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乐学园“家庭教育大讲堂”介绍
优乐学园“家庭教育大讲堂” 优乐《0-3岁早期教育系列课程》将家庭教育讲座作为课程的重要部分组织专家研发和制作,开设“优乐早教大讲堂”,针对0-3岁早期教育的关键性问题,由权威的早期教育专家和大家分享0-3岁早期教育最新成果,为我们具体讲解早期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方法。
“家庭教育大讲堂”围绕0-3岁早期教育中大家关注的问题,安排一期十二个讲座,具体如下:
1.“做三好妈妈,育卓越孩子——我的教育心得”
讲座由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前教育专业博士点负责人,中国蒙台梭利协会副会长袁爱玲女士主讲。讲座中袁教授结合培养女儿李源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她如何将自己的早期教育思想贯彻到具体的教育实践。
在她的教育下,她女儿1岁4个月大就认了350个汉字,4岁过了阅读关,2003年报考美国大学时托福考了633分,作文满分,SAT(美国高考)考了2390分(满分2400),被康奈尔大学录取。同时参加中国国内高考,考出总分813分和广东省英语单科状元的好成绩。李源大学三年级被选中到摩根大通实习。毕业后被华尔街一家著名金融机构录用。李源掌握有5个国家的6种语言,现在耶鲁大学商学院攻读学位。出版有小说《华尔街的似水年华》。袁爱玲教授自身就是成功对自己女儿进行早期教育的典范。
2.“0-3宝宝多元智能培养方略 ”
讲座由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前教育专业博士点负责人,中国蒙台梭利协会副会长袁爱玲女士主讲。讲座介绍了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大家每个宝宝都具有多元智能,即八大智能。
尽管每个宝宝在这些智能上的表现各有差异,但只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结合和运用,就能完成不同的活动及解决不同的问题。讲座还为广大家长提供了根据自己宝宝特点,培养宝宝智能的方法和策略。
3.“家庭教育重心就是培养习惯——重视从0岁培养好习惯”
讲座由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前教育专业博士点负责人,中国蒙台梭利协会副会长袁爱玲女士主讲。讲座认为培养宝宝的好习惯要从0岁开始,并将其作为家庭教育培养的中心,同时,提出了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宝宝好习惯的方法和策略。
4.“怎样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
讲座由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前教育专业博士点负责人,中国蒙台梭利协会副会长袁爱玲女士主讲。讲座从现实角度剖析孩子成长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让家长重视习惯的培养,重视孩子个性的培养。
5.“如何捕捉宝宝的敏感期”
讲座由河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院秘书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袁赟女士主讲。讲座告诉大家宝宝每一个行为都揭示了他们生命过程中的秘密,而这一切都是自然赋予的,是生命助力的驱使,这个助力就是我们所说的敏感力,而这个时期就是敏感期;另外告诉家长如何去捕捉宝宝的敏感期,去了解宝宝成长的秘密,从而,开启宝宝幸福的人生。
6.“如何培养宝宝健康人格”
由华南师范大学蒋慧博士主讲,讲座围绕宝宝健全人格培养的意义、宝宝健全人格培养的内容、如何培养宝宝健全人格三个方面,可以使家长对宝宝健康人格培养具有全面的了解。
7.“幸福家庭源于脑健康早期筛查和康复服务——介绍欧洲全身运动GMs评估技术”
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中心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优生优育协会脑潜能开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红博士主讲。讲座介绍了国际上广为推广和应用的欧洲全身运动GMs评估技术,详细讲解了婴幼儿脑瘫及其他严重神经发育障碍超早期预测技术,该技术的有效性在国内外都得到了有效证实,适宜在社区应用和开展。
8.“音乐:婴幼儿最好的启蒙教育”
由上海市特级教师、著名幼儿音乐教育专家曹冰洁女士主讲。曹老师认为我们所处的环境中到处都是音乐,人的呼吸一强一弱,说话的抑扬顿挫,走路的不同速度,雨声、风声、流水声、四季变换等都是一种节奏。甚至胎儿在母体中早就感受母亲的心跳节奏,因此音乐实施与我们同在。
同时音乐确实能促进综合素养的发展进而达到一个健全人格的教育。曹老师主张对0-3岁婴幼儿可以从创设音乐的环境、培养倾听能力、动手操作增强兴趣等方面引导,运用充分的想象力、创造力去开拓一
个最美妙音响世界,培养亲子间浓浓的情感,促进婴幼儿健康快乐地发展。
9.“讲讲宝宝的故事——承认与培育您的宝宝”
