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创新
论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创新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任树奎 王力争
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在世界走向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在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各项工作实践,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也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三个代表”思想对安全生产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以“三个代表”思想的创新精神为指导,积极研究和探索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创新。
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宗旨就是要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江泽民同志指出,安全生产“人命关天”,“安全不好,如何向老百姓交待”。安全生产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安全形势好坏,影响到国家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影响到社会稳定。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仍然比较严峻。2001年一季度全国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34起,死亡59人,比2000年同期分别上升13.3%和7.8%。一些领域和部分地区安全生产事故仍然比较多,特别是重大特大事故有上升势头。如2001年1月29日,重庆合川市一艘个体客船因严重超载触礁翻沉,死亡46人;陕西省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连续发生三起特大伤亡事故,即4月6日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死亡38人;4月8日华阴市一庙会在通往华山的人行涵洞内发生人群拥挤踩踏伤亡事故,死亡17人;4月21日韩城矿务局下峪口矿多种经营公司个体承包矿井发生瓦斯爆炸,死亡48人。经调查认定,这三起特大事故均为责任事故。重大特大事故频繁发生,尤其是同类事故在同一地区连续发生,不但使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蒙受了巨大损失,而且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为社会所震惊,其性质非常严重,教训极其深刻。一定要增强领导干部安全意识,决不能疏于管理,致使责任制落空、安全管理措施不力。同时,要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对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毫不关心,重经济效益,轻安全生产,“要钱不要命”,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麻木不仁的现象做坚决的斗争。我们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每一个同志,对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维护人民利益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各级领导干部对安全生产工作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方面都应有一个新的提高和转变。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始终不渝地切实把人命关天的安全生产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大事来抓,而不要总是重大事故发生后,就刮一阵风。二是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关键在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狠抓落实,克服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安全生产工作,不是为了向上级领导作交待,重要的是对人民负责,维护人民的切身利益。三是讲究科学工作方法。我们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应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科学方法,深入研究和总结安全生产的规律及特点,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监管能力,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加强监管,预防事故,消除隐患,指导工作。
应当看到,安全生产管理与我国经济发展相伴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后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加入WTO在即,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完善及市场经济主体的多元化;我国从业人员结构变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和人员流动性的加剧;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经济管理机构的改革等,使我国安全生产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今后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路是:形成“以人为本”为中心,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事故防范为目标,以企业自我约束为主体,以科技进步和管理方式现代化为手段,以强化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素质为保障,以遏制或减少重特大事故为重点,以不断健全和完善政府监督管理机制为关键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为此,我们一定要有新思路和新方法,并进行五个方面的创新建设。
1、以法制建设为基础,推进管理体系的创新
从宏观层次上看,依法行政和依法监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工作的主要方式,也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职责所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本质就是依法行政,即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对安全生产主体实施监督管理和监察的行政行为。法律、法规是安全生产监督的依据和准绳,要使我国安全生产管理走向法治化的轨道。为此,我们应以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为重点,推进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创新。一是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基本法为主体的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目前,法出多门、依法扯皮、无法可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比较严重。当务之急,一方面,应尽快出台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统一、规范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体系。所有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行政条例等必须以此为准绳,不得与其冲突。另一方面,以安全生产基本法为依据,抓紧清理、修改和完善过去各有关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条例,并同时废除与安全生产基本法不符合和不适应现实生活的现行法律、法规和条例等,同时,应根据新的形势研究和制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条例等。二是依法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机构,落实人员编制,使安全生产工作有制度保障。目前,各地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大都不健全,人员也不到位。如四川省安全生产办公室仅8人到位,难以承担繁重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三是应根据新形势和安全生产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和制定我国安全生产的产业政策与中长期规划。应区分不同情况,分类制定重点行业及领域安全生产的产业政策和中长期规划,切实改变安全生产工作只注重眼前应急,而忽视对未来防范的被动管理状况。安全生产工作既要立足当前,更应着眼未来,具有前瞻性,以增强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预测性和指导性。如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局就制定了美国1999年一2004年职业安全卫生战略计划等。四是依法强化政府安全生产监察,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维护生产正常秩序。依法实施政府安全生产监察,是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的重要举措。为此,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尤其是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局强制监察的做法,增强行政执法意识,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监察体系。当前,要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对造成特大事故的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依法追究其行政和法律责任。
