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综合实践说课:爱护花草树木 与文明同行
爱护花草树木 与文明同行
——小学一年级爱护环境综合实践活动
《爱护花草树木 与文明同行》——记一年级爱护环境综合实践活动。
一 主题确定的背景:
班级教室的窗外有一片栀子花。每年三四月间,栀子花如期绽放,洁白素雅的花朵散发着幽幽的清香,令空气中都充满了好闻的味道。然而今年三月初,班级一群淘气的孩子却将许多娇嫩的花骨朵纷纷摘下。一问,有的说花骨朵很可爱,就摘下来玩一玩,有的说看见别人摘就跟着摘了。孩子们的回答让我吃惊,我一直以为:花圃的提示牌和老师父母的提醒已经足够让他们知道如何与他们相处,没想却不是如此。那天下班前,我把那些花骨朵拍到手机里,发到了班级群,家长们也纷纷为孩子们的举动感到惊讶和痛心。
这件事发生的时候,我们正进行主题为“美丽的春天”的课文学习,当《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学完后,孩子们对仙湖植物园里邓小平爷爷的手植树和亲手种植一棵树充满了向往。联想到群体摘花事件和即将到来的植树节,我突然想到:何不利用这个契机组织孩子们开展一个爱护环境的综合实践活动?此想法与家委会沟通之后,立即得到了大家的响应;告诉孩子们,也欣然参加。就这样,“爱护花草树木 与文明同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诞生了。
二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在实践活动中了解校园的花草树木以及植物在环境中的作用;学习植树,养护盆栽。
2、能力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搜集资料、亲手养花植树、描绘校园美景、表演绘本剧等过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合作探究和自理等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系列活动和实践,激发学生对花草树木、对周围环境、对自然的爱护之情,树立环保意识,自觉做一个环保小卫士。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动员准备阶段
为了活动能安全有序开展,我给家长们写一封信,介绍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意义和本次活动的大致计划,这为后续家长的支持和协助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信)
准备课上,对着对活动既感新鲜又很茫然的孩子们,我以前段时间的摘花事件打开了大家的话闸子„„孩子们七嘴八舌,纷纷表达自己爱护花草树木的意愿和想法。我相机将意愿相同或相似的孩子组合成组,并根据他们的任务命名:想从家里带来盆栽美化班级和校园的孩子组成“养花护绿小园丁组”; 11位识字量大,喜爱阅读的孩子组成“环保知识小百科组”,阅读科学童话,查找资料,了解植物在环境中的作用;“校园美景小画家组”认识学校花木,描绘校园美景,让同学们了解我们校园美丽的景色;“绘本表演小剧组” 排演绘本剧,呼吁同学们爱护花草树木,关爱自然。(四组学生合照、方案填写表)活动期间,小组活动与集体活动穿插,实践与分享并行,孩子们参与热情,家长们积极支持,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和孩子们也体验到了实践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
(一)积极实践,各显特色
“养花护绿小园丁组”行动最快,他们在第二天就拿来了盆栽。其中有一个女孩拿来了一棵芦荟和一把铲子。早读课上,我发现她坐在那抹眼泪,便问她怎么了?她告诉我不会种。那天,我们正要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我说:别着急,学完课文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为了要种好那棵芦荟,平时小动作特别多的她格外专注。另一个男孩带来的盆栽才两天叶子就黄了,一问,原来是浇水的次数太频繁了。同组的孩子在旁边嚷嚷:“浇太多水根会腐烂的。”于是我把这一组的孩子召集到一块儿,鼓励大家帮助他。有的给他出主意,有的则带着他去请教花工叔叔,受到大家的提醒和帮助,他学会了照顾那盆“长生花”。现在,这盆花起死回生了。大家的盆栽在花圃里也都生机勃勃。(盆栽、观赏、芦荟)“校园美景小画家”组在学校走了一圈后,发现有部分花木做了标识牌,有的则没有,很多天天见面的花儿和绿色植物叫不出名来。于是他们拉上我一起找到了花工刘叔叔,请教他那些叫不出名的植物名称。刘师傅对校园里的绿树和盆栽如数家珍,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在分享课上,小组同学举着自己的画跟大家展示眼中的校园美景,分享自己认识的种种花木。(走访照片、校园美景画照片)
