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入党申请书(安吉)安吉现状
安吉县情
安吉地处浙江西北部,建县于公元185年,汉灵帝赐名“安吉”,取《诗经》“安且吉兮”之意。全县总面积1886平方公里,七山一水二分田,人口45万,辖10镇5乡1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是中国竹乡、中国白茶之乡、中国椅业之乡、中国竹地板之都,国家生态县、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美丽乡村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省示范文明县城、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特别奖),被评为中国人居环境奖。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02亿元,人均GDP突破4万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3.5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3.93亿元,增幅连续四年居全省前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2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840元,增幅连续四年居全市第一、高于省均水平。
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安吉地处长三角经济圈的几何中心,是杭州都市经济圈重要的西北节点,属于两大经济圈中的紧密型城市。目前与上海、南京和杭州、湖州等周边大中城市分别构成了3小时和1小时交通圈。已于2007年底建成的杭长高速一期与申苏浙皖高速相连接,实现了与上海、南京的全程高速,车程缩短到2.5小时。随着2011年杭长高速二期实现全程通车和申嘉湖高速西延工程即将启动建设,届时将构建形成30分钟到杭湖、90分钟达沪宁的快捷交通网络。商合杭高速铁路过境安吉设站项目正式列入铁道部和浙江省合作协议,将在“十二五”期间启动建设,实现了安吉铁路交通项目历史性突破。通杭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已纳入浙江省和杭州市“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届时安吉与杭州的时空距离将进一步缩短,真正实现与杭州的同城发展。
美丽乡村影响深远。从2008年起,安吉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总体目标,以“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为主要原则,以“环境提升、产业提升、服务提升、素质提升四大工程”为基本路径,全面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全力打造长三角新农村建设示范区,探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特色模式。三年来,全县美丽乡村覆盖面达到75%以上,精品村达到108个,9个乡镇全覆盖,呈现出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大格局。美丽乡村已成为安吉继中国竹乡、国家生态县之后的第三个全国性品牌,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工程、全省新农村建设的品牌工程、全县人民共建共享的民心工程。
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安吉是著名的“中国竹乡”、“中国椅业之乡”、“中国白茶之乡”和“中国竹地板之都”。竹制品、转椅两大主导产业迅速提升,竹制品加工形成从根到叶、从物理利用到生化利用配套完善的产链,以占全国2%的立竹量创造了全国20%的竹业产值;
转椅有七大系列5000多个品种,年产6000万把以上,占据国内市场的三分之一,与此同时正积极培育绿色食品、健康医药、机械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主动与沪杭等大都市对接,产业配套和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空间布局以省级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以天子湖园区和梅溪临港经济区为两翼的工业“金三角”成型,除此之外,休闲旅游业加速转型提升,环灵峰山、黄浦江源旅游度假区建设全面展开,一批旅游综合体初显雏形,丰华五星酒店、欧洲小镇、天使乐园等一批高端休闲项目加快建设,形成了天文观象、高山滑雪、竹海熊猫、生态影视等特色景点,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正全力打造全省首批旅游经济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县、长三角首选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发端于黄浦江源头的西苕溪孕育了神秘的古越文明,是古越国重要的活动地和秦三十六郡之一的古鄣郡郡治所在地。上马坎遗址赋予了安吉独具魅力的文化符号,成为“浙江旧石器文化遗址考古第一点”;千年古刹灵峰寺,与杭州灵隐寺被誉为姊妹寺;涌现了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三国东吴大将朱然、近现代艺术大师吴昌硕、著名林学家陈嵘、画家诸乐三等名家巨匠,形成了具有安吉特色的竹文化、茶文化、孝文化、昌硕文化等。社会保持稳定和谐。蝉联省平安县“六连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适宜创业与人居的地区之一。深入实施“保障体系完善”、“公共服务均衡化”、“就业创业增收”、“低收入群众关爱”、“人居环境优化”等改善民生五项行动,财政支出六成以上投向社会民生事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和福利体系进一步健全,建成全国最大的生态博物馆、全省最有特色的县级体育中心和全省设施最完善、最具人性化的社会福利中心,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城乡教育发展更趋均衡协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
1.93:1,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列全省第19位,安吉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社会和谐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