2、以观念转变为先导,实现管理方式的创新
转变观念,实质是使主观认识符合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今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式要有所创新。一是要实现从事后查处的被动型管理向事前预防的主动型管理转变。今后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重特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的预防控制、治理和整改上。简言之,就是防患于未然。二是要实现由经验型管理向技术型、专业化管理转变。过去,安全生产的管理更多的是凭借经验的积累,规章制度的约束等。诚然这种管理方式起到一定作用,但是,随着当今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的迅速发展以及产业分工的日益技术化,这一传统管理方式,无疑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应更多地依靠先进技术和专业化、职业化队伍来实施有效的监管。三是管理客体应由单一所有制企业为主的“小安全”管理向全社会企业的“大安全”管理转变。一方面,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特大事故大都集中在乡镇、私营企业,如水上交通事故,乡镇、个体运输企业占80%以上。为此,安全生产管理方式必须适应我国经济市场化和所有制结构的新变化及事故多发的特点,即由过去只注重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转向对各种所有制企业,尤其是要强化对非公有制中小厂矿和外资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四是安全生产主体由分散、横向管理向集中、垂直管理转变。职业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责特点应是依法行政、依法监察,这就要求其管理体系必须是一个集中、统一和垂直的管理体系。这方面应很好地借鉴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和国家环保总局的经验和作法。
3、以加强科学管理为目标,实现企业制度的创新
从微观层次上看,企业是国家经济的细胞,是先进生产力的载体和经济增长的主体。安全生产工作的落脚点是企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安全生产宏观管理制度创新的基础。只要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好了,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就有一个根本性的好转,生产力的发展就有了基本的保障。当前,要逐步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转变,并形成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和激励机制。为此,一是要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按照国际规范建立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这基于两点原因:一方面,我国即将加入WTO,而“劳工标准”作为人权状况的重要内容之一,越来越成为WTO密切关注的焦点,也是发达国家千方百计阻止发展中国家加人WTO和进行正常国际贸易的关键因素。对此,我们必须积极采用先进、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改善职业安全卫生条件,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强化我国企业安全管理,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二是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开展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必经程序,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建设项目做到本质安全,不留事故隐患,从源头治理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之一。今后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以保证安全生产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不给安全生产留下隐患。凡应进行预评价而未进行评价的建设项目,没有开工或没有竣工的建设项目应立即进行预评价,已经竣工投产的建设项目必须对其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的必须限期整改。未进行预评价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开工建设,未经预评价或评价不合要求的竣工项目应停止生产运行。三是加快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中介组织的发展,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认证、咨询和服务体系。随着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原属政府管理实施的相当一部分安全生产管理职能将由中介市场来实现,由中介组织来承担,如安全评估、培训、咨询、生产条件和有关设备的检测检验工作等,并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调节和规范。政府对中介组织的行为仅进行指导和监督。为此,我们应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安全生产的特点,大力培育安全生产的中介市场,发展咨询、评价、检测检验和体系认证等安全生产中介机构,并逐步建立和实施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等。
4、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实现管理手段的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要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性好转,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安全科学技术,以改造传统产业和企业,从设计、工艺、技术装备上保障安全生产,从硬件上做到本质安全,从本质上为遏制或减少重特大事故发生提供技术手段,使企业的安全生产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大力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从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今后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重点:一是在控制重特大事故与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技术上要有所突破,力争重点解决一些带有共性和全局性的关键技术问题;要抓好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特大事故隐患整改研究。二是加强安全生产的技术基础工作,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健全安全生产信息网络和安全生产信息与事故统计网络体系。三是结合我国实际,跟踪国外发达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加强研究和消化吸收。四是实施安全科技示范工程,推进安全科技成果产业化。重大危险源的普查、评估与监控,井下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工矿企业职业危害风险分级与分级管理,新型、多功能安全防护用品的开发生产等将作为实施示范工程的重点。
5、“以人为本”为中心,建设现代安全文化体系
安全文化是指人类安全活动创造的安全生活、安全生产的观念、行为、环境、条件的总和。先进的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结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载体,它以知识形态凝聚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智力成果,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体现。现代安全文化的特点是本质论和预防型文化。以人为本,体现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就是必须以保障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为最高原则,杜绝以危害人的生命与健康去换取物的安全和经济效益的非人道行为。为此,我们要围绕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人的生命、健康价值和精神、情感意识等,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建设应是多层次的。一是要大力开展社会安全文化建设,创造全社会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一方面,要利用各种媒体和信息网络向全社会宣传安全知识,继续开展“安康杯”、“安全生产宣传月”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和事故应急能力。其形式和内容应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创新。二是积极开展城市社区安全文化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将逐步成为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社区文化也在形成。