由获得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十佳中青年幼儿园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拔尖人才等称号的幼教教研员、高级教师王莉娟女士主讲。讲座通过理论解析、案例分析、现场体验与互动,让家长初步了解蒙台梭利的儿童观,知道孩子有其自然成熟与成长的规律,理解孩子发展的独特性与丰富性,以及作为教养者应该“顺应”其天性而“助推”其成长、“开启”其潜能的教养理念,并愿意在亲子生活中体验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乐趣。
10.“婴幼儿意外伤害的预防”
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专业教授、全国卫生职业教育儿科护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张静芬女士主讲。讲座列举了婴幼儿意外伤类型,包括心肺复苏、休克、溺水、触电,以及外伤、出血、被动物咬伤、烧伤、烫伤等各种不同的损伤,指导家长学习婴幼儿意外伤害的预防及初步急救的相关知识。
11.“宝宝语言培养家庭简易巧方法”
由上海市黄埔区教育局教研员、上海市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张红女士主讲。讲座通过具体实例引导既能帮助家长了解宝宝在特定年龄阶段语言发展的特点,又鼓励家长尝试和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语言教育形式,使宝宝的语言能力得到更加全面、有效的发展。
12.“做好家园衔接,帮助幼儿走好人生第一步”
上海市一级幼儿园——紫霞幼儿园园长王妇美女士主讲。讲座从一个长期从事早期教育的实践工作者的角度,梳理了婴幼儿焦虑行为背后产生的原因,主张通过一日作息时间、饮食起居习惯、幼儿主体意识等的比照,帮助家长分析不适应的原因,提出在幼儿未入园到入园初期,从家庭、幼儿园两方合作,共同努力配合做好家庭中习惯培养、能力锻炼、膳食平衡等。
第二篇: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观后感
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观后感
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观后感1
感谢家庭教育专家徐勇和王小慧的讲解传统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好的家训家风怎样传承与运用。认真聆听之后,受益匪浅!王小慧老师给出的三点宝贵建议,很适合现代家庭当中建设家训:守正气培元气化怨气!她运用自身经历讲述家教的重要性,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就是孩子的模范,家长的一言一行会在不经意间给孩子巨大的影响。所以,家长在要求孩子懂礼貌尊重他人的时候,能够想象自己是不是这样做到了呢?
记得有一次,晴晴犯了错,我狠狠的训斥了她,还说了一些重话,说你再这样我就打你了。本来没觉出问题,但是之后她居然学会了这句话,动不动就说我就打你,这让我很懊悔,也很悲伤,懊悔以前不该对孩子这样说话,悲伤的是孩子对妈妈说这样的话,所以趁孩子还能纠正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必须谨言慎行,对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要三思而行,不管你是在多么生气的状况下都要想到我这样做这样说会对我的孩子产生什么的影响。
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观后感2
昨天下午2:30我园召开全园家长会。会场上坐满了各班的家长,有的家长还拿着笔记本认真地坐着笔记。家长会的主讲人时从北京来的家庭教育专家——常海教授。
风趣的付教授做了题为“家园协同培育孩子健康成长”的专题讲座。他结合典型事例以及自身教育子女的亲身经历,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教育孩子。
一、搞好家庭教育,意义十分重大
二、高度关注孩子,全面健康成长
三、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必须付出
四、加强家园联系,共同培育孩子
常教授有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父母是学出来的。狼爸虎妈”是极端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的特点是“家长主导型”,由家长来决定孩子的成长方式和成长路线,并利用一些惩罚手段去维护家长的权威,达到既定的教育目的。家长们也应转变传统应试教育的理念,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在尊重孩子自主权利之上给予孩子合理的引导和教育。以自身的.丰富阅历和专业的眼光帮助孩子进行选择、判断,而不是逼孩子成才或者规划孩子成才;”深感在这方面我对自己的女儿做得不好,以后要努力啊。他要求家长每周每月都看点教育孩子的文章,这也正是我们的欠缺之处。
谢谢苏园长组织的这次家长会!
