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武清区发展“总部经济”,调结构上水平
本台消息(记者宋震):从昨天开始,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暨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活动现场交流推动会的与会同志,将用8天的时间深入到16个区县,考察一年来全市各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重大项目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民计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情况。
为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武清区规划建设了创业总部基地,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引进创意、动漫等新兴产业项目和大型企业集团的总部研发中心,以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效益。请听的报道:
走进新进驻武清开发区创业总部基地的天津蓝猫卡通传媒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一间400多平米的动漫创作室里,几十名技术人员有的在进行剧本设计,有的在给动画人物绘图上色。公司导演部主任唐正国介绍说,天津蓝猫卡通传媒有限公司投资总额10亿元人民币,预计达产后,年动漫产量可达10000分钟,动画衍生产业收入5亿元以上。
录音:我们蓝猫目前制作的项目有两个,一个是咪咪找妈妈,一个是蓝猫西行记,我们准备依托这两个项目在天津创建动漫产业文化。我们将来会以蓝猫创意为核心,带动一系列创意产业发展起来,文具、玩具,图书,音像。
像这样的项目,在武清开发区创业总部基地已经入驻了十几个。创业总部基地规划占地
1.26平方公里,总投资60亿元。规划建设中心服务区、企业总部区、商务酒店区、服务外包区、综合办公区、创意产业区等6个区域。武清开发区总公司副总经理李刚介绍说,这里将成为京津现代服务业布局中的重要基地。
录音:比如说中体竞赛集团总部放在这里,把全国业务结算放在我们这了。再比如说完达山,红日药业、奥克斯,他们都把自己的北方总部迁入进来。现在已经入驻的有15家企业。我们还有近20个项目正在洽谈当中。
今年以来,武清区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强化项目带动和园区载体建设,推动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升级。武清区委书记袁桐利说:武清总部经济运营中心下设“武清运输服务基地”、“武清煤炭交易市场”,入驻企业可享受地方财政留存的80%的扶持政策,提供注册地址,直接被定为一般纳税人,政策咨询一三六,五二零,零九三,二零。
录音:尤其是在一区四园和高端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项目建设上,我们下了大力气,特别是我们开发区的创业总部基地效果非常好,到目前引进的十五个项目能形成税收6个亿,武清开发区建成15平方公里,形成的税收是全区的50%,创业总部基地1.26平方公里税收占整个开发区收入的将近50%。我们要利用武清好的地理环境优势,吸引大公司的总部落户,包括文化创意产业,IT业等等,今后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把武清高端产业作的更好。
第二篇:滨海新区“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
发布机构: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
名 称: 文 号:
发文日期: 2012-03-31 关于印发滨海新区“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 津滨政发〔2012〕 23 号
主 题 词: 经济管理;;调结构△;;政策;;措施;;通知
关于印发滨海新区“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
各管委会,各委、局,各街镇,各单位:
现将《滨海新区“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三月三十一日
滨海新区“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为落实全市“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活动总体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动滨海新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在贯彻天津市《关于当前促进经济发展的25条措施》的基础上,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加快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对新区航空航天、新能源、新兴信息与网络、高端设备制造、生物技术与健康产业、节能减排、海洋工程、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给予各类资金支持。安排4000万元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对公用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物联网、云计算应用等给予资金补助。
二、支持科技小巨人企业成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安排9.7亿元科技专项资金,重点实施自主创新重大项目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积极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等国家级科技创新成果,引进和培育“顶天立地”科技小巨人和领军企业;实施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推动科技企业快速成长壮大;实施科技孵化载体建设和自主创新重大平台建设,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创新能力。
三、推动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对2012年在建重大项目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对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和工业园区建设项目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对中小企业新建项目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安排2000万元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用于重点项目引进、落户的前期费用及奖励补助等。围绕“十大战役”和新区大项目建设举办各种类型的产需对接会,支持企业参与新区建设。
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安排2000万元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循环经济建设项目贷款贴息;安排4000万元节能专项资金,给予节能减排项目贴息支持,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安排2000万元新能源产业链培育资金,针对吸引和聚集新能源产业链发展相关资源、提升新能源产业发展要素环境、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和升级等方面给予贷款贴息或资金补助。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促进新区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上新水平。
