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惨案观后感(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2 20:58: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慕尼黑惨案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慕尼黑惨案观后感》。

第一篇:慕尼黑惨案观后感

慕尼黑惨案观后感

潍坊项目监理部秦祥

慕尼黑惨案是于1972年9月5日(第二十届夏季奥运会举办期间)发生在西德慕尼黑的一次恐怖事件。巴勒斯坦武装组织黑色九月组织,袭击了当时参加奥运会的以色列代表团,导致该代表团11人悉数身亡。

在影片中,八名黑色九月武装恐怖分子在9月5日清晨4时10分,闯入慕尼黑奥运村以色列选手驻地,当场击毙了以色列摔跤教练莫什·温伯格、运动员约瑟夫·罗曼,另有9名代表团成员被当作人质关押。奥运会由此被迫停赛。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和内政部长拒绝了以色列方面派遣一个特别行动小组的请求。对于此行动的解释是,德国有关当局认为能独立解决此次人质事件。此后,黑色九月发表声明,要求在12点之前释放被以色列关押的234名巴勒斯坦政治犯。11点,以色列政府正式拒绝了释放政治犯的要求,但同意考虑将人质转移到埃及开罗再进行谈判的建议。12点,国际奥委会委员与恐怖分子谈判:在释放人质条件下,保证恐怖分子安全离境,并支付他们巨额资金但遭到拒绝,但是谈判成功延后了恐怖分子提出的最后答复期限,改为当晚十时许,用两架直升机将恐怖分子和人质运往德国一处空军基地,然后转机离境。警方原拟乘换机之机,营救人质。当时在机场布置了五名狙击手,三位布置在信号塔上,一位躲藏在地面一辆维护车辆后,最后1位躲在地面的水管障碍物背后,因为德国方面根据艾哈迈德·图尼的报告,认为只有四到五名恐怖分子。但其实恐怖分子

一共有八人,而且由于交通堵塞,令装甲车迟到半小时。大约晚上10:30,恐怖分子到达机场,在机场中停靠了一架波音727客机,警方打开探照灯照亮现场(事后被认为光线仍不足帮助狙击手辨认目标),恐怖分子头领艾萨前往检查飞机,而人质则继续留在直升飞机内。警方原计划在机组人员中混入警察协助消灭1-2名恐怖分子,但没有接受任何反恐训练的机组人员们最后拒绝帮助执行而在行动开始前全部撤离了客机。当恐怖分子头领发现波音客机内没有任何机组成员时,他立即折回直升机。这时躲在水管后的一名狙击手首先向艾萨开火,此时约为11时。由于狙击手们没有无线电通讯装置,没有夜视装置和头盔,且人数也落后于对方,计划完全失控。第一发射击未击毙艾萨而击中了陪同前去检查飞机的副手的大腿,他后来也爬回到其他恐怖分子那里。三名恐怖分子藏身到直升飞机后面还击,而且由于之前的错误,直升机的停机方向位置未正确按照计划执行也造成狙击手的视觉范围被阻挡。战斗持续45分钟,直到装甲车到来。由于恐惧,一名恐怖分子开始向第一架直升机内的人质开火,并让其他两名恐怖分子走出掩护。他跳出去的时候留下了一枚手榴弹。此三名恐怖分子均被狙击手射杀。但接下来的爆炸杀死了直升机内的所有人质。第二架直升机的五名人质同样在战斗中全部死亡,直升机被引爆。西德在这次营救中也牺牲了1名警察。八名恐怖分子中包括头领艾萨在内的五名被消灭,剩余三名被逮捕。

从这段影片中可深深的感受到:

1,援救失败导致惨案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一系列失误所造成的。追根溯源,还是由于当时政府在处理人质事件时反应机制不完善:整个救援行动最高指挥权掌握在一名决断力不足的警察局局长及两名政客之间;情报不足不能正确判断恐怖分子人数,即使是在狙击开始前30分钟已有线索能确认恐怖分子为8人仍未及时作出调整、反应;救援计划的生变导致可操作性不足,使原有计划成功效果大打折扣;狙击手装备不足,在深夜进行狙击却没有安装暗視装置;狙击手非专业反恐训练而来自普通警察,个人技术水平不足;在有更先进狙击枪的条件下,却选择使用的是其他射击准确度不高的狙击步枪。

