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安娜形象及其爱情悲剧的形成原因

时间:2019-05-12 05:05: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安娜形象及其爱情悲剧的形成原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安娜形象及其爱情悲剧的形成原因》。

第一篇:浅析安娜形象及其爱情悲剧的形成原因

浅析安娜形象及其爱情悲剧的形成原因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著作,创作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生动的人物形象,而女主人公安娜是灿烂群星中的一个,她那美丽动人、令人心醉的风韵以及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辉煌悲壮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安娜是资质优美,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她聪慧、典雅、质朴、活跃、沉静、从容、单纯、高贵,拥有一个复杂多端丰富活跃的精神世界。她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安娜还是一个勇敢的、向上流社会提出挑战的叛逆女性,义无反顾的,最后也不愿回到沉闷的生活中去,以死抗议了没有爱情的婚姻,抗议这个毁灭真情的社会专制制度。她就像杂草丛中的一朵奇葩,以其惊人的美貌,丰富的内心世界,充满青春活力的生命,寄托了托尔斯泰的思想。

她的悲剧形成原因是复杂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剖析:

一、动荡的社会及伦理道德。

安娜·卡列尼娜生活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俄国,正是转型时的社会,当时的俄国正处于历史大变动时期,古老的封建制的俄国受到西欧资本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安娜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她追求爱情自由的行动恰好和俄国社会的变动相呼应,代表了妇女争取婚姻自主的要求,反映了年轻妇女追求新生活的渴望。她选择了原本属于她的那种人的平等权力,她有权寻找自己的欢乐而不是做卡列宁温顺的羔羊。但是,她的行动与当时贵族社会形成了冲突,不是由于她的“红杏出墙”,而是由于她竟敢公开这种爱情,公然对贵族社会虚伪的道德观念挑战,在这个社会里,不可能给予安娜正当的生活要求的肯定与人格尊严的承认。漫长的历史社会所形成的强大力量让安娜成为悲剧的代表。安娜悲剧的根源便在这罪恶的社会。

二、自身性格的矛盾性与局限性

安娜的内心深处存在着激烈的争取自由爱情和个人幸福与遵守贵族道德原则的冲突。

安娜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她试图挣脱封建婚姻的镣铐,争得享受生活、享受爱情的权利,她喊出了“我是一个活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的心声。但作为一个贵妇人,耳濡目染了贵族社会的道德规范,贵族社会的道德标准必然影响着她生活中的一举一动,由此使安娜一方面热烈追求自身的爱情,一方面又不自觉地尊奉着贵族的道德原则,从而使她人格分裂。

安娜把幸福的爱情当作了全部的人生意义,为爱情而生,为爱情而死,因此她又很快地陷入另一种无奈的感情漩涡中。在整个过程中,安娜一直处于被动的、被施舍的地位,她将渥沦斯基的爱情看成了她精神的唯一支柱。尽可能牢固地维系与渥沦斯基的爱情。因为,如果爱情一旦消失,她便会丧失了生存的价值和目标。说到底,安娜的女性意识并没有摆脱以男人为核心的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也没有挣脱掉贵族社会从法律、宗教、舆论等方面加在她精神上的枷锁。这也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安娜自身所具有的一些思想性格中的局限性。

三、婚姻的不幸和爱情的幻灭

安娜的丈夫卡列宁从政,冷漠、机械、虚伪,只考虑自己的地位、名声,根本不计他人的利益,为了钻营升官成天忙于繁琐事务,对待妻子只是让她独自生活在孤独的环境中。卡列宁常携安娜出席一些场合,也只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满足个人虚荣心——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安娜好比个花瓶似的,从没有得到真正的爱,更谈不上诉说精神上的需求及内心痛苦。安娜与卡列宁生活8年,她得出结论:她丈夫对“爱”连知都不知道。卡列宁将一个美丽、善良、热望生活的妻子束缚在无爱的生活圈中,因此,安娜也只能在在没有丈夫爱抚的生活中痛苦煎熬。

渥伦斯基是彼得堡上流社会的花花公子,也是一个患得患失的人。他从小就具有极强的功名心,渴望并争取出人头地,因此,他对安娜的爱主要出于自私和庸俗的虚荣心。虽然在安娜的真挚强烈的爱情感召下,他也激起过真正的热情,认为“她是一个应受到同合法的妻子同样的、甚至更多的尊敬的女人”,为了俩人的爱情,作出过一定的牺牲:辞职、不出入上流社会等,但那都是浅薄的和短暂的。当他与安娜相处一起的虚

荣心得到满足以后,便开始为自己在上流社会失去的地位和前途而愈来愈苦恼,他对安娜逐渐感到厌倦,把她的爱情当成了沉重的负担。安娜完全陷入了孤立和绝望之中,再也无法在这个极度虚伪冷酷的社会中生活下去,带着发自内心的强音“我要惩罚他,我要摆脱所有的人和我自己”而卧轨自杀。

安娜的惨死从多方面揭发和控诉了沙皇俄国特别是它的上流社会的腐败和黑暗。作家以令人信服的艺术力量表现了安娜的死是安娜的必然结局。他把安娜的命运写成一个悲剧,体现了生活自身的逻辑。安娜的命运,很值得同情,更值得我们认真的思索。她被逼上绝路,是社会的罪过;她的死,更是对黑暗社会的一个反抗,她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对真挚诚恳的向往,对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二篇:安娜婚姻悲剧的原因