第三篇:乐优皇茶产品的简单介绍
乐优皇茶文化简明知识
1、茶祖故里 世界茶源—名山
区位:雅安市名山区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结合部,东距成都110公里,幅员面积614平方公里,辖9镇、11乡、192个村,总人口28万人。区位优越明显,交通便捷,是雅安桥头堡,成都后花园。
环境:生态优越,森林覆盖率达68.5%,空气质量达国家一级标准,水质量达国家二类标准,被誉为“绿色世界”、“天然氧吧”。
沿革:名山历史悠久,公元553年,始建蒙山县。公元593年,改蒙山县为名山县至今。201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名山县,设立名山区。
特色:名山是是仙茶故乡,以茶为特色,因茶而闻名,是世界植茶始祖吴理真的故乡,境内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化圣山。茶是名山强区之路、兴业之基、文化之魂、富民之本。茶园面积达30余万亩,农民人均拥有茶园面积1.26亩,位居全国第一。全县98%的村产茶,90%的农户以茶为 1 生,茶叶产业已成为我县农民赖以生存和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茶产业已成为名山的特色优势产业。
“蒙顶山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山已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生产基地县、全国茶叶高产优质高效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县、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茶叶)基地强县,获“中国名茶之乡”称号,名山是中国绿茶第一县。
2、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顶山
蒙顶山又名蒙山,位于四川省名山县境内西部,因大禹治水蒙山旅祭的故事出自我国最早的地理文献《尚书·禹贡》中有“蔡蒙旅平,和夷厎绩”,是我国历史地理文献中最早出现的山名之一。海拔高1456米,生态良好,自然环境优美,温暖多雾,素有“雅州天漏,中心蒙顶”之说。山上文物古迹众多,著名文化古迹有天盖寺、甘露灵泉石牌坊、甘露井、皇茶园、天梯古道、智矩寺、永兴寺、千佛寺等,新建景点有茶坛、世界茶史博物馆等。蒙顶山茶更闻名于世。2004年,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23个产茶国专家代表共同发表的《世界茶文化蒙顶山宣言》确立了“蒙顶山是世界茶文明发祥地、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化圣 山”的历史地位得到世界公认。2005年,被命名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8年,被授予全国首批省级自然与文化遗产称号。
3、世界植茶始祖——吴理真
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年),名山人吴理真在蒙顶五峰之间驯化野生茶树,培育出“高不盈尺,叶片细长,叶脉对分”的灌木型茶树品种,开创了人工植茶的先河,茶树人工种植由此推向全国,惠及世界。
北宋绍圣年间原温江县令孙渐(任职1095-1107)游览蒙山后写《智矩寺留题》“步庑阅刓碑,开龛礼遗塑①”“昔有汉道人,薙草初为祖。②”
宋淳熙十三年(1186),孝宗皇帝敕封他为“甘露普慧妙济大师”,时过两年,又将其封为“甘露普慧妙济菩萨”。
北宋石碑《金石苑》“宋 甘露祖师像并行状”碑文,宋代大学者王象之撰《舆地记胜》、明代杨慎在《蒙茶辨》中均有记载。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考察蒙顶山后在《茶业通史》中肯定:吴理真是世界人工植茶第一人。蒙顶山成为世界茶人寻根问祖的圣地,吴理真是世界茶人祭拜的植茶始祖。
①步庑阅刓碑,开龛礼遗塑:走廊上阅览圆形刻碑,拜祭岩壁上三石室供奉的先祖塑像。庑:走廊、廊屋。刓碑:圆形刻碑。
②昔有汉道人,薙草初为祖:愉以前有一个西汉代的道人,割除杂草种茶被后人奉为茶祖。薙:割除。
4、蒙顶山茶
名山县区素有“仙茶故乡”之美誉。“扬子江心水 蒙山顶上茶”、“蜀土茶称圣 蒙山味独珍”等华章佳句传唱古今。
