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溪:打造现代山水茶都
安溪:打造现代山水茶都
李金枝 本报驻福建记者 吴健芳
地处戴云山脉东南坡、晋江西溪上游的安溪县,铁观音茶业早已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素有“中国茶都”之称。日前,记者随省旅游局调研组深入当地紫云山、清水岩、温泉世界等地调研发现,如今的茶乡已不仅仅靠“铁观音”这张名片致富了,而是把发展的目光瞄准了现代休闲旅游业,采取了退茶还林、项目带动、提升服务等一系列举措,着力打造现代山水茶都,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退茶还林,发展生态休闲旅游
安溪在福建省范围内并不是旅游资源强县,以茶为主,为什么要发展旅游业,并把它列入安溪新一轮跃升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呢?安溪县委书记李建辉给出了答案,“旅游业是广泛公认的‘绿色产业’、最具活力的‘黄金产业’、魅力无限‘朝阳产业’,发展旅游是安溪县委县政府必由之路,必然选择。”
据了解,原来,随着茶叶价格的提升,安溪茶农每年都在不断加大茶园开发力度。现已开垦茶园面积近60万亩,涉茶人员近80万人。这其中,有很多茶园过度开采,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安溪紧紧抓住加快“海峡旅游”进程的机遇,立足“区位、茶业、对台、人文”等比较优势,突出山水、茶乡、生态特色,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现代山水茶都建设。并出台了《百座茶园山体植树造林绿化规划意见》,每年规划100座茶山“退茶还林”。刚开始,茶农观念难以转变,又加上退茶没有任何补贴,一时还比较难接受。但经过一两年的实践,茶农渐渐尝到甜头,并意识到,“退茶还林”能改善生态环境,茶叶品质大幅提升,卖茶收益还能提高近三成。此外,还邀请专家对茶山绿化进行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形成景观茶园,让茶园变成公园等。李建辉表示,“退茶还林,不单单是为了更好地保持茶叶的一流品质,还是为实现生态休闲旅游的永续发展。”
近年来,围绕“茶”做文章,安溪已形成集茶叶贸易、信息交流、茶文化研究、旅游、科研为一体的格局,其茶文化旅游专线被列为全国三大茶文化黄金旅游线之一和福建特色的旅游线路,并先后多次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全省十强县”,成功入选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和入围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小城市全国百强县行列。
项目带动,打造优秀旅游强县
在参观期间记者看到,很多项目建设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紫云山的龙藏岩寺的主殿主体结构正在进行封顶作业,其三个山门中的两个也已经进入后期的装修施工阶段;清水岩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游步道、祖师弘法广场(集散中心)等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大投入推动大跨越。安溪县县长朱团能告诉记者,“安溪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财团的目光,很多民间资本纷纷投入旅游项目,并已经形成聚集效应。”
据介绍,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安溪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外资、企业及民间资金等参与旅游发展。现有在建重大旅游项目6个,总投资170亿元人民币,很多是由民间资本来参与投资,如天湖旅游项目由香港理源(远东)集团有限公司投资,计划总投资25亿元人民币;安溪温泉世界综合开发项目由福建连捷投资集团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35亿元人民币;海峡茶博园是由福建七匹狼集团旗下的恒禾置地(厦门)股份有限公司与安溪合作开发建设,总投资达人民币50亿元;紫云山旅游开发项目是由海南国运丰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投资50亿元以上人民币等。
此外,待开工重大项目如海西影视文化产业园也将加强引进和建设力度,规划用地规模1.2万亩,计划总投资120亿元,包括影视拍摄基地、大型摄影棚、影视主题公园、电影学院等八大主题板块,设计规模为年接待100个剧组、1000万人次游客,将成为国内投资额最高、占地面积最大、配套设施最齐全、产业链最完整的影视文化产业基地。
“现有在建的6个重大旅游项目中,今年计划投资 18.6亿元。”县旅游局局长张雪怀告诉记者,安溪将紧抓项目这一重要抓手,重点加快推进列入省旅游局‘六大工程’的5个项目(温泉世界、海峡茶博园、清水岩景区、两岸金融研究中心五星级酒店、尤俊农耕文化园)等,力争全县旅游及服务业项目实现三年投入100亿元的目标。