“环保知识小百科组”找到学校养殖花木的刘师傅,认识学校的各种花木;小组合作阅读科学童话《森林里的故事》,了解了植树在环境中的作用;还在家长的帮助下,学习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为什么不能做破坏绿色植物的事儿,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立法建立了植树节等问题,并制作PPT跟大家分享,后来他
们又将分享的内容在前往金龟村的植树活动中与同学们互动,还为参与抢答的同学准备了小奖品,令车上的气氛热烈又欢乐!(车上热烈气氛照片)
一年级的孩子虽然年龄小,经验少,但在活动中,都乐于参与。他们敢于尝试,愿意思考,喜欢创新,当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被解决,一个又一个的任务被完成时,他们脸上是一派喜悦和自豪。
(二)整合家校资源,引发家校联动,当我们的小组活动在有序进行时,家委会也在积极筹备班级植树活动。联系植树点、外出用车、购买树苗、将全班孩子和家长分组„„3月10日,南澳金龟村,大片未被修饰过的绿色带着乡村特有的的沉静迎接着我们这团欢乐的小红帽,矮矮的村落、清浅的小溪,吹着紫色小喇叭的牵牛花和沉稳地趴在小树杈上的变色龙„„孩子们在这宁静自然的环境中感受到人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的宁静美好!(蜥蜴、喇叭花、小红帽排队听讲)
植树时,铲土挖坑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因为泥土中掺杂着石块。家长们旁边提示,偶尔搭一把手,帮助却不包办。孩子们也给了我们大大的惊喜,时近中午,艳阳高照,孩子们大汗淋漓,47个孩子分别种下了47棵芒果树苗,孩子们制作卡片,在上面写上了对小树的祝福和对路人的提醒。(植树场面照片)
“绘本表演小剧组”更是在家长参与下完成了从选材到剧本到排练到最后的展示。小组选定的绘本《西雅图酋长的宣言》是其中一个孩子的提议,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宣言,鼓励孩子以尊重珍惜的态度,面对大自然与其他人的关系。排演时,由于孩子们太小,不理解人物的情感,难以进入角色,话说得别扭,还总是笑场。于是,我就和负责排练的家长把孩子们召集来,领着他们读绘本、剧本,帮助他们体会剧中人物的态度和情感,鼓励他们把自己当做绘本中的角色,用心演。随着排演次数增加,孩子们的状态也越来越好。班级汇报交流时,小剧组的表演深深地吸引了其他组的同学。由于效果出乎意料得好,在略作调整后,我将全班孩子加入进去,并搬上了学校的舞台。4月1日,孩子们在台上用精彩的表演和朗诵向全校师生呈现了一个视动物为兄弟、视花草树木为姐妹的印第安人部落捍卫家园的故事,他们投入地演绎、深情地呼吁大家善待水流、空气、动物和植物,打动了在场的同学和老师们,受到一致称赞!(背台词照片、排演照片,演出视频)
第三阶段:总结分享阶段
(三)总结分享交流,话收获与成长。
实践活动解放了孩子们的手和脑,丰富了孩子们的体验和感悟,锻炼了他们多方面的能力,也让他们豁然发现:原来自己是那么能干。
当四月来临,栀子花开时,孩子们欣喜地跑来告诉我:“老师,我看到栀子花开了,真的好白好香啊!”课间,看到中年级的孩子采摘树叶,“养花护绿小园丁组”的孩子勇敢地上前劝阻。在最后的总结分享课上,“环保知识小百科组”的张嘉涵自豪地说:“我很高兴,我学会了查资料,收获了环保知识。”班长王益彬在看了“小小剧组”的表演后说:“我想读一读关于印第安人的书。” “我喜欢这样的活动,我觉得我的胆子变大了。”有的孩子这样说。有的孩子没有说,但课堂上却悄然发生着变化——课以往极少举手的她因为在排演中被我多次夸奖很努力,不怯场,现在上课发言勇敢积极多了,声音还很洪亮„„(黑板:爱护花草树木 与文明同行、发言照片)家长们发来信息:这样的活动真好,不仅孩子喜欢,我们也喜欢!感谢老师给了孩子这样的机会,让孩子在活动中得以成长!