蒙山种茶,始于西汉,至今有2000余年,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名的茶区之一。地处于中国和世界最宜绿茶生长北纬30°地带,是国宝大熊猫的栖息地,加之优越的降雨、日照、多雾等气候和酸性肥沃土壤、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环境优越等生态条件,造就了品质卓越、千年传颂的“蒙顶山茶”。唐天宝元年(742年),蒙顶山茶列为贡品,绵延到清末1169年。经历了一个从药品、饮品、贡品、祭品到商品的茶叶发展系统完整过程,其间名茶辈出,贡茶不断,在中国和世界茶叶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蒙顶山名茶有蒙顶甘露、蒙顶黄芽、蒙顶石花、蒙山毛峰,外形秀美,内含物丰富,品质优异,回味甘甜,《本草》载“真茶性冷,惟雅州蒙山出者,温而祛疾”。1915年蒙顶山茶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9年蒙顶甘露获中国十大名茶称号。“蒙顶山茶”证明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著名农产品区域品牌。
5、仙茶、贡茶、佛茶
传奇仙茶:蒙山仙茶的传说较早,最早记述蒙山茶与众不同的东汉《图经》云蒙山茶“受阳气全,故香。”唐李德裕入蜀“得蒙茶饼以饫于汤瓶上,移时尽化。”以验其真假者即此。最为神奇的记述是五代毛文锡《茶谱》有一则传奇“„谓曰蒙山中顶茶„若获一两,以本处水煎服,即能祛宿疾。二两,当眼前无疾。三两,固以换骨。四两,即为地仙矣。„„”。北宋《东斋记事》记蒙山“方茶之生,云雾覆其上,若有神物护持之。”以后的各种茶叶文献及相关资料记述蒙山仙茶的较多。
蒙顶山山形巍峨雄壮,似连天接地,蒙顶五峰,也是道家崇尚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的理想场所,五峰之中皇茶园突出为阳,甘露井下凹为阴,阴阳相济,中心栽七株仙茶对应北斗 七星,四面围栏象征四方四季„。这样天造地设地方才能孕育出仙茶,才有喝上清峰仙茶后长生不老、成仙的传说。
《四川通志》载“名山之西15里有蒙山,其山有五顶,中顶最高,名曰上清峰„即种仙茶之处。”汉时甘露祖师吴理真手植茶树7株于山顶,“高不盈尺,不生不灭”,称曰“仙茶”。并建立御茶园,遗址至今尚存。清代四川资中籍状元骆成骧赞道:“五峰撮指擎向天,七株正在掌心处。”
千年贡茶:蒙山茶从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进贡至清代末年(1911年)长达1169年绵延不绝。
贡茶品名有:雷鸣、雾钟、石花、甘露、雀舌等。唐代有17个郡有贡茶,名目40余种,蒙顶茶独占鳌头,名列第一。唐文宗开成五年(840),日本慈觉大师园仁从长安归国,唐朝皇帝赠给他的礼物中,即有“蒙顶茶二斤,团茶一串”。宋代贡品“万春银叶”和“玉叶长春”。明代蒙顶茶贡品改为炒青散茶,有:甘露、黄芽、雀舌、芽白。
后来,上清峰“皇茶园”的七株仙茶列为正贡茶,每年在园中采摘茶叶,制成后专供皇帝饮用。在园外采制的茶叶献给诸王府。工艺上极重色、香、味、形,通过炒、晾、揉、焙,使蒙茶的外形内质为之大变,形成了“味甘而清,色黄而碧,6 酌杯中香云幂覆,久凝不散”的特点,为现代奠定了“半炒烘,形卷曲”的工艺格局。
蒙山茶贡茶在采摘、运送等的仪式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在上清峰茶祖吴理真所植七株茶树被圈定为正贡并封为“皇茶园”,所采鲜叶在智矩寺制作。每岁采贡三百六十五叶,天子郊天及祀太庙用之。园以外产者曰‘陪茶’”;《名山县志》(清光绪版)记载贡茶的运送,“每贡仙茶正片,贮两银瓶„。皆盛以木箱,黄缣丹印封之。临发,县官卜吉,朝服叩阙,先吏解赴布政使司投贡房。经过州县谨护送之,其慎重如此。”
祭祀佛茶:茶与禅宗的结缘源于禅宗的坐、禅、定,与茶的精神内涵一致辞。蒙山仙茶神奇的传说和朝野上下一致推崇,引得佛教高僧也到蒙山种茶参禅,把蒙山仙茶奉为敬佛祀祖的专用茶。五代陶谷在《清异录》卷四中有:“吴僧梵川„自往蒙顶采茶„共不愈五斤,持归供献。”这是蒙顶茶用作佛教祭祀用品的最早记载。宋代有不动上师,人称甘露大师,居于蒙山永兴寺,曾为普济幽灵,集瑜伽焰口及密宗诸部,辑成《蒙山施食仪》,成为佛门必备课诵仪轨。《蒙山施食仪》,旨在利济孤魂。《供养赞》中有“„蒙山雀舌茶奉献,酥酡普供养释迦„”语。后有兴慈大师力倡蒙山施食,并加入六番开示,称为大蒙山施食。清代《金石苑》考证录入“宋甘露祖师 像并行状”碑,记述祖师吴理真生事,被宋孝宗皇帝封赏为“灵应甘露普慧妙济菩萨”的事。2004年,蒙顶山茶送到法门寺贡奉佛祖释迦摩尼,法门寺为此专门举行了中断近百年的供奉仪式。
