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四年级是关键期
家长学校资料
小学四年级
_____孩子学习转折的关键期
家长朋友们,大家都希望教育好自已的孩子,那就必须了解孩子,四年级孩子的特点你了解吗?
四年级孩子的一般年龄是9___10岁,处在儿童期的后期阶段。研究还表明,10岁左右大脑前额皮层发育完善,孩子玩的天性开始消退;相反,大脑的抑制能力加强,儿童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变化更有意识;思维能力的发展处在转折时期,思维开始从模仿向半独立、独立转变。随着抑制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增强,儿童的自制能力开始增强,但是仍然不稳定,开始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独立意识开始增强。而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
四年级,是孩子从小学低年级向小学高年级的过渡期。
就学习内容而言,难度有了质的改变。
一般来讲,小学低年级孩子的书面语言落后于口头语言,但从二三年级起,孩子的书面语言开始赶上了口头语言,且在四年级时,孩子的书面语言开始超过口头语言。当然,这也意味着在这一时期,孩子大脑的迅速发育和孩子抽象思维能力的快速发展。
根据孩子的这一变化,孩子所学各个科目内容的难度有了很大提高: 语文,开始出现大量的阅读分析和写作的训练,以锻炼孩子的概括、总结能力;
数学,开始接触分数、面积等比较复杂的问题,以发展孩子的对比、分类等抽象思维能力;
社会,开始注重向孩子介绍复杂、间接的社会现象;
科学,开始探讨一些自然现象的奥秘,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英语,虽然一般的学校在小学三年级都已经开设英语课程了,但在三年级,孩子所学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字母、单词、语句,可以说三年级只是孩子对英语环境的一个熟悉期;从四年级开始,孩子开始学习音标,才算进入正规的英语学习阶段。
另外,在四年级,学校教育的目的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它开始对孩子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提出一定的要求。例如,要求孩子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要求孩子养成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习惯,等等。
四年级,是孩子习惯的定型期——这一时期是孩子强化好习惯和改正坏习惯的关键期;要想把孩子教育成材,不仅需要教师与孩子之间经常沟通、家长与孩子之间经常沟通,更需要家长和教师之间常做一些交流。
所以,与之相呼应,家庭教育也要发生一定的变化,父母了解四年级学生知识的特点,父母要让孩子知道:
1、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父母越逼着孩子去认真学习,越可能给孩子创造了拒绝学习、反驳父母的机会。
2、学习有目标、有动力。
3、不要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要用平常心来对待孩子的成绩,学习是学生的职责,学习好是每个学生应该做到的事情,对待学习不好或退步,家长要帮助分析原因,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四年级——小学阶段的重要转折期,家长应该怎样做?
到了四年级,家长就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 了。这种关注并不意味着家长要更多催促、督促孩子学习。而是说,在四年级这个学习成绩即将定型期,家长要拿出一定的精力,关注引导孩子,让孩子体验学习的乐趣、帮孩子建立起学习的信心。这样,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他们才会越走越顺畅。
一:利用好四年级,努力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教会了孩子认真思考、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如果错过了这一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期,这对孩子的一生来说都将是一个莫大的损失。
二:利用好四年级,让孩子明确自己的学习动机
自己学习不好,他们总找外部原因,抱怨老师不 好、同桌不好、父母不好;或者埋怨自己脑子笨,而自己脑子笨的主要原因归结为父母没有遗传好;或者抱怨自己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他们永远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缺点,而且不会认为学习成绩差这种事实,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的。
“借口症”实质上是一种不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学习动机不正确的一种表现。时间一久,这种借口就会变成一种潜意识,这时一旦孩子遇到失败或遭遇挫折,他就会为自己找借口。
四年级是消灭孩子“借口症”的一个关键期。如果在四年级之前,父母给孩子讲:“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你不要总是为你的学习不好找借口了。”孩子不会相信父母,而且他还会认为父母是在批评他。但如果过了 四年级,孩子的学习动机就会定型,就很容易缺乏正确的内在学习动机。所以,在四年级,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确自己的学习动机。
三、帮助孩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呢?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呢?