五、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对服务业重大项目给予贴息支持,对新引进的总部项目和亿元纳税楼宇项目给予资金补助支持;安排1.5亿元专项资金继续支持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安排4000万元专项资金,对商业和旅游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六、推动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引进金融机构落户、金融交易市场建设、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等方面;安排5000万元上市企业培育和奖励资金,对新区拟上市股份制改制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交易的企业给予贷款贴息和前期费用补助、担保风险补贴及前期费用补贴等,推动企业加快上市融资步伐;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股权投资基金融资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利用股权投资基金融资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购(租)房补助、风险补偿、收益补贴、“助学”借款、政府跟投、挂牌资助和股权收购等。
七、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安排3000万元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国际电子商务等信息和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出口风险管理体系;支持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专业展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鼓励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促进外经外贸联动发展。
八、实施强街强镇战略,促进街镇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安排农业发展专项资金1.4亿元,用于支持滨海农业科技示范园和高效设施化农业项目建设;安排专项资金3亿元,用于农村城市化专项贴息;安排专项资金5000万元,支持示范小城镇项目。安排基层组织建设、弱势群体帮扶、公共卫生服务建设等各类资金5000万元,支持街镇经济和社会管理服务工作。
九、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打造人才高地。安排4000万元人才专项资金,加大对人才引进、培养的资金投入;对企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的引进建立绿色通道。
十、探索社会管理新模式,构建和谐社会。通过“构建一个格局、深化两个体系、强化三项机制、打造四大亮点”,全力推进社会矛盾预防化解、各类社会群体服务管理、基层基础建设、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优化司法服务保障等十个领域的创新工作,不断推动社会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创新社会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服务管理体系,健全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机制,加快建设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安排7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安全生产技术进步、宣传教育、质量监督等项目。
十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行政服务环境。积极争取市级部门进一步下放审批事项和职能事权,完善对口工作程序和机制,落实好“新区的事在新区办”。进一步完善新区行政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积极推行现场审批、联合审批,推出一批立等可取、当场受理、当场审批、当场办结的审批事项。完善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机制,建立快速审批通道,促进项目尽快开工。
十二、着力打造“文化滨海”,助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安排2亿元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扶优扶强,集中使用,重点突破,着力培育新区文创产业的龙头企业和品牌企业,促进新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支持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工程、文化广场“千百万”工程、市民文化素质提升工程、滨海“2191”公益电影放映工程、社区文化交流展示工程以及“滨海情”慰问十大战役建设者巡回演出。
十三、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高标准新建、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实施幼儿园星级达标工程,落实民办幼儿园经费补贴。促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现代化建设标准。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打造一批区域名校,建设一批特色高中。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推进职业教育联盟建设,引进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认证机构。加强社区教育网络建设,办好社区院校。
十四、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名医、名院、名科工程,加快建设空港国际医院,筹建新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急救中心、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卫生信息中心等一批医疗卫生机构,启动建设国际医疗城,搞好与知名医疗机构高位嫁接、合作共建,打造一批具有领先水平的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力争年内创建两所三甲医院。积极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
十五、进一步完善订单商品房、蓝白领公寓等多层次保障模式。创新供给方式,扩大覆盖面,年内新开工保障性住房200万平方米,确保竣工100万平方米,重点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和企业务工人员的居住问题。
十六、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健全企业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稳妥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积极促进农民增收,力争使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全面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援助机制,全年新增就业11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其他困难群体安置率85%以上。
十七、推进“老有所养”和“困有所助”。积极推动第三产业、私营企业、新建项目等重点领域参加社会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力争达到98%。启动建设滨海新区第二、第三社会福利院,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大力发展居家养老和社区日间照料。统一各区域低保救助标准和城乡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建立分类救助机制,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加大对边缘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