软硬并举,着力提升服务水平
在清水岩景区考察期间,福建省旅游局局长郭恒明在听到新修建的停车场有17950平方米,能够同时停放715部小轿车、40部旅游大巴时,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自驾游游客越来越多,各景区都要认真解决好‘停车难’这个问题,提
升旅游服务水平。”
安溪的旅游发展定位明确了,项目带动旅游跟上了,安溪也在软件和硬件同时下功夫,着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更好留住游客。据安溪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梁金良介绍,借“大干150天,实施‘五大战役’”契机,安溪加强了对现有景区在游客服务中心、旅游标示指示牌、游步道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并抓好主要景区旅游公厕星级改造工程。同时,启动《“假日安溪”行动计划》,重点推进“2355”工程,即建设安溪文庙、中国茶都等两个特色街区,湖头、感德、大坪等3个经典小镇,尤俊、赤岭、美庄、仙景、经兜等5个风情村落,八马、魏荫、华祥苑、中闽魏氏、凤山等5个茶庄园及旅游驿站。全面开展自驾游、乡村游活动等各项活动,推进自驾游服务体系建设。
此外,该县还实行旅游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旅游安全预报、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组织旅游企业开展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演练,提高旅游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实施“旅游服务质量大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大旅游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旅游企业恶性削价竞争、虚假广告、“零负团费”等行为,营造良好的软环境。
所有这些努力,共同打造以茶文化为特色,集宗教朝圣、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山水茶乡•品质休闲”旅游品牌,推动安溪“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现代山水茶都日益成型。截至目前,安溪已拥有清水岩4A级景区、凤山3A级景区、洪恩岩3A级景区、中国茶都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先后获得了“中国生态旅游大县”、“中国最具特色魅力旅游名县”、“中国青年喜爱的海西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十一五”期间,全县旅游总接待游客量达到1300万人次,比“十五”期间增长39%。旅游总收入达到51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42%,安溪正逐步向旅游经济强县转变。
构建大茶园,打造富民工程,安溪旅游经济完成了三级跳。李建辉表示,“到2015年,全县茶产业要达到并突破150亿元的产值大关。同时,全县接待旅游者要达到475万人次,旅游收入要突破28.6亿元。”届时,安溪将成为知名旅游目的地,崛起于福建东南。
第二篇:安溪茶比较
本山:茶条壮实沉重;梗鲜亮,较细瘦,如”竹子节”尾部稍尖;色泽鲜润呈香蕉皮色;茶汤橙黄色;叶底黄绿;叶张尖薄,长圆形,叶面有隆起,主脉明显,味清纯略浓厚,香类似铁观音而较清淡。本山茶叶为植株灌木型,无性系品种,中叶类,中芽种。品质优良,香高味醇。本山茶树树枝斜,分枝细密,叶形椭圆,叶薄质脆,叶面稍内卷,叶缘波浪明显,叶齿大小不匀,芽密且梗细长。生梗鲜亮,较细瘦,如“竹子节”尾部稍尖,色泽鲜润呈香蕉皮色。本山茶叶其特殊的品质特征聚合了安溪白氏乌龙茶“色”“香”“味”“形”的主要特征,是乌龙茶的一个代表品种,为安溪四大名茶之一。
品一泡好茶享一曲好乐,人生如茶。黄金桂茶叶又名黄旦 黄旦为茶树品种名,茶叶商品名为黄金桂。是乌龙茶中风格有别于铁观音的又一极品茶叶。黄金桂的“贵气”:体现在“一早二奇”,一早:即萌芽,采制,上市早。黄金桂春茶一般为4月中旬开始采制,比其他品种茶叶要早上10余天。二奇:即外形“黄”“匀”“细”,内质“香”“奇”“鲜”。黄金桂茶叶条索紧结细圆,色泽金黄润亮。香气幽雅鲜爽,略带桂花香味,叶底“绿腹红镶边”。柔软明亮,素以“一闻香气而知黄旦”而著
称。品饮之后,满口生津,回味无穷,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是乌龙茶的一个代表品种,为安溪四大名茶之一。
毛蟹茶树:毛蟹茶的外缘锯齿很像鹰嘴
【品名】:安溪精选毛蟹系列
【产地】:福建安溪大坪高山天然无污染毛蟹
【季节】:秋茶/寒露
【规格】:可以按照客户的需求包装
【保质期】:12个月
【保存方法】:冷藏、阴凉、避光
本店茶叶以茶农价为基本,所有茶叶的价格均只是市场同类茶叶价格的30%至50%,同时本店所有系列的茶叶均经过专业级别的评茶师亲自品味鉴定!
