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西省2014年中考物理辅导的几点看法
山西省2014年中考物理辅导的几点看法
1.2014年试题要比2013年简单。
2.开放题不超过10%。
3.重点知识重点考,一般知识轮流考。4个理解、11个认识一定考。
1>理解要求:①通过实验,理解密度
②通过实验,理解压强
③理解欧姆定律
④结合实例理解电功和电功率。
2>认识要求:①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②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③通过实验,认识浮力
④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⑤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⑥通过实验认识磁场
⑦通过实验,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
量可以互相转化。
⑧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
⑨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⑩知道机械功、功率——上升为理解考 ...
⑾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焦耳定律,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
现象。——上升为理解考 ...
4.选择题:前5个是送分题,考估测、考现象(光、声、热、力和运动);
3个中等难度,2个较难。
动态电路题一定考。
浮力题考中等难度以上题,但不考F浮=ρ液gV排的计算。
5.实验题:ρ的测量、电学中伏安法测量、热学和光学轮流、新情境实验。
6.计算题:一个力学,以压强的计算为情境,结合机械功、功率的计算;
一个电学,可以电热结合,提倡考串联电路,并联电路要谨慎。
7.电和磁要求提高,中考分值提高到5分。
考法:可能一个选择题,一个填空题;也可以是一个实验题,但实验题不好考。静电现象、磁场、电磁感应可考,安培定则可考,右手螺旋定则不能考。
电动机:原理、结构、工作过程、能量转化可以考,但换向器,电流方向、磁场方向、导
体运动的方向间的关系不能考。
动圈式话筒、动圈式扬声器2014年作为考试要求。
8.课标新增“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意味着对热机的结构有要求。热机加大考查力度。
9.效率必须考,机械效率不计划大考,考其它效率。
10.单个动滑轮、单个定滑轮的特点可以考。
11.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以实验形式考有难度,不考不合适,可以放在填空、选择题简单考。
12.折射规律考现象。
13.I、U、R的概念有要求,但不敢大考。
14.串联电阻特点定量考,并联电阻特点定性考。
15.功特别重要,但电功不会大考。
2014年山西省中考培训部分变动的内容
1.动态电路必考
2、图像(必考)
3、效率必考
4、明确增加焦耳定律
5、浮力产生的原因可能考
6、安全用电必须考(可能考选择题)
7、2014年电和磁提高到5分
8、电磁感应条件要考,但不考安培定则
9、内燃机要考
10、估测必考
11、通过实验测平均速度可能考
12、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可能考
13、理解电功一定考
比如选择中应该有一个估测送分的题,一个声音送分的题,一个动态电路的题,一个浮力的题(不要求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但其余三种方法计算是可以的,与去年该题难度相当)。
实验探究题有密度的一道﹑电学的一道﹑热学的(用温度计测温度和观察水的沸腾)和光的轮流考(折射﹑反射﹑平面镜成像﹑透镜)﹑新背景的一道﹑是不是会加一个电与磁的。考核时可以从设计﹑仪器使用与连接﹑读数﹑数据分析﹑评估几个方面来考,去年的考法太单一。
计算还是压强的一个力学综合题和电学的一个综合题。机械效率不会在大计算题中考,但可以在填空中考,效率肯定考,但应该和去年考法类似,如考汽车效率问题,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能的转化必须考)。
我看了一下去年电与磁部分去为一道选择和一个填空,共5分,今年明确为5分,有可能出实验探究题,但不会让学生用左手定则或右手定则来判断,即使用左手定则或右手定则也是提前给出一种情况再做出判断即可。
后两章可能不考,如果考也是送分题,如回答电磁波。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一定不考,已经删除了。
测速度和静电可以考。安全用电必须考。
课标中理解四个﹑认识十一个是必考的内容,知道和了解的轮流考。
我能从听课笔记中汇总的就这些了。
张
第二篇:2018中考物理辅导:联系生活实践学好初三物理
2018中考物理辅导:联系生活实践学好初三物
理
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中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2017中考物理辅导的内容。
进入初三年级以后,很多同学在学习物理时会感觉到课本在编写时,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十分强调,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这些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及其伴随的科学方法也十分重视,而在训练和练习中由于方式的改变,也使有些同学觉得不太适应。这一方面是由于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深度有了一定的增加,学习要求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另一方面随着上海市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不仅教材内容在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在改革,需要我们学生的学习方法也能跟上和适应当前课改的发展。
二期课改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实践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与共同发展的能力。新的课程改革强调重视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经验构建知识,强调知识同生活与社会、科技的联系。
物理学科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一些重要的概念、规律都是通过实验获得的,对于这些概念、规律必须通过自身的实践感悟,弄清其形成的过程,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我们应当注意以实验为基础
(不光是我们同学在课堂上已做过的实验,还包括老师在课堂上做的一些演示实验和课本中的小实验)来复习和整理所学过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在整理过程中不仅要弄清实验的器材、实验的注意点,会分析实验中产生的问题,并且要结合所学的知识归纳得出结论,同时进一步弄清知识和结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实验为基础来进行复习和整理,能有效的帮助我们整合所学知识,也能较好的帮助我们进一步掌握物理科学研究方法。