十八、改善环境,方便出行,打造国家环保模范城区。加大对建成区、重点工业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市容市貌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推进清水工程、实施大气环境保障工程、生态工程、落实工业污染防治工程等各项工作。加强南北两大湿地生态保护,全面建设沿主干道路和景观河道的绿色通道,新建一批绿地广场、湿地公园、郊野公园,新增和改造提升绿化面积1200万平方米,植树造林52万株。继续深化公交资源整合,新开、改造10条公交线路,提升核心城区公交服务水平,填补大港城区公交空白,逐步优化线网布局,合理配置公交资源,逐步实现新区公共交通集中统一的管控模式,为群众提供更为便捷舒适的公交运营服务。
主题词:经济管理 调结构△ 政策 措施 通知
第三篇:滨海新区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
滨海新区“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为落实全市“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活动总体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动滨海新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在贯彻天津市《关于当前促进经济发展的25条措施》的基础上,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加快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对新区航空航天、新能源、新兴信息与网络、高端设备制造、生物技术与健康产业、节能减排、海洋工程、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给予各类资金支持。安排4000万元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对公用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物联网、云计算应用等给予资金补助。
二、支持科技小巨人企业成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安排9.7亿元科技专项资金,重点实施自主创新重大项目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积极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等国家级科技创新成果,引进和培育“顶天立地”科技小巨人和领军企业;实施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推动科技企业快速成长壮大;实施科技孵化载体建设和自主创新重大平台建设,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创新能力。
三、推动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对2012年在建重大项目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对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和工业园区建设项目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对
中小企业新建项目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安排2000万元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用于重点项目引进、落户的前期费用及奖励补助等。围绕“十大战役”和新区大项目建设举办各种类型的产需对接会,支持企业参与新区建设。
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安排2000万元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循环经济建设项目贷款贴息;安排4000万元节能专项资金,给予节能减排项目贴息支持,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安排2000万元新能源产业链培育资金,针对吸引和聚集新能源产业链发展相关资源、提升新能源产业发展要素环境、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和升级等方面给予贷款贴息或资金补助。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促进新区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上新水平。
五、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对服务业重大项目给予贴息支持,对新引进的总部项目和亿元纳税楼宇项目给予资金补助支持;安排1.5亿元专项资金继续支持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安排4000万元专项资金,对商业和旅游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六、推动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引进金融机构落户、金融交易市场建设、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等方面;安排5000万元上市企业培育和奖励资金,对新区拟上市股份制改制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交易的企业给予贷款贴息和前期
费用补助、担保风险补贴及前期费用补贴等,推动企业加快上市融资步伐;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股权投资基金融资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利用股权投资基金融资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购(租)房补助、风险补偿、收益补贴、“助学”借款、政府跟投、挂牌资助和股权收购等。
七、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安排3000万元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国际电子商务等信息和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出口风险管理体系;支持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专业展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鼓励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促进外经外贸联动发展。
八、实施强街强镇战略,促进街镇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安排农业发展专项资金1.4亿元,用于支持滨海农业科技示范园和高效设施化农业项目建设;安排专项资金3亿元,用于农村城市化专项贴息;安排专项资金5000万元,支持示范小城镇项目。安排基层组织建设、弱势群体帮扶、公共卫生服务建设等各类资金5000万元,支持街镇经济和社会管理服务工作。
九、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打造人才高地。安排4000万元人才专项资金,加大对人才引进、培养的资金投入;对企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的引进建立绿色通道。
十、探索社会管理新模式,构建和谐社会。通过“构建一个格局、深化两个体系、强化三项机制、打造四大亮点”,全力推进社会矛盾预防化解、各类社会群体服务管理、基层基础建设、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优化司法服务保障等十个领域的创新工作,不断推动社会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创新社会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服务管理体系,健全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机制,加快建设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安排7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安全生产技术进步、宣传教育、质量监督等项目。