6、茶马古道
北宋前期,所产粗茶通过天全——康定和芦山的灵关——松潘、汶川,畅销于藏、羌地区,经昌都、拉萨等地,再到尼泊尔、印度,主要交换藏区所产马匹、药材、兽皮羊皮等,这条最早的“茶马古道”。宋朝为了解决用兵需马,于成都设置提举茶马司,主管 “榷茶”(专买专卖)博马。茶叶运至秦(天水)、熙(临兆)、河(临夏)州买马场以茶易马:水路经渝州沿嘉陵江溯水而上,到凤州转运;陆路经邛州、成都、汉州、利州、青阳驿,至陕西兴州转运,销售地区远达青海都乐、新疆和田等地。明代及以后,名山边茶(藏茶)运销路线主要有两条:
一、名山——天全——泸定——打箭炉(康定)。
二、名山——雅州——荥经——化林坪——冷碛土——泸定——打箭炉;经打箭炉转运至昌都、拉萨等地,再到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3100公里。运输方式主要由茶商请脚夫(也称背夫)背运或采用驮马运输。
7、茶马司
茶马互市兴于唐,盛于宋、明时期,止于清代。位于国道318线名山区新店镇东部,是宋代熙宁年间政府为筹办茶马政事,垄断茶叶买卖,保证以茶易马的顺利进行。现存正厅一间,左右厢房各两间,以及前厅柱石。当时,在全国主要产茶区和临近产马地区分别设置了几十处买茶场和买马场,仅在黎(汉源)、雅(雅安)两州就设置了四处买马场。又在雅州、名山县、百丈县、荥经县、芦山县等设置了五处买茶场。被毛泽东主席赞叹“伟哉虞公,千古一人!”的南宋著名抗金名相虞允文曾在名山任职茶监,主办榷茶买马事务。历经岁月风霜,时世变迁,而今名山县新店镇保存的“茶马司”遗址全国仅存,见证了一千余年以茶易马、以茶制边的历史。
8、蒙顶山五大文化
1、贡茶文化。蒙山茶进贡皇室,从唐天宝年间至清末从未间断。蒙山贡茶有两种:一是蒙顶“七株”专供祭祀用的“仙茶”,另一种是专供皇帝和达官享用的五峰所产之茶。《茶业 9 通史》载,“每岁采贡茶三百六十五叶。万春银叶和玉叶长春都是贡茶,属蒸青团茶。”《名山茶业志》引《锦绣万花谷续集》、王士祯在《陇蜀余闻》、雍正元年《四川通志》和沈廉在《退笔录》都有记载。仙茶成为皇室专门祀祖用品,时间较迟,只见光绪廿二年(1894年)。
2、茶马文化。宋代时,由于赵宋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朝庭下旨以名山茶交换藏区的良马,即“以茶易马”,由此产生的茶马文化是名山茶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有茶马古道、背夫文化、汉藏文化等。茶马古道有多条,最为著名一条主道,以雅安名山为起点的“川藏茶马古道”,是川藏间互利互惠的商业交易通道。在雅安境内又分为两条到康定,再从康定到西藏拉萨,最后到不丹、锡金和尼泊尔。
3、祭祀文化。《尚书·禹贡》有“蔡蒙旅平,和夷厎绩”记载大禹治水成功后,在今雅安蔡山(周公山)和名山蒙顶山祭祀上天的事迹。说明蒙顶山几千年前是祭天之地。《名山县志》(清光绪版),详细记述了蒙顶山皇茶采制大典、每年采制进贡皇茶和祭祀的程序,民国后,蒙山茶虽停贡,但名山知县仍派驻蒙山,照旧采制,作为县内重大祭祀之用。从2003年起我县恢复了3月27日茶祖诞辰日“蒙顶山皇茶采制大典”,内容有:祭祀茶祖、皇茶采摘、贡茶制作、贡茶启运,同时还有采茶比赛、歌舞表演等活动。2004年第八届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在雅安隆重召开,来自全世界23个产茶国家的茶叶专家学者 与国内领导、专家共同祭拜了茶祖吴理真。组团前往陕西法门寺祭祀佛祖释迦牟尼,祭祀轩辕黄帝,山东祭祀圣人孔子。2009年7月9日,来自全国25所高等农业院校参加“2009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茶学学科发展与改革研讨会”的70位茶学专家、教授自发组织到蒙顶山,在著名茶叶专家杨贤强、宛晓春、刘勤晋教授的带领下虔诚祭拜世界植茶始祖——吴理真。每年,都有省内外的茶人自发到吴理真广场、蒙顶山天盖寺祭拜茶祖,省内不少企业将吴理真雕像请回供奉,认祖归宗,定期祭拜。
