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快工业大发展 促进和谐新英山
本文作者:欧阳青 好范文原创投稿
有人说:无农不稳、无业不兴、无旅不活。是的,农业是稳定的根本,工业是兴旺的源泉,旅游是活县的添加剂。一个区域的和谐发展,必须三是齐动,同步发展。
我县的“三农”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三农”问题得到根本的改变,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精”了,农民的腰包鼓“
撑”了,农村的面貌变“新”了。“三农”的改变,为和谐英山迈出了第一步。
旅游是一个新的产业,也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县在旅游产业的开发上,也已形成了具有英山的旅游特色“名山、名泉、名人”,旅游文化“红色旅游、休闲旅游”,茶文化也触入了我县的旅游事业。旅游景点的开发,旅游道路的改造,加之,今年我县同时将吴家山景区,桃花冲景区申报国家“AAA”级景区工作正紧锣密鼓的开展,为我县旅游产业的开发拉开了大幕,同时也为和谐英山迈出了第二步。
工业的发展,在我县县城经济中,略显不足,主要表现在工业产品在市场无主道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占有率低,工业企业自身的抗拒市场风险能力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和解决,是有一段漫长而艰辛的道路要走。
上世纪九十年代计划经济时,我县的工业以“五金工具、汽车配件、丝绸纺织”等工业产品在市场上还有一席之地。同时也为我县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县工业企业就显现出了发展后劲不足,导致大部分工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随之后来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在企业改制中,战线较长,导致为企业改革付出的成本较大,主要是市场机遇无法抓住,技能管理人才的流失,这为改制后工业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被动局面。
纵观我县工业企业的现状和如何发展,一是要政府引导,用足用活县委、县政府出台的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要确保、“能引进、能留住、能发展”。政府职能部门要做到为企业服务,切不能“服误”。二是利用温泉工业园的园区规模,规划引大资,招大商,充分发挥工业园的工业发展效能。三是引进和自行研发科技含量高的工业产品,形成我县的自主品牌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占有市场份额和竟争能力。四是引进人才和培训多功能的技能人才,企业的发展关健在人,人的进步关健是人的思想和企业理念。五是将县内的同行业,同产业进行资源整合,形成规模化,同时也能节约资源,减少能耗,降低工业产品面本,加大市场竟争力。六是得用我县的药材、茶叶资源,进行研发深加工产品,真正形成资源优势变为产品的优势,产品优势的效益优势。七是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为企业的发展增添后劲,特别是新品研发方面,政府除了为企业争取流动资金渠道,另设立奖励机制,按新产品的社会贡献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企业积极主动进行新品研发工作。八是要学习经济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学习外地的服务经验,管理经验,对县城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政府职能转变为服务型政府,职能部门要转变为服务型职能部门,为工业企业发展做实事,切不能“失事”。
我相信我县的工业企业的兴旺发展,能为县城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源泉,从而,为我县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的新英山,发挥出工业企业鼎足地位。
英山县一片片热土,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和谐社会的春风,已吹遍了英山的每个角落,和谐的英山已成亮点,在全市、全省及至全国亨有誉名,使这片热土处处洋溢着和谐的笑脸,无不令人赞叹、、、、、、、就业局财务股
第二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促进工业大提速大发展(模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促进工业大提速大发展
市党政代表团沿江考察总结交流会召开
钟利贵主持并讲话 曾庆红张远秀程来安出席
钟利贵强调,要把工业发展作为九江赶超发展的核心战略,放在主导地位,作为增强经济实力的主要举措,跟进南昌、追赶芜湖,举全市之力决战工业5000亿、力争6000亿
九江新闻网讯(记者龙群 许明峰)2月28日,我市党政代表团在马不停蹄地结束对岳阳、安庆、芜湖、黄石沿江四市考察后,回到九江召开了沿江考察总结交流会,总结收获,交流心得,部署工作。省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钟利贵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十二五”看头年,头年看首季。要结合本次考察所得,扑下身子,狠抓落实。要跟进南昌、追赶芜湖,举全市之力决战工业5000亿、力争6000亿。
市委副书记、市长曾庆红,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远秀,市政协主席程来安,市领导朱建国、华金国、魏宏彬、徐森鸣、刘建平、汪泽宇、王凯军、钟国桦、陈和民、余修炎、彭群林、王际民、谭毓清、曹林淼、李光荣、祝先进、吴宣友、刘安东、卢天锡、吴锦萍、廖凯波、李伟、陈晖、魏改生、徐少伟、陶春元、朱忠王今、柳国发、杨振辉出席会议。
