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细化服务环节
市中医院细化服务环节,加强人性化服务
近日,市中医院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全省各级各类医院,重点是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展全面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行动”的文件通知后,院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结合医院管理年和平安医院创建活动的要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便民惠民的服务举措,不断细化服务环节,加强人性化服务。在全院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人性化服务的高潮,各科室积极行动起来,结合本科室特点,制定了详细的服务标准,努力让患者在看好病的基础上感受到医院浓厚的人文气息。
为方便病人就医,门诊大厅的导医台实行开放式导医,变被动咨询为主动服务。看到有需要帮助的患者,导医人员就主动走上前提供帮助。他们在较好履行原有导医、分诊、方便门诊、发放检验报告的基础上,还开通了120急诊病人入院绿色通道,急危重病人先抢救,后补办手续。医院继续实行就诊“一卡通”,交费、取药、化验、办理住院手续,只要刷一下卡就可以了,大大简化了就医流程。医院还在各门诊病区增加候诊椅和纯净水。让每一位来院就诊的患者有椅子坐,有杯水喝。为有效应对就诊高峰,长假期间,财务科还专门加强了人员配置,增开收费窗口。工作人员放弃宝贵的休假机会,加班加点为患者服务。优质的服务态度受到患者普遍称赞。
长假期间,医院各病区患者数量居高不下,医务人员十分忙碌。但是为了给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医疗环境,护士们宁愿自己多走几步路,也不大声说话。在给患者换药时,护士们也尽量减少小推车发出的噪音,尽最大努力将影响患者治疗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由于患者数量较多,每天都产生大量的污物,再加上陪人较多,往往是刚打扫干净的走廊过了一会就变脏了,卫生维护难度很大。在这种情况
下,保洁人员不怕脏、不怕累,自觉加大工作量,不放过每一处卫生死角,及时打扫各种医疗和生活垃圾,尽力保持一个干干净净、赏心悦目的病房环境。
在人性化服务过程中,该院的医护人员不断进行换位思考,用一名患者的眼光加以审视,不断提出要求,做到严格要求,不断完善自己,为医疗服务争取时间赢得主动。在医疗服务中,用“假如我是一名病人”和“假如我是病人的家属”的态度去对待病人、服务病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他们在开展人性化服务的基础上还不断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给患者除治疗外的更多心灵上的关爱和慰藉。通过语言沟通、形体沟通、心灵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加强对焦虑患者的心理疏导,在医患之间建立起了一种默契和心灵的共鸣。
为扩大社会监督,切实提高和改善医院的服务质量,该院行风办每月按病案室详细登记的出院病人信息,以信函形式进行回访出院病人进行跟踪服务,征求病人对医院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架起了连接医患关系的桥梁。
医院在做好疾病治疗工作的基础上始终不忘加强科普宣传,提供患者的疾病预防意识。近日,各病区的墙上纷纷悬挂上了新制作的知识画板,使患者们了解到更多通俗易懂的医学知识。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
第二篇:细化护理工作,强化质量环节控制
细化护理工作,强化质量环节控制
一、深入病房,切实作好病人的基础护理工作:为了精心打造护理工作环节,先从自我做起,到病房时真诚的向每位护士问候,特别是年轻护士,关切的询问她们工作是否有困难,工作是否辛苦,真正帮助她们解决问题。同时,对年轻护士严格要求,鼓励她们对护理工作充满热情,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
二、建立学习型团队,提高整体护理能力:组织病房利用好周四小讲课时间,请医生讲课,开拓护士视野;组织消化病房的护士到氧疗中心学习氧疗的基本知识,以及在氧疗过程中对病人的观察内容;组织循环病房、神经病房的护士到CCU病房学习监护病人的基础知识;组织护士到血液内分泌病房观看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食物模具;组织护士长到VIP病房学习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理念。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们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提高。
三、深入加床病房参加交接班,参加安全讨论,参加病房主任查房,带领护士长重视病人的需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鼓励护理会诊:病房护士长主动将病房存在的护理问题上报,并能将问题处理好,护士长考核加一分。
五、推行标杆管理,强化护士长的管理:护士长对好的工作方式要大力提倡,对不好的现象立即指出,讲团结,树正气。
第三篇:六项措施细化纳税服务
城区国税局六项措施细化纳税服务
一是减少办税程序。在办理税务登记时,根据纳税人提供的资料录入电脑并打印《税务登记表》,经纳税人签字确认即可,减少了纳税人填报《税务登记表》的程序。
二是避免重复报送资料。在第一次审验时,将要求纳税人提供的有关审验证件的复印件注明“经审验与原件相符”并留存备查,并将证件复印件载明的各项基础信息及时录入 “CTAIS”,避免重复要求纳税人报送复印件,有效减少了其负担。
