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实验创新大赛观摩心得
“2013年湖南省中学生物教师实验创新大赛”观摩学习心得茶陵二中蒋凤姣
11月11日-13日,在长沙观摩了 “省中学生物教师实验创新大赛”。比赛的日程安排的十分紧凑,早上8点开始到中午12点,下午1点半到6点结束,非常的充实。这次的外出听课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也大开眼界,对中学生物教师如何实验创新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本次大赛一共有来自14个地市州地参赛人员28人,300多名来自全省各地的一线生物教师观摩和学习。11月12日早上8点,比赛开始,湖南省教育生产装备处主任彭干瑜致开幕词,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葛建中发言致辞,主要内容包括:感谢各位辛勤工作的教师;对目前农村和乡镇中学的生物教师队伍的缺乏表示担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自1995年生物教师实验创新大赛一直举办,比赛为生物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和自我展示的平台。
比赛正式开始,来自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和湖师大附中的特技教师庄远红、高建军、杨海明、王训明、董仲文等5人担任评委团。一共是28名参赛选手,比赛内容囊括高中和初中生物学科的众多实验。我受到很大启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思考和发现问题,争取也有机会参加比赛。以下我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兵团作战,精心准备。印象最深刻是常德澧县一中何俊老师的《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改进》,教材上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DNA染成绿色,而将RNA染成红色。但是书上的彩图和同学们做实验的效果,并不是很清晰,存在这许多不足。澧县一中生物组教师团队,通过多次试验,得出改进配方是染料配比为6:1,改盐酸的浓度为10%,使用提纯的甲基绿。使显微镜下的图片效果非常好,核仁明显。评委们惊叹这是他们看到的最美丽的核酸分布图,如同一幅山水画!这样的创新结果和澧县一中生物团队的共同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另外,他们前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材料,花费较高,遭遇很多次失败的尝试,才有了这样让人叹为观止的美图。
二、参赛教师实验操作规范,有条不紊。例如湘潭县一中康雪伟老师,在20分钟的比赛时间内,一边流利的描述她的实验改良和创新的方法,一边合理安排演示了“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组分的检测实验,她用葵花籽的透明薄膜作为脂肪检测的材料,改变之前花生切片效果不佳,在一定程度上创新,并且显微镜下观察效果非常好。让我学习到她的从容不乱和娴熟的实验操作技能。生物老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真正会做实验。
三、激情洋溢,引人入胜。28位老师的比赛在一天半的时间内紧张的进行,难免会使听者感到乏味,但是会场中总是不时回荡着笑声。参赛者的热情洋溢,至使大家都在认真聆听和学习。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永州蓝山县第二中学邓喜庆老师的关于“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创新和拓展。他选用的材料是透明水笔头、玩具枪子弹、医用胶布和两个塑料瓶。当他展示如何使用这些看不起眼的物件模拟性状分离实验时,我不禁惊叹,如此简陋的材料,却如此完美的完成了实验,相比教材中在塑料桶中多次取乒乓球,放回,摇匀,再取的步骤,节约了很多时间,也方便记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和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创新无处不在。也让我明白,要让别人认可,首先要自己认可自己,投入感情,不要照着教案念。
四、创新有法,创新有新招。在前往观摩这次比赛之前,我一直在疑惑,高
中生物教材已经很完美,实验也都设定好了,怎样才能创新?怎样才叫创新?