从安娜的悲剧爱情看一类爱情结局

——婚内出轨的悲剧性 中文系语文教育1604 潘悦悦 201620101154 摘要:《安娜·卡列尼娜》里的主人公安娜是一个资质优美,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像芜草丛中的奇葩,但她却打破了传统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的淫靡,充满反抗精神,敢于正面的宣泄自己爱的激情,从而被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所“流放”,导致爱情以悲剧结尾。关键词:悲剧、爱情、安娜、社会

一、安娜爱情悲剧的原因

(一)爱的激情

1.相遇

安娜和沃伦斯基的相遇可以说是非常的偶然。安娜为了劝解自己的哥哥和嫂子所以来到了莫斯科,在火车上与一位老人相谈甚欢。两人共同谈论自己的儿子,在下火车事缘分的使然,沃伦斯基与安娜四目相对时爱的火花便一跃而出,一发不可收拾。

“安娜与沃伦斯基的相遇看似偶然, 实则有着必然的因素。一个潇洒不羁, 一个热烈奔放。一个翩翩少年, 一个婚姻不幸。一个未娶, 一个追求爱情。沃伦斯基为安娜可以放弃一切, 安娜为沃伦斯基可以背叛家庭。”摘自:中国知网《安娜·卡列尼娜爱情中的悲剧色彩分析》--张晓冰

2.相爱

两个人的相爱也是情有可原的,安娜长相出众,亦有着高文化的教养,但却因为早年失去父母,借宿阿姨家因此被安排婚姻。可想而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是没有爱情的滋养的,这类爱情不能够长久下去。没有爱的婚姻是无法维持下去,这就是安娜婚姻的不幸。长久的情感压抑使得安娜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爱的激情是越发的膨胀。而另一方面,沃伦斯基则是一个花花少年的形象。他之前一直追求着吉提,却在见到安娜之后立刻抛弃了吉提。两个为爱而相遇的人,掩藏不住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双双坠入了爱河。

(二)充满反抗精神

“这里试图用现代的眼光来透析安娜的形象和安娜悲剧的根源,突出对她形象的矛盾性和复杂性的理解,更加准确地把握安娜丰富独特的精神世界,真正领略安娜对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的超前的境界。安娜悲剧的根源,除了明显的社会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其自身的性格因素和俄罗斯文化影响。”摘自:《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及悲剧根源的现代解读》--赵萱

安娜卡列宁娜与沃伦斯基的这种爱恋不似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低调、暗箱操作。相对于在这个富态人的贵圈之中,大家普遍地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认这种婚外情的存在是上流社会人士们的心照不宣。然后,安娜卡列宁娜却打破了这个规则。她掩藏不住自己内心的对于爱的渴求,在沃伦斯基因为骑马受伤而惊呼,在众人面前公开自己的情感,这是被世俗所不认可的。就连自己的丈夫卡列宁仅仅只是觉得面子挂不住,所以要求不能带到家里。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导火索,才使得安娜真正的走到了沃伦斯基的身边。这不得不说安娜是有自我思想的人。她充满反抗精神,敢于对于不满的婚姻说不,敢于追求自己的爱。

二、安娜悲剧是否可以被改写?

假如安娜和卡列宁当时离了婚,和沃伦斯基结婚了。安娜的婚姻还是一个悲剧。

材料认证观点:

1.试论安娜卡列宁娜悲剧结局的必然性--刘家容的观点是“妇女的附属地位使安娜走向悲剧结局”。

2.悲剧是这样造成的——浅析安娜·卡列尼娜悲剧的必然性——井影无痕的观点是“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正是当时社会压迫造成的。”

3.无法逾越的樊篱--安娜爱情悲剧根源--东华理工大学赖荣的观点是“爱情与环境的的尖锐冲突。”

自我认证观点:

我认为安娜的婚姻还是一个悲剧--婚内出轨的恋情都是悲剧的。

首先,抛去时代的束缚,作为21世纪的女青年们,对待婚姻的态度是极为认真的。有着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观念,现代女性认为婚姻是神圣的。女性婚姻的另一半绝对和自己有着爱情的因素的。是两个相互吸引的磁体,是可以冲破古代封建思想的所谓的门当户对的观念的爱情誓言。因此这种婚姻是充满爱和希望的。女性在自己选择的幸福婚姻里所滋润着。然而,我们忘了一个本性难移的老话。人们常说恋爱是有保质期的,就连男人们中流传着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一说。正可谓是印证了这一说法,即使是当初信誓旦旦说爱你的那个男人,总有一天还是会抛弃你。安娜婚姻依旧不幸,一部分还是沃伦斯基本性难移。他对安娜当初是真正的爱情,但是却也是经不住考验的。

其次,不论是何种爱情,在世人的眼中观念还是一致的。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婚内出轨是被世人所不认可的。不管是男方还是女方,世人都会用极为污秽的语言和义愤填膺的神态去对待这对人儿。他们会在社会的舆论压力下对于自己深信不疑、至死不渝的爱情观念而土崩瓦解。他们的二次爱情依旧不会被祝福。