十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行政服务环境。积极争取市级部门进一步下放审批事项和职能事权,完善对口工作程序和机制,落实好“新区的事在新区办”。进一步完善新区行政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积极推行现场审批、联合审批,推出一批立等可取、当场受理、当场审批、当场办结的审批事项。完善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机制,建立快速审批通道,促进项目尽快开工。
十二、着力打造“文化滨海”,助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安排2亿元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扶优扶强,集中使用,重点突破,着力培育新区文创产业的龙头企业和品牌企业,促进新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支持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工程、文化广场“千百万”工程、市民文化素质提升工程、滨海“2191”公益电影放映工程、社区文化交流展示工程以及“滨海情”慰问十大战役建设者巡回演出。
十三、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高标准新建、改扩建一批
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实施幼儿园星级达标工程,落实民办幼儿园经费补贴。促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现代化建设标准。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打造一批区域名校,建设一批特色高中。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推进职业教育联盟建设,引进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认证机构。加强社区教育网络建设,办好社区院校。
十四、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名医、名院、名科工程,加快建设空港国际医院,筹建新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急救中心、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卫生信息中心等一批医疗卫生机构,启动建设国际医疗城,搞好与知名医疗机构高位嫁接、合作共建,打造一批具有领先水平的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力争年内创建两所三甲医院。积极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
十五、进一步完善订单商品房、蓝白领公寓等多层次保障模式。创新供给方式,扩大覆盖面,年内新开工保障性住房200万平方米,确保竣工100万平方米,重点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和企业务工人员的居住问题。
十六、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健全企业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稳妥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积极促进农民增收,力争使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全面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援助机制,全年新增就业11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其他困难群体安置率85%以上。
十七、推进“老有所养”和“困有所助”。积极推动第三产业、私营企业、新建项目等重点领域参加社会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力争达到98%。启动建设滨海新区第二、第三社会福利院,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大力发展居家养老和社区日间照料。统一各区域低保救助标准和城乡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建立分类救助机制,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加大对边缘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
十八、改善环境,方便出行,打造国家环保模范城区。加大对建成区、重点工业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市容市貌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推进清水工程、实施大气环境保障工程、生态工程、落实工业污染防治工程等各项工作。加强南北两大湿地生态保护,全面建设沿主干道路和景观河道的绿色通道,新建一批绿地广场、湿地公园、郊野公园,新增和改造提升绿化面积1200万平方米,植树造林52万株。继续深化公交资源整合,新开、改造10条公交线路,提升核心城区公交服务水平,填补大港城区公交空白,逐步优化线网布局,合理配置公交资源,逐步实现新区公共交通集中统一的管控模式,为群众提供更为便捷舒适的公交运营服务。
第四篇:铜川调结构促转型提速经济快速发展
铜川调结构促转型 提速经济快速发展
调结构、促转型,是走出资源路径依赖的迫切需要。铜川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截止2011年,资源型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48%。一方面,财富因矿而兴,资源型经济成为铜川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柱;另一方面,资源型经济产业结构不优、产业层次偏低,我们在收获资源“红利”的同时,也付出了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多方面的沉重代价。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发展,走出资源依赖,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破除“因矿而兴、因矿而困”的经济困局,是铜川最现实的问题。
一、铜川调结构、促转型现状
(一)产业结构层次继续优化
铜川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总趋势基本遵循库兹涅茨提出的产业变动一般趋势:即随经济不断发展,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二产业比重快速上升,三产业比重随人均水平提高而增大,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变化。近年来,铜川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001年的10.4%下降到2011年的7.4%;第二产业的比重由2001年的44.3%上升到2011年的63.7%;第三产业的比重由2001年的45.3%下降到2011年的28.9%。工业化水平由2001年的37.4%提高到2011年的52.79%。
从纵向看,2011年铜川市第一、二、三产业的总量分别是2001年4.52倍、9.09倍和4.03倍,虽均有较快的发展,但发展速度不一,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从贡献率变化看,工业主导地位明显、带动作用不断增强。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1年的13.3%演变为2011年的6.9%;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1年的28.7%上升到2011年的70.1%,其中工业贡献率由45.2%提高到63.1%;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1年的58%下降到2011年的23%。