会上,大家结合考察期间的所见所闻,积极踊跃发言,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钟利贵说,这次考察路途遥远,十分辛苦,但收获很大,不虚此行。考察的四个城市个个有发展、处处有变化,特别是芜湖,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们要重点在四个方面加强学习:一是学理念。这四个城市都把工业作为核心战略放在主导地位,作为增强经济实力的主要举措,并一以贯之,坚持不懈抓下去。我们要学习他们,把解放思想落实到抓项目的力度、速度和效果上,以担当的姿态抓项目、解难题、促发展。二是学机制。这几个城市在资本运作、人才培养、上市融资、科技创新、财政管理、社会管理等方面都建立了一整套符合本地实际、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值得我们学习。三是学操作。要认真学习这些城市干部的理解力、执行力、操作力,提高破解难题的能力。四是学作风。四个城市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与他们各级干部的实干、苦干、巧干是分不开的。在九江赶超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要发扬这种干事创业的激情、真抓实干的作风。
钟利贵指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沿江四市快速发展的实践可以证明,没有工业的做大做强,就没有经济总量的扩张,就没有社会财富的增加,就没有农业、旅游、物流等三产的繁荣发展。根据目前全省和沿江城市的竞争态势,根据我市工业的发展现状和条件可能,在下一轮的发展中,要牢牢把握“强工兴城”这个重点不动摇、不松懈、不停顿,持之以恒地抓下去。跟进南昌、追赶芜湖,举全市之力决战工业5000亿、力争6000亿。
钟利贵强调,当前,“十二五”规划已经制定,开局之年计划已经下达,工作重点已经明确,各项措施已经有了要求。我们要结合本次考察所得,扑下身子,狠抓落实。一是要争取工作主动。要抓紧每一天,干好每件事,做到任务层层分解、措施分项制定、责任人人明确;要争取融资的主动权,努力争土地、争资金、争项目,实现“十二五”的良好开局。二是要突出工作重点。在突出“强工兴城”重点的同时,各项工作都要全面展开,主要负责同志要统筹兼顾,弹好钢琴;分管的同志要各就各位,根据要求和部署,全面展开工作;各级干部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办实事、解难题,问计于民。三是要保持社会稳定。在决策过程中要做好风险评估,科学决策;在操作过程中要深入细致,防止简单粗暴;在治安交通防火生产安全等工作中,要有预见性,努力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曾庆红指出,通过这次考察活动,首先是学有所获,让我们学到了经验,看到了标杆,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心。其次是学有所感。四个城市的经验和做法给我们提供了五点启示:一是关键在人。要解放思想,敢为人先。二是核心在路,要坚持正确的思路不动摇。三是重点在工。工业兴则百业兴,工业强则城市强。四是魅力在城,我们应继续保持兴城势头。五是根本在民。要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托民生。再次,要学有所为。要坚持奋起赶超的信心和决心不动摇,坚持强工兴城的思路和重点不动摇。
第三篇:大调解构筑大和谐 大稳定促进大发展
大调解构筑大和谐 大稳定促进大发展
本报记者林涛
“5.12”特大地震,德阳之痛,撕心裂肺。三年过去了,1000多个昼夜,德阳崛起于危难,坚强奋进,创造奇迹。在这篇世人瞩目的崛起华章中,“大调解”这个重要的章节,在德阳化危机为机遇、浴火重生的历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大背景助推“大调解”(小标题)
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社会矛盾日益增多。特别是2008年“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公共设施损毁严重,人民财产损失巨大,涉灾矛盾大量涌现,导致社会矛盾多发叠加、相互交织,形势严峻。面对巨大的灾难和复杂严峻的形势,德阳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迎难而上,把“大调解”工作作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举措,纳入“一把手”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全面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综治机构综合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既充分发挥作用,又相互协调配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全面推进“大调解”工作,有效化解涉灾矛盾纠纷,着力解决涉灾突出问题,1
为德阳市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大体系推动大化解(小标题)
目前,全市已建立纵向覆盖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横向覆盖各领域、各行业和社会管理各方面的调解组织网络,做到了“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调解工作。”。
市委、市政府成立了 “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大调解”工作的政策调研、组织推动、综合协调、督查考核等日常工作。建立了市人民调解指导中心,负责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督查、考核、培训。全市建立人民调解指导中心8个,乡镇、街道调委会127个,村(居)调委会1687个,其他调委会105个,配备调解员1.56万人。建立行政调解指导中心7个,设立行政调解室892个,配备专兼职调解人员1058人。建立司法调解指导中心7个,设立温馨调解室22个,配备专兼职调解员122名。建立了市信访群众疏导调解中心。全市建立“大调解”协调中心135个,配备“大调解”协调中心专职副主任135名,1687个村委会和居委会都建立了调解室,建成率达到100%。各地、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大调解”工作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
大调解促进大和谐(小标题)
2010年以来,全市调解矛盾纠纷7.6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达84.15%。2010年6月,全国综治工作会议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率100多名省(部)级领导干部、400余名会议代表到我市考察,我市“大调解”工作受到中央领导和与会代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会后兄弟省、市代表团30余批次到我市参观学习。2010年12月23日全省政法工作会议暨“大调解”工作表彰大会上,我市10个单位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先进集体,33名个人受到表彰,广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罗建军被评为“四川省十大调解能手”。