发展前景无限广阔。“十二五”时期,安吉县将坚持“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发展战略,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全面提升长三角先进特色制造业集聚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休闲经济先行区、山区新型城市化样板区和创业与人居优选地的建设水平,努力打造生态化、国际化、现代化的美丽安吉。
2011年,安吉将乘势而上提升“安吉速度”品质、提升“安吉服务”品牌,力争超额完成第十二次党代会的目标任务,为夺取“奋战五年·再造安吉”全面胜利、确保“十二五”精彩开局而奋斗。安吉将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大平台、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培育大企业,打造高品质的“安吉速度”;以全面提升“中国美丽乡村”为总载体,同
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品牌产业、建设品位村镇、培育品质农民,全力打造全国首个县域大景区,加快推进“大乡村”向“大景区”提升、“美丽乡村”向“美丽安吉”跨越,构筑“优雅竹城-风情小镇-美丽乡村”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塑造特色化的“安吉样板”;弘扬“努力到顶、坚持到底”的作风,组织开展“百项会战”行动,建立健全一抓到底的责任体系、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和绩效优先的考评体系,重抓落实、赢在执行,锻造高素质的“安吉服务”。
第二篇:安吉游戏
还孩子童年的样子
每每看到女儿拿着电视遥控、拿着手机、玩着IPAD,就会觉得现在的孩子真可怜,物质条件不比过去差,却失去了童年的那个样子„„
小时候,没有电视,我们也能用沙子做饭,用树叶做菜、用瓦片做碗。办家家是每天必不可少的游戏„„依然玩得很开学、很快乐。
小时候,没有超级粘土,我们也能用泥巴加水做出想要的车、房子、娃娃„„ 小时候,没有游乐场,没有攀岩墙,我们却能在大树上爬上爬下,山上、河里无时不见我们“忙碌”的身影,每次回家都是一身泥,免不了一顿挨骂,不过第二天还是要偷偷的去玩。
小时候,没有风筝,我们就几个小伙伴一起,你找竹片,我找纸,他做浆糊,虽然做了好几次才能飞起来,但是当风筝飞起来的那一刻,可有成就感了。
小时候,没有积木,每到玉米收成的季节,最喜欢的就是给大人们剥玉米粒了,剩下的玉米梗就是搭建高楼大夏的法宝。
抓石子、玩小棒、跳房子、跳皮筋、跳竹竿、丢纸牌、还有还有„„一幕幕让人难忘的童年。
回想在幼儿园做幼教的那几年,为了迎合家长,我们大班的孩子已经学会了加减法,认识了很多字,还会背诵好多诗词。而户外除了那个能让家长一目了然的大型塑料滑滑梯外,再无其他。这个时候的孩子们过的是无游戏时代,孩子的眼神告诉我们,他们一点都不快乐。
国家对幼儿教育慢慢的重视起来,去小学化,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老师们就大量做区域角,做教具,设计或采购一些逼真的高结构材料,并且给这些区域或者材料制定玩法。这个时候的老师们特别辛苦,做了很多材料,一个一个的区域角在幼儿园的大小角落,班级角落随处可见。可孩子们依然不开心、不快乐,他们就像工厂里面流水线上的操作工,每一道工序都在机械性的重复。这个时候的孩子们过的是假游戏时代。
快乐的游戏到底是什么?
我们不是孩子,不知道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游戏。可我们也曾经是孩子,那些一幕幕让人难忘的童年游戏„„而这些快乐的游戏都不是成人安排我们玩的,而是自发的,没有成人规定,也没有成人的约束。这些游戏都不是关在室内就能完成的,大多都是在户外进行游戏。
孩子应该在哪儿玩?玩什么?
材料的选择:游戏材料根据孩子自身而产生。游戏材料的准备、投放基于对孩子的了解和观察而产生(孩子喜欢什么,我们就投放什么)。
孩子可以掌控的材料:还原真实,来源生活,来自自然,坚实耐用(才能大胆去使用)
底结构材料:底结构-才能高创造,才能易设计。(积木-孩子可以设计高楼大厦,可以设计长城,车等,发挥孩子的创造力
简单材料:玩具的设计理念,越简单的材料就是越复杂的材料,不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老师不设计,孩子才能最大限度的去设计自己想要的作品,材料越简单,孩子们才能搭建出复杂多样的作品。
一次游戏中,孩子们不断地调整和设计自己作品,孩子们设计各种玩法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当这种难度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时,他们会加大难度,同时也满足了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老师只有一双眼睛,仅凭老师的一双眼睛很难去发现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然而每个孩子都是自己发展区的知情者。(一个梯子可以有多种玩法,一物多玩,一玩多物,当梯子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时,孩子们会增加高跷,增加梯子,在平衡板上走高跷,增加了游戏的难度。)
把游戏还给孩子,把游戏的自主权交给孩子,他们可以决定自己玩什么和跟谁玩,可以自由的选择游戏材料,玩法由孩子自己决定。没有了游戏规则的限制,没有玩法的规定,孩子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这个时候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和内心的自信告诉我们,他们是快乐的,这才是孩子们想要的真游戏,这才是孩子童年该有的样子„
浙江阿凡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安吉游戏”器材。学前事业部总监:小周老师***(微信同号),欢迎您咨询。
第三篇:安吉新闻
安吉.南京旅游共推活动新闻稿
近日,由安吉县人民政府主办,安吉县风景与旅游管理委员会承办的主题为“牵手锦绣金陵,畅游美丽乡村”安吉·南京旅游共推活动在南京启动。南京市政府秘书长张强、南京市旅游园林局副局长杨胜春、安吉县人民政府县长单锦炎出席并发表了致辞;南京市旅游业协会会长丁小平、湖州市旅游局副局长计欣华、安吉县风景与旅游管理委员会主任王长玉,南京市白下区、秦淮区等旅游局的领导以及来自两地的优秀旅行社、主流新闻媒体等也都出席了此次活动。此外,本次活动还得到了南京市旅游局、湖州市旅游局和南京市旅游协会的大力支持!