因此,重视社区安全文化建设,对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三是要针对学校、特别是中小学生的特点开展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因为中小学生的自身安全保护意识较差,且近年来事故多发。应经常在校园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并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设立安全常识课程,以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四是要切实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预防事故的基础性工程。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利用多种方式创造各具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使职工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形成安全生产的自我意识,创造安全环境氛围。加强车间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倡导清洁生产、文明生产、安全生产。当前,应突出抓好企业经营管理者,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和乡镇企业法人代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同时,应加强对职工上岗特别是特种工种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现代管理机制,树立良好的安全生产形象,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加入WTO,从容应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返回上页
第二篇:论我国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体制创新
我国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体制创新
杨莉
成都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都 201010811209
[摘要]对我国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体制创新讨论,在全球化前景下,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中小企业在日益增多但是出现许多的“短命”企业,很多企业发展只能维持短时间,盈利时间短,缺乏融资渠道,资金困难、企业治理结构不合理,自身素质不高,市场行为不规范、生产技术水平低,组织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特色不鲜明,竞争力不强等等新旧原因都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在这些问题的困扰下,企业首先要做好自己,有自己的管理模式、体制创新可以为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我以长虹为例,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融资渠道、生产技术、管理模式、体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M
┌
┐
一、经济背景:新经济时代到来
人类社会跨入新世纪,高科技的发展引起世界巨大的变革,今天无论是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还是在中国,人们都在谈论着一个共同的话题,这就是新经济,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新经济似乎是一个魔方,它神奇般的创造着财富,新经济还创造着一个又一个英雄。新经济是一个以互联网络为基础,以资本为核心,以不断创新为特点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态,新经济的实质就是信息化和全球化。新经济的核心是高科技创新以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他领域的创新。新经济的全面兴起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在这些背景下新一轮兼并浪潮席卷全球
面对强烈的冲击,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名牌企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场全球企业之间的较量中,创新是企业的通行证,守旧是企业的墓志铭,企业经历了生产型管理之后必须快速转向创新型管理,要么变革,要么死亡。一个优秀的企业应该始终怀着一种开放、学习的心态,必须要讲究破旧立新,如果总是循规蹈矩,将是一潭死水。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企业中的一部分正在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从产业框架,组织体系,产品特点,营销模式等方面全面创新,以求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长虹就是这些探索者中的一员。
二、从实现战略管理创新入手。
企业战略往往是指对企业未来所作的全局性系统谋划。
企业要想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得到很好的发展,必须要对未来有一个很好的规划,就是要进行战略管理。
企业在进行战略选择的时候不能盲目的去跟随或者仿效别人,应该具有战略的分析,评价等一系列的过程,进而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一条道路。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反省其失败的四大失误之一就是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他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弗雷德 R 戴维在《战略管理》提到所谓企业战略,“是指在一定得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下,企业寻求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谋划”。长虹集团的企业精神:“责任、创新、坚韧”在这一观念指导下,创造了对长虹最有利又富有元件的发展战略。实施名牌战略。“名牌战略”的核心是产品的高质量。在商品化经济中。“高质量”的内涵已经远远不是仅仅符合工厂或国家规定的标准即可,而是适应市场的需求,并利用高科技来创造市场,引导消费。
罗伯特 格兰特在《公司战略管理》讲到“企业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发现改进战略,达到与企业的完美融合。”企业战略管理问题对企业的发展生死他关,从八十年代以来,在以彩电为主的产业支持下,长虹以5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持续发展十五年,净资产增长了310多倍,完成了由几千万元的军工企业到资产过百亿元的著名上市公司的飞跃,在新经济时代到来的时候,在当前这样一个时代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难于把握。的来看,目前世界范围内家电业正在向中国转移,中国将在今后两到三年内发展成为世界家电产品的制造中心,去年底公司董事会通过了长虹向高科技转型的“十五”战略发展规划,长虹战略调整的一个总的目标是适应新经济时代的来临。通过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升级,迅速完成向高科技企业的转型,我们的战略目标是将长虹打造成一家百年常青的、具有强大竞争力和综合竞争优势的高科技型跨国企业,“十五”期间长虹将以市场为导向,整合企业资源。积极发挥应用技术开发、大规模制造和市场营销的核心竞争优势,稳固核心产业,壮大扩张产业,孵化网络开发等高科技产业,迅速形成速度、质量、成本、品牌的比较优势,走相关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将重点领域转入战略核心,成为全球重要的信息家电制造商,关键部件的供应商,IT产品的提供商。
三、企业机制创新
就电子技术行业领域来看,中国企业与国外同行的差距重要在核心技术的 一些领域。要想迎头赶上,缩小差距,必须学习同行的先进技术。但是,如果企业始终不 能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就会沦为别人的生产车间。因此,电子技术行业的技术创新战略,目的就是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名牌产品为龙头,效益为中心,管理为基础的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
二十一世纪是高速发展的时代,企业必须做好转换准备,互联网的精髓在于速度,企业必须快速应变,企业在进行电子商务建设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如何让企业快速运转起来,而不是让企业员工轮流上岗,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一种全新的高速运转的文化。长虹过去一段时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随之而来的各种矛盾悄然而生,要取胜,长虹必须在企业体制和经营体制上创新。
虽然长虹在国内是一流的大企业,但是放在新经济时代,全球环境下的大趋势、大格局下看,与世界500强相比,长虹只能算是一个中小企业,经过不断的探索、总结和完善,长虹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改变了管理机构臃肿、管理人员过多的现状,管理层次的减少使公司资金周转、营销服务等各环节周期大大缩短,长虹整体反应速度的提高、运
营效益的提高必然会带来盈利水平的稳步提高。在机制创新过程中我们推行业务链管理模式,把所有的管理工作做成标准模板,围绕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子产品的制造开发营销服务,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商流的协调,在前端开发、采购将经销商、制造商以及最终用户形成一个网络。在此以前公司推行的是一种传统的职能型业务管理模式,每个部门都有上级领导,而现在长虹业务链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是上一个节点的客户,都是上一个部门的上级领导,从而把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全公司为市场服务切实落实到公司各个经,营环节。