四 活动反思:
过去,极少在一年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总觉得他们太小,但这一次这次活动进行下来,我的感受有很大不同:综合实践活寓教育于实践中、活动中,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成长,在活动中获取知识与能力,无论哪个年段的孩子,都喜欢!都可以开展!我所要做的,是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整合家长或社区资源,适当加入其中,既做指导者,也以同伴身份与他们合作、探讨,共同经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们向上的劲头更足,信心更强,能力更棒!
第二篇:综合实践课说课
综合实践活动:《争当环保小卫士》说课稿
郧县柳陂中心小学:毛英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来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有关知识。下面我就综合实践活动《争当环保小卫士》这一课的设计与思路向各位做个简单的介绍。我主要从课题生成的背景、活动目标、活动实施过程、.活动总结与反思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课题产生的背景
我们知道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最好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和兴趣。在我校虽然校园里鸟语花香、环境优美,但是校园周边零食摊点和居民生活的垃圾已严重污染我们的环境,影响我们的学习生活和身体健康。垃圾成为环境污染最紧迫问题之一。于是,垃圾怎样产生?有哪些危害?如何处理呢?……一连串问题成了学生探索实践的动力。因此,我确定《争当环保小卫士》作为和学生一起探索的课题。
二、活动目标
(课件)
(一)知识技能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产生与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调查研究、写调查方案等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团队协作的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在活动过程中,锻炼与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合作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了他们自信、乐观的性格
4、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调查、宣传等活动,使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2、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3、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三、活动实施过程
这次实践活动共分为四个活动阶段:(课件)
(一)、策划准备
。此阶段是为了增进学生对身边环境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注身边卫生、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我依据学生的自身爱好,分立好每个小组的子课题,研究垃圾的产生、危害、处理等问题。
(二)、合作行动
这一阶段中,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子课题,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通过合作,让学生之间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成果展示。
下面我详细地来说一下这一阶段的活动过程。
1、各小组制定计划
2、多种形式共同推进。
在展示阶段,我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别差异,为尊重学生的差异,我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使人人有提问、发表、交流、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择其所爱,自由表达,凸显个性。我感到我的课堂寓教于乐,收放自如有弹性;学生自主感悟,尽其所能有所得。学生经历亲身实践体验在课堂上焕发出生命活力,精彩生成不断。通过班会讨论、上网查阅、社会调查等形式,让学生更加系统化的对于卫生环保这一话题的理解和认识。
3、学生作品展示:
通过学生们的绘画、演讲、制作、和写保护环境倡议书的方式,展示自已的成果,小组之间进行评价,制定评价等级并得到相应的星号,活动结束后评出最优组。在活动评价中有四个等级,在活动结束后小组之间互评,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兴趣。
四、活动总结与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核心是实践,创新是灵魂。未来的社会需要不断的创新。开放课堂,走进生活,能培养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从事实践活动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与“新课标”吻合,适应时代的需求。在这次实践课结束后,我班的学生对于保护环境有了更新的认识,这也带动了学校的其它学生共同参于。校园的卫生情况有了明显的提高,乱扔垃圾的现象也得了很好的遏止。活动结束后有同学向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学校、公园、风景区等墙壁上乱涂乱画算不算是垃圾?于是我抓住这个问题,在同学们中展开了讨论,从而使同学们
对“垃圾”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从“物质垃圾”到“精神垃圾”,这是学生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认识上的拓展和升华。这种认识是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发现的,经过老师的点拨形成的。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已的活动。我们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的能力,既不要包办也不要旁观,对于学生的行动和思考,只提建设性意见,活动的每个步骤都由学生自已去策划、去落实,让他们得到充分的锻炼。总之,路是人走出来的,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就一定能开出灿烂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也许,仅凭这一次主题活动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够深刻,但我们不能抹去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收获的点点滴滴。我们期待着,学生成长的脚印在“综合实践活动”这片田野里迈向成熟。
第三篇:语文综合实践-每逢佳节倍思亲说课教案
《每逢佳节倍思亲》说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中的位置及作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每逢佳节倍思亲”选自于人教版中职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编者设计这个活动是为了让中职的学生进一步了 解中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和来历、故事传说等相关知识。
2、通过感受过节的快乐和喜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能力,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辨别,分析能力。
(三)教材的再处理及创新
