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狼性教育——让孩子成为主宰命运的强者
狼性教育——让孩子成为主宰命运的强者
在《狼性教育》的封面写着这样两句话:“培养强者的最强音,家庭教育的新理念。”“强者不是宠出来的,也不是惯出来的,而是在逆境中成长,在历练中成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
书中介绍到,狼是陆地动物的强者,草原上的霸主。狼之所以成为狼,是因为它一生下来就强烈地意识到“我要吃肉”,并倾尽全力去吃肉,从而磨砺出了锋利的牙齿,练就了高超的生存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它们在险恶中抗争,在竞争中成长,在它们自信的眼神里永远洋溢着舍我其谁的霸气。真正的强者应该像狼那样具备在任何艰难环境下独立生存的能力、顽强的拼搏精神、承受挫折考验的能力和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应该像狼那样坚持“我要吃肉”,而不是像羊一样安于现状,满足于“吃草”。
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对“狼”这种动物却不够友好,什么“狼子野
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狼,他们对狼的粗暴态度,源自于儒家思想文化对狼的丑化。狼并不像我们想像的,或者像某些人丑化渲染的那么凶猛可怕。狼身上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人类研究和学习。狼性品质的基本特征在于它们的桀骜不训,正因为桀骜不训,它们才会把尊严和自由看得和生命一样重要,它们对自由的渴望,对尊严的捍卫,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强烈的责任心、严明的纪律性、紧密的团队精神、顽强的战斗作风、不畏任何强悍对手的气质,共同铸就了它们强者风范。草原牧民称狼为“战神”,尊狼为民族的精神“图腾”,他们与狼共舞,共同创造了草原帝国的神话。
反观我们的孩子,他们从一生下来,就成为“六大人争宠”的对象。他们在顺境中成长,遇事以自我为中心,无衣食之忧,无世事艰辛之体验。虽然很多人都取得了令父辈们羡慕的学历,但不少人并没有能成为父母期望的强者。所谓“大学生的学历、中学生的能力、小学生的心态、幼儿的受挫能力”,正在成为当今新生一代的真实写照。许多已经取得高学历的毕业生一走上求职路,就接连遭遇惨败,自信心荡然无存,他们不敢面对社会,害怕竞争,不去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却待在家里“傍老”,靠父母养活自己。年迈的父母不得不为心爱的儿女继续发挥余热。由此可见,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正陷入严重的误区。因此“狼性教育”应时而生。书中提出了向狼学习的十八个方面:
1、鼓励孩子成为强者
心态决定命运,狼之所以成为动物界的强者,是因为它一出生就强烈地意识到“我要吃肉”。我们的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像羊一样“听话”、安于现状的人是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的,父母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为未来生活的强者,首先要让他们具有强者的心态,高标准严要求,像狼那样坚持“我要吃肉”,绝不吃草。
2、让孩子学会独立生存
在小狼刚有独立能力的时候,母狼就会坚决让它独自去执行任务,“狠心”地让它们去面对凶险的环境,在实践中磨练狼应该具有的意志品质。狼认为,要成为一只真正的狼,就必须具备独立处理一切突发事件的能力,否则只能是一只等待宰割的羊。
但我们的许多父母却喜欢做“鸡妈妈”,一味地护着孩子,生怕他摔着了,累着了,饿着了,冻着了,事事包办代替。孩子长期在这样的安乐窝里成长,怎么经受得住人生和社会风雨的考验?