四、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的创新。
“你想做的是什么事?”是当今管理学上耳熟能详的德鲁克式的问句来自“管理学之父”的彼得·F.德鲁克他在《创新与创业精神》中强调了三个点
(1)创新实践;
(2)创业精神的实践;
(3)创业型策略。
如果说传统管理手段下的精髓是更强调做事,更强调企业经营战略战术的执行,那么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的管理更强调的是做人,因为尊重和发挥个人的价值,最大限度的激发个人潜力,鼓励创新,宽容失误,这已逐渐成为长虹管理创新中的重要思想。现代管理需要强有力的科学手段做支撑,为把企业管理业务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长虹公司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这方面的工作,近年来公司花很大力气重建公司新一代信息管理系统,先后投入上千万元引进全世界最先进的VIP系统,目前公司在对现有系统不断完善和优化的同时,正积极筹备后期工程的建设,包括销售、服务、物流、财务、生产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会计等于系统,同时公司于2000年正式启动办公自动化OA系统,为实现公司电子化办公起到积极的作用。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也是和其他企业竞争的资本。企业不断创新就是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增强竞争能力。苹果公司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响应正是他们懂得创新。
五、实现企业国际化。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新经济的强烈冲击,今年以来中国本土企业逐渐形成了走向世界、争创全球名牌的战略意识,一批优秀的本土企业逐渐明白,要以全球竞争的眼光来规划名牌的全球战略,长虹等一大批优秀企业也纷纷在海外设立自己的研发、生产、营销机构,一步步实现中国名牌在海外本土化经营方略。
1.生产的国际化。
九十年代初中国的产品主要通过出口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由于企业与市场之间增加了很多中间商,为了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使产品更符合本地市场,更好地进入海外市场,今年以来许多国内企业开始直接在国投资办厂,长虹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实施全球战略,在进行技术和品牌输出时,首先选定了印尼和俄罗斯等地建厂,今年以来许多国家的政府和高级领导人到长虹访问,招商引资,洽谈合作,长虹在多个国家建厂。
2.营销国际化。
为了塑造全球化的品牌形象,中国企业必须注重海外的本土化营销推广和销售。长虹自1997年大举进兵海外市场以来,先后在美国、澳大利亚、印尼、菲律宾等地建立稳定的经销商渠道,使长虹产品源源不断的出口销售,除东南亚等成熟市场外,目前长虹在中东市场也取得突破性进展。长虹先后在美国、澳大利亚建立销售公司,利用当地强大的代理机构进行品牌经营,成功的进入了当地市场。
3.研发的国际化。
尽管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人们已经对中国制造的产品态度有了很大改变,但是中国企业的产品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差距,在国际市场竞争里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为了能在国际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批优秀的本土企业开始走向研发的国际化道路,或重金聘请外国专家,或与外国企业携手合作,共同发展,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一批中国名牌企业已经开始在国际上树立了一定的声誉。九十年代中后期,长虹成功地借鉴硅谷模式,与多家国际著名大公司先后联合开发,先后成立了长虹三洋、长虹东芝等九大联合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成立标志着长虹在产品研发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长虹在短时间内进入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网络的国际化。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当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逐渐认识到网络不仅可以为企业降低采购成本、销售成本,还可以发布信息,获取反馈,方便购买和提供增值服务,互联网络完全打破了地域限制,目前许多企业都在筹建自己的全球商业网络,长虹公司与全球主要的国家和地区都保持着商业网络,长虹出口创汇持续保持着每年100%以上的高速增长。同时长虹还与日本、荷兰等企业签订出口代理协议,大力拓展海外生存空间。
5.人才的国际化。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于那些正在或即将走向世界的企业来说,国际竞争的压力使人才显得更为重要。为扩展海外市场,长虹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灵活用人机制,长虹还广纳社会英才,在海外办事处招纳一些当地人才,招一些值得企业运营的、具有强烈运营精神的国际化职业经理人团队,确保长虹在国际化竞争中能够游刃有余。长虹1998年全面实施长虹组合策略,其品牌效应已在空调、电子部件等产业领域发挥作用,显示出良好的市场态势。以不断推出新产品为标准,长虹通过实施多元化战略,已发展成为多门类产品的中国最大电子信息及家用电器产品的开发制造基地,形成了年产彩电00万台,空调150万台,数字视听产品300万台套的生产能力,长虹的品牌价值260亿元,成为中国电子行业的第一品牌。
六、总结。
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如何在竞争中站稳脚跟,从根本来说取决于企业本身。企业要从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组织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着手,建立起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内部环境,当然同时也要注重企业外部环境的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宏观上包括社会、经济、文化、法律、生态等,微观上包括行业性质、竞争状况、消费者、供应商等。
同时我们也可以吸取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管理的一些经验,但是不是盲目的去跟随,而是要结合本国的经济体制,企业自身情况,采取适合企业发展的道路。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波特的压力模型也告诉我们,环境是在变化的,科技是在发展的,唯有持续不断的创新,才能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顺应市场的发展。
从长虹企业以及其它众多的企业中我们了解到,企业就像是一台复杂的机器,只有各个部件都协调一致、稳健有序的情况下才能够正常高效的运转。所以我们要抓住一切机会,从经济背景,企业的各项创新,以及营销、销售国际化等各个方面发展我们的企业,关注点从管理模式及其体制创新开始。
[收稿日期] 2012-06-15
〔参考文献〕
[1]弗雷德 R 戴维 战略管理[J]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2]罗伯特 格兰特 公司战略管理[J]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
[3]彼得·F·德鲁克 创业精神与创新——变革时代的管理原则与实践[J]工人出版社,1989。
[4]百度百科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介绍以及发
[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709974.htm 2012-06-15
展
第三篇: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创新专题
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创新
■☆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宗旨就是要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同志指出,安全生产“人命关天”,“安全不好,如何向老百姓交待”。安全生产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安全形势好坏,影响到国家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影响到社会稳定。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仍然比较严峻。2001年一季度全国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34起,死亡59人,比2000年同期分别上升13.3%和7.8%。一些领域和部分地区安全生产事故仍然比较多,特别是重大特大事故有上升势头。如2001年1月29日,重庆合川市一艘个体客船因严重超载触礁翻沉,死亡46人;陕西省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连续发生三起特大伤亡事故,即4月6日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死亡38人;4月8日华阴市一庙会在通往华山的人行涵洞内发生人群拥挤踩踏伤亡事故,死亡17人;4月21日韩城矿务局下峪口矿多种经营公司个体承包矿井发生瓦斯爆炸,死亡48人。经调查认定,这三起特大事故均为责任事故。重大特大事故频繁发生,尤其是同类事故在同一地区连续发生,不但使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蒙受了巨大损失,而且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为社会所震惊,其性质非常严重,教训极其深刻。一定要增强领导干部安全意识,决不能疏于管理,致使责任制落空、安全管理措施不力。同时,要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对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毫不关心,重经济效益,轻安全生产,“要钱不要命”,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麻木不仁的现象做坚决的斗争。我们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每一个同