三是注重维护纳税人的切身利益。在处理涉税违法、违规事项时,对于轻微违法、违规行为,主要采取告诫的方式;对于违法、违规行为比较严重必须处罚的,按有关程序履行告知义务,力争让当事人心悦诚服地接受处罚,既起到惩戒作用,又维护好和谐的征纳关系。
四是预约服务解纳税人燃眉之急。与个别办理涉税事项需要时间较长、又必须当场办结的纳税人预先约定办理时间,或安排税务人员上门服务;在大厅公开税务人员的电话号码,让纳税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及时联系相关人员,及时解决问题。
五是灵活处理突发事件。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因停电或升级不能进入系统而纳税人急需领购发票等突发情况,只要手续健全,均采取先由税务人员手工开票,恢复正常后再及时输入系统。
六是办税公开,让纳税人及时了解相关政策。通过公告栏、信息平台和电子邮箱等方式向纳税人发送增值税转型政策宣传资料,公布有关政策和操作办法,解答纳税人提出的各类问题,有针对性地到部分重点企业进行面对面政策辅导。
第四篇:“五个零”标准细化“三服务”
响水地税局“五个零”标准细化“三服务”
刘洲张祝行
2010年,响水地税局细化省局《“三服务”措施》60条和向社会公开承诺的12条服务措施,以纳税服务零距离、服务流程零障碍、服务对象零投诉、服务质量零差距、法定之外零收费的“五个零”为标准,进一步细化“三服务”。
一是创新服务手段。加强纳税服务中心实体化建设,实现纳服中心与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对接,为纳税人提供最直接、最方便的涉税服务。积极推行网上办税、同城通办、税库银横向联网等措施,为纳税人提供多元化的办税选择。
二是优化稽查服务。该局以人为本,实行查前告知内容,查中告知权利,查后告知结果。推出查前自查服务,积极为企业提供纳税辅导,帮助企业及时规避风险。推出首违不罚或轻罚,轻微不罚,促使纳税人知错即改。推出约谈、回访、稽查建议等服务措施,促进税企和谐。
三是细化政策服务。开展税收政策调研,积极寻找税收与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抓好结构性减税政策调研,充分把握税收政策的导向作用,推动地方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开展纳税服务调研,及时掌握纳税人的服务需求,为纳税人提供“一对一”、“一企一策”等个性化服务。
四是兑现服务承诺。该局采取向社会各界和广大纳税人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特邀第三方明查暗访,开展向纳税人“述职述廉”等措施,对落实服务承诺进行跟踪督导,确保“承诺兑现”。
第五篇:XX镇细化基层服务管理实施方案
新市镇新达街社区细化基层服务管理实施方案
(草稿)
为实现社会管理服务端口前移,进一步明确职能下放,全面强化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以社区管理服务创新促进社会管理服务创新,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各级党委、政府关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服务群众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整合有关职能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等力量,通过加强领导、完善机构、健全机制、整合资源、规范流程等措施,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加强社区管理和服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二、总体目标
以强化社区服务和管理为切入点和落脚点,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自治组织为骨干,社区社会组织和驻社区单位协同,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新型社区管理体系,有效强化社区社会管理,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探索以社区服务管理促进社会管理的新路子。
三、总体构架
通过建立社区管理站、便民服务站,整合社区服务管理 1
资源和力量,完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组织部门和社会力量、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强化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提升社区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水平,让社区的功能和服务得到完善和补充,实现社区主导、群众参与、多元共治的社区服务管理新格局。
四、试点内容
(一)便民服务站 1.计划生育
责任单位: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试点目标:通过强化计划生育各项服务措施,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政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
工作措施:一是办理《生育服务证》;二是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三是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四是办理《再生育一个子女审批》;五是办理病残幼儿鉴定申请。
