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师宏观经济政策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

时间:2019-05-12 20:51: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投资师宏观经济政策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投资师宏观经济政策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

第一篇:投资师宏观经济政策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 手机IPAD随身看 2.2 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

2.2.1(熟悉)三级三类规划管理体系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行三级三类的规划管理体系。

(1)按行政层级分为国家级规划、省(区、市)级规划、市县级规划

国家级规划,是指由中央政府制定的全国规划,关系到国家的全局和长远利益。在制定国家级规划时,应考虑到地方的实际,照顾到他们的利益。

地方规划。分为两级,即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级规划和市县级规划,是地方政府制定的本地区发展的规划。

(2)按对象和功能类别分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

1)总体规划。它是规划期内主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国家的“五年规划”,是国家总体规划的基本形式,它是编制本级和下级专项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依据,其他规划要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

国家总体规划和地方总体规划分别由同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并由同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起草。

2)专项规划。它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细化,也是政府指导该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特定领域相关政策的依据。专项规划由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和实施。

3)区域规划是以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的细化和落实。跨省级的区域规划是编制区域内省级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依据。

跨省级的区域规划,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区域内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

国家总体规划、省级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5年,可以展望到10年以上。市县级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的规划期可根据需要确定。布手续)。总体规划涉及的特定领域或区域发展方向等内容有重大变化的,专项规划或区域规划也要相应调整和修订。

第二篇: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影响证券投资

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影响证券投资

内容摘要:证券市场是反映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宏观经济的变化可以在证券市场中 反映出来。宏观经济与证券市场的关系表现为当一国宏观经济趋好时,表明一国经济发 展态势好,整体上微观企业盈利,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盈利,个股表现好;反之亦然。国家的宏观调控仍然是发展经济的主要动因。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投资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字: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汇率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通过实行一系列经济政策影响一国的经济运行态势,进而影响资本市场的工具。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是指国家根据现在的经济情况进行调节,干预其运行,使经济运行态势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行势必影响证券市场。

当代市场经济国家对宏观经济的干预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实行。根据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政府可采取扩张性的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保持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政策的实施及政策目标的实现均会反映到证券市场上。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政策手段对证券市场价格变动有着不同的影响。另外政府对产业政策的调整也会影响证券市场的格局。

一、货币政策的影响

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是总体上和全方位的,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直接而迅速的。中央银行贯彻、调整货币供应量的手段有三个: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当国家为了防止经济衰退、刺激经济发展而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就会通过降低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中央银行再贴现率或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国债的方式来增加货币供应量,扩大社会的有效需求。当经济持续高涨、通货膨胀压力较重时,国家往往采用适当紧缩的货币政策。此时,中央银行就可以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通过中央银行再贴现率或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国债以减少货币供应量,紧缩信用,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大体平衡。

中央银行实施的货币政策对证券投资的影响表现为当增加货币供应量时,一方面股票市场投资资金增多,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也使人们为了保值而购买股票,从而推动股票价格上扬;反之,当减少货币供应量时,股票市场资金减少,价格的回落又使人们对用购买证券来保值的欲望降低,从而使证券价格回落。其次,利率的调整通过决定证券投资的机会成本和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来影响证券市场价格。提高利率时,证券投资的机会成本增加,同时上市公司的运营成本增加、业绩下降。证券市场价格下跌;反之亦然。最后。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中买进债券,增加流通中的货币,增加货币供应量,促进经济增长,证券价格上涨;反之亦然。

二、财政政策的影响

财政政策对股市价格变动的影响是持久而缓慢的。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变动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有三个:改变政府购买水平、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和改变税率。当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失业增加时,政府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提高政府购买水平,提高转移支付水平,降低税率,以增加总需求,解决衰退与失业问题。当经济增长强劲,价格水平持续上涨时,政府要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降低政府购买水平,降低转移支付水平,提高税率,以减少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实行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1.政府购买时社会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扩大政府购买水平,增加道路、桥梁、港口等非竞争性领域的投资,可直接增加对相关产业如钢铁、建材、机械等产业的产品需求,这些产业的发展又形成对其他产业的需求,以乘数的方式促进经济发展。

2.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主要从结构上改变社会购买力状况,从而影响总需求。调整

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平衡格局,形成新的平衡状态,这样将不仅从整体上而且从结

构上影响证券市场。一般地,如果中央政府提高对地方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地方政府将拥有

