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西游记》有感(马小煌)34班 马小煌
读《西游记》有感
实验学校六年级34班 马小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感情。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人的发展离不开书,人的成长离不开书,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今天请大家允许我介绍一本名著,介绍一本让人读了心旷神怡、回味无穷的好书。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西游记》。
这本书中,为我们着力刻画了四个人物——机智勇敢、神通广大、尊师爱徒的孙悟空;心软慈善、和蔼可亲的唐僧;忠厚老实的沙僧,猪八戒便是贪图富贵、爱慕虚荣、好色的人。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虽然有时候孙悟空也会发发脾气、调皮一下,但是他那种一心一意爱师傅、尊敬师傅的精神却让我格外的喜欢他。
他们师徒四人在前往西天取经的路途上发生了许多动人心魄的故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三打白骨精。一天,他们四人要经过一座山,这时,看见了一位由白骨精变得非常漂亮的姑娘在一块石头上闲坐着,说是给山上种地的父母送饭却迷路了,然后要唐僧给她带路,走一会儿后,她便要唐僧吃她带的饭,孙悟空一看,识破了白骨精的诡计,便一棒向白骨精打去,白骨精化作一缕青烟逃走了,白骨精不甘心,便又装成一个老太太,说自己的女儿来给她送饭却被孙悟空打死了,唐僧责怪孙悟空,孙悟空不顾,他又看出了这是个妖精,便又
向她打去。白骨精不愿认输,便又装成一个老头儿,说孙悟空把自己的妻女都打死了,孙悟空知道这又是白骨精,便又向她打去。唐僧见了,生气极了,便念起了紧箍咒,孙悟空不服,便怒气冲冲地回了花果山。
后来,唐僧被白骨精抓走了,沙僧和猪八戒又打不过,他们只好回花果山,请了孙悟空帮忙了,虽然一开始孙悟空还不愿意,但是经过几番劝奉后,孙悟空还是去救唐僧。
在当今社会中,还有多少人能像孙悟空那样不计前嫌的去关心,去保护身边的人。虽然我们没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神通广大,虽然没有那威武神奇的金箍棒,虽然我们没有必要去西天取经,但是我们去完成自己的梦想,踏上成功之路,难道就不同西天取经吗?他们遇见的是妖精,我们遇见的是困难,不管是什么困难都要想办法打倒它、克服他,从中获得道理,吸取教训,再继续真诚,耐心地接受下一个挑战!
孙悟空他们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他们都勇敢地解决了,从未放弃,从未埋怨。我们的人生和他们一样,想要得到成果,就必须付出劳动,因为只付出劳动,才能收获到最甜、最大的果实。
通过读《西游记》这本书,不仅使我全面地了解孙悟空这个人物,而且还使我增长了许多历史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直胆小如鼠的我,终于不再怕困难的来临了!
指导老师:夏英
第二篇:读《马小哈奇遇记》有感
读《马小哈奇遇记》有感
七(4)班 李茹臻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关于科幻小说——《马小哈奇遇记》。
这本书的作者是金涛和黄海。内容生动有趣。有很多科幻知识,令人回味无穷。下面我给你讲讲他的故事吧。
马小哈,马小哈。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一个马马虎虎、丢三落四的人。如果你看过这本书,你一定会笑着说马小哈呀,他可捣蛋了。
有一次,马小哈和他的好朋友吴晓明在回家途中发现了上影《蜘蛛侠》的广告。马小哈一回家,吃过饭,就匆匆忙忙的赶到影院。结果没有看清是哪一天,跑错了。还闹了个笑话。
我最爱看的是“魔鞋”。马小哈的爸爸是一名工程师,马小哈由于早上起床起晚了,手忙脚乱中将爸爸刚发明的魔鞋穿去了。由于这双魔鞋能飞檐走壁,马小哈从电线杆上走到了学校,所以没有迟到。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还了解了许多科学知识。激起了我的想象力,是我的想象力像长了翅膀,在广阔无垠的天空中翱翔。
俗话说:“一本好书使人受益终身。”而这本书就使我受益终身。它像炎炎夏日里的一杯冰水,沁人心脾;它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前面的路;她像我们迷路时的指南针,为我们指向正确的方向。
啊!我爱《马小哈奇遇记》!