方法一:成绩下滑的时候,经常给孩子“积极的暗示”或原因。一般是偏科,只要你能弥补一些课程的缺陷,鼓励他一定会重新取得优异成绩的。
在四年级,随着所学内容难度的加深,学习不像以前那样轻松了,他们甚至会误认为是自己“笨”的原因。因此,在这个时候,家长应该让孩子正确而全面地认识自己,从她的优点入手,帮她找到了学习的信心。
孩子的自信心除了来自于他们的自我激励外,还需要来自父母的赏识和鼓励。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这样,家长说他聪明,他就聪明;家长说他笨,他真的会变笨,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讲的“暗示”作用。
方法二: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学习兴趣是激发孩子学习欲望的有效途径,当孩子有了学习兴趣后,不用父母操心,孩子就会主动去学习。但是,当孩子觉得学习内容枯燥乏味时,他们根本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更不会主动去学习。
如果父母细心观察的话就会发现,父母逼孩子去学习,虽然有时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但这种方法不能产生长效,而且孩子绝对不会心甘情愿地去学习。尤其是当孩子到了自我意识开始形成的四年级,如果父母再逼着孩子去学习,孩子就要产生叛逆心理了——跟父母玩起“你越让我学,我越是不学”的游戏。
因此明智的父母不是逼着孩子去学习,而是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变“要他学”为“他要学”!这其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创造一些学习的神秘感,都是很好的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方法三:孩子的学习需要管理,引导孩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孩子需要管理。玩是所有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已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可以说是不可能的,所有的孩子不良习惯的观点是不对的,也是不负责任的。会学习的聪明孩子是家长培养的结果,决不是孩子子自然成长的结果。对孩子的教育需要时时刻刻留心,将教育寓于生活之中。
四年级孩子的管理最重要的不是生活起居的管理而是学习管理。对于上了学的孩子,很多父母会认为管理关键是生活起居的管理,学习管理是学校的事情,再说自己也没有管理孩子学习的经经验,对于孩子的学习往往是随便问问,并不加以管理。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对四年级孩子的发展来说,关键的需求已经不是衣、食、住、行等物质性需求,而是探索、求知、好奇等精神性需求,这些需求不是通过生活起居管理来满足的,而是通过学习管理来满足的。孩子学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情绪、信心、社会评价和人际交往,对孩子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家长必须重视孩子的学业成功。
但是,学习管理必须体现在孩子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因此学习管理对家族教育来说是个艰巨的任务。一般来说,对孩子学习管理 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改正不好的学习习惯当孩子身上出现了不良习惯,父母要及时帮孩子认识不良习惯的危害,并想办法改变这些习惯。孩子形成好的习惯,要想办法逐渐强化和稳定这些习惯。此外向孩子提供学习方法指导,给孩子提供生活建议和交往建议等也是学习指导的一部分。
学习管理不是处处事事都对孩子进行管束。教育家林格伦说:“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如果他们无时无刻和处处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学习管理也是如此,适合孩子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并没有一定的标准,给孩子一定的自我空间也是非常必要的。管理孩子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会自我管理。让孩子学会进行自我评价,引导孩子不断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改正缺点和不足。家长还要经常给孩子提供自己对孩子的评价,让家庭评价成为孩子的一种监督,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矫正不良习惯。
(1)引导孩子学会自己做作业
家长平时要重视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帮助孩子在家有计划的学习,诱导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中精力认真做好知识的预习和复习,并完成当天的家庭作业等。为此,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学习环境,使孩子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对孩子在学习中出现的与学习无关的动作和言语,家长要及时予以提醒和纠正,以防养成精力分散,做事心不在焉的坏习惯。教育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精力专注,高效率地完成任务,帮助孩子学会控制干扰,提高他们高度的专注能力。
四年级孩子应该养成自己做作业的习惯。放学后自觉完成作业,完成作业后自己检查作业,最后自觉收拾好书本和文具。养成孩子自己做作业的习惯应该从低年级开始,但是如果低年级孩子还没有养成这一习惯,家长要利用习惯行为训练法,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让孩子自觉认真地做作业。
首先,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好孩子必须认真做作业。作业不是老师故意给孩子出难题,也不是老师给的一种负担,而是复习所学课程和学习新课程的重要环节,做作业也是一种学习。如果孩子将作业看作一种义务。试着喜欢做作业,那么做作业的过程就是愉快的。