2.这起严重的恐怖事件终结了慕尼黑举办一届“快乐运动会”的原定目标,和平奥运以流血告终。这也使正在举行的慕尼黑奥运会失去了它本应赋予的光鲜与亮丽。

然而,奥运会所表现出的国际合作与良好意愿的核心价值使奥运会并未就此停办,惨案使后届各举办国更加重视奥运会的安保工作,开始重视对于恐怖份子挟持人质事件的处理能力。

这场灾难同时传递给我们的是:不忘发生的事,但它也应该增强人们的勇气,不要停止为一个和平世界而斗争。

3,“黑色九月”系巴以冲突的产物,均属巴激进极端分子。这场冲突是造成所谓“中东问题”的主要根源,是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犹太人难以逾越的鸿沟。

回眸巴以争端,已有百年历史。巴以之间的一切恩怨、纷争乃至流血冲突,皆因争夺生存空间——土地而引起的。历史的积怨和现实的利益,酿成了老祖宗同为闪族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兄弟阋墙”。

巴以争端也成了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最为复杂的地区难题。历经百年战乱和流血不仅未能解决以巴勒斯坦问题为核心的中东问题,相反使中东地区长期处于动荡和不安之中。我们坚信最终双方只有回到谈判桌上,通过政治途径和平的解决,尽管这条路走向光明还很长很长。

第二篇:1972年慕尼黑惨案回顾

第20届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9月劫持并杀害运动员及团队人员事件

(慕尼黑惨案)

事件回顾

惨案的发生

1972年8月26日,第20届奥运会在西德慕尼黑召开。在运动会召开的前一周里,人们多次从媒体上看到关于这次大会的热烈评论:这是一次“和平欢乐的盛会”。诚然,这是当时奥运史上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盛会,参加的运动员及其代表的国家,超过以往任何一届。以色列也派了一个到当年为止最大的代表团———尽管有些人身上还有在德国纳粹集中营 留下的肉体和精神的伤痕,但他们对参加这届奥运会显得兴致勃勃。

运动会开始一周里,运动员的成绩骄人,人们都沉浸在奥运盛会的祥和与欢乐之中。然而,在这场和平盛会的背后,却有巨大的隐忧:有关决策官员为满足购买先进体育器材的巨大投资需要,缩减了警卫人员和安全设施的开支。对于呕心沥血主办这届奥运会的西德官员来说,他们希望这次运动会能让世人相信,西德已恢复了一个文明国家的形象,人们应抹去二战和希特勒时代1936年柏林奥运会所留下的阴影。西德的边防人员和重要的运输站口都普遍放松了对进出人员的检查,这给了恐怖分子一个可乘之机。发起恐怖行动。

“黑九月”1972年9月4日,以色列队没有赛事,大多数运动员在奥运村休息,晚上出去看电影。电影看完了,以色列选手陆续回到了奥运村。5日凌晨约4时,他们还在沉睡,奥运村外面忽然出现了8个模糊的身影,他们拎着沉重的运动包,悄然走向25A门旁边的一段栅栏。

这8个人是一个名叫“黑九月”的恐怖组织的成员。他们带着冲锋枪、手榴弹,越过栅栏,直奔既定目标———奥运村中以色列选手居住的31号建筑物。他们选择从这里进去,是因为他们先前察看过,而且知道,一些运动员在外面喝醉了,回来时常常攀越这段2米高的栅栏,保安根本不会阻拦。这8名恐怖分子穿上田径服作为伪装。拿今天的标准看,慕尼黑奥运会的安全工作实在是一个笑话:整个奥运村仅用一层薄薄的铁丝网拦住,当运动员回来晚了,他们都愿意翻越铁丝网,抄近路回家。此外,奥运村内没有摄像机、探测器,也没有路障,门口有几个保安,但居然没配武器!这些恐怖分子事前也做了周密准备:一名恐怖分子曾在建设奥运村时当过建筑工,对奥运村了如指掌,另一人事发前一天还潜入了奥运村,详细侦察了以色列运动员居住的楼层。