志,对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维护人民利益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各级领导干部对安全生产工作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方面都应有一个新的提高和转变。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始终不渝地切实把人命关天的安全生产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大事来抓,而不要总是重大事故发生后,就刮一阵风。二是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关键在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狠抓落实,克服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安全生产工作,不是为了向上级领导作交待,重要的是对人民负责,维护人民的切身利益。三是讲究科学工作方法。我们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应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科学方法,深入研究和总结安全生产的规律及特点,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监管能力,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加强监管,预防
事故,消除隐患,指导工作。
应当看到,安全生产管理与我国经济发展相伴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后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加入wto在即,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完善及市场经济主体的多元化;我国从业人员结构变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和人员流动性的加剧;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经济管理机构的改革等,使我国安全生产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今后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路是:形成“以人为本”为中心,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事故防范为目标,以企业自我约束为主体,以科技进步和管理方式现
代化为手段,以强化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素质为保障,以遏制或减少重特大事故为重点,以不断健全和完善政府监督管理机制为关键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为此,我们一定要有新
思路和新方法,并进行五个方面的创新建设。
1、以法制建设为基础,推进管理体系的创新
从宏观层次上看,依法行政和依法监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工作的主要方式,也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职责所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本质就是依法行政,即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对安全生产主体实施监督管理和监察的行政行为。法律、法规是安全生产监督的依据和准绳,要使我国安全生产管理走向法治化的轨道。为此,我们应以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为重点,推进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创新。一是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基本法为主体的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目前,法出多门、依法扯皮、无法可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比较严重。当务之急,一方面,应尽快出台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统一、规范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体系。所有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行政条例等必须以此为准绳,不得与其冲突。另一方面,以安全生产基本法为依据,抓紧清理、修改和完善过去各有关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条例,并同时废除与安全生产基本法不符合和不适应现实生活的现行法律、法规和条例等,同时,应根据新的形势研究和制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条例等。二是依法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机构,落实人员编制,使安全生产工作有制度保障。目前,各地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大都不健全,人员也不到位。如四川省安全生产办公室仅8人到位,难以承担繁重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三是应根据新形势和安全生产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和制定我国安全生产的产业政策与中长期规划。应区分不同情况,分类制定重点行业及领域安全生产的产业政策和中长期规划,切实改变安全生产工作只注重眼前应急,而忽视对未来防范的被动管理状况。安全生产工作既要立足当前,更应着眼未来,具有前瞻性,以增强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预测性和指导性。如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局就制定了美国1999年一2004年职业安全卫生战略计划等。四是依法强化政府安全生产监察,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维护生产正常秩序。依法实施政府安全生产监察,是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的重要举措。为此,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尤其是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局强制监察的做法,增强行政执法意识,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监察体系。当前,要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对造成特大事故的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依法追究其行政和法律责任。
2、以观念转变为先导,实现管理方式的创新
转变观念,实质是使主观认识符合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这是实践“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今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式要有所创新。一是要实现从事后查处的被动型管理向事前预防的主动型管理转变。今后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重特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的预防控制、治理和整改上。简言之,就是防患于未然。二是要实现由经验型管理向技术型、专业化管理转变。过去,安全生产的管理更多的是凭借经验的积累,规章制度的约束等。诚然这种管理方式起到一定作用,但是,随
着当今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的迅速发展以及产业分工的日益技术化,这一传统管理方式,无疑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应更多地依靠先进技术和专业化、职业化队伍来实施有效的监管。三是管理客体应由单一所有制企业为主的“小安全”管理向全社会企业的“大安全”管理转变。一方面,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特大事故大都集中在乡镇、私营企业,如水上交通事故,乡镇、个体运输企业占80%以上。为此,安全生产管理方式必须适应我国经济市场化和所有制结构的新变化及事故多发的特点,即由过去只注重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转向对各种所有制企业,尤其是要强化对非公有制中小厂矿和外资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四是安全生产主体由分散、横向管理向集中、垂直管理转变。职业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责特点应是依法行政、依法监察,这就要求其管理体系必须是一个集中、统一和垂直的管理体系。这方面应很好地借鉴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和国家环保总局的经验和作
法。
3、以加强科学管理为目标,实现企业制度的创新