最后,即使安娜和沃伦斯基成为了合法的夫妻,他们会变得比上一次婚姻更为敏感。因为他们深知这份感情的来历,深怕又重蹈覆辙。因此,他们在这种怀疑中摇摆不定,两颗心越离越远。

三、结语

当代文学老师说过一句话:男人是专一的,二十岁的时候爱十八岁的女人、三十岁的时候爱十八岁的女人、四十岁的时候爱十八岁的女人...一直到八十岁的时候还是爱十八岁的女人。这能不专一吗?可想而知,沃伦斯基亦是如此。无论如何,安娜婚姻的悲剧性是逃不掉的。

第三篇:浅谈伤逝爱情悲剧的原因

浅谈<<伤逝>>爱情悲剧的原因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的悲情小说,一曲荡气回肠的爱情悲歌,旨在批判走个性解放道路的脆弱性,向人们揭示了只有社会解放才能达到真正的个性解放。以“涓生手记”的形式,回顾从恋爱到感情破灭这一年的经历,从涓生和子君的相识、相爱、同居到感情破灭、子君的死亡。用涓生的切身感受来抒发他曾有的热烈的爱情,深切的悲痛和愿入地狱的悔恨。作为鲁迅的唯一爱情小说,却以涓生和子君他们爱情的破裂为结局,可以说是一个悲剧。但它的悲剧原因又是什么呢?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社会自身的原因:黑暗社会的重压、封建礼教的束缚

涓生和子君是五四时代的青年,他们的思想带有时代的特色,所以他们的爱情悲剧也有时代的原因。要求个性解放,婚姻自主是五四时代知识青年的普遍呼声,然而在那种黑暗的生活中,“男女平等”、“自由恋爱”,只仅仅不过是一种幻想,他们所追求的爱情到最终是不可能不破灭的。

人是社会的产物,终其一生不过是在“社会”这个圈子里兜转、逃不开“社会”的桎梏。子君与涓生虽然在新思潮的背景下已经解放了思想,然而他们仍处于一个尚未解放的。超越社会半步的是天才,超越世界一步的却是疯子。“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而人类这个群体排异现象的又是特别悠久而顽固的,涓生和子君的所作所为自然只能得到社会的排斥与不认同。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几千年封建家庭的牢笼。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樊篱、制度的残酷性和反动性,奠定了他们当时所处时代社会的本质。封建礼教是绝对不容许有悖“常纲”的事物出现,爱情也不例外。在当时的婚姻一定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是社会所不容的,甚至连亲人、朋友的认可都得不到。在我们今天看来。这个在世上一个小又小之的愿望,都不能得以现实。在当时那样的一个黑暗社会,注定了他们爱情的悲剧。不是世界上所有的爱情都能拥有像童话故事般那样的结局。明白的人懂得放弃,真情的人懂得牺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脱。

个性解放、婚姻自由是离不开社会解放的,这理论是评论家所公认的。但是,并不是在这样的社会下所有思想解放的情侣都不得善终,毕竟即使整体决定部分我们仍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我想说,社会因素只是他们爱情悲剧的一个重要外因,但不应该是他们爱情悲剧的决定因素。

故事发生在“五四”年代,在那个黑暗社会里,恋爱和婚姻问题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问题,他们感情的破灭似乎还可以归罪于社会解放的过程。那么现在呢?21世纪的爱情,创造在一个更进步更自由的时代,我们不会再经历涓生和子君那样的社会迫害,不必为“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的苦恼,也无需为求生而像涓生那样“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

行,或奋身孤注”的决择。但是,我们今天的爱情,却因更加自由,一任的梦想还是重复着涓生的故事,一样的爱了,逃了,最后抛弃他们曾经深爱过的女人,任她们自生自灭......二、涓生和子君本身的性格弱点注定了他们爱情悲剧的一个必然原因

人们常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想来是经过了广大人民的验证的。马哲也告诉过我们,外因是重要条件,而到底内因才是决定条件。而“相爱容易相处难”似乎也成了子君与涓生爱情悲剧的真实写照。他们相爱是不容置疑的,冲破了立交的重重束缚与旁人厌恶鄙视的目光,那么艰难也要在一起,但是终究结局却也不过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说说子君,历来的评论都说子君是一个觉悟不高的女性,在获得幸福之后“眼光便只囿于小家庭凝固的安宁与幸福”。

子君先开始,同居之前时非常勇敢,力争婚姻自主,不顾人们的一切非难,脱离了自己的家庭,大胆的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能够做到这一点,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确实是不容易。我们就以脱离家庭来说,不仅有经济上的问题,而且还有感情上的问题,由此可看出,子君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是非常之坚决,但个性解放是不能离开社会的解而孤立的追求的,子君的悲剧就在于她原来的理想太狭小了。她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勇气,主要动力就是爱情。这个理想本身就决定了他的悲剧。就她的理想的最终目的来看,这个理想是达到了,和自己心爱的人组织一个小家庭,斗争告一段落,已经胜利了。但是恰是胜利的时候,正是她悲剧的开始。这正是鲁迅先生思想的深刻之处。子君原来是很苍白,同居以后,竟胖了起来,脸色也红润了,并且全心用于家庭的生活。她的目的很渺小,开始还能想家庭斗争,但到涓生失业了,无畏的子君变了色怯弱了,她就经不住打击了。子君要求个性解放,婚姻自主,很勇敢,经历过斗争之后不是问题的解决,而是问题的产生。她以为是奋斗的成果,实际恰恰是悲剧的开始,子君的形象在当时社会有很大的代表性。