福建省安溪县是乌龙茶主产区,50年代开始,为了便于分类列等,将安溪乌龙茶分为铁观音,色种及乌龙三个品类,除铁观音及乌龙外,其他品种均归入色种。
色种中各品种茶的形、色、味各有特色:
安溪本山:茶条壮实沉重;梗鲜亮,较细瘦,如”竹子节”尾部稍尖;色泽鲜润呈香蕉皮色;茶汤橙黄色;叶底黄绿;叶张尖薄,长圆形,叶面有隆起,主脉明显,味清纯略浓厚,香类似铁观音而较清淡。
安溪毛蟹:茶条紧结,梗圆形,头大尾尖,芽叶嫩多白色茸千毛,色泽褐黄绿,尚鲜润。茶汤青黄或金黄色。叶底叶张圆小,中部宽,头尾尖,锯齿深密,锐而且向下钩,叶稍薄,主脉稍浮现。味清纯略厚,香清高,略带茉莉花香。
第三篇:安溪茶校倡议书
安溪茶校07财会全体同学:惊闻我班良秋同学身患急性白血病,正在厦门第一医院接受治疗,安溪茶校倡议书。相信大家听了这个消息后,都会为她心急不安。回想我们在职校度过的时光,每个同学都会浮现她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瘦小身影。都会想起她那执著坚忍,自律不屈的生活作风。都会忆起她为班级默默奉献,不图回报的高尚品格。一个勤勉、朴素、坚强的山村少女,踌躇满志地走上社会,正要一展宏图之际,却面临着这巨大灾难,承受着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消息传开后,我们的母校已经在行动,发动全校师生捐款,并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争取更多的支援,尽力帮助良秋同学度过这一难关,倡议书《安溪茶校倡议书》。作为同班同学的我们,更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为此,我们呼吁,全体07级财会班的同学立即行动起来,伸出你的友谊之手,给予良秋同学物质上,精神上的鼓励。尽管我们的绵薄之力对于巨额医疗费无异杯水车薪,但我们相信,同学们的纯洁感情,07级财会班的集体温暖将会给良秋同学予巨大的精神鼓舞,帮助她战胜病魔,早日康复。为了方便同学们献爱心,我们推荐现在厦门工作的高回琴同学为捐款联系人(电话:***),设立捐款账号(建行:6227 0019 3538 0588 227)农行:622848 0682139641216)有意捐款的同学可与回琴同学联系,由她代为转交并转达我们对良秋同学的真心问候和美好祝愿。安溪茶校07财会爱心倡议组
第四篇:有关安溪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关安溪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福建省安溪县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被誉为“中国茶都”。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茶产业已逐步从安溪县的传统产业转变为特色产业、支柱产业,成为安溪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本文将从安溪茶产业的现状和市场形势入手,着重探讨安溪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安溪;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品牌战略;科技兴茶
目前,安溪茶产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繁荣兴盛时期,面对良好的发展形势,能否保持这良好的势头,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安溪人必须面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安溪茶产业的发展现状
安溪是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中国商标发展百强县。安溪是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优良,是“中国乌龙茶之乡”。全县现有茶园面积61万亩,产量7万吨,涉茶产值74亿元;80万人从事涉茶行业,每户经营铁观的茶农,每年收入均可上10万元。安溪茶业拥有众多全国第一,无论是茶园种植面积、年产茶叶、涉茶行业总产值、茶业受益人口,还是在外茶商、在外茶店、中国茶都市场交易额和交易量等,都是全国最多。安溪铁观音继荣获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全国茶业界首枚中国驰名商标,被外商评为最熟悉和最喜爱的中国品牌,福建省改革开放三十年最具影响力、最具贡献力品牌,影响世界的中国力量品牌500强之后,又在2009年入选“中国世博十大名茶” 首位,名列“全国百个重点产茶县”第一位。
据安溪县茶叶管理委员会统计,目前至少有10万安溪人在全国各地开设茶店、茶庄、茶艺馆3万家以上;安溪人在东南亚地区开设的茶店也已逾300加,包括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也都有安溪人开设的茶店。可见,安溪乌龙茶名誉海外,有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和占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二、安溪茶产业的优势
自然禀赋优势。安溪县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属南、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2000毫米,平均气温17-21.3℃,无霜期256天以上,昼夜温差大,境内绝大部分是山地,以红壤、黄壤土为主,最适宜茶树生长。品种资源丰富、品质特征优异,除铁观音、本山、黄旦、毛蟹四大当家品种之外,还培育货引进有大叶乌龙、金萱、茗科一号、丹桂等品种。
生产规模优势突出。安溪县茶产量7万吨,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45~50%,安溪茶业大发展让安溪茶实现了从“小鸡” 到“凤凰” 的嬗变,成为中国乌龙茶中的突出代表,茶叶生产实力进一步加强。
产品质量优异。安溪产茶的历史渊源、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精湛的采制工艺,造就了安溪乌龙茶的品质特色。随着制茶技艺的传承和技术含量的提高、制茶设备的革新、夏暑茶空调制茶技术的应用,全县的茶叶质量普遍提高,而且更加优质化,尤其是安溪铁观音堪称中华一绝,成为我国茶叶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此外,还与省内外的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等多所高校、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研究合作协议。