他们在几个以色列人住的一号公寓套房外站好位置,然后用事先准备好的钥匙打开门。他们的行动被屋内一名以色列运动员察觉。随后,恐怖分子与以色列运动员们展开搏斗。25分钟后,两名以色列运动员被打死,其余9人被劫为人质。

在双方搏斗中,奥运村治安当局接到过一些路人打来的电话,但没引起足够的重视。搏斗时断时续,几声枪响和撕心裂肺的呼叫过后,一切又重归平静。刚从睡梦中醒来的人,也闹不清出了什么乱子,因为在奥运村,几乎夜夜都有各种庆祝活动,经常有人放爆竹焰火,喧闹取乐。

4时55分左右,一名没带武器的西德治安警察来察看情况。他打开步话机,朝站在康那利大街31号前缠着头巾的一名恐怖分子咕哝了一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人没吱声,从公寓门后溜了。

拯救人质失败

凌晨5点,慕尼黑警察局长曼弗雷德-施赖伯在睡梦中被报警电话惊醒,于是慌忙组织人力处理危情。

5时10分,西德当局开始了拯救人质的行动。在双方对峙当中,“黑九月”下达了最后通牒,他们要求释放被关押在以色列的234名囚徒和西德监狱中的两名囚犯;最后期限为5日上午9时,过时开始杀人。不过随后,“黑九月”分子一再修改了最后期限的时间。

9时,国际奥委会主席基拉宁和本届奥运会组委会主席道默发表联合公告,宣布从9月5日下午起暂停全部比赛。

西德政府对“最后通牒”作出了反应,表示可以同意他们的要求,但必须就细节问题作进一步谈判。西德警方欲争取时间,为冲进31号大楼营救人质做好准备。

晚上18时35分,双方进行了第一次直接接触。西德内政部长、慕尼黑警察总监和奥运村村长进入31号楼,亲眼目睹了劫持者孤注一掷的决心,于是决定改变原定冲入大楼营救人质的计划。

警方于是答应歹徒提出的要求,用飞机把他们和人质转送到埃及,并决定在慕尼黑机场实施营救行动。

20时30分—21时,西德方面派出3架直升机前往。

当“黑九月”分子走过柏油碎石铺成的停机坪时,负责这次行动的指挥官下令开火。两名狙击手射出两发子弹,监视直升机驾驶员的两名歹徒应声倒地。机场霎时间乱作一团。随后双方展开激战。

枪战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才结束。警察在清点尸体时,有5名歹徒被击毙,西德警官1人死亡,几名警察受伤。9名以色列人质则全部被恐怖分子杀害。

9月6日,奥林匹克运动场里,一片肃穆。当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第二乐章奏响时,许多运动员禁不住放声痛哭。

为了悼念11名死难者,11个座位被空着。幸存的以色列人在这个追悼仪式上,几乎控制不住自己。

9月7日,奥运会恢复比赛

营救行动失败后,世界舆论为之哗然,纷纷指责西德警察无能,抨击西德政府“视人质生命如儿戏”。这次恐怖事件,让西德蒙受了奇耻大辱,也使西德政府对日益增加的国际恐怖活动产生了危机感。

从此以后,赛事安全问题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尽管恐怖袭击事件中也有5名恐怖分子被打死,但是,没有人会怀疑,慕尼黑事件是恐怖分子的一次“成功”,而且会诱使其他恐怖组织把奥运会作为袭击目标。另一方面,慕尼黑奥运会的血腥一幕也唤醒了主办者的安全保卫意识,使他们看到反对恐怖主义也是举办奥运会举足轻重的一环。在随后的历届奥运会和其他重大赛事中,组织者都提高了安全措施的投资力度。