其次,为孩子制定做作业的标准。例如写字要认真,姿态要端正,字体要工整,答案要正确,字面要整洁。这会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这些标准对孩子来说是很容易接受的。
再次,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自觉做作业行为训练计划”,为期一个月。在上述标准的要求下,在家长监督的前提下,要求孩子自己完成作业,并制定相应的物质性奖励措施。家长要兑现自已的承诺,激励孩子完成计划的热情,多给孩子表扬。随着孩子习惯的养成,奖励的频次和数量要逐步减少。一个月后,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了自觉做作业的习惯,家长也要注意经常检查孩子的作业,如果符合制定的标准,给孩子赞扬,为了鼓励孩子也可以偶尔给一些物质性的小小奖励。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需要家长的帮助,家长不要将答案或者方法直接告诉孩子,而应该启发孩子自己寻找解题方法和答案。如果孩子在父母的启发下想到了答案,家长要夸奖孩子,鼓励他遇到难题以后要有信心,自己解决难题之后,孩子就会产生一种成功感和愉悦感,激励孩子在类似的情景下自已去努力解决。
(2)注重培养孩子认真检查的习惯
孩子在做作业时,有的只顾赶进度,很少顾及到一些细节问题。作业中常常出现差错,不是写了错别字,就是看错运算符号或少做了习题等。做完作业后,家长最好教会孩子检查的方法,并要求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从细微处反复检查,如看看是否漏题、漏答、漏单位等,从而养成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提高孩子自我评价的能力,增强他们责任心。
(3)整理自已的学习笔记
四年级孩子要学会做各种笔记,例如读书笔记、课堂笔记、名人名言录和作业笔记等。要为孩子准备美观耐用和各具特色的笔记本,鼓励孩子多做笔记。等孩子完成一些记录之后,要鼓励孩子整理自己的各种记录。
补充笔记:有的笔记之间可能有联系,让孩子在有联系的笔记之间作出说明或记上标志。有时候会发现原来的笔记不完整,或者有了新的体会,应该及时将笔记补充完整。所以建议做笔记的时候要留出一些空白,以备以后补充。
重新整理:如果有必要,鼓励孩子每个月或者每个学期整理自己的读书笔记或者课堂笔记,甚至可以将精华的记录装订在一起,或者整理在一个新的本子上。至少每个月整理一下自己的作业,将做错的题目抄在一个专用的本上,可以称之为“错题集”。错题集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来记录语文和英语,一部分用来记录数学。也可以每一科使用一个小本子,可以连续使用。直到将本子用完后再换新的。
放在固定的位置:无论是正在记录的笔记还是已经做好的笔记,都要放在固定的位置,例如放在自己的书橱里或者书架上。不要将做完的笔记随便乱仍,要知道每一本笔记都是孩子进步的脚印和阶梯,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无声激励和奖赏。
(4)培养孩子养成预习新课和复习旧知的习惯
预习新课是学生学习的前奏,也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一种方法。复习旧知是可以帮助孩子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当前,小学生还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学习,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所以,家长要经常在家教育孩子按时做好预习和复习。指导孩子在预习时,对于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要动手查阅字典,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要在课本上标出记号,以便在上课时认真听讲加以解决或向老师请教;在复习时家长要帮助孩子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抓住重点,有计划地进行复习,遇到不懂得问题要问,直至理解掌握为止,使所学知识得以反复巩固而保持长期的记忆。
习惯,决定孩子的未来;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四年级是关键之中的关键!在孩子的转折期,希望我们携手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四年级是培养孩子情绪控制能力的关键期
情感发展由易变性向稳定性过渡。四年级是培养孩子良好情感能力的关键,如果教育和引导得当,可以使得孩子的情感调控能力较大的提高。随着学生情感生活的不断丰富,他们的道德感、理智感、友谊感、责任感、审美感、集体荣誉感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孩子社会交往的重心由家庭逐渐转移到学校,同伴关系和友谊成为影响孩子的重要因素。
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情绪控制能力还是很有限的,需要大人的悉心呵护和耐心引导。正是由于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孩子遇到的各种困扰也会随之而来,所以四年级孩子开始了不安的学习生活。
情绪上的波动和不安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学业成绩。如果不注重引导,孩子可能会因为一些小的困惑干扰了学习,但是,通过正确的教育,这种不安可以转化为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所以,四年级也是学业成绩开始分化的时期。
四年级是良好学习习惯定型和培养的最后关键期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学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从习惯养成的特点来看,四年级是强化良好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关键日期。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如此。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是在小学中低年级,如果在四年级未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缺乏特别教育的情况下,很难明显地改进原来的习惯,那种认为“树大自然直”的观点是不可取的。