3、让孩子永葆好奇心
狼是世界上最好奇的动物之一。它们永远不会漠视周围的一切,一根骨头、一只鹿角、一块野牛皮、一颗小松果,甚至野外露营者遗留的登山背包,狼都会细心地把玩。只要是它们感兴趣的东西,都会反复摆弄,仔细琢磨,直到琢磨出“道道”才罢休。好奇是铸就成功和杰出的最重要因素。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因为无数次好奇:无数次因好奇而探索,并在探索中发现奥秘,从而不断进步和发展的。
人在幼儿时代,也像狼一样处处充满了好奇,对什么事都想弄个明白。而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孩子的考试分数压倒一切。父母往往会压制孩子对分数以外的好奇心,这样会很容易扼杀孩子的兴趣和创造能力,甚至埋没天才。著名教育家卢勤认为,孩子能不能成功,关键就在他能不能早一些被发现,能不能被父母所注意、所重视。考试的分数不能代表孩子的能力,兴趣才是孩子提高能力的动力,才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4、鼓励孩子竞争
机遇总是青睐那些时刻准备竞争的人,同时机遇也常常伴随着风险。狼的危机意识强烈,时刻保持着竞争势态、战斗状态,时刻准备着应付危机。结果,它们处理危机、应付风险的能力非常强,经常化险为夷,战胜对手。父母要培育孩子的竞争意识,督促他们抓紧时间,广泛学习,增强实力,以竞争的心态时刻准备着接受各种挑战,像狼一样成为强者。
5、让孩子学会尊重
只有尊重对手,才能充分了解对手。狼尊重对手,所以从不打无把握的仗,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总能战胜强大的对手。真正的强者是尊重对手的,因为只有对手才能证明强者存在的价值。
父母也要学会尊重孩子。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可连柯曾经说过:“一个家长对自己的要求,一个家长对自己家庭的尊重,一个家长对自己每一个行为举止的注重,就是对子女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隐私,有自己的选择,只要是正常的,当父母的都应该予以尊重。同样,孩子在学校也应该受到尊重。
6、让孩子自由成长
自由的天地是强者生存的土壤,父母要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生活的强者,就应该多给他们一些自由空间。孩子处在年少好动的阶段,渴望自由是他们的天性使然,父母无论把他们看管得多紧,他们还是会想方设法去冲破种种藩篱和桎梏的,就像笼子里的狼,不管你给它什么好吃的,它们永远都会处于不安分状态,不愿享受“被限制自由的富贵”。
7、狼是非常有纪律的在狼家族里,任何一只狼违反了纪律,都有可能被彻底赶出狼家族。因为崇尚纪律,狼群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步调一致,形成群体的战斗能力。遵守纪律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还应该是一种思想观念,有了这种观念,才能在任何场合把遵守纪律转变为自觉行动。孩子具有良好的纪律观念,不仅可以营造起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给自己提供人身安全的保护符。
8、让孩子诚信地生活
狼的生活环境异常复杂,它们不仅要面临着猎物缺乏的考验,在捕猎中面临着强大对手的拼死抵抗,还有落入人类陷阱的危险。但在这种复杂而恶劣的环境里,狼仍然一如既往地向后代灌输诚信观念。而人类却并非都能如此。不少家长
理直气壮地说,现代社会这么复杂,孩子太老实,容易上当受骗。孩子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之所以默许孩子不诚信,是为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其实,避免自己受伤害的方法不是撒谎,也不是刻意回避,而是培养自己自我保护的能力。以牺牲诚信为代价躲避社会上可能出现的“危机”,无异于抱薪救火,让大家互不诚信,互设陷阱,结果人人自危,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9、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
人类的误解远远要比狼多,但有不少人并不重视彼此之间的沟通。父母不妨学学狼的做法,经常跟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同时,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想法,相信两代人之间的误会或矛盾会很快消除。
10、鼓励孩子向狼学习团结合作
狼在自然界里本身并不是最厉害的动物,单打独斗,老虎、狮子、豹子、野猪、野牛都比它厉害,但若是群体作战,即使老虎碰到了狼群也要退避三舍。几只分散的狼,一旦组合在一起,就会变成一个非常有力量的团队。这就是团结的力量。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都要学习和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都应该对自己所在的集体尽一份责任,所以每一个人都要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父母教育孩子千万不要忽视了这一点。
11、培养孩子狼一样的责任心
狼为了狼群的生存,会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在狼家族里,每一只狼都能意识到自己对狼群的重要性,每一位成员都必须对自己的群族负责。它们在同伴遇到险情的时候,会毫不犹豫地上前营救。对于狼来说,履行责任就是它们的天职。功劳和责任总是一对孪生兄弟,只有承担大责任才有可能建立大功劳。“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应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开始,父母要尽量少为孩子包办代替,让他们多动手,多动脑,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可能对社会和家庭负责,并有所作为。