更多的自主财力用于发展地方经济,直接或间接地扶持当地上市公司的发展,从而促进证券

价格上扬。

3.改变税率也是影响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发挥作用的一个方面。公司税的调整将在其

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直接影响公司的净利润,并进一步影响公司扩大再生产能力和积极性,从而影响公司未来成长的潜力。个人所得税将直接5居民个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因而将影响

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而债券交易税则直接关系到证券交易的成本。所以,一般来说,税率的提高将抑制证券价格的上扬,而税率的下降或减免将有助于证券价格的上扬。

从传导机制上看,财政政策是以实体经济为媒介,通过控制财政收入和支出,经过企业的投入与产出来影响总需求的,因此其传导过程比较长,时滞也较长,其效果也不像货币政

策那样立竿见影。

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金融危机以来政府不断提高转移支付水平,创造

更多的社会福利条件。如出口退税,家电下乡政策。这些优惠政策会是一部分人的收入水平

和购买力水平提高,从而增加社会总需求,带动经济的发展,从而间接促进证券指数上升。

三、产业政策的影响

国家通过战略调整、产业政策调整促使产业升级换代,以支持或扶持某些产业的方式

促使行业发生变化。例如,国家对能源战略进行调整,支持新能源的发展,对节能降耗环保的支持将促使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发展,相应的证券价格上涨,而将淘汰的行业或企业其证券

价格下跌。

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以

及其他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和法规。各类产业政策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叉,形成一个有机的政策体系。

产业政策的功能主要是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资源;保护幼小民族产业的成长;

熨平经济震荡;发挥后发优势,增强适应能力。

四、汇率政策的影响

汇率政策的调整从结构上影响证券市场价格。在开发经济条件下,汇率对经济的影响

十分显著。汇率的高低将影响资本国际流动的方向,也将会影响本国的进出口贸易。当汇率

下降,本币升值时,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下降,出口型企业将因成本增加而受损,因而此类公

司的证券价格就会下降;相反,进口型企业将因成本下降而受益,从而导致股价上扬。同时,由于本币升值,国际游资涌入,对于本国股市的需求也将增加,从而导致整体价格上涨。

为了消除汇率变动对本国经济的消极影响,本国中央政府常常对汇率的变动进行干预,这种干预政策也会对本国的证券市场产生影响。例如,我国于2007年7月发行的1.55亿元

特别国债,用于购买约2000亿美元外汇,作为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资本金,投资海外债券

市场。这吸引一部分国内资金投资海外市场,它对本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由此可见,汇率的变动和汇率政策的调整与实施主要是从结构上影响证券市场,一方

面引起本国证券市场内出口型企业和进口型企业上市股票价格的相对变化;另一方面引起投

资者对本国股票市场和国外市场投资的相对变化。

综上,证券市场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当然,某些政策也会使证券

市场受到负面影响,以上是我对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的一些理解。时刻关注时事

热点,时刻聚焦宏观政策,特别在你进行证券投资的时候,关注身边一点一滴,把握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分析预测未来趋势状况,正确认识宏观经济形势,一、判断宏观经济形势,不仅要看经济增长速度,还要看就业、通货膨胀、国际收支。要全面地看,不能片面地看,防止出现以偏概全;

二、判断经济形势特别是经济增长速度,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条件和基础上,要看到多年来特别是过去四年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带来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不能静止地看;

三、判断经济形势,不能只看增速,还要看经济效益、经济结构和民生等方面的改善情况。要从综合的视角看,不能孤立地看。这样才能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达到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文汉.证券投资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赵锡军,魏建华.投资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第三篇:硕士研究生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

Macroeconomic Policy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16 学时(其中,讲授: 16 学时;实验: 学时;实习: 学时); 1 学分

一、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工程管理硕士一级学科学位课 授课对象:工程管理学科学术型研究生 开课单位:经济与贸易学院 授课教师:余红

课程学时: 总学时16,课堂讲授学时16,实验、实习及讨论学时 授课学期: 一年级秋学期 考试方式: 考试加考核 课程学分: 1

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适用于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学生学习。预修课程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讲:新时期的战略布局和发展理念(2学时)

按照新的发展理念和目标要求,“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全面依法治国,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全面从严治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第二讲:宏观经济管理(3学时)

市场经济

宏观经济学基础

我国宏观经济管理 第三讲:投融资体制与投资政策(3学时)

