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怎样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很重要。下面谈谈对于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一些看法:
一、家长以身作则
子女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的内容。在家庭中的一些生活习惯:如按时作息,卫生习惯,礼貌习惯等,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做好。社会生活中的要求,如交通规则,家长在与孩子出行时要自觉遵守,讲公共道德和秩序,以自身行为去影响孩子。遇到家长违反规则的时候,孩子的观点如果正确,就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就要勇于承认,要做出合理解释。
二、提前讲好规则,给孩子留下努力的空间
家长在制订规则的时候要考虑全面,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尽量避免使他产生抵触情绪,并留下孩子努力的空间。譬如:孩子晚上学习认字的时候,会提前告诉她今天在规定时间内要认几个字(不要定的标准太高,让孩子专心致志就能达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就可以看一会电视,如果提前完成,剩下的时间可以陪她玩传球的游戏,让孩子有学习的动力。
三、让孩子尝到违反规则的后果,适当采取自然惩罚法
让孩子亲身体验到违反规则所带来的后果,当然,那些后果非常危险的情形除外,譬如:对于孩子的随处乱画行为,要明确告诉她,除此之外的地方,如果乱涂乱画,就会受到惩罚——自己把地板擦干净,画得再好也不能得到表扬;不爱惜玩具,摔坏了,就再也不会给买同样的;学习时如果不认真,就取消看电视的奖励。
四、标准一致
平时多与老师和家里的其他人沟通,做到在幼儿园和在家里标准一致,家里所有成员之间标准一致,让孩子没有空子钻。譬如:幼儿园规范孩子吃饭时夹菜夹自己面前的,饭后收拾碗筷,在家里也配合老师,要求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按老师的要求规范孩子的行为。
五、注意加强日常生活中规则意识的引导
规则意识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养成的,所以应该重视生活中规则意识的引导。譬如:孩子喜欢看《巴巴爸爸》,其中有一集讲的是沙漠没水的故事,孩子在洗漱的时候,就对她说“沙漠的小动物都没水喝了,快渴死了,我们得救他们,省点水给他们喝吧!”,孩子很配合的节约用水,并且提醒家长洗手时节约用水。
总之,规则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持之以恒。
第二篇:如何培养竞争意识
如何培养竞争意识
周二下午第四节,九年级全体同学们在操场上正在进行“体育三国争霸”活动,规则如下:班主任把本班的的同学分为男女各一组,每组挑出10名同学,分别并且根据他们运动能力的差异,先后按照顺序排列起来。三个顺序相同的同学同时进行较量,获胜次数最多的班级就是获胜者。我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定位,结果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场面。有些同学互相推诿,相互谦让,都不愿出面,生怕出来竞争。经过我一番劝说,终于凑足了参赛人数,但看着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是被逼的,内心缺乏对比赛获胜的渴望。出现这种情形,顿时感觉到:是应该到了培养其竞争意识、挖掘其内在潜力的时候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便开始想办法、出点子。竞争意识泛指外界活动所做出的一切积极、奋发,不甘落后的心理反应。
首先,努力为学生创设竞争的氛围。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各种条件,引导他们去竞争。于是,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我开展了各种竞赛活动,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敢于挑战自我。在班级开展“卫生竞争”、“纪律竞争”、“优秀作业积分赛”、以及演讲、唱歌、绘画、书法等等。,每开展一项竞赛活动,就在班级设立“XX竞赛评比台”,采用记分制或动态等级评比制,对每个学生的进步予以肯定和表扬。同时,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机遇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它永远属于那些积极进取的人。开展这些活动,让学生在竞争中认识竞争,学会竞争,勇敢面对竞争,并在活动中相互学习,互动发展,同时获得了良好的心理锻炼。另外,我们班不但有质量的竞争又有速度的竞争。常言道:“一日之计在于晨”,每个学生两眼一睁开始竞争,争起床速度(不许提前,否则按违纪论)、争宿舍卫生的质量;大课间又是一系列的争:争到操场列队的早晚、争早操队列是否整齐。晚自习时;争的是谁提前进入自习状态,争的是学习效率。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班与班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凡是学校所提倡的,事事处处时时充满竞争。今天你超我,明天我超你,学生在竞争中不断实践着、不断完善着自己。
其次,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竞争对手。学生的学习水平、思想水平以及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在竞争时让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很显然是不现实的。竞争对手比自己的水平高,但差距不大。与合适的竞争对手竞争,成功的几率会倍增,避免了不必要的失败与挫折,学生的自信心会在不断的进步与成功中得以加强,这给竞争平添了许多积极因素,使班级的整体竞争能健康顺利地向前推进。竞争可以选择某一方面相比较。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优势,为了让学生在竞争中尽情展现自身的优势,彰显自我风范,强化竞争意识,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竞赛中与竞争对手比较某一方面的优势。可以让学困生与学习成绩相近的学生比较进步的幅度,比较作业文面的正规性,作业态度的认真度。这种“优惠政策”给学困生设置了相对宽广的比赛空间,他们在希望的天空中展翅翱翔,同样能获得理想的竞争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把准衡量的标准,以激励为主,最大限度地扩大赞赏范围,加大赞赏力度,这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能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最后,我们特别重视过程的经历,使学生在公平公正的良性竞争过程中滋生竞争意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无论遇到什么挫折能有始有终地完成一件事情的品质,从而使学生懂得“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要保证学生积极地、持久地参与竞争活动,除了给予及时的指导外,适当的鼓励与赞赏是不可或缺的手段。