第三篇:湄公河惨案观后感

观“湄公河惨案”有感

澜沧江—湄公河是亚洲唯一一江连六国的跨国河流,其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穿越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出境缅甸后称为湄公河,流经缅、老、泰、柬、越五国后汇入太平洋,被誉为“东方多瑙河”。

2011年10月5日上午,中国籍船舶“华平号”和缅甸籍船舶“玉兴8号”在泰、老、缅三国交界的湄公河流域被截杀,事后赶到的泰国警方声称击毙了1名匪徒,其余4人逃走。警方声称在两艘船上发现毒品麻古90多万颗,并打捞到13名中国人的遗体。蒙眼、封嘴、割舌、挖眼、刀捅,几乎全部都被打断手脚,船长还被戴着手铐。

惨案发生三天后其他船员因惨案发生而被封航的关累港内休整。三天了,对于他们的亲人来说是多么漫长的等待,为什么还没有消息,为什么各大媒体上还没有关注?这件事情是5号发生的,但为什么直到这10号才被人更多的知道?按照云南省外事办新闻处的说法,其实他们在事发的当晚就已经接到了被劫持的消息,但是由于他们不能够确认,这个被劫持者是否已经全部遇难,而且事发的当地实在是一个比较复杂,而且敏感的区域,因此他们没有及时对外公布这条消息。直到7、8两日陆续发现了遇难者的遗体之后,他们才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事情其实已经发展到了他们无法控制的地步了,不得不将此事公之于众罢了。

凶手是谁?幕后主使是谁?谁制造了这场惨案?是贩毒?是嫁祸?是误杀?是报复?迷雾,笼罩在湄公河上空。众多疑点,众多难点,惨案被更多人关注后人们不禁要问: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我们分析一下客观原因:首先,经过多年努力,湄公河国际航运格局已经形成,货运方从件杂货运输逐步扩大到集装箱、冷藏、大件运输,出境货种呈现多元化趋势。很多人预计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密切后,湄公河上的人员和商贸将大大增加,这条黄金水道的价值也会不断被提升。但现实的情况是,湄公河上的运输船却面对着安全越来越没有保障的局面。中国的商品占领东南亚市场已经不再令人意外,但是随着商品大量涌进东南亚的中国人并非也受到同样的欢迎,或者说没有得到正常的对待。

其次,这片水域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方面是它流经的国家比较多,那么各国之间管辖权还存在一些分歧,还存在一些执法当中的漏洞或者死角。第二方面的漏洞,它存在黑恶势力在当地,包括毒品犯罪组织在当地的非法活动。黑恶势力他们大多是有武装的,手段是相当残忍的,湄公河沿岸、南佤和金三角地区的武装组织多且繁杂:勐拉同盟军、缅甸政府军、佤邦联合军、掸邦南部军及各种与政府关系密切的拉祜族民团。它们的势力犬牙交错,佤邦军也只算其中力量较大的一支,因此外界根本无法弄清楚全部情况。第三方面就是各国的法律制度还存在一些不一致,包括对犯罪组织的一些规定也是存在一些差异,这也是中方和相关国家加紧磋商相关的应急机制,共同协调应急预案,这样的一个初衷,一个主要的考虑方面。

为了更好的得到结论,我们有必要面对眼前的事实:中国船员死后多被反向绑缚或用手铐锁住双手,说明劫持时顺从了劫匪,按以往的规律,只要船员不反抗,劫匪只劫财不杀人。杀人对于长年靠收保护费、打劫过往船只财物为一大经济来源的劫匪来说,无异于自断财路。很多船员身中多枪,如果土匪处决人质,会如此浪费子弹吗?对着头或心脏打是不是更省事?被劫持的船停靠码头了,有人受伤,船长还活着。但随后发生了什么?劫匪为什么允许船停靠码头?船长有时间打回电话,是否意味着劫匪已逃走?但最终为什么船长失踪,受伤者全变成了死者?这些疑点的出现,隐约透露着一个秘密:有人要把水搅混,要刻意隐瞒什么,从而埋没真相。