第三篇:马焕斌:煌固镇2012年扶贫移民工作总结
煌固镇2012年扶贫移民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县老建扶贫办的业务指导及镇扶贫移民办的积极努力下,2012年我镇扶贫移民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和肯定,现将一年来有关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我镇共有16个行政村,总人口50000余人,“十二五”重点扶贫村9个,其中省级扶贫村2个。2012年我镇实施扶贫项目涉及村3个,共下拨项目资金33万,建立防洪堤坝450米,维修水渠1200米,完成路面硬化2公里。2011年实施深山移民63户,共涉及人口383人,安置移民安置点2个。2012年申批深山移民482户,共涉及人口2271人。实施库区移民后期扶持项目4个,资金99万。申批产业扶贫项目47个,资金39万元。
另外,扶持来料加工企业8户,带动200余户就业创业;建立大棚蔬菜基地500亩,高产油菜500亩。2012年,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扶贫移民各项指导任务。
第四篇:读《西游记》有感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读《西游记》有感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的内容想必大家已经很熟悉了,我就不在这里啰嗦了。
《西游记》其实就是一部的孙悟空成长史。从刚出世的普通天产石猴,到花果山的美猴王,再到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护腰再后来西行路上的有时比唐僧还唠叨的孙行者。孙悟空的一次次蜕变让我们吃惊,他的胆子好像越来越小,武艺也在变弱。大闹天宫时,十万天兵天将都不是他的对手。后来呢,西行路上的每个妖怪好像都比他强。是孙悟空真得变弱了吗?不是。这反而是他成长的表现,他更谨慎了。
在唐僧一行人到达灵山时,传经使者阿亻难、迦叶居然公开索贿,因被唐僧拒绝,所以传了无字真经。来换时,他们再次索贿,唐僧只得把唐太宗送他的紫金钵给了他们。在我看来,这不是灵山上的潜规则,而是一种人生哲理:只有抛弃了杂念,最后才能成功。
如来为什么要设置九九八十一难呢?就是因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句话。如果他们没有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就不会领略人世间的真谛。
实际上每个人都是一部《西游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灵山,那就是梦想。只要你不怕艰难险阻,不向风雨低头,就能看到最后的彩虹!
第五篇:读马明月《大河边的小村庄》有感专题
我 的 南 疆
——读马明月《大河边的小村庄》有感
水分江南
叶尔羌,不仅是个古老的地名,也成为一个专有名词,在新疆,走到一些类似于“阿尔曼”民族品牌的超市,随处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民族土特产用它来做商标。对于我这样一个来自南方,对纯新疆元素的文化了解不多的人来说,叶尔羌三个字和文学作品《冰山上的来客》一样,它代表着新疆厚重的历史和神奇广袤的南疆大地。
我童年时,跟随父辈们在南疆的一个夹皮沟里生活过几年,那时候小不谙事,骆驼刺、红柳、梭梭柴、白杨树是大山里的绿植,环绕四周的群山、一条通往山外的石子路、低矮的平房是我们赖以生活的环境,走出大山,几百公里风沙弥漫、没有水,没有人烟,只有光秃秃的戈壁砂石,这些物像就是南疆的面貌,也是那个年代整个西域新疆的面貌吧。