“竞争”这个词 我们中学生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因为我们时时刻刻都面临着它,为考试而竞争,为拿第一而竞争.的确,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如果失去了竞争,一切都毫无意义,我们只有敢于竞争,善于竞争,才能不断完善自己,超越别人
一个人总要在竞争中不断成长,同样 竞争也是集体,一个民族,向前发展和进步的真正动力,"爱拼才会赢',我一直相信这句话,因为它激发了我磨练了我 所以,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创设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争,培养并强化他们的竞争意识,以增强他们
第三篇:浅谈创新意识培养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数学教师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重中之重。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思维空间;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释疑;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处于教学的“中心位置”,充分利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学习,更多的思考、讨论、操作,参与到对新知的探索过程中,去发现新知、形成技能,以此来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使学生主动适应新世纪科技发展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历史在创新中前进,人在创新中成长,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培养更多的适合时代的创新人才,必须高度重视创新教育。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教育的核心。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思维空间;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释疑;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
一、创设宽松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要创新就必须有“创新”欲望,创新欲望是创新思维发展的动力。学生的“创新”欲望来自于学习动机,它是发展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要把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活动结合起来,自觉主动地学习,并运用已掌握的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积极开展创新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适时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氛围之中,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学习的情绪状态,积极寻求思路,大胆创新。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兴趣,并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而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它孕育着极大的智慧潜力和创造性萌芽。创设问题情景就其内容形势来说,有故事法、生活事例法、实验操作法、旧知联系法、解决实际问题法等,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思想受到熏陶;情感受到感染;思
维发展活跃;追求知识的主动性得以发挥,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各种与学生相关的问题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当学生在提问或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以示尊重他的发言,如有偏差时,要先给予积极的指导,遇到学习障碍时,要适时引导鼓励。如在教学加法的速算34+98时,我就创设了一个在生活实际中收付钱款时,常常发生的“付整找零”的活动情境,并且在课堂上开展了这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兴趣,真正使学生从“事理”掌握了“算理”。