本教材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介绍的较为简略,只详细的介绍了清明节的由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传统节日,我又适当的增加了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教材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意义分析的较多,而中职的学生需要更多的对节日的感性认识,我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二、学生分析
处在中职阶段的学生的学生总体来说思维较活跃,具有个性。为了让每一位学生从自身找到闪光点和可取之处,应从多方面去了解学生的特长,并相应地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效方法,使其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有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较强,我会让他们讲故事;有些学生表演能力强,我就让他们演节目。
三、教法和学法
在课堂活动中我采用了阅读、讲述、讨论、合作探究、游戏等教学方法。这些既是这课的教学方法又是学生的学习方法。
四、活动准备
(一)材料准备:让学生搜集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风俗、诗句等材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 力和动手能力。
(二)心理准备:了解学生生活和学习上的沟通,发现学生的弱 点,及时补救,给予热心帮助,以让学生能够专心学习,提高效率。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都有浓厚的感情,对教育教学具有强烈的推动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有利于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
五、活动程序
1、第一环节:导入 以歌曲《欢乐中国年》为切入点导入本课,让学生体验节日的氛围,激发活动兴趣。
2、第二环节:展示活动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课的任务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和来历、故事传说等相关知识。(2)通过感受 过节的欢快和喜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资料能力,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辨别、分析能力。
3、第三环节说一说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以上节日学生基本能回答出来,除此以外还要向学生补充其他一些传 统节日:中元节、七夕节、冬至节。这是本活动进行的基础。
4、第四环节:朗学生读有关节日的诗句,让同学们猜是哪个节日。让节日和语文结合的更加紧密。
5、第五个环节:讲一讲节日故事。(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6、第六个环节:演一演节日的活动。
7、第七个环节:想一想节日的意义。
8、第八个环节:说一说怎样保护传统节日文化。
六、活动评价
1、首先重视过程评价。
本课程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而非知识和技能。所以评价时,不应该过于看重于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困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一般不采用等级评分的方法,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 新的氛围。
2、然后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
本课程的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其中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由于是让学生自我评价,其压力较小,学生可以充分地畅谈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经验和教训,自由地交换意见。同时,这种集体和个人的自我评价也可以使学生享受到健康的民主风气的熏陶和教育。
3、最后评价具有开放性。
本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评价也应该具有开放性,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和小组的经验及成果展示出来,并鼓励相互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评论。这样的评论不仅可以使学生吸收他人的有益经验,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并发表个人见解的优良品质。
七、最后是活动反思
1、学生的活动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在活动中扩大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提高了能力。
2、由于大多数学生家中没有电脑,搜集资料不多,影响了学生活动的深入开展。
3、个别学生在活动中没能放开手脚上,缩手缩尾,给其他学生造成一定的不好影响。
4、还没有让学生得到充分的活动,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充分相信学生,发动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第四篇: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及说课材料
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及说课材料,教学反思 《 保护鸡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小组合作设计鸡蛋保护装置并用语言表达制作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创设解决问题的情景让学生经历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通过活动构建一个轻松有趣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活动与活动的主体形成良好互动。培养学生集体协作能力及综合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活动体验选择合适的材料的重要性,感受探究的乐趣,体会小组合作的智慧,逐渐养成大胆思考、小心验证的科学态度,能够自我评价和反思;意识到将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设计能解决很多问题。
二、教学重点:合理的选择材料,设计制作鸡蛋保护器
三、教学难点: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改进
四、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欣赏几张图片:介绍一些经验——降落伞、碰碰车、三角架、滑翔伞。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两样东西。(边说边出示)这是一个鸡蛋,还有一个乒乓球。现在,我将鸡蛋和乒乓球同时举过头顶,让它们同时下落到讲台桌面,一起倒计时!5、4、3、2、1。(教师演示:将乒乓球和鸡蛋举过头顶,乒乓球落下了,而握鸡蛋的手却没有松开,鸡蛋没有落下。)
师:关键时刻老师有点舍不得这个鸡蛋了,因为我怕鸡蛋落下会? 师:有没有办法保护鸡蛋,让鸡蛋掉下来而摔不破呢?(板书课题)
(学生初步设想,自由回答。)师:看来,大家都想到了在鸡蛋的外面包一些材料,做一个保护装置,我们可以把它叫做鸡蛋保护器。
二、制作与实验
(一)提出研究问题
师:如果让你自己设计制作一个鸡蛋保护器,让它从1.5米高的地方落下,地面上不准有任何辅助材料,而保证鸡蛋不会碎,敢不敢接受我的挑战?