会上,安吉旅委王长玉主任对安吉旅游做了简要介绍,重点突出了安吉旅游在生态休闲、农家乐、文化游等方面的特色与优势,并与南京旅游业协会签订了互助共推合作协议。安吉方还向南京方赠送了精美的“碳雕”,祝愿两地旅游合作共赢,携手并进!
同时,南京优秀旅行社代表还与安吉景区、旅游企业代表等交流互动,并就安吉具体景点、硬件设施、接待容量等现场提问,景区和相关旅游企业现场回答,加深了南京业界对安吉旅游的认识,进一步促进了两地旅游的交流与合作。随后,主办方还安排了答谢晚宴,席间,两地同仁互相交流,增进友谊,并由领导现场抽奖,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次日,安吉面向南京市民在夫子庙广场举行了推介活动,相关领导均出席并发表了讲话(王局采访)。安吉众多优秀景区、旅游企业、最美乡村还设置了展示台,面对面的向南京市民介绍并接受咨询。(江南天池陈总采访),安吉带来的乡土歌舞表演和丰富多样的旅游商品吸引了众多南京市民驻足,有趣的有奖问答让观众满载而归。
安吉是长三角的一颗生态明珠,“中国最美乡村”和“中国大竹海”两大品牌强势引领,拥有大竹海之旅,黄浦江源寻梦,昌硕文化觅踪,白茶故里品韵四条旅游观光精品带。目前全县有中南百草园、江南天池、中国大竹海、安吉竹博园等19家生态旅游景点、600多家农家乐,10多家特色乡村旅游产品,本次活动的举办不仅是安吉旅游景点的展示,也是安吉美丽乡村和旅游商品企业的全面介绍。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第四篇:安吉考察 文档
祯旺乡科技特派员张健组织人员赴安吉考察学习竹产业和美丽乡村建设 为落实我省美丽乡村计划和我县提出的建设美丽村居、和谐家园建设及发展竹产业。近日,祯旺乡科技特派员张健组织祯旺乡干部、竹农赴安吉考察学习竹产业和美丽乡村建设。考察团到达安吉的第一站是安吉县的林业局。在安吉县林业局,考察团认真听取林业局副局长陈林泉介绍的关于安吉县的竹产业和转椅两大主打产业的发展情况,陈局长说竹子是他们最重要的资源,要充分挖掘竹子的潜力,发展符合本地特色的生态经济。陈局长还特别强调,安吉作为中国的第一竹乡不仅具有2632家竹产品加工企业为当地人民解决了就业问题实现了每年13000元的人均收入,而且还完成了189个行政村60%以上的美丽乡村建设。随后,安吉县林业局产业科科长董敦义还给我们传授了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经济,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加强旅游的开发,从而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速度。
之后,考察团受邀参观了安吉县递铺镇横山坞村,该村有1500多人口是安吉县有名的精品村。在横山坞村大学生村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他们的村委办公楼和农户们合理规划的别墅群,详细了解了他们的管理制度及下一阶段的发展规划。随后,省科技特派员组织考察团了竹子现代园区、安吉恒丰竹木产品有限公司、浙江雪强竹木家居用品有限公司,了解它们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
考察的最后一天,考察团最后选择去当地的竹博园和百草园,观赏了安吉近360多种的千姿百态的竹子,以及了解他们相关的竹产品产业。这三天的考察,使我们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和启示,发现我乡的不足之处和针对自身的缺点扬长避短,科学规划利用我乡的竹业资源,提出“科学育竹、科学用竹、科学谋竹”的理念,最终发展本乡的经济,为创建美丽乡村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
第五篇:安吉县情
安吉地处浙江省西北部,是世界著名的竹子之乡,1996年李鹏同志视察安吉时亲笔题词“中国竹乡”。全县面积1886平方公里,人口45万,辖10镇5乡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近年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技兴林示范县、全国小水电先进单位、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中国书画之乡、中国白茶之乡、中国椅业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最佳人居环境范例奖,1996年步入省小康县行列。
安吉历史悠久。是秦古鄣郡郡治所在地。建县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汉灵帝赐名“安吉”,取《诗经》“安且吉兮”之意。千百年来,安吉造就了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一代艺术大师吴昌硕、著名林学家陈嵘、著名画家诸乐山等一批名家巨匠。
安吉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山区特色县。“川原五十里,修竹半其间”。全县竹林面积100万亩,立竹量1.4亿株,年产商品竹2000万支。竹制品加工企业遍布全县,年加工产值居“十大竹乡”之首。产品开发已形成五大系列700多个品种,远销东南亚、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安吉是著名的茶乡,茶园面积6.6万亩,年产茶叶3000余吨,其中“安吉白茶”全国独有,系茶中极品,多次在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获金奖,并获得全国唯一的茶叶类原产地证明商标。安吉有着丰富的水资源,以赋石、老石坎两座大型水库为主的各类水库总库容量达4亿立方,水力资源蕴藏量7.7万千瓦,现有101座小水电站,年发电能力超过1亿千瓦时;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总装机180万千瓦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座落在境内。安吉的土特产资源有“老三宝”——笋干、板栗、山核桃和“新三宝”——白茶、白果、竹叶黄酮。矿产资源有金属与非金属矿藏42种,其中膨润土储量在2000万吨以上,是亚洲最大的膨润土加工基地。