投资理论概述

投资项目管理制度

投融资体制改革

投资政策

第四讲:财税体制与财政政策(3学时)财政概述

财政管理制度

财政政策

税收 第五讲:金融体系与金融政策(3学时)

金融管理体系

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行业自律组织体系

金融市场体系

金融政策体系 第六讲:产业政策(2学时)

产业政策概述

产业政策的核心内容

我国的产业政策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课为主,辅之以一定的课堂案例讨论。

五、考核办法

成绩评定采用结构式计分方法,包括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等。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平时成绩包括考勤(20%)、期中论文(30%)。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特别是本学科(领域)经典文献和国际前沿文献,主要是国际期刊)【1】 陈宪: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

【2】(英)约翰·凯恩斯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立信会计出版社,2017年版。【3】马树才著: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美)米什金著:宏观经济学:政策与实践(全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开课单位:经济与贸易学院 编 写 人:余红 审 定 人:

编写日期:2018年8月

第四篇:2009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

2009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

1.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的()。

A.首要任务 B.中心任务 C.出发点和落脚点 D.衡量标准和决策依据 2.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需要处理好()的关系。

A.加速工业化、城镇化与资源利用B.加速现代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C.速度、质量和效益D.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 3.科技、人才和教育,三者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地位可以表述为()。

A.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B.科技是核心,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 C.科技是核心,人才是基础,教育是关键D.科技是基础,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关键 4.关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改革是前提,发展是动力,稳定的目的B.改革是动力,发展是基础,稳定是条件 C.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D.改革是条件,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基础 5.在衡量一个国家产出水平的诸多指标中,目前最通行的指标是()。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总值C.工农业总产值D.国民收入 6.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的比率。

A.总人口 B.总成年人口C.总劳动力人口D.总适龄人口 7.按生产法统计GDP,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加总。

A.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的营业收入B.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的增加值 C.所有个人和部门在一定时期内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D.所有生产要素的收入 8.衡量经济体所生产的所有物品和劳务价格变动的指数是()。

A.消费物价指数(CPI)B.GDP平减指数C.生产价格指数(PPI)D.核心价格指数 9.按照最终用途,总供给可分为()。

A.产品供给和服务供给B.消费品供给和投资品供给C.国内供给和国外供给D.潜在供给和真实供给

10.公共物品的特征是()。

A.非排他性和竞争性B.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C.排他性和非竞争性D.排他性和竞争性 11.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按投资建设项目类别制定相关的调控政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鼓励类项目,简化审批程序

B.对属于限制类的新建项目,实行总量控制

C.对属于限制类的现有生产能力,允许企业在一定期限内采取措施改造升级 D.对淘汰类项目,要求限期整改达标

12.按照我国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规定,在投资项目前期工作成果中,需对资本金筹措情况做出详细说明的文件是()。

A.项目建议书 B.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C.初步设计 D.施工图设计 13.我国《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方式分为()。A.公开招标和封闭招标 B.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C.普通招标和特殊招标 D.直接招标和间接招标

14.根据我国关于建设工程合同的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承包单位经发包方同意,可以将自己承包的部分工作交由第三方完成 B.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可以采取分包方式完成C.分包单位不得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D.禁止承包方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

15.关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原则上不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

B.《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是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主要依据之一 C.《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经国务院批准后公布

D.《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是制定和实施财税、信贷等政策的重要依据 16.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代建制”的适用范围是()。A.国有单位投资项目 B.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

C.企业使用政府补助、转贷、贴息投资建设的项目D.大型企业集团投资建设项目 17.财政政策工具不包括()。

A.税收 B.公共支出C.国债回购 D.公债发行 18.实现紧缩性财政政策目标的手段主要是()。

A.减税、增加财政支出B.增税、减少财政支出C.增税、增加财政支出D.减税、减少财政支出 19.在增值税类型中,允许纳税人从计税依据中将外购固定资产价款全部扣除的是()增值税。

A.生产型 B.收入型C.消费型 D.分配型 20.我国成品油消费税实行的是()。

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C.累进税率 D.累退税率

21.我国对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其中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A.25% B.20%C.15% D.10%

22.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基本方法是免税法和()。A.退税法 B.抵免法C.折让法 D.递延法

23.同业拆借市场是指()之间的短期资金调剂市场。

A.同类企业B.商业银行C.金融机构D.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 24.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属于()市场。