逐步形成茶叶企业群。全县茶叶产业聚集,初步呈现种植大户、规模制茶、专业经商群体的专业化分工,分工的日益细化,有利于形成协作、竞争、互动联盟的共同发展,有力地促进茶产业的集约化生产。同时还形成了一批龙头企业,卓有远见地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发展连锁经营和国际化经营,实施品牌战略,品牌优势明显。“安溪铁观音”、“中国茶都”、“安溪茶文化”成为安溪茶产业发展的大载体和大品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辐射力和发展后劲,同时,也有八马、凤山、魏氏等一些企业品牌脱颖而出,品牌发展势头强劲,已初步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品牌的趋势。
市场前景广阔。安溪茶叶,尤其是铁观音以其优异的品种和独特的韵味迎合了广大消费者得需求,再加上近年来铁观音加工工艺的不断改进和品牌化运作,市场需求空前活跃,销量逐年上升。本地市场茶叶交易火热,交易额年年攀升。在国内已形成了福建市场、广东市场、长江流域市场和北方市场四大区域,并逐步开拓西部市场。国际上已经形成以日本、东南亚为主,俄罗斯、欧美为辅的外销市场,产品销往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量1.6万多吨,每年为国家创汇4000万美元。
三、安溪茶产业存在的问题
1、产业化水平还比较落后
安溪茶业企业虽然在当地遍地开花,但是大部分属于各自为政的小企业。茶叶产业化程度较低,生产、加工、销售仍以分散性为主,企业难以做大。很多“内安溪”茶农自产自销,自己加工了茶叶后挑到县城的茶叶市场上卖,还停留在低层次的生产经营状况中,经营缺乏一体化,不利于生产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也不利于新科技的大面积推广,影响茶叶生产的发展后劲。
2、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茶园生态设施非常薄弱,相当部分茶园地力衰退。茶农无序开垦山林地和改良田为茶园问题相当突出,茶园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各类茶叶基地的标准化生产有待强化建设。
3、滥用农药现象仍然存在,无法应对“绿色壁垒”
茶饮料具有很多碳酸饮料所没有的独特功能,欧美人也在慢慢的接受了茶饮料,因此有人预言:21世纪是茶饮料的世纪。安溪茶叶的国际市场大有所为,但是,和很多中国的农产品一样,安溪茶同样有个硬伤:农药残留超标。茶农缺乏绿色意识,据调查统计,即使一些盛产茶叶的乡镇,知道国外绿色壁垒的茶农不足35%,主动采取措施减少农药残留的不超过60%。而且,目前安溪县大部分茶农对茶叶的加工仍处于传统的粗放型加工方式,茶叶成品品质较低,在茶叶市场上卖不出好价钱。面对发达国家筑起的“绿色壁垒”,安溪不少企业望而却步,从而影响了茶叶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和安溪茶叶的整体形象。茶叶“农残”仍是困扰安溪茶叶发展的大难题,整治的宏观性、协调性、持续性有待完善和规范。
4、缺乏茶叶深加工企业,茶产品高附加值较低
安溪深加工产品的加工不仅可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还可以促进产品的特色化、优质化和多样化,从而创造范围经济。此外,还能解决部分低档茶叶销售难、价格低的困难。深加工茶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是制茶业得长期发展必由之路,如茶饮料、茶保健品和风味茶食品等生产能把茶叶引入食品行业,促进产业的扩大和升级。而当前安溪县专门茶叶深加工产品开发、生产的大型企业还非常少,这对安溪县茶叶的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限制。
5、品牌推广力度不够
安溪有众多的茶叶品牌,但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品牌很少。很多企业满足于传统的批发方式,认为做品牌要投入很多广告成本,没有形成一个知名品牌,甚至很多茶叶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而是笼统称为“铁观音”。
6、茶文化旅游经济开发不充分
安溪县虽然做足茶文章,大力弘扬茶文化,通过茶叶会展吸引各地生产、经营者的广泛参与,达到促进茶叶贸易、引进先进技术、扩大融资渠道等目的,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办展体制落后、缺乏专业人才、行政色彩过浓等等。
四、安溪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1、茶叶产业化发展
安溪茶业企业众多,但是分散而实力强的很少,中国加入WTO,要参与国际竞争,一个重要的策略是企业集团化。企业集团化是指企业以产权为纽带,优势产品为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将产品关联度强的众多企业,通过资产的合并、兼并、划转等途径,组成新的更大的企业群体,对现有存量资产进行重新配置,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形成新的规模优势。对此,天福集团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天福集团系由世界茶王李瑞河先生在大陆创办的茶专业集团。天福集团到2011年02月28日在中国大陆开设1077家“天福茗茶”连锁店,天福集团现有漳州天福茶业有限公司茶厂(福建漳州)、天元茶业有限公司茶厂(福建福州)、夹江天福观光茶园有限公司茶厂(四川乐山)、天福食品厂(福建漳州)、天福茶食品厂(四川乐山)等5 家工厂;2家茶博物院,2个高速公路服务区、1个“唐山过台湾”石雕园。“天福”获为“中国驰名商标”,是全国获此殊荣的第一家茶业企业。天福集团集茶叶分级包装、销售、科研、文化、教育、旅游为一体,是当前世界最大的茶业综合企业。天福集团集茶业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文化、教育、旅游为一体,是当前世界最大的茶业综合企业。因此,安溪茶业企业应该坐到谈判桌前,进行资源重组,以当地龙头企业为核心,组建若干茶业集团。由国营福建省安溪茶厂改制而成的安溪铁观音集团就是一个好的先例,该集团以“凤山”为注册商标,公司拥有上万亩优质生态茶园,年生产加工乌龙茶5000-8000吨,产品畅销日本、东南亚、俄罗斯、美国、香港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凤山牌系列产品拥有国优、部优、省
优及各种国际、国内博览会金奖等荣誉30多项,一直是国内外市场上的主导产品。“凤山”注册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福建省著名商标、全国重点保护商标,并在新加坡、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香港等七个国家和地区延伸注册,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均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2、重视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实行科教兴茶