十六年前,我有幸驱车再次踏上南疆之旅,翻越天山,途径吐鲁番,和静,库尔勒,车子一过吐鲁番,童年的记忆像一条平静的河流,突然被一艘行驶来的客船划开了一道长波,翻滚起朵朵浪花。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四野茫茫的大戈壁,道路两旁伟岸钻天的白杨树,劲骨虬枝的胡杨林,钻塔轰鸣的轮南油田,散落在苍茫天地之间的一个个绿洲,仿佛从天边走来,一一呈现在车窗外。由于各种原因,足迹最远行至库车县城,没有走得更远,遗憾万分。南疆,特别是喀什、和田这样南疆之南的地域,对我来说,像一个戴着面纱的维吾尔族少女,神秘而充满着魅惑。
今天,读了马明月的《大河边的小村庄》,篇幅不是很长,对于我这个顺应“时代潮流”,吃惯了“快餐”的阅读者来说,真是一件快意之事,即享受了阅读的惬意,又触摸到了一些未曾用心解读的新疆本土文化。
马明月用流畅的行文和优美洒脱的文字,将大河—叶尔羌河及其流域浩荡的气势向我铺展开来,让我对这条南疆大地的生命之河有了更新更多的了解和认知。作者不惜大量的笔墨一次次对周边自然环境和景物进行细腻的描绘,除了让我感受到一派欣欣向荣的田园风光之外,也被他的情绪牵引和感染,我贪婪地饱览那里自然粗旷而不失秀丽温情的美景,仔细搜寻着幼时脑海里残存着的点滴记忆,慢慢走进他脚下的那一方土地。那如今充满活力的广阔天地,令我神思和想往。
接下来,是马明月的拿手好戏,他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朴厚的维吾尔族妇女同胞,憨痴的吾斯曼,孤独的巴拉提老汉,不减英武霸气的伊德利斯退伍军人,风烛残年的帕太姆老太,勤劳智慧的阿不都热西提木匠,普京做派的司迪克小老板。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对这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在不同的场景进行语言、动作,神态等全方位的刻画,使每个人物各有特点,形象鲜明,生动真实。读着读着,一个体态雍容的维吾尔族妇女,穿着色彩缤纷的长裙从文字里走了出来,打着手机,说着“玛酷,玛酷”,作者不失时机地着上一笔他特有的诙谐幽默的语言,笔下的维吾尔族妇女便有了血肉鼻息,自带了真情和厚重感,实为一大靓点;吾斯曼虽然憨痴,但他的神态和目光里透着淳朴和善良,一个馕掰给村里的大黄狗一半,话不多说,一个动作就足以说明;开阔的棉田,几声飞鸟的鸣啾,孤寂的环境描写,表现出了巴拉提老人自立自强的内心世界;阿不都热西提木匠的那双骨节粗壮的大手,让我触摸到维吾尔族传统艺人的勤劳智慧,他们用一颗坚守和执着的心,经营着平凡的日子,他和小老板司迪克接地气的语言:“好好劳动嘛,抓饭包子啥都有呢”,“我们家一个羊宰了,给我一个脸,家里坐一下,行不行……”寥寥几句,最真实的展现了维吾尔族人朴实、热情、风趣,精明的个性,堪为经典之语,从中我似乎已经闻到了烤羊肉、抓饭、薄皮包子香喷喷的味道。将这些人物串联杂糅在一起,不就是维吾尔这个民族鲜明的性格和味道吗?
不知不觉,我走进了村落大院,又闻到了新鲜的牛羊马粪的味道,听到了印象中村头几声倔驴的嘶吼,浓浓的维吾尔族村庄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我向村庄深处走去,我在寻找都塔尔,热瓦普,艾杰克的琴声,寻找扎着小辫儿,穿着美丽的艾德莱斯裙裳的古丽,在葡萄架下,在百花从中,跳着热情洋溢的麦吉来甫……我忘情地流连在马明月的字里行间,由衷地赞叹他刻画人物的笔下功夫,非浪得虚名,之前就有眼见和耳闻,今日细读了小村庄里的人物,更加佩服作者匠心独具。
如果说叶尔羌河流域的风光景致是自然地理,那么,艾力西湖村庄就是人文风貌,马明月用智慧风趣而且富有营养的文字给我们雕刻了一幅栩栩如生的新疆版画,这是一幅历史的南疆画面,更是一个崭新的南疆画面,其中意味无穷,生机无限,填补了我脑子里大片的戈壁荒漠。
叶尔羌河,你浩浩荡荡从昆仑山脉里走来,一路福泽天地万物,无声无息流进沙漠……,余音绕梁,回味悠长!
俗话说,不到喀什不算是新疆人,我要掷地有声地说:“我是新疆人!”,所以,我一定要再次踏上南疆之旅,让我的脚印遍至喀什、和田,叶城……,去感受叶尔羌河的呼吸和脉搏,特别是要到马明月笔下的小村落”艾力西湖”走走,去看看村里有趣的吾斯达,杨缸子,巴郎子,古丽……
作者简介:吴红丽,笔名水粉江南,江苏籍,生长在江南工作在新疆,散文、诗歌散见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