物理学科的知识与社会实际、生活和科技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在当前知识经济与数字化时代下尤为如此,我们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寻找答案。在社会的真实情景或科学技术的虚拟情景中来增加我们的学识、学习课程,也是当前教学的需要,我们的同学应当利用节假日的大好时机走进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走进社区、走进 “东方绿洲”、走进大自然,来使自己获取更广泛的知识资源,获取更多的实践体验,或者通过开展学习设计、调查研究使自己的学习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2017中考物理辅导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
第三篇:2018中考物理辅导:物理复习注意公式总结归纳
2018中考物理辅导:物理复习注意公式总结归
纳
科学安排、合理利用,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中等以上的学生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部分学生成绩还会出现质的飞跃。为了复习工作能够科学有效,为了做好中考复习工作全面迎接中考,下文为各位考生准备了2016中考物理辅导。
物理
指导老师:广铁一中物理科李雪
第一阶段:打好基础。开始复习时,很有必要先把物理课本通看一遍,主要目的是对一些重要的概念、公式进行理解和记忆。然后结合中考复习参考书试着去解题,这样不但可以加强知识点的回忆和巩固,从而加深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还可以总结一些相关的解题技巧。
第二阶段:形成系统。由于中考物理公式、定理、解题方法比较多,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把一些应注意的公式、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加强前后之间的联系,并利用零碎时间多多翻阅。
第三阶段:查漏补缺。这一阶段,要对自己前两个阶段复习中出现含糊不清的、掌握不牢的地方重点加强。几乎每个考生在复习中都有某些头疼的地方,或是概念不清,或是方法不多。在最后的复习中应该通过与其他知识的联系,把这些心理的钉子拔掉,这样在考场上才能信心十足。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2016中考物理辅导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
第四篇:中考物理辅导物态变化:热学常识
中考物理辅导物态变化:热学常识
中考物理辅导物态变化:热学常识
【资料16】生活中的热学常识
1、冬天或气温很低时,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应当先用少量的沸水预热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内外温差过大,内壁热膨胀受到外壁阻碍产生力,致使玻璃杯破裂。
2、用焊锡的铁壶烧水,壶烧不坏,若不装水,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就烧坏了。这是因为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锡的熔点是232℃,装水烧时,只要水不干,壶的温度不会明显超过100℃,达不到锡的熔点,更达不到铁的熔点,故壶烧不坏。若不装水在火上烧,不一会儿壶的温度就会达到锡的熔点,焊锡熔化,壶就烧坏了。
3、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再装入钢罐中的;使用时,通过减压阀,液化气的压强降低,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灶中燃烧。
4、烧水或煮食物时,喷出的水蒸气比热水、热汤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变成同温度的热水、热汤时要放出大量的热量(液化热)。
5、夏天自来水管壁大量“出汗”,常是下雨的征兆。自来水管“出汗”并不是管内的水渗漏,而是自来水管大都埋在地下,水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水管,就会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外壁上。如果管壁大量“出汗”,说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较高,湿度较大,这正是下雨的前兆。
6、煮食物并不是火越旺越快。因为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结果只能加快水的汽化,使锅内水蒸发变干,浪费燃料。正确方法是用大火把锅内水烧开后,用小火保持水沸腾就行了。
7、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在离壶嘴一定距离才能看见“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看不见“白气”。这是因为紧靠壶嘴的地方温度高,壶嘴出来的水蒸气不能液化,而距壶嘴一定距离的地方温度低;壶嘴出来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即“白气”。
第五篇:初三物理中考考前辅导物理教学反思
一、考前心理、思维状态的调整
1.最佳状态:心理适度紧张;思维活跃流畅。
2.若心理过度紧张,采用转移注意力,心理暗示等方法。
3.若心理松懈,则要自我加压。
4.考前应看熟悉的习题或做简单的练习,不易做新题或难题。
5.在语文考试结束后,适当做些物理习题,使思维状态及时转换。
6.考前适当喝些咖啡、浓茶等,进入考场前讲讲笑话,能使思维活跃。
二、考试技巧、方法的运用
1.答题态度要认真,书写要工整,审题要仔细,答题要规范(如计算题)。
2.充分利用草稿纸,要适当画(电路)图,要写全公式。
3.计算的物理数据要合理,一般不会有繁杂数据,如:密度、压强、电压、电流、电阻等。
4.把握好时间分配,切忌前松后紧,一定要留15-20min的时间检查。
5.答题按题号顺序,遇到难题可先跳过,不会做的和有疑问的要做记号,检查时先解决。
6.审题时可用铅笔标出关键的词句,最后擦去笔痕。
7.要会分析材料题。方法同语文。
8.看清试卷要求(左上到右下),如g=?等。
三、物理试卷答题注意事项
(一)填空题
1.类型:常量;估计;科学家;简单现象;简单计算;原理应用;看(插)图说话;开放性问题等。
2.方法:直接填空法、分析填空法、图示分析填空法、计算填空法。
3.要求:仔细审题,关键词句,数值单位,准确到位。如:“加压”“蒸发”。
(二)选择题
1.方法:直接判断法、直接求解法、图示法、筛选法、排除法、推理判断法、极值法。
2.要求:仔细审题,关键词句,如“离焦点5cm”,“无法确定”,“先变大后变小”等。
(三)作图题
1.特点:内容广泛,有力学、光学、电学等,图的形式有示意图、图示法、电路图、实物图、函数图、模拟图等。作图时,要理解题意,根据物理概念、规律,按不同图形的特点和要求作图。
2.要求:作图要规范。用铅笔作图,长度、方向要精确,接线要到位,要有适当的辅助线等。
(四)实验题
1.类型:实验目的、原理及拓展;实验故障分析判断;实验报告(要素);实验数据处理(演绎――归纳);实验设计(根据目标、任务);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实验综合题;实验方法的考查;实验操作过程的考查;实验错解分析。
(五)计算题
1.两类:一类是基本题。它需用一个知识点的公式、定律,对能力要求较低。一类是综合题。它是将知识的节与节、章与章相对独立的各部分综合起来,运用两个以上的公式、定律,或需要较高的能力才能解答的一类题目。
2.估计:热学,力学,电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