在新的世纪里,安溪茶业要有更大作为,首先必须实现指导思想从资源开发转到整体素质的提高上来,重视技术开发和人才的培养。坚持不懈地改善茶区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把茶业科技真正放到第一生产力位置,提高茶叶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科学技术对茶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科教兴国”体现在茶业发展上就是“科教兴茶”。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等国内茶叶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同过多种途径,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各方面的茶叶专家,通过项目课题、远程咨询、现场指导等形式为安溪县茶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并建立茶叶科技专家库,以备随时咨询。并通过运用生物工程和信息工程等现代科技手段,在茶树育种、生态茶叶、高效栽培技术、茶树病虫害预测与生物防治、茶叶深加工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果、新经验。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这些新成果,新经验,促进茶业可持续发展,茶叶经济增效,茶农普遍增收,农村落后面貌彻底改观。
3、大力发展绿色食品茶叶的技术创新,促进安溪茶叶消费得持续发展
树立安溪茶叶的绿色食品理念,建立和实施卫生质量标准及其监控体系,保证卫生质量安全。通过综合防治、科学施肥来保证原料来源安全。同时,可以加强茶树育种技术及推广体系的创新。良种是实现“一优两高”(优质高产高效)的关键措施。虽然目前安溪县无性系良种普及率达到90% 以上,但良种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品种混杂、抗性低,如何提纯复壮现有的主栽品种、引进新良种、加强选育和推广优质高效茶树新品种还存在一定差距。因而要尽快建立适合本地区良种选育一良种繁殖一良种推广体系。同时要进一步研究嫁接换种在提高工效、简化管理、稳定成活率,稳定种性等方面急需攻克的技术,为加强良种的普及率寻找新的途径。首先要加快对茶树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发掘更多的优异种质资源供育种利用。其次在育种手段上要利用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选育出新品种。利用基因转化手段培育出抗病虫害品种,从根本上解决茶叶的农残问题。
加快低耗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的创新。在茶园基础建设上重视农技措施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积极推广低耗、高效、综合的栽培技术,如深耕改土、植草种肥、铺草覆盖、客土增肥、树冠修剪与机械采茶等。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特别是茶园施肥技术的革新,具有极大的潜力,宜推广测土施肥、配方施肥,提高肥效利用率。茶园有选择性的机采仍是空白,以致名优茶生产成本始终居高不下。同时机采、机剪的机械价格
水平还未达到使用者普遍接受的程度,机械性能有待稳定。这些都需要通过进一步技术革新解决。
以建设生态型茶业为目标,实施茶园无公害的生产技术。有机茶的开发、无公害茶叶的生产已成为进一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资源,减少和防止污染,促进农村特别是广大茶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因地制宜,以建设生态型茶业为目标,实施茶园无公害的生产技术。按技术标准发展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茶叶,逐步建立和转换一批有机茶园,积极开展有机茶生产,扩大国内外市场。
4、大力建设生态茶园,促进安溪茶叶生产的可持续
安溪县可以根据不同乡镇或区域的具体特点,因地制宜选择生态茶园建设模式,例如:立体植物结构型、食物链型、立体食物链综合型等等。同时,还要进一步探索生态茶园建设技术措施,通过全面规划布局茶区的山、林、水、路等,在尽量保护茶区原有的树林、植被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宏观环境条件,创造一个适宜茶树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
5、发展茶叶循环经济,促进安溪县茶产业的放大与永续发展
实现茶叶生产的“减量化”,节约物资与能源的投入。要尽量使用土地减量化、水资源减量化、施用肥料减量化、喷施药品减量化、施用能源减量化等,力求在茶叶生产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提高生态效益。同时,还要加强节能环保型加工机械引进应用,开发应用清洁化能源如电能、液化气等新的节能型生产设备,实施供热作业与加工作业隔离等技术,以达到车间清洁加工和节约能源的目的。还可通过茶叶生产的“再利用”和“再循环”,延伸产业链,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
6、用品牌文化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品牌的魅力,也是文化的魅力。安溪县委、县政府应纵观世界经济全局,带领安溪人民实施“优质、精品、名牌”茶叶发展战略。在这一战略的实施进程中,“安溪铁观音”、“中国茶都”、“安溪茶文化”可谓是“旗手”和“号角”,她们不但完成了原始积累,还筑成了有价值、有文化、有个性、有很强渗透力的品牌文化。我们可通过这些品牌文化的融合与提升,来推进安溪茶产业不断地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民营企业应以政府统一打造的大品牌文化为依托,扩充生产要素,提高自身市场运作管理能力,拓展和占领市场。安溪铁观音有了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制高点”,如何保护、经营好这一品牌关键在于依法规范,出台相应的保护措施,提高保护措施的技术含量和功能,才能真正维护安溪铁观音的品牌形象。“中国茶都”是中国茶叶流通领域的一大品牌,必须进一步拓展文化的应用功能,提升品牌效应。还要围绕销售队伍建设、市容市貌整治、优质服务、诚信经营等方面的软环境创建“绿色茶都”,以保持茶叶市场不竭的动力、潜力和活力。“安溪茶文化”与安溪茶经济的互动紧密相关,已成为安溪茶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我们要有思维创新,在更高的层次上挖掘茶王赛、茶艺表演等文化产品的内涵,谋划精品,提高品位,促动茶文化品牌的进一步发展。
五、总结
