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爱呵护你那受伤的心
用爱呵护你那受伤的心
高县文江镇籁棚小学孙希容 高县落润中学 熊仕林
春去秋来,时光飞逝,转眼间,就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近二十个春秋。回首往事,有过苦,有过乐,有过悲,也有过喜。见证了一批批学生从懵懂到成熟,从无知到有知的成长经历,不仅唏嘘慨叹!原来我也可以为你撑起一片天空,让你那颗受伤的心灵在我的呵护下自信的成长......在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几乎都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事多且杂,它必须充分地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家庭背景、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等,有助于管理好班级工作。这么多年来,对各式各样个性特征的孩子有过接触。其中最难搞的的就是连家长,老师都要放弃的叛逆型孩子。他们在班上有绝对的“权威”。这种类型的孩子如果诱导的不好,就如耗子屎搅了一锅汤,诱导的好,就有向心力,班风自然纯正。
记得2008年,我遵从学校领导的安排,新接任初三一班的班主任。这个班级已经把前面的老师们弄得焦头烂额了,而这个班为首的,最为叛逆的,有最有“组织能力”的当数何军的帅气大男孩。刚接时,我也领教过其中的厉害。一个星期过后,我试着去了解这个男生,才发现他早已被那尖酸刻薄的语言,鄙夷的眼神戳的片体鳞伤。他的父亲曾因故意伤害罪而入狱几年,刑满释放后和母亲一直在外打工,几乎不回家,也很少和他及家人通电话,和年老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孩子自小就缺少母爱父爱,再加上生性叛逆,常遭爷爷奶奶的念叨,邻居们的唾弃,用他们的口头禅说,再这样下去,和你爸一样,公安机关收拾你。渐渐地,家人念他,邻居嫌他,老师忽略他,朋友同学远离他,久而久之,越发孤独的心越渴望得到关注,才有课堂上不专心,故意接话找茬,剪女生的辫子,扯男生的裤子,反正花样百出,让老师们常在课堂上失控。
面对何军,我也头疼过,抱怨过,但冷静下来一想,工作还的继续,于是我决定先拿这孩子“开刀”,因为擒“贼”先擒“王”嘛。
针对这孩子的家庭背景,个性特征,学识基础,我首先选用“低要求“效应。在科任老师的质疑声中,我把他的座位从最后一排调到第一排的中间,并且对他说:“我现在要求你一下子成为一个乖巧、懂事、爱学习的孩子很难,但我希望你每天进步一点,哪怕一点点,例如:上课捣乱5次降为4次,讲粗话6次缩短到4次,欺负同学也得找到你认为所谓的理由吧。”就这样把他放在我的眼皮底下被“监视”着。逐渐,他对我的敌意不在那么明显。最明显的进步当数背诵文言文了,我给他规定,第一篇可以按自然段的段数分次数背完,第二篇可以分4次,依次提高难度。直到有一天,他在我面前一口气背完《出师表》时,我用惊喜的目光久久地注视着他,他却涨红了脸羞涩的低下了头,这就是所谓的“低要求”效应。它不可能把你一下子变得那么完美,但他可以让孩子渐渐地成长,受伤的心灵得到慰藉,直到找到已丢失的自信......其次我采用了赏识教育,这是一种充满魅力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是通过欣赏和赞扬孩子的优点来进行,能使孩子的自尊、自爱、自强从不自觉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的一个成长过程。就拿何军学文言文来说吧,多数同学念念有词反复记忆时,他却已在我面前流畅的背诵了,难道这不是一个质的飞跃吗?我马上抓住时机在早读课上足足表扬了他五分钟,令那些还没背书的同学投来羡慕的眼光。还有一次是在校冬季运动会上,他成了学校800多名学生中的焦点人物,那。那是在1500米的长跑比赛中,何军作为运动员代表班集体参加比赛,比赛一开
始对他不利,我班的一部分男生,女生急了,沿着内圈陪他跑,嘴里不停地喊着:“何军,加油!何军,加油!”在最后两圈时,他仿佛从同学中得到了动力,一下子加快了脚步,拼劲全身的力气向终点冲去,最终夺冠。这时,班上的男生都朝他蜂拥而至。后来,我把他评委体育之星,并把照片贴在教室的墙壁上。我也曾问过何军,以前参加过运动会吗?他说:“老师生怕我捣乱,不让我参加,甚至还可以放我一天假,在家玩呢!”听后,我陷入了沉思。后来的何军,言行举止也越来越规范了。
最后一条说的是,不管教育观念有多先进,教育方式再恰当,还是敌不过用爱浸入孩子的心灵深处管用。
因为孩子是隔代教育,我曾亲自多次走到家里与爷爷奶奶交谈,让他们明白孙子成长的重要性,多用表扬鼓励关心的语言,不是一味地挖苦讽刺,就是邻居对他使白眼,也适当地站在孩子一边。记得一次,见他趴在桌子上昏昏欲睡,我用手摸了摸孩子的额头,觉得有些发烫.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把平时备用的感冒药拿出来,并倒了一杯水放在他手中。我相信,这么做即使不能激起他心中千层浪,至少也会荡起一丝涟漪。还有一次,恰好下着大雨,我撑着伞走出校门,看见他用书包遮住头在雨中飞奔,我下意识的把他叫住;”何军,我有事给你说,他转过身来,疑惑地看我,又想转身跑。我急忙说:“我真的有事,三步并作两步朝他走去,用伞遮住了他的头部,边走边问:“爸妈来信没?毕业后有何打算?和爷奶处得怎样?回家帮忙做家务没?”。只有我知,这是没话找话,其实我只是想为年幼的他遮挡一丝风雨,让他在爱的包围下茁壮成长,让他曾受伤的心灵在我这里得到些许安慰......在我们的教育生涯里,这类孩子定会碰到,他们古灵精怪,只不过缺失的是关爱和亲情。让我们携起手来,出自内心的关怀,源自内心的呵护,让花朵开的更加娇艳吧!
2014年8月
第二篇:用爱呵护心灵