A.债券 B.场内交易C.场外交易 D.期货 25.期货交易的对象是()。

A.商品 B.掉期合约C.标准化合约 D.远期合约 26.关于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B.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保进经济增长 C.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金融市场稳定 D.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实现物价稳定 27.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A.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 B.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和银行备付金 C.再贴现、银行备付金和公开市场业务

D.银行备付金、信用配额和存款准备金

28.关于我国再贴现的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再贴现的期限最长不超过四个月

B.再贴现是金融机构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汇票以贴现的方式向中国人民银行转让票据的行为

C.再贴现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发布和调整

D.再贴现利率降低,意味着国家判断市场过热,有紧缩意向

29.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照法定程序由立法机关审议批准,具有()。A.法令性 B.指令性C.指导性 D.强制性 30.我国区域规划是以()为对象编制的规划。A.特定行政区域范围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B.特定流域范围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C.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D.特定领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31.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行政层次分为()。

A.国家级规划、部委级规划、行业规划B.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 C.国家级规划、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规划、地(市)级规划 D.国家级规划、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规划、市县级规划

32.我国规定,各级各类规划之间要保证衔接,有关政府部门应在收到规划草案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反馈衔接意见。

A.10 B.20C.30 D.60 33.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量化指标分为()两类。

A.指导性和指令性 B.预期性和约束性C.预期性和指导性 D.导向性和强制性 34.保险的作用是()。

A.转移风险 B.防止风险C.对冲风险 D.减少风险

35.“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A.和谐社会 B.小康社会C.富裕社会 D.民主社会

36.“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石化工业布局调整的方向是()。A.专业化、集约化、接近原料地B.综合化、集中化、接近消费地 C.大型化、综合化、外向化D.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

37.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任务包括()。

A.加快钢铁、化工等优势产业的结构调整B.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C.大力发展特色产业D.优化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38.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教育投入,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

A.2% B.3% C.4%D.5%

39.“十一五”时期,我国增值税改革的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增值税由()。

A.消费型转为收入型B.消费型转为生产型 C.生产型转为收入型D.生产型转为消费型 40.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按照适度偏紧原则调控高耗能产业规模,主要措施是()。A.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B.提高安全生产水平C.整合政府投资D.控制生产能力盲目扩张

.“十一五”期末,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到22.5亿吨标准煤,在世界能源消费大国中排名()。

A.第一 B.第二C.第三 D.第四

42.“十一五”时期,加快我国油气基地建设应遵循的原则是()。A.稳定东部、发展西部、加快海域、开拓南方 B.稳定东部、加快西部、开拓海域、挖潜南方 C.挖潜东部、稳定西部、开拓海域、发展南方 D.挖潜东部、发展西部、加快海域、开拓南方

43.我国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核电生产目标是,到2010年核电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例达到()。

A.0.9% B.1.0%C.1.5% D.2.0%

44.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全面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建设新线17000km,其中客运专线()km。

A.5000 B.7000C.8500 D.10000 45.我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电力工业要大力发展()万kw及以上超(超)临界机组、大型联合循环机组。A.15 B.30C.60 D.90 46.我国《“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要明显高于同期()。

A.工业增长速度 B.服务业增长速度C.农业增长速度D.经济增长速度

47.我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要求,在“十一五”期间,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要达到节能()的标准。

A.40% B.50%C.60%D.70%

48•关于我国水资源所面临的形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 B.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 C.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但开发潜力巨大 D.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但开发潜力巨大

49.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工业用水目标是,到2010年我国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比2005年降低()以上。A.15% B.20%C.25%D.30%

50.关于“十一五”时期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任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建立健全以差额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调控体系 B.建立健全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 C.建立健全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工程技术体系 D.建立健全自觉节水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

51.我国目前正在编制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其规划期是到()。A.2010年 B.2015年C.2020年D.2025年

52.我国《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确定了一批国家优势矿产资源开采及加工基地,其中,钾肥加工基地位于()。

A.新疆南部B.云南北部C.青海柴达木和新疆罗布泊D.甘肃河西走廊和内蒙古河套 53.我国《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西部煤化工基地布点于()。

A.陕西、内蒙古、宁夏、贵州B.新疆、陕西、广西、云南 C.新疆、山西、贵州、广西D.宁夏、陕西、四川、内蒙古 54.《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确定了一批国家优势矿产资源开采及加工基地,其中铜的开采加工基地位于()。