2.劳动保障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试点目标:通过强化社区居民求职登记与职业介绍,办理就业与失业登记、社会保险等,为城镇失业人员、下岗职工等提供就业和社会保险服务。
工作措施:一是个人求职登记与职业介绍;二是办理就业与失业登记;三是办理社会保障参保手续等。
3.民政事务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试点目标:通过强化对社区居民低保申请、医疗救助、困难救济和特困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等工作,体现党和政府的关怀。
工作措施:一是办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申领;二是办理低保和特困群众的医疗救助申请;三是办理老年优待证的相关手续;四是办理困难救济申请;五是办理特困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申请等。
4.教育文体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文体体育新闻出版局 试点目标:通过协助中小学、幼儿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资助申请,让困难家庭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指导社区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
工作措施:一是协助辖市常住户中的低保学生、残疾学生、孤儿、优抚对象、困难或意外灾难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困难、难以维持子女正常学业的困难家庭学生,办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资助申请;二是指导社区登记辖市内各民间艺术团体、协会、表演队伍等文化群体队伍,并协助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体育活动。
5.住房保障
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试点目标:通过办理《经济适用房》申请,逐步解决住房困难群众居有所住。
工作措施:协助本辖市符合经济适用房申请条件的困难 3
家庭,办理政府组织建设的公开发售经济适用住房的购买申请。
6.残疾人事务
责任单位:市残疾人联合会
试点目标:通过强化残疾人服务,解决残疾人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体现社会的关爱。
工作措施:一是办理《残疾证》;二是办理贫困残疾人救助申请。
7.户口办理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试点目标:通过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户籍办理服务,强化户籍管理。
工作措施:一是办理复员、退伍军人回原籍户口登记;二是出具婚迁准予迁入证明;三是新生儿入户;四是办理符合分户条件证明等。
8.法律服务 责任单位:市司法局
试点目标:通过为社区群众提供法律宣传咨询服务,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增强群众的遵纪守法意识。
工作措施:一是向群众进行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教育;二是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三是为符合法律援助的群众进行申请。
9.社区党建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
试点目标:坚持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坚持灵活多样开展活动、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坚持服务中心服务群众、实现党的凝聚力全覆盖。
工作措施:一是突出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对社区“两委”干部进行专项培训,全面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充分激发基层干部工作热情。加强大学生社区干部培养管理,激发基层干部队伍活力。二是加强社区“五大体系”建设。加强社区组织体系建设,扩大基层党建工作覆盖面;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党建富民惠民水平;加强社区民主管理体系建设,增强基层党建的生机和活力;加强社区维稳工作体系建设,构建城市和谐稳定的坚固防线;加强社区党建考评体系,确保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三是开展社区“五找”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开展给无业人员找“岗位”、给流动党员找“新家”、给弱势群体找“保障”、给群众文体活动找“舞台”、给居民安居乐业找“保安”的“五找”活动,扎实开展便民富民利民活动。
10.职工帮扶 责任单位:市总工会
试点目标:通过进一步完善社区工会组织和工作制度,探索多种工会组织形式,提高工会组织覆盖率;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关心劳动者生活,全心全意为各行业劳动者服 5
务。