《用爱呵护心灵,用心诠释教育》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太和三中附小的xx,我演讲的题目是《用爱呵护心灵,用心诠释教育》。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细品《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我深深地感动了。本书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它像兄长、像一位多年的老朋友,在你的身边娓娓道来,细数自己教育教学成长的经历和蜕变之路,让你从中找到自我,得到升华。作者那鲜明的教育理念、睿智的管理手段、新颖的教学方法,让人耳目一新,如沐春风。掩卷长思,收获颇多:
李老师说,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真爱是土壤,宽容是营养,学生就像自然界中生长的万物,有了适宜的土壤和充足的营养,没有不成才的道理,关键是我们看待成才的标准是什么!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热爱他们,这是李老师对“管理”一词的诠释。领导管理教师,需要尊重,要让每个教师都感到自己重要;教师管理学生,需要尊重,要让每位学生都感到自己重要。只有树立了这样的思想,摒除以往以权压人的管理思路,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焕然一新,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呼吸的教育。教育无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隐藏起来的教育!是不动声色的教育!是用心去诠释的教育!
老话说“教不严,师之惰”。可如今,我们的老师,管得不谓不严、理的不谓不宽,但厌学者比比皆是。师生关系屡屡恶化。有人拎着刀砍老师,有人天天都想揍老师,这是为什么呢?是教师太凶了?还是我们的学生太不知感恩了?都不是,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是我们的教学方法出了问题!随着人权独立的普及、人的个性化的发展、信息化教学的出台,学生学习的手段和方法都和过去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还墨守陈规,还老拿“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那一套来管学生、唬学生,势必遭到失败!李老师说:“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新形势下,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默默地站在一旁,用爱呵护,用力鼓掌,用心欣赏!欣赏他们的创造,欣赏他们的成果。
所以,我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让师生都能自由呼吸、自主发展的教育。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时代要求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而不是束缚、压抑、限制人。陈景润教不好初中数学,不影响他成为数学家;比尔盖茨大学未毕业,不影响他成为全球首富。为什么我们对学生的要求要千篇一律呢?为什么非要培养成千人一面孔?是树苗,我们就把他培养成参天大树;是麦苗,我们就把他培养成丰收的麦穗;是小草,我们就把他培养成绿野千里,这不是很好吗?你非要让猫长成老虎,让企鹅长成猴子,让猪长成大象,这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吗?很多的教育工作者就闹出这样的笑话!这不仅苦了孩子,也害了教育!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为了教育的自由呼吸,让我们用爱呵护心灵,用心诠释教育!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2014、02、28
第三篇:用爱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用爱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教师,神圣职责并不在于只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更在于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教书与育人并重,知识与能力共举”,提高全面素养的教育观,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思想。这种影响的力度首先决定于对学生的爱,即人文性情感的渗透。一个班级中的学生总是良莠不齐,作为一名班主任,千万不能因为差生学习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或许班主任的冷眼相看,是把他们推向更为错误方向的助力。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一、用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
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在班集体,我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后进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反之,班主任不关心他们,一心想着学习好、表现好的学生,那么,班主任的偏爱会强化一部分同学的自负心理,班主任的冷淡则强化后进生的自卑心理,使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隔膜。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难度则加强了。怎样让后进生感受到班主任关心他们呢?安排座位,我坚持好中差的搭配,要求好生帮助差生;课堂提问,我激励后进生踊跃发言,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的教课中,更少时间思想开小差;班级活动,我不忘留给他们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对父母离异的学生,经常与他们交谈,解开他们思想中的困惑,把家庭不正常带给孩子的心理障碍尽量化解。对屡教不改的,我则寓爱于严,严中有爱。