首先,创新要有新思想新想法。实验的创新想法源于生活。印象最深刻要属郴州市苏仙中学黄湘秀老师“植物呼吸作用的改进”,是七年级生物的课程内容。对于这个实验的改良,真是出乎人意外。她的实验装置是洗发水的按压泵、矿泉水瓶,旧棉衣等,材料易得,经济环保,制作简单,可以作为农村学校实验改进的方向。亮点是废弃材料洗发水按压泵的使用,仿佛在我们面前一位长发飘逸的带着洗发水清香的老师悄然走过。由此可见,创新也来自于生活,这位老师,洗头发时候还在想着教学,可见是多么的尽职尽责。
其次,要寓教于乐,生动有趣,又严谨合理。例如永州东安县澄江实验中学康明杰老师的“吸入与呼出气体中CO2含量比较的改良装置”为了学生的安全,将教材中的装置,仅通过在Y型管插入水中部分,套上一个切开一条缝的红胶头,起到类似心脏瓣膜的作用,创新性强,获得在场所有老师的多次鼓掌!评委们也惊叹说简化了操作,安全,了不起。
五、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来自湘西地区龙山中学向红艳老师,历经10多个小时从大山深处到达长沙,她演示的“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改教材上用萌发的种子、煮熟的种子的实验材料,采用是绿色树叶,实验效果明显。也获得评委老师的肯定和赞扬。
经过激烈的角逐和比赛,最后产生了8名一等奖得主,12名二等奖得主,8名三等奖得主。也意味着经过县、市的比赛,进入省赛的老师,获奖的机会为100%。还是很鼓舞人的。
最后是省教育厅的副厅长致闭幕词。他提出了几点感悟和思考:向每一位选手致敬!向每一个选手所在的团队致敬,向每一位观摩者致敬!想本次大赛的组织者致敬。他也给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让我印象深刻。
1、生物学科是实验学科,要体现科学教育的特点,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一个特色,培养学生的实证思维能力。用观察构建生物概念。
2、模仿不是创新,独特的劳动和智慧才是创新,否则是赝品。
3、见多才能识广,人要有眼界,首先要开眼界,开眼界就是要多看多学。4没有学生动手的课,是劣质的课堂;不会做实验的生物老师是不合格的老师。
短暂的学习已经结束,我非常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增长了见识。我也要将这次学习的收获应用于今后的教学中,改进生物教学;并且与生物组的老师交流这次的学习的心得体会。在教学中多思考,多发现问题。将实验带入生活,在生活中思考如何实验创新,争取有机会也参加这样的比赛。
第二篇:教师实验创新大赛观摩心得
“2013年湖南省中学生物教师实验创新大赛”观摩学习心得
茶陵二中
蒋凤姣
11月11日-13日,在长沙观摩了 “省中学生物教师实验创新大赛”。比赛的日程安排的十分紧凑,早上8点开始到中午12点,下午1点半到6点结束,非常的充实。这次的外出听课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也大开眼界,对中学生物教师如何实验创新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本次大赛一共有来自14个地市州地参赛人员28人,300多名来自全省各地的一线生物教师观摩和学习。11月12日早上8点,比赛开始,湖南省教育生产装备处主任彭干瑜致开幕词,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葛建中发言致辞,主要内容包括:感谢各位辛勤工作的教师;对目前农村和乡镇中学的生物教师队伍的缺乏表示担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自1995年生物教师实验创新大赛一直举办,比赛为生物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和自我展示的平台。
比赛正式开始,来自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和湖师大附中的特技教师庄远红、高建军、杨海明、王训明、董仲文等5人担任评委团。一共是28名参赛选手,比赛内容囊括高中和初中生物学科的众多实验。我受到很大启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思考和发现问题,争取也有机会参加比赛。以下我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兵团作战,精心准备。印象最深刻是常德澧县一中何俊老师的《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改进》,教材上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DNA染成绿色,而将RNA染成红色。但是书上的彩图和同学们做实验的效果,并不是很清晰,存在这许多不足。澧县一中生物组教师团队,通过多次试验,得出改进配方是染料配比为6:1,改盐酸的浓度为10%,使用提纯的甲基绿。使显微镜下的图片效果非常好,核仁明显。评委们惊叹这是他们看到的最美丽的核酸分布图,如同一幅山水画!这样的创新结果和澧县一中生物团队的共同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另外,他们前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材料,花费较高,遭遇很多次失败的尝试,才有了这样让人叹为观止的美图。
二、参赛教师实验操作规范,有条不紊。例如湘潭县一中康雪伟老师,在20分钟的比赛时间内,一边流利的描述她的实验改良和创新的方法,一边合理安排演示了“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组分的检测实验,她用葵花籽的透明薄膜作为脂肪检测的材料,改变之前花生切片效果不佳,在一定程度上创新,并且显微镜下观察效果非常好。让我学习到她的从容不乱和娴熟的实验操作技能。生物老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真正会做实验。
三、激情洋溢,引人入胜。28位老师的比赛在一天半的时间内紧张的进行,难免会使听者感到乏味,但是会场中总是不时回荡着笑声。参赛者的热情洋溢,至使大家都在认真聆听和学习。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永州蓝山县第二中学邓喜庆老师的关于“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创新和拓展。他选用的材料是透明水笔头、玩具枪子弹、医用胶布和两个塑料瓶。当他展示如何使用这些看不起眼的物件模拟性状分离实验时,我不禁惊叹,如此简陋的材料,却如此完美的完成了实验,相比教材中在塑料桶中多次取乒乓球,放回,摇匀,再取的步骤,节约了很多时间,也方便记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和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创新无处不在。也让我明白,要让别人认可,首先要自己认可自己,投入感情,不要照着教案念。
四、创新有法,创新有新招。在前往观摩这次比赛之前,我一直在疑惑,高中生物教材已经很完美,实验也都设定好了,怎样才能创新?怎样才叫创新?