从微观层次上看,企业是国家经济的细胞,是先进生产力的载体和经济增长的主体。安全生产工作的落脚点是企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安全生产宏观管理制度创新的基础。只要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好了,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就有一个根本性的好转,生产力的发展就有了基本的保障。当前,要逐步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转变,并形成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和激励机制。为此,一是要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按照国际规范建立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这基于两点原因:一方面,我国即将加入wto,而“劳工标准”作为人权状况的重要内容之一,越来越成为wto密切关注的焦点,也是发达国家千方百计阻止发展中国家加人wto和进行正常国际贸易的关键因素。对此,我们必须积极采用先进、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改善职业安全卫生条件,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强化我国企业安全管理,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二是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开展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必经程序,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建设项目做到本质安全,不留事故隐患,从源头治理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之一。今后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以保证安全生产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不给安全生产留下隐患。凡应进行预评价而未进行评价的建设项目,没有开工或没有竣工的建设项目应立即进行预评价,已经竣工投产的建设项目必须对其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的必须限期整改。未进行预评价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开工建设,未经预评价或评价不合要求的竣工项目应停止生产运行。三是加快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中介组织的发展,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认证、咨询和服务体系。随着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原属政府管理实施的相当一部分安全生产管理职能将由中介市场来实现,由中介组
织来承担,如安全评估、培训、咨询、生产条件和有关设备的检测检验工作等,并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调节和规范。政府对中介组织的行为仅进行指导和监督。为此,我们应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安全生产的特点,大力培育安全生产的中介市场,发展咨询、评价、检测检验和体系认证等安全生产中介机构,并逐步建立和实施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等。、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实现管理手段的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要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性好转,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安全科学技术,以改造传统产业和企业,从设计、工艺、技术装备上保障安全生产,从硬件上做到本质安全,从本质上为遏制或减少重特大事故发生提供技术手段,使企业的安全生产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大力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从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今后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重点:一是在控制重特大事故与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技术上要有所突破,力争重点解决一些带有共性和全局性的关键技术问题;要抓好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特大事故隐患整改研究。二是加强安全生产的技术基础工作,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健全安全生产信息网络和安全生产信息与事故统计网络体系。三是结合我国实际,跟踪国外发达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加强研究和消化吸收。四是实施安全科技示范工程,推进安全科技成果产业化。重大危险源的普查、评估与监控,井下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工矿企业职业危害风险分级与分级管理,新型、多功能安全防护用品的开
发生产等将作为实施示范工程的重点。
5、“以人为本”为中心,建设现代安全文化体系
安全文化是指人类安全活动创造的安全生活、安全生产的观念、行为、环境、条件的总和。先进的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结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载体,它以知识形态凝聚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智力成果,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体现。现代安全文化的特点是本质论和预防型文化。以人为本,体现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就是必须以保障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为最高原则,杜绝以危害人的生命与健康去换取物的安全和经济效益的非人道行为。为此,我们要围绕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人的生命、健康价值和精神、情感意识等,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建设应是多层次的。一是要大力开展社会安全文化建设,创造全社会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一方面,要利用各种媒体和信息网络向全社会宣传安全知识,继续开展“安康杯”、“安全生产宣传月”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和事故应急能力。其形式和内容应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创新。二是积极开展城市社区安全文化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将逐步成为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社区文化也在形成。因此,重视社区安全文化建设,对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三是要针对学校、特别是中小学生的特点开展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因为中小学生的自身安全保护意识较差,且近年来事故多发。应经常在校园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并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设立安全常识课程,以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四是要切实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预防事故的基础性工程。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利用
多种方式创造各具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使职工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形成安全生产的自我意识,创造安全环境氛围。加强车间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倡导清洁生产、文明生产、安全生产。当前,应突出抓好企业经营管理者,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和乡镇企业法人代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同时,应加强对职工上岗特别是特种工种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现代管理机制,树立良好的安全生产形象,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加入wto,从容应
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四篇:论我国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体制创新
论我国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体制创新
探讨新经济的管理创新之路,允许我从五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陈述。
第一,新经济时代的全面来临给中国企业以强烈的冲击。
人类社会跨入新世纪,高科技的发展引起世界巨大的变革,今天无论是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还是在中国,人们都在谈论着一个共同的话题,这就是新经济,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新经济似乎是一个魔方,它神奇般的创造着财富,新经济还创造着一个又一个英雄。新经济是一个以互联网络为基础,以资本为核心,以不断创新为特点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态,新经济的实质就是信息化和全球化。新经济的核心是高科技创新以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他领域的创新。新经济的全面兴起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在这些背景下新一轮兼并浪潮席卷全球。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纳斯达克指数的暴跌,新经济的热潮有所降温,但毫无疑问,尽管伴随着问题,新经济时代已经全面来临。