(案例介绍)比如小宇,是班里一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他是一个“问题学生”:性格外向,脑瓜很灵,特长众多。但他胆子大,脾气倔,纪律散漫,常闹事,对人傲慢无礼,没有好朋友,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肯踏实努力做事,故成绩平平。一面是见多识广的聪明表现,一面是平平无奇的学习成绩;一面是开朗外向的性格,一面是没有朋友的寂寞。长期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使得小小年纪的他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失衡。一天到晚,他不是与人唇枪舌剑,便是幸灾乐祸。他认为与别人对抗得越激烈,越能享受到快乐。
(案例分析)造成小宇“心理失衡”以致难以合群的个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长辈的无原则溺爱。平日里小宇一直由爷爷奶奶照管、教育。爷爷奶奶对孙子总是过于宠爱、放任的,凡事都依他,于是小宇在家一直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氛围中,所以他来到学校后,也认为凡事都要依他,谁都得听他的,稍有不如他意,就肆意指责对方,因此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差不多每天都有“投诉”,故同学们不敢与他交朋友。
2、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小宇的父母经常在外,没有尽教育的责任,偶尔回家听到班主任的“告状”,大多采用恐吓、打骂的方式。当孩子犯了错误,他们往往先大声训斥,接着就是一顿痛打,从来不和颜悦色地与孩子讲道理。小宇的种种举止可以折射出其父母的教养行为。
3、被攻击者的消极反应。当小宇攻击同伴时,大多数小朋友表现为哭、向老师“告状”等消极行为。根据帕特森等人的研究发现,当一个儿童猛冲过去,去抢另一个儿童的玩具时,若被攻击者做出哭、退缩或沉默的反应,那么这个儿童还会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别的儿童。也就是说,消极的反应强化了小宇的攻击性行为。
(教育策略)针对小宇的情况,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育策略:
1、引导小朋友正确与人交往,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由于小宇太具有攻击性,导致班上的小朋友不愿与他接近,久而久之,大家都对他避让三分,了解他的家长们也纷纷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要跟他玩,让他们远离“灾难”。针对这种状况,我准备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取得他们的支持与谅解。首先,通过交谈我让家长了解到“受教育是每一个孩子的权力”,我们不能因为他是个“坏孩子”就剥夺他应有的权力;其次,通过介绍让家长了解到小宇也有好的一面,如他很爱看书、画画很好等等,我们应该看到他好的地方;最后,我要求家长加强对自己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真空而无瑕的世界里,他总要经历人世间的风风雨雨,关键是看你怎样战胜不良的影响。
(2)鼓励小朋友到小宇家串门,充分发挥榜样作用。从小宇平日的一言一行中不难看出,他极其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在他的意识中,他认为和小朋友拍拍打打,你拉我、我拉你,这就是一种交往。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班上物色几名口语表达能力很强又通情达理的小朋友,鼓励他们主动与小宇交朋友,并相邀到蒋某家去做客,以自身的言行帮助他学会正确地与他人交往的方法,以期待改善他与小朋友的关系。
2、坚持正面教育,慎用惩罚手段。孩子在生活中时常会受到一些挫折,这些挫折在成人看来不算什么,却会大大影响孩子的情绪。由于小朋友表达情感的能力有限,所以他们发泄心中不快的唯一手段就是攻击与侵犯。记得开学第一天,就有小朋友来向我报告:“老师,小宇抢别人的玩具!”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我把他叫到了身边让他单独玩玩具,结果他象发疯一样大喊大叫,乘我不注意还跑去攻击告状的小朋友。后来,我吸取了这次的经验教训,对小宇的攻击性行为不再武断地予以制止,而是平静地分析他打人的缘由,看看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攻击别人的,如果没有外来刺激,他会不会有这种攻击行为。这样细心观察一段时间后,就可防患于未然,有效阻止小宇的攻击行为。如果他在一天中打人次数有所减少,或能偶尔用其它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我就立即给予肯定、鼓励,逐步引导他学会正确表达情绪情感。与此同时,我设法引起小宇对各种活动的兴趣,并通过游戏和交谈来满足他渴望被关注的心理需求。