首先,创新要有新思想新想法。实验的创新想法源于生活。印象最深刻要属郴州市苏仙中学黄湘秀老师“植物呼吸作用的改进”,是七年级生物的课程内容。对于这个实验的改良,真是出乎人意外。她的实验装置是洗发水的按压泵、矿泉水瓶,旧棉衣等,材料易得,经济环保,制作简单,可以作为农村学校实验改进的方向。亮点是废弃材料洗发水按压泵的使用,仿佛在我们面前一位长发飘逸的带着洗发水清香的老师悄然走过。由此可见,创新也来自于生活,这位老师,洗头发时候还在想着教学,可见是多么的尽职尽责。
其次,要寓教于乐,生动有趣,又严谨合理。例如永州东安县澄江实验中学康明杰老师的“吸入与呼出气体中CO2含量比较的改良装置”为了学生的安全,将教材中的装置,仅通过在Y型管插入水中部分,套上一个切开一条缝的红胶头,起到类似心脏瓣膜的作用,创新性强,获得在场所有老师的多次鼓掌!评委们也惊叹说简化了操作,安全,了不起。
五、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来自湘西地区龙山中学向红艳老师,历经10多个小时从大山深处到达长沙,她演示的“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改教材上用萌发的种子、煮熟的种子的实验材料,采用是绿色树叶,实验效果明显。也获得评委老师的肯定和赞扬。
经过激烈的角逐和比赛,最后产生了8名一等奖得主,12名二等奖得主,8名三等奖得主。也意味着经过县、市的比赛,进入省赛的老师,获奖的机会为100%。还是很鼓舞人的。
最后是省教育厅的副厅长致闭幕词。他提出了几点感悟和思考:向每一位选手致敬!向每一个选手所在的团队致敬,向每一位观摩者致敬!想本次大赛的组织者致敬。他也给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让我印象深刻。
1、生物学科是实验学科,要体现科学教育的特点,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一个特色,培养学生的实证思维能力。用观察构建生物概念。
2、模仿不是创新,独特的劳动和智慧才是创新,否则是赝品。
3、见多才能识广,人要有眼界,首先要开眼界,开眼界就是要多看多学。4没有学生动手的课,是劣质的课堂;不会做实验的生物老师是不合格的老师。
短暂的学习已经结束,我非常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增长了见识。我也要将这次学习的收获应用于今后的教学中,改进生物教学;并且与生物组的老师交流这次的学习的心得体会。在教学中多思考,多发现问题。将实验带入生活,在生活中思考如何实验创新,争取有机会也参加这样的比赛。
第三篇:小学科学创新大赛观摩心得范文
插上“创新”的翅膀,在科学的天空翱翔
——垣曲县科学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大赛 展示活动观摩心得
西峰山小学
席桃花
为了加强我县小学科学学科建设,提高科学课课堂教学质量,给一线的科学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11月18日,在中心小学,垣曲县小学五年级科学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展示活动。本次成果展示活动内容丰富: 全县精选出来的十九位老师的实验操作技能大赛展示;科学教研员的精彩点评。短短的一天时间,让我们享受了一场科学实验教学的盛宴,与会的教研员和老师们一致认为本次展示活动内容对更新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业务水平、把握小学科学教改方向很有帮助。此次活动是授课教师们一次从内涵到外延的全方位展示,的确让我感受颇丰,收益匪浅。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各位参与展示活动老师所体现出来的创新精神,让我们的科学课堂呈现出活力与精彩。现谈谈自己听课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精心设计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是“学教材”还是“用教材”,这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区别。这次展示的课中 老师们对教材中实验精彩展示,也给我们今后对教材的使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体验活动方法,在活动过程中形成认识,提升观念,发展能力有重要意义。而在实际教学中,因为科学实验活动时间跨度长、活动范围广,让老师觉得操作不便,有的老师并没有真正地开展实验活动,让实践活动成为纸上谈兵,从而错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好机会。让学生在实践去探索与
发现,分析与交流,展示与分享。重自主尝试,重深度探究。真正体现了实验的意义,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
二、匠心独具实验创新