第四篇:工业大发展动员大会讲话
工业大发展动员大会讲话
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坚定加快工业经济大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建立和落实好全县领导干部联系重点工业企业制度,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大发展,需要我们正确把握形势,找准目标定位,进一步坚定工业强县的决心和信心。
(一)加快工业经济大发展,是市委市政府赋予xx的光荣使命。市委四届三次全会提出将全市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实行差异化发展。xx所在的城市发展新区,是全市未来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是集聚新增产业和人口的重要区域,是全市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这既是市委在“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基础上,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尊重规律,从实际出发,在新的发展阶段为xx作出的科学定位,也是市委市政府交给xx的重要发展任务。xx能否在推动全市科学发展进程中有所作为?能否与其他兄弟区县一道,肩负起建设城市发展新区的历史重任?其核心在工业,成败也在工业。为此,我们必须坚持把工业强县作为第一方略,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迅速形成推动xx工业经济大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加快工业经济大发展,是发展壮大xx县域经济的现实选择。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看,工业化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地区也是这样。工业化是衡量一个地方现代经济是否发达的主要标志,是发展进步的重要引擎,是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增加财政收入、解决社会就业的重要载体,是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的根本途径。加快发展工业,有利于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有利于汇聚更多发展要素。按照“产业跟着规划走、项目跟着规划走、土地跟着项目走”的原则,xx通过重抓工业、重抓项目引进,随着一大批重大项目的成功落地,下一步,必然会有更多的重大基础设施、土地、资金等发展要素为我所用,并从中受益。市里正在谋划的城际铁路和轨道交通建成后,更是将为我县县域经济的加速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优化税收结构。xx由此不难看出,要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xx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赶超,就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经济。
(三)加快工业经济大发展,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业不兴满盘皆输”。抓住了工业,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xx的城镇化进程,需要工业来促进。近年来,我们围绕打造千亿级工业产业集群目标,依托区位、交通等优势,举全县之力,建设园区,发展工业。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拆迁了近9平方公里的土地,等厂房建起来以后,其本身就是一座新城。同时,我们把 2.5 万农民拆迁转移到了城市,直接做大了县城人口总量,有力地推动了新城核心区等城市板块建设。xx人民的充分就业,需要工业来保障。按照通行的说法,工业园区每一平方公里可以直接或间接提供 5500 个就业岗位。要缩小城乡差别,增加农民收入,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吸纳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让他们“放下锄头”进城当产业工人,实现就近择业。初步统计,我们这两年新引进的工业企业全部建成投产后,至少可以直接或间接提供就业岗位 5 万个。xx的农业现代化,需要工业来反哺。近年来,县财政每年用于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均在60%以上。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投入到了农村的道路交通、水利设施、环境整治等民生工程中,农村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从总体上讲,xx农村的基础条件仍然较差,农民的收入依然偏低,城乡差距依然较大。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工业,做大县域经济实力,努力增加财政收入,然后把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农业和农村、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家务必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为xx工业早日突破千亿铆劲前行。