3、避免家庭教育方式的负面影响。家长的情绪、言行是影响孩子情绪的主要因素。为此,我和小宇的家长联系,告诉家长恐吓、打骂不但对孩子的发展没有丝毫作用,而且会使父母与孩子之间产生隔阂。父母与孩子关系紧张导致孩子故意不听家长的话,借此表示对家长的反抗,而家长则常常以打骂胁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小宇如果长期受这种教育方式的影响,言行必定会有父母的影子,动辄张口骂人、动手打人,最终形成暴躁的性格。我还与家长达成共识:改变小宇的攻击性行为需要耐心和毅力,“不可救药”“无法挽回”等悲观想法是不可取的应有信心。此外,我还建议家长教会小宇正确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攻击他人的原因。在摸清孩子情感状况的基础上,多进行一些游戏,多与孩子交谈,以帮助孩子释放自己地不良情绪,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收获与启示)面对小宇的转变,父母、老师、同学都很高兴。高兴之余,我得到了以下启示:
1、转变“问题学生”需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问题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习惯已造成偏差定势,要转变并非易事;况且其转变是反反复复的。为此,教师在转变“问题学生”的过程中,要充满信心,咬定青山不放松;同时,教师在转变过程中要有“四个心”,即对学生要有爱心,生活上要多关心,处理矛盾要当心,做思想工作要细心。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形成合力。“问题学生”的出现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他们的转化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教师可及时通过家长收集和反馈信息,全面了解“问题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全盘掌握其动态和变化;同时,要求家长努力改善家庭环境,改进教育方法,与教师通力协作,尽快促使“问题学生”的根本转变。
3、教育学生要因人而异。学生品德过错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不同,他们的年龄、性别、个性、喜好不同。因此,教师应根据其过错的程度和个性特点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不能一概而论。
二、用诚心赢得他们的信任
与优秀生相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因此,一旦他们犯错,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见,以诚对待,切忌动不动当众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加转化工作的难度,这是在后进生犯错之后,班主任采取的教育态度。
(案例介绍)比如晓雨,女,六年级学生,平时少言寡语,对学习缺乏热情,喜欢看电视,一看起来就忘记了时间。从低年级开始就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在学习上多次发现她有说谎行为。同学们对她很有看法,不愿意与她交朋友。
(案例分析)造成晓雨多次说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家长不正当教育方式的影响。晓雨的父母都是普通打工人员,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在孩子面前说话做事也不注意影响。因两人都在厂里上班,平时很少管孩子。对孩子的教育要么就是放任自流,要么就是粗暴训斥、打骂。
2、孩子自身懒惰心理的影响。从低年级开始,她就怕做作业,作业少就做点,作业多就干脆不做,能偷懒就偷懒。为了骗过老师,躲过家长,有时就干脆说谎。不是说作业掉在家里了,就说是头疼身体不舒服作业没有做等等。
因此,作为老师,必须给予她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促使她改掉说谎的不良习惯,在学习上多给予辅导,增强自信,促进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逐步健康。(教育策略)针对小宇的情况,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育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1、家长要以身作则。通过家访、电话等方式与家长勾通,让他们明白,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孩子会观察得清清楚楚。因此,家长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说话算数。
2、坚持科学的教育方法。通过家访,开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等方式,劝说晓雨父母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多跟孩子沟通,鼓励孩子求上进。不可采用随意手段去对待孩子,当发现孩子有说谎行为时,要配合老师认真分析其说谎的原因,以便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教育。
(二)创设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
1、故事引导。用故事来诱导孩子,说明说谎的危害,可以增强孩子避免说谎的“免疫力”。我利用活动课开展了一次主题队会,通过讲述一些因不诚实而招致严重后果的事例,启发晓雨提高认识。又通过讲述一些伟人诚实守信的故事,启发她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有了认识的基础后,当课后我再对其不良行为提出批评,指出其危害,要求其改正时,她很乐于接受。
