生采用具体的调节策略消除、调适不良情绪情感。
第五篇:心理学必学知识
1.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
2.心理学的研究除了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外,还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高级神经活动反射学说的创始人是(巴甫洛夫)。
4.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
5.知觉的基本特性有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
6.会骑自行车有助于学骑摩托车是(正迁移)。
7.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8.关于(表情),有一些是全人类都共同的,有一些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有差异的。
9.意志行为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思想上确立行动目的),选择行动的方案。
10.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等层次。
11.受(图式)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12.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可能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
13.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被称为(归因)。
14.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就更可能做出内部原因的归因。
15.(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又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16.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是态度的(深度)属性。
17.除了目光接触外,(面部表情)也是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
18.(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19.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之相同或相似的现象,称为(模仿)。
20.“我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自己爱的人受苦。”这是一种(利他式)的爱情。
21.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时间为(1882)年。
22.泛灵论是指儿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23.婴儿发音的发展顺序是简单发音阶段,(多音节阶段),有意义的语音。
24.婴儿恐惧可分为(本能的恐惧)、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怕生、预测性恐惧。
25.体现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特点的游戏主要是(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26.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别角色是儿童对(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
27.形象抽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事物特征或属性既有外部的直观形象特征,又有(内部的本质特征)。
28.(补偿关系的认知)是指思维活动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转换,进而认识事物的不变性。
29.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青春期)。
30.更年期发生的年龄大约在(50)岁左右。
31.精神分析理论关于变态心理的解释,(性的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32.在常识性区分法中,判断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标准有心理测试标准、社会常态测验、社会适应标准和(主观经验)。
33.“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的内涵的是人格类型与心理结构之间不具有对应关系。
34.关于“注意狭窄”,正确的是(注意范围显著缩小)
35.“精神分裂症”患病期的患者基本丧失(自知力)。
36.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被称为(心理康复能力)。
37.从发展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相对平衡的过程)。
38.关于“严重心理问题”,持续时间是在(两年以上)的。
39.关于“激越状态”,(不属于)神经症性的精神障碍。
40.当同时面临两种既有利又有弊的选择时,我们将体验到的冲突称为(双重趋避冲突)。
41.常模分数构成的分布,就是通常所说的(常模),它是解释心理测验分数的基础。
42.Z=A+BZ式中Z为转换后的标准分数,A、B为根据需要指定的常数。加上一个常数是为了去掉(负值),乘以一个常数是为了使单位变小从而去掉小数点。
43.确定可以接受的信度水平的一般原则是,当rxx<0.70时,测验不能用于对个人做出评价或预测,而且不能作(团体比较)。
44.心理测验题目的来源应该排除(直接翻译国外测验的题)。
45.(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首次规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准。
46.心理问题可以一果多因,也可以一因多果的说法,属于(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观点的主要内容。
47.首先概括精神分析学说的五个观点的心理学家是(阿帕波特)。
48.心理治疗的五个步骤,依次是走进去、引出来、协调整理、还回去、(身心合一)。
49.确定心理问题的由来、(性质)、严重程度不属于心理咨询中鉴别诊断的主要内容。
50.情爱、理解和(相互依附)属于理解婚姻问题的三个要点。
51.班级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团体规范、心理相容、集体舆论、(凝聚力)。
52.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
53.人际关系的心理模式有“你好,我不好”、(“你不好,我也不好”)和“你好,我也好”三种。
54.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55.把事件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或者人格是属于(内在归因)。
56.“我一生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对人类的行为加以控制”这是(行为)主义的观点。
57.个体把自己当做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是指(自我觉知)。
58.父母能充分理解孩子的兴趣与要求,对孩子的表现为冷静与爱护,这种态度属于(民主型)。
59.父母用过分的(感情)来满足孩子的要求。这种态度属于溺爱型。
60.个体出生以后,逐步适应社会,形成具有独特行为方式的个体,这个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
61.(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
62.意义识记的先决条件是(理解)。
63.望梅止渴这种反射是(条件反射)。
64.人的视觉、味觉、(嗅觉)、味觉都是人的感觉。
65.能溶于(液体)的物质是嗅觉适应刺激的主要特点。
66.基本的味觉有酸、甜、苦、(咸)。
67.(觉醒节律)的主要论点是人类睡眠具有24小时为一周期。
68.(注意)是人类心理活动对一定事务的指向和集中。
69.上课时学生正在听课,突然教室外传来嘈杂声,学生会不由自主向外张望,这种注意类型属于(无意注意)
70.“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嗅觉适应)。
71.根据他人的描述,一个从未见过雪的人,脑海中可以出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这就是(想象)。
72.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属于(发散思维)的具体应用。
73.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叫(言语)。
74.“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是指一般人的感知都会伴随(情绪)。
75.人的基本情感包括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
76.情绪的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叫做(表情)。
77.(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
78.用诚实、勇敢、谦虚、细心来描述一个人,这些称之为人的(性格)。
79.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是(大学时期)。
80.21世纪成为人才的首要条件是(心理健康)。
81.我们常见的嫉妒心理属于(轻度心理失调)。
82.大学生常见的社会障碍主要表现为(人格障碍)。
83.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包括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
84.最能反映人心理调节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是(人际关系状况)。
85.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以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
86.大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是(健全自我意识)。
87.青年期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核心是(自我统合性)。
88.自我意识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
89.当代大学生一般处于(青年中期)。
90.某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广交朋友,他的气质属于(多血质)。
91.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行动。
92.《皇帝内经》告诉我们: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
93.(理性情绪疗法)是又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
94.情绪的研究课要追溯到(17世纪)。
95.(道德感)是指人根据道德规范来评价社会现象时所体验到的情感。
96.塞里认为应激得动态发展有三个阶段:(警戒)、抵抗和衰竭。
97.(认知评价)在应激过程中始终起到关键作用。
98.(适应)是人与环境的一种平衡状态。
99.有的同学遭遇失败后,会觉得自己“没用、是个废物”,这种想法属于(过分概括化)的认知。
100.个体在觉察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称为(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