涓生和子君不同的一点在于,他开始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中没有子君那么勇敢,对社会压力有些畏难情绪,但是当家庭建立以后,他不像子君那样一下子解除了武装,他比子君现实一些,有更进一步的觉悟,对社会的残酷性有些了解,当不幸来临的时,多少有点精神准备,保持着一定的清醒,考虑过一些比及家庭更多的问题,他失业后比子君经得起打击,坚强。在家庭发生裂痕后,他想到“世界上并非没有为了奋斗者而开的活路”,他以为自己翅膀还未麻痹,没有失去非的能力,但究竟怎样非自己很茫然。他看到了人生要义,比子君只看到小家庭要广。但是究竟比子君清醒多少,看来也很有限,而无行动。他认为“人必须要真实”,不能虚伪,没有勇气讲真话的人,就不能开辟一条新生的道路。但是他对生活真实的第一步就是他要对子君说,“我已经不爱那你了”。涓生不愿意回忆过去两人的感情,而是子君借以维持生命最重要的一点。他也知道说不出不爱子君的话会发生很大的变故,但是他认为一个人,应该有勇气说出真实的话,然而在那个社会里,说真话和说假话的结果几乎是一样的,这就正说明了当时,社会的虚伪性和残酷性。涓生对生活还有点勇气,想找一条道路奋斗一番,但是这条道路很渺茫,他既不能和子君携手而行,有不愿和子君一块死,只好独自走去。他没有真正认识到社会的黑暗与压力,他把不幸归因于和子君的结合上,急于摆

脱而走自己的路,这正是他的悲剧。结尾涓生说,他得“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这里“遗忘”和“说谎”是反语,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涓生找路的力量就在于这种对现实社会的痛恨,而控诉则是他的第一步。在这里,我们看到子君的勇敢,涓生的正直、觉醒,同时也看到他们的软弱和目光短浅,他们认识上的局限性。

三、经济上的困顿, 使他们失去了轻松自如的心态,他们的爱情也就一步一步地走向灭亡。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求排在首位,也是最基础的位置。一个人想在社会有一番建树,首先应该是解决生存问题,生存的问题解决不了,还谈什么其他奋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第一,存在第一,人要吃饭,吃饭就要用钱,钱就是经济。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到能够为钱而卖掉。追求理想固然重要,但是一定要执着于现实,思考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

在涓生和子君生活的社会里,他们要生存最起码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爱情需要建立在物质基础上,涓生和子君曾经有过很深的感情,但是到最后他们那朵美丽的爱情花朵也是悄然凋落。在除了社会压逼和他们个人性格特点的缺陷之外,生活的困顿,使他们失去了斗志!我虽然不敢说没有面包就没有爱情,但是没有面包的爱情是难以维持的,难道真的是:“有情可以饮水饱”吗?美满的爱情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就像一朵美丽的花朵需要阳光和雨露一样。

在经济困顿上,涓生和子君脱离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子君没有工作,涓生先开始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公务员,工资也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当涓生失业时,经济来源断绝,子君的第一反应是:无畏的子君也变了颜色,涓生也只有忙碌在求生的道路上,以前的轻松自如的心态也没有了,也忙于抄抄写写的生活.由此也和子君产生了矛盾。涓生要一个安静环境去工作,而子君也为了生活上的一点琐碎的事情和生活上的拮据而同邻居争论不休,致使涓生有了那么的一种感觉:“天气的冷和神情的冷,逼迫我不能在家庭中安身”,这样的生活,爱情会长久吗?答案是肯定的。

涓生和子君都具有很强的反抗精神,但是由于经济陷入了困境,涓生无法在家里静静地做他的事情,子君也得去为了生计而忙碌着,他们再也没有时间“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卜生,谈泰戈尔,谈雪莱……”,自然就少了一份理解与交流了。也许他们都忘却了经济对他们来说是那么的重要。

爱情是浪漫的,但同样是物质的。没有了物质的爱情或早或晚会变成一种空洞的负担。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在没有物质做基石的情况下悄悄地改变。“子君的勇气都失掉了,只为着阿随悲愤,为着做饭出神……”涓生开始“……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是有所附丽。世界上并非没有为了奋斗者而开的活路歌也透未忘却翅子的扇动,虽然比先前

已经颓废的多……”只可惜他觉悟得太迟了。涓生送走了小狗阿随,也送走了子君,送走了他们的爱情,小狗阿随可以回来,而子君却永远的失去了……

鲁迅先生曾在《娜拉走后怎样》里面说道:“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就要这较为切近的经济权,一面再想办法”。“梦是好的,但是钱是要紧的。”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这样说,也许是对我们青年的一种告诫吧。他和许广平离开北京正是经济困顿的时候,他们相约“分头苦干两年,挣得足可以维持半年生活费的积累,以便不至于社会压迫来了,饿着肚子战斗,减了锐气”。他告诉我们,不要让爱情麻木了自己的思想,不要以为有了爱情就可以得到了一切,“肚子问题”同样要解决,否则,脚下的路便难走了很多。