12、鼓励孩子像狼一样关注细节
“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生活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忽视细节容易导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可连柯说:“孩子智力开发与艺术素质培养固然重要,但生活习惯的教养也绝不能忽视,教育必须从细节开始。”父母培养孩子关注细节,应该从日常生活着手,让孩子注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于细微处见真功夫。事实上,许多成功的父母教育孩子都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着手的。
13、教育孩子像狼一样不拖拉
效率是竞争中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拖拉导致我们不仅仅是拖延时间的制造者,而且还是受害者。拖拉不仅影响效率,而且是谎言和借口诞生的温床,是滋生懒惰的温床。父母培养孩子,必须想办法帮助孩子克服拖拉的习惯,绝不让孩子因拖拉而变得懒惰,因懒惰而变得碌碌无为。
14、培养孩子狼一样的耐性
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从很大程度上讲,孩子们比拼的是耐性。或许许多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也非常聪明,或许不少考上了大学的孩子智力平平,但是由于彼此的耐性不同,其最终结果也迥然相异。成就最钟情于那些能够持之以恒做好某件事情的人,无论学习、工作、生活,都是这样。父母教育孩子,必须培育孩子良好的耐性。
15、训练孩子狼一般的受挫能力
父母在孩子遭遇挫折时,不仅要教他们学会正确面对,鼓起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甚至可以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和增强孩子面对挫折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
16、让孩子懂得感恩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分爱。从严格的意义上讲,缺乏感恩意识的孩子,无论他的能力多么出色,是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强者的。父母要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强者,必须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大自然,感恩每一个人。
17、让孩子向狼学习珍惜
让孩子学会尊重财富,珍惜金钱,教育孩子学会花钱,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
18、榜样是最好的教育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任老师,父母要争取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
狼性教育,让孩子成为强者的教育,如果每一位父母真的用心去做,坚持不懈地做,把孩子培养成生活的强者绝不是不可能的事。
狼的精神
勇敢、孤独、团结、残酷......这就是狼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对,没有错。
只用成功。
没有正义,没有罪恶
只有一个目的....生存......在人类主宰地球之前,狼绝对是地球上的统治者之一,但是在人类的枪口下,狼——用鲜血捍卫着生存的尊严。
狼的叫声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手段,但更多的时候那悲凄的长啸,是在诉说生命的苍凉...流血,倒下——生命的终结,只有在这种精灵的眼中,我们看不到乞求与哀怜,只有孤傲与冷漠.....狼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即使肉体与灵魂将要分离,同样从容,生不为之乐,死亦不为之惧......狼亦温情,狼对幼仔的关爱和特殊的教育方式,非大多人类所能及,残酷的狼式培养,使狼成为强者,狼族中很少有懦夫...狼是一夫一妻制,公狼很有责任感,母狼很有爱心,并且从一而终,坚贞不喻,生死与共
这点让天天喊背叛爱情的人为“狼心狗肺”的我们汗颜....狼不仅抚养自己的孩子,碰到失去母狼的小狼,同样会抚养长大,这使狼能在恶劣的环境里得一延续生存...狼集凶残与智慧于一身,一只头狼,一生要经过无数次残酷争斗,在狼的世界,只相信强者......狼有着森严的等级关系和超强的团结协作能力,捕食时体现的勇气和团队精神以被越来越多的借鉴到各个领域.......独狼和狼群同样危险,当一只狼单兵作战的时候,凶狠程度超强,每一次进攻目的只有一个---致命
狼道中,没有道义只有成败,输与赢、生与死是狼所信奉的唯一结果,狼很少会去做以卵击石的傻事,当对手强大时,必群起攻之....嚎叫,是狼的沟通方式,同时也是狼宣泄情绪的途径,狼亦悲情,每到日落夜深,孤独围绕的时候,狼高亢嚎音就会在山谷中回荡.....狼很少被美丽的场景所迷惑,行动时的冷静和理性,使狼如同幽灵般的杀手,诡异的个性使猎物防不胜防,往往还在陶醉美景中就以沦为狼口中的羔羊..生存环境的残酷,磨练了狼坚毅的性格,捕食时总是耐心的等待时机,从不盲目出击,狼张望的眼神中总让人感到隐隐的杀气和恐怖...面对逆境,懦弱的动物选择逃避和放弃,而狼--选择的是高歌...狼的食物以有蹄类动物为主,当猎物充足时,狼很少危害家畜,但食物紧缺时,为了生存狼会对家禽甚至人类下口,所谓的恶狼,准确的叫法应该是饿狼....不要和狼保持太近的距离,当猎物藐视狼的存在的时候,往往已经掉进了狼的猎区..生命已经远离躯体.....这,就是狼——狼的世界!