面对强烈的冲击,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名牌企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场全球企业之间的较量中,创新是创新者的通行证,守旧是守旧者的墓志铭,企业经历了生产型管理之后必须快速转向创新型管理,要么变革,要么死亡。一个优秀的企业应该始终怀着一种开放、学习的心态,必须要讲究破旧立新,如果总是循规蹈矩,将是一潭死水。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企业中的一部分正在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从产业框架,组织体系,产品特点,营销模式等方面全面创新,以求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长虹就是这些探索者中的一员。
第二,面向新经济的企业转型,首先要从实现战略管理创新入手。
企业战略管理问题对企业的发展生死他关,从八十年代以来,在以彩电为主的产业支持下,长虹以5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持续发展十五年,净资产增长了310多倍,完成了由几千万元的军工企业到资产过百亿元的著名上市公司的飞跃,在新经济时代到来的时候,在当前这样一个时代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难于把握。我们发现公司的发展战略主线开始模糊,而这一切在新经济第一缕曙光的照射下更为刺眼。幸运的是,我们迅速地发现了这一危险的信号,立即果断地放侵了发展步伐,确定了长虹二十一世纪的企业经营理念:科技领先,速度取胜。总的来看,目前世界范围内家电业正在向中国转移,中国将在今后两到三年内发展成为世界家电产品的制造中心,去年底公司董事会通过了长虹向高科技转型的“十五”战略发展规划,长虹战略调整的一个总的目标是适应新经济时代的来临。通过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升级,迅速完成向高科技企业的转型,我们的战略目标是将长虹打造成一家百年常青的、具有强大竞争力和综合竞争优势的高科技型跨国企业,“十五”期间长虹将以市场为导向,整合企业资源。积极发挥应用技术开发、大规模制造和市场营销的核心竞争优势,稳固核心产业,壮大扩张产业,孵化网络开发等高科技产业,迅速形成速度、质量、成本、品牌的比较优势,走相关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将重点领域转入战略核心,成为全球重要的信息家电制造商,关键部件的供应商,IT产品的提供商。
第三,企业机制创新是企业高速发展的前提。
二十一世纪是高速发展的时代,企业必须做好转换准备,互联网的精髓在于速度,企业必须快速应变,企业在进行电子商务建设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如何让企业快速运转起来,而不是让企业员工轮流上岗,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一种全新的高速运转的文化。长虹过去一段时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随之而来的各种矛盾悄然而生,要取胜,长虹必须在企业体制和经营体制上创新。
虽然长虹在国内是一流的大企业,但是放在新经济时代,全球环境下的大趋势、大格局下看,与世界500强相比,长虹只能算是一个中小企业,经过不断的探索、总结和完善,长虹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改变了管理机构臃肿、管理人员过多的现状,管理层次的减少使公司资金周转、营销服务等各环节周期大大缩短,长虹整体反应速度的提高、运营效益的提高必然会带来盈利水平的稳步提高。在机制创新过程中我们推行业务链管理模式,把所有的管理工作做成标准模板,围绕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子产品的制造开发营销服务,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商流的协调,在前端开发、采购将经销商、制造商以及最终用户形成一个网络。在此以前公司推行的是一种传统的职能型业务管理模式,每个部门都有上级领导,而现在长虹业务链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是上一个节点的客户,都是上一个部门的上级领导,从而把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全公司为市场服务切实落实到公司各个经,营环节。
第四,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的创新。
如果说传统管理手段下的精髓是更强调做事,更强调企业经营战略战术的执行,那么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的管理更强调的是做人,因为尊重和发挥个人的价值,最大限度的激发个人潜力,鼓励创新,宽容失误,这已逐渐成为长虹管理创新中的重要思想。现代管理需要强有力的科学手段做支撑,为把企业管理业务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长虹公司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这方面的工作,近年来公司花很大力气重建公司新一代信息管理系统,先后投入上千万元引进全世界最先进的VIP系统,目前公司在对现有系统不断完善和优化的同时,正积极筹备后期工程的建设,包括销售、服务、物流、财务、生产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会计等于系统,同时公司于2000年正式启动办公自动化OA系统,为实现公司电子化办公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五,管理创新为实现企业国际化奠定基础。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新经济的强烈冲击,今年以来中国本土企业逐渐形成了走向世界、争创全球名牌的战略意识,一批优秀的本土企业逐渐明白,要以全球竞争的眼光来规划名牌的全球战略,长虹等一大批优秀企业也纷纷在海外设立自己的研发、生产、营销机构,一步步实现中国名牌在海外本土化经营方略。
1.生产的国际化。九十年代初中国的产品主要通过出口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由于企业与市场之间增加了很多中间商,为了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使产品更符合本地市场,更好地进入海外市场,今年以来许多国内企业开始直接在国投资办厂,长虹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实施全球战略,在进行技术和品牌输出时,首先选定了印尼和俄罗斯等地建厂,今年以来许多国家的政府和高级领导人到长虹访问,招商引资,洽谈合作,长虹在多个国家建厂。
2.营销国际化。为了塑造全球化的品牌形象,中国企业必须注重海外的本土化营销推广和销售。长虹自1997年大举进兵海外市场以来,先后在美国、澳大利亚、印尼、菲律宾等地建立稳定的经销商渠道,使长虹产品源源不断的出口销售,除东南亚等成熟市场外,目前长虹在中东市场也取得突破性进展。长虹先后在美国、澳大利亚建立销售公司,利用当地强大的代理机构进行品牌经营,成功的进入了当地市场。
3.研发的国际化。尽管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人们已经对中国制造的产品态度有了很大改变,但是中国企业的产品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差距,在国际市场竞争里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为了能在国际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批优秀的本土企业开始走向研发的国际化道路,或重金聘请外国专家,或与外国企业携手合作,共同发展,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一批中国名牌企业已经开始在国际上树立了一定的声誉。九十年代中后期,长虹成功地借鉴硅谷模式,与多家国际著名大公司先后联合开发,先后成立了长虹三洋、长虹东芝等九大联合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成立标志着长虹在产品研发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长虹在短时间内进入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网络的国际化。伴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当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逐渐认识到网络不仅可以为企业降低采购成本、销售成本,还可以发布信息,获取反馈,方便购买和提供增值服务,互联网络完全打破了地域限制,目前许多企业都在筹建自己的全球商业网络,长虹公司与全球主要的国家和地区都保持着商业网络,长虹出口创汇持续保持着每年100%以上的高速增长。同时长虹还与日本、荷兰等企业签订出口代理协议,大力拓展海外生存空间。
5.人才的国际化。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于那些正在或即将走向
世界的企业来说,国际竞争的压力使人才显得更为重要。为扩展海外市场,长虹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灵活用人机制,长虹还广纳社会英才,在海外办事处招纳一些当地人才,招一些值得企业运营的、具有强烈运营精神的国际化职业经理人团队,确保长虹在国际化竞争中能够游刃有余。公司目前拥有一支包括博士后、博士、硕士在内的数量达3600余人的专业技术队伍,正是由于这些,长虹的一些新产品以及系统集成迅速研发成功,并推向市场,使长虹品牌显示出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市场生命力。从长虹1998年全面实施长虹组合策略,其品牌效应已在空调、电子部件等产业领域发挥作用,显示出良好的市场态势。以不断推出新产品为标准,长虹通过实施多元化战略,已发展成为多门类产品的中国最大电子信息及家用电器产品的开发制造基地,形成了年产彩电1200万台,空调150万台,数字视听产品300万台套的生产能力,长虹的品牌价值260亿元,成为中国电子行业的第一品牌。
朋友们,人类刚刚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全面来临和中国加入WTO的强劲推动,中国名牌在不断的创新中求发展刻不容缓,在社会各界特别是中国本土企业的不懈努力下,我们祝愿中国越来越多的名牌企业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一展风采。