四、涓生和子君两人在思想、文化、情趣上的不容与隔膜,也致使了他们的爱情悲剧

这一原因在作品中有充分的展示。恋爱时,他们在一起谈话,子君总是不能理解,只是微微点头;涓生指给她看墙上雪莱的半身像时,她却草草一看,便低下了头,似乎不好意思了;涓生以为可笑的,子君却不觉好笑。于是爱情早早变成了只能“相对温习”,甚至于后来连“温习”也渐渐稀疏起来了。结婚后,涓生“渐渐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了解更深了,许多以前以为了解的,现在看来却是真的隔膜”。涓生喜欢花,可子君不喜欢,却养起了油鸡和叭儿狗;涓生喜欢看书,注重夫妻间的谈话,可子君终日醉心于家庭琐事,“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工夫都没有,何况读书和散步”;涓生被局里开除,心情比较平静,觉得是一种解脱,而子君却“变了脸色”,声音也“只是浮浮的”,显得较为软弱;涓生自信地草拟求职广告,子君却很“凄然”;涓生着手翻译文稿,需要安静,子君在屋里总是散乱着碗碟;涓生的思路不能中途打断,子君却每日“川流不息”地叫吃饭;涓生比较务实,子君却很虚荣;甚至在阿随和油鸡的问题上,子君和涓生也显得互不相融,以致最终逼使涓生不能“在家庭中安身”。涓生感觉到爱情的危机,知道“爱情必须时时更新”,他故意地与子君提起往事,提起文艺,“称扬娜拉的果决”,但子君“所磨练的思想和豁达无畏的言论,到底还只是一个空虚”,她早已什么书也不看,“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既不能“携手同行”,也不能“奋身孤注”,种种努力化为泡影,以致于最后“新的希望只有分离”。

鲁迅先生用了约四分之三的篇幅去描写和展示他们在思想、文化、情趣上的不容与隔膜。正是这种不容与隔膜,导致了爱情的消逝。诚然,社会的抛弃、涓生的失业、经济的困顿在这场悲剧中充当了帮凶的角色。但在这篇抒情味很浓的作品中,读者感受最深的并不是主人公对黑暗社会的控诉,而是涓生对男女之间隔膜的痛心以及由此引发的“说”与“不说”的困境。

五、两个人在一起仅仅靠相爱是不够的

涓生和子君他们爱得不够深吗?在那个年代里,人们的思想还那么传统,能未婚就生活在一起需要多么大的勇气,需要多么深厚的感情。忍受家人的离散,忍受邻居的白眼,忍受单位同事的歧视。甚至走在街上还要避开大家带刺的目光。他们经历了这么多,感情肯定是没有问题了,但是为什么还会分开呢?

六、子君的盲目与冲动,造成了爱情伤逝的悲剧。

爱情的确需要相当的纯度,但是子君忽略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女人首先要自我独立,并不是男人的依附品。爱情与工作应该成依附关系存在着,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子君盲目的与涓生同居,因此而丢了工作.对生活的重心把握的偏差,导致了悲剧的上演。而随后的子君也确实改变了自己,变得庸俗起来,这又是作为女人犯的又一大错误:和自己的爱人在一起了,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女人要时时刻刻活得光鲜,永远富有魅力,这才是女人应有的追求。最后,当对方说不再爱你的时候,要及时悔悟,自己没有魅力了。像以前一样精心打造自己,而不是散失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子君的悲剧不是社会的产物,是她自己没有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女人该怎样过自己的生活?这才是应该引起我们女性广泛注意的一点!怎样使子君的悲剧不再上演? 鲁迅先生说过,“女人幸福生活的最大敌人是无聊”。“没有房子,我让爱情住在哪里?没有车子,生活又如何运转?”生活的现实让大多女孩在选择对象时不得不把男方的物质基础放在首位,但从《伤逝》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如果过分依赖男人,那便会使自己走向脆弱……涓生和子君的爱情用现代化简单的词来概括,那就是由冲动的爱开始再由理智的现实来结束,如此看来,在今天这个社会似乎也无可厚非!

《伤逝》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两个因爱而共同生活的男女,最终因共同生活而失去爱,为什么?《伤逝》是对现代都市人情感生活的一次深刻反省与心灵观照:当爱情的激烈褪去之后,我们该如何去面对平淡如水的婚姻生活?当理想的烈焰一闪而过,我们又如何在现实的灰堆中保留它零星的光芒?