二、鼓励质疑、引导释疑,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能长进。”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大胆质疑正是学生主动思维的充分体现,是学生自主探索的重要标志。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产生疑问,从疑入手,巧设悬念,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问难,从存疑到无疑,再产生怀疑,不断激发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创新质疑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即使有学生提问可笑、肤浅,不着边际,我们也要耐心听取,引导,保护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带着疑问学习,在疑问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例如学习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学生提出除了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来推导以外,还能不能将三角形补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来推导,或者将三角形先切割再拼成长方形来推导等。对于这些问题和见解,无论正确与否,教师都必须加以鼓励,都应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与创造性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创新意识逐步形成。
三、鼓励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
“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抽象思维与双手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起这些区域积极起来。如果没有这种结合,那么大脑的这些区域就处于沉睡状态。”操作是一种手、脑、眼等多种感官协调参与下的活动,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度,更有利于激起创造区域的活跃,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教学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参与操作,通过摆、拼、剪、折、量、捏、切、拆、画等活动,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能促进学生操作、观察、思维、语
言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常规的归纳演绎推理之外,重要的是帮助、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就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推出计算公式,明确了算理,这样学生学得活,知识扎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不同的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加强发散思维训练,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发散思维就是求异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也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没有发散思维就不会有知识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极其复杂的心理现象。陶行知先生说:“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索到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勇于标新立异,寻找与众不同的解题途径,教师要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进行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提出合理、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求知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开放性题目就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重要方式。
另外,一个人知识面越广,知识积累越多,其创新思维就活跃,创新能力就越强。因此,优化知识积累,尽可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我们要学好课本知识,但决不只限于课本中的知识,还必须延伸到生活实践中,把学生的视野引向到更广阔的领域,例如天文的、历史的、地理的等等。为创新和创造性思维构建广阔的知识背景。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多个环节互相结合,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认识知识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总结,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鼓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让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发掘每个学生的创新潜力,发挥每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将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肩负起培育具有创新性人才的伟大使命。
山东省青州市庙子镇七庄小学
朱玉富王志花
第四篇:如何培养语文意识
如何培养语文意识
——《慈母情深》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慈母情深》,精彩的课堂教学,潇洒的大师风采,让我受益匪浅。
综观整个课堂的教学,以诵读为主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情,读出了韵,读出了语文的味。精彩的课堂,如一幅疏密有致、意境深远的国画,让人赏心悦目。课堂教学的精彩,不仅仅反映在引导学生通过语感实践反复诵读,在认识上、情感上习得和积淀,而且更表现在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语言,思考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从而懂得这样用语言文字的所以然,掌握渗透着思想感情的、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