下面我们进入挑战第一关:设计方案
(二)选择材料、制定方案 看图启发思维:
师:设计之前,先看一组图片,也许对你的设计有些帮助。(出示降落伞、三角架、滑翔伞、碰碰车的图片,并讲解。)选择材料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材料,有石头、塑料片、木块、铜丝、布、一次性塑料杯、泡沫、棉花、报纸、皱纹纸、线绳、筷子。同学们可以从中任选四种材料,用自己的剪刀、小刀、透明胶等工具对他们进行加工组合,制作出不同功能的鸡蛋保护器。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选择材料,画出示意图。)汇报交流
师:来说说你们的设计方案吧!哪一组愿意首先上台讲述?其他小组同学可以针对他们的设计提出问题。
(三)制作鸡蛋保护器:
师:各小组同学各抒己见,都认为自己的设计好,到底谁的设计好,还要等到我们实验完了再下结论。接下来,就进入我们的制作鸡蛋保护器环节。我看同学们已经跃跃欲试了,先别急,在制作鸡蛋保护器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呢?请看温馨提示:
1、按需取材,注意节约;2制作要结实,实验时可先让鸡蛋在低处降落,再慢慢提升高度;3要能够方便的鸡蛋取出;4如果实验中遇到新的问题,可以对设计图进行改进。师:看懂了吗?好,下面开始制造鸡蛋保护器。
(四)实验展示及反思
师:各组都完成了自己的制作,请组长把鸡蛋保护器带到前面来,把鸡蛋保护器举起来,展示给大家,样子各不相同,效果如何呢?我们拭目以待。
师:为了实验公平,我们要让鸡蛋在同一高度下落,准备好了吗?好,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我宣布保护鸡蛋实验现在开始,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倒计时:5、4、3、2、1放手!
师:把鸡蛋拿出来吧,检查一下,成功的小组给自己鼓鼓掌。
反思:师:现在请失败的小组谈谈失败后得到的经验教训,其他组的同学有没有什么安慰的话,或者建议的?
师:在科学研究中没有永远的失败者,只有永远的探索者,老师希望你们课后继续研究,改进你们的设计,我相信你们会成功的,有信心吗?
师:下面,我们来共同想一想,影响鸡蛋保护器成功和失败的因素有哪些?(和材料的特性有关、跟选择哪些材料有关、和制作方法有关、和结构有关。)
三、继续研究 师:这节课,我们在课堂上研究的是对一个鸡蛋的保护,其实在生活中我们需要购买很多的鸡蛋,对于这些鸡蛋,该怎样保护呢?请同学们用这节课学到的方法,课下设计一种既轻巧又低成本的鸡蛋手提装置,好不好?这节课我们就活动到这,下课。
《保护鸡蛋》说课
一、创设情景,激发探究欲望。
在开课时我通过创设一个简单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我手拿一个鸡蛋,作出要将鸡蛋从高处摔下的模样,引发学生的惊叹:“不能摔,会坏的!”我再顺势谈话:“你认为该怎样办,鸡蛋才不会摔坏呢?”从而引出制作鸡蛋保护器是我们生活的需要。在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中,蓄积着学生思考的情感和探究的激情,有了这个激情才会使本课得以顺利进行。这样的开课才有吸引力,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二、选择材料和制作方法,经历制作鸡蛋保护器的全过程。
选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来制作保护器是保护好鸡蛋的关键。而选择的材料与制作方法又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懂得选择适合的材料是保护好鸡蛋的中心问题。在教学设计时,我倾向于教材中提供的材料,对这些材料进行限制,让学生充分挖掘材料的应用潜力。这样可以使学生多角度地思考材料的特性及其应用价值,对材料进行巧妙的组合和加工,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在设计鸡蛋保护器的方案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不局限于教材上提供的方法,尽量鼓励学生创新,可以每个组一个方案,也可以全班一个方案,并让学生对方案进行充分的讨论和真正的理解。商量也好,激烈的争吵也好,只要让他们学会选择材料和制作方法就达到了目的。课后看来这个目的已经完全达到。在依据设计方案选择材料进行制作时,我鼓励学生可依图制作,也可突破设计,边制作边改进。不管是框架式还是盒子式的保护器,一定要制作结实,以免落地时散落,然后再进行实验。不管实验成功与否,都要在组内进行总结,找出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让他们真正体验到选择合适的材料对制作物品的重要性。这是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学会许多东西,那是我们教师所无法直接给予的。在两节课的教学中,我都注重了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学生学的有劲头,也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材料了。但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问题:(!)有些小组在选择材料时,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对材料本身的用途不能充分的运用,导致实验失败。(2)一小部分学生没有主见和创意,随波逐流,不主动发表看法,不主动动手制作,需要别人指导才能进行实验。看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那真是任重而道远。