真相究竟是什么?其实围绕惨案有“嫁祸说”,即金三角地方武装或贩毒集团,因派系斗争、争夺地盘而嫁祸另一方;“误杀说”,即泰国方面在解救时误杀了中国人质;“报复说”,即9月21日中国一艘运输船曾被缅甸军人“劫持剿匪”,引来土匪报复杀人„„

这件事不简单,想让这事大白于天下,也很简单,就是这事的结果对谁最有利,对谁最不利。很显然最不利的是中国,1,不相信泰国所说,那就和泰国不合,指责泰国办案含糊,无力,甚至有意而为之。那样必然上升到国家政治层面。2,就是认为缅甸做的,导致中国和缅甸关系恶化,要知道中国周边的朋友少,而缅甸可以认为不是敌人。3,国内民愤问题,解决不好,会给政府的形象打上折扣。最怕国外,解决不好中国公民在外的生命财产没有保障。好了,此事

某国希望的结果应该是挑起中国和缅甸,泰国的矛盾,让中国在南海而且在内陆的外交上雪上加霜,当然希望中国最好是内乱。美国还是世界老大,中国是个经济大国,不能闹翻脸,国家毕竟不是个人,不能感情用事,想发展,必须学美国成功经验,闯出自己的发展之路,成为有中国特色不同于美国的世界老大。

最后用一句话来充分表达我对此事的看法:“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第四篇:《卡廷惨案》观后感

《卡廷惨案》这部电影以二战为背景,当时德国法西斯正大举向东进攻,苏联为了自保竟强行侵占波兰,建立起东方防线,波兰人民因此而遭受巨大的苦难。在苏联占领波兰的期间内,苏联对波兰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军人被俘,言论封闭,?舆论欺骗,自由限制,此外,还有受战火影响的波兰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困苦。

在德军占领波兰以后,纳粹分子要挟波兰的将军夫人公开发表声明说是苏联人杀害了自己的丈夫,并号召波兰人民起来反抗。一开始,将军夫人并没有答应,但是在看过视频,了解真相后,将军夫人还是照做了。后来,德军战败,苏联人卷土重来,将军夫人仍旧坚持自己丈夫是被苏联人所杀,告诉别人苏联人在说谎。而且,在遇见将军安于现状的旧部下杰西的时候,她告诉他“苏联人要靠谎言掩盖真相,而你不用!”整个片子没有太多关于德国纳粹分子的暴行画面,更多的是在记叙苏联人对波兰人所做的肮脏的一切。影片的主要人物也充满了悲剧色彩--真相被扭曲,亲人被杀害,国家承受着重大灾难而自己却还悲哀的活在这个充满谎言的世界里,永远都不能让真相大白于天下。那个时候的波兰人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巨大的痛苦让他们感觉不到生的快乐,所以才会有军官杰西的自杀,塔奇奥的反抗这样的事情出现。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不大喜欢将军夫人的做法,因为这样或多或少给反法西斯同盟对抗纳粹德国带来的一定的困难。但是,站在将军夫人的角度上,这种做法又是合情合理的。

第一,发表声明为是为了保全将军夫人的女儿。将军夫人的女儿是将军夫妇二人爱情的结晶,有着他们二人对她深深的爱,这是伟大的母爱让她不顾一切的想保护她。第二,将军夫人爱她的丈夫,她不想背叛自己的丈夫,她要坚持真相,以守护她对丈夫深切的爱。第三,这也是一种爱国心的驱使。作为一个波兰人,将军夫人定然拥有作为波兰民族一员的自尊心,她不会对侮辱自己民族的人低头,她要保护自己的民族,这是一种大功心。相比之下,将军夫人的前女佣夫妇则显得多么卑鄙,两个汉奸,靠出卖国家来获取利益。第四,波兰是一个受宗教影响比较深的国家,全国有众多的宗教团体,其中信仰罗马天主教的波兰人就占了全国大部分人口。作为一位天主教徒,将军夫人必须诚实,不仅是对自己,还有对自己的家人,国家,民族,否则就是“有罪”。如果说谎的话,将军夫人也许永远都要生活在痛苦中,承受着良心的鞭笞,再多的忏悔也没用了,虽然说实话也许可以给她在物质上带来巨大的满足。