4、禅茶文化。自古蒙山多寺庙,蒙山与茶与佛教联系极为紧密,现存的古寺有永兴寺、千佛寺、智矩寺、天盖寺、静居庵等,禅钟声声、香火缭绕。茶性与禅悟本性相通,即“茶禅一味”。永兴古寺在佛教界很有名气,其因有三,一是三国时期的开山祖师是来自印度的高僧空定大师。二是北宋时,印度高僧不动上师佳锡于此,创编《蒙山施食仪》,深为佛教界所信奉,时至今日尤为天下丛林庵院、乃至居家信徒以为日课,已编入《禅门日诵》和《早晚课》之中。三是唐代高僧道宗禅师,植茶树,习茶艺,禅法入茶名曰“禅茶”,视饮茶为参禅明心之道,借茶悟道,茶性禅性融为一体。
5、茶道茶艺。蒙山派 “龙行十八式”茶技,相传是北宋高僧禅惠大师在蒙山结庐清修时所创。1999年以来,经整理相 关资料,对蒙山茶艺、茶技进行挖掘,最后形成了“龙行十八式”和“天风十二品”,被誉为蒙山“茶艺双绝”。融茶道、武术、舞蹈、禅学、易理为一炉、充满玄机妙理,每一式均仿龙的动作,龙兴云雨,景弛浪奔;同时还创有茶艺天风十二品,禅茶一味(十二式),丰富多彩。
龙行十八式为:
一、吉龙献瑞
二、玉龙扣月
三、惊龙回首
四、乌龙摆尾
五、祥龙行雨
六、白龙过江
七、潜龙腾渊
八、威龙出水
九、青龙入海
十、异龙行天
十一、战龙在野
十二、神龙抢珠
十三、飞龙在天
十四、亢龙有悔
十五、龙吟天外
十六、猛龙越海
十七、龙转乾坤
十八、游龙戏水。
9、扬子江心水 蒙山顶上茶
蒙顶山天盖寺位于蒙顶五峰之下,始建于三国,宋淳熙年重修,内供奉茶祖吴理真像。寺前右侧为清雍正六年所立“天下大蒙山”石碑,记述了吴理真植茶历史。寺周围绕13株千年古银杏,果实无胚芽仍能繁殖,被誉为“仙果”。在山顶、寺前、古树下泡上一杯蒙顶山茶,仙山、仙境品仙茶,清香阵阵,细品两千年蒙顶山茶文化,仙乐袅袅,聆听一万里茶马古道铃声,感悟颂扬蒙顶山茶的名联诗句:
1、“扬子江心水,蒙山顶山茶”是颂扬蒙顶山茶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幅对联,出自于明代科学家陈绛《辨物小志》卷五,原文为:“世传:扬子江心水,蒙山顶山茶。”从 13 现有文献看,该句又从元代李德载所著元曲[中吕]《阳春曲 赠茶肆》中第三段“蒙山顶上春先早,扬子江心水味高。陶家学士更风骚。应笑倒,销金帐,饮羊羔。”第一句中演化而来,将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和刑部侍郎刘伯刍评天下之水“扬子江南零水第一”与唐代李肇《唐国史补》记载的蒙山茶“号为第一”相应,第一水泡第一茶,天下无双。中泠泉位于江苏镇江金山,由南零、中零、北零泉组成,中零出水最多,三零统称中泠泉。在明清和民国时期,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地区很多茶馆都将此联作为店面的主要楹联,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茶联。
2、“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出自宋代画家、诗人文同《谢人惠寄蒙顶茶》,全诗共16句,赞扬蒙顶山茶,并描写采摘、制作、品饮及饮后神清气爽、杂念顿无有感受。最开头的一、二句为“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灵根托高顶,圣地发先春。”
3、“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琴茶》诗中(《全唐诗》第13卷)。诗中描写:诗人在晚年最爱听的曲是《渌水》,最爱的老朋友是蒙山茶。
4、“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出自《蒙山白云岩茶》诗,作者唐代黎阳王(另一说为明代浚县人、兵部尚 14 书王越),是赞美蒙顶山茶的名句之一。七言诗的前半部分描写蒙顶山茶优美的生长环境和烹煮的最佳方式,最后用这句来高度概括蒙山茶是中国第一茶。
10、古代文化遗存,茶文化新景观(图片略)
1、智矩寺。
2、千佛寺。
3、永兴寺。
4、茶坛。
5、天盖寺。
6、甘露灵泉院石牌坊。
7、甘露井。
8、皇茶园。
9、大禹石像。
9、甘露石屋。
10、马岭大石梯·茶马古道。
11、天梯古道。
12、天下大蒙山石碑。
13、世界茶文化博物馆。
14、蒙顶山形象山门。
15、吴理真广场。
16、碑廊。
17、蒙茶仙姑像。
18、茶坛。
19、中国植茶始祖吴理真雕像。20、千米文化景观长廊。
21、中峰万亩生态观光茶园。
22、双河万亩生态观光茶园。
11、蒙顶山名茶