对于《伤逝》我们应该值得借鉴的是,既不能像子君那样爱得失去了自我个性,也不能像涓生那样轻率地开始。没有足够的水,就不要走进罗布泊。既然两人决定了相爱,就应该相互扶持,共同进步,哪怕结局是一同灭亡,也要与爱同生。

七、视爱情为人生终极目标,是子君的悲剧也是女性永恒的悲剧

其实爱情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不能长厢厮守,错的是子君把爱情当作人生的终极目标,无法承受失去。子君选择和涓生一起生活,她的压力在那个时代肯定比涓生大得多。在五四初期时代里,子君的执著,却给她带来无数鄙视的目光。“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这种绝然的态度,已经注定她把爱情视为生命的全部的悲剧的开始。爱情是苦涩的,但苦涩中却蕴涵着永远的哲理: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人如果太执着于某种情感,往往会引起这种感情的变化。

子君的死,与其说是特定时代下的社会悲剧,不如说是古往今来,把爱情的追求,视为人生终极目标的痴情女子的永恒悲剧。

八 涓生没有做到对爱情应负的责任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教育儿子:“要记住,爱情首先意味着对你的爱侣的命运、前途承担责任……爱,首先意味着献给,把自己精神力量献给爱侣,为他(她)缔造幸福”。爱情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奉献。

但是,涓生他做到了吗?“……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新的路的开辟,新的生活的再造,为的是免得一同灭亡”我们看上去好像还挺有道理的,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里,我们看上去无可厚非,也会赞同。但是,我们想想,他们所生活是怎样一个社会?是一个沉滞的“吃人”的社会。涓生那样做,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把子君往死里推的表现!一种虚伪的心态!他也知道子君一旦离开了他,回到她父母的家里,她一定会死于那“无爱的世界”。最后子君死于那无爱的世界里。涓生没有做到为爱侣奉献,更没有尽到对爱情应该负的责任,他想的只是他自己。他是那种“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里,他离开了子君,实际上就是把子君送向死亡的尽头!

九、子君的死

子君的死,给涓生挽回的机会都没有了。涓生说:愿意真有所谓的灵魂,真有所谓地狱,那么,即使在孽风怒吼之中,他也将寻觅子君,当面说出他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饶恕,否则,地狱的毒焰将围绕他,猛烈地烧尽他的悔恨和悲哀。死者已逝,阴阳两隔,给生存者留下的是莫大的悲哀。这是发自肺腑的悼之歌,是灵魂忏悔的哀歌。同样,如果涓生和子君勉强生活下去,那么结局又会是怎样呢?去挽留一段已从根部枯萎腐烂的爱情,无异于妄想镜中花水中月。感情是世界上唯一一件没有逻辑可言的东西。鲁迅先生在《幸福的家庭》中也作了回答。即使马马虎虎过下去,又当如何?人生有的是奇妙的遇合和安排。不能厮守终身的爱情不过是人生的一个转机站,无论你停留多久,将会乘另一航班匆促离去的。爱情是刹那间的事情,相爱简单相处难。女人爱上一个人不容易,一旦想忘记却很难,也许你需要赔上一生去将他忘记。

《伤逝》指出了经济独立在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中的重要性,同时还揭示了爱情本身的内在规律:“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安宁和幸福是要凝固的。”爱情如果不时时更新、生长和创造,那就必定“伤逝”。

第四篇:安娜卡列妮娜悲剧的原因

安娜卡列尼娜命运悲剧的原因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当时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中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为世界进步人类的骄傲,他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安娜卡列尼娜》是他耗费四年的时间改而又改而最终成稿的,具有巨大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托尔斯泰并没有简单地写一个男女私通的故事,而是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

安娜是一个19世纪的贵妇,爱情是她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唯一道路,否则她只能是比她大二十岁的卡列宁的附属品,安于做一个没有爱情的贤妻良母。她第一次出场时,“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在她的脸上流露……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违反她的意志”,婚后在宗法思想支配下她曾安于天命,只是把全部感情寄托在儿子身上。种种描写能够看出她的家庭生活不幸福,在官场上应付的丈夫是理解不了她的,二人的出身不同和性格不同注定了他们对爱情婚姻生活的不同理解,这些也是他们婚姻不幸的根源。

而这时出现的渥伦斯基唤醒了她晚熟的爱情,同渥伦斯基的爱情是她张扬生命的唯一途径,她的一切人生价值都寄托在此。终于冲出家庭与渥伦斯基结合,公然与整个上流社会对抗。从此安娜失去了一个贵族妇女在社交界的一切地位和权利,除了渥伦斯基的爱,她一无所有,赋予她新生的是爱情,置她于死地的也是爱情。

她的死有社会原因,但重要的是自身原因:爱情至上主义,但又带着浓厚的旧有传统烙印,来自上流社会的、家庭的、渥伦斯基的压力都承受住了,但她无法战胜自己。安娜爱情的态度:自私和占有欲使的原本开朗、活泼的她变的偏执、怀疑、忌恨,当渥伦斯基对她冷淡时,她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产生了强烈的悔罪意识:“上帝,饶恕我的一切!”神权、夫权、爱情的幻灭共同置安娜于死地,而安娜的婚姻爱情悲剧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其性格造成的

第五篇: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08级6班

梅琳丽

08060175 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

《红楼梦》作为中国历史上一部极品名著,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人们读罢此书,除了对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哀叹和对封建制度的愤慨,更多的是这场悲剧所引发的深思,是什么造成了宝黛爱情的悲剧?