工作措施:一是强化宣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工会工作宗旨,切实提高劳动者的维权意识。二是建立、健全社区内的工会组织,探索多种工会组织形式,提高工会组织覆盖率。成立社区工会、工会经费审查委员组织、女农民工组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小组)、市惠民帮扶中心社区帮扶点。做到组织机构健全,工会有牌子、有印章、有制度等。三是加强阵地建设,建立社区工会活动室(职工书屋)。四是完善社区工会工作登记制度。建立完善社区《工会活动记录簿》、《会议、学习记录簿》、《送温暖扶贫济困活动记录簿》、《维权、来信来访记录簿》、《农民工就业、创业、培训记录簿》、《工会名册》等“五簿一册”软件资料。五是帮助、指导职工与企业协调关系,指导职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积极探索代表职工为企业签订集体合同,积极维护好劳企关系,维护社区的稳定。六是为社区劳动者送温暖办实事,关心劳动者的生产生活,推进社区各行业劳动者参加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
11.留守学生之家 责任单位:团市委
试点目标:通过不断探索拓展团的组织覆盖和活动覆盖的方式方法,开展志愿者关爱童活动,推动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给他们提供安全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该社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工作措施:一是建立标准的“留守学生之家”。抓好硬件和软件的完善工作,重点放在正常使用与后续维护管理上,确保留守儿童之家正常开展活动,发挥应有作用。二是建立留守儿童信息管理档案,对留守儿童情况登记造册。三是做好留守学生之家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健康保健、心理辅导、精神抚慰、经济扶助、学习帮扶等方面的服务;举办主题教育、组织亲情关爱活动、参加课外兴趣小组、读好书等活动。四是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组织发动企事业单位职工、师范校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为志愿者开展活动创造条件。五是加强留守儿童家长及临时监护人联系与管理。对家长或临时监护人进行联系沟通,促进与留守儿童的双向管理。
12.妇女儿童事务 责任单位:市妇联
试点目标:通过进一步完善社区妇女维权投诉、预防青少年犯罪等管理机制,对社区内妇女儿童的现状做到做到家底清、情况明、服务好、管得住;同时,促进党政为主导的社会矛盾“大调解”格局基本形成,矛盾纠纷、上访案件逐年减少。
工作措施:一是加强宣传。积极动员社区妇女宣传和学习有关维权的内容法律法规,增强维权的意识。二是开展排查摸底。定期对社区中刑满释放人员、涉毒人员、重点青少年等特殊群体中的妇女集中开展排查梳理行动,适时摸清家底,逐人建卡立档,并纳入教育管控范围,切实做到行知去 7
向,动知轨迹。三是对辖市内的特殊群体实施分类教育管控。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针对精神病患者、刑满释放人员、涉毒人员、少年犯、老年犯、过失犯等轻微违法犯罪妇女群体的不同特点,探索教育管控措施,落实教育管控责任。四是建章立制。积极探索总结社区管理促进社会管理的经验和做法,按照全局性、战略性、长效性、常态化的要求,研究制定各项制度,建立加强社区管理促进社会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体系。五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深入开展加强社区管理促进社会管理工作中,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树立一批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力争取得实效。
(二)社区管理站
13.流动人口管理和社区治安防范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试点目标:通过强化流动人口管理和社区治安防范,进一步健立健全流动人口服务和维权机制,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同时预防、控制和打击流动人口犯罪活动,实现“秩序好、案发少、社区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使社区群众安全感增强。
工作措施:一是加强“以房管人”工作,以出租房屋为抓手,对散居在各租赁房屋的流动人口逐户逐人建立租赁房屋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流动人口,由管片民警直接落实管控措施。二是对雇用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 8
单位,按照“谁用工、谁负责”的要求,落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责任。三是加强对中小旅店、娱乐场所、洗浴场所等流动人口落脚点和活动场所的管理。四是根据流动人口的现实表现开展分层次管理服务。五是推进“平安小市(单位)”建立,争创“零发案小市(单位)”活动,带动社区平安建设。六是强化巡逻防范。充分发挥 “六张巡逻网”巡防力量,加强社区的治安防范。采取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等有效模式,实行24小时错时、弹性工作制和步、车、网综合巡逻制,实行网格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压缩违法犯罪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14.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