1、蒙顶甘露。“甘露”出于明代初期。此名来历一是纪念蒙山植茶祖师吴理真,“甘露”梵语是“念祖”之意;二是茶汤似甘露。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四川总志》、《雅安府 志》记有“上清峰产甘露”,明代《茶笺》、黄龙德《茶说》均有记载。蒙山甘露的特点:原料一芽一叶初展,采摘期清明前后,鲜叶嫩度很高,内含物最丰富。成茶外形银丝典卷,芽银白多茸毛,嫩绿油润。汤色黄绿清亮,滋味浓厚鲜爽,回甜隽永,香气持久。不仅外形秀丽多姿,内质也最好,是近代名茶工艺烘炒结合、形质统一的典型。
工艺:三炒、三揉、三烘,即鲜叶摊放→杀青→摊凉→头揉→炒(烘)二青→摊凉→二揉→三炒→三揉→做形提毫→烘焙→匀小堆→烘焙提香→包装。
2、蒙顶石花。宋史《食货典》有记载,可谓为蒙山制茶工艺的“鼻祖”。此茶曾受到唐代白居易、黎阳王、段成式等诗人赞扬。石花的特点:原料单芽,色黄绿,芽型适中,成茶外型扁直齐整,银毫毕露,峰苗挺锐,形如峻峰奇石之石花。冲泡后茶汤色黄而碧,味甘鲜嫩,香纯持久。
工艺保持古老制作方法: 鲜叶摊放→杀青→摊放→炒二青→摊放→炒三青→摊放→做形提毫→摊放→烘焙提香→包装。
3、蒙顶黄芽。黄芽属黄茶类。唐《国史补》中记有“茶之名品,蒙山之露芽”。文彦博、苏轼、文同曾作诗赞誉。黄芽原料单芽,清明前采摘,色黄绿,成茶芽条壮硕,芽尖毕露,色泽黄亮,油润有金毫,开汤后淡黄明亮、底芽嫩黄。味纯、17 浓、鲜、嫩。香甘似熟板栗,余味萦绕口腔,可多次冲泡,是黄茶类名茶珍品。
工艺:鲜叶摊放→杀青→初包→二炒→复包→三炒→摊放闷黄→整形提毫→烘焙干燥→包装。
4、蒙山毛峰。特点:原料一芽一叶初展,采摘期清明谷雨前后,鲜叶嫩度很高,内含物质最丰富。成茶外形紧细较直显锋苗,细嫩多毫,嫩绿油润,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醇甘爽,香气持久。
5、边茶。又称南路边茶,现又称藏茶,属黑茶类。最早从宋代开始制作,销往藏、青、甘等地,“蕃戎嗜名山茶,日不可缺”。用比较粗大的茶叶枝梢或春茶老芽、茶末作原料,调制拼配后,经过蒸、沤、晒(焙)、压而成。其特点是,保持了原茶类品质,久藏不易变质,便于远途运输,熬煮食用,色老汤浓,利于消除油腻,帮助消化。至清代,因市场需要,名山边茶演变为粗、细两类。细茶类分为毛尖、芽细、芽砖;粗茶类分为金尖、金玉、金仓。
初制工序:杀青→揉念→拣梗→干燥→二次揉捻→做色→二次拣梗→二次干燥
精制工序有:筛分→拼堆→称茶→蒸制→舂制→堆码→包装。
12、中国绿茶第一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改使农民获得土地,茶业大发展。
1951年在蒙山永兴寺成立西康省茶叶试验站。
1958年,按照毛泽东主席“蒙山茶要发展,要和广大群众见面”的指示,组织800余人上蒙顶山开荒种茶,并以净居庵为场,建立茶叶培植场。
1959年,“蒙顶甘露”被列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63年,成立四川省“国营蒙山茶场”。
1979年,在蒙顶山海拨1400米处的柴山岗娄子岩发现4株千年古茶树。
1981年,“蒙顶”牌茶叶商标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全县从1949年的6768亩到1976年达24800亩。科技工作者先后审定蒙顶系列省级良种4个、地级良种2个、名山系列国家级良种1个、省级良种2个。
2001年,蒙山茶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现已更名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蒙山茶》国家标准。
在“茶业富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全区20个乡镇中有16个乡镇茶园面积上万亩,98%的村产茶、90%的农户以茶为主,全区614平方公里的大地已成为山青、水秀、茶绿的壮观“茶海”。全区有茶叶加工企业近千家,其中乡镇茶叶加工骨干企业216家。通过引进和培育骨干企业,全县现有省、市、县级龙头企业19家,其中茗山、朗赛、蒙顶皇茶、跃华、皇茗园、禹贡、大富、大众茶业跻身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行列。全区形成了以名优绿茶为主的种类齐全、加工精细、有不同生产经营规模和不同产品经营层次的产业格局。
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蒙山茶地理标志产品》。