(二)工业内部结构日趋合理。经过多年来坚持不懈的推进,全市工业结构不断优化,传统工业得到改造提升,煤电铝水泥循环经济产业链初步形成,非资源性接续产业快速发展,但资源性产业为主导的工业格局仍未改变,产品价格易受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抵御风险的能力弱。目前,铜川市工业的主导产业主要有煤炭开采和选煤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煤炭开采和选煤业,主要是原煤开采、洗煤等,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8家,2011年实现增加值79.99亿元,同比增长18.4%,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4.6%,比2001年提高36.9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品有水泥、水泥孰料等,共有规模以上企业34家,2011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4.46亿元,增长24.8%,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11.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品有铝锭、铝杆等,企业4家,2011年实现增加值7.69亿元,同比增长4.9%,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2%。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企业2家,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68亿元,增长6.9%,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9.4%。
四大支柱行业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到82.6%,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7个百分点。此外,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农副食品加工、纺织、酒、饮料制造等行业也有较快的发展。
从上图可以看出,煤炭、水泥、铝业、发电四大支柱产业是铜川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装备制造、食品、医药虽发展速度较快,增速远远高于支柱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全市工业经济的平均增速,但由于规模小,占比低,引领未来全市经济转型和发展,任重而道远。
(三)就业结构逐步改善
2011年末,全市从业人员数为42.44万人,比2001年增加1.14万人,其中:15.55万人从事第一产业,10.23万人从事第二产业,16.66万人从事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比2001年减少2.4万人,第二产业比2001年减少2.6万人,第三产业比2001年增加6.14万人,从各产业就业人员的绝对数量来看,呈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绝对数量减少,第三产业绝对数量大幅提高的状态。
2011年末,在从业人员中,单位从业人员占23.9%,比重比2001年末下降4.7个百分点;个体经营人员占8.0%,比重基本与2001年持平。在单位从业人员中,采矿业占23.7%,建筑业占10.4%,教育占13.3%,比重比2001年末分别下降10.5个、4.2个、5.4个百分点;制造业占9.9%,比重比2001年末下降14.1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占1.2%,比2001年末下降2.5个百分点;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占18.7%,比重比2001年上升9.9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中,采矿业占62.1%,制造业占35.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0.6%,在工业行业大类中,从业人员数量居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分别占工业行业从业人员总量的62.1%、14.2%和6%。
(四)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
2011年11月27日,铜川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在这次将为铜川未来5年发展定方向、定目标的会议上,铜川市为经济转型立下誓言:“围绕提速发展、加快转型、富民强市这条主线,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文化兴市、生态立市三大战略,建设能源、果业、现代建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休闲养生六大产业基地,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建设经济强、文化兴、生态美的新铜川。”
通过项目实施发展循环经济,铜川积极促进传统产业升级。铜川市成立了煤电铝联产联营的陕西省首个航汽铝工业园区。该园区用煤发电、用电炼铝、铝进行深加工、电厂灰渣全部用作水泥生产原料,形成以煤、电、铝、水泥联产联营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将承接起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和西安周边地区化工产业链延伸的深加工项目及配套项目。园区建成后,将形成年产300万吨煤炭、4×30万千瓦火力发电、55万吨电解铝、30万碳素、20万吨航汽铝深加工五大项目。水泥产业的优化升级除了关闭落后水泥厂,铜川市还以秦岭、声威两个水泥集团为核心,加快建设8条4500吨纯低温余热发电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和窑尾余热利用项目。未来铜川的水泥产品将是高附加值的水泥制品和节能环保型新产品,铜川也力促水泥循环产业链和循环技术走到全国前列。
新兴产业的发展也使铜川发展方式转变速度加快。截止2011年,新兴产业的工业总产值已经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9%。其中:2011年全市食品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31亿元,增长101.8%;医药制造业0.64亿元,增长27.2%;装备制造业3.37亿元,增长10.4%。
二、铜川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三产比重仍然偏低
2011年,铜川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8.9%,, ,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1个百分点,比西安、渭南、商洛、安康、汉中,杨凌分别低22.7个、2.5个、6.7个、8.4个、7.8个、10.6个百分点,比宝鸡、咸阳、榆林、延安分别高3.6个、1.8个、4.9个、9.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七位。同时,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欠优。2011年,全市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三大传统服务行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0.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仅占14.2%,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企业规模仍然偏小