所以,四年级是养成良好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最后关键,如果教育得法,将会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会使孩子的学业取得成功。
四年级是培养优良品德和社会评价能力的重要期
小学低年级与高年级相比,孩子的品德发展将会发生如下一些变化:在品德认识方面由直观具体肤浅的认识向比较抽象本质的认识过度;学生无论对自己评价还是对他人评价,都从情感评价、片面评价和效果评价逐步转向原则性评价、全面评价和行为动机评价。在行为方面,知行脱节的行为明显增多,也
就是说言行不一或者知而不行的现象开始增多。
四年级孩子品德发展处在重要的转折时期,一般来讲四年级儿童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认识能力,可以通过一定的道德原则分析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开始具有一定的意志力控制自己的冲动,并懂得基于一定的道德原则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是往往言行不一致。尤其要注重孩子道德行为的教育,让孩子努力做到言行一致。
四年级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转折期
孩子从四年级起书面言语超过口头言语,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快速发展。根据这一变化,语文强化阅读分析和写作的训练,数学开始接触分数、面积等比较复杂的问题,以发展学生的概括、对比和分类等抽象思维能力。社会课程则更加注重介绍更为复杂和间接的社会现象,科学课程则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开始探讨一些自然现象的奥秘。因此要求四年级孩子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要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例如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养成思考和分析的习惯,养成必要的数学思维习惯等。同样,家庭教育也要发生一定的变化,家长要更加注重疏导孩子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维持孩子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的欲望,这些对孩子今后的学业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做人更重要
做人的好坏往往决定学业成绩的成败。在很多情况下,孩子学业的失败不是因为智力原因和学习能力因素,而是因为缺乏恒心和毅力,没有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与人合作能力。做人上的失败是学业失败的重要因素。反之,在很多情况下学业成功与做人是相互促进的,学业成功或者做人的成功往往对孩子的影响是全面的和整体性的。
四年级孩子开始注重同学和社会对自己的评价,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方式有助于孩子的学业进步,让孩子懂得要成功先做人的道理,这会让孩子受益终生。具体的作法是:
良好的品德
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教育的基本要求是让孩子堂堂正正做人,在做人的基础上成才。对四年级孩子来说,首先要培养孩子具有一颗爱心,与人 为善;其次要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心态;再次是让孩子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另外,要鼓励孩子的社会交往,让孩子在交往中明辨是与非,提高道德评价能力。
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
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要相信自己的努力会取得成功。悲观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肯定是被动的和低效的,很多来自优越条件家庭的孩子也有可能形成一种过于自信的不健康心态——自恋,这种孩子总是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这种自负和傲慢会使行孩子失去朋友和帮助,很容易形成不健康的心态。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所以,超越心理和生理发育水平的教育会妨碍孩子的身心发展;同样,落后于孩子心理和生理发育水平的教育也会妨碍孩子的成长。四年级的孩子正处在儿童时期向少年时期的过渡期,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具有深刻的影响,家长必须用不同于幼儿和不同于少年教育的方式铸就孩子学业成功的基础。
第二篇:为什么说小学四年级是关键期
为什么说小学四年级是关键期?
1、四年级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9~11岁孩子处于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
2、四年级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关键期:随着大脑发育的成熟,思维发展水平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小学四年级是这个飞跃过程的关键时期。这时期孩子的注意力的稳定性提高了,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快速发展;
3、四年级是培养孩子情绪控制能力的关键期:也是学业成绩开始分化的时期;
4、四年级是良好学习习惯定型和培养的最后关键期:
5、四年级是培养优良品德和社会评价能力的重要期:
6、四年级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转折期.四年级孩子必须学习的内容包括:
☆阅读的技巧和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书面表达的基本能力;
☆计算能力,数学思维的意识和习惯;
☆英语语言的学习能力;
☆一些基本的社会和科学知识,探索的兴趣和求知欲。
四年级孩子开始形成自我评价意识,是帮助孩子树立自信的好时机,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 ※针对孩子的进步和良好行为及时给予孩子以鼓励和赞扬,父母肯定性的评价是孩子树立自信的催化剂;