有这样一句格言:“除了实践以外,没有别的办法可能识别错误。”试验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良好的引导和有效的开发。学生通过“动手做”,他们的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得到有机结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现有的科学教材中提供的实验材料有的不能反复使用,有的效果不明显,有的不易操作等等。参与本次展示活动的老师不少对教材中的实验用材进行了自主开发和创新。也让我看到了创新的火花无处不在。
展示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可是给我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对照自己深感离那些老师还有很大差距,在以后的科学教学中不断改进,不断学习,做好每一个实验,做一个合格的科学教师。如果我们每一位科学老师都能将创新注入我们的教学常态,我们的科学课堂将会更加精彩让我们插上创新的翅膀,在科学的天空翱翔!
第四篇:观摩”全市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心得
观摩“上饶市小学语文素养大赛”心得
李红
2017年3月14日,第四届全市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在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拉开帷幕,来自全市各县的教师四百余人观摩了此次盛会,我也有幸成为了其中一员。本次素养大赛由来自全市12个县、区、市的14位参赛选手分别代表各县参加了现场比赛。
在为期三天的观摩时间内,14位参赛选手通过编讲故事、才艺表演、书写展示、知识素养现场答题以及课堂教学展示五个环节展示的风采,令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分五个部分,谈谈本次观摩的所见、所闻、所感。
第一部分是编讲故事:
参赛的每一位老师故事都讲述得绘声绘色同时又不乏各自的特色。他们对发声、讲故事技巧的掌握,充分展示了其深厚的功底。他们声情并茂、精彩绝伦的故事讲述让在场的每一位教师都仿佛身临其境。
第二部分是才艺表演:
如果说,朗读和书写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养,那么才艺表演则体现了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的多才多艺,全面发展。此环节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参赛老师或挥毫泼墨,或随曲曼舞,或配音呤诵,都能得到观摩教师热烈的掌声。铅山选手周思杨老师现场绘成的水墨画赢得了满堂喝彩。玉山县选手刘成龙老师的扎染技艺更是令与会老师大开眼界。参赛的每一位老师不仅用多种形式展现了自己的才华,而且赋予表演丰富的文化内涵,使每一位观摩老师耳目一新。
第三部分是书写展示:
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参赛老师现场书写的古诗《池上》间架结构合理、笔顺笔画正确、字距行距适宜„„那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让我领悟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真谛。评委王主任从“笔法、字法、章法、书写规范及书写效果”五个角度对选手的粉笔字逐个进行点评,并提出了三个“活”的概念,希望每位教师在练字的时候也要练出自己对中华文化的深入理解,提高自己的素养。
第四部分是知识素养现场答题:
广博的知识储备、机敏快速的现场反应,这些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在参赛教师知识素养现场答题环节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种展示也给现场观摩的每一位教师带来了震撼和启迪。此环节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主要考查选手的综合知识,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文学、历史、课标„„主观题是视频形式,通过观看一段三分钟视频,让选手们或就其教学特色进行分析,或从其写字教学进行点评,或从艺术特色表达特点进行品评„„其目的是考查老师的临场应变能力和教学理论水平。选手们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积淀和一定的理论支持是很难轻松过关的。这一环节结束后评委进行了现场点评,并时时提醒在场的每位教师除了要通过不断的阅读积累和时间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还要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第五部分是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教学展示是本次比赛的重头戏,每位教师均是提前一天抽签选定课文题目,使得教学设计编写及课件制作时间十分短暂。纵观参赛教师执教的每一节课有以下特点:
1、课堂教学扎实、有效。实实在在地把字词读准确,把课文读流利,强调反复朗读,加强朗读指导,以读促知,以读促感,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抓关键词、重点句,步步引导、时时点拔。
2、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每一节课中,参赛教师或多或少地在恰当的时机,有效地指导学生用适宜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语文,比如:很多老师都会让学生在默读时圈划并批注,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快速有效地背诵课文„„掌握了这些方法,学生学习语文一定会易如反掌。
3、评价语言以学生为本。教学中,评价语言的艺术性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再是单纯地表扬“你真棒!”,取而代之的是“你的想法与老师不谋而合”“你读出了文字背后的声音和意思„„”“当你带着生活经验和感受朗读时,体验也就不同了„„”,这些评价语言十分丰富,有针对性且充满人文关怀,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感受着学习的快乐,进而以加倍的热情参与到下面的学习中。
4、注重习惯的养成教育。主要体现在让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在特定的情境下理解词语,关注学生书写是否整洁,姿势是否正确,重视在学习过程中积累。
听了每一位参赛教师执教课文后,我深刻地体会到挖掘教材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解读文本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教师才能吃透教材,才能深入到教材内容深处,才能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进而才有可能达到“深文浅教”的最高境界。通过观摩使我明白,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以提升自身素质为目标,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掌握解读文本的能力,使自己逐步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
通过几天的观摩学习,选手们精彩的展示,专家们精辟的点评,使我深深感受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功在平时,重在课堂;更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厚积才能薄发!我们应该始终拥有一颗学习的心,谦虚的心,多学习,多反思,多积累。
第五篇:小学科学教师实验创新大赛教案
小学科学教师实验创新大赛说课教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一单元第四课《风向和风速》。实验的名称《风的形成》 桑梓镇中心小学——吴小兵 实验课题说明
1、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现今的教材《科学》共有八册32个单元,与以前《自然》相比,《科学》更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标准所规定的相关内容。但本人认为与之前的《自然》相比科学虽然做到面面俱到,可在一些科学概论、知识、技能等方面深入太少,像蜻蜓点水,一掠而过。比如今天我所要讲的《风向和风速》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在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提到了空气可以流动,没有对风的形成做详细深入的讲解。学生对风的认识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参考书给我们的建议是贴上大图画纸如下: 冷的
风是„„空气吹掉帽子 放风筝快的 吹气球 吹看不见的 树叶制造泡沫 野草叶子
接下来就是讲风向和风速。而我认为还是要简单的讲一讲“风”的形成,只有学生基本了解了风的成因,那风向、风速就迎刃而解了。
2、在以往教材中风的形成教学主要是观察树叶的摇动、香烟的流向、吹动空气、用扇子扇等等。这几种方法除了香的轻烟其他都不能看到空气的流动,而烟没有一个特殊的装置也不能很好的掌握它流动的路径。
3、因此我设计的“风”的形成这个实验能很清楚看到空气-“风”流动的路径,以及这样流动的原因。
4、本实验的器材非常简单,一个木夹子(带玻璃)、背景纸、香、打火机、蜡烛等。
5、6、实验过程:
把木匣带玻璃的那面对学生摆放,把蜡烛点燃放在木匣中(上部开口的一边)封上玻璃把点燃的香放在左边的洞口边,观察几分钟后香上的烟从口子进入匣内由蜡烛的上方开口处流出。
7、实验的效果
在这个实验中可以明显的看出烟的流经(空气流动的路径)。由于背景是黑色的,烟是白色的学生能清楚地看到。
8、评价
本实验设计简单,器材易找易寻、易操作,且效果明显。