2、榜样示范。前苏联心理学家列维托夫指出:模仿的产生有赖于榜样的特点,是指被模仿者胜过模仿者,并且被模仿者的可接近性、生动性和突出性以及权威性和情绪性都能引起模仿者的注意。教师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要做到,处处以身作则,作同学们的榜样。
3、耐心期待。任何一个孩子的转变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他们往往会出现反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能弃之不理,更不能急躁,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在帮助晓雨的前两个月,情况一直很顺利。可是有一次,她又没有完成家庭作业,我问她原因,她告诉我说她昨晚肚子疼,妈妈带她到医院去检查了。我跟她母亲通话后马上就知道她旧病复发了。虽然很生气,但我没有戳穿她,也没有批评她,只是给了她改过的空间。第二天,我批到了她的家庭作业,做得很全,字迹也端正。可见她已在为昨天的行为认真改过。我在她的作业本上写了这样一句话:晓雨,前两个月你的表现很不错,老师为你高兴。老师希望你做个诚实的好孩子。课外活动课时,她没跟同学一起活动,老站在我的身边,脸露微笑。我仿佛是第一次感觉到她的笑也如此可爱。我知道她已经看到我的留言了,有了跟我接近和交流的愿望。我微笑着问她:“晓雨,是不是想跟老师说什么?”她低下了头,轻声说:“老师,我错了,昨天我没有肚子疼。以后我再也不说谎了,你还相信我吗?”“老师当然相信你。”从那以后,她真的改变了很多。
(案例反思)通过这个案例,使我强烈地意识到家长和教师应当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注意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一般来说,孩子年龄越小,越会把自己所想的、所做的如实告诉家长,老师。但是有时孩子带来的是坏消息,是家长、老师所不愿听到的,比如考试考砸了,没做作业等。听到这样的真话,有些性急的家长、老师往往就会对孩子劈头盖脸一顿臭骂。这样就会损伤孩子稚嫩的心灵。儿童自我控制意识不强,认知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因此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由于年龄关系,孩子往往不能理解家长、老师的苦心,而是从消极方面吸取教训,认为说了真话、实话,反而会挨骂,那么下次再遇到同样的事,就不再如实说了,从此养成了说谎的坏习惯。因此,只要孩子说真话,家长老师都要对其诚实的行为加以肯定,予以表扬。肯定他们做了错事勇于承认,为人诚实正直。对孩子的过错不要粗暴批评,要和孩子一起分析所犯错误的原因,共同制定克服缺点错误的计划,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如果遇到孩子说谎,教师和家长就更不能急躁,要耐心了解孩子说谎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因势利导,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心理越来越健康。
三、用耐心期待他们转化
后进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无常,所以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简单地认为通过一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遇到后进生不良行为出现反复,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客观分析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要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及时诱导,做到防微杜渐。当然,这里所指的耐心教育并不是消极等待,而是要做有心人,为后进心的转化积极创造条件,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体育方面很好,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千万不要吝惜赞美的言语,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使后进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
(案例介绍)比如小珊,女,小学四年级学生。成绩在班级中上等,性格活泼开朗,说话干脆利落,喜欢出风头,爱打小报告,很能讨老师的欢心。但是有个不良习惯,就是偷拿同学的钱,是个品行迷路者。同学们对她的这一点很反感。
(案例分析)针对这种情况,我对该生的过去做了一个调查了解,该生曾经一次同学家玩的时候,偷拿过同学家的手机和桌上的零钱,发现后,该生家长教育不严,有庇护现象,导致该生逐渐养成了这种恶习。(教育策略)
(一)父母的配合。在该生连续几次偷拿同学的零钱被发现后,我和该生的家长进行了电话联系,后来又进行了一次面谈,最后达成共识,首先退还了同学的零钱,严格教育孩子,要以诚信为荣,以见利贪心为耻。要求家长经常和孩子谈心,了解孩子的需求,从正面对孩子的行为给予肯定。
(二)教师的教育。虽然小珊同学犯了过错。但人无完人,圣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更何况是一个孩子。作为班主任,我既要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也要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不能因为孩子有过错而对孩子全盘否定。因此在和小珊同学谈话时,我首先肯定她的优点,明确告诉她,老师很喜欢她,很欣赏她,但唯一让老师感到遗憾的就是这个缺点,如果能改掉这个缺点,那在老师的心目中,她就是个很完美的孩子。杨珊哭着点头答应。后来有一次,班上一位同学的钱又不见了,大家都怀疑又是她,小珊坚决否认,后来该生在书包的夹缝里找到了,我批评了怀疑她的同学,及时表扬、鼓励了她。