※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和观点,并给予肯定;
※让孩子参与解决一些家庭问题的重要决策,树立孩子的家庭责任心,从而促使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
※让孩子想办法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一旦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潜力,信心就会油然而生; ※鼓励孩子多交往,积极参加各种家庭和集体活动并做出自己的贡献,展示自己的特长或者优点,得到肯定性的社会评价;
※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或者改变不良习惯取得学业成功,取得成功是培养自信心的重要动力和基础;
※家长对孩子的经常积极暗示有助于树立孩子的自信;
※对孩子的要求和鼓励主要基于“不求超过别人,但求超过自己”的原则。
让孩子学会做学习的主人
☆学会自己做作业:养成自己做作业、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最后自觉收拾好书本和文具; ☆学会查阅资料:帮助孩子学会查资料就等于将孩子自己正在铺设的学习道路延长和拓宽; ☆整理自己的学习笔记
☆孩子的成功从反思开始
语文学习:
四年级孩子可能开始失去对语文的兴趣,露出偏科的端倪。所以保持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孩子不喜欢语文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一些:
●学习中缺乏成就感。一方面孩子的交往范围和兴趣爱好逐渐趋于广泛,另一方面语文学习的要
求提高了,孩子的语文学习能力没有及时得到发展,再一方面,语文是需要长期积累的,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多大的进步。
●对语文学习的意义认识不清。
●语文能力获得的程度。孩子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能力的高低与语文学习兴趣成正比,兴趣低,语文课上成功的体验少,久而久之形成学习障碍,就愈加不喜欢语文;
●老师的人格魅力与孩子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容易把自己对老师的情绪转移到课程上。
●学习材料的吸引力和难度。太难或太易,练习过多,就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为让孩子保持对语文的兴趣,家长应该做的是:
○通过具体事例告诉孩子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
○帮助孩子发展某种或者全面的语文学习能力;如朗读、写作、阅读等,施展孩子的才华 寻找有趣的学习资料,培养学习兴趣。
对四年级孩子的阅读要求:
☆有表情地、流利地朗读文章;
☆学习快速地游览和略读文章,能够抓住文章的主题,理解作者的语气,根据上下文理解文章中某个句子的意义;
☆对优美隽永的诗词能够熟读甚至背诵;
☆在读的过程中要求孩子会思考,最好能够提出一些问题;
☆在阅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能够按照一定的格式做读书笔记。
英语学习:
家长辅导孩子英语的方法:
☆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利用一套好教材,制定一定的激励措施,让孩子通过磁带或光盘跟读背诵常用的句子; ☆鼓励孩子在家里说英语;
☆为孩子购买合适的英语对照读物,制定可行的读书计划
第三篇:一年级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一年级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作为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我们应该怎样把握好这一关键时期?我觉得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这将会对他们的学习质量、道德品质、能力的培养和今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那要如何把握呢?我觉得教师的榜样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的崇拜对象。榜样示范作为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很直观、有效的。老师师在学校里的所有表现都在他们空白的心灵写下了一页,学生在校耳濡目染地感受老师的一言一行,并且模仿教师的言行。老师如何在短期内让学生养成一系列的良好习惯呢?这要从孩子由幼儿园转入小学这个转折期开始。我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感受归纳成以下几点:
一、行为规范的养成
1、课堂行为习惯的培养(1)上课:预备铃声响,学生就要坐在位置上,准备好这堂课要用的书本和文具。上课铃声一响,学生就要立刻安静下来,等候老师上课,当老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轻轻敲门,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学生还不能适应这样的上课方式,经常是铃声响好久了,还有学生在室外玩耍,进班级也是急匆匆的闯进来。这个时候,我就观察表现好的,按照我说的去做的小朋友,上课之前先表扬他们,并且当着全班孩子的面给他们发小红花。这样几天后,绝大部分孩子已经能够按照要求做到了。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当老师提问时,应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一堂课40分钟的时间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有点难熬。我班上有个小朋友叫苏延杰,他是个很聪明,但是也很好动的孩子。40分钟安安静静的坐着对他来说太困难了。所以,经常在课上,他就因为坐不住找周围的同学说话或者在位置上发出很大的声响。影响课堂纪律。后来,我发现他非常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也发现班上很多孩子都没办法完完整整的听完40分钟。于是,我就把40分钟分成两个阶段,中间有大概5分钟左右的“休息”时间。我也和苏延杰定了“协议”,他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我就让他在休息的时间和大家讲故事。这个方法果然奏效,在这5分钟的时间里,学生得到了休息,有助于他们接下来的听课效率。