二、明确目标,牢牢把握推动工业大发展的关键环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始终坚持把工业强县作为第一方略,紧紧围绕“2016 年建成20平方公里园区、打造千亿级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目标,按照陈勇书记“抓特色、抓龙头、抓集群”的工作思路和“三区一极”的发展定位,积极化解制约因素,不断完善要素配套,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新型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强力推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四个关键环节:
关键之一: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平台。要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大力拓展发展空间,强力提升园区形象,不断夯实工业发展平台。一是加快完善园区骨干道路,全面建成金川大道、产业大道、龙安路等3条、13.2公里园区骨干道路,实现园区两大组团的无缝连接;推进龙山大道北延伸段、姜水路、金阿路,以及拓宽铜合路全德段等园区道路建设,拉开20平方公里园区骨架。二是加快完善园区水电气管网,实施园区供水主管网、污水截留主管网、110kv 云雾山变电站、lng 等项目建设,为园区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三是及时做好工业园区建成区域的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作,全面提升现代工业园区形象,实现园区与城市的有机整合。四是切实做好姜家岩、淮远河职工生活配套服务区等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园区的聚集能力。
关键之二: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实现借力发展。招商引资是工业发展的“生命线”,要实现打造千亿级工业产业集群目标,必须通过招商引资、借力发展来实现。在招商方向上,要紧紧围绕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新型材料三大主导产业,紧紧围绕延伸产业链条,紧紧围绕壮大产业集群进行招商;要突出招大引强,瞄准世界 500 强、国内 500 强和行业100 强等大企业、大集团开展招商,力争在重特大项目引进上实现突破。在招商方式上,要采取集团招商、以商招商、节会招商等灵活有效的方式,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成功率,力争 2014 年合同引资 200 亿元,10 亿元以上项目5个,实际到位资金150亿元。有条件的镇也可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利用现有存量资产,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特色工业项目,打造各具特色的镇域工业经济。
关键之三:抓好项目落地建设投产,不断做大总量。项目是工业发展的助推器。要坚持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形成大产业,以大产业推动大发展的思路,狠抓项目落地建设。一是抓好征地拆迁工作。国土部门、工业园区和有关镇街要再接再厉,力争明年征地拆迁5000亩,实施平场6000亩,为项目落地建设创造条件。二是要抓好在建项目督促调度。对于已经落地开工的项目,要及时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具体困难,确保达到建设序时进度;对于在建项目,要实行项目建设“倒逼”工作机制,确保及早竣工投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已经确定的项目,要督促抓紧开工建设,做好各类协调服务,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如期完工。力争实现明年新开工工业项目30个,续建38个,竣工投产30个。三是要抓好项目储备。要认真谋划一批近期能实施、长远能带动、与三大主导产业关联度高的工业项目,充实项目储备库,为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之四:做强做大现有企业,加快实现提档升级。要强化政策支持。用好用活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撬动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扩大规模,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对新引进的企业要兑现招商引资政策;对本地成长起来的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税收贡献大的企业,也要像其他企业一样给予政策等方面的支持。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要针对工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制定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企业融资的具体办法,加大工业流动资金保障力度,缓解企业融资难题。要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县内各中职学校要围绕三大支柱产业,积极调整专业设置,推动产教对接、校企合作,培养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用工支撑。要高度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支持鼓励一批规下企业增资扩产、提质增效,确保 2014 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 30 家。
三、强化服务,把领导干部联系重点工业企业制度落到实处
为了让各级领导干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业强县第一方略上来,为企业树信心、解难题,帮助企业尽快建成投产、做大做强,吸引更多的客商来铜投资兴业,县委、县政府出台了《领导干部联系重点工业企业制度》。这是全县上下在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的重要时期,专门针对加快工业经济大发展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实践,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府服务职能的重要举措。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参与、率先垂范、迅速投入到领导干部联系重点工业企业活动中来。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四个明确”:
一是明确工作任务。要通过开展联系活动,力争实现“五个明显”:即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办事效率明显提高,企业对政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二是明确联系对象。即每名领导干部联系1户重点工业企业。联系对象实行动态管理,一年一调整。
三是明确工作内容。要切实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对企业在法律政策咨询、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创新能力等方面提供帮助;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四是明确工作要求。广大领导干部要通过开展联系活动,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企业增资扩产、提质增效;要转变工作作风,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要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定期召开联系工作会议,及时总结经验,查漏补缺,确保联系活动取得实效。
四、落实责任,努力形成推动工业大发展的强大合力
加快工业大发展,关键在领导,核心靠服务,动力靠倒逼。要综合各类保障要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拉高标杆,硬化措施,形成促进工业大发展的整体合力。
(一)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真正做到“任你东南西北风,咬住工业不放松”。为加快工业发展,县委、县政府准备高规格成立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督查和工业建设两大指挥部,以加大对工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等工作的统筹协调力度。各部门、各镇街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负起责任,强化对工业领域相关工作的组织领导,带头上门,亲自过问,主动作为,把相关工作安排好、落实好、服务好。
(二)加大要素保障力度。财政、城投、国土、人社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在资金、土地、用工等方面,给予企业坚强的要素保障。财政部门要加大资金筹措调度力度,把整合到的资金优先用于工业园区,要确保征地拆迁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资金不断档;县国土部门要抓紧实施“两规”修编,抓好土地指标争取,拓展发展空间,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土地问题;相关镇街要全力做好征地拆迁工作,政法部门要依法支持征地拆迁;县人社、教育部门要把企业用工作为硬任务,千方百计保障用工;水电气等部门要按照“园区建设到哪里,管网就配套到哪里”的原则,确保企业用水用电用气。
(三)加大服务监管力度。安监、工商、税务、质监等部门和单位要寓监管于服务之中,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县行政服务中心、工业园区管委会要积极推行入园企业“一条龙”、“保姆式”服务和“一站式”审批,对已制定的政策要信守承诺,全面兑现,并根据实际运行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加以完善。
(四)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县考核办要认真研究,将领导干部联系重点工业企业的实绩纳入目标考核;县监察局、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要对联系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督查,对工作不主动、协调不及时、困难和问题解决不到位的领导干部予以通报。
今天,在我们xx投资兴业的 200 多位企业家也参加了会议。借此机会,我向大家简要表达三层意思:一是要对xx的发展充满信心。过去的几年,你们参与见证了xx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了xx人民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热情,我们共同实现了双赢。今天这次会议的召开,再次表明了县委、县政府和84 万xx人民将倍加珍惜和分外呵护各位企业家。请大家务必坚定信心,在xx放心投资、放手创业、放胆发展。二是期盼企业 要苦练内功,抓住机遇,实现新的跨越。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科学论断,政府将为企业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但企业的发展最终还是要取决于企业自身。希望大家要抢抓机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xx这片投资兴业的热土上干出一番事业。三是要帮助xx招商。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今天参会的 200 多位企业家,你们多年身在商海,比我们更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信息,是一支潜力巨大的招商引资队伍。如果大家每人能为xx招来1家上、下游或同行业企业,那么xx就会增加 200多家企业。拜托大家当好xx的义务宣传员和义务招商员,在企业自身做大做强的同时,也为xx实现经济跨越发展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同志们、企业家朋友们:xx发展的大幕已经拉开,事业的平台已经搭好,创业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在以陈勇书记为班长的县委坚强领导下,坚持“干字当头、快字为先”,要以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精神状态,全力以赴抓征地,齐心协力抓招商,千方百计优服务,着力在项目的引进上、平台空间的拓展上、转型升级的抓手上寻求新的突破,迅速开创我县工业经济大发展的新局面。
第五篇:促进学校民主管理加快学校和谐发展
促进学校民主管理加快学校和谐发展