(三)同学的帮助。小珊犯错了,班内好多同学都有意疏远了她,我利用晨会课,在班内进行了一次讨论,我让她在同学们的面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让同学们原谅她,给她改过自新的机会。于是在这个班集体中,她又感受到了来自同学的温暖。
(四)自身的约束。对小珊同学这种贪小利的行为,我除了采用上述方法外,还要求她用自身约束的行动来改变自己的行为。该同学在大家关注的目光中,品行习惯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她活泼开朗的性格为班级增添了许多笑声,班级里再也没有哪个同学丢失过东西,她还积极热心地帮助同学解决困难,协助老师做好班级工作。
(案例启示)一个良好的习惯会让一个人终身受益,反之亦然。作为班主任,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多一份爱心,多一点耐心,多一丝温情,少点责备,少点冷漠,用我们的爱心去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把孩子们引往光明的道路上来。
沟通是一门艺术,有了真诚与爱心,平等与尊重,宽容与耐心,架设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就会永远畅通无阻,永远阳光灿烂。教育的全部意义也就在于唤醒每一颗学生的心,使他们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里,让他们受着情感的滋润。曾听年长的教师说过,毕业后遇到教师主动打招呼,有的仍会回母校探望老师的学生往往是当时“后进生”。优秀生在路上遇见,却视而不见。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前者在学生时代属于“与众不同”者,在对他们的教育问题上,教师以爱心、耐心、诚心相等,以浓浓的师爱激励他们成长,老师的这份爱心永远藏于他们心中,他们感谢教师对他们的关心、教育。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们,对“后进生”多一份爱,少一份斥责,一定会取得好的收效。
第四篇:感 受 你 的 爱
感 受 你 的 爱
——《红领巾心向党》主题班会
黄金镇桐林中心小学三(1)班
活动主题:“红领巾心向党”
活动目的: 通过歌演讲、班会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伟大祖国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立志勤学”的传统美德,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
活动形式:演讲、班会展示等,老师引导,学生主持。活动准备:
1、组织准备主持稿、演讲稿。
2、排练各类节目。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主持人上场)
甲:火红的队旗飘起来,乙:欢乐的歌儿唱起来。甲:我们在队旗下成长进步,乙:感受着老师无比的关怀。甲:新一代的少先队员,乙: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乙:传承着先辈的高尚品德。
合:蓝天、白云可以作证,高山、大海可以作证,火红的队旗可以作证,飘扬的红领巾可以作证!
甲:今天,我们将以《红领巾心向党》为主题,以少先队特有的仪式,展示少先队员的风采。乙:让我们进入今天队会的第一部分——“讲述故事《党员彭秀英奶奶的故事》”。(1)、“红领巾心向党”——
讲述 《党员彭秀英奶奶的故事 》
彭秀英,女,汉族,中共党员,淮阳县王店乡祝寨行政 村打鸡园自然村人。1945年6月生于王店乡刘菜园行政村彭瓦房庄,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嫁到祝寨行政村打鸡园自然村,1970年至1978年任打鸡园生产队妇女队长,其间,多次被评为大队、公社劳动模范。
2012年5月26日上午午11时,在106 国道祝寨行政村打鸡园自然村段为解救一名 3 岁男童不幸去世,享年 67 岁。5月26日11时,村民刘攀抱着不足1岁的女儿,带着 3岁的侄子刘寒硕在村头路口玩耍。不知什么原因,刘寒硕想从东往西跑过公路,到对面去。此时,一辆大货车从南往北疾驶而来。“快回来、快回来!”见此情景,刘攀大喊。伴着一声刺耳的紧急刹车声,大货车往西猛转向躲闪,却依然没能躲开。眼见大货车向着孩子冲去,正站在公路西边的同村老人彭秀英猛地上前一步,一把把孩子拉开,自己未及躲闪,就被重重地撞倒在地。据目击群众说,货车司机见撞到了人,立即往后倒车,车后轮又碰到了倒在路边的男童头部,“要是不往后倒,孩子应该是没什么伤”。
事故发生后,当地交警部门、120很快赶到现场,将老人和孩子送到淮阳县新人民医院。经抢救无效,67岁的彭秀 英于当天12时许停止了呼吸。当天,被救的孩子转到老人 民医院神经外科治疗。据值班医生介绍,孩子额骨骨折,但精神稳定,现已脱离危险期,通过治疗,应该会康复良好。
(2)、“红领巾心向党”—— 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甲:神州一派繁荣,祖国无限生机。
乙:弹指一挥间,我们的祖国走过了曲折,走过了坎坷,万象更新。
甲:祖国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雨,终于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乙:我们在幸福温暖的祖国怀抱中成长,我们的学习,我们的生活多么愉快,让我们一起来欢唱!