文中的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章的灵魂,它们在文中或统领全文,或揭示中心,或蕴涵深意。抓住这些词句设计教学,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中所昭示的人文价值——慈母情之深„„教学中,王崧舟老师为了引导学生真切地感悟那深厚的慈母情怀,引导学生紧紧抓住“鼻子一酸”的情感主线,成为导引学生解读的切入点,并恰当地链接了学生的质疑:“慈母的情到底有多深?”一步步走进文本,深入文本,感悟人物情感。这一切,在我脑海中定格的是如何培养语文意识。
语文是读的,是品的,是悟的,语文能力也在读中、品中、悟中慢慢接触语言材料中形成的。作为语文老师,更应时时思考:如何想法设法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本身的浓厚兴趣,而不是抱怨他们语文眼光,文字直觉太差。毕竟读文字是读者自我判断、选择、反思、批判和创造的吸收过程。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对语言文字所传达的信息、思想、情操的敏锐感受力,是读者自己将生活经验、情感体验融合到语言文字上去理解、想象、抒怀的结果。
语文教师首先自己要清楚地明白:言语教学永远应该是语文教学之根。我们提倡人文性并不是不要工具性,离开了工具性也不可能有真正的语文教学。语文学习,就要引导学生关注每一个言语现象,关注言语本身的物质存在,注意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有意识帮助学生开始构建或更新他们的言语世界,慢慢唤醒学生的语文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眼光、文字直觉。
感受过大师魅力课堂、聆听过大师魅力教学的语文老师都知道,大师之所以是大师,就在于他们紧紧把握住语文教学之本、之根,以语文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举手投足间散发着语文气息,传递着语文意识。让我们从心底里折服、感叹什么是有趣的有效的真正的语文教学的同时,更让我们见识了什么是“润物细无声”的语文意识的渗透、训练与培养!
第五篇:篮球意识培养探讨
篮球意识培养探讨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7-000-02
摘 要 本人从实践出发,在强调篮球意识重要性的基础上,分别在技术,战术训练中强调在观察力、判断力、动作效应等方面重点培养。
关键词 篮球意识 战术思维 自我控制
一、对“篮球意识”的理解
“篮球意识”是指反映篮球运动规律性的特殊机能和能力。它是运动员在长期篮球实践活动的认识过程中,提炼积累起来的一种正确心理和生理机能的反射性行动。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的对抗项目,需要在激烈的对抗中求胜。对于一个篮球运动员来说,任何技术的发挥,战术配合的实现,都离不开篮球意识的作用。多年来,各级教练员和篮球界人士已经认识到篮球意识对现代篮球运动员的重要性,并将篮球意识的培养作为教学和训练中的重要课题。
二、“篮球意识”的形成
运动员正确“篮球意识”的形成,不只是通过比赛和训练自然形成,也不是通过几次理论课或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场上意识的专门训练所能获得的。必须要重视在整个篮球训练过程中,在身体、技术、战术、心理、智力训练的同时,始终贯穿“篮球意识”的培养,从而使运动员具有在比赛中自由而正确地驾驭技术支配战术行动的意识和才干。这种篮球运动员所具有的特殊的意识修养水平的高低,已被实践证明是衡量队伍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在技术训练中反复进行“篮球意识”的熏陶与渗透
(一)在练基本技术的同时,渗透意识的培养
在篮球的技术训练中,对最基本的动作要领要反复多练,特别是技术的主要环节更要多练,使运动员形成正确的运力定型。并注意及时过渡到与其它技术相结合的训练,要按照比赛时技术运用的基本规律加以训练。在训练中必须重视潜移默化地进行意识熏陶,把学、练与用、变结合起来。运动员在比赛中用正确“篮球意识”作指导,使技术、战术在运用与应变中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二)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培养正确“篮球意识”的门窗,是形成正确“篮球意识”的重要条件。篮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对任何一项技术动作、战术的运用,都取决于能否周密地在瞬间内做出正确的观察、判断。为此在技术训练中的初期就必须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加强运动员的视野训练。
1.加强眼睛余光的观察能力训练。
2.技术训练中,要考虑有助于扩大视野的技术动作。如:运动员至多利用余光照顾到球或者不看球,视野的重点是观察场上全面移动情况。
3.在两个技术动作以上的组合性技术衔接中,特别要注意观察,这对运用应变技术、战术的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三)提高场上情况的分析判断能力
养成和锻炼运动员爱动脑筋,提高对球场复杂变化情况的分析判断能力,在培养篮球意识中,占很重要的位置。运动员通过场上的观察预测,掌握对方的技术特点及战术规律,而采取相应的行动。从心理学角度讲,运动员必须具备在篮球上进行感知、分析、判断和思维等综合性心理活动的能力,就能准确的判断出对手的配合意图,有的放矢,调动对方,避其所长,攻其所短,采用针对性强的进攻和防守对策。在防守的技术训练中强调“观察判断,意在动前”的防守意识,就是防守对手的意图应在防守对手动作之前,只有做到根据对手的意图,采取先发制人的防守手段才能真正实现攻击性防守。如果不注意观察判断,及时发现、分析对手意图,一味盲目地跟随对手动作进行“应答性”防守动作,就很难摆脱防守固有的被动性。
要正确分析判断对手的进攻意图,保持沉着冷静的头脑。密切注视球的传递变化和进攻队员的活动。呆板、懒散、一时疏忽都将导致致命的后果。运动员通过观察,预测出进攻者将采取的真实意图,对其动作的真假虚实能有合理判断,以便在必要时间内用必要的防守动作,先发制人地阻挠进攻,也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使防守变被动为主动,才能真正发挥防守的攻击性。
(四)在对抗性训练中,培养正确“篮球意识”
由于篮球比赛十分激烈,对抗性强,瞬息万变,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不可能打下牢固的技术基础,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然而,每个动作在运用中从结构特点到运用方式不可能一成不变,同一动作在对手不同制约条件下,都可能造成动作结构、形态上的变异。这就要求运动员要具有“对抗观念”。要求在正确动作规格基础上做到更具有实战性,合理性和实效性。在各种因素反复刺激下,巩固、运用与发展技术,形成独特的技术特点,增强正确“篮球意识”。