A.云南、新疆 B.陕西、四川C.宁夏、甘肃 D.广西、重庆

55.我国《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的经济发展目标之一是,到“十一五”期末,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翻一番。

A.2000年 B.2002年C.2004年D.2005年

56.我国《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要建设北方精品钢材基地,并将东北钢铁工业发展的空间重点做出了调整,其调整方向是()。

A.由西部向东部转移 B.由南部向北部转移C.由山区向平原转移 D.由内陆向沿海转移

57.《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提出,政府在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应当规定资源产出率、废物再利用和()等指标。

A.资源节约率 B.废物产生率C.资源化率 D.废物回收率

58.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其他各类建设严禁占用基本农田;确需占用的,须经()批准,并按照“先补后占”的原则,补划数量、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A.全国人大 B.国务院C.省级人民政府 D.国土资源部

59.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提出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其措施包括()。A.科学配置城镇工矿用地B.优先保障农村建设用地 C.整合规范基础设施用地D.建设用地实行集中布局

60.在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中,对东部地区土地利用区的划分是()。A.京津冀鲁区、苏浙沪区、闽粤琼区B.京津塘区、长江三角洲区、珠江三角洲区 C.京津冀区、苏浙沪区、闽粤琼区D.京津冀区、苏鲁豫区、闽粤赣区 61.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包括()。

A.产业升级 B.生活宽裕C.乡风文明 D.设施先进E.管理民主 62.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包括()。

A.技术改造与基本建设相结合B.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C.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D.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E.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63.根据劳动市场上失业的原因,经济学将失业类型划分为()。

A.非自愿失业 B.摩擦性失业C.系统性失业 D.结构性失业E.周期性失业

64.净出口是开放的宏观经济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等于()的差额。A.国内需求与实际GDPB.资本项目与经常项目

C.潜在总产出与实际总产出D.政府预算与政府决算.E.国内储蓄与国内投资 65.控制负的外部性是政府的职责。针对负的外部性,政府可以使用的公共政策有()。A.设立公共企业B.对产生负的外部性的活动征税C.可转让产生负的外部性的权力 D.价格管制E.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

66.经过30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主要标志是()。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B.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 C.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E.覆盖全社会的保障体系基本建成

67.关于投资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大B.边际储蓄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大 C.投资的增加会引起产出的更大增加D.投资乘数是加速数的倒数 E.投资乘数是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

68.关于投资总规模的计划预期目标,我国通常使用的测定方法是()。A.投资率法 B.年增长率法C.倍数法 D.指数法E.建设周期法 69.根据我国《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的规定》,下列国有投资项目中必须进行招标的是()。

A.施工单项合同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B.施工单项合同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C.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D.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E.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70.为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国家鼓励和支持中介机构、学会和其他社会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的()活动。

A.规划管理 B.宣传C.技术推广 D.组织协调 E.咨询服务 71.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享收入的税种有()。

A.增值税 B.资源税C.消费税 D.证券交易(印花)税E.土地增值税 72.目前我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专项转移支付可划分为()。

A.委托事务拨款 B.利息补助拨款C.鼓励或扶持性拨款 D.共同事务拨款E.财力补助拨款

73.我国规定,国有企业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行为包括()。

A.资产转让 B.企业兼并C.企业出售 D.企业联营E.企业关停 74.我国消费税的纳税环节有()。

A.生产环节 B.进口环节C.出口环节 D.零售环节E.消费环节 75.下列期货种类中,属于金融期货的是()。

A.利率期货 B.金融期货C.外汇期货 D.股指期货E.农产品期货 76.影响外汇市场供求状况的因素主要有()。

A.利率 B.准备金率C.通货膨胀率 D.政府干预程度E.储蓄率 77.下列保险类别中,属于人身保险的有()。

A.意外伤害保险 B.责任保险C.信用保险 D.健康保险E.人寿保险

78.在我国,主要承担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货币市场监管职责的机构有()。A.货币政策委员会 B.银监会C.中国银行 D.中国人民银行E.审计署

79.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有必要通过对其掌握的公共资源的计划配置,引导、带动社会资源的市场配置,国家掌握的公共资源有()。