(3)下课:开学初期,学生一听到下课铃声就坐不住了。有的开始收拾东西,有的和周围的同学说话,有的做好出去玩的准备。于是,我要求他们,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该安心的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现在,我们班在这些方面的纪律和开学初相比,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
2、课外行为习惯的养成
开学初,我就在晨会和思品课上,和学生一起学习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并让他们自己讨论在公共场所要如何做,怎么样保护公共财产。让全班都当班级管理员,定期举报在这方面表现好的孩子,发给他们小红花。同时,也举报做的不好的孩子,扣他们的小红花。现在,大家都能做到了自律。看到有表现不好的学生,我们班有的孩子也能勇敢的上前制止他们的行为。
3、卫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新生由于刚跨入小学,对小学生活比较陌生,与幼儿园生活有太多的不相同,再加上他们好动、好奇,又是独生子女,在行动上较自由、散慢,要他们在短期内达到规范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要如何才能让他们快速接受并形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呢?我觉得身教这种教育方式比批评责骂和训斥效果好得多,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境界。如:我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中,先向全班同学安排了“小岗位责任制”,达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使每一个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岗位责任。但是他们毕竟年龄小,贪玩又不自觉。于是,我选出了责任心强的同学当组长检查卫生情况,我还把前后桌的同学分为一个小卫生组,选出小组长不定实地检查卫生保持情况。我还规定,下课去上厕所前,先把抽屉里和位子周围的纸屑放入纸篓中。有时,我走进教室,看到地上的纸屑,就不动声色地把它们拣起来放到垃圾桶里;地上脏了,主动拿扫帚扫干净;桌面脏了,自己擦一擦;桌椅歪了,排一排……等等,久而久之,学生在我的无声身教教育下,潜移默化的受到了感染。由于班级人数多,桌凳相对也多,可是凳子露在外面既不整齐也不安全,因此,从开学的第一天,我就要求学生做到:人走凳子就要塞在桌子底下。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现在,我们的教室卫生能做到地面整洁,桌椅整齐,即使有时不小心掉下些许纸屑,或有些地方脏了,学生们都会主动拣起来或自觉扫一扫。在这样整洁的环境中,学习也是一种乐趣。
4、其他行为习惯的养成
集会在学校是经常举行的活动。一般在操场举行,由于参加者人数众多,又是正规场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会的行为。我校每周一的早上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可是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升旗仪式是个很陌生的概念。于是,我就在爱国教育中,告诉他们升旗的意义和重要性,并教给他们升旗应做到的一些要求。我们班有个叫石凌衍的学生,他的父母长期不在他身边,他都是由他奶奶管教,他奶奶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做的不够,所以他的自控能力特别差,小动作不断。在集会这样特殊的场合,他的行为就尤为突出。周围的小朋友对他的意见也很大。于是,集会时我就特意观察他的表现,发现他有做的好的地方就在回班后大力表扬他,同时在私底下也指出他不足之处,这样,集会的时候他能表现的更好了,其他孩子也受到触动,在集会的时候懂得了该怎样做。班级的集会纪律改观了不少。
二、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年级小学生,除了抓好行为规范外,学习习惯的培养更是班主任最不可忽视的一个重任。学生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班级的班风。而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学习生活中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习惯,好的学习习惯能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向上,勤奋刻苦的学习。
1、一般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学生的一般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我在开学初对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学习行为训练。如在训练学生上课发言举手时,告诉学生为什么上课发言要举手,再进行示范练习,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发言的体态及声音的高低。其次,以编儿歌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养成习惯。如在训练学生课前静息,按时上学和认真完成作业时,把要求和方法编成儿歌指导学生。儿歌的内容是:“上课铃声响,快步进课堂,悄悄静息好,等着老师把课上。”“早上起床,穿衣叠被,洗脸刷牙,快快吃饭上学去。”“本子到,垫字板,拿起笔,细心做作业。”又如,在训练学生在摆放和整理学具时,把一般的顺序和方法让学生演示说步骤,同时我把文具摆放的位置,也通过儿童的形式教给学生作为指导,儿歌的内容是:“书包抽屉放,书本放左上,今天用的文具、书,昨晚就放书包里。”其三,注意良好习惯形成后的巩固。这是一项重要环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对技能的形成会产生遗忘,因此反复抓,抓反复,成为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在这一阶段,多以比赛、竞争、夺小红花等形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班风班貌也得到了发展。