在以民营经济为支撑的经济背景下,全市经济中规模化企业严重缺乏,产品的质量、技术不高,依靠劳动力进行简单的重复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比较集中。2011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仅22家,只占全省的3.3%;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仅为18.2%,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4个百分点。小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中所占的份额偏大并呈上升趋势,所占比重由2001年的78.1%上升到2011年的80.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2011年铜川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均主营业务收入为3.05亿元,比全省低0.96亿元。
(三)工业经济对资源环境的依赖较强
经过近年来坚持不懈的推进,全市工业结构不断的优化,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提升,但工业行业结构仍然不合理,轻重比例不协调(2011年轻工业产值占比13.7%,重工业占比86.3%),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企业比重较低,资源消耗型和高能耗企业比重过大。工业是铜川经济的绝对优势,而在工业中,煤炭、建材总产值占二产总产值的比重达63.2%,经济过于依赖工业且多为高能耗的工业企业,一产和三产相对薄弱,比较效益偏低,发展空间有限。“十二五”期间,重点项目仍集中在煤和建材等行业,产业重型化还将持续,全市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过度依赖,势必影响铜川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调结构、促转型思路的探讨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道路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调结构,加快转型发展,就是铜川科学跨越、富民强市的关键一步。转型发展的力度,决定科学跨越的速度;转型发展的程度,决定科学跨越的维度。调结构、加快转型发展,不仅攸关未来,而且刻不容缓。
(一)把准产业结构调整原则
调结构、促转型应坚持“需求导向、立足市情、顺应大势”的原则。需求导向,是指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的需求为导向,对这种需求的判定应基于对国际国内当前和未来市场的分析;立足市情,是指产业结构调整要立足于铜川市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比较明显以及资源型产业所占比重大的现实基础;顺应大势,是指要顺应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来谋划产业结构的调整,密切关注发达国家向实体经济的复归趋势、国际上新兴产业的发展走向、国内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区域之间的竞争,用更宽广的视野拓展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
(二)合理制定产业调整政策
结构调整,并不是完全推倒重来,而是通过结构调整、促经济转型,提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铜川市产业结构调整要和铜川市的资源优势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新拓展产业或新增加产业来调整工业内部的结构、提升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应是新形势下铜川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所在。产业结构调整应沿着三个方向寻求突破。一个方向是存量的提升。对于铜川市现有的产业努力用现代技术去装备,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环保,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第三产业;一个方向是承接产业转移。国际金融危机对沿海经济的冲击和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加快了国内产业转移的步伐,应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持续做好“大招商”活动,加快引进与铜川市成长性产业和竞争性产业相联系、与铜川市要素资源相匹配的企业集群和产业集群;一个方向是新兴产业的发展。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日本、欧盟等政策的着力点以扶植新兴产业为主,我国也提出发展七大战略新兴产业。铜川市应抓住机遇,发挥后发优势,着力发展特色旅游、食品加工、中医药等有一定发展基础和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在新一轮竞争中占领制高点。
(三)正确选择本地主导产业
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但市场机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局限性,政府需要制定和实施配套的产业政策,弥补市场竞争缺陷,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各次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产业政策的制定应以产业结构升级为重心,以技术升级为主要目标。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信贷、价格等经济杠杆,保护和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延缓和遏制某些特定产业的发展,从而引导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产业政策的重点是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结合铜川市产业发展实际,应重点推进煤电铝循环经济,提高水泥产业竞争力、做大做强陶瓷产业,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打造现代食品加工业,培育现代医药产业,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进一步提高优势产业比重。
(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把发展服务业作为城市转型的战略重点,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按照“提升品味、服务西安、错位发展”的思路积极推进西铜同城化,主动融入“西安半小时经济圈”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加大大唐养生园和照金香山、药王山大景区建设。按照建设养生保健休闲城市的方向,把大唐养生园作为体验养生文化的核心区。挖掘药王文化内涵,加快中国中药材铜川种植基地、流通基地、研发基地和检测基地建设,以中国药王养生节为契机,把“药王”品牌所蕴含的丰富的医药、旅游、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积极做好培育专业化大市场,近年内争取在市内建成1-2个功能齐备、档次较高能辐射周边市区、全省乃至全国的专业特色市场,吸引外商,拉动消费,逐步形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配套的专业化市场体系。