甲:下面请听中队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3)、“红领巾心向党”——学习“最美乡村教师”有关资料
走进乡村教师的美丽心灵
《孩子,送你们到希望彼岸》,让我们认识了壮族乡村教师石兰松。循着他的嘉言懿行,我们渐渐走进当代中国乡村教师的美丽心灵。以发表此文为开端,光明日报与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拉开序幕。
石兰松的美,在于坚持。26个年头,两公里湖面,往返近4万次,撑坏8艘小船。这数字背后,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恒心!凡事贵在坚持,也难在坚持。一个人要抵挡住浮华世界的纷扰喧闹,需要淡泊名利,需要心无旁骛,需要耐得住寂寞。石兰松几十年如一日,风雨不改,不止不息,他的人生只为一件事:坚守大龙湖畔、石山库区,为孩子们传道授业解惑。经年历月,始终若初,他的看似平常的点点滴滴,恰好印证了他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
石兰松的美,在于大爱。“老师”、“船夫”、“保姆”„„每个称谓都诠释着他对学生娃朴素真切的爱。他说自己“最对不起的是家人”。他深爱着家人,但是,作为教学点唯一的老师,他面对的都是留守儿童,他得把更多的精力和心血放在这些孩子身上,因此,他选择的是一种舍己利他的“大爱”,这样的爱,表现在他见到孩子时眼神里自然流露出的温情,表现在“哪里都可以是课堂,哪里都可以教书”的独特教学理念,表现在对“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恪守。石兰松的美,在于信念。“山里的孩子不能没有老师”,26年来,这朴素的话语,早已内化成一种坚定的信念,在他的心底生了根、发了芽、长了叶。“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面对个人前程与山村未来的抉择,他决然选择了后者。他的日子过得清贫,却又多次放弃走出大山改变生活的机会,把心血和才具全心全意倾注在孩子身上,把希望播种在深情的土地上。他的心里充满了对乡村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忠诚。这样的热爱与忠诚,是一种信仰,于灵魂深处生发出动人的美。
中国13亿人口,超过半数生活在农村,一半以上的学龄儿童也在农村。这就决定了在中国,乡村教师的作用不可替代。可以说,乡村教师,是乡村的灵魂,它对启迪民智必不可少,对农村孩子都能接受现代文明的教化必不可少。
我们礼赞石兰松,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像他这样的美丽乡村教师,以默默无闻的坚守,以对乡村教育事业的忠诚赤胆,构筑起国家教育事业的基石,也擎起了祖国和民族未来的希望。我们礼赞石兰松,是因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任重道远,需要更多的人既志存高远,又立足平凡,竭尽己能,为共和国的辉煌明天增光添彩。
(4)、“红领巾心向党”——谈论如何报效祖国 甲:队员们积极参加闪闪红星心向党的寄语活动,用真挚的语言表达对党的祝福。乙:让我们来倾听队员们对党的祝福。
甲: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责任就落在了我们身上,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长大才能担负起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呢?
队员1:爱亲人、爱同学、爱老师、爱集体、爱学校、爱家乡做起,养成优良的品德。
队员2:上好每一堂课,完成好每一次作业,参加好每一次实践活动做起,培养过硬的本领。
队员3:认真参加每一次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克服每一个困难做起,锻炼强健的体魄。
队员4:从每一天的努力做起,向着远大的理想迈进。
2012年下学期
“你我牵手,平安同行”
——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黄金镇桐林中心小学三(1)班
教学目的 :
1、掌握走路、乘车、骑车等交通安全常识
2、通过交通案例,让学生明确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重视交通安全,掌握走路、乘车、骑车等交通安全知识
教学难点:关于走路、乘车、骑车等交通安全知识
教 学 过 程 :
一、课题导入
1、你知道哪些交通安全知识?
2、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我们大地球母亲已变得越来越美丽,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的景象随处可见。然而由于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剧。
3、当你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息于车轮之下,当你发现一阵阵欢声笑语隐没在尖锐的汽笛声中,当你面对那些触目惊心的场景时,同学们你想说什么呢?