2、特殊学习习惯的培养。
各个学科都有学科的特点,因此,教学的方法,学习的方式也各不相同。那么学习这些学科的习惯也就不同,我把它们称为“特殊的学习习惯”。就拿语文学科中的书写习惯来说,这是低年级学生一项特殊的但又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我不仅指导学生如何握笔、运笔,而且教会他们写字的顺序,严格看书、写字的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课堂教学中,我还注意课堂上板书的字体整体美观,课内外认真倾听学生言语,同时目视这位学生,引导他产生情感共鸣,并且时刻注意自己在课外专心读书读报,把书中、报上有趣的故事或新闻告诉大家,学生听后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渐渐地,他们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同时,在和科任老师长期相处中,我也逐步知道了各科老师的具体要求。老师需要什么,有什么要求,我都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布置,回家准备,课前检查。慢慢的学生也养成了习惯。我认为,班主任善于抓“特殊习惯”的培养,有利于与各科教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也有助于班风班貌的整体发展。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应逐步内化,使之成为稳定的学习品质,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我们能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从小行为入手,从低年级开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一定能养成。
三、重视一年级新生的家长会
教育学家说过:“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我认为第一次家长会不仅是家长与教师的见面会、学校情况的介绍会,新生入学要求会,也可以使教师和家长对家教知识的传播交流或对孩子入学前后教育问题的共同探讨。一年级新生的家长,他们对于小学的学习生活也是陌生的。刚开学不久,就有家长告诉我,自从孩子上了小学后,他们也觉得压力很大,常常会碰到很多问题无所适从。所以,我们年段在刚开学不久就召开了第一次家长会。在会上,我适当地向家长们介绍了幼儿园和小学生活的不同之处,向他们介绍从幼儿到小学生这一时期孩子会出现哪些心理、行为、适应能力、智力等方面的变化,引起家长的注意,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措施来应付。让家长尽早与学校教育达成统一阵线,使孩子尽快融入到校园生活中来。
以上是我的一些浅薄的观点和看法,今后在班级管理、教育教学方面,我还要再多动脑,采用更多的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让每一个刚入学的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进而成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小主人。
第四篇:寒假是中考备战的关键期
寒假是中考备战的关键期理清脉络抓基础
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复习重点,应该注重自己理清初中数学内容的脉络,开展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可按照数与式运算、函数与方程、几何证明方程式、图形的变化与证明等模块进行复习。
另一位老师介绍,近几年的中考,基础题型占了较大比例,许多试题源于课本。为此,复习中要紧扣教材,夯实基础,以基础题型的复习和基本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等的训练为主,穿插少量的综合复习,同时关注新学的知识,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对典型问题进行变式训练,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应试能力。棘手问题抓方法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一些学生复习过程中会有这样困惑:面临着系统复习与重点复习,复习基础与提高能力的矛盾,学生往往复习了前面忘了后面,复习后面又忘了前面。一位教授数学多年的老师建议,学生在复习中不妨采用“短、平、快、全”的方法,短,题型短小,知识点单一,转弯少。平,难度不大,简单易解。快,解题速度快,一般学生耗时约20至25分钟,信息反馈快。全,知识点覆盖整个初中数学体系,考查全面。这样可以有效弥补学生对知识的遗忘,有助于降低学生的心理疲劳。
分别对待各有侧重
复习中,学生要针对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如果是学习一般的学生,要对自己严格要求,解题严密、细心;学习拔尖的学生,在复习中不妨加强习题训练,在解
题过程中注重逻辑关系。另外还要针对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有区别、侧重的重点复习。同时,有目的地进行纠错训练,分析易错问题。
理化
记忆基础上深入理解
先过基础关
学生在寒假期间应该把基础知识复习巩固一遍,基础不是太好的学生更应该借助这段时间做强化学习。这是物理老师化学老师给初三学生共同的建议。
作为一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物理老师,韩老师认为,夯实基础知识,是这个假期学生应该努力的基本方向。有些学生把基础复习看得过于简单,认为复习基础知识就是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公式,多做一些简单题目。实际上基础复习,不仅包括概念公式的记忆,还应该深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注意基础知识之间的内存联系并使之系统化。比如初中物理初步介绍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如力、速度、密度、压强、温度、比热、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等。复习时要明确这些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是怎样通过物理规律来体现的。再就是基础知识得到巩固的基础上,做习题训练过程中注意除了量的积累,还要熟悉基本的解题技巧,掌握解基础题的思路。