有人说,21世纪会是茶的世纪,茶的全世界推广给安溪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和压力。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列入国家发展战略,作为中国著名侨乡和重要的台胞祖籍地,安溪迎来了历史性的重大发展机遇。安溪县必须利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有机契机,依托安溪茶业的品牌效应和对台人文优势,以海峡两岸(安溪)茶业合作加工示范区为龙头,加快海峡茶博园、海西茶业基地、闽台茶叶机械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打造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科研、包装、物流、旅游、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产业发展格局,尽快把资源优势化为产业优势,实现茶业效益最大化,力争把安溪铁观音打造成国际性大品牌,从而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屈家新.用国际市场理念整体推进乡镇茶业产业化发展[J].中国茶叶,2002(24).[2]冯廷俭.福建名优茶发展趋势与品牌战略探讨[J].福建茶叶,2007(1).[3]刘乾刚、杨江帆、蔡建明.“福建乌龙茶”的品牌问题及营销思路[J].福建茶叶,2004(4).[4]冯廷俭.福建名优茶发展趋势与品牌战略探讨[J].福建茶叶,2007(1).[5]叶霖露.安溪茶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福建茶叶,2004(2)
[6]高显达.安溪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战略.2009(12)
第五篇:安溪茶产业的SWOT分析
安溪茶产业的SWOT分析
游小妹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福安355015)
摘要:本文从安溪茶产业的现状出发,结合SWOT理论框架,对安溪茶产业的发展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安溪 茶业SWOT
THE SWOT ANASYLS ON ANXI TEA INDUSTRY
YOU xiao-mei
(Tea Research Institute,Fujian Acaedemy of Agricultrual Sciences, Fu’an 355015)Abstract:The author analyzed the tea industry of Anxi using theory of SWOT.Then Policy Suggestion were put forward.Key word: Anxi;Tea industry;SWOT
安溪是我国重要的产茶大县,作为安溪的支柱产业,茶产业在整个安溪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安溪茶园总面积40万亩,茶叶总量4万吨,约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1/3,占福建省乌龙茶总产量的1/2,茶叶总产值超40亿元,茶叶收入占农业人均收入43%以上,达2048元,其中以茶为生的茶农茶叶收入更是高达90%以上,作为古老茶乡,安溪拥有长达1000年的产茶历史,茶产业在当地的经济发展、就业带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国际上技术壁垒的盛行,安溪茶产业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虽然安溪茶叶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展现,但也面临着不断加剧的竞争和随之而来的各种挑战。本文就安溪茶产业的发展现状,运用SWOT战略分析的框架,分析安溪茶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通过对安溪茶产业全面的了解,明确其在国内外的竞争地位和实力,分析如何在进一步的发展中扬长避短,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并提出相对的政策建议。
一、SWOT战略分析框架
SWOT战略分析是管理学中用于企业战略分析与判定的一个重要手段。它通过对企业的外界环境和内部资源进行分析,发现企业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识别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做出有利于企业的最优决策。其中竞争优势(S)是指一个企业超越其竞争对手的能力,或者指企业所特有的能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资源,一般来说技术技能、人力资源和竞争能力等都可能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W)是指企业相对其竞争对手缺少的东西,也包括某些会使企业处于劣势的条件;潜在机会(O)包括市场机会和潜在的发展机会,作为管理者应当确认每一个机会,评价每一个机会的成长和利润前景,抓住机遇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面临威胁(T)是指公司所处的环境中那些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构成威胁的因素,主要包括潜在的竞争对手、替代品抢占公司销售额、主要产品市场增长率下降、社会消费方式的不利变动等。
由于SWOT战略分析方式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其应用范围仍在不断扩大中。从现有的文献来看,虽然SWOT战略分析较多的应用于企业层,但将研究对象从企业扩展到整个行业后,其理论分析的框架依然十分有效。本文将研究对象定位于安溪的茶产业,通过全面的分析整个安溪茶产业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所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明确安溪茶产业的竞争地位和实力,在此基础上推动安溪茶产业的持久发展。
二、安溪茶叶产业的SWOT分析
1.安溪茶叶产业的S(优势)分析