------马良镇小学争创民主管理四星级学校申报材料
马良镇小学是一所有六十一年历史的中心小学,长期以来,学校领导着力促进校内民主建设,注重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的作用,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投身教育事业的积极性,推动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保康县教育教学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获得保康县小学教学综合评价一、二、三等奖,襄樊市中小学示范学校、襄樊市语言文字规范示范学校、襄樊市绿化先进单位、湖北省课题实验先进单位等称号。
一、建章立制,把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到实处
“办人民群众满意学校,做人民群众满意教师”是我们办学宗旨,马良镇小学领导在班子在工作中始终以这一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相信群众,团结群众,走全心全意依靠教校职工办学的路子。特别是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校长负责制以来,学校领导班子更是把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为完善校长负责制的重要工作来抓,学校从建章立制入手,从制度上切实保证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得以落实。学校在这方面做的工作主要有:
1、通过制订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教代会、工会的地位、职责和作用,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供制度保证。
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的“根本大法”,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学校领导班子在制订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强调要明确界定学校党支部、学校行政领导和教代会的职责,尤其要突出教代会和工会在学校管理和学校工作监督中的作用,为教代会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供依据。经过全校教工讨论通过,并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规定“学校定期召开党支部领导下的教职工代表大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其主要工作是“听取校长述职报告,审议学校重大工作方案、改革措施和规章制度,参与民主评议学校干部”,“支持校长履行职责,收集反馈教职工意见,对学校工作实行民主监督”。规定“学校工会是教代会的工作机构,负责教职工代会日常工作”,工会主席参加校行政会议。学校的这些规定,为动员和组织群众投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供了保证。
2、通过制定教代会工作制度,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得以实施和操作。
为了使教代会能切实履行职责,发挥作用,马良镇小学建立了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有:(1)教代会代表培训制度。对教职工代会代表进行民主管理基本知识培训,每次教代会开会前结合主要议题,进行专题培训,如为了开好以课程教材改革为主题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在会前组织代表学习了有关文件,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正式开会后,代表迅速取得共识,讨论通过了行政领导提出的课程改革方案,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2)咨询和沟通制度。学校不定期地召开“课任教师联系会”、“民主生活座谈会”,让教代会代表与学校行政领导就教职工普遍关心的问题,直接进行沟通。如学校为了提高学校的食堂的服务质量,后勤主管询问教师和学生,让教师和学生提出合理化建议,学校听取各方面意见,使后勤服务质量得以提高。(3)调查研究制度。学校组织工会委员和教代会代表对教代会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专题调查和研究,提出改进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学校组织教代会代表、工会委员对学校各类型人员参与德育的情况作了调查,为在教代会讨论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人人做德育工作者”的口号作了很好的准备。此外,学校还建立了工会文件资料立卷归档等制度,以便及时取得上级工会的指导,实现教代会的进一步规范化。
二、落实四项职权,确立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权威
马良镇小学领导班子认为教代会是三位一体的学校领导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教代会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确立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权威,而这一权威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外人能强加于它的,教代会只有在自己的工作中切实行使自己的权利和职责,才能动员和组织广大教工参与民主管理,推动学校发展。
1、落实教代会审议建议权。马良镇小学每年至少两次召开教代
会,一般是开学初、期末各一次,开学初召开的教代会,主要是审议校长的工作计划,对提出的新一年工作计划展开讨论,提出建议,使工作计划更完善,使教职工权益得到维护。如校长提出了教师任课大循环的设想,教代会讨论后,建议校长在实施时首先要考虑首批人员的安排。校长在后来提出的工作方案中认真考虑了教代会的建议,使改革顺利进行。
2、落实教代会的审议通过权。这几年马良镇小学经教代会审议通过校内制度条文主要有:教代会通过的《马良镇小学绩效工资方案》、《马良镇小学值周教师考核办法》,《马良镇小学学生“两免一补”申报方案》、《马良镇小学“五园创建”实施方案》、《马良镇小学班主任考核办法》、《马良镇小学路队护送管理办法》、《马良镇小学各项奖励制度》等,这些学校管理制度经过教代会讨论进一步得到完善,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管理制度化的进程。