第二篇:狼性教育让孩子成为强者
狼性教育——让孩子成为强者
狼性教育——让孩子成为强者
在《狼性教育》的封面写着这样两句话:“培养强者的最强音,家庭教育的新理念。”“强者不是宠出来的,也不是惯出来的,而是在逆境中成长,在历练中成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
书中介绍到,狼是陆地动物的强者,草原上的霸主。狼之所以成为狼,是因为它一生下来就强烈地意识到“我要吃肉”,并倾尽全力去吃肉,从而磨砺出了锋利的牙齿,练就了高超的生存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它们在险恶中抗争,在竞争中成长,在它们自信的眼神里永远洋溢着舍我其谁的霸气。真正的强者应该像狼那样具备在任何艰难环境下独立生存的能力、顽强的拼搏精神、承受挫折考验的能力和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应该像狼那样坚持“我要吃肉”,而不是像羊一样安于现状,满足于“吃草”。
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对“狼”这种动物却不够友好,什么“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狼,他们对狼的粗暴态度,源自于儒家思想文化对狼的丑化。狼并不像我们想像的,或者像某些人丑化渲染的那么凶猛可怕。狼身上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人类研究和学习。狼性品质的基本特征在于它们的桀骜不训,正因为桀骜不训,它们才会把尊严和自由看得和生命一样重要,它们对自由的渴望,对尊严的捍卫,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强烈的责任心、严明的纪律性、紧密的团队精神、顽强的战斗作风、不畏任何强悍对手的气质,共同铸就了它们强者风范。草原牧民称狼为“战神”,尊狼为民族的精神“图腾”,他们与狼共舞,共同创造了草原帝国的神话。
反观我们的孩子,他们从一生下来,就成为“六大人争宠”的对象。他们在顺境中成长,遇事以自我为中心,无衣食之忧,无世事艰辛之体验。虽然很多人都取得了令父辈们羡慕的学历,但不少人并没有能成为父母期望的强者。所谓“大学生的学历、中学生的能力、小学生的心态、幼儿的受挫能力”,正在成为当今新生一代的真实写照。许多已经取得高学历的毕业生一走上求职路,就接连遭遇惨败,自信心荡然无存,他们不敢面对社会,害怕竞争,不去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却待在家里“傍老”,靠父母养活自己。年迈的父母不得不为了心爱的儿女继续发挥余热。由此可见,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正陷入严重的误区。
因此“狼性教育”应时而生。书中提出了向狼学习的十八个方面:
1、鼓励孩子成为强者
心态决定命运,狼之所以成为动物界的强者,是因为它一出生就强烈地意识到“我要吃肉”。我们的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像羊一样“听话”、安于现状的人是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的,父母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为未来生活的强者,首先要让他们具有强者的心态,高标准严要求,像狼那样坚持“我要吃肉”,绝不吃草。
2、让孩子学会独立生存
在小狼刚有独立能力的时候,母狼就会坚决让它独自去执行任务,“狠心”地让它们去面对凶险的环境,在实践中磨练狼应该具有的意志品质。狼认为,要成为一只真正的狼,就必须具备独立处理一切突发事件的能力,否则只能是一只等待宰割的羊。
但我们的许多父母却喜欢做“鸡妈妈”,一味地护着孩子,生怕他摔着了,累着了,饿着了,冻着了贩贩贩处处越俎代庖,事事包办代替。孩子长期在这样的安乐窝里成长,怎么经受得住人生和社会风雨的考验?