三、扩展延伸,让探究延续到课外。
在学生已有一定经验制作鸡蛋保护器的基础上,我通过对生活中购买小批量鸡蛋的保护和成批鸡蛋在运输过程中的保护这两个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思考。这是一项课后的长期研究项目,不期望在课堂教学中立即解决,但要求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索,并模仿课堂上的研究方法来设计保护装置。同时我还注意了引导学生在选择材料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材料本身的性质,加工的难易程度,成本的高低等,将课堂与生活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引导学生对“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材料?”进行思考,促使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对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明白用科学知识能解决很多生活实际问题,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这一目的落到了实处。
四、小组合作与张扬个性密切结合。
本课教学在充分体现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提倡张扬学生个性。课堂上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商量、提示、建议、争吵等等都是学生个性的体现。由于每人生活经验不同,知识积累程度不同,制作鸡蛋保护器时的主张就不同。选择哪些材料?选择什么制作方法?画什么样子的示意图?用哪种方式验证鸡蛋保护器的牢固性和实用性?……每组.学生在整个课堂中会产生许多的分歧。正是有了这些分歧才更有利于促进本小组每个学生去思考,去判断,去选择,才会从真正意义上去经历制作鸡蛋保护器的整个探究过程,并真正地学会根据解决的问题需要来选择材料,也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人做科学,人人学科学的宗旨,体现了本课的教学理念。
《保护鸡蛋》教学反思:
鸡蛋容易破是学生已有的认识,并且常接触到,把这个有点难度的事情交给学生完成,孩子们都非常的配合与愿意参与合作。本课设计包含选择材料,设计方案、制作保护器、实验到改进装置,内容比较多,但整节课完成还是比较紧凑的,没过多的罗嗦,放手让学生参与的时间比较多。
一、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和设计上花的时间不多,我是提前一个星期让学生准备材料的,列举了以上材料让学生小组回去准备,因而有些小组材料准备不全,后来我问他们怎不把铝片带回来,学生说是因为比较难找,而且没用,所以不带,看来他们准备的时候已经心中有数了。汇报选择材料时,他们能围绕材料能达到什么目的,例如海绵比较柔软有弹性,选择它包裹鸡蛋,能减少鸡蛋受到硬物的撞击,起到缓冲的作用,不选硬的石头铁块硬物等,当然是避开“鸡蛋碰石头”会出现的局面。这节课上得非常愉快和学生都很兴奋。而且小组都能达成一致意见,交流方案的时候,很多的小组都能选取自己独有的方式进行。例如做成降落伞加吊篮型的、包粽子型的、盒子型的、支架型的、刺猬型的,或几种组合。每个小组都能说出设计的根据,选择材料根据的特征。
二、制作过程:在制作的过程有些混乱,学生还出现过位,借东西的现象,但我没制止他们,因为我觉得没必要非得把学生固定在座位上,这样做的话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发散,而且旁观别人作品的时候也能吸取他人长处,适当修改自己的作品。小组还是比较快的完成作品。能分工合作,有矛盾出现时以协商解决。学生在制作的过程已经不断的在低高度试装置是否结实,并不断调整结构,特别是降落伞组和三脚支架组,试一次就调整角度,检查扎牢固没,能达到根据要求不断调整和再加工材料的目标。
三、实验和总结:学生基本能找出实验失败和成功的地方,特别是失败的小组,选择材料和制作上存在哪些不完善的地方,如第二小组找到了他们的保护器只顾着下面加很多的海绵,减少鸡蛋降落的冲击,但没想到重心问题装置会倒转过来。变成原来的上面先着地,结果鸡蛋破了。还有的小组只顾上下保护鸡蛋,没认真想保护器会转,变成侧面先落地,实验也失败。没时间让学生根据失败的原因继续修改自己的设计方案,还有就是没能深挖掘怎样设计才能减少浪费,节约资源以及方便拿取等有点遗憾。