4、教师小结:面对这一幕幕悲剧,我们能不感到痛心疾首吗?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依然是各种事故领域的“头号杀手”。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不容忽视。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
二、讲授新课
(一)学生如何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安全乘车
1、乘坐车辆的选择。乘坐车辆首先要选择车况良好,驾驶员技术好的车辆。千万不可乘坐违规经营的社会黑车,更不能乘坐三卡、改装后的三轮车或电瓶车。其次,对驾驶员也有个选择问题,大家尽可能不要乘坐饮酒驾驶人开的车,更不能乘坐醉酒人开的车。另外,如果你的父母会开车,你应该积极劝导父母,为了家庭安全、幸福,千万不可酒后驾车。
2、乘车途中的安全。乘坐汽车后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以防车辆与车辆交会时发生危险。不要向车外抛洒物品和吐痰,不要在车辆行驶途中与驾驶员闲谈,不要在车上嬉笑打闹。在大人后面乘坐二轮摩托车时要戴好安全头盔,坐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都要正向骑坐而不要侧坐,不要把脚往轮胎里面伸,以防跌落或轧伤。
安全过马路
1、不盲目横穿公路。横过公路其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许多汽车与行人发生的碰撞事故,极大多数是在行人横穿公路时发生的。我们可以采取“先望左、后望右”的办法,即:到达公路边先看看左面有没有来车,要是没有的话你先过前半条;再看看右面有没有来车,要是没有的话你就赶快过后半条,这与我们平常所说的“一慢二看三通过”都是同样道理,总之要看清路况。
2、不要边走边看书,不在马路上相互追逐,不在马路上玩耍和长时间停留。
3、遵守路队纪律。安全上下学。
三、辨对错:
一天傍晚,王诚瞒着爸爸妈妈溜出家门找小朋友一起玩捉迷藏。一个小朋友在前面逃,王诚在后追,不知不觉中跑到一个交叉路口。被追的小朋友怕被捉住当“俘虏”,就飞快的奔到了马路的对面。王诚又一心想追上他,也急急的冲过马路。但就在这时,一辆小车驶来,司机虽然发现了他们,马上猛踩刹车,但由于距离太近,小汽车的右后轮仍然碰到了王诚的双腿,他倒下了,鲜血流了一地。后来王诚虽然被及时送到医院,但由于伤势太重,当天夜里,医生们做出了截除他右腿的决定,如果不这样做,一旦伤口恶化,性命也难保。王诚虽然活了下来,但右腿却永远失去了,从此,再也不能和小朋友一块蹦蹦跳跳地玩啦!
1、案例中的小朋友做的对吗?
2、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四、集体讨论
1、你身边有哪些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你遇到了会怎么办?
2、我们上下学路队该如何走?
五、总结
交通安全警句朗读:小学生,上学校,会骑车,会走路,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别乱跑,十字路口看信号。愿同学们乘上安全之舟,扬起生命之帆,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交通安全,靠你靠我靠大家。
2012年下学期
第五篇:一班 《用爱呵护幼小的心灵》
用爱呵护幼小的心灵
多文中心学校 庞肖之
我担任一年级二班的班主任,班里五十七个学生中,有六个是“留守儿童”。其中有个学生叫赵小康。“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和不良行为习惯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父母在外打工,一年回来不了几次。小康交给他爷爷奶奶看管。爷爷奶奶要干农活,平时都不怎么管他,租了一间房子让他与姐姐住在校园外,只要给钱,就不管了。觉得小孩上学了,一切交给老师就行了,对他的学习都放任不管。因此,孩子养成了散漫的生活态度。而且学习习惯也很差,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不遵守纪律,爱逃学,乱花钱,爱吃零食,不讲卫生。童年的生活少了父母的陪伴与关爱,有时还遭到老师的批评,从而让他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理十分自卑,缺乏自信。他对学习渐渐地失去兴趣,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可以说是班上认为的那种无可救药的讨厌的学生了。因此我开始慢慢的观察他,了解了他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后,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家校联合,虽然“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但我们可以与他们取得联系,让他们配合学校的教育,通过跟爷爷奶奶面谈或打电话。让他爷爷奶奶知道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家长也有责任,要求他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告诉他们父母不要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好坏,当他的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家长也不要以打骂相威胁。还要求父母经常给孩子打电话,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我也经常告诉他家长对小康要多鼓励,少批评。
2.以爱呵护。我经常找他聊天,聊生活、学习,想到什么聊什么,了解他的兴趣爱好,消除他的困惑,让他知道我一直在关注他。生活中有了困难,我会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他、帮助他。我还尽量挖掘其闪光点,努力从赞美中去满足他的心理需求,使他产生幸福的内心体验,增强自信心、上进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与内在的动力。上课时,他静静地坐好,我冲他赞许地一笑;当他犹豫地慢慢举起了手时,我对他投以鼓励的目光;当他工整地完成作业时,全班的掌声带给他成功的喜悦;当他犯了错误时,等待他的是老师宽容的面孔。从而让他体会到从未有过的成功和喜悦,逐步树立自信。
除外,通过班集体活动,让他感觉班集体的温暖。让他对班级产生向往感,友爱感。无形中在集体里自然受到教育。
经过大家的努力,小康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能按时完成作业了,上课能专心听课了,也讲究卫生了,少吃零食及不乱花钱了。还能看到他和同学们嬉戏时活泼的身影,听见他开朗的笑声。
总之,“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只要我们一起拿出爱心与行动,相信不久的将来,“留守儿童”也跟其他小孩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