3、让孩子永葆好奇心
狼是世界上最好奇的动物之一。它们永远不会漠视周围的一切,一根骨头、一只鹿角、一块野牛皮、一颗小松果,甚至野外露营者遗留的登山背包,狼都会细心地把玩。只要是它们感兴趣的东西,都会反复摆弄,仔细琢磨,直到琢磨出“道道”才罢休。好奇是铸就成功和杰出的最重要因素。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因为无数次好奇:无数次因好奇而探索,并在探索中发现奥秘,从而不断进步和发展的。
人在幼儿时代,也像狼一样处处充满了好奇,对什么事都想弄个明白。而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孩子的考试分数压倒一切。父母往往会压制孩子对分数以外的好奇心,这样会很容易扼杀孩子的兴趣和创造能力,甚至埋没天才。著名教育家卢勤认为,孩子能不能成功关键就在他的能不能早一些被发现,能不能被父母所注意、所重视。考试的分数不能代表孩子的能力,兴趣才是孩子提高能力的动力,才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4、鼓励孩子竞争
机遇总是青睐那些时刻准备竞争的人,同时机遇也常常伴随着风险。狼的危机意识强烈,时刻保持着竞争势态、战斗状态,时刻准备着应付危机。结果,它们处理危机、应付风险的能力非常强,经常化险为夷,战胜对手。父母要培育孩子的竞争意识,督促他们抓紧时间,广泛学习,增强实力,以竞争的心态时刻准备着接受各种挑战,像狼一样成为强者。
5、让孩子学会尊重
只有尊重对手,才能充分了解对手。狼尊重对手,所以从不打无把握的仗,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总能战胜强大的对手。真正的强者是尊重对手的,因为只有对手才能证明强者存在的价值。
父母也要学会尊重孩子。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可连柯曾经说过:“一个家长对自己的要求,一个家长对自己家庭的尊重,一个家长对自己每一个行为举止的注重,就是对子女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隐私,有自己的选择,只要是正常的,当父母的都应该予以尊重。同样,孩子在学校也应该受到尊重。
6、让孩子自由成长
自由的天地是强者生存的土壤,父母要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生活的强者,就应该多给他们一些自由空间。孩子处在年少好动的阶段,渴望自由是他们的天性使然,父母无论把他们看管得多紧,他们还是会想方设法去冲破种种藩篱和桎梏的,就像笼子里的狼,不管你给它什么好吃的,它们永远都会处于不安分状态,不愿享受“被限制自由的富贵”。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
7、狼是非常有纪律的
在狼家族里,任何一只狼违反了纪律,都有可能被彻底赶出狼家族。因为崇尚纪律,狼群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步调一致,形成群体的战斗能力。遵守纪律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还应该是一种思想观念,有了这种观念,才能在任何场合把遵守纪律转变为自觉行动。孩子具有良好的纪律观念,不仅可以营造起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给自己提供人
身安全的保护符。
8、让孩子诚信地生活
狼的生活环境异常复杂,它们不仅要面临着猎物缺乏的考验,在捕猎中面临着强大对手的拼死抵抗,还有落入人类陷阱的危险。但在这种复杂而恶劣的环境里,狼仍然一如既往地向后代灌输诚信观念。而人类却并非都能如此。不少家长理直气壮地说,现代社会这么复杂,孩子太老实,容易上当受骗。孩子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之所以默许孩子不诚信,是为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其实,避免自己受伤害的方法不是撒谎,也不是刻意回避,而是培养自己自我保护的能力。以牺牲诚信为代价躲避社会上可能出现的“危机”,无异于抱薪救火,让大家互不诚信,互设陷阱,结果人人自危,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9、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
人类的误解远远要比狼多,但有不少人并不重视彼此之间的沟通。父母不妨学学狼的做法,经常跟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同时,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想法,相信两代人之间的误会或矛盾会很快消除。
10、鼓励孩子向狼学习团结合作
狼在自然界里本身并不是最厉害的动物,单打独斗,老虎、狮子、豹子、野猪、野牛都比它厉害,但若是群体作战,即使老虎碰到了狼群也要退避三舍。几只分散的狼,一旦组合在一起,就会变成一个非常有力量的团队。这就是团结的力量。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都要学习和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都应该对自己所在的集体尽一份责任,所以每一个人都要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父母教育孩子千万不要忽视了这一点。
11、培养孩子狼一样的责任心