安吉是一个人居环境良好的生态旅游县。全县植被覆盖率75%,森林覆盖率71%,是天然的绿色世界,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水质达到Ⅰ、Ⅱ类,是气净、水净、土净的“三净”之地,被誉为最佳人居环境。以生态旅游为主要特色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拥有“中国竹乡”、“天荒坪电站”、“黄浦江源”、“昌硕故里”四大品牌和三条旅游热线,已成为由上海、杭州、黄山、苏州等国际旅游名品构筑的华东黄金旅游圈中的新亮点。占地600多亩,拥有300多个竹种的安吉竹博园,被国内外专家公认为世界最大、品种最全的“竹子王国”,园内的中国竹子博物馆浓缩了中国六千年竹文化史,是国内独一无二的竹类专业博物馆。省级自然保护区龙王山是黄浦江源头,保存有较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千年古刹灵峰寺与杭州灵隐寺并称姊妹寺,以此为中心建立的灵峰山森林公园集灵、古、秀、幽于一体。天赋度假村湖光山色,环境幽雅,是休闲观光的极好去处;中国大竹海是奥斯卡获奖影片《卧虎藏龙》的外景拍摄地。自1997年开始,安吉连续七年办节,带动了生态旅游业的迅速崛起,游客与日俱增,每年的增长幅度均在40%以上。去年接待游客202.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44亿元,门票收入1750万元。
安吉是一个投资环境优越的对外开放县。安吉距上海220公里、杭州65公里、湖州63公里。国家一级公路——04省道和11省道一纵一横贯穿全境,构筑了安吉与上海、杭州、南京、宁波、苏州等周边大城市的3小时经济交通圈。水路交通以浙江省七大水系之一的西苕溪为主干道,境内水运航程48公里,400吨位船只可直达湖州、苏州、上海等地。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安吉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县城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双管齐下,县城建成区面积已从96年的4平方公里扩大到了现在的10余平方公里,人口近10万人,一个“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的生态旅游——最佳居住地小城市初具雏形。经过多年发展,全县工业经济已形成以竹制品、转椅两大传统产业和新型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绿色食品四大新业产业为辅的“二加四”产业结构。转椅加工是安吉继竹制品之后的第二大特色产业,企业近400家,同类产品占全国市场三分之一。
安吉是一个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县。2003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0.15亿元,增长
13.8%;财政总收入7.01亿元,增长33.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39亿元,增长43.8%;农民人均纯收入5402元,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30元,增长9.3%。合同利用外资2.6亿美元,同比增长23.4%;实到外资9108万美元,实到内资12.12亿元,增长78.2%。去年,围绕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创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省级文明城市”,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安吉是一个充满潜力的生态名县。多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大胆探索和实践,安吉从创建“四乡”(即竹子之乡、转椅之乡、电力之乡、书画之乡)到实施“都市后花园”工程,再到全面实施“绿色工程”;从发展“一竹三叶”的资源经济,到培育绿色产业的生态经济,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即生态立县——生态经济强县之路,为打造一个有潜力的生态名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几年,我县工作的主要思路是紧紧围绕一个目标,深入实施一大战略,着力打造三张名片。一个目标。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生态县建设的目标。一大战略。就是“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我县将顺应当今发展新趋势,吸取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坚持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充分发挥安吉的生态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融入“长三角”,建设“一带四基地”(即环杭长线产业带、农产品供应基地、休闲度假基地、老年养生基地和环境教育实践基地)。三张名片。就是要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生态文化大县、生态人居名县,树立现代化生态县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