经过多年的发展,安溪在茶产业方面已经具备了自己特有的优势,并体现在资源丰富性、茶文化悠久和茶产品差异性强等方面。在茶叶资源方面,安溪在生产茶叶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自然环境优越独特,韵育出安溪茶叶浓厚清醇的香味。在品种资源方面,全县的茶树品种资源丰富,共有各种优良茶树品种60多个,并建立了“铁观音”、“毛蟹”、“本山”和“黄旦”四个名种及名茶基地,同时安溪茶都作为东南沿海重要的茶叶集散地,在市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茶文化方面,作为“铁观音”的发源地,安溪拥有悠久的茶叶生产加工历史,同时也造就了安溪丰富的茶文化,并以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风格独特的安溪茶艺,经过多次的国际性茶艺博览会的表演,日趋成熟;令人赏心悦目的茶歌茶舞,也受到群众的喜爱;声名远播的茶王赛,形式丰富多彩,规格不一,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添加乐趣。茶文化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带动着安溪茶叶走向世界;在茶叶产品的差异性方面,安溪作为中国主要的乌龙茶生产大县,其产品在国内外都具有明显的独特性。一方面中国是以绿茶生产为主的国家,只有福建、广东和台湾等省生产乌龙茶,而安溪作为福建生产乌龙茶的主要地区,其铁观音又具有十分独特的产品特性,从而吸引了大批消费者。另一方面,其他的产茶国大多以红茶为主,很少生产特色茶,但是世界范围内对乌龙茶等特色茶的需求却不断增加。把安溪茶产品的独特性放到全球市场上,进一步凸显了安溪茶产品的差异性,而且这种差异性正逐渐成为构筑安溪茶叶对内对外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安溪茶叶产业的W(劣势)分析
安溪茶业的劣势主要体现在生产规模、生态环境和产品技术含量等方面。虽然安溪从事茶叶生产的人很多,但是大多数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一家一户式的生产仍然占主导地位。小规模的生产使得茶农们难以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与预测市场行情,很多情况下凭经验盲目生产茶叶,经济效益波动较大,茶叶质量也难以统一,无力抵御因市场竞争带来的风险。尽管也有诸如“八马”、“安溪铁观音”等大型龙头企业,但由于茶叶产供销一体化体系尚没有完全形成,茶农的生产加工难以统一规划和管理,不利于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影响安溪茶产业的整体发展;近年来安溪茶园生态环境有所恶化,由于长期实施以增产为主导目标的茶园管理,以至大量喷施农药化肥,对茶园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茶园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土壤退化较严重。茶农重施化肥,轻施有机肥,加上茶园过于郁蔽,耕作深翻困难,使土壤酸化,板结明显加剧。许多地方不考虑山顶、山下、地质和坡度等自然条件,在山上全部种上茶树,容易造成水土流失[1]。茶园生态系统薄弱,不利于安溪茶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安溪茶叶产品技术含量低,在茶叶生产中,普遍存在茶叶科技投入与推广不足的问题,并直接影响到茶叶新产品的开发,造成茶叶产品陷入低技术含量-低价格-低回报-低科研投入-低技术含量的恶性循环中,茶叶产品技术含量难以得到实质性提高。同时茶叶科技研究与实际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联系不够紧密,各环节脱节现象明显,科技成果无法有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此外,技术的落后还对茶园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无法开发新的农药产品,农药残留仍是困扰安溪茶叶发展的一大难
题[2]。
3.安溪茶叶产业的O(机遇)分析
安溪茶业的机遇主要来自于其自身的独特功能和国内外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张。一方面由于乌龙茶独特的功效(如减肥)被医学研究不断证明,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随着消费要求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从以前的营养型逐步过渡到健康型消费,对乌龙茶的消费将不断增加,这从需求层面为安溪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全球市场的放开和贸易自由化的深入,都更好的促进了安溪茶叶走出国门,而国内掀起的乌龙茶热潮也成为21世纪推动安溪茶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4.安溪茶叶产业的T(威胁)分析
加入WTO后,虽然面临的市场更加广阔,但安溪茶叶的生产销售同样面临着威胁。由于安溪茶叶在生产过程中,投入较多肥料与农药,茶叶的农药残留成为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因素,特别是绿色贸易壁垒兴起之后,其影响更加明显。茶叶市场的竞争同其他产品一样,也存在品牌竞争。随着广大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更加追求的是高品质茶叶,茶叶消费正在进入高端市场。但是茶业品牌却存在诸如市场覆盖率低、缺少名牌、品牌打造力度不够、形式单
一、品牌打造缺少标准化支撑等问题。安溪的茶叶品牌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即缺少高端品牌产品的支持,而这并不利于安溪茶叶对外市场的开拓。
三、推进安溪茶叶产业发展的对策
通过对安溪茶产业的SWOT分析,其自身具有的优势(资源、茶文化等)应加以利用;对于自身的劣势,要通过加快实施产业化经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茶叶科技创新来避免,同时通过加强国内外宣传与产品结构的调整来把握机遇,努力推进安溪茶产业的发展,通过加强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引导扶持来化解威胁。
1.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随着市场竞争力的逐步加大,要进一步振兴安溪茶产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安溪县的资源优势,发挥安溪境内群山环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长的自然资源优势。在茶叶品种方面既要有效利用现有的60多个品种,尤其是突出诸如“铁观音”、“毛蟹”、“本山”、“黄旦”等优良品种,同时也要考虑未来茶叶的消费趋势,在保存原有品种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其他优良品种,开发新品种。安溪县的茶叶劳动力资源较为充足,可以考虑以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为主,通过专业培训等方式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推动茶文化与经济结合积淀多年的茶文化使安溪茶产业成为中国茶叶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安溪茶文化与安溪茶叶经济的互动紧密相关,也成为安溪茶经济发展的催化剂。通过在更高的层次上挖掘茶王赛、茶艺表演等文化产品的内涵,促动茶文化品牌的进一步发展。通过举办茶王赛、展销会、新闻介绍会、茶艺表演等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对国内外宣传安溪的茶文化,从而扩大安溪茶文化的影响力,提高茶文化的知名度,促进经济发展。此外还可以利用茶旅游来推动茶叶经济的发展,通过茶文化与茶业经济的紧密结合,来深度挖掘安溪县的文化潜力。