A.财政预算资金 B.国家外汇储备C.重要资源储备 D.国家统借统还外债E.国有商业银行存款

80.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规划论证工作需要遵守的规定有()。

A.规划草案须经专家委员会进行深入论证,并由专家委员会出具论证报告

B.对国家级、省级专项规划进行论证时,专项规划领域以外的相关领域专家应不少于1/3 C.未经论证的规划,不得报请批准

D.送审规划草案前,规划编制部门应举行听证会,听取公众意见 E.送审规划划案时,应一并报送规划编制说明和规划论证报告 81.关于各类规划的编制和期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国家总体规划由发展改革部门提出并组织编制

B.省级总体规划由同级政府提出,并由其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具体负责编制 C.国家级区域规划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有关省级政府编制 D.专项规划由县级以上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

E.各类专项规划的规划期可根据需要确定

82.我国对专项规划编制衔接工作的规定有()。

A.规划草案送同级政府发展改革部门,由其负责与总体规划的衔接 B.规划草案送上级政府有关部门,由其负责与上级专项规划的衔接

C.规划草案印发下级政府,由其负责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D.涉及其他领域的,规划草案送同级政府有关部门,由其负责与其编制的专项规划衔接 E.相关规划间衔接不成的,由同级发展改革部门协调,重大事项报同级政府决定

83.“十一五”时期,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有利条件主要有()。A.市场潜力巨大B.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C.国民储蓄率较高D.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E.劳动力资源丰富

84.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鼓励生产与消费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措施有()。A.优惠的价格政策 B.优惠的投资政策C.强制性市场份额 D.优惠的财税政策E.优惠的信贷政策

85.“十一五”期间,我国电价形成机制的改革目标有()。

A.发电、售电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B.发电、输电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

C.售电、输电由政府定价D.售电、配电由政府定价E.输电、配电由政府定价

86.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各级政府切实履行职能、运用公共资源全力完成的任务有()。

A.新农村建设 B.防灾减灾C.促进就业 D.区域发展E.基础科学研究

87.《“十一五”规划纲要》对我国多元化教育投入体制改革提出的要求是()。A.普通教育由政府负全责B.高中阶段教育以政府投入为主C.义务教育由政府负全责 D.职业教育实现市场化、产业化E.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实行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互补充

88.我国《能源“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的建设重点有()。

A.能源基地建设工程 B.石油替代工程C.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工程

D.新农村能源工程E.海洋能源开发工程 89.我国现阶段能源消费的主要特点有()。A.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B.优质能源比重上升,石油安全不容忽视 C.优质能源比重下降,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D.工业用能居高不下,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E.生活用能有所改善,用能水平仍然很低

90.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对企事业单位提出的要求有()。A.节约投资B.降低资源项目C.减少废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D.提高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水平E.控制运行成本

91.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下列各类区域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域的是()。A.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B.国家级自然保护区C.国家荒漠生态功能区 D.国家沟壑水土流失防治区E.国家地质公园

92.国家对加强建设项目用地前期论证工作的要求是()。

A.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的农用地转用,要严格用地许可程序

B.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和土地供应政策等对建设用地的控制和引导 C.建设项目选址应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原则进行多方案比较,优先采用占地少特别是占用耕地少的选址方案 D.计算土地产出率指标,建立经济评价方法和标准

E.划定城镇工矿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扩展边界,明确管制规则和监管措施

93.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我国各类产业园区应当组织区内企业进行资源综合利用,可采取的方式包括()。

A.废物交换利用 B.能量梯级利用 C.土地轮替使用

D.水的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E.共同使用基础设施和其他有关设施 94.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把全国划分为九个土地利用区,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有()。A.行政管理能力 B.资源条件C.土地利用现状 D.经济社会发展阶段E.区域发展战略定位

95.我国《修编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坚持的工作方针有()。A.政府组织 B.领导挂帅C.部门合作 D.公众参与E.产学研结合

第五篇:当前经济形势与宏观经济政策走向

当前经济形势与宏观经济政策走向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总体上是良好的。中国完全可以有效遏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的软着陆。当今世界经济形势,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股市暴跌形成潮流,全球央行纷纷降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前的我国是否应该继续保持紧缩性货币政策,人民币升值的方针能否继续推行,以及对于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将如何进行、财政政策的作用该怎样发挥等问题都成为重中之重。