责任单位: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 试点目标:通过强化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机制,从思想上教育、生活上关心刑释解教人员,有效预防重新犯罪,建立完善中国特色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
工作措施:一是建立社区矫正工作组织体系。成立以市综治委牵头、以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和市民政局等相关单位为成员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为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强化与刑释解教人员家属的衔接。即时书面通知刑释解教人员家属按期前往监狱接回刑释解教人员,避免直接流入社会,与亲人失去联系。三是增强与刑释解教人员的联系。密切掌握其动向,帮教工 9
作做到及时性、延续性、多样性,切实解决刑释解教人员困难。四是强化协作配合。立足法律监督职能,对执行机关的失职或渎职行为严格履行监督职责,严格执行社区矫正工作纪律,努力在宏观层面上统筹规划、全程监督,微观层面上细化监督环节,实现衔接配套;注重与其他机关、组织的紧密配合,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化管理水平。五是建立完善社会评估、个案矫正、奖励等机制。六是强化对“重点人”的跟踪监督。把不服管教、有脱管漏管倾向、有轻微违法行为或有重新犯罪可能的矫正对象列为重点监管对象,逐一进行诫勉谈话。注重协调帮助解决个别矫正对象的生活困难,有劳动能力的,为其联系打工、公益性岗位或接受劳动部门的再就业培训,以解决其生活出路问题。
15.特殊人群帮教管理
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团市委、市妇联、市卫生局、市防邪办、市民政局、市禁毒办
试点目标:通过对特殊人群的帮助教育和管理,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
工作措施:一是市司法局、团市委、市妇联要密切协作,指导社区对辖市内服刑在教人员子女建立档案,通过走访调查,及时了解掌握服刑在教人员子女的动态变化情况,切实解决其生活、教育和医疗等困难,开展结对帮扶,实行特殊关爱,使其健康成长;二是团市委要指导社区对辖市闲散青少年建立档案,掌握日常变化情况,及时更新信息内容。要 10
创造条件,组织志愿者开展结对“一助一”活动,进行法制宣传和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对有不良行为的闲散青少年,要督促其父母或监护人进行教育管理。协调民政、劳动保障等部门,落实闲散青少年家庭的低保政策,努力做到在生活上解困、学习上帮助、行为上纠正、就业上扶持。三是市卫生局要指导社区对身患爱滋病人员了解掌握其家庭情况,生活上关心、思想上帮助,使他们正确面对社会和家庭,增强生活信心。四是市防邪办要指导社区对参与过法轮功及其它邪教组织的人员,随时了解掌握他们的内心思想和行为表现,及时进行帮助教育,防止其思想行为的反复反弹。对有生活困难的要多关心帮助,对有非法活动嫌疑的要及时向有关机关报告。五是市民政局要指导社区对有暴力倾向或危害公共安全倾向的精神病人及时发现、报告,并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随时与其家属联系。六是市禁毒办要指导社区对解除劳教的吸毒人员和有吸毒倾向的人员保持经常性联系,与其家属一道共同做好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树立自强自立信心,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16.维护群众权益
责任单位:市委群工局、市委维稳办、市司法局、市“大调解”协调中心
试点目标:通过强化群众权益维护,了解掌握社情民意,积极排查调处民间纠纷,协调处理群众信访问题,切实做到小事不出居民小组,大事不出社区,疑难事不出街道。
工作措施:一是市委维稳办要指导社区认真组织实施《四川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凡辖市内的重大事项实施前,对其合法性、合理性进行评估,重点关注是否影响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否容易引发连锁反应或引发群体性问题,是否有相应有效的风险化解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试点街道办事处、镇乡积极配合责任单位,发挥信息来源广的优势,多渠道、多方式,广泛收集重大事项实施前的涉稳信息,及时整理上报,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之前。二是市委群工局、市委维稳办要指导社区建立社情民意调查机制,拓宽群众意愿表达渠道,注意发现和收集与社会稳定和治安工作有关的社情民意,及时掌握群众心理、社会心态,疏导社会情绪,正确处理群众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有效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三是市委群工局、市司法局要指导社区完善社会矛盾排查调处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排查辖市内的矛盾纠纷,突出关注重点地市、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群体的矛盾纠纷,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涉稳突出问题,实行领导包案、挂牌督办和专案督导,超前化解、及时稳控,做到“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防止社会矛盾堆积、激化。四是市“大调解”协调中心要指导社区推动“大调解”创新发展。深化人民调解,扩展人民调解的覆盖面,完善组、村(社区)、镇乡(街道)三级逐级调处三次的“三三调解制”。创新行政调解,在试点街道 12