狼为了狼群的生存,会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在狼家族里,每一只狼都能意识到自己对狼群的重要性,每一位成员都必须对自己的群族负责。它们在同伴遇到险情的时候,会毫不犹豫地上前营救。对于狼来说,履行责任就是它们的天职。
功劳和责任总是一对孪生兄弟,只有承担大责任才有可能建立大功劳。“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应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开始,父母要尽量少为孩子包办代替,让他们多动手,多动脑,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可能对社会和家庭负责,并有所作为。
12、鼓励孩子像狼一样关注细节
“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生活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忽视细节容易导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可连柯说:“孩子智力开发与艺术素质培养固然重要,但生活习惯的教养也绝不能忽视,教育必须从细节开始。”
父母培养孩子关注细节,应该从日常生活着手,让孩子注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于细微处见真功夫。事实上,许多成功的父母教育孩子都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着手的。
13、教育孩子像狼一样不拖拉
效率是竞争中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拖拉导致我们不仅仅是拖延时间的制造者,而且还是受害者。拖拉不仅影响效率,而且是谎言和借口诞生的温床,是滋生懒惰的温床。父母培养孩子,必须想办法帮助孩子克服拖拉的习惯,绝不让孩子因拖拉而变得懒惰,因懒惰而变得碌碌无为。
14、培养孩子狼一样的耐性
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从很大程度上讲,孩子们比拼的是耐性。或许许多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也非常聪明,或许不少考上了大学的孩子智力平平,但是由于彼此的耐性不同,其最终结果也迥然相异。成就最钟情于那些能够持之以恒做好某件事情的人,无论学习、工作、生活,都是这样。父母教育孩子,必须培育孩子良好的耐性。
15、训练孩子狼一般的受挫能力
父母在孩子遭遇挫折时,不仅要教他们学会正确面对,鼓起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甚至可以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和增强孩子面对挫折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
16、让孩子懂得感恩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分爱。从严格的意义上讲,缺乏感恩意识的孩子,无论他的能力多么出色,是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强者的。父母要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强者,必须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大自然,感恩每一个人。
17、让孩子向狼学习珍惜
让孩子学会尊重财富,珍惜金钱,教育孩子学会花钱,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
18、榜样是最好的教育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任老师,父母要争取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
狼性教育,让孩子成为强者的教育,如果每一位父母真的用心去做,坚持不懈地做,把孩子培养成生活的强者绝不是不可能的事。
第三篇:让孩子成为孩子故事
一天清晨,美国佛罗里达州盖恩斯维尔市警局接到市民报案,说他家附近有一群孩子,经常在凌晨发出巨大噪音,影响了他的睡眠。
一名叫怀特的警官到现场查看后哭笑不得。原来,“凌晨巨大的噪音”只是一群孩子在清晨5点聚在一起打篮球。
孩子们见到警察来了,就躲得远远的,以为怀特要给他们多么严厉的处罚。令孩子们想不到的是,怀特警官居然童心大发,要和孩子们比比球技。一番你来我往之后,怀特警官遗憾落败。
几天后,怀特意外发现,他和孩子比球技的画面全被警车的行车记录仪记录了下来,他觉得很有意思,便把视频发到了网上,并在视频的后面加了一句话:让孩子继续当孩子,我们只是专注于对付犯罪的人。
这段视频引起了社会不小的轰动,各大媒体争相采访报道,令人始料不及。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怀特警官说:“我觉得,孩子们清晨在街头打球一点问题也没有,不让他们打球,难道让他们在街头犯罪吗?我没做什么,我只是让孩子成为了孩子。”
第四篇:学案导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范文)
“学案导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你们好!