外部经济形势:金融危机远未结束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基本特点可以用“三F”来表示,即Financial Crisis(金融危机)、FUel Crisis(石油危机)和Food Crisis(粮食危机)。索罗斯日前曾指出,美国当前可能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目前,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下滑,金融危机已经从次贷蔓延到优级抵押贷款。美国最大的两个房地产贷款公司——房利美、房地美近期陷入困境便是证明。这两家金融机构持有大约5.3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债权,占整个市场规模的44%。这两大公司面临财务困境,势必会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因此,要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保持高度警惕,不要掉以轻心,不要以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危机还远未到达“结束的开始”(the beginning Of the end),很可能仅仅是“开始的结束”(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内部经济形势: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国内的通货膨胀次贷危机影响中国的直接和间接途径

发端子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影响到了中国,部分中资银行机构购买的次级抵押债券价格缩水,更严重的是,由于中国是美国机构债的最大持有国,而房利美和房地美又是美国最大的两家机构债发行人,因此中国持有的机构债不仅会账面缩水,而且还会面临违约的风险。无论如何,“两房”危机已经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安全造成极大冲击。次贷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损失还会表现在资本流动、贸易保护等诸多方面。随着次贷危机的发展,可能会改变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极可能导致短期性投机热钱流入中国,也可能导致热钱的迅速抽逃。次贷危机和美国经济下滑将导致美元持续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进而造成中国国内输入型通货膨胀。而美国经济下滑又会引发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思想抬头。美国经济减速或衰退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的研究人员测算,中国出口对美国收入的弹性大约为4。就是说,美国经济增长下降1%,中国对美出口增速可能下降4%。考虑到其他国家经济增速也会因美国经济减速而下降,加上中国出口对许多重要贸易伙伴的收入弹性也在3~4左右,因此,以对美出口占中国出口比重1/5左右计算,美国经济增速下降1%,中国的总出口增速大致下降2%。对中国的通胀形势必须继续保持高度警惕

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既有成本推起也有需求拉动的性质。但本轮通货膨胀的发生,从根本上、从源头上说,是经济过热的结果。当前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的暴涨,以及国内工资成本的上涨(还有天灾),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发生也有重要作用,而且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从根本上说,也是世界范围内经济过热的结果。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的通货膨胀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第一,通货膨胀的发生和发展,滞后于经济过热的发生和发展数个季度甚至、年以上。2007年的经济过热,不但对当前的通货膨胀,而且对和未来的通货膨胀将会发生影响。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高达10.4%,依然高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压力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

第二,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是在依然存在物价管制条件下的通货膨胀水平。为了改善资源配置,增加供给,政府必然会逐步放松物价管制。由于价格下调的刚性,一旦解除对关键性产品的物价管制,通货膨胀率将会上升。

第三,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如铁矿石)的上涨——尽管目前已经有所回落,已经而且还将增加中国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导致中国PPI的上升。

第四,中国的PPI在最近几个月持续上升,目前已经超过10%。下游企业将越来越难以消化PPI的上涨。一些企业将因亏损而倒闭、减产,但这并不意味产品价格不会上涨。因而,CPI很可能将因越来越多的产品的价格上涨而上涨。此外,CPI并不是衡量通货膨胀的唯一尺度。例如,GDP—缩指数依然在快速上升。中国面对的不仅仅是猪肉或其他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而是物价的普遍上涨。

第五,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通货膨胀的上升趋势得不到扭转,通货膨胀预期将会加强,通货膨胀预期下的企业和个人的自我保护行为(如要求增加工资、囤积、抢购等)将使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在目前条件下,抢购之类的现象不大可能发生,但工资一物价的上升螺旋却可能形成。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前瞻:坚决遏制通胀

国务院最近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的位置。笔者认为,尽管CPI的上升速度可能会因基数和农产品价格回落等原因而出现回落,但对通胀的警惕不能放松,宏观经济政策仍应该坚持把抑制通胀作为宏观经济政策首要目标的方针。如果中国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抑制通胀,经济就不需要急刹车;如果过早放松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就可能反弹。最终不得不急刹车,损失则要大得多。抑制通胀无需惧怕经济增长速度适度降低

由于中国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途径应该是抑制总需求。换言之,控制通货膨胀就要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在中国的总需求中,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是增长最快的两部分。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中国的投资率超过45%,是世界之最。由于房地产投资对总投资的增长贡献最大,且存在较严重的泡沫,因此应该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点。抑制经济过热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必须付出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中央政府关于“两防”的方针是绝对正确的,在通货膨胀回落到可接受的水平之前,切不可以改变。投资增长速度和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的方向,我们没有必要对两者增长速度的下降,特别是对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过于担心。目前速度降一点,是正常的,不必紧张。没有增长速度的适度回落,就不能有增长质量的提高,也不可能有产业结构的升级。