林黛玉作为本书的第一女主人公,秉稀世之俊美,具绝代之姿容,更兼其清新脱俗的气质,才华横溢的诗情,缠绵悱恻的内心,使其一出场便紧扣人心。寄人篱下的特殊身份,使她既敏感多情而又有强烈的自尊心。如果她不具有丰富易感的内心世界,也许她可以在浑沌安宁中度过一生。可正是因为她灵秀明慧的心性和对周围环境的敏锐洞察力,才使她对痛苦的感受也较一般要深刻得多,也强烈得多。生活在令人窒息的封建堡垒中,她挣扎,她呼喊,她不愿听凭命运的安排,她要追求自己的理想与爱情。

而贾宝玉作为封建家庭的叛逆者,从对封建礼教进行了强烈的抨击和反抗,最终也出家为僧,彻底叛离了封建家庭。虽然以今天的眼光看,他的民主意识表现得还相当薄弱。生活在富贵乡中,与一群美丽可人的少女为伴,关心她们,照顾她们,这样的“反抗”总不禁对自由爱情心生向往。

作为两人爱情的重要角色,宝钗确实美丽、博学、和平,会做人,但又显得迂腐无趣。薛宝钗虽宽容大度,但也有其虚伪矫情、奉迎讨好的一面。她过生日,贾母因问她爱听何戏,爱吃何物时,宝钗深知贾母年老人,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食,便总依贾母往日素喜者说了出来,使贾母非常高兴。而金钏被王夫人逼得投井而死。她说多半是金钏自己失了脚掉下去的,又说她“纵然有这样天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从这一席话足见其冷酷无情,在“滴翠亭杨妃戏彩蝶”一回中,她为使自己脱身,遂使金蝉脱壳带使人错疑黛玉,虽是一时情急,也足可见其城府极深。凡此种种,尽管她“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艳冠群芳;“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八面玲珑,在贾府游刃有余,深得上下欢心,她却背离贾宝玉理想中的伴侣越来越远。在众人看来,虽然宝钗嫁给宝玉,却是得到人而没得到心,这不禁让人心生感慨。

首先,从社会来看,封建礼教及宿命论注定了宝黛爱情悲剧的必然性。他们的爱情背负着沉重的时代和历史的负担。由于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思想一直倡导婚姻应该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青年男女在那样的环境下根本没有婚恋自由。历史发展条件的限制,尚不具备足以摆脱封建势力的民主性个性,特别是对婚姻自主的束缚压迫和野蛮扼杀,而宝黛的爱情也就成了这一时代局限下的牺牲品。以他们当时的处境和能力,加上自身的寂寞、孤独、软弱远不能同封建礼教抗衡。要求婚姻自主而没有支持它的社会制度,他们的婚恋在当时传统礼教看来是“大逆不道”的。顽固的封建礼教是不允许他们之间爱情的存在的。

其次,从个人性格来看,他们性格的独特性、缺陷性注定宝黛爱情是个悲剧。贾母的威慑,贾政不敢十分管教宝玉,这就使得宝玉能够较少地受到封建思想的约束,从而使他的思想和性格得到自然的发展。他无力改变现实,只是消极地对抗现实,逐渐形成他特异的性格。而黛玉自幼养成“孤独、任性”的性格,且没有接受一般标准的闺阁教育而不谙世故。本来像黛玉这样的少女是极不适宜于寄人篱下的。她自感身世卑贱,唯恐遭人冷落和嫌弃,又难免产生多疑之心。她不

懂得在封建社会里女子“无才便是德”,更不懂得“随分从时”,自是恃才孤傲,争强好胜。这就形成了她孤独、任性、敏感的特殊性格。一个多情,一个多疑,这种性格无疑是他们各自的弱点。给他们的爱情带来许多不愉快。宝玉本自幼生成“痴病”。何况心中“早存了一段心事,只不好说出来,故每每或喜或怒,变尽法子暗中试探。那黛玉偏生也是个有些痴病的,也每用假情试探”,“两个人原本是一个心,但都多生了枝叶,反弄成两个心了。”他们的爱情表白只是在微妙的行动和诗句中传递,总的来说是不够大胆的。正如书中宝玉那句惊人的爱情宣言:“你死了,我当和尚去!”却被黛玉当成了戏言,黛玉的眼泪很多都是因误会而流的,彼此缺乏了信任。如此看来,二人的“痴病”也是他们爱情发展的障碍。

第三,从整个家族来看,他们的家庭背景注定了他们的悲剧。林黛玉虽然为贾母所疼爱,但是贾母作为中国房间社会中的一员,家族利益对她来说高于一切,她出于对林黛玉的无奈,对贾宝玉的负责,对家族利益的忠诚,没有成全宝黛也是必然的结局。

通过宝黛的爱情悲剧,我们可以看到,在封建社会,无论是像宝黛的叛逆,还是像宝钗的顺从,结局都是一样的悲惨。这就有力地说明,封建社会是罪恶的社会,封建婚姻制度是不合理的制度。

宝黛爱情注定是一场悲剧,因为顽固的封建礼教是不允许他们之间存在爱情的。于是以嫌弃她多病之身和小家子性儿为由,一次次地向他们的爱情发出警告。从“金玉良缘”到“慧紫鹃情辞试莽玉”再到“晴雯之死”,最终在“抄检大观园”时达到了爱情的毁灭阶段。在这场灾难中,司琪、芳官、四儿等先后作了牺牲品。就连“眉眼像林妹妹”的晴雯也在重病时被强赶出了大观园,最后含屈而死。这是封建社会彻底抛弃黛玉的讯号。敏感多病的林黛玉挣扎着,一心想得到幸福自由的生活,她曾因自己终身无人依靠而频频想念自己的父母,她还曾幻想过薛宝钗母女的同情和庇护,但环境是那样的虚伪和险恶,她的幻想破灭了,眼泪流尽了,就连重病将死也无人问津,不经让人悲痛伤感。