(今天我有幸在这里和大家一块交流研讨,衷心感谢市教研室领导给了我这次非常珍贵的学习机会)。我所在的学校——微山县夏镇一中西校是微山湖畔一所偏远乡镇中学。我今天向大家汇报的内容主要是我校“自学·释疑·达标”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学案”的编制和使用。
一、教学案导学为载体的“自学·释疑·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我校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集中全体教师的智慧,潜心研究、尝试摸索,于2006年初总结推出了教学案导学为载体的“自学·释疑·达标”课堂教学模式。2008年我们又对该模式的基本结构进行规范和调整,完善了“预习前置,细化课堂”等更为详细的课堂教学环节,并在各科教学中全面铺开。
我校“自学·释疑·达标”教学模式,以教学案为引领,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基本结构分为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两大部分,具体细化为“学案导学、合作探究、小组展示、纠错互评、点拨拓展、提炼总结和诊断评价”七个环节,按照各环节在模式结构中的组织形式及作用概括为自学、释疑、的时间)。
二、教学案的具体编制
(一)教学案的编制程序
我们的教学案,既是教师的教案,又是学生的学案,它是在教师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兼容教师的个性特点而形成的。其主要方式是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集体备课统领个人备课。做到了个人智慧和集体智慧相融,教学内容和教学艺术共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要让教学案成为广大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精品,成为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有效工具。我校教学案的编制主要通过三次备课活动来完成和完善的。
第一次备课即集体备课。分为三步:第一步备课组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进而提出、设计教学程序。第二步由主备教师备课,主备教师将“教学案”初稿发给全体教师并组织集体研讨,最终搜集、整理意见。第三步主备教师将修改后的意见交备课组长审稿、印刷。
第二次备课即课前备课,上课前一或几天任课教师将“教学案”发至学生手中,指导学生使用教学案。学生利用“教学案”自学。教师要注意发现新问题,根据学生的学情及时调整使用“教学案”。
第三次备课即课堂备课,学生在自学和讨论交流时,教师要注意发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重新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适时调整课堂教学的预设程序。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察颜观色,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包括自学的程度,自学状态,自学后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
设置的某个实验等),其次是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使学生知道思考什么,从哪些方面思考等。
学习小结:这一部分是给学生留出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对本节可的学习进行总结,谈收获,提出还存在的疑问。
达标检测:以题目的形式出现,是对本节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也是对本节内容学习情况的检测。题目不宜多,但是要精选有针对性的题目。
教学案的核心部分是问题探究:根据教学目标,围绕重点内容联系现实生活,少而精,设计探究问题并安排探究活动和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深入思考,充分交流,才能达到对本节知识、过程和方法的深入理解和掌握。问题的设置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所以,问题设计的好坏决定了教学案的质量。例如在碱的化学性质学案中,对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让学生探究讨论:
①用指示剂行吗?
②用气压的变化行吗?
如何设计实验? ③利用生成物的性质验证行吗?
三、教学案在教学中的使用
(一)“教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实施流程
“教学案导学”教学的实施可以分为以下五个环节:以案导学→以案论学→以案点学→以案促学→以案考学。
1、以案导学——指导学生依据学案认真预习
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在整个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也要适时点拨,最后由老师进行提炼总结、拓展延伸。
4、以案促学——小结归纳,形成网络使知识系统化
让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和解题的思路、方法、技巧,这是对一堂课学习成果进行精加工的过程,即把零散的知识形成条理性的、逻辑性的知识结构,并总结思维过程、方法及情感体验。应该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完成,以便了解学生学习效果。
教师也要及时归纳本节中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点,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导向作用。例如在学习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时要经常让学生归纳总结形成物质间联系的网络。
5、以案考学——当堂达标测试,完成知识迁移应用