制定计划找不足
吴老师建议,学生在寒假期间不妨根据自身情况自己制定一个复习计划,然后对照老师的复习计划,找出自己复习中遗漏的重点和难点,及时对欠缺部分进行补救。同时,学生在复习中切记要把握住中考化学内容及要求层次。毫无疑问,化学复习必须紧扣课本,但高效的复习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理性地进行。再者化学复习是对已学过化学知识的再次学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把化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加深理解、熟练运用的过程。语文
立足基础适当拓展
立足书本巩固基础
复习三年的课程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很多学子会无从下手,其实这三年是为高中提升打基础。
以课本为主、系统复习基础知识是很多老师所提出的观念。之所以立足课本,是因为很多东西都是来自课本内,如,我们常说课内文言文难过课外文言文,也就是说对于课内的文章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就会给你很大的帮助,使得你在了解一些课外文言文时就会得心应手。寒假阶段学子有了一定的时间,因此抓住这个机会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基础知识学习很关键,如,字、词、句子等考试基本元素的学习。
另外,在这个阶段立足基础知识复习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多看一些书籍,如,《读者》、《青年文摘》等,适当的扩充积累,会为作文和阅读题提供有益的帮助。
阅读和作文是提分的关键
阅读和作文分数比例大,也是很多同学的丢分大项。业内老师表示要想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阅读和作文必须过硬。
目前很多阅读的文章都是抒情类的散文,很多学生无法抓住切入点,表达能力差,在表述上缺乏规范性。20、30分的阅读题,有的同学只能得2、3分。阅读题需要将信息有效转化。有的学生很依赖于在复习中老师据题给出答案,其实不合适。学生自己还要适当地多读一些文章。
在作文方面,由于目前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比较多,相对于自由性的作文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因为整体的模式和概念是相同的,那么就需要学子学会提炼主题、分析观点,然后进行全面论证或阐述,对于这方面的复习可以有针对性地做一些练习,同时多看一些范文,打开思路、积累素材。
英语
侧重回归课本
切忌盲目拓展
很多孩子在英语学习中喜欢不断向外扩展,认为这样对于提升成绩有很大的帮助,但不少老师却指出,随着新教材方式的变化,回归课本才是关键。
从这两年的考试情况来看,随着新教改变化,考试的方向也发生了变化。2008年中考,有一道10分的题都是来自课本原文内容,即使是今年大连市内四区的期中考试,也是紧靠这个方向,可以说利用课本原文原题来出题是当前考试的一个主旨。学子可以利用寒假阶段系统巩固词汇、语法等基础内容。
熟悉题型系统地打好基础
“贪多嚼不烂”,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寒假有了时间,但对于备考的学子来说,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性学习,而是要了解题型,系统地打好基础知识。
初中三年的课程现阶段已经基本完成,但都是一个个模块知识点,在这个阶段,学子首先要做的就是将一个个模块点能系统地串在一起,总体进行复习巩固,打好基础知识。当然根据这几年的中考情况了解重点和考题类型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以往有完型填空、首字母填空,而现在又出现了自由填空类型的题,这对于学子掌握句子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因此强化自身语法、表述、分析的综合能力非常有必要。
而在作文方面,目前主要是命题作文较多。学生们要学会中文转换英文的模式,拓展自己的英语思维,这就需要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层面上做一定的积累。业内老师给出学子一个模板,比如按照总(概括)——分(详尽叙述说明)——总(总结)的概念来写作文,一般都会抓住重点,取得不错的成绩。
第五篇:家长分享:为啥说五年级是小升初关键期
家长关注的热点之一就是奥数的杯赛,那么学奥数的关键时期是什么时候?
小学五年级在小升初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五年级在中小学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衔接好中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习,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在五年级的这个衔接期,把握好显得尤为重要,此外五年级也是备战小升初的积累时期。
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五年级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总结。小学奥数中有很多内容都会在小升初试卷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五年级将这些知识总结了一下,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薄弱,及时查漏补缺。
其次,如果说一到四年级的学习是微观层面的,那么五年级的学习就是宏观层面的。只有在宏观调控下,微观的东西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它的作用。如果没有五年级的学习,那么以前的知识就像一座座大山压得学生喘不过气,也不知道应先攻克哪一座。
当然五年级也是初中学习非常好的前奏。没有这个前奏,孩子将很难做好从小学生向初中生的过渡。因为小学的内容是蛮简单的,而中学的是存在一定难度的,通过五年级的学习,孩子学生将深刻地了解这一点,也知道了自己应如何适应这样一个转变。
第三,五年级还是一个积累竞赛成绩的时段。众所周知,小升初特别看重奥数和英语,上海地区的数学竞赛有希望杯,华杯赛,走美,学而思杯等等,在五年级这一年如果学生能够得一个奖,小升初也就成功了一半,由此可见竞赛成绩在小升初中的重要性,当然也就是五年级的奥数学习在小升初中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