3、落实教代会的审议决定权,学校领导将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事项,都及时提请教代会审议决定,坚持公开,公平的原则,使校内矛盾得到化解,教工情绪得以理顺,维护了学校的稳定,多年来,学校从未发生教职工上访等情况。
4、落实教代会对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监督权。马良镇小学教代会对领导干部的评议结合每年一次的教育局党委对干部考核进行。民主评议前,学校干部和教工群众的谈心,听取大家的意见,认真准备述职材料。然后,教代会全体代表认真听取学校领导干部的述职报告,实事求是地评议干部的德、勤、能、绩,通过民主评议,领导和群众进一步沟通,促进了学校干部向着“高效、廉洁、团结、协作”的方向进步。
教代会职权的落实,使学校的民主气氛更加浓郁,广大教工参政,议政意识不断加强,以教代会为核心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体系基本形成并在学校改革发展中不断发挥作用。
三、加强自身建设,不断丰富活动,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 多年来,马良镇小学工会在校党支部领导下,以提高教师师德修
养为抓手,以塑造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为目标,认真履行参与,维护、建设、教育四项基本职能,关心帮助每一位教职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不断探索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努力使学校工会成为全校教职工的娘家。学校工会之所以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主要是由于:
1、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工会加强了自身的建设
马良镇小学领导班子认为,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在执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过程中,迫切需要一个纽带,这个纽带就是学校工会。马良镇小学领导班子认为工会的工作系统,工作网络是学校领导依靠教工办学的重要途径,历来重视工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在工会委员中构建了老中青相结合的体制,根据学校女职工多的实际,充分注意了女职工工会委员的推荐。学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为教职工组织了一场精彩的活动,使他们的劳动得到肯定和重视。学校党支部负责人亲自参加工会人员学习会,和大家一起讨论党的工会工作路线、方针和政策。学校重视工会干部的作用,请工会负责人参与共同总结学校工作,请工会委员担任青年教师教学评比评委,学校领导干部带头参与工会活动,这一系列措施提高了工会干部的素质,增强了工会组织的战斗力,提高了工会和工会干部的地位和威信,使工会组织能真正反映群众要求、群众愿望、群众情绪,为了学校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2、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独立开展活动,增强了自身活力
活动是一个组织生命力之所在,工会组织也不例外,马良镇小学工会就是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独立开展活动,不断增强自身活力的。近年来工会开展的主要活动有:
(1)大力倡导师德建设。2009年10月以“加强师德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工队伍”为主题的教代会召开后,工会为落实教代会决议,开展了“师德在我心中”活动,又和少先队一起在学生中开展了“我心中的好老师”推荐活动。这些活动在全校教工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教师通过工会组织的活动,进一步认识了加强师德
学习的重要性,自觉用自身的高尚师德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学校涌现了以全县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为标志的一批师德好,教艺精的好老师,开创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2)以“温暖在马小、事业在马小、成功在马小”为口号,配合党支部开展凝聚力工程建设
多年来,学校工会在党支部领导下,建立并执行“四必访”、“一必谈”(即教工生病住院必访、教工生活困难必访,教工家庭出现矛盾必访,教工婚丧喜事必访,教工生活工作受到挫折必谈)的制度,进一步融洽了干群、党群关系,凝聚了人心,激发了广大教工的工作积极性。
学校工会和教导室联合提出了教师人人做到“四个一”的要求(上一节高质量的公开课,认定一个素质教育研究课题,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反思,有一篇教学论文在杂志上发表或获奖),鼓励教师在素质教育实践中建功立业。
学校工会和教导室联合组织开展“学三书”活动,学校涌现一批三学积极分子,许多教师成为一专多能教师。组织的计算机学习,全校有100%的教师参加,全部通过了计算机初级合格证考试,为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现代化设备创造了条件。
(3)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显身手
工会长期坚持文明班组创建工作,促进了全校形成团结奋进的良好气围;校工会认真做好先进个人的评比表彰活动,树典型,立榜样,推动全校学先进赶先进活动的展开。积极开展健身活动,活跃教工生活,在学校学生运动会中,教师也必须参加,和学生一起运动。
马良镇小学的工会正是在不断开展的活动中显得更加朝气蓬勃,使自身的桥梁纽带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多年来,马良镇小学在上级党委和工会的领导下,在促进校内民主建设方面作了很大努力,推动学校的改革发展。现在,马良镇小学正为进一步搞好民主管理而不断努力奋斗。
200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