教练员要引导运动员自我设计“对抗因素”,创造“对抗条件”,从而不断通过自我熏陶,根据不同情况制造假象,争取主动。在激烈的攻守过程中,利用技术动作的幅度、速率、节奏、方向、位置和真假的变化,造成“三差”来调和迷惑对手,从而在比赛中主动制造战机,提高攻击效果,增强在实践中运用与应变技术的能力。
例如,篮板球是我国篮球队的薄弱环节,篮板球对抗应是经常性的重点训练项目之一,在训练时要求队员不计较冲撞犯规,习惯对抗拼抢,在练习抢篮板时,对进玫者可松些,基本在对抗中不吹犯规,目的是为了锻炼防守。篮球的争夺者,能应付任何严重的对抗局面,而且能抢到还能一传,争取更多的得分机会。
再如在练投篮时,要求运动员的动作要简练、快速、准确。要强化他们出现机会必须投篮的意识,并能在复杂情况下,激烈对抗中合理地运用各项技术,与对手斗勇、斗智(利用眼神、动作的真假变化,使对手产生错觉,从而自如地投篮),提高在强对抗的比赛中的投篮命率。
四、在战术训练中强化“篮球意识”
(一)牢固树立快攻意识
快攻是我国篮球运动的三大法宝之一,在篮球进攻战术中,由守转攻时,首先应争取一切机会发动快攻。而发动快攻又要首先加强快攻意识,这就要求每个运动员都要有快的欲望和配合能力,要充分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争取、创造机会。这要先靠平时在思想上认真对待,持之以恒地反复磨练、强化,以加强队员的快攻意识,这样就能在比赛中,力争一切时机,最大限度地发动快攻;反之,如快攻意识薄弱,即便具备快攻的技术能力,也会丧失许多快攻时机。
(二)掌握阵地进攻的普遍规律,形成牢固的进攻意识
随着篮球攻守转换速度的加快,各队都重视对快攻的抑制和制约,这就要求在进攻中两腿走路,既能打快攻,阵地进攻也能根据其普遍规律,采用各种移动进攻的战术配合,实施有效的攻击。阵地进攻中战术配合的规律,不外乎是在前锋、中锋、后卫之间所做的掩护、策应、传切、突分等四种基础配合上的各种人员的多少,方向、位置、角度、路线以及时间、空间的变化。
运动员在掌握战术配合规律的同时,还要明确:五个人都必须协同地有节奏地在移动中进行配合;队形部署,要保持一定的纵深距离;强侧与弱侧人员的流动要合适,做到点面结合;一经同伴投篮结束进攻,要组织抢篮板球争取第二次进攻;个人持球不宜久,要以球的转移和人的移动相结合来调动对手;一旦结束进攻(失球或投中),要及时组织转防措施,“保持攻守平衡”。
运动员具备以上意识,掌握战术配合的一般及自己队的具体配合中的特殊规律,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使他们之间的基础配合更熟练,运用更灵活,有针对性的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并使“篮球意识”建立的清晰、牢固,更有助于他们在实践中继续创新上升。
(三)重视防守意识的培养
近几年来,世界篮球运动向高速度、高空优势、高难动作发展。进攻技术的不断提高,势必要求防守技术、防守战术也要有新的创新与发展。七十年代后期,美国、南斯拉夫等国家研究和提出了防守要“以球为主,球、人、区三位一体”的防守战术体系。加强对球的争夺,抑制和破坏进攻配合,提高获球的机会,增加进攻次数,争夺更多的得分。它充分体现了防守的主动性、灵活性和攻击性,它对运动员的防守技术、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防守者视野范围扩大,具有快速反应判断能力和协防意识;还要求全队集体防守组织更加严密。防守队员不仅能看到自己的人和球,而且能观察其他人的移动配合情况,并在必要时敢于大胆放弃自己原来的对手或区域去补防或抢断对方传球。
要贯彻“以球为主,球人区兼顾”的防守原则,在训练中除进行个人防守能力和协同配合外,在意识方面也应同时提出各种要求:积极地进行抢位防守的意识;失去球权后,立即进行防守的意识:打破固定看人界线的意识;对持球人的防守,应根据进攻队员的特点,机动变化,采取措施,起近防守,做到防投、影响控制对方传球和借机抢断的意识;对无球人防守包括:强占断球路线,随时准备断球的意识;护送的意识;队形机动变化意识;抢篮板球及反击意识。
五、技术与战术相结合的训练是加强培养“篮球意识”的有效手段
目前,我们在训练中存在技术训练与意识培养脱节现象,另外还存在着技术训练与战术训练截然分开的现象。他们错误的认为,只要把技术练好了才能练战术。其实技术是无止境的,而技术训练脱离比赛的各种战术配合,孤立地练技术,这正是目前有些队员单个动作很漂亮而不会运用的根本原因、篮球运动员是从一开始就应当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有经验的教练既要抓单个技术动作(例如,教传球,开始可以先在原地练习基本动作,主要是抓动作规格,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更要抓配合中的运用技术(例如,结合快攻情况的长传,结合供中锋的各种缩传,这就不仅是动作正确与否的问题了,还涉及到时机、方向的选择、力量、假动作的运用等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有要求在刹那间经过大脑分析、判断之后,做出恰当的反应。在这个过程,也总是正结合技术练习,进行正确篮球意识培养的过程,因此不止是教单个动作,还要教在各种攻守情况下如何灵活运用这些动作)。
六、重视文化和理论的学习
实践证明,智力训练已成为现代科学化训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智力的发展是以知识为粮食和原料,并在进一步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实践过程中发展的。没有知识,就难以论证、思维和创造。而具有广泛知识的人才易于新的联想和独创的意见。这对提高篮球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的各种能力的形成,是在实践中,作为大脑机能在心理上表现出来的智力与有关知识的结合。
目前,我们的运动员文化理论水平普遍不高,这不能不影响战术意识的提高。因为文化水平不高,对运动训练的科学原理、篮球发展趋势和比赛的规律就很难理解;比赛时,在技术运用上就会缺少灵活性和预见性。
七、结束语
篮球意识问题已引起国内外篮球界的普遍重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运动水平的提高。篮球意识属于运动心理学范畴,但它的培养与提高,必须与技术、战术、素质、智力多方面结合起来才行。
在训练中充分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既要动手、又要动脑,大力发展观察力和思考力;训练时要狠抓基本技术,结合实践,加强对抗性训练,在复杂、困难的条件下锻炼运动员的意识、意志和实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