第五篇:发展总部经济 加快推动产业高端发展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加快推动产业高端发展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等低端环节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一种能够实现企业、总部所在区域、生产加工基地所在区域“三方”利益都得到保障和提升的发展模式。总部经济具有税收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效应、就业效应、社会资本效应等五大效应,可以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资源配置能力,提升城市服务能级,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引进国内外企业的研发、营销总部机构,支持国内外零售企业在宁波设立区域总部、采购中心和物流中心,培育一批总部型民营企业”,就是要求将总部经济发展提高到新高度,推动总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历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总部经济,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调整工业用地结构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见(试行)》等扶持政策,总部经济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根据《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2009-2010)》显示,宁波已跻身35个主要 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的第二能级。但是,与其他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宁波是较早提出发展总部经济的城市之一,总部经济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但是对总部经济的认识还不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识高度不够,对总部经济发展未能提升到区域转型发展的战略高度;二是认识不够全面,对总部经济的内涵和外延缺乏统一认识,过度强调世界500强或国际分支机构的引进,忽视了国内总部企业引进和本地民营总部的培育。
(二)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快。空间有多大、平台有多大,决定了总部企业数量有多大和质量有多高。宁波市提出“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以来,有力地推动了东部新城、杭州湾新区、南部商务区等一批功能平台的建设和投用,拓展了总部经济的发展空间。但同时,在部分功能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整体规划不足、推进速度较慢、功能培育滞后等问题。
(三)产业支撑有待进一步增强。总部经济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法律、中介等现代服务业支撑。目前宁波服务业体系中,商贸、物流等流通性领域的服务业占很大比重,金融保险、国际贸易、涉外法律、中介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此外,宁波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数量不足,吸纳和培育人才的载体和平台少,导致人才资源,特别是高层次、复合型和专业性人才总量不足。
(四)政策扶持有待进一步完善。政策扶持是推动总部经济发展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区域间竞争的重要筹码。宁波市去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总部经济扶持政策。但相对于杭州、南京等同类城市而言,出台时间晚、扶持力度小。以杭州为例,早在2007年7月,杭州市政府就下发了《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并且不断出台后续的优惠政策。此外,各县市区还没有及时跟进相关配套政策,影响政策效应的发挥。
(五)公共服务有待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属于总部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也是决定总部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宁波市在政府服务、公共配套、基础教育等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总部经济对公共服务具有更高的要求,如个性化服务、发达的通讯技术、高层次人才以及优质的卫生教育资源等。
针对存在问题和不足,为构筑“立足宁波、依托浙江、服务长三角、联合中西部、连接海内外”的总部经济发展体系,努力形成区域性企业总部中心城市格局,建议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尽快成立总部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切实承担起总部经济发展的规划决策、组织实施和统筹协调作用。各县市区也要相应成立推进机构,配齐人员力量,形成工作机制。制定发展规划,按照《实施意见》要求,明确界定总部企业,制定总部经济发展目标。加大宣传力度,运 用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资源,统一全市上下对总部经济的认识,宣传总部经济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推进总部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构筑功能平台。以“十二五”规划实施为契机,以“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为依托,着力建设一批规划水平高、配套设施全、集聚能力强的基地。突出东部新城龙头作用,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总部或地区分支机构,集聚国内外知名国际贸易和航运物流龙头企业,努力打造“三大中心”。强化南部商务区功能培育,引导和鼓励宁波及周边地区民营企业总部入驻,打造先进制造业总部基地。
(三)优化产业环境。中心城市总部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必须依托其自身以及周边地区产业的不断进步和转型,由产业进步带动企业价值链的提升和分离。着力培育大企业,立足先进制造业、流通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管理创新力度,加快对外扩张步伐,努力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突出、资源配置能力强、市场结构优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完善法律、审计、会计、咨询、资产评估等专业化服务体系,为总部企业提供良好的专业服务。促进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电子物流等产业发展,研发设计总部企业统一经营管理需要的软件产品,实现企业经营和管理手段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为总部经济发展提供适时、准确、高效的信息服务。
(四)完善政策措施。整合各个产业政策中关于总部经济的 相关条款,进一步完善《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要尽快出台符合区域特点的实施意见和细则。统筹使用总部经济专项资金,强化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管。优先鼓励和扶持总部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积极保障总部企业用地需求,在实施土地“招拍挂”方面,适当增加准入条件,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结合中心城区退二进三要求,在符合工业用地结构调整有关规定基础上,允许企业利用原工业用地改造升级发展总部经济。鼓励利用村级发展留用地开发建设总部大楼。
(五)提升服务水平。构筑总部企业服务平台,探索形成符合总部企业需求的个性化服务。开通企业登记注册绿色通道,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和程序,对于已经被认定为总部的企业,在重大项目审批、技术改造等方面提供保姆式全程服务。提供企业高层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便捷服务,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及其家属办理入户手续,为高层管理人员子女入学入托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