第五篇:创新管理模式[范文]
敬业奉献,探索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未来世纪的勾画要靠创造,未来世纪的发展要靠创造,未来世纪的资源也要靠创造,未来世纪的人必须要会创造。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改革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办学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继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有关教育工作的法律法规,模范履行教育职责,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开拓创新精神。
我校加大办学投入,突出课程改革,规范教学管理,改进评价体系,完善教学设施,努力提升全体师生的思想及业务素质,大力推广“永威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学校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学生道德品质,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注重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如:成立了书法、美术、音乐、电子琴等兴趣小组。在教学工作中,学校、教师、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使学校的各方面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教育质量近几年来一直名列我镇第一名,我校不断完善学校的各项管理
制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教学业务素质过硬,师德师风良好,学生
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具体汇报如
下:
一、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班子队伍,走管理树校之路。
学校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体系,要使之科学有序运转,关键
在于管理。我校成立以魏中顺校长为组长的班子领导组,各成员分工
明确,各司其职,求真务实,团结奋进,为本校的发展,献计献策,高效发挥其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管理实效,按照“目标导向,分层
管理,整体推进,全面达标”的管理模式,以分层管理、分层考核、分层包干为主要形式,保障学校管理上下畅通,落到实处。坚持值日
巡查制度,加大检查反馈和问题整改力度,定期公布检查结果,建立
奖惩机制,将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切实提高学 校管理实效。使学
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使得人服其制,人尽其才,财尽其
用,物尽其效,使得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三是要不
断更新管理理念。要经常分析问题,针对实际问题采取应变措施。在坚持抓好常规管理和创建良好校风的同时,搞好服务,依法管理,情
感育人,从而出质量,创效益、树形象。
三、强化素质教育,走特色强校之风。
我校十分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强化素质教育,建立了多种的课外活动小组,制订活动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近几年
来我校曾多次代表镇中心校到县参加小学乒乓球比赛并获取奖项,其
中取得了男生组团体第三名,女子组团体第二的好成绩。有多名学生
在县书画比赛中获奖,在读书活动中获奖。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个
性得到彰显。
(一)德育工作
我校十分重视在师生的德育教育,近年来,我校先后开展了“以
法执教,以德立教”专项教育活动,及“强化学校管理,规范教学行
为”的专项教育活动,教师素质得到提高。具体做法如下:
1、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组,制定德育工作
制度。
2、每期进行一次师德考评会,具体方法是召开学生家长,学生代表参加的对教师评议活动。
3、经常抓学生的思想工作,以班主任为主,把学生的问题
处理在萌芽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法制教育。
近年来,由于制度健全,管理到位,我校先后获得“镇红旗少先
队”、“县文明学校”、“县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县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县法制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五、感恩教育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
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教诲。作为学生要懂
得感恩,感激给你生命的父母,感激教育过你的师长,感激曾经帮助
过你的人,感恩磨难磨砺了你的意志。成长中的学生,要懂得感恩是
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不懂得为别人的难处考虑的人是自私的,没有一个人能离开别人的关心和帮助而成功。让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看世界,乘着感恩的翅膀成长翱翔。
二、教育教学管理
学校坚持以“教改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办学宗旨,以“德
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学校制定各种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领导班子,内练硬功,外树形象,练就了一支创新型的有活力的教师
队伍。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各门课程,认真执行课程计划,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挤占体育课,艺术课,团队活动和综合实
践活动时间,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
严格控制学生作息时间。学生作息时间符合上级规定要求,双休
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没有组织学生集体补课和上新课现象。
学校实行对作业总量干预制度,有效减轻学生装过重课业负担,学生课业总量符合上级规定标准。
学校十分重视课堂教学管理,制定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对“备、讲、批、辅”等做出具体要求,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学校十分注重课外活动的开展。在学校内积极开展有意义的读书
活动,鼓励广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在各班内开辟了作品展示栏,及时展示师生的读书心得。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近几年来,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2009——2010学年,连续10年获我镇中心校教育质量评估先进单位,并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和奖励。
六、安全管理
我校为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切实做好“平安先行学校”创建工作。学校制定了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上好每节安全课,做好突发事件的演练,提高学生安全自救能力。充分利用学校宣传媒体,加大校园安全教育宣传力度,突出安全工作重点,抓住安全工作薄弱环节,切实抓好“交通安全、毒品预防、消防安全、路队安全、疾病防控安全、食品卫生安全,课间午间活动安全”等宣传教育,让“安全”两字真正扎根在师生的心田。
近年来,由于我校制度具体措施到位,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件,从而保证了我校的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因此,在2009——2010学年获县“平安校园先进集体”的荣誉。
七、教师队伍
近年来,我校严格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加强师德建设,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十条禁令》,规范教师行为。
认真做好教师的业务培训工作,建立教师培训工作制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学历提高率达90%以上。
严禁教师搞有偿家教,严禁举办各类辅导班,加强师德修养。进一步优化绩效考核。强化对教职工的考核力度,科学构建“多劳多酬、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构建公平、公正的考核制度和方式,进一步提高学校人、事、物的管理效益。公正、公平、科学地对教师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价,切实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
七、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投入大量经费,绿化美化校园,改善办学条件,近几年来,学校投入绿化的资金五万余元,美化、亮化资金三万余元,营造出“校园即花园乐园”的良好氛围。校园绿树成荫,四季如春。楼前绿地植物造景,体现“阳光、雨露、理想、追求”的绿化主题。因此我校在2011——2012学年中心校组织的“学校整体形象”量化考评中,我校一举拿下全镇校园美化、绿化、净化、文化第一。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近几年来我校取得的各项荣誉,离不开各级领导对学校的关心与支持,更离不开广大师生的辛勤努力,我们决不辜负上级领导对我们的期望,戒骄戒躁,乘胜前进,力争再创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