根据以上的种种原因,我们就算不赞同将军夫人选择说实话,也不应该反对。将军夫人是一个有文化的人,有较高思想境界,她更在意的是精神上的满足,而不是如同她的前女佣那样像一条只会乞食的狗。

到现在还记得被俘的当天夜晚,将军召集他的部下并告诉他们“除了你自己,无人能缴你的抢!”事实自在人心,只要真理还在,是不可能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屈服的,靠谎言谋取的和平时维持不了多久的。

上课的时候老师还要我们将将军夫人与那位女教授相比较,并在成为二者之一中做出选择。我更倾向于做后者,我觉得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在那个时候,很多波兰人都知道是苏联人制造了“卡廷惨案”,但是他们却眼睁睁的看着苏联人在歪曲事实,并不是他们不想大白真相,而是他们根本做吧了太多的事,要知道那时候是苏联占领了波兰,波兰的重建还要苏联人帮忙呢。在这种情况下将军夫人所作的为事实搏斗的努力显得多么的微不足道,相当于一种自杀。女教授选择沉默,因为她知道波兰还要建设,需要很多人力物力,她把眼光放在了未来。

第五篇:尼罗河上的惨案观后感

《尼罗河上的惨案》观后感

离看完这部电影都差不多一星期了,但仍然对电影中跌宕起伏的情节记忆犹新,同样也深深地为电影中男女主人公的悲剧唏嘘不已,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这起发生在尼罗河上的惨案值得我们慢慢从中思索、反省。

从影片一开始就描述了西蒙背叛贾克移情于琳妮,这就为整个故事埋下了伏笔。很大程度上暗示了即将发生的惨案最可能的原因——情杀。紧接着就出现了在埃及进行蜜月旅行的西蒙琳妮夫妇常常被贾克的神出鬼没搅得罢兴而归。为了躲避贾克的胡搅蛮缠,西蒙和琳妮设计将贾克骗到火车站,他们自己则搭乘轮船进行尼罗河之旅。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早已被甩掉的贾克,突然出现在轮船上。如果不是有人将西蒙夫妇的行踪告诉贾克,贾克也不可能次次成功破坏他们的旅行。而每次都在场的只有琳妮、西蒙、贾克三人,琳妮与贾克是情敌,每次贾克的搅局都令她非常恼火和扫兴,她不可能是那个泄露行踪的人。唯一的可能性就指向了西蒙。然而故事又将船上每个人与琳妮的过节一一展现出来,使得船上每个人都有杀她的动机。就像琳妮干死后,侦探波洛把每个人都当做怀疑对象,然后想出每个人的具体做法,虽然看起来有些荒唐可笑,却反映出了波洛推理案情的周全严谨,当然也给紧张的凶杀案平添了一些幽默诙谐的气氛。

故事从此就变得扑朔迷离起来。虽然每个人都有嫌疑,但嫌疑最大的无疑是贾克,然而贾克偏偏有不在场的证明。表面看来贾克与琳妮的被杀没有任何关系,就像被刻意安排过一样,这一点显得极不寻常。而西蒙被枪击中腿部后,却喊着找人照顾精神失常的贾克,与之前对贾克恶劣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虽然不能说明什么,也许是西蒙自己的负罪感使然,但也为贾克制造了不在场的机会。这一点不得不说他们两人计划得很完美。但在完美的计划也会有纰漏,西蒙在枪杀琳妮的过程中被她的女仆发现,结果由于女仆贪财,想要挟凶手要一笔钱,结果被杀。却又引出贾克在杀害女仆时被奥特伯恩太太发现,结果在奥特伯恩太太向波洛告密时,陡然生变,奥特伯恩太太被人开枪打死。线索似乎就此断了,然而就是这一切变故,让凶手一步步暴露出自己的狐狸尾巴。最终被机智的波洛找出了凶手。