最后,从剧情结构来看,宝黛爱情悲剧的发生是命中注定的。《红楼梦》的作者生活在封建的清朝,经历过大富大贵和穷困潦倒的生活,深刻地体会到生活的悲剧在那个社会中是无处不在的。但是他也不能够用先进的思想去解释那个充满悲剧的社会,只好把它归结为命运的安排。这种宿命的色彩在介绍宝黛的来历时表现得尤为浓重。

曹雪芹以石头的来历暗示顽石的幻象——贾宝玉是个不容于当世的人,是与当时社会中其他所有人都不一样的人,因此贾宝玉的思想行为在世人看来是无法理解的,贾宝玉人生的悲剧是冥冥中注定的。”神瑛侍者下凡,在警幻仙子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还泪”之说,明白地揭示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是注定要以悲剧作结的。曹雪芹认为这个悲剧性的结局不是宝黛钗等人能够把握或更改的,因而是命中注定的。《红楼梦》的开篇,作者就设计了这样一个荒诞神奇而又寓意颇深的神话故事来表明这一故事是一出命运的悲剧。

黛玉和宝玉最终的没有结合,从《红楼梦》的开篇第五回的红楼梦曲,就可以知道宝玉最终是“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并且脂砚斋也在前文多次作批明说宝玉最后是得宝钗为妻。在元春省亲时,命宝玉作诗时宝钗对宝玉的规劝:“她因不喜玉,才将红香绿玉改为怡红快绿„„”,如果这时不能说这玉就是黛玉,但作者很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元春是不喜玉的。发展到后

来元春的态度越发明朗,她所赐的玩物中只有宝玉与宝钗是一样的,而黛玉与其他姐妹相同,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元春是站在宝钗这一边的。作为贾府的最大政治靠山,元春的意见举足轻重,她对二玉的反对,极有可能是造成二玉爱情悲剧的最大力量。作为常在深宫的妃子,元春是不太有可能知道黛玉与宝玉相厚的情况的,也不会知道黛玉素日的行径,她褒贬皆是从贾府的人口中得知的。放眼贾府,最有这个机会的只有王夫人了。只有她经常有去后宫的机会与空闲,而她作为元春的生母,元春对她的话自然深信不疑。王夫人一生最痛恨的是有人勾引坏了她的宝玉,而二玉流露在外的感情恐怕早已不入她的眼了,何况她又有一个亲外甥女做最佳候选人,为了巩固她自身的地位她自然要弃黛玉而选宝钗了。

木石前盟只是传说,但是却是宝黛爱情的真实写照,他们有缘无分,纵使流干了眼泪,交换了灵魂,付出了生命也没有换来相濡以沫的结局。而是以擦身而过的方式含痕而终,这有力地抨击了扼杀他们爱情命运的封建礼教和传统制度,深化了他们之间爱情的悲剧意义,丰富了复杂的历史内容,实在让人悲叹,引人深省。

下载浅析安娜形象及其爱情悲剧的形成原因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安娜形象及其爱情悲剧的形成原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冷清秋的形象及爱情悲剧2(本站推荐)

    浅析冷清秋的形象及爱情悲剧 摘要:冷清秋是张恨水的言情小说中最典型的一个人物形象,她是中国传统女性的代表,在她身上聚集着传统女性的优良传统道德,沉静的性格、质朴、大方、......

    论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范文]

    论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摘要: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著作,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安娜是19世纪70年代俄国贵族妇女的典型代表。 也是......

    安娜形象论文综述

    安娜·卡列尼娜形象论文综述 文学艺术学院09汉文3班延阿妮2009040992 关于安娜这个形象,自其诞生以来,古今中外,众说纷纭,不同阶层不同世界观不同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安娜......

    悲剧的原因

    论文:《伤逝》爱情悲剧根源再探 2006-06-01 10:18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鲁迅名篇《伤逝》展示了子君、涓生在特定时代生活中的爱情悲剧,关于这悲剧的根源,多年来人们作出......

    浅论《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悲剧的原因(合集五篇)

    浅论安娜·卡列尼娜悲剧结局的原因 摘要:安娜·卡列尼娜是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女主人公,安娜不仅天生丽质,光艳夺人,......

    浅析《子夜》爱情悲剧

    试析《子夜》的爱情悲剧 摘要:《子夜》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自从它问世以来,对它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研究大多从政治学角度和社会学角度进行阐述。本文另辟蹊径,探讨它的......

    论《伤逝》中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

    论《伤逝》中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 谢越 (西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08级4班***) 摘要: 《伤逝》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也是唯一的一片以爱情为主题的短篇小说。......

    安娜形象分析论文5篇范文

    论《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形象塑造 目 录 写作提纲„„„„„„„„„„„„„„„„„„„„„„„„„„„(1) 内容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