办事处、镇乡的政府及其行政部门设立调解室,建立机关内部“接待人员调、责任部门调、分管领导调”的三级调解机制。提升司法调解,法院要把调解的理念贯穿审判工作始终,特别要指导派出法庭和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对试点地的涉法案件实行全程调解,依法确认各类调解组织对民事纠纷调解后达成的调解协议。完善社会调解,鼓励和帮助试点地具有矛盾纠纷调解职能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市“大调解”协调中心发挥好指导作用。
17.“两新”组织管理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工商局、市工商联
试点目标:通过强化对“两新”组织的管理服务,发挥其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作用。
工作措施:一是市委组织部要指导社区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按照“一建三抓三增强”的基本思路,通过多种组建方式,在试点街道办事处、镇乡的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和重点行业、重点市域的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进一步活跃基层,打牢基础,抓好党建带“三建”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深化党建“1+3”活动,推进城乡基层党组织协调发展。二是市民政局、市工商局、市工商联要指导社区创新社区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健全社会组织协同管理机制,探索并逐步完善社会组织和新经济组织登记管理制 13
度,逐步推行社团与业务主管部门脱钩,积极在社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建立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反映民意、维护民权的积极作用。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要督促社会组织在法律许可和行政审批的范围内活动,引导其发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功能。建立民政、业务主管单位和公安等部门内部会商机制,加强对敏感类社会组织的管理。
18.社会治安重点地市整治
责任单位:市综治办、市公安局、市文体局、市住建局 试点目标:通过开展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市突出治安问题的重点整治,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社会治安的满意度。
工作措施:一是市综治办要指导社区大力开展排查整治。以 “城中村”和 “城乡结合部”为重点,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市排查整治工作,对排查出的治安乱点,制定措施、强化整治、加强管理。二是市文体局要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强化文化娱乐场所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三是市公安局要加大对指导社区建立完善群防群治组织建设,组建社区、小市治安巡逻队,开展邻里守望、守楼护院、治安巡逻等自我防控活动,依托小市保安、社区民警等,实现治安防控“零盲市”。深入开展“平安小市”、“平安楼栋”、“平安家庭”等基层创建活动,规范小市门卫、保安和守护人员的职责,实施视频监控、市域警务协作防控网,形成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全方位、全天侯、立体化的社会治安 14
整体联动防控体系,把防控触角延伸到社区、单位内部。四是市住建局要加快重点地市治理改造步伐。把社会治安重点地市特别是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治理改造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快经济建设和基层设施建设,努力将社会治安重点地市改造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安全和谐的地市。
19.社区居民自治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试点目标:通过社区居民自治机制的建立,达到强化社区自我决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的目的。
工作措施:一是自我决策。设立院落自治管理小组,推选院落民情代表,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居民代表会议,收集社情民意,向社区民情议事会报告;二是自我管理。推荐院落管理人员,公推居委会成员、居民小组长、楼栋长等,监督管理居委会、居民小组及业主委员会工作;三是自我服务。社区向居民提供就业服务、志愿者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物业类服务、居住生活等服务;四是自我教育。开办市民学校,向居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五是自我监督。向居民实行党务、政务、财务公开,接受居民的监督;设立院落公开栏、民表意见箱,定期召开民主评议会、听证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