2010年1月,“蒙顶山茶”证明商标被认定为四川省著名商标。茗山茶业生产的“蒙山”牌甘露和黄芽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跃华、皇茗园、味独珍、圣山、禹贡等5家企业的产品被选为上海世博会四川馆礼品茶。
2010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上海世博馆驻足欣赏了中国蒙顶山“龙行十八式”茶技表演。12月,名山县被命名为全省现代农业产业(茶叶)基地强县。2011年10月,第七届中国茶叶经济年会,名山县获 20 “2011年全国重点产茶县”(第二名)。2011年12月,名山县获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口茶叶生产基地县”称号。2011年12月,名山县获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口茶叶生产基地县”称号。2012年元月,农业部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协会授予“蒙顶山茶”品牌“2011消费者最喜爱中国著名农产品区域品牌全国100强”,2012年11月中国茶叶学会授予“名山县中国名茶之乡”称号,2013年4月,CAR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和《中国茶叶》公布2013“蒙顶山茶”品牌评估价值为13.49亿元,在四川省名列第一。2014年“蒙山”、“蒙顶”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蒙顶山茶”、“蒙顶”、“植茶始祖”获“消费者最喜爱的100件四川商标”。至此,蒙山茶已发展到30多万亩,产量、产值逐年上升,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绿茶第一县”。
二〇一四年六月三十日
第四篇:酷乐学园.CCTV中学生夏令营
CCTV中学生酷乐学园夏令营(7天6夜)
第一天:上午报到午餐下午游五山石窟
晚上 篝火晚会(即欢迎晚会)
备注:父母义工出席,第二天回去,晚上露营。
第二天:上午农场体验午餐无休下午农场体验
晚上CCTV中学生频道线上课程学习
第三天:上午交通消防知识、卫生包扎知识午餐无休
下午农村现场实习量血压、包扎等
晚上CCTV中学生频道线上课程学习
第四天:上午拓展训练午餐无休下午拓展训练
晚上CCTV中学生频道线上课程学习
第五天:上午拓展训练午餐无休下午拓展训练
晚上CCTV中学生频道线上课程学习
第六天:上午励志课程午餐无休感恩课程
学生成果展(父母出席、晚上露营)
第七天:上午早餐后回程(家长可带着孩子宁海自驾游)
预期达到德行、礼仪、安全、感恩、学习等知识的提升以及良好习惯的培养。
第五篇:优乐早教PAD介绍(写写帮推荐)
“优乐早教PAD”介绍
优乐早教PAD是中国第一台婴幼儿家庭早期教育移动学习终端。优乐早教PAD会同优乐学园网,面向0-3岁宝宝的父母、准父母提供专业的早教课程资源、专家答疑互动、SNS社区生活、个人空间、行业资讯等专业的早教应用服务,使得面向婴幼儿的教育、交流、服务,打破地域、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了随时、随地、专业、快捷、方便。
课程配置: 宝宝发展水平测评:8个发展维度,12个成长阶段,96个测评模块,随时评测宝宝成长指标
宝宝家庭教育指南:9阶段发展水平深度解析,9阶段亲子活动专业指导,帮您做智慧父母
宝宝家庭教育讲座:敏感期教育,脑潜能开发,多元智能培养,成败案例剖析,培育家庭早教专家
宝宝亲子活动课程:9阶段情景课程,上千个亲子活动(含几十类视觉听觉课程),构建家庭亲子园
宝宝区域特色课程:教育部早教试点区域研发,创新亲子活动+针对性讲座,让您选择更多元 功能特点:
教育性:量身定做早教学习系统,装载全面系统的早教课程,知名专家远程答疑
便捷性:平板电脑和学习终端完美融合,早教和娱乐两不误 互动性:教育和保健专家在线答疑,96个测评模块,随时关爱宝宝发展
趣味性:测评、游戏、活动、闪卡、讲座结合,健康、情感、语言、智力、动作、社会性多领域
情景性:课程取自真实环境、真实情景、真实游戏、真实活动,角色模拟,身临其境
效益性:3年课程持续更新,3年课程免费升级,投入一次,受益一生 规格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