防止经济过度下滑可以做些预案,但还没有到需要立即实施的程度。在当前形势下,释放出政府将会对“反通胀”方针加以调整的信号是绝对有害的。即 便需要对某些具体政策进行微调,也不应使公众产生“政策将会放松”的印象。例如,基于货币政策松动的预期,许多银行提

前放贷,夸大信贷紧张程度,营造信贷需求旺盛、规模紧张的氛围,以倒逼中央银行。温总理关于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于8%的提法,显示了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决心,为治理通货膨胀预留了充分的余地。笔者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通胀率4.8%的目标今年恐怕难以实现,可以延长实现这一目标的期限,但没有必要对此目标加以改变。而且,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应该最终维持在3%左右。治理通胀离不开货币紧缩

货币主义者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货币现象”。话虽然不能说得极端,但宽松的货币供应环境毕竟是出现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必要条件。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离不开货币紧缩。除非通货膨胀形势有了根本的好转,否则,货币紧缩的大方向是不会也不应该改变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减少有效需求,从而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治理成本推起型通货膨胀,自然要增加供给,但为增加供给所能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有限的(减税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且难以在短期内见效。一般情况下,即便通货膨胀是由供给方原因所造成的,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除实行其他政策外,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必须看到,在这种情况下,为求抑制通胀,需要付出更大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1980年代,为了抑制由于石油冲击造成的通货膨胀,美联储采取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美国经济一度陷入“滞胀”。但历史表明,美国当时的经济衰退换来了以后20多年的低通货膨胀。而这种低通胀,则为美国经济的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多年的低通胀来之不易,一旦失去,要想重新获得,所付代价将是十分巨大的。由于就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已经越来越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所带来的失业问题应该、而且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如财政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来解决。为了改善经济结构应继续使人民币升值

中国的本次通货膨胀不能不说同其汇率政策有关。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的货币源头及其发展可以分为这样几个环节:

第一。优惠的引资政策和出口导向政策导致了中国的双顺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双顺差日益固化为结构性的双顺差。中国经济增长的对外需依赖度日益提高。

第二,由于对外依存度过高,中国不希望人民币升值。在双顺差条件下,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不得不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买进美元,释放出人民币。

第三,央行的干预导致外汇储备和基础货币的大量增加。为了防止基础货币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央行进行了大规模的对冲操作:卖出央票,回收人民币;提高准备金率。央行的对冲是成功的,但由于存在种种制约因素,对冲难以完全冲销掉过剩的流动性。事实上,中国的广义货币的增长速度一直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这就为通货膨胀的发生创造了货币条件。第四,中国的持续、巨额双顺差必然导致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产生,这种预期进而导致了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之外的资金的流入,从而进一步导致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和央行的对冲的负担。过剩流动性进一步增加。

第五,解决由双顺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造成的流动性过剩的最简单办法是让人民币根据市场的需求自由浮动。但是,由于人民币币值长期低估,人民币汇率一旦自由浮动,上升幅度可能过大。由于担心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严重打击,中国选择了人民币缓慢升值这一路径。第六,人民币缓慢升值和中美利差的倒挂导致热钱流入。在人民币升值速度缓慢条件下,防止热钱流入的唯一方法是实行资本管制。必须加强资本项目管制

如果已经确定了人民币缓慢、渐进升值的方针——尽管笔者不认为这是最佳方针——我们就需加强资本管制。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取决于资本管制的有效性。只有当资本管制完全有

效时,才谈得上人民币升值的自主性,即升值速度才可以由中国自行掌握。当前央行对跨境资本流动加强管理的方针是非常必要的。但笔者认为力度还应该进一步加强、覆盖面应该进一步加宽。“严进宽出”应该调整为对进和出都实行有效管理。在强化对“热钱”防堵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对“热钱”突然流出、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而防患于未然。财政政策应在稳定经济、促进机构调整中发挥更大作用

由于银根紧缩、人民币升值,以及外部经济体增速下滑等,出口形势将会恶化,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会下降。这时,财政政策应该发挥更大作用,用于帮助经济增长方式平稳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比如,采取减税政策、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补贴、完善社会保险体系等举措。值此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下滑、贸易条件严重恶化的时候,通过增加税收的政策刺激出口,以保持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办法不是最好的选择。

下载投资师宏观经济政策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投资师宏观经济政策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