没有天衣无缝的犯罪计划,只有最优秀的侦探。即使是再优秀的侦探,纵算能破解任何谜案,也不能实施出一个不被他人破解的犯罪。因为每一次犯罪都会给犯人背上一个包袱,拼命想去卸掉这个包袱时,不知不觉又会多了几个包袱,最终把自己压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事习惯,无论优点还是缺点,不经意间便会留下痕迹,不经意间那天就会成为犯罪的证据或突破口。况且许多事情难以预料,一点误差就可能毁坏全局,而现实中可能会有很多不可控因素,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些因素积累起来,就可能让计划流产。

电影虽说是一步凶杀片。气氛有些压抑紧张,但同时又有些幽默俏皮的桥段,是电影有张有弛。而电影中的“幽默一号”非波洛侦探莫属,滑稽的胡子,大大的肚子,与他断案时的严肃显得不太协调让人忍俊不禁。而且不论在哪个场合,他都要去纠正别人说自己是比利时人,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却十分有趣。而剧中的古德奥里船长也让人感到很搞笑,古怪的表情和穿着,一心想尽职尽责,却由于马马虎虎连自己的乘客的名字都没搞清,结果还无端受到波洛的怀疑。当然,剧中的笑点不止这些,还有很多,都给枯燥的推理注入了轻松俏皮的气氛。

下载慕尼黑惨案观后感(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慕尼黑惨案观后感(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慕尼黑啤酒节

    慕尼黑啤酒节 慕尼黑啤酒节(The Munich Oktoberfest)又称“十月节”(Oktoberfest),起源于1810年10月12日,因在这个节日期间主要的饮料是啤酒,所以人们习惯性地称其为啤酒节。每年......

    刑法湄公河惨案

    刑法湄公河惨案 “我认罪了„„请求死者家属和中国政府在量刑上给予我从轻处理。”21日20时许,湄公河“10·5”惨案庭审现场,被告人糯康在做最后陈述时双手合十,满脸忏悔。 21日是湄公河......

    慕尼黑大学夏令营

    2018年暑假赴德国慕尼黑大学短期游学项目 慕尼黑大学简介 慕尼黑大学,全称是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学(Ludwig Maximilian München Universität),始建于1472年,是德国......

    工程机械展慕尼黑(范文)

    参观考察报告 此次参观考察内容有巴黎INTERMAT展,力士乐液压件公司,戴纳桥厂。 巴黎展会云集国际著名厂商,装载机厂家有卡特、沃尔沃、利渤海尔、小松、日立、神钢、现代、大宇......

    校园惨案反思(大全五篇)

    刀和枪,哪个更可怕?一般看来,枪更厉害,伤害效率更高。中国和美国,一个禁枪,一个不禁枪,刀和枪,分别是两国最常见的行凶工具,那么,中国的犯罪,是否就比美国的犯罪更轻微、更人道呢? 并非......

    马家峪惨案纪实

    马家峪惨案纪实 马家峪在遵化城南六十里唐遵公路旁,南是丰润县城,村北和东面是高耸入云的大山。我冀东军区在西山沟建有炸弹厂,东山洞里贮藏着军分区物资,并不断有我军的伤病员......

    慕尼黑工业发展经验

    德国科技园区的起步较晚,到1983年才建立第一个科学园区——西柏林革新与创新中心,但后来发展速度很快,是西欧科学工业园发展最快的国家,到1992年已有101个高新科技园区。其中198......

    “五三惨案”历史事件调研报告

    专业:新生院信息类班级:济勤(7)班学号:2053382姓名:范珑骁关于济南“五三惨案”历史事件的调研报告范珑骁 2053382 新生院信息类前言从 19 世纪初到 20 世纪 30 年代,世界政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