从学生自己准备材料到设计方案,根据方案制作出鸡蛋保护器,到实验一系列的过程都围绕学生自主探究,老师从旁协助完成这节课的。一个教育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给了学生探究的方法,就是为了以后的自主独立发展。作为接触综合实践课的新老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第五篇:《与诗同行》综合实践总结
《与诗同行》活动总结
这段时间里,我们开展了“与诗同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了解了诗歌的起源,学习如何欣赏诗歌,学习在生活中运用诗歌,自己还尝试写了诗,从而体会到中外诗歌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活动中,同学们分头搜集诗词资料,我负责收集宋词的资料。我收集到了很多著名词人的诗词,有苏轼、陆游、辛弃疾、李煜、李清照„„我尽情地欣赏着这些词人的流光溢彩的作品。我被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所吸引。读到李煜的《乌夜啼》时,我默默吟诵着“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往来风”。看到李清照的《如梦令》时,我又沉浸在“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美好意境中„„
通过交流,我还阅读了不少唐诗、元曲、以及现代诗等诗歌资料,了解了以前不知道的许多诗歌知识。我知道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它凝结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我知道了诗歌如何分类。按题材分,有山水诗、咏物诗、边塞诗;按形式分,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按体裁分,分为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我知道了从古至今诗人辈出。春秋战国时最著名的有爱国诗人屈原;在魏晋南北朝时,曹操父子三人为诗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唐朝这个诗的王朝,像诗仙李白这样的人不胜枚举,涌现出了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在宋朝,豪放词人苏轼、辛弃疾、陆游,具有婉约词风的柳永、李清照,他们共同造就了辉煌的宋词;另外还有“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他们使元曲达到了高峰;现代诗人郭沫若、徐志摩等人的杰出作品影响深远。我还揣摩着如何欣赏名家诗篇,我觉得首先要明白这首诗是描写什么的,是状物、写景、还是咏物记人;接下来,就要逐字逐句地分析、理解其中的含意;最后,体会诗人在诗中要抒发的情感。读诗有些好办法,例如,在读李白的《古朗月行》时可以用边想象画面边感受意境的方法去体会“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的美妙描写,可以用已学过的中国地形西高东低的知识来理解“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句子,还可以用对比的手法来读高适的《别董大》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体会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感等等,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走近诗人,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这样,读了李清照《如梦令》,就能体会到诗人对自己“红颜易老”的哀叹含蓄;读了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就能知道什么叫亡国之痛了,也能想到苏轼《赤壁怀古》的一腔豪情。
在学习了写诗歌方法后,我们还试着自己写了几首童趣盎然的小诗,感受了一回当“小诗人”的感觉。我们的诗中虽然还有着欠缺的地方,但字里行间都洋溢着童趣,令我们自己赞叹不已。我写了一首《小乌龟》,被老师当范文朗读,受到了老师与同学们的好评。当然其他的同学写得也不错,李辛夷的小诗《星星》写得十分童趣,活泼的语言使我们感受到小星星的调皮与可爱;陈颖莹的诗作《蛋糕》写出了她妈妈对她的关怀与她对妈妈诚挚的感激与深切的爱。我们静坐着,听着他人深情的朗诵,一起遨游在诗海里,感受着一首首小诗带给我们的启示。
“与诗同行”活动虽暂告一段落,但我觉得徜徉在诗歌海洋里的感觉,真是太奇妙了!如果把诗歌比作海洋,我觉得我只得到了沧海的一滴水;如果把诗歌比作花园,我得到的仅仅是百花中的一朵小花。我还得继续在诗的海洋里遨游,尽情地享受诗歌无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