教师利用教学案上设计的典型习题,对学生进行当堂训练。为了真正起到达标测试的目的,我们一般是不提前发给学生,而是当堂分发。定时独立完成后,教师搜集答题信息,然后出示参考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路,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可及时补充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下课收缴。
(二)教学案使用后的信息反馈
课堂教学完成后,我们对学生已使用的教学案不是束之高阁,而是在课后收齐后上交,任课教师对教学案仔细批阅,掌握学生的完成情况,搜集教学反馈信息,发现在教学过程中遗留和生成的新问题,进行整理后认真书写在教学案的“课后反思”或“教学后记”中,从
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本次由市教研室组织的“学案导学”研讨会,让我们有机会和各兄弟学校展开充分的交流研讨,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特别是市教研室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帮助,让我们对教学案导学的信心更加坚决,课改积极性更加高涨。今后,我们将以本次研讨活动为动力,坚持不懈的在教育教学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开拓创新,力争使我校在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教学水平上有一个更大的进步。以上的汇报有什么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八日
微山夏镇一中西校化学组 林军
第五篇:读《让孩子成为自己》心得体会
学习《让孩子成为自己》心得体会
学习了《人民教育》13年1月刊发的冀晓萍的《让孩子成为自己》一文,我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每个人的珍贵在于我就是我,而不是别人的复制品。中国教育要想实现新的突破,要想培养出创新人才,必须珍重这种独特性,让孩子成为自己。可是我们的教育,却总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发展,分数决定了孩子的命运,已决定了老师的一切。《让孩子成为自己》一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让孩子成为自己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让我们认识自己,让孩子做回自己
要让学生成为自己,做回自己。首先要认识自己。每个人都是一个具有其个性的独立个体,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作为教育者的我们首先要从思想深处、观念源头明白孩子是一个无型的个体,不能让教师自身成为一名雕刻师,变孩子的无型为有型。教师只能让孩子知道塑造的“方向”,给予孩子无限自由的空间任其捏塑。也许孩子的发展不尽如我们所想。但是,只要我们为其掌好舵、为其扬起帆,他们终究会有到达彼岸的那一刻,或许这才能让孩子在远航的途中收获意外的惊喜。让教师自己成为一名欣赏者,而不是用“过来人”的眼光去看待眼前发生的一切。结果对每一个人固然重要,但是,创造的过程才是孩子成长真正过程。让他们走自己的路,让他们有一条属于自己而别人从未走过的成功之路,这才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
二、留住孩子易逝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每个人求知欲和创造力的发动机。儿童的好奇心是生命成长的内在冲动,但这种好奇是珍贵而不稳定的。泯灭孩子的好奇心,好比是让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失去灵气和灵性,这样的教育就如同一个隐形的杀手、如同给孩子喂食慢性毒药。教师要善于留住孩子的好奇心,挖掘孩子的创造力。现状中是很难的,教师要有教学成绩,首先必须培养适应应试教育的学生。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好的教学成绩,他就会身败名裂,就会被斥责为“误人子弟”。教师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其重要性,只有抱着一切为孩子,为了一切孩子的未来,宠辱不惊,将个人名利置之度外,才会产生实现过程的行动,才会有留住孩子易逝的好奇心的教学行为。
三、让每个孩子找到属他的学校
教育,不是要培养一群“读死书”的孩子,一样的思维,一样的行为的孩子。而是要让每个孩子都有施展才华的舞台,要让每个孩子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要让每个孩子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奇葩,我们教师要将学校变为适应其开花结果的土壤。不要单纯地使其成为我们心目中的“好学生”(成绩好)。正如《让孩子成为自己》一文中所说:“快或慢没有优劣之别,只是节奏不同。”。作为教师,要力求“为了一切孩子”。是一切,不管起点如何,只要我们为其提供足够的养分、充足的阳光,“一切”都能蓬勃生长。要把每一个学生当作可以塑造的天才。不要让我们的思想完全洗涤孩子的大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必须重生为小孩,不失其赤子之心,才能为儿童谋福利。”。教育本身没有功利性,它是为了孩子而存在,而不是为了满足一种被社会承认的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做到淡泊名利,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爱。如此就能从中获得职业幸福,做到心无旁骛。
总之,教师是孩子学习与成长的引导者,而不是思想的灌输者;是孩子跌倒时的搀扶者,而不是使其永不跌倒者。是孩子学习的引导者;是孩子遇到困难时的帮助者;是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时的鼓励者。老师们,让我们遵循自然的规律;遵循教育的规律;让孩子有自信心的成长,让孩子自觉、自主的学习。让我们的孩子自觉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301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