3.加快实施茶叶产业化经营
为了更有效的发挥安溪茶产业的优势,必须坚持走茶叶产业化经营道路。通过进一步健全茶叶生产组织机构,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鼓励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实现横向的合并或纵向的产业链扩张,来组建茶叶生产、销售集团,培育一
批经济实力雄厚、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新、科技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茶叶龙头企业。要努力发挥现有企业的群体优势,在集团内部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并通过统一建立生产基地,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来大力实施科教兴茶战略,搞好安溪县的茶叶产业化经营。
4.倡导可持续发展战略
对安溪茶产业来说,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茶叶生产必须从资源优势转为生态优势,改变目前重数量不重质量的发展策略,走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为此,安溪县应一方面推动生态茶园的建设,通过长远布局和科学规划,在高起点上开垦新茶园;另一方面,在原有老茶园的改造方面,通过对茶农进行引导和宣传,说服他们加大对中低产茶园的改造。在茶园管理上要坚持品质优先的原则,禁用国内外禁止使用的农药,加大生物肥、有机肥的使用,利用生物技术来应对病虫害,努力发展安溪的生态茶产业。
5.加快茶业科技创新
安溪茶叶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已经创造出了自己特有的制茶技艺,这种经过历史考验的特种技术,在当今的安溪茶叶生产中,既要努力坚持、继续和发扬,又要与时俱进的进行创新与提升,如空调做青等新工艺、茶叶内含物提取等。安溪茶叶不但要保持和发展传统的风格,还要以市场化的视野来时刻关注消费者与市场的变化,及早把握消费需求的新特点,立足于安溪茶产业的现状,加大在茶叶产品深加工、茶叶食品开发、茶叶机械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力度,在产品上则可以开发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如高多酚类茶叶产品、清香型乌龙茶产品的开发。
6.加强国内外宣传
为提高安溪茶叶产品知名度,就要充分发挥安溪县茶叶同业公会的作用,利用茶王赛、新闻介绍会、茶艺表演等活动,通过新闻媒介大力宣传安溪乌龙茶丰富的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真正提高安溪茶叶的影响力[3]。对于国内市场,要充分发挥中国茶都的作用,利用中国茶都这个拥有茶叶展览厅、交易厅、功能全面的新型茶叶批发市场,来拓宽安溪茶叶的销售渠道,鼓励茶农、茶叶企业到全国各地开设专卖店,通过广大的销售点来占领国内市场;对于国外市场,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利用国际上的茶叶拍卖市场参与茶叶拍卖。通过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增加对拥有大量客户国家的宣传与促销,积极开拓独联体和欧美市场,扩大市场范围,争取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引导更多的茶叶企业申办自营出口权,通过发挥资源优势和华人众多的优势来开拓国外市场。
7.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
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新形式,为更好的迎接挑战,安溪茶叶应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提高茶产品的加工深度,开发附加值高的产品。从目前的形式看来,市场上的一些茶饮料、保健茶、药用茶等无公害产品还处于发展阶段,相对于其他产品,这类产品的利润率较高,市场也很广阔。由于茶多酚对人体健康有诸多的好处,茶多酚的提取已成为茶产品市场的热点。所以安溪县更应该发挥资源丰富的优势,对茶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大力发展各种高附加值的茶产品,与原有成品茶的生产共同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促进安溪茶叶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时安溪也要抓住种种机会大力发展品牌产品,目前的安溪茶叶产业主要品牌是“安溪铁观音”和“安溪黄金桂”,他们的品牌名就体现出产品的原产地和特定的品质,尤其是近年来这两个品牌名还先后获得国家原产地保护标志,进一步丰富了茶叶品牌的内涵。因此,安溪可以通过这两大品牌为载体来创造新名牌,实现安溪茶叶向品牌茶叶的转变。
8.加强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引导扶持
针对安溪广大茶农信息封闭的状态,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和履行为茶农服务的责任,认真做好服务工作。政府部门应加快职能转变,把不应由政府承担或由茶叶协会承担比较合适的职能,划归茶叶协会,比如行业标准、行规行约的制定,行检行评,质量监督与检测,标识和资质证书颁发等,由茶叶协会承担比较合适,把不属于政府职能的职、责、权下放给茶叶协会,充分发挥茶叶协会的作用。应探索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协会发展道路,政府部门为协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树立茶叶协会发展理念,让茶叶协会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和服务平台,成为政府联系广大企业的桥梁和纽带[4]。
参考文献:
[1] 徐飙.福建省农垦茶业现状与发展思路[J].福建茶叶,2002,(5):21-23
[2] 陈宗懋.乌龙茶和花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J].福建茶叶,2002,(10):4-6
[3] 陈荣冰.加入WTO对福建茶业的影响及其对策[J].福建茶叶,2002,(7):18-19
[4] 谢东梅.绿色技术创